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强力提升卷三答案.doc_第1页
中考强力提升卷三答案.doc_第2页
中考强力提升卷三答案.doc_第3页
中考强力提升卷三答案.doc_第4页
中考强力提升卷三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考强力提升卷三答案及解析中考强力提升卷三答案及解析一、 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同种生物个体之间有时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如橡树树叶的长度,有的长3cm,有的则长达8cm。形态上存在差异的不同种生物在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上,也会存在差异,如叶片面积小的物种能更好地适应干旱的气候。下图为某地3种不同植物叶面积与单位面积个体数量之间的关系图。如果该地遭遇干旱,根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题目说叶片面积越小越能适应干旱,所以适应干旱能力由强到弱排列的是甲丙乙(看谁有最小叶片就行)A植物甲比植物乙更能适应 B植物乙比植物丙更能适应 C植物丙比植物甲更能适应 D植物甲和植物丙具

2、有同样的适应能力2、吊在室内天花板上的电风扇,静止不动时吊杆对天花板拉力为F1,电风扇水平匀速转动后,吊杆对天花板拉力为F2,则(B)电风扇转动后,风向下吹,电风扇受到向上的空气的反作用力,所以此时吊杆对天花板的拉力会减小(好比直升机) A、F1F2 B、F1F2 C、F1F2 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3、一只普通家用白炽电灯正常发光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约为(C)(家用电压220伏,普通灯泡一般2040W) A、2102安 B、210安 C、210-1安 D、210-2安4、下列动物中,在其一生,使用过三种器官作为呼吸器官(其内血液与外界空气进行气体交换)的是(C)(哺乳动物、鸟类都用肺呼吸;鱼

3、类用鳃呼吸;两栖动物小时候用鳃呼吸,长大后用肺和皮肤呼吸) A、哺乳动物 B、鱼类 C、两栖动物 D、鸟类5、下列情况:煤燃烧 工业废气任意排放 燃放鞭炮 飞机、汽车尾气排放。可能引起大气污染的是(D)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6、冰箱制冷剂氟氯甲烷在高空中受紫外线辐射产生Cl原子,并进行下列反应:Cl+O3ClO+O2,ClO+OCl+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A、氟氯甲烷是总反应的催化剂 B、反应后将O3转变成O2 C、Cl原子是总反应的催化剂(仔细看题目,氯原子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自然是催化剂) D、Cl原子反复起分解O3的作用7、设在平直公路上以一般速度匀速行

4、驶的自行车所受阻力约为车与人总重的0.02倍,则骑车人的功率最接近于(B)解析:骑车速度一般为人步行的34倍,约5米/秒;人的体重一般5075kg左右,自行车的质量一般1020kg;自行车所受阻力约为车与人总重的0.02倍,即(75+20)kg9.8N/kg0.0220N,那么功率就是20N5m/s=100W,所以选项“B”最为接近 A、5瓦 B、50瓦 C、500瓦 D、1千瓦8、有专家预言,我国今后几年,患爱滋病的人数将有可能大量增加,从我国情况看,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C) 混用针筒注射毒品;不遵守性道德;输用了带爱滋病病毒的血;没有对爱滋病病人及时治疗;没有限制外国人入境 A、 B

5、、 C、 D、9、夏日,我省城市中最高气温不是在太阳辐射最强的正午12:00,而是在午后的13:00-14:00。这主要是因为(D)(中午虽然太阳光直射,光照最强,但是在午后仍然吸热要大于散热,所以热量仍然在积累,温度仍然在升高中,所以一般下午2点左右温度最高,下午2点过后温度逐渐下降) A、城市行道树遮荫 B、城市中风速较大 C、城市中人口众多 D、城市建筑材料的比热较大10、如图所示C型弯管内装满水后,将a、b阀门都关闭,竖直放置。若将阀门b先打开再把a打开,水将(A)阀门b打开后,由于大气压,水都不流出;但当阀门a打开后,二端都有大气压,所以大气压的作用互相抵消,这时就看哪端水的压强大,

