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坏账准备必要性的研究_第1页
提取坏账准备必要性的研究_第2页
提取坏账准备必要性的研究_第3页
提取坏账准备必要性的研究_第4页
提取坏账准备必要性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提取坏 账 准 备 必要性的研究摘 要企业都是为了应对日益加剧的竞争。从而不断扩大销售数量,降低产品存货,甚至不得不为对方提供商业信用来实现企业发展下去的沉重代价,有的甚至以赊销等优惠方式来销售企业商品,并进一步导致企业产生大量应收账款,可以是呆账、坏账。这些企业所拥有的应收账款债务经营状况都是良莠不齐的,资信状况和经营能力也是不尽相同的,它们给应收账款的回收增添了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然而企业提取坏账准备了,就可以将企业坏账损失的风险分散到各期,可以使得不能收回的坏账及时得到更加合理的处理,就均衡了各期的损失负担,并且利于财会人员对成本进行分析、测算、计划等企业管理活动。提取坏账准备理所当然成为必要性的研究。本研究主要对坏账处理的会计方法进行探讨,我们设想对坏账损失处理方法进行改进,找出坏账损失产生及控制不善的原因,从而提出如何加强坏账损失管理的个人对策。关键词: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坏账准备;坏账处理;赊销论文类型:研究应Study on Extraction of bad debts of necessityABSTRACTExtract the neccessity of the provision for bad debts,I concluded the following aspects: The one hand,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enterprise, the market competition is aiso increasing, marking credit this commercial credit exist to enhance the market competitiveness of enterprises. On the other hand will aiso have a huge credit risk, which will form a large number of receivables. Receivables there may not be recovered because of a number of objective and subjective and reasons, will form a bad debt losses,it would seriously affect the normal business activities, seriously affect the normal business activities, seriously restricting the development of an entrprise. You can deal with the problem of bad debts has become a business accounting problem can not be ignored.With the popularity of computerized accounting aiso difficult to manage bad debt losses are gradually increasing, there is fraud in the name of bad debt iosses, the provision for bad debts subject increasingly exposeld as a shield irregularities increasingly and more.Overall, these enterprises are in response to growing competition. Thereby expanding the number of sales, reduce product inventory, and even had to each other to provide commercial credit to enterprises develop a heavy price, and some even to credit and other promotions to sell corporate goods, and lead to further generate a large number of receivablescan be for doubtfui and bad debts. Receivables debt these companies have operating conditions are good and ban, credit status and viability of different, they are added to the recovery of receivables discrdant factor of instability. Enterprises to extract ban, however, prepared on the business risk of bad debt losses can be dispersed to the phases of the bad debts that can not be recovered in a timely manner to more reasonable, balanced the loss burden and help accountants to analyze the costs, esties,plans and other business management activities. Provision for doubtfui debts of course become a necessity.This study was to expiore the accounting methods of the bad debt treament, we envisaged to improve the treament of bad debt losses,identify bad debt losses and poorly controlled reasons, personal countermeasures to propose how to st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bad debts.Keywords: Account receivable; The bad account loses; bad account preparation; Bad debt processing; Credit.Paper type: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type目录1 