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市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修订版)_第1页
安顺市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修订版)_第2页
安顺市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修订版)_第3页
安顺市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修订版)_第4页
安顺市防控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修订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附件 1: 安顺市防控甲型 H1N1 流感应急预案(修订版) 甲型 H1N1 流感是由甲型( A 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人畜 共患呼吸道传染性疾病。患病后的临床早期症状与流感类似,有发烧、 咳嗽、疲劳、食欲不振等,还可以出现腹泻或呕吐等症状。病情可迅速 进展,突然高热、肺炎,重者可以出现呼吸衰竭、多器官损伤,导致死 亡。 为做好甲型 H1N1 流感的 预防控制工作,早期 发现疫情,及时采 取积极有效控制措施,防止疫情蔓延,保护人民群体身体健康和维护 社会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应急条例和卫生部新方案规定,特修改完善安顺市防控甲型 H1N1 流感应急预案(修订版)。 一、组织机构与职责 (一)各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在本级政府统一领导下,严格按照当 地防控甲型 H1N1 流感 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工作方案加 强信息沟通,密 切配合,依法开展各项预防控制工作。 (二)各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领导,分工协作,一旦接到疫情 报告要迅速组织有关疾病预防控制人员赶赴现场进行调查,尽快确定 疫情,查明病因和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提出控制措施和建议;组织医 疗机构抢救治疗病人;依法加强食品卫生、饮水卫生及环境卫生的监 督管理,督导检查各项防治措施的落实。 二、疫情监测、报告和确认 (一)工作组织与分工 1、各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甲型 H1N1 流感监测工作的监督和 管理,组织检查和督导,发现监测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解决。 2、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监测的具体组织实施、技术指导、 质量控制等工作。 3、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就诊流感样病例的监测工作。 (二)疫情监测和报告 1、对体温38,伴有呼吸道症状者,所有医疗机构接诊医师必 须详细询问病史、患者职业以及流行病学史。 2、县级以上医疗机构对流感样病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可能涉 及传染病的不明原因死亡病例,要立即通过网络上报,同时报所在地 卫生行政部门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3、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上报的流 感样病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和可疑传染病死亡病例要认真迅速组织 筛查。医 疗机构对疑似甲型 H1N1 流感病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要采 集患者血清及咽拭子标本,对不明原因肺炎死亡病例,要采留肺组织 标本(针穿),以备进一步确诊。 4、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和卫生人员,发现疑似甲型 H1N1 流感 病例时, 须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进行报告。 5、县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接到报告后,立即赶赴现场,进行初步 流行病学调查核实,同时分别向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同级卫生行 政部门报告。经市级专家组筛选后仍不能明确诊断者,要按预警病例 立即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6、发生甲型 H1N1 流感疫情的地区,应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和日常 监测资料,按上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安排,确定监测范围,必要时 适当扩大监测地区范围和采集标本的数量。 (三)疫情确认 1、甲型 H1N1 流感病例实验室检测由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 实验室承担,结果由省疾控中心实验室复核。 2、对我市可能发现的首例甲型 H1N1 流感病例,根据卫生部相关 规定,必须经省卫生厅组织的甲型 H1N1 流感防治专家组确认,其它 病例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及卫生部的有关规定进行确认。 三、甲型 H1N1 流感疫情的综合防治措施 甲型 H1N1 流感疫情的 处理,要 坚持政府领导,部门配合,积极 救治病人,降低病死率,严格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疫情扩 散,减少发病人数的原则。 (一)医疗救治 1、各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在本行政区域内指定一所定点收治医 院,做好随时收治甲型 H1N1 流感病人的准备工作,并且要划分出专 门病房供甲型 H1N1 流感病例的医疗救治使用。 2、收治甲型 H1N1 流感病人的医院每日要及时向当地卫生行政 部门报告病人病情和治疗情况。 3、收治甲型 H1N1 流感病人的医院要加强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 和医护人员的个人防护,防止发生医院内感染。 4、甲型 H1N1 流感已纳入乙类传染病,并按照乙类传染病的预防 控制措施防控,各医疗机构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对医疗机构的相关 规定和要求,做到早报告。要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医疗救治能力。 5、所有密切接触者实行居家医学观察,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各县 区卫生行政部门组织社区医疗机构或相关医疗卫生人员上门随访服 务。两城区由西秀区、开发区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此项工作的开展。 6、甲型 H1N1 流感轻症患者是否采取居家隔离治疗,由定点收治 医院经治医生按照卫生部相关规定(甲型 H1N1 流感轻症患者居家隔 离治疗管理方案(试行版)卫发明电2009126 号),结合甲型 H1N1 流 感相关诊疗方案和患者具体病情确定,在征得患者同意后进行。 (二)流行病学调查与处理 1、发现甲型 H1N1 流感疫情,疫情发生地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 立即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同时做好流调人员和消杀队员的个人防 护。 2、对现症病人实行定点收治医院报告、隔离和治疗。对密切接触 者由当地卫生部门负责发放药品进行预防性服药、留检。 3、及时做好疫点的消毒处理。 4、在疫情可能波及的范围内,开展疑似病例的搜索,追溯传染源, 确定疫情范围;开展传染源、传播途径及暴露因素的调查。 5、根据疫情实际情况,划定疫点、疫区范围,对疫区实施管制。 (三)加强应急值守工作 1、要求市甲型 H1N1 流感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成员、专家组成员近 期内 24 小时保持电话畅通,随时保持联系。 2、上述人员在近期内非工作原因和特殊情况,不得外出,确需外 出的,必须向市甲型 H1N1 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汇报。 (四)广泛开展健康教育,提高群众的防病意识和能力 甲型 H1N1 流感疫情 发生地区要迅速采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防 治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病意识和能力。 (五)开展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卫生行政部门与爱卫会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 广泛开展群众性的爱国卫生运动,清理环境卫生,开展消杀,灭蝇工 作。 (六)疫情的解除 经紧急疫情处理技术指导小组对疫情控制效果综合评价,确定经 过疫情检索,疫区内最后一例确诊病人恢复后 10 天内无新发病例出 现,解除疫情,转入常规防治。 疫情解除后,当地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及时总结疫情和调查处理情 况,报 告省卫生厅。 四、疫情的公布与通报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在卫生部授权后通报和发布疫情信息,我市各 级卫生部门无权对外发布与疫情相关的各种信息。 五、保障措施 1、市疾控中心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成立。 目前,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已组建完成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 规定和要求的甲型 H1N1 流感检测网络实验 室,负责全市各县区甲型 H1N1 流感样病例的病毒 检测。 2、进一步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技术保障能力。 