6、很显然b处水的压强大,所以对a处来说只能是负压强(即往内吸水)A、 b处流出,a处不流出 B、b处不流出,a处流出C、两处都流出 D、两处都不流出11、坐在装有茶色玻璃汽车内的人能看到车外的人,而在车外的人不容易看到车内的人,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D) (1)车外射入的光线要被茶色玻璃吸收一部分,车内的人受到较弱的光照射;(2)车外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比车内人反射到茶色玻璃上的光强;(3)车内比车外暗,车内人的瞳孔张开得比车外大(人的瞳孔好比是通光孔,外界光照强,瞳孔缩小;外界光照弱,瞳孔放大;车内因为暗,人的瞳孔放大是为了能看的清楚)。 A、只有(1)(2) B、只有(1)(3) C、

7、只有()() D、()()()12、一台扩音机的额定电压为110伏,额定功率是100瓦。现电源电压是220伏,如果用电灯泡来降压,应用下列哪种灯泡和扩音机串联最合适(C)(此题特别容易错,好比同学会选“A”,以为电压加起来220伏,做电学题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一般都是以电阻为首要切入点,)(扩音机的额定电阻是R=(110V)2/100W=121,所以用电灯泡来降压,该灯泡的电阻也至少为121(所占电压能达到110伏),计算下列的四个选项,只有选项“C”刚好也是121) A、110伏 200瓦 B、220伏 100瓦 C、220伏 400瓦 D、220伏 200瓦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8、凡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就叫中和反应(中和反应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如:2NaOH+CO2=Na2CO3+H2O,虽然能生成盐和水,但就不是中和反应) B、凡有盐参加的反应都是复分解反应(例如置换反应,Mg+Zn=Mg SO4+Zn) C、凡有单质参加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例如化合反应:C+O2CO2) D、凡有氧气参加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14、化合物(某些酸性溶质)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氢元素,不一定含有氧元素的是碱 酸 酸性氧化物 碱式盐盐中含有部分“氢氧根”离子,如铜绿(碱式碳酸铜):Cu2(OH) 2CO3 酸式盐(酸式盐就是盐中还含有部分“氢”离子,如NaHCO3、Na

9、HS) 铵盐 结晶水合物(C)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只有15、甲和乙是一条直线河流上的两个码头,甲在上游,乙在下游。今有一只在静水中航速为V的轮船从甲码头开往乙码头,到达乙码头后,立即返回甲码头,一个来回经过时间为t,若甲、乙间距离为S,则有(A)(做这种题属于边做边想的类型,一开始想不出如何切入,反正先把能想到的都列出来然后再边做边想就行)解析:方法一:算一下可知,设水流速度为V水,则船甲往乙开(顺流)的速度是“V+V水”,乙往甲开(逆流)的速度是“V-V水”则有: t1(V+V水)=S (顺流时) t2(V-V水)=S (逆流时)t1+t2=t所以:t1(V+V水)+t2(V

10、-V水)=S+S 得:t1V+t1V水+t2V-t2V水)=2S(t1+t2)V=2S+t2V水-t1V水tV=2S+t2V水-t1V水t=(2S+t2V水-t1V水)/V “式1”从“式1”中,可以看出:t2V水-t1V水=(t2-t1)V水,逆流所花的时间肯定要大于顺流所花的时间,所以“t2-t1”为正数,所以“2S+t2V水-t1V水”肯定大于2S,所以选项“A”符合。 A、t 2S/V B、t2S/V C、t 2S/V D、以上三种都有可能方法二:如果在考试时,可以采用方便快捷的“具体数值代入法”:设甲、乙二码头相距100米,静水中船速为10米/秒:水流速度为1米/秒。所以,顺流时船速

11、为“10米/秒+1米/秒=11米/秒”;逆流时船速为“10米/秒-1米/秒=9米/秒”;所以一个来回,所花时间t:100米11米/秒+100米9米/秒=20.2秒,而“2S/V”为:2100米(10米/秒)=20秒,所以选“A”。16、用一台直流电动机提升质量为200千克的重物,读得并联在电动机两端电压表读数为220伏,串联在电动机电路中的电流表读数为5安。若此电动机在8秒钟内能将重物提升4米,则此电动机的电阻和效率为(不计摩擦损失的能量)(B)(与电热丝或纯电阻不同,电动机的电阻指内部机芯绕线的线阻,另外没注明g取10N/kg,所以g要取9.8N/kg)(电动机所做的总功率是P=UI=220

