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医学课件:胃癌_第1页
内科医学课件:胃癌_第2页
内科医学课件:胃癌_第3页
内科医学课件:胃癌_第4页
内科医学课件:胃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胃 癌,(gastric cancer),首都医科大学附属潞河医院 内科教研室 王秀兰,1,胃癌的概念及流行病学,系起源于上皮、临床最常见的胃恶性肿瘤。 全世界约有新发病例数为每年67万,居首位。我国每年约有17万人死于胃癌,近全部恶性肿瘤死亡人数的1/4。 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4060岁多见,男:女约为2:1。,2,胃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饮食因素:硝胺类、多环芳烃类化合物,不良饮食习惯等。 化学致癌物:亚硝胺类化合物,多环芳烃类化合物,石棉纤维 环境因素 : 大气污染 感染因素(HP):实验室Hp诱发鼠发生胃癌 Hp分泌的毒素有致病性,导致胃粘膜病变逐渐炎症、萎缩、肠化与不典型增生而癌变;H

2、p还是一种硝酸盐还原剂,具有催化亚硝化作用而致癌。 遗传因素 癌前期变化: 包括癌前期状态与癌前期病变,病因未明。可能是致癌因素和抑癌因素的共同作用。,3,胃癌几个概念问题,早期胃癌:粘膜层或已累及粘膜下层的胃癌,不论病灶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 小胃癌:癌灶直径在610mm。 微小胃癌:癌灶直径5mm。 点状癌:胃粘膜活检为癌,手术切除标本系列取材找不到癌组织。 进展期胃癌:也称中晚期胃癌 ,癌侵及肌层或全层,常有转移。,4,癌前期病变,定义:指容易发生癌变的胃粘膜病理组织 学变化,是一个病理概念。 主要的癌前期疾病有: 胃多发息肉 14.0% 腺样息肉 40.050.0% 胃溃疡 1.05.

3、0% 萎缩性胃炎 1.27.1 % 残胃炎 1.05.0% 胃巨皱襞症 10% 恶性贫血 4倍于正常人群,5,胃癌临床表现,1、早期胃癌临床表现: 70以上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逐渐出现非特异性的、类同于胃炎或胃溃疡的症状. 2.进展期胃癌(即中晚期胃癌) 腹部胀痛 食欲减退和消瘦 进食梗阻和呕吐 呕血黑便、贫血,6,临床表现,体征 早期:无明显体征 进展期: 上腹部可扪及肿块, 有压痛; 有转移时可出现相应的体征,如肝脏转移时可肝脏肿大、黄疸、腹水等。,7,不同部位胃癌临床表现,贲门癌 胃体大弯癌 胃窦小弯癌 剑下不适 多无症状 溃疡型多见 胸骨后疼痛 消化道出血 幽门梗阻 进食梗阻

4、 腹部包块 吞咽困难 黑 便,8,癌肿扩散转移出现相应症状 腹水、肝大、黄疸及肺、脑、心、 前列腺、卵巢、骨髓等。,临床表现,副癌综合征: 一些胃癌可出现反复发作的表浅性血栓静脉炎及过度色素沉着;黑棘皮症;皮肌炎等,称为副癌综合征。,9,并发症的临床表现,1、消化道出血 2、腹腔转移 3、幽门梗阻 4、癌肿穿孔 5、形成胃肠瘘管,10,临床病理分期,我国的TNM分期采用1988年国际抗癌联盟公布的方案: 原发肿瘤(T) Tis 限于上皮层,未侵及粘膜肌层 T1 限于粘膜及粘膜下层 T2 侵及肌层和浆膜下层 T3 肿瘤穿透浆膜层,但未累及临近器官 T4 肿瘤侵及临近组织或器官 淋巴结累及(N)N

5、0 无淋巴结转移 N1 区域淋巴结有1 - 6枚转移。 N2 区域淋巴结有7 - 15枚转移。 N3 区域淋巴结有超过15枚转移。 远处转移(M) M0 无 M1 有,11,临床分期,0 期 Tis N0M0 期 a期 T1N0M0 b期 T1N1M0 T2a/bN0M0 期 T1N2M0 T2a/bN1M0 T3N0M0 期 a期 T2a/bN2M0 T3N1M0 T4N0M0 b期 T3N2M0 期 T4N1-3M0 T1-3N3M0 T0-4N0-2M1,12,胃癌的转移途径,1.直接播散:侵袭至相邻器官。 2.淋巴结转移:占胃癌转移的70% 。由近及远,由浅及深。转移到左锁骨上称Vir

