《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500字_第1页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500字_第2页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500字_第3页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500字_第4页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4500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研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1.1国外研究成果最早对普惠金融展开研究起于德国,而美国将普惠金融的研究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因此,现阶段欧美国家对于普惠金融的研究理论成果要明显多于中国,这和欧美经济发展水平较高、金融服务体系较为成熟有着直接的关系,也为普惠金融理论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Khan(2011)将普惠金融定义为以合理的成本使弱势群体能够享受金融服务。IkebanaMar&BindAdamant(2007)提出普惠金融的目标在于使所有人群都能接触并便捷地享受到自己所需的金融服务和产品。Christen等(2004)研究了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指出早期的农村经济发展采取类似我国计划经济时期的模式,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应该采用不同的模式,金融发展应更加关注和顺应农村发展的需求。AnnStakeholder(2005)通过对比世界上不同金融机构的发展历程,肯定了普惠金融制度的意义,并从金融扶贫的角度提出了金融发展对贫困家庭的积极影响。Beck等(2007)通过对全球范围内金融市场主体的调查发现,只有四分之一的弱势群体能够获得传统的金融服务。这一数据也显示出传统金融服务存在覆盖面不足的问题。在构建普惠金融评价指标体系的方法方面,Kempson&Whitley(1999)通过研究金融排斥建立了六维标准(价格、营销、地理、自我、条件、评估)用以评价金融排斥的程度。印度学家ArmandArm's(2008)以联合国所设计的人类发展指数设计指标,选择银行渗透度、金融服务可得性、使用情况这三个方面作为定量测度指标,衡量普惠金融的发展程度。Demiurge&Clapper(2012)直指弱势群体已被金融排除,但现实生活中,低收入人群急需相关金融服务,低收入人群能够享受金融服务对国家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Chakra&Pal(2013)提出了农村金融组织和供给应优先于农村经济主体的需求。Lin等(2013)通过分析美国Prosper借贷平台数据,表明借贷平台应该依托金融科技等手段挖掘出更加有效的用户信息,用以降低借贷双方的信息不对称性,使金融服务质量得以提升、金融服务范围得以扩大,进而推动包括普惠金融创新在内的整体经济的健康持续发展。Abate等(2016)发现,农村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可以推动当地农业技术的改造升级,提高农产品的产量,从而帮助居民实现了减贫增收。HUANG等(2018)通过分析蚂蚁金服公司的小额贷款数据,发现大数据等金融科技手段地运用,可以提高金融机构贷款的精准性,降低用户的融资成本,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1.2国内研究成果国内学者们对普惠金融的概念、内涵及普惠金融体系的产生与发展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焦瑾璞(2010)认为,普惠金融体系是对传统金融体系的变革,从金融角度更加注重受众的公平性。曲绍丹(2019)梳理了我国普惠金融的产生和发展轨迹,以及不同阶段侧重点的变迁,论证了普惠金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融合。通过对国外普惠金融发展模式的研究借鉴,学者提出了很多关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政策建议,为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指出了实践的方向。吴国华(2013)对普惠金融的国际发展经验做了系统的介绍,提出关于软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农村金融体系改革等方面完善农村普惠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曹俊勇等(2020)通过对国际上普惠金融经典案例的具体分析,总结提炼成功的理论经验并与我国不同需求对象具体特点的对应融合,从供给侧角度设计了应对乡村金融网点缺少、贫困户融资难、抵质押物匮乏等四种普惠金融业务开展模式,用实践案例进行验证,为普惠金融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在建立和完善国内普惠金融指标体系方面,国内陈莎和周立(2012)在研究中认为地理排斥是金融排斥中最基础的因素,基于“金融密度”指标(地理、人口、行政、经济)建立衡量指标体系,用于测度中国农村金融地理排斥的空间差异程度。王伟等(2011)则是以Arm's的研究指标为基础,将我国2008年各省份的数据计算出IFI指数,通过Tobit模型计算分析出影响不同地区金融排斥程度的主要因素。王婧等(2013)以2002至2011年中国银行业统计数据为基础,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权重,构建普惠金融发展指数。