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 新闻_第1页
华中科技大学 新闻_第2页
华中科技大学 新闻_第3页
华中科技大学 新闻_第4页
华中科技大学 新闻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的新闻学学科点始建于 1983 年;当时,华中工学院 创办了全国工科院校中的第一个新闻系,以“应用为主,交叉见长”为特色,开始探索新 闻学教育改革和新闻学研究创新的新路子,受到新闻学界、业界的关注与好评。90 年代中 期以后,学院将学科建设理念进一步凝练为“走新闻传播科技与新闻传播文化相结合的道 路,实行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大跨度交叉” ,继续致力于新闻学教 育改革和新闻学研究创新。 本学科点于 1996 年获新闻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于 2003 年获新闻学二级学科 博士学位授予权;于 2005 年获新闻与传播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与 2007 年获得新 闻传播学博士后流动站授予权;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06 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中 被列为新闻学二级学科的全国第三,而传播学二级学科名列全国第七。 本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有:新闻传播史方向,新闻传播理论方向,新闻业务方向, 政治传播方向,新媒体与网络传播方向,广播电视方向以及媒介经营管理方向。 新闻传播史方向以中外新闻媒介史、中外新闻传播科技史、新闻史学理论与方法的研 究为特色, 新记史稿获吴玉章奖。近年来,研究范围向世界新闻通史、新闻教 育史等领域延伸;该方向研究团队致力于在新的新闻史学理念的指导下,构建视域宏大、 材料丰富、结构严谨的中外现当代新闻事业史的新体系。 新闻传播理论方向以新闻的基本理论、新闻法、新闻体制改革和新闻伦理的研究为特 色,并注意网络新闻传播新领域的理论开拓,曾承担“九五”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多 媒体技术与新闻传播” ,该方向的研究团队致力于站在中国新闻事业改革的潮头,以充分的 理论勇气,推动新闻学界、业界为建设和谐社会发挥议程设置与舆论导向作用。 新闻业务方向在新闻采写、新闻编辑和评论、新闻策划的研究方面卓有成绩,是一个 集中体现本学科点在新闻教育上“应用为主”特色的方向;在培养新闻专业学生成为既有 扎实的人文社科功底,又充分掌握新闻传播的业务技能方面,该方向的研究将继续发挥重 大作用和全国性的影响。 政治传播方向学术团队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课题、教育部以及湖北省社会科学基 金资助课题为平台,长期致力于政治传播领域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的探索。目前正在进行 的课题涉及媒介改革与政治文明、政府公关与国家形象传播、网络舆论、危机传播与危机 管理、大众媒介与政治社会化等。 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研究方向的特色是前沿性与交叉性。传播新技术催生的传播新媒体 作为传播内容的载体,影响渗透到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使整个社会结构发生巨大改变。 我们依托华中科技大学强势的理工学科背景,借鉴信息学科的前沿理论与方法,实现学科 大跨度交叉。由于丰厚的积累,2007 年成功申报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互联网 管理与中国特色网络文化建设” 。 广播电视传播秉承学院“交叉见长、应用为主”的特色,致力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 标,构建广播电视综合型教学体系,在理论上,追踪电视发展的三个阶段,融合两大研究 流派,首次提出并致力于建构电视理论体系的研究,注重媒体融合专业建设及其理论探讨, 在课程设置、教材建设、理论研究方面都体现出鲜明的融合性。 媒介经营管理方向是本学科在全国新闻教育界率先开拓、建立的一个方向,以对新闻 事业经营管理(延伸至广告、公关和传媒品牌建设) ,特别是报业经营管理的实务研究和理 论阐释为特色,近年来逐步加强对传媒经济的研究,致力于创建现代传媒业经营管理的完 整的教学、科研体系。 在国内同类学科中,本学科点的优势是: 学术队伍:有一支以吴玉章奖获得者和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为代表的老中青相结合 的教学科研团队;近年来,中青年学术骨干成长迅速。 学科基地:依托华中科技大学的强大理工科学术优势,建设了湖北省重点文科研究基 地“媒介科技与传播发展研究中心” 。 学术地位:承担系列纵向课题,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到各类省部级课题,在 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2006 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中新闻学二级学科被列为全国第三, 二级学科传播学居全国第七。 学术成就:获吴玉章奖一项,省部级社会科学成果奖(政府奖)多项,省教学成果一 等奖二项。 学术特色:从上世纪 80 年代的“应用为主,交叉见长” ,发展到 90 年代的“走新闻传 播科技与新闻传播文化相结合的道路,实行人文学科、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 大跨度交叉” ,一直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新闻教育界、学界独树一帜。 学术交流:学院先后与国内一些知名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实现资源共享;与美 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香港、澳门以及台湾等 1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 研院所建立了交流与科研协作关系。 2011 年,我院拟接收的硕士推免生人数比例约为 50%。 3 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 研究方向 指导教师 招生 人数 考试科目 备注 450 新 闻 与 信 息 传 播 学 院 40 050301新闻学 01 新闻史论 0722 吴廷俊 1526 刘 洁 2196 张 昆 2464 赵星耀 2561 顾建明 02 新闻业务 0575 孙发友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0 新闻传播史论 866 新闻传播实务 1178 赵振宇 0498 欧阳明 3043 闫 隽 3045 周婷婷 2465 胡勋璧 (兼) 050302传播学 01 传播理论 2057 余 红 2560 范 龙 02 网络传播 0605 唐志东 0722 吴廷俊 1024 钟 瑛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0 新闻传播史论 866 新闻传播实务 1384 陈少华 3044 李卫东 03 政治传播 2196 张 昆 3044 李卫东 04 编辑出版 0929 张 峰 2929 姜新祺 050320广 播 电 视 传 播 学 01 电视编导 1729 胡 怡 02 电视传播学 0559 石长顺 2562 郭小平 03 电视文化 1524 余奇敏 1525 何志武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0 新闻传播史论 866 新闻传播实务 2056 袁 艳 050321 广 告 与 公 关 01 公关 0063 陈先红 1179 舒咏平 02 广告 0063 陈先红 101 思想政治理论 201 英语一 620 新闻传播史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