12、V5A=1100W,而电动机所做的有效功率是:(200kg9.8N/kg4m)8s=980W,所以电动机的额外功率(即机芯绕线的热功率):P总-P有效=P额=1100W-980W=120W,所以P额=120W=Q电热=I2R=(5A)2R,得R4.8,注:热功率要用公式Q电热=I2R ;当然效率很好求,= P有效/P总=980W/1100W=89%) A、48欧 89% B、4.8欧 89% C、1.2欧 72.7% D、12欧 72.7% 17、某盐的化学式为MaNb,其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C)(化学式的交叉法,XaYb中a和b同时分别表示Y、X的化合价,所以“MaNb”中M和N的化合价分别

13、是+b和-a) A、MaNb=aMa+bNb- B、MaNb=bMa-+aNb- C、MaNb=aMb+bNa- D、MaNb=Mb+Na-18、根据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和所含元素化合价有规律排列的一组化学式:CH4、X、H2O、HF,其中X应选择(D)(规律看上去就是H的个数是4、3、2、1排列) A、HCl B、H2S C、PH3 D、NH319、如图,人通过定滑轮拉住重为98牛的物体,当人拉绳子从A点慢慢移动到B点时,人对绳子的拉力和拉力所做的功为(B)(按直角三角形勾三股四弦五,可知绳子拉长了1米,功率即可算出) A、拉力逐渐增大,拉力所做的功为98焦; B、拉力的大小不变,拉力所做的功为

14、98焦; C、拉力的大小不变,拉力所做的功为294焦; D、拉力的大小不变,拉力所做的功为392焦20、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Xm+与元素Y的阴离子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元素Y的核电荷数是(A)二个离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说明这二个离子的所含电子数也相同(因为电子层数以及最外层电子数都相同),所以阳离子Xm+的所含电子数是:a-m(阳离子为失去电子);设阴离子Yn-的核电荷数为b,则阴离子Yn-的所含电子数是:a+n(阴离子为得到电子),所以可列等式:a-m=b+n ,得a-m-n=b A、a-m-n B、a+m+n C、a+m-n D、a-m+n21、20时澄清的饱和石灰水,发生

15、如下不同变化,其中不会出现白色浑浊的是(A)(石灰水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下降) A、降低温度 B、升高温度 C、温度不变,蒸发溶剂 D、通入CO2 22、为了除去粗盐中的Ca2+、Mg2+、SO42-及泥砂,可将粗盐溶于水,然后进行下列五项操作:过滤;加过量NaOH溶液;加适量盐酸;加过量Na2CO3溶液;加过量BaCl2溶液。下列操作顺序中最合适的是(C)(此题详见“化学型题补充教案”中有关物质除杂的相关论述,而且题的操作顺序还可以是:或) A、 B、 C、 D、23、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不变,当滑片P左移时(C)(滑片P左移时,滑动变阻器电阻变小,所以总电阻变小,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

16、小) A、两表示数均增大 B、两表示数均减小 C、电流表示数增大,电压表示数减小 D、电流表示数减小,电压表示数增大24、在初冬季节,寒带的哺乳动物,都会换上一身厚重的冬装,以抵御冬季的严寒。动物这种厚重的体毛能防御严寒的原因是(D)热辐射是特性,可以隔断(阻热),但不能防止 A、能防御热的传导和辐射 B、能防止体内水份的散失 C、能防止热的对流和辐射 D、能防止热的对流和传导25、A、B两灯和变阻器如图所示连接,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A、B两灯的发光亮度将会(A)滑片P向右移动时,并联部分的局部总电阻因滑动变阻器的变大而变大(详见“电学基础试题”第32题),所以灯