焦瑾璞(2015)着眼于我国经济金融发展实际,建立了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使用情况、服务质量3个维度共计19个指标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使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计算出2013年中国各省份的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对比分析各省指数和各项指标得分后提出政策建议。值得注意的是,这是我国公开记载的对我国各省份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定量评估和实证分析的首次尝试,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发展方向的指引都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曾繁荣(2016)通过分析普惠金融联盟(AFI)的成员国推动国家普惠金融战略(NFIS)发展的实践经验,提出我国应加快建立国家普惠金融数据库,重视各地各部门的沟通协调,确保实时跟踪指导数据库的构建进度。张珩等(2017)运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确定各个指标的权重,并借助Oaxaca-Blinder分解方法,对农村信用社提供普惠性金融服务的不同程度进行分析。国内学者对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如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下收入差距问题也做了大量研究。王修华等(2011)实证研究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城乡收入差距之间的关系,发现农村金融规模的扩张在一定范围内会拉大城乡收入差距,而农村金融效率的提高却使城乡收入差距缩小,建议创建普惠性、包容性强的金融体系,强调发挥农村金融机构的优势和特点等促进农村金融的发展,继而有效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徐敏喆(2018)研究表明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对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化存在门槛效应,呈现正向后反向的影响,即最初普惠金融发展减弱城乡差距,当普惠金融发展到较高水平时,会拉大城乡差距。针对我国普惠金融发展的障碍和问题,学界也进行了探讨。刘萍萍等(2014)指出在中国农村地区,因为金融机构的地理排斥、农民的自我排斥,以及新设村镇银行的高风险低营收,使得普惠金融的发展缓慢。董晓林等(2016)认为目前普惠金融仍以政府主导,农村金融供给成本高、效率低下,市场供需不均衡,尚未形成一个以市场调节为主的农村金融体系,为使普惠金融得以可持续发展,要更加强化以市场化方式推动和金融创新。为有效解决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和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的问题,韩磊等(2020)提出完善法律监管体系、推动市场化运行和创新金融产品、服务等具体解决策略。李阳等(2020)以调查方式了解农户在金融服务方面的内在需求情况。章栋浩等(2020)研究了金融普惠如何影响家庭消费通过区分收入阶层用于异质性分析,为充分发挥金融提升居民消费的作用提供了可行的政策工具。近几年,国内学者也加强了对我国普惠金融的实证研究。顾宁、刘扬(2018)根据世界银行调查所用标准对我国农村地区进行微观特征的调查,通过分析发现,女性群体、老年群体、低收入群体和低教育群体对金融的参与程度较为显著影响普惠金融的发展。因此,应积极调整政策提升农村女性的社会地位、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精准扶贫力度、广泛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有效提升农村地区的普惠金融发展水平。傅鹏等(2018)结合空间计量模型对中国1999年至2014年的省际面板数据研究得出,农村金融发展不仅可以直接对收入贫困和教育贫困起到减贫作用,还可以通过空间溢出效应间接对邻近的地区起到更为显著的减贫作用。简楚豫(2019)构建了普惠金融发展情况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从公共产品的角度,着重强调了政府在普惠金融发展中的职能和地位。张勋(2019)结合中国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互联网革命推动的数字金融发展对包容性增长的影响进行评估,发现中国数字金融以更快的速度在相对落后地区发展,有助于促进低收入家庭创业,实现家庭增收,从而促进了中国的包容性增长。赵萍(2020)结合区域特点和扶贫要求构建金融扶贫绩效评价体系,创新运用多种方法对辽宁省一百多个贫困村的金融扶贫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各个村庄的指标各异,呈现出不均衡发展状态,地域及贫困户的贫困程度主导整个扶贫绩效评价,未来要提高贫困户的关注度,分类提供多种金融产品和服务,提升金融机构服务的便利性。郑家喜等(2020)也基于省际面板数据构建出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了网络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来获取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指标的权重与农村普惠金融发展指数IFI值,并通过变化趋势来探寻中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的时空分异特征。