绪论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国内现状研究情况 .11.2.1 国内现状研究方面 .11.2.2 国外现状研究方面 .2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31.3.1 研究的目的 .31.3.2 研究的意义 .32 企业现行坏账认定标准及成因 .42.1 企业现行坏账认定标准 .42.2 企业现行坏账认定成因 .43 提取坏账准备的要求 .53.1 严格控制提取坏账准备的范围 .53.2 客观制定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 .53.3 努力减小提取坏账准备估算的误差 .54 坏账准备的提取原则 .64.1 不能全额提取坏账准备的情况 .64.2 能全额提取坏帐准备的情况 .64.3 期末提取当期应提取的坏账准备金额时 .65 对坏账损失的确认与处理 .75.1 对坏账损失的确认 .75.1.1 坏账损失概述 .75.1.2 坏账是指什么 .75.2 对坏账损失的处理 .76 坏账准备的核算 .86.1 直接转销法 .86.1.1 直接转销法概念 .86.1.2 直接转销法的两个要点 .86.1.3 直接转销法的优缺点 .86.2 备抵法 .86.2.1 备抵法的概述 .86.2.2 备抵法下估算坏账损失的方法 .87 我国当前坏账准备提取存在的问题 .108 改进建议 .11结束语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11 绪论1.1 选题的背景坏账准备是指企业的应收款项下提取的,它包含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它是备抵账户。一个企业对坏账损失的核算,一般采用备抵法。并且在备抵法下,企业每期末都要估计坏账损失,还要设置“坏账准备”账户。什么是备抵法,备抵法是指采用一定的方法按期估计坏账损失,至少是一年末一次,它提取坏账准备并转作当期费用。企业实际发生坏账时,直接冲减已计提坏账准备,同时转销相应的应收账款余额的一种会计处理方法。在现代社会,商业信用的发展为一个企业带来了经济收入,但是也会导致坏账的发生。什么是坏账呢,坏账是一个企业无法收回或者收回可能性很小的钱款。我国在年度对应收账款全面检查时候,就会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提取坏账准备。目前,企业市场竞争日渐激烈,为求生存与发展,企业需要提取坏账准备,因此必将更多的依靠提取坏账准备进行相关经济管理活动。与此同时,我们认为商业信用的高度发展也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商业信用的发展在为企业带来销售收入的增加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导致坏账的发生。我们谈论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构成坏账。坏账损失又是由于实际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这就为推动企业提取坏账准备更好地为社会服务成为必要性的前提条件。但是,应收款项能不能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怎么办呢?假如企业债务单位撤销、破产、资不抵债、现金流量严重不足、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等导致企业停产而在短时间内无法偿付债务的情况,以及应收款项逾期 3 年以上的情况。这些使得企业急需资金却得不到满足。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资金得不到更好运用,无法转化为生产力,以至于我国企业经济力量薄弱情况加剧,尤其是一些中小企业资本利用率还不高。据媒体的相关报道,2011 年我国上市公司计提坏账准备合计金额为 1756 亿元左右。比较得出提取坏账准备对经济的贡献率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经济资源的浪费情况十分严重。于是,我们对研究经济成果的现状及对策显得更加重要,特别是在世界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提高资本成果利用率,更好的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作用。1.2 国内现状研究情况1.2.1 国内现状研究方面李国茹作家.著作会计准则关于坏账准备核算的的变化一书J.在中国乡镇企业会计出版社出版,2007,(5). 李国茹在文中提出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有时会产生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就是我们所说的坏账,李国茹认为企业应当定期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的检查,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并且对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应当提取坏账准备。李国茹认为提取坏账准备可以将坏账损失的风险分散到各期,使不能收回的坏账及时得到更加合理的处理,这样有利于2均衡各期的损失负担,有利于财会人员对成本进行分析、测算、计划等管理活动。 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浅析提取坏账准备的作用及其必要性,会计准则中对坏账准备的核算和提取采用的一些方法,并指出这些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意见。 付维作家.著作如何加强应收账款管理一书J.在现代经济信息出版社出版,2008,(2).付维在文中表示,一个企业的日常的经营活动中,有时会产生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账款,就是我们所谈论的坏账,这些企业应当定期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应收款项进行全面检查,并且预计各项应收款项可能发生的坏账,还要对预计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去提取坏账准备。付维提出,提取坏账准备的好处是可以将坏账损失的风险分散到各期。 他认为提取坏账准备的作用及其必要性要去特别重视它,企业会计准则中对坏账准备的核算和提取采用的一些方法,并指出这些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意见等。罗宏科作家.在探讨计提坏账准备的方法一书中J.