17、泡B的加载电压变大,(因串联)灯泡A的加载电压变小,所以A灯变暗,B灯变亮 A、A灯变暗,B灯变亮B、A灯变亮,B灯变暗C、A、B两灯都变亮D、A、B两灯都变暗26、在如图的绝热装置中有一双层金属容器,在内层容器中倒入温度为20的水,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在外层容器中倒入相同质量的温度为80的水,用温度计测量其温度。若认为热传递只在双层容器内部进行,则每隔相等时间记录的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绘制的热水降温曲线(用虚线表示)和冷水升温曲线(用实线表示)。下列四个图中最能反映上述两个容器中水温变化的图象是图(D)(热传导随着温差的变小,速率也随之变小)(凡是相差大的物理量,开始传递的速度都肯定大)27、

18、盛夏季节,在烈日炎炎下,人们闷热难耐,此时若来到浓荫敝日的树下,会顿觉凉爽,下列事实中,可用于解释凉爽感觉的有(C)(此题意是讲人体吸收的热量减少,而是讲人体的机能,故比正确:阳光被遮住了)光是直线传播的;植物能进行蒸腾作用;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太阳光能;水在汽化时吸收热量;人靠出汗来调节体温;物体在光直射时,吸收的热量多。(在光直射时,细胞代谢最旺盛)A、 B、 C、 D、28、在一个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中,如绿色植物鼠蛇鹰,绿色植物经光合作用,将太阳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并沿食物链逐级传递,然而由每级生物通过呼吸作用,都要释放能量,因此,能量在传递过程中逐渐减少,对此,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B)

19、A、沿食物链传递能量过程中,能量不守恒; B、沿食物链传递能量过程中,能量仍然是守恒的; C、沿食物链传递能量过程中,有时能量守恒,有时不守恒; D、沿食物链传递能量过程中,总能量没有减少,反而增多了29、溶质质量分数为3a%和a%的两种硫酸溶液等体积混合,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 A、大于2a% B、等于2a% C、小于2a% D、无法确定 解析:先用“假定系数法”,设a%=1%,3a%=3%.硫酸密度比水大,可假设硫酸密度是2g/cm3,水是1g/cm3,于是就可以得出质量分数1%的硫酸密度是(等效推比法):假设100克稀硫酸(1%)=1克硫酸+99克水,所以100克硫酸(1%)的

20、体积是“0.5cm3(硫酸)+99cm3(水)=99.5cm3”,所以可推出质量分数1%的硫酸密度是100g/99.5cm3;同样道理,我们对于质量分数3%的硫酸密度是:也假设100克(3%)=3克硫酸+97克水,所以100克硫酸(3%)的体积是“1.5cm3(硫酸)+97cm3(水)=98.5cm3”,所以可推出质量分数3%的硫酸密度是100g/98.5cm3;于是我们再假定质量分数是1%的稀硫酸100cm3和质量分数是3%的稀硫酸100cm3混合,混合后稀硫酸的质量分数是:(100cm3的1%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100cm3的3%的稀硫酸溶质的质量)(100cm3的1%的稀硫酸溶液的质

21、量)+(100cm3的3%的稀硫酸溶液的质量),列式:(100cm3100g/99.5cm31%)+(100cm3100g/98.5cm33%)(100cm3100g/99.5cm3)+(100cm3100g/98.5cm3),计算结果是2.005%,所以略大于2%(即2a%)。本题同学们略了解一下即可,考试一般不会碰到。30、等质量的镁、铁、铝分别同一定量等体积、等浓度的盐酸反应,放出的气体体积不可能是(B) A、铝最多 B、铁最多 C、镁、铝、铁一样多 D、镁、铝一样多 解析:本题,如果在考试中,很容易得出是选“B”,因为在三种金属等质量的情况下,铁的原子量最多,即反应中铁原子的数目最少,

22、自然产生的氢气不可能最多氢气产量或者最少(酸过量时),或者一样(金属过量时)。 但是,如果作业平时的训练题,倒有必要探究一下,可以从中获得不少同类型题的要点。对于这种题的套路一般是酸过量,或者金属适量或过量的三种情况。 (1)当盐酸过量时,简单列一下化学方程式:Mg + 2HCl = MgCl2 + H224 2 设1克 得1/12克Fe + 2HCl = FeCl2 + H2 56 2设1克 得1/28克2Al + 6HCl =2AlCl3 + 3H2 54 6设1克 得1/9克 由此可以看出,在盐酸过量的情况下,三种等质量金属置换出来的氢气的质量,铁最少,而铝最多。而如果不列一下化学方程式