1.3文献述评通过对国内外普惠金融相关文献的系统学习和研究,发现在普惠金融的定义、意义、评价体系构建以及各国发展模式等方面已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成果,国内学者也对普惠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困境、面临的问题进行了一些讨论并提出相关策略。在分析我国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中,过多强调农村金融体系不健全、农村金融覆盖率低的问题,研究结果更多停留在转化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精准扶贫方面,未指出我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已初步建成,现阶段面临的是如何抓住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发展的机遇,对农村普惠金融优化升级的问题。诚然,这些研究对于新时代乡村振兴背景下云南省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与优化有借鉴意义,但我相信,远不应该止于此。所以,本文作者在消化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相关报告数据了解云南省农村普惠金融的现状,对云南省全省及16个州市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进行测度,并侧重实证检验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云南省农村普惠金融的影响因素,进而给出相应的优化建议,希望为新时期的农村普惠金融发展优化升级提供参考。参考文献[1]KhanH.FinancialInclusionandFinancialStability:AreTheyTwoSidetheSameCoin[R].SpechaBacon,2011.[2]IkebanaMar,BindAdamant.InclusiveFinancialSystems:SomeDesignPrinciplesandaCaseRudyInEeconomicandPoliticalWeekly,2007,(3):121-1126.[3]Christen,RosenbergandVijayawadaFinancialconstitutionswigdoubleBottomLine[M].ConfessionalPaper,CGAP,2004.[4]AnneShareholder.BreakingthesavingsBrenner;HowtheFederalGovernmentCanBuildanInclusiveFinancialSystem[J].Assetbuildingprogram,2005,(2):21-39.[5]Beck,T.,Demiurge-AuntA.andLevine,R,FinanceInequalityandthePoor.JournalofEconomicGrowth,2007(12):27~49.[6]KempsonE.&C.Whitley.Keptoutoroptedout?UnderstandingandcombatingfinancialexclusionR.BristolUK[J].PolicyPress,1999.[7]ArmandArm's,2008,“IndexofFinancialInclusion”,WorkingPaper,No.215.[8]DemiurgeAils&ClapperLenoraF.MeasuringFinancialinclusion:TheGlobalFindexDatabase[R].WorldBankPolicyReasonerWorkingPaper,2012,(6025).[9]ChakraSr,Aral.2013.MeasuringFinancialInclusioninIndia:AnAxiomaticApproach.JournalofPolicyModeling,35(1):813-837.[10]LIN.M,PrabhalanR,ViswanathanS.Judgingborrowersbythecompanytheykeep:Friendshipnetworksandinformationasymmetryinonlinepeer-to-peerlending[J].Managementscience,2013,59(1):17-35.[11]AbateGT,RashS,BorageC,ETAL.RuralFinanceandAgriculturalTechnologyAdoptioninEthiopia:DoestheInstitutionalDesignofLendingOrganizationsMatter[J].WorldDevelopment,2016(84):235-253.[12]HUANGY,LINC,SHENGZ,ETAL.Fichtecreditandservicequality[J].Work.Pap.,Grad.Inst.Geneva,Geneva,Switz.GoogleScholarArticleLocation,2018.[13]焦瑾璞.构建普惠金融体系的重要性[J].中国金融,2010(10):12-13.[14]曲绍丹.普惠金融理论及文献综述[J].金融理论与教学,2019(03):20-23.[15]吴国华.进一步完善中国农村普惠金融体系[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3(04):32-45.[16]曹俊勇,张乐柱.基于国际普惠金融发展经验的模式设计与案例实践[J].西南金融,2020(09):49-59.[17]陈莎,周立.中国农村金融地理排斥的空间差异——基于“金融密度”衡量指标体系的研究[J].银行家,2012(07):106-109.[18]王伟,田杰,李鹏.我国金融排除度的空间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J].西南金融,2011,(3):13-17.[19]王婧,胡国晖.中国普惠金融的发展评价及影响因素分析[J].金融论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