6、chow淋巴结。 3.血行转移:可通过门静脉转移至肝脏,并可达肺、骨、肾、脑等处 4.种植转移:Krukenberg瘤,13,克鲁根勃瘤(Krukenberg tumor),粘液腺癌浸到胃浆膜,脱落到腹腔,种植于腹壁及盆腔器官腹膜,种植到卵巢,则形成卵的转移性粘液腺癌,称:Krukenberg瘤。,14,胃的淋巴,胃的淋巴引流与胃的动脉分布一致,分为4个区域: (1)胃左动脉供应区域淋巴结 (2)胃右动脉供应区域淋巴结 (3)胃短动脉和胃网膜左动脉区域淋巴结 (4)胃网膜右动脉区域淋巴结,15,胃癌的诊断-常用检查,(一)胃肠X线检查 (二)内镜检查 (三)胃液检查:约半数胃癌患者胃酸缺乏,但

7、可与正常人重叠故意义不大。 (四)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检查:贫血常见;可查胃癌血清肿瘤标志物CEA、CA199、CA125等,特异性不强。 (五)粪隐血:常持续阳性,检测方便有辅助诊断意义。,16,胃癌X线钡餐,充盈缺损(息肉型癌) 龛影 (溃疡型癌) 胃轮廓之内, 直径大于2.5cm, 边缘不整齐,示半月征、环提征 临近粘膜僵直,蠕动消失,皱襞中断或消失 胃壁僵直失去蠕动(浸润型癌) 胃窦狭窄呈漏斗状,甚至皮革状胃,X线钡餐检查是胃癌主要的检查方法,在胃癌的定性检查中具有重要意义。,17,早期胃癌X线钡餐检查,早期隆起型,早期凹陷型,18,中晚期胃癌X线钡餐,尖角征,指压征,粘膜中断,环堤,龛影

8、,增生型胃癌,溃疡型胃癌,19,胃癌X线钡餐检查,胃体蕈伞型腺癌。钡餐造影示胃大弯局限性充盈缺损,并见腔内龛影(黑箭头)。,胃窦溃疡型癌。钡餐造影示胃窦小弯侧不规则龛影,周围有息肉样增生,形成指压迹(黑箭头)和裂隙。,20,胃癌X线钡餐检查,浸润型胃癌(皮革胃):胃腔显著缩小,正常粘膜纹消失,呈颗粒样阴影,浸润型胃癌(皮革胃):胃不能充盈,易排空,轮廓尚光滑。,21,胃癌X线钡餐检查,“皮革胃” : 胃腔狭窄、胃壁僵硬无蠕动,多见于浸润型,也可见于增生型;胃广泛的受累(浸润型)“皮革胃” 。,胃腔狭窄 胃壁僵硬,22,胃癌CT表现,CT检查用于实质性脏器是其长处 胃癌CT检查的可靠性远远比不上

9、胃肠钡餐造影或是胃镜检查 主要用于诊断晚期胃癌,了解胃癌是否已向肝脏等脏器转移,或是寻找癌症向周围转移的淋巴腺,做CT检查才有实际意义。,23,胃癌CT表现,图1 胃低张服水1200ml后扫描示胃底部正常胃壁厚度。图2胃窦部胃癌期,胃窦部腔内局灶性结节,胃壁无明显增厚。,24,胃癌CT表现,1胃窦部癌期,窦部壁增厚1.0cm,胃壁线僵硬并腔内结节。2胃窦部癌期,肿块与胰腺粘连,胰胃脂肪间隙消失。,25,胃癌CT表现,图5 与图4同一患者侧位像示胃窦部肿块仍与胰腺粘连,手术证实肿瘤广泛外侵,未能切除。 图6 胃底部胃癌期,胃底部肿块突破浆膜,胃壁外缘毛糙,肝内出现小结节状转移灶。,26,胃镜检查

