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多酚提取工艺与研究毕业论文初稿_第1页
茶多酚提取工艺与研究毕业论文初稿_第2页
茶多酚提取工艺与研究毕业论文初稿_第3页
茶多酚提取工艺与研究毕业论文初稿_第4页
茶多酚提取工艺与研究毕业论文初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论 文题 目:茶多酚的提取工艺与研究学 院:轻化工程学院年级、 专业:2011 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学 生 姓 名:文涛 徐云枭学 号:1104310010 1104310003指 导 教 师:段晓静完 成 时 间:2014 年 5 月 20 日毕业论文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与研究茶多酚的提取工艺与研究文涛 徐云枭 指导教师:段晓静(西昌学院轻化工程学院 2011 级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摘 要 茶多酚是茶叶中儿茶素类、黄酮类、酚酸类和花色素类化合物的总称。因其化学结构中带有多个活性羟基,对人体保健极为有利,且有抑菌、杀菌、抗肿瘤、抗辐射等多种功效,作为医药和食品等的添加剂,其开发和应用前景十分看好。鉴于目前国内外茶多酚的研究有上升趋势以及在药用和食用中的开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论文利用茶叶在乙醇溶液中榕基溶解条件下通过设置实验条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实验考察操作条件对乙醇提取率的影响因素,确定其最佳条件。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用乙醇溶液对茶多酚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最优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 80%,提取温度为 80,液料比为 1:3(g/L),提取时间为 60min。 关键词 茶叶 提取 功效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buckwheat researchWen tao Xn Yun-xiao Supervisor:Duan Xiao-jing(applied chemical technologygrade 2011,School of Applied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of Xichang College)Abstract Is tea catechins in tea polyphenols, flavonoids, phenolic acids and the floorboard of the compounds of flower pigments. Because of its chemical structure with multiple active hydroxyl, is highly advantageous to human body health, and has antibacterial, sterilization, antitumor, resistance to radiation and so on the many kinds of efficacy, as medicine and food additives,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prospect is good.In view of the tea polyphenols research at home and abroad and has a rising trend in their medicinal and edible, developing more and more get peoples attention. This paper use the tea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e banyan base dissolved in ethanol solution by setting the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through the single factor and multiple factors experiment inspects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operating conditions on the ethanol extraction yield, determine the best conditions. Under the optimum experiment conditions, ethanol solution 毕业论文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与研究for the extraction of tea polyphenols.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optimal process conditions for ethanol concentration 80%, extraction temperature is 80 , liquid ratio of 1:3 (g/L), extracting time for 60 min.Key words Tea polyphenols extract毕业论文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与研究目 录1 绪论 .11.1 引言 .11.2 茶多酚的理化性质 .11.3 茶多酚药理性质 .21.4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 .3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3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主要原材料、仪器及设备 .42.2 实验方法 .43 结果与讨论 .93.1 最佳实验条件确定 .93.2 实验结果 .94 结论 .10参 考 文 献 .11致 谢 词 .13独 撰 声 明 .14毕业论文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与研究11 绪论1.1 引言茶多酚(Tea polyphenols ) 是茶叶中多酚类物质的总称,包括黄烷醇类、花色苷类、黄酮类、黄酮醇类和酚酸类等。其中以黄烷醇类物质(儿茶素)最为重要。 茶多酚又称茶鞣或茶单宁,是形成茶叶色香味的主要成份之一,也是茶叶中有保健功能的主要成份之一。研究表明,茶多酚等活性物质具解毒和抗辐射作用,能有效地阻止放射性物质侵入骨髓,并可使锶90和钴60迅速排出体外,被健康及医学界誉为“辐射克星” 。