各县卫生行政部门要组织有关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成立 专业防治队伍,强化对队员的业务培训,随时准备参加医疗救护、疫 情调查处理、实验室检测等工作。 3、完善物资储备保障。 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协调有关部门保障应急预防性药物达菲、 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药品、疫苗、消杀药械、防护用具、检测试剂等 物资的储备和供应。 六、学校、社区、乡镇等场所的甲型 H1N1 流感防治工作严格按 照卫生部出台的相关规定执行。 七、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附件 2: 安顺市甲型 H1N1 流感预防控制工作预案 为积极有效防控和应对甲型 H1N1 流感疫情, 进一步做好监测防 控和应对应急准备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卫生部制定的甲 型 H1N1 流感预防控制技 术指南和省卫 生厅有关要求,结合我市实 际,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1、编制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 防治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预案、 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卫生部甲型 H1N1 流感预防控制技 术指南,制定本 预案。 2、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预防和控制本市内可能发生的甲型 H1N1 流感疫 情。 3、工作原则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明确职责; 依法规范、积极应对;联防联控,科学处置;加强宣教、社会参与。 二、无甲型 H1N1 流感疫情 全市无甲型 H1N1 流感疫情 时,各 级卫生部门要本着高度重视、 充分准备、加强监督的原则,采取以下措施。 (一)加强合作,沟通信息 积极加强与农业、畜牧业、教育、旅游、交通、航空、铁路等部门 的信息沟通与联系,密切关注疫情动态,做好疫情联防联控工作。 (二)组建队伍,完善制度,储备物资,充分准备 市及各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根据卫生部制定下发的甲型 H1N1 流感预防控制技术指南和省卫生厅有关要求,认真组织各级人员,广 泛深入地开展甲型 H1N1 流感防治知识培 训,重点加强对医护人员、 疾控人员消毒隔离和个人防护等相关知识的培训,指导基层人员按照 甲型 H1N1 流感预防技 术指南, 规范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市及各县区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制定工作方案,加强流调、消杀等相关工作的人 员队伍建设,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随时做好消杀药械、防护用具、通 讯和车辆等物资保障工作。做到一旦有甲型 H1N1 流感病例发生,要 及时发现、及时报告、及时处置,采取严格控制措施,严防疫情的扩散 和蔓延。 (三 )加 强监测报 告,做好 调查处理 各级医疗机构要严格按照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设立专门的 感染性疾病科和发热门诊,做好门(急)诊就诊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 要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和流感样病例的症状监测,对有甲型 H1N1 流 感病例接触史以及疫区旅居史的流感样病例要进行登记报告。各级各 类医疗机构要按照全国流感监测方案的要求开展流感样病例、不明 原因肺炎病例的症状监测。各县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加强对辖区内 学校、托幼机构、养老院等机构和重点人群的疫情监测,发现流感暴 发疫情,要按照流感样病例暴发疫情报告及调查处理指南的要求进 行报告和处置。 三、出现疑似或确诊甲型 H1N1 流感疫情 我市发生疑似或确诊甲型 H1N1 流感病例 时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 )病例 报 告 1、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及基层医疗卫生人员、个体执业医生, 如发现疑似或确诊甲型 H1N1 流感病例时 ,要按照传染病报告卡内容 以电话、 传真等方式向辖区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告疫情,当地疾病预 防控制中心接到疫情报告后应当在 2 小时内向本级卫生行政部门和 市疾控中心报告,市疾控中心应在 2 小时内报市卫生局和省疾控中心, 并立即进行个案核实和调查处置。 2、接到疫情信息报告后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在 2 小时内向本级人 民政府报告,同时向市卫生局报告。市卫生局在 2 小时内向市人民政 府报告,同时报告省卫生厅;并应立即组织进行现场调查确认,及时采 取措施,随时报告事态进展情况。 