10、,是诊断胃癌最直接准确有效的诊断方法。 可直接观察病灶大小、形态、范围,并可活检病理检查。 避免漏诊,活检标本要足够,27,普通胃镜 色素内镜 红外线内窥镜检查 超声内镜(EUS) 共聚焦内镜 电子放大内镜 放大色素内镜及窄带成像技术,胃镜检查种类,28,1 早期胃癌: 型(息肉样型):癌块突出约5mm以上者。 型(浅表型):癌块隆起或凹陷均在5mm以内者。 a型 b型 c型 型(溃疡型):癌块凹陷深度超过5mm以上者,但不超过粘膜下层,息肉样型 浅表型 溃疡型,胃癌内镜下分型,2 中晚期胃癌:形态仍沿用Borrmann分类法: 息肉型 溃疡型 溃疡浸润型 弥漫浸润型(累及全胃称皮革胃),29

11、,早期胃癌息肉样型(型)。胃角上息肉样隆起,表面充血、糜烂、伴有少许出血,活检示低分化腺癌,手术证实为黏膜内癌。,普通胃镜下早期胃癌,早期胃癌浅表隆起型(a型):胃窦后壁丘样隆起,类圆形、表面少许糜烂,活检示印戒细胞癌。,30,早期胃癌浅表隆起型(a型):胃窦后壁丘样隆起,类圆形、表面少许糜烂,活检示印戒细胞癌。,普通胃镜下早期胃癌,早期胃癌(c型),活检证实为高分化腺癌。,31,早期胃癌溃疡型(型):胃窦前壁溃疡,形状不规则、边缘不整齐、基底覆以黄白苔,活检示粘膜内粘液细胞癌。,普通胃镜超胃镜声下早期胃癌(型),高频超声小探头(20MHs)显示肿瘤局限在粘膜层,第三层高回声完整(粘膜下层),

12、32,早期胃癌普通内镜超声内镜表现,33,进展期胃癌胃镜下分型,Borrmann分类法 型(息肉样型) 型(溃疡型): 型(溃疡浸润型) (弥漫浸润型),34,进展期胃癌胃镜表现,胃体部可见约3.0cm5.0cm范围内多发性大小不等的不规则结节隆起,伴有糜烂,病理粘液附着,基底坚硬如石。,胃体中上部大弯靠后壁侧可见一大小约5.0cm6.0cm巨大不规则深溃疡,溃疡基底僵硬,蠕动缺失,脆易出血,覆污苔,周边结节隆起。,35,胃体癌,进展期胃癌胃镜表现,贲门癌,36,诊 断,(一)病史症状体征 (二)实验室检查: 游离胃酸、红血球压积、血红蛋白、粪隐血等 (三)X线表现气钡双重造影:可清楚显示胃轮

13、廓、蠕动情况、粘膜形态、排空时间,有无充盈缺损、龛影等。检查准确率近80。,(四)内镜检查 是诊断胃癌最直接准确有效的诊断方法。 (五)脱落细胞学检查 有的学者主张临床和x线检查可疑胃癌时行此检查。 (六) B超 了解周围实质性脏器有无转移 (七)CT检查了解胃肿瘤侵犯情况,与周围脏器关系,37,鉴别诊断,主要依靠X线钡餐、胃镜和活组织病理检查鉴别: 胃内单纯性息肉 良性肿瘤 胃内慢性炎症 其他恶性肿瘤 (1)胃原发性恶性淋巴瘤 (2)胃平滑肌肉瘤 胃溃疡,38,良、恶性溃疡的鉴别诊断,39,良、恶性溃疡的X线鉴别诊断,项 目 良性溃疡 恶性溃疡 龛影大小 多较小 多较大(25 cm) 龛影形

14、态 圆或椭圆 多不规则 龛影位置 胃轮廓外 胃轮廓内 溃疡边缘 整齐 不整齐 溃疡底部 多光滑 多凹凸不平 溃疡周围黏膜 粗细一致、柔软 结节增厚不规则中断 溃疡周围胃壁蠕动 正常 减弱或消失,40,良、恶性溃疡胃镜下鉴别,41,胃癌与胃淋巴瘤的特点比较,胃 癌 胃淋巴瘤 全胃癌 弥漫性胃淋巴瘤 胃壁增厚程度不及淋巴瘤 胃壁明显增厚 胃壁僵硬,形态固定 胃壁有一定的柔软度 肿块型溃疡型胃癌 结节型胃淋巴瘤 溃疡较深 范围较大而浅 局部黏膜中断破坏 粘膜粗大、扭曲 局限性僵硬 有一定柔软度 肿瘤外侵观象 外侵不明显 淋巴结转移有规律 弥漫腹膜后淋巴结肿大、肝脾大,42,胃淋巴瘤,胃体下部、窦部胃