1.2 茶多酚的理化性质1.2.1 物理性质 茶多酚在常温下呈浅黄或浅绿色粉末,易溶于温水(40一80)和含水乙醇中;稳定性极强,在 pH 值48、250左右的环境中,1.5个小时内均能保持稳定,在三价铁离子下易分解。1989年被中国食品添加剂协会列入 GB2760-89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1997年列为中成药原料。1.2.2 化学性质茶多酚是从茶叶中提取的全天然抗氧化食品,具有抗氧化能力强,无毒副作用,无异味等特点。茶多酚是指茶叶中一大类组成复杂、分子量及其结构差异很大的多酚类及其衍生物混合物,主要由儿茶素、黄酮醇、花色素、酚酸及其缩酚酸等组成的有机化合物,以儿茶素为主的黄烷醇类化合物占茶多酚总量的60%一80%,其中含量最高的几种组分为 LEGCG(50%-60%)、LEGC(15%-20%)、LECG(10%-15%)和 LEC(5%-10%)。毕业论文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与研究21.3 茶多酚的药理作用1、茶多酚的作用有助于延缓衰老2、有助于抑制心血管疾病3、茶多酚的作用有助于预防和抗癌4、有助于预防和治疗辐射伤害5、有助于抑制和抵抗病毒菌6、茶多酚的作用有助于美容护肤7、用于糕点及乳制品对高脂肪糕点及乳制品8、茶多酚的作用用于饮料生产茶多酚不仅可配制果味茶、柠檬茶等饮料,还能抑制豆奶、汽水、果汁等饮料中的 VA、VC 等多种维生素的降解破坏,从而保证饮料中的各种营养成份。9、用于水果和蔬菜保鲜在新鲜水果和蔬菜上喷洒低浓度的茶多酚溶液,就可抑制细菌繁殖,保持水果、蔬菜原有的颜色,达到保鲜防腐的目的。10、茶多酚的作用用于畜肉制品茶多酚对肉类及其腌制品如香肠、肉食罐头腊肉等。11、在食用油贮藏中加入茶多酚,能阻止和延缓不饱和脂肪酸的自动氧化分解,从而防止油脂的质变哈败,使油脂的贮藏期延长一倍以上。对于茶多酚的作用主要有以上11点,从而可以看出养喝茶习惯,无论是美容还是保键都有很大帮助。毕业论文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与研究31.4 提取工艺1.4.1 溶剂提取法将茶叶用极性溶剂浸渍,然后把浸取液进行液液萃取分离,最后浓缩得到产品。目前工业化生产主要采用此法。产品收率5%10%,产品纯度为80%98%。所用溶剂有丙酮、乙醚、甲醇、已烷及三氯甲烷等。该法生产成本高,且易造成污染。1.4.2 离子沉淀法用金属沉淀茶多酚,使其与咖啡碱分离,该方法使用了对人体有毒的重金属作沉淀剂,所以,用该法生产的产品难达到食品和医药行业的要求。1.4.3 柱分离制备法凝胶柱、吸附柱和离子交换柱法。此项技术的关键是柱填充料和淋洗。研究表明,采用柱分离制备法,茶多酚得率在4%8%之间,纯度可达98%,但柱填充料非常昂贵,而且淋洗时要用多种和大量有机溶剂,显然不适合工业化生产。 以上传统方法均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和弊端,产品无法在安全性、价格和纯度方面全部满足食品添加剂和医药行业的要求。针对这些问题,经有关专家反复试验、成功地开发出将超临界 CO2萃取技术与传统提取、浓缩和萃取技术相结合,制备高纯度茶多酚新工艺。该工艺既提高了茶多酚的纯度和得率。又符合工业化生产对原料、溶剂使用、制作路线、生产过程安全性和产品颜色、产率、纯度诸方面的要求,有利于茶多酚更有效地在医药和食品工业中应用。1.5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论文主要以干茶叶为原料,通过研究确定实验的最佳质量,最佳升温速率。通过实验得出茶多酚最佳提取工艺。介绍了茶叶中所含物质及其功效,着重就茶多酚的性质及其提取展开研究,以“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为基础设计了提取茶多酚的实验,介绍了现代技术运用下的茶多酚的提取,系统介绍了茶多酚的特殊功效在各方面的应用。毕业论文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与研究42 实验部分2.1 实验主要原材料、仪器及设备2.1.1 实验主要原材料干茶叶2.1.2 主要仪器及设备(1)烧杯(2)分析天平(3)电热套(4)研钵(5)蒸发皿(6)分液漏斗2.1.3 实验试剂无水乙醇 碳酸钠 乙酸乙酯 氯仿2.2 实验方法本论文实验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实验准备阶段:先将原料用研钵研细后浸泡在乙醇中,约 60min。第二阶段为仪器操作阶段: 将第一阶段的浸泡液抽滤后取滤液。第三阶段为实验操作阶段: 将第二阶段的滤液浓缩干燥得茶多酚粗品。2.2.1 实验准备(1)实验原料的准备秤取茶叶 60g 在电烤箱上烘干(100)后在研钵中研细,取出放入称量瓶备用,制得三组原料。 2.2.2 最佳实验条件确定 2.2.2.1 乙醇浓度的影响茶多酚的 100 %粉末制剂室温下在水里的溶解度可达 30 %以上,其溶解性比一般茶萃取物粉末制剂要高 10 倍以上1。若换为有机溶剂,其溶解度会增加。郝少莉等8通毕业论文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与研究5过试验得出丙酮和乙醇对苹果多酚的提取效果最好。考虑到茶多酚一般会应用在医药、食品及化妆品行业, 因此本试验选用安全且无毒性的乙醇进行提取。在温度为 80、一级、二级提取时间 30 min, 料液比为 13(g/L),研究乙醇浓度对茶多酚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见图 1。 图1 乙醇浓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从图1中可以看出,利用不同浓度的乙醇从茶叶中提取茶多酚提取多酚, 其提取效果有较大的差异,其中以体积分数80%的乙醇提取率最高。水是茶多酚良好的溶剂,但是由于乙醇可以破坏多酚与蛋白质、多糖等物质之间的氢键和疏水作用力,所以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茶多酚能有效地扩散出来,使多酚提取量增大,到浓度为80 %时提取量达到最大; 随着有乙醇浓度的进一步升高,溶剂与茶多酚极性的差异增大,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多酚提取量反而减少; 因此确定茶叶中多酚的提取溶剂为80 %的乙醇-水溶液。2.2.2.2 不同温度的茶叶分解实验 控制乙醇浓度为80 %,一级二级提取时间30 min,料液比为13(g/L), 研究温度对茶多酚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见图2。毕业论文 茶多酚的提取工艺与研究6图2 温度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图2中,随着温度的升高,茶多酚的提取量先增加后降低,80时有最大值。在一方面,多酚在乙醇溶液中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另一方面,温度升高,提取液黏度降低,扩散系数增大,促使提取速度加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