3、对确诊的甲型 H1N1 流感病例要按照卫生部下发的甲型 H1N1 流感预防控制技 术指南,于 2 小时内通过国家疾病监测信息报 告管理系统进行网络直报。 (二 )哨点医院监测 根据卫生部2009 年扩大流感监测网络项目管理方案和2009 年贵州省扩大流感监测网络项目管理方案的要求,市人民医院和市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密切配合,共同做好流感流行病学和病原学变化 特征的动态监测工作。 市人民医院作为省级扩大流感监测哨点医院要按要求,将发热门 诊、儿内科门诊作为流感样病例的监测诊室,每日报告、统计监测诊 室流感样病例的就诊率,及时将相关数据录入“中国流感监测信息系 统” ,每周采集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冷藏条件下( 4)送市疾控中 心流感监测网络实验室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各县区定点医院要按照疾 病预防控制机构流感监测工作要求,配备专门人员负责流感监测工作, 做好流感样病例(体温38 、伴有咽痛或咳嗽症状之一者)的采 样、标 本的登记和送检工作。 市疾控中心要继续加强流感网络实验室能力建设,做好技术保障 工作,并对哨点医院的监测数据定期进行分析,研判本地区流感流行 趋势。各 县区疾控中心要逐步建立符合生物安全的流感实验室,加强 现场快速检测能力。 (三 )流行病学调查 甲型 H1N1 流感密切接触者医学 观察病例、疑似病例及确 诊病例 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按属地管理原则由病例收治医疗机构所在地的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密切接触者由其居住地疾控机构负责流行病 学调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指导、协助、督促、协调各县区疾控中心 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工作。 (四 )现场处置 1、病例管理 疑似和确诊病例应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为期不少于 7 天的隔 离治疗,若 7 天结束后仍发热,应继续隔离直至体温正常。隔离治疗 期间,疑似和确诊病例要分开管理。所有相关医疗机构应做好院内感 染控制以及医务人员和病例的个人防护。 2、密切接触者管理 病例收治医疗机构所在地疾控中心在对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掌握其密切接触者后,应迅速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按照密切接触 者的判定原则,对疑似和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进行登记,并对其进 行 7 天医学观察(根据病情可以居家或医院隔离)。尽量减少外出活动,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对密切接触者进行随访,每日测量体温和健康 询问,做好登记。对医学观察期间出现发热或呼吸道症状,经医学判 断为疑似病例者,在采取有效防护条件下,应立即送定点医疗机构进 行隔离治疗。 3、消毒 出现疑似或确诊甲型 H1N1 流感病例后, 应及时对可能污染场所 的环境和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4、院内感染控制 疑似病例和确诊病例应送至定点医疗机构进行隔离治疗。医院应 严格进行院内感染控制,合格布局,设置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 规范处理医疗废物,同时应对病人污染或可能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处 理。医务人员和参与疫情现场处置的人员应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 (五 )发 生甲型 H1N1 流感疫情后,各级疫情应急处理技术指导组、 医疗救治技术指导专家组、卫生监督组、流调和消杀组等工作组应实 行 24 小时值班制度,保证通讯时时畅通。 (六 )开展健康宣教,增强公众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 与宣传部门加强联系,大力开展预防甲型 H1N1 流感的健康宣教 工作,利用各种媒体,向社会公众宣传甲型 H1N1 流感的预防知识, 做到“ 勤通 风、勤洗手、适当运 动、保证营 养、避免人群聚集、出 现流感 样症状及早就诊”,使公众 认识到甲型 H1N1 流感“可防、可控、可治 ”, 从而消除其恐慌心理,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 附件 3: 安顺市甲型 H1N1 流感医疗救治工作预案 为应对我市可能出现的甲型 H1N1 流感疫情,指 导全市科学、规 范、有序、高效地开展医疗救治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公众健康和 生命安全造成的危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突发公 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和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做好应对甲型 