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比较语言学_第1页
历史比较语言学_第2页
历史比较语言学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比较语言学 一、简介 1、出现背景 19 世纪初期的语言学曾受到三种因素的影响:历史主义观点在科学中的贯彻,浪漫主 义思想的发展和欧洲学者对梵语的研究。 历史主义的观点是从哲学、社会学和法学中传入语言学的,语言学家们开始广泛地采 用历史主义的原则来说明各种语言现象。浪漫主义的思想引起了学者们追溯语言过去的历 史的兴趣,促进了对各种活语言的古代发展历史的研究。对梵语的研究不仅使欧洲学者们 熟悉了古印度的语言,而且还促使他们开始把欧洲语言同梵语进行对比。 2、历史线索 12 世纪 冰岛的第一位语法学者:提出英语和冰岛语的亲缘关系 13-14 世纪 但丁的论俗语 :区分了日耳曼语族、拉丁语族和希腊语族 16-17 世纪 斯卡利格:打破扭曲语言历史研究的两个教条;把语言分为十一族,包 括四大族、七小族 17-18 世纪 莱布尼茨:坚持世界语言单源说,建立芬兰语和匈牙利语历史关系,为原始母 语构拟了两个分支(雅弗语和阿拉米语 );提出一些使历史语言学研究取得成效的原则;促 使编写各语言辞书语法书、绘制语言地图、创立通用字母,促使俄统治者普查境内非欧洲 语言。 1786 年 英人威亷琼斯:加尔各答皇家亚洲学会上的论文,确定了梵语同拉丁语、希腊语 和日耳曼诸语言在历史上的亲缘关系。标志着历史语言学的真正开端。 19 世纪 德国施莱格尔兄弟:开展印度和梵语的研究和教学。小施莱格尔(F.Schlegel) 1808 年发表论印度人的语言和智慧 。 3、出现标志 1786 年,威亷琼斯在加尔各答皇家亚洲学会上的论文。 二、代表人物 拉斯克(丹麦) 、格里姆(德国) 、葆朴(德国)沃可托夫( 俄国),另有缪勒、波 特等人。后期代表人物是施莱歇尔。 拉斯克、格里姆和葆朴是科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人。 1816 年、德国语言学家葆朴(FBopP,17911867)出版了论梵语动词变位系统,与希 腊语、拉丁语、波斯语和日耳曼语相比较一书,他认为这几种语言都出于一种共同的原 始语言,只不过梵语比其他语言保存有更多的原始形式。他以梵语的形式来解释拉丁语和 希腊语的许多形式,找出了它们的动词变位系统的对应关系,获得了很大的成功。这本书 被认为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奠基性著作,而葆朴也就成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第一个奠基人。 1818(4)年,拉斯克(RKRask ,17871832)发表了古代北方语或冰岛语的起源研究 。 他指出,在语音方面,日耳曼诸语言的词和其他印欧语的词存在着有规律的形式对应关系。 例如,凡是其他印欧话(如拉丁语 )有 p 音的地方,日耳曼语 (如英语)便有 f 音。如: 1833 年,德国语言学家波特(AF Pott,18021887)发表了词源探讨(Etymological Investigations)一书。书中指出,某个语言形式的词源,就是这个形式的历史。要得到某个 语言形式的词源,不仅必须找到它在该语言里较古的形式,而且还要找到它在各亲属语言 里的形式,因为它们都是同一母语形式的变体。 从 1816 年到 1833 年短短的 17 年之内,历史比较语言学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洪堡特及其普通语言学研究 威亷冯 洪堡特是 19 世纪普通语言学问题的最深刻、最富有创见的思想家之一。 其生命跨越两个世纪(1767-1835 ),其思想和语言学理论也带有两个世纪的特色。 洪堡特一生写了很多关于语言理论和各种具体语言的论著,其中最重要的是论人 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 一、生平简介 洪堡特(Karl Wilhelm von Humboldt,17671835) ,德国语言理论家、语文学家和政治 家,1767 年 6 月 22 日生于波茨坦,1835 年 4 月 8 日卒于柏林附近特格尔(Tegel)地方的庄 园。洪堡特的父亲是普鲁士军官,贵族世家的优越条件使洪堡特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 曾先后就读于法兰克福、哥廷根、耶拿等地的大学,学习哲学、政治、法律、古文化、考 古学。