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脉象之长脉的介绍_第1页
中医脉象之长脉的介绍_第2页
中医脉象之长脉的介绍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脉象之长脉的介绍 长脉亦是具有单因素的一个脉象,它的特点是脉体长。长脉见于古籍亦很 早,尽管早期没有记载它的指征,但内经 、 难经中是屡屡提及的,说明 它是一个重要常见的脉,博粹堂中医介绍。 在内经提到季节脉时已见到长脉的一些端倪,例如在索问平人气 象论上说:“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日肝平,如循长竿, 日肝病”又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故其气来,软弱轻虚而滑, 端直以长故日弦,” 难经第五难的提法亦大致相同,当然这种说法还 不能与弦脉完全分开,正式提出长脉在内经上亦不少,例如:“夫脉者血 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 (素问脉要精微 论 ) “心脉搏坚而长肺脉搏坚而长,肝脉搏坚而长,胃脉搏坚而 长,脾脉搏坚而长,肾脉搏坚而长” (素问,脉要精馓论 ) 。在 难经上有“然牢而长者,肝也。谓浮、沉、长、短、滑、涩 也” (难经第四难 )经言“少阳之至乍大乍小,乍短乍长;阳明之至, 浮大而长;太阳之至,洪大而长;太阴之至,紧大而长;少阴之至,紧细而微; 厥阴之至,沉短而敦。 ”(难经-第七难 ) 。按此文亦见于素问,平人气象论 但阙三阴经之文。又如:“诊病若闭 不欲见人者,脉当得肝脉,弦急而长, 而反得肺脉,浮短而涩者,死也。 ”(难经-第十七难 ) “脉居阳部,而反 阴脉见者,为阴乘阳也,脉虽时浮滑而长,此谓阴中伏阳也。 ”(难经第二 十难 ) 内经 、 难经虽然没有正式提出长脉脉形,但一些联系和沦述亦给后 人以启发,因而迢迢、长竿等都为后人作为长脉脉形的解释了,在脉经的 二十四脉中没长短二脉,这可能是在内、难中长与弦联系密切有分有合,而短 又极易与涩脉相台,故尔脉经就没有另立长短二脉,但揆诸实际,长短二 脉还是有它们独立意义的,故而后世脉书多数是有长短二脉的。 正式提出长短二脉并记载了它们的脉形是自中藏经开始的,说是“长 人脉长” ,这还不能算是很具体的对病脉的解释,另外中藏经是宋人伪撰, 亦非华佗所着,再就是伪撰脉诀提出:“长者阳也,指下寻之,三关如持 竿之状,举之有余,日长。过于本位亦日长。 ”除“举之有余”不确当以外,基 本上对脉形的说解还是对的。李时珍的解释是:“不小不大迢迢自若,如循长 竿末梢为平。如引绳,如循长竿为病。 ”又说:“过于本位脉名长。 ”(濒湖脉 学 )李时珍肯定了过于本位这个提法是很正确的。因为长脉亦和缓脉有相类似 的一个特点,就是它可以是正常脉,亦可以是病脉,故尔在正常脉形的基础上, 加上过于本位是正常人出现的长脉不算病脉,且果既过于本位,力度又强则是 长脉的病脉,李时珍说:“实、牢、弦、紧皆兼长。 ”实际这些脉不一定都有过 于本位的脉形,实、牢、紧兼有弦的因素是肯定的,前人所提实、牢等脉的长 是受古人弦长不甚分别的影响,因此亦认为与弦紧都兼有长了,紧确实是弦再 加上一些条件所构成的。 历代脉学书籍所说长脉脉形,虽然有简有繁,但大多与脉诀 、 脉学 相似。如崔氏脉诀说:“过于本位,相引日长。 ”诊家枢要说:“长, 不短也,指下有余,过于本位。 ”脉诀图说说:“长脉,不小不大,迢迢自 若。 ”医学入门说:“长脉过指出位外。 ”太素脉秘诀说, “过于本位,通 流而长。 ”脉诀汇辨说:“长脉迢迢,首尾俱端,直上直下,如循长竿。 ” 医碥说:“溢出三指之外为长。 ”医灯续焰说:“脉位有三,寸关尺也, 长则透出本位,唯其透出,乃见长象。 ”可见长脉的特点主要是过于本位。有很 多书指出过于本位这一条件就不一一列举了。经脉本来是如绳无端的,但临床 诊察时脉象又确有长、短的现象出现,对此何梦瑶在医碥中曾说:“长, 溢出三指之外,按扣之脉,由胸中行至大指端,非有断截,本无长短可言。然 脉体有现有不现,不现者按之止见其动于三指之内,现者见其长出于三指之外, 则长短直分矣。 ”确实是道出了这一事实,有现有不现是由于生理、病理等原因 所致,亦是征诸实际凿然可信的。 长脉,亦有一些不准确,或带有错误的说法见于历代书籍,例如:长脉诸 家多不按寸关尺分部,如要分部亦只可能是见于寸和尺,不能见于关脉,这道 理与短脉是一致的。但有些书却有关脉的长脉, 脉诀刊误说:“过于本位, 谓或尺,或关,或寸过于一指之外,此各部之长脉。 ”脉诀说:“三关如持 竿之状。 “是寸关尺连超来说当然可以,如果分开来则关没有出现长脉之理,戴 同父刊脉诀之误,此处却是脉诀不误,他自己误了其后如古今医统 、 诊家正眼等书亦有关脉的长脉,当然亦是不对的。 长脉的条件是惟一的,因为它是个单因素脉,有的书上提到其他条件是不 对的。如脉诀提出:“举有之余”这是羼人了浮的因素。 外科精义提出: “提之则洪大而长。 ”这是羼人了洪脉的因素。 脉诀指掌 、 医经小学提出 了“流利” ,这是羼人了滑脉的因素。 古今医统提出:“长为气治,兼诸濡 滑为平。 ”这是羼了濡滑二脉的内容,原于素问玉机真脏论的“软弱轻虚 而滑”等说而来的,但那是说春天的季节脉不是说典型的脉,都无补于长脉的 说解,而且混淆了长脉的形象。 关于长脉还有三个具体问题须要分析说明,一是长脉究竟多长的问题;一 是搏指与否的问题;一是余韵的问题。 长脉究竟应该有多长,应当说是在指下有过于本位的情况就算长脉,但后 世医家有缘难经第二难中“覆溢”二脉为说的, 难经原文为:“脉有 太过,有不及,有阴阳相乘,有覆有溢,有关有格,何谓也?然关之前者,阳 之动也,脉当九分而浮,过者法日太过,减者法日不及,遂上鱼为溢为外关内 格,此阴乘之脉也。关以后者,阴之动也,脉当一寸而沉,过者法日太过,减 者法日不及,遂人尺为覆,为内关外格,此阳乘之脉也。故日覆溢,是其真脏 之脉;人不病而死也。 ”说明上鱼人尺是真脏脉,长脉是正常脉或一般的病脉, 从形象到性质它都是没有这么严重的,但亦许“好古”吧,有些书还引用了 难经的说法,如四明心诀说:“如无病而上鱼际,寸与尺等露而不陷 也。 ”脉理求真说:“长则指下迢迢,上溢鱼际,下通尺泽。 ”它们将上鱼, 人尺作为长脉必备条件是不适当的,但临床上偶尔确可见到上至鱼际的长脉, 尤其是弦长脉,病情亦不一定像难经说的那么严重,而下尺的问题恐无可 能,因为自尺脉以下动脉血管隐伏内里很难设想能像寸关尺那样,直到臂弯仍 然摸得很清楚,像长短、浮沉,迟数、滑涩等脉本来就都有程度上的不同,但 是到一定程度就能做为定脉的根据,如六至为数,三至为迟等,长脉亦是这样 过于本位就是长脉,极个别的可以上至鱼际,但不能将上鱼人尺定为必具条件, 那样就会漏掉许多临床上的长脉。何况这个条件还是不可能的。 关于长脉搏指与否的问题,后世诸家有的说是搏指有的说是不搏指,例如 通雅-脉考说:“长如长竿,过于本位,而不搏指。 ”黄琳的脉确说: “迢迢自苫指间长,倘带搏坚便失常。 ”这可能是根据内经所提出的“搏坚 而长”为病脉(见前文引素问。脉要精微论 ) 。若然,凡搏者,搏坚为病脉 之长,不搏指则为正常人可见之长脉,这可供临床分析参考。 另外,高鼓晦的四明心法上提出了一个长脉的余韵的问题。说:“有 往来之长,谓来有余韵也,此脉最善。 ”这个说法得到一些医家的同意和称誉, 例如何梦瑶曾说:“高鼓峰云:有形体之长,有往来之长,有往之长谓来有 余韵也。 案高说甚善,长短本言形体,而凡脉之以神气悠长为贵者,固可因此 说而想见其状矣。 ” 脉如亦引用了高氏之说,但无分析与新的进展。高氏余韵之说有些 “超以象外”的味道,无法用具体形象说明,但结合何氏的“神气悠长”和 “此脉最善”来看,可以说是像“琴有余韵” 、 “诗有余意”等等,是在长这个 原则下的好的、理想的表现,我们知道脉来骤起骤落,甚者如弹石、如鸟啄是 不好的,而起落之际有连绵之感(如新着四言脉诀就提到过长脉的有连绵 的表现,最好的) 。因而可以说形体之长是空间的,往来之长是时间的,高氏此 说确是精辟。不过一般说的长脉和带有长脉因素的复合脉如实、牢等都是指前 者而非后者。根据历史文献及对其分析考证,结合临床实践实验等经验体会拟 订长脉的传统指标应为: 1、长脉为具有独立意义之单因素脉象。 2、长脉的脉形只以指下感觉的长度言,不包含其他因素,长脉与短脉及正 常脉的长度感觉构成不同长度之脉度。 3、长脉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