H1N1 流 感大流行医疗救治准备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市当前甲型 H1N1 流感防治形势,修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落实卫生部、省卫生厅和市防控领导小组关于加强防控 甲型 H1N1 流感疫情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建立健全医疗救治组织机构, 落实组织机构和医疗救治机构工作职责与任务,加强专业部门间工作 协调与沟通,完善应急准备工作,提高医疗救治能力,控制医院内感 染,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 病死率,最大程度地减少甲型 H1N1 流感对公众健康和社会造成的危 害,保障全市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 二、工作原则 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属地管理、明确职责;依靠科学、依法规范; 反应及时、措施果断;整合资源、信息共享。 三、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应对甲型 H1N1 流感医疗救治 应急准备和应急处 置工作。 四、应急准备 (一)成立组织机构 成立安顺市甲型 H1N1 流感疫情处置领导 小组和安顺市甲型 H1N1 流感疫情处置工作 专家组,分 设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应设有中 医类专家) 和执法监督三个专家组,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与任务。 各县区卫生局、社管局要相应成立县区级组织机构,承担辖区内 的医疗救治技术指导工作。 (二)医疗救治机构准备 1、指定市级定点医院为市人民医院,负责收治全市甲型 H1N1 流 感确诊病例和重症病例;各县区要指定县级定点医院集中收治可能出 现的甲型 H1N1 流感疑似病例。各定点医院要预留一定数量的床位, 集中收治病人。同时,市级及各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明确辖区范围内 的后备定点收治医疗机构。 2、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承担职责范围内的医疗救治工作。 3、规范医疗救治体系设置。 (1)预检分诊设置。严格执行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规范全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设置,加强预检分诊工 作管理,规范有序开展预检分诊工作。 (2)规范发热门诊。加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发热门诊的管理,落实 预检、分 诊和传染病筛查工作职能。 预检分诊点和感染性疾病科或发 热门诊要相对独立,标识清晰,通风良好,布局合理,具有消毒隔离条 件和相应的防护措施。配备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和临床经验的专业 人员。 (三)技术准备 1、市卫生局负责组织对各单位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和卫生管理人 员的培训,指导各县区开展医疗救治应急演练。 2、各县区负责组织对辖区内所有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进行技 术培训并开展医疗救治应急演练。 (四)物资和经费准备 根据甲型 H1N1 流感疫情流行形 势需要,依靠各 级政府的支持, 安排落实医疗救治药品(预防性药品、抗病毒治疗和对症治疗药品)、 检验试剂、设备器材(定点医疗机构应配备一定数量的红外体温探测 仪)、急救车辆、通讯工具、卫生防护、消杀药械等物资储备和人员培 训、宣传教育、督导检查等专项经费。 五、应急处置 (一)医疗救治环节和流程管理 1、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要依据全国流感监测方案,开展流感样病 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的症状监测,对发热病例和可疑病例严格登记, 开展可疑病例筛查,并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及时进行网络直报。要 对医务人员进行全员培训,使其熟练掌握甲型 H1N1 流感应对工作方 案和有关流程,提高发现意识和诊疗水平,努力提高治愈率,降低病 死率。 2、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 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和流感样病例的预检分诊,引导有发热症状的患 者到感染性疾病科或发热门诊就诊。 3、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感染性疾病科或发热门诊实行首诊医师负 责制, 严格对患者进行查体、医学检验和医学影像学检查,对医学观 察病例、疑似病例进行初步诊断。与患者所在单位或社区取得联系, 进行观察和随访。发热门诊与医院留观病房进行病人的登记和交接。 在院内执行日报告、统计制度。 