15、壁异常不规则增厚(*),最厚达3cm。,胃窦部粘膜异常增粗,胃窦增厚(白箭头)。,43,胃癌病理,(一)好发部位: 幽门区最为常见,其次为贲门和胃底部 (二)肉眼分型 1.浅表型: 2.肿块型 3.溃疡型 4.浸润型,44,病理乳头状、管状、粘液癌腺癌等。少见有腺鳞癌、鳞癌、未分化癌,胃癌病理,(三)组织分型 1.腺癌 2.粘液癌 3.低分化腺癌 4.未分化癌 5.其他少见的胃鳞状细胞癌、腺角化癌或腺棘细胞癌、胃类癌等,45,目前我国胃癌研究现状,1 是我国发病率和病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 2 患者就诊晚、临床总体诊断水平欠佳等造成众多病人确诊时已属进展期 3 常伴有胃周、腹腔甚至远处转移。 4

16、 专业人员不断努力进取,开展了大量研究,但早期胃癌的诊断率依然很低。,与国外现状相比,早期胃癌手术率日本占50%以上 (我国10% )。 据统计,日本1975年早期胃癌占所有接受治疗胃癌病例的20.9%,1990年43.4%。2004年以来在日本早期胃癌检诊协会所属医疗机构中,检出的胃癌中超过70%为早期胃癌,约50%的早期胃癌患者接受了EMR或ESD。,46,如何提高早期胃癌的诊断率,显然,我国仅在症状性患者中提高门诊筛选早期胃癌的水平是远远不够的,大量的早期胃癌患者因无症状而未能及时就诊,因此必须全社会关心这项工作,努力开展无症状人群的早期胃癌筛查。,癌前状态及无症状人群筛查,国内外大量事

17、实证明,患有重度萎缩性胃炎、残胃、恶性贫血等癌前疾病及上皮内瘤变等癌前病变的患者,发生胃癌的几率明显高于普通人群,因此必须定期随访复查,许多患者有望在早期胃癌阶段被检出。,47,自然人群的普查 门诊机会性筛查 高危人群筛查,早期胃癌筛查途径,48,自然人群普查,我国普查的方法: 血清胃蛋白酶原(PG) 隐血珠筛查法:本法特异性不高,但方法简便,受检者痛苦小,可多次重复或作连续动态观察,在大规模人群普查中有较大使用价值。,门诊机会性筛查,门诊筛查各家医院均可进行 凡有相关症状如上腹疼痛不适、上消化道出血及食欲减退、恶心呕吐、饱胀嗳气等症状,即可入选,这是胃癌早期诊断的重要环节。 日本学者研究表明

18、近半数EGC无症状,甚至部分进展期胃癌亦无特征性临床表现,主要依靠普通门诊检出。,49,胃的癌前疾病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息肉。 残胃炎:毕式胃大部切除术后1015年残胃癌发生率约0.6%2.5%。 胃溃疡:发生率约0.5%2%。 癌前期病变 肠型化生:分小肠型和大肠型。 上皮内瘤变:2000年WHO把上皮内瘤变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两个级别。,高危人群筛查,50,早期诊断需注意,40岁以上,男性患者,短期内出现消化道症状。 胃溃疡较大,五肽胃泌素试验缺乏胃酸。 胃溃疡经严格内科治疗两个月无效,钡餐示溃疡反而增大者,应行胃镜检查。 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及不典型增生应随访。 胃切除术后15年以上 应定期随访 X线发现息肉大于2cm者应胃镜检,51,胃癌的治疗,1 外科治疗:是目前治疗胃癌的主要方法。根治性切除;姑息切除。 2 内镜下治疗:早期胃癌EMR 3 化疗:早期且无转移者术后不需化疗;胃癌对化疗并不敏感,目前多种给药方案不很理想。 4 其他治疗,52,胃癌的内镜下治(EMR),53,胃癌的内镜下治(EMR),54,胃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