在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出版社出版,2009 年 12 月 8 日发布,他在该书中提出了当前企业为了应对日益加剧的竞争,从而去扩大销售,降低存货,企业并且不得不为对方提供商业信用的行为,以赊销等优惠方式来销售商品,导致企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就是我们所说的呆账和坏账。这些企业所拥有的应收账款债务,由于企业经营状况良莠不齐,资信状况和经营能力不尽相同的原因,给应收账款的回收增添了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他认为,提取坏账准备,可以将坏账损失的风险分散到各期,使不能收回的坏账及时得到更加合理的处理效果,有利于均衡各期的损失负担,有利于财会人员对成本进行分析、测算、计划等管理活动。 陈爱巧作家.在企业坏账损失的账务处理一书中J.农村财务会计出版社出版,1998年 12 期:她指出,我们所说的正坏账概念,就是指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企业因坏账而造成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并且指出以下几种情况可被认定为坏账损失:一方面是因债务人破产或者死亡,以其破产财产或遗产清偿后仍然不足而导致不能收回的那部分应收账款损失;一方面是因为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超过三年仍然不能收回的应收账款,企业由于商品交易风险的存在,坏账损失也就成为不可避免的事实情况。对这些企业来说,坏账损失一旦出现,就意味着丧失了这部分资产的债权了。1.2.2 国外现状研究方面在过去几十年里,外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企业提取坏账准备的必要性。外国 McNichols 和 Wison 作家,在 1988 年通过研究单一应计项目中的坏账准备来研究企业管理人员是不是进行了盈利管理活动。他们认为,当公司收益异常高或异常低的时候,企业都会选择能调减收益的备底坏账的解决方法。他们计算出公司的总资产报酬率(ROA)及其与全部样本公司平均总资产报酬率的差异并进行比较,然后依业绩好坏进行排序,还将所有的公司分组。实证结果验证了收益异常高和异常低的公司组的备底坏3账中操控性部分的确显著大于其他组的结论。所以说,备底坏账越多,当期费用就越高,报告盈余就越低,从而动摇了收益平滑化假设现象。外国 Teoh,Wong and Rao 作家,在 1998 年,他们两对公司股票初始发行的折旧估计和坏账准备进行了考察后,发现了相对于非初始发行股票公司的对照样本情况,这些样本公司在初始股票发行的年份和随后几十年中更可能会采用致使收益增加的折旧政策和坏账准备提取比例的情况。外国 Betty,Chamberlain and Magliolo 和 Ahmed,Takeda and Thomas 作家,分别在1995 年和 1999 年的研究结果中都认为商业银行采用贷款坏账损失准备进行了盈利管理的情况,而 Collins,Shackelford and Wahlen 和 Beaver and Engel 作家在 1995 和 1996年的研究中却没有发现采用贷款坏账损失准备进行盈利管理的证据现象。由此可见,企业在采用应计利润发对资产减值的盈余管理研究中,还把贷款坏账损失准备作为可操作的利润去做,也没有得出一致的结论。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我们要了解我国企业提取坏账准备对经济的影响因素后,就会提出加快促进经济发展应用的对策和建议,以便更好的并且更有依据的解决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现状和问题。为一个企业经济的发展,国家资本成果更好的更健康和谐的发展提供方便。1.3.2 研究的意义我们认为现阶段我国对企业提取坏账准备必要性的研究只是停留在探索阶段,企业经济成果的产生及转化还有经济产业化还未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机制,国家和各地区的经济政策法规等方面还存在滞后的现状,企业需要进一步完善。而且这些研究大多数停留在定性的理论研究探讨上,缺乏量化的研究分析。要深入的了解这些经济成果转化作用的内涵和本质要求,企业就必须对其进行科学的量化分解,因此,探讨建立科学和客观及可操作性的经济成果转化的理论研究和重大的课题研究就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42 企业现行坏账认定标准及成因2.1 企业现行坏账认定标准我国现行的坏账认定标准采用了可操作性与结果认定相结合的具体方法,具体措施是将债务拖欠的时间因素加入到偿债考虑的过程中去,企业一方面从确定的结果出发,还从企业法人破产或自然人死亡而无法偿债来认定结果。另一方面以可操作性的时间认定作为补充条件,比如债务人超过 3 年未能履行偿债义务,也可认定坏账损失。像这样符合认定条件的坏账经过批准就可以依法核销了。2.2 企业现行坏账认定成因企业现行坏账认定成因,这个标准的实施是与我国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密切相关的,我们看到在我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大量企业单位经过转制改变了企业的隶属的关系,企业法人的变更也不规范的情况下,存在着许多公司法难以解释的情况,这样就造成这些企业的债务长期无法得到清偿的严重后果。因此,企业将具有可操作性的时间因素引入到认定标准中,就可以很好的解决上面的问题了。一些企业把时间因素引入到认定标准中,主要是考虑解决历史遗留的问题,而多数企业坏账的认定仍然要依靠证据。特别是对于某些参与国家大型工程的企业来说,虽然其债务拖欠较久,但风险较少,其坏账认定就需要特别对待。这些具体要求决定了我国的坏账核算必须具有多样化的估算方法。53 提取坏账准备的要求因为计提坏账准备可以在企业申报所得税时成为特别的列支项目。而企业的所得税申报又是较为敏感的问题。所以,有必要对计提坏账准备做出更为严格的要求。 3.1 严格控制提取坏账准备的范围主要是企业应收票据和预付账款,只要是未到期企业应收票据,即使不能够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不大,也不能将其列入计提坏账准备的范围,只能等其账面余额转入应收账款后,才能计提相应的坏账准备。企业的预付账款,有确凿证据证明其不符合预付账款性质,或者因供货单位破产、撤销等原因,已无望再收到所购货物的,应将原计入预付账款的金额全部转入其他应收款。3.2 客观制定提取坏账准备的比例主要是认真执行计提坏账准备实行全额计提的条件,当年发生的应收款项,计划对应收款项进行重组,与关联方发生的应收款项及其他已逾期,但无确凿证据表明不能收回的应收款项,都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某些不影响利润的坏账也不能全额计提坏账准备。3.3 努力减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