4、市紧急救援中心负责辖区内医疗救援的统一指挥、调度,并对 国家配置的专业负压救护车及车载设备做好日常养护,确保运转良好, 随时处于备用状态,在甲型 H1N1 流感疫情重点防控时段,服从市卫 生局统一安排,将车辆及车载设备交接给市人民医院,由市人民医院 安排专门科室、专业人员接收,严格实行专车专用。各医疗机构如需 转运甲型 H1N1 流感病人 时, 应向市卫生局报告,市卫生局通知市人 民医院将病人转运至市人民医院感染科或市人民医院传染病院区。转 运工作中应当做好病人转运交接记录。病人转运过程中应当有转出医 疗机构的主诊医师陪同,携带病人的相关病历资料,并与接收医院做 好交接登记工作。医务人员和驾驶员要严格做好个人防护,转运结束 后应当及时对转运车辆进行消毒和通风处理,医务人员和驾驶员要及 时更换全套防护物品。 5、各定点医院用于接收甲型 H1N1 流感病例的病区,要严格按照 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进行分区设置,环境、布局和流程符合呼 吸道传染病诊疗设置的标准要求,设备齐备。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和 防护措施。加强医疗活动中与医院感染有关的危险因素监测、安全防 护、消毒、隔离和医疗废物处置工作。市疾控中心流感监测网络实验 室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和技术标准,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对检测 样本按照规定的措施实行严格管理,做好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严防 实验室感染和病毒扩散。市人民医院每日要及时向市卫生局报告病人 病情和治疗情况。 (二)诊疗管理 甲型 H1N1 流感病例的 诊断要遵循卫生部 甲型 H1N1 流感诊疗 方案(2009 年试行版第二版),严格按照诊断标准,分别做出疑似病 例、确诊病例的判定并进行相应的治疗、管理。我市范围内出现的首 例确诊病例要经市级医疗救治专家组会诊并报请省卫生厅专家组会 诊核实后方可确定。后续发生的病例,经市级专家组初步判定后,由 市卫生局报告省卫生厅,根据该病例的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和体征、 辅助检查结果等,按照卫生部制定的新版诊疗方案进行诊断治疗、分 级分类管理。 对甲型 H1N1 流感病例 应就地隔离治疗,隔离期限根据医学 检查 结果确定。严禁不具备传染病诊疗条件的医疗机构留治甲型 H1N1 流 感病例。对疑似病例应在通风条件良好的单人房间进行隔离观察,不 可多人同室;对其中的高危病例、重症病例就及时给予“达菲(奥司他 韦)” 治疗。对确诊病例应在通风条件良好的房 间进行隔离治疗,可多 人同室;对其中的高危病例、重症病例应及时给予“达菲(奥司他韦)” 治疗。 对符合标准的轻症病例采取居家治疗措施的,必须由定点医院经 治医师结合相关诊疗方案和患者具体病情确定,在征得患者同意后进 行。基层医疗机构要安排专门医务人员,对居家治疗的轻症病例进行 体温监测和病情观察,并进行上门随访,频次不能低于 1 次/2 天,在 非上门随访时间,可通过电话等形式了解患者体温和病情,不少于 2 次/天,并做好相关情况 记录。一旦发现病情 恶化,要及时转至定点医 院进行治疗。 对需住院治疗的甲型 H1N1 流感病例要集中收治在定点医院 进 行治疗,重症病例由定点三级医院集中收治。非定点医疗机构发现重 症病例后,要及时通知市紧急救援中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转运 至重症病例定点医院进行治疗。 根据卫生部医政司关于做好甲型 H1N1 流感相关诊疗工作的通 知(卫医政疗便函2009236 号)通知精神,甲型 H1N1 流感病毒抗体 血浆是特异性治疗甲型 H1N1 流感的有效方式,各 县区卫生行政部门 要组织甲型 H1N1 流感定点医院和 负责居家治 疗工作的基层医疗机 构,在做好医疗救治工作的同时,参照献血者健康检查标准 (GB18467-2001)有关内容,选择身体条件和预后较好的甲型 H1N1 流 感患者,对其宣传适度捐献抗体血浆对身体无害的相关知识以及抗体 血浆对重症患者治疗的重要意义,动员其康复出院 1 周或居家治疗症 状消失 2 周后前往当地血站无偿献血。对知情同意的患者,将其姓名、 性别、身份证号、居住地址、联系方式、康复出院或居家隔离症状消失 时间等信息,报送市卫生局医政科,并抄送市中心血站。 (三)医院感染管理 各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务人员严格遵守 消毒、隔离、防护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循标准预防、额外预防和双向预 防的原则,采取正确的消毒、隔离与人员防护措施,落实岗位责任制, 针对甲型 H1N1 流感的流行病学特点,围绕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 人群这三个环节和重点部位,正确运用空气消毒,物体表面和地面清 洁和消毒,终末消毒,手的清洁与消毒,医疗器械的消毒与灭菌,病人 使用物品的消毒,病人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的处理等消毒技术;加 强发热门(急)诊、隔离留观室和病区、ICU、病区内检验科、病区内影 像科、供应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认真落实发热门(急)诊、隔 离留观室、病区、病房房间隔离等措施。遵循呼吸道传染病医护人员 的防护原则,落实医护人员分级防护措施,加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