他的胞弟 A洪堡特 (A1exander von Humboldt) (17691859)后来也成为知名学者, 专长地理学、气候学、生物学、地质学等。 洪堡特的前半生是在频繁的政治外交活动和旅行中渡过的。1802 年至 1808 年,他出任普 鲁士驻罗马外交代表,1812 年任驻维也纳外交使臣。他曾多次代表本国出席国际会议。 1809 年,他出任普鲁士文化教育大臣,致力于教育改革,并参加倡办了柏林大学。作为一 个思想家和政治家,他毕生忠于人文主义精神。 然而使洪堡特成名于知识界的不是他的政治外交生涯,而是他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他学 识渊博,兴趣广泛,曾在美学、民族学、古典文化等一系列领域里进行探索。他是歌德和 席勒的好友,在美学理论上对他们颇有影响。但洪堡特一生的主要兴趣是在语言上。1819 年,洪堡特因与普鲁士政府内的保守派成员意见不和而退出政坛,此后的十余年,他专心 致志研究语言。他的语言学论著差不多都是在 1820 年以后写成发表的。 二、语言学研究 洪堡特在语言学方面的主要成就体现在他的语言类型学的研究方面,即他的著名的语 言三种类型(后期四种类型)说:将语言划分为孤立语、粘着语和屈折语。 洪堡特的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 西方语言学名著选读 五、施莱歇尔 罗宾斯:19 世纪中叶在语言学界最有影响、最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人物,也许要 算施莱歇尔。 1、简介 施莱歇尔(Schleicher,1821-1868 ):语言学家、哲学家、生物学家,信奉黑格尔 哲学和达尔文进化论。对立陶宛语作过实地调查,写有立陶宛语手册 ,是第一本科学描 述立陶宛语的著作。 2、代表作:印度日耳曼语言比教语法纲要(印欧语言比较语法手册) 3、理论依据:以达尔文进化论为基础,用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的观点认识语言,把洪堡特的 语言发展理论,结合在自己的历史语言学理论中。其语言理论的生物学观点,既主导他的 始源语理论,也主导他的类型学理论。 4、主要贡献: 关于重建始源语的比较方法。用谱系树模式表示语言历史关系,根据语言共同的特征 (词汇对应关系、语音变化结果等) ,把语言分为不同语族,再为每个语族构拟一个共同母 语,所有语族都追溯到一个具有族内各语言共同特征的始源语。关于语言亲属关系的理 论;关于语言的分类。 六、新语法学派(青年语法学派) 1、出现时间:19 世纪最后 20 年,是历史比较语言学研究的余绪,也昭示或代表 着现代语言学的开端。 2、主要人物:奥斯托夫(Osthoff,1842-1907)、布鲁格曼(Brugmann,1849-1919) 、 莱斯琴(Leskien,1840-1916)、德尔布吕克(Delbrk ,1842-1922) 、保罗(Hermann Paul,1846-1921),再就是受新语法学派影响的语言学家:莱特(英国)和梅耶 (法国) 。 3、研究的出发点和模式:以地质学和物理学等无机的自然科学作为自己的模式。 4、代表著作:印度日耳曼语法比较理论 (布鲁格曼、德尔布吕克) 、 历史语言学原 理 (保罗) 5、主要语言学观点 (1)把语言变化的规律总结为两条最重要的原则: 语音规律不容许有例外:一切语音的变化都是缓慢的、自发的、依照自然的盲目需要 而进行的,它们都是由于语言变化中的生理因素引起的结果,因此,语音规律就跟物理学 定律一样,不允许有任何的例外。 由类推作用构成新形式:所谓类推作用,就是以语言中某些词和形式为标准,使另一 些词和形式向它们看齐,从而构成新的词或新的形式 2)音变规律的作用是盲目的,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语言并不是具有自己的生长和寿 命的超个人的有机体,语言仅仅存在于组成语言集团的个人中间,语言变化就是个人使用 习惯的变化。 6、影响和不足 青年语法学派的研究,进一步深化了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理论,把历史比较语言学向前 推进了一大步。他们把历史研究的重点,从假定为历史事实的始源语转到可以从书面文献 和当代口头方言获得的实际语言材料上来。而且,把构拟的始源印欧语形式看作一种表达 公式,而不是看作实际单词和语素。他们清楚地阐述了历史语言学的基本原理,避免了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