23、,打一下草稿,同学们会不会认为是镁产生氢气的质量最多?通常会不会习惯性思维,认为镁的原子量最少,在等质量情况下,镁原子的数目最多,产生氢气的质量也会最多?答案却恰恰是铝产生的氢气的质量最多。所以选项“A”正确 (2)当金属过量时,盐酸量不足时。一种情况是盐酸太少,使得镁、铝、铁都过量,这时产生氢气的质量肯定都一样多,所以选项“C”正确;还有一种情况是盐酸的量对于铁来说过量,但对于镁、铝来说却量不足,这时仍然是铁产生氢气的质量最少,而镁、铝产生氢气的质量一样,所以选项“D”正确。二、 填空、简答题(本题共16小题,每空2分,共46分)31、已知地球表面积约为5.01014米2,则可估算出大气层空

24、气的总重力约为5.01019牛。 (大气压强为1.013105Pa,所以大气层的空气总重力=F大气压=p大气S地球表面积=(1.013105Pa)(5.01014m2)m25.01019N)32、烛焰在主轴上离凸透镜30厘米时,得到一个放大倒立的实像,由此可知此凸透镜的焦距f在15cmf30cm的范围内。凸透镜成像,得到放大倒立的实像,则烛焰必在1倍焦距至2倍焦距间,所以物距30厘米必然是:1倍焦距(1f)30厘米2倍焦距(2f),即数学上的不等式组:1f30cm 30cm2f 解得: f30cm 或 15cmf ,即15cmf30cm33、请画出近视眼通过眼球晶状体的光路图。34、一密闭容器

25、内,封有一定量的空气,容器内有一只正在飞舞(相对容器静止)的蜜蜂,现将容器放在一台精密天平的左侧盘内,天平平衡后,蜜蜂落到容器底部后,则天平将平衡封闭的容器内,空气和蜜峰都作为容器的一部分而存在,蜜蜂好比浸在水里(空气)(填“不平衡”或“仍平衡”)35、如图电路中,三个电表R、S、T连接无误,两个电灯M、N均正常发光,已知R、S、T的读数分别为1.5、1.2和2.5(单位是伏或安),则灯M两端的电压为2.5伏,通过灯M的电流为0.3安。解析:此题的确有点难,主要是二个节点,一个是电路图中电表的确定,二是要涉及电路的转画(转画成一目了然的电路)。首是对于电路图中电表的确定,对于“标R”的很容易确

26、定是电流表(串联接),但是对于“标S”和“标T”的电表如何确定?一般凭经验(这样较快),若无经验,则可以按“流、流”、“压、压”、“流、压”、“压、流”的排列方式一组组的套进去确认,最终可以确认应选“流(S)、压(T)”一组,否则电路不是短路就是断路(此步骤同学们可草稿纸上自行打草稿),最终的电路图及电流流向见右图。 但是问题是像右图这样的电路图,虽然解决了电表的问题,但是这几个电表,特别是“标S(电流表)”、“标T(电压表)”到底测哪些灯,看不出来,所以接下来还要对右边的电路图进行一系列的转画,转画成一目了然的电路图。转画电路图时就要掌握节点可拆、可分、可移,线段可长、可短(详见电学教案的相

27、关论述)转画的步骤和方法如下:步骤1步骤2步骤4步骤3转画后的电路图非常简单,至于如何计算因为简单就略述。36、把一长为2米的均质平板的中点支在水平面上一个不高的支点上,在平板上站有两个小孩(如图),已知m甲=30千克,位于板的中点,m乙=20千克,位于板的左端,现两小孩以0.1米/秒的速度沿板同时向右慢慢移动,经4秒平板开始转动。解析:可以列式:m甲L甲=m乙L乙 30kg10N/kg(0.1m/st)=20kg10N/kg(1m-0.1m/st)解得: t=4s37、取四种植物的花瓣,分别放在研钵中,加入酒精研磨,各取少许,用稀碱或稀酸进行检验,结果如下。问:(1)能做酸碱指示剂的花汁有大

28、红花、玫瑰、雏菊;(2)玫瑰花汁中加入小苏打后呈现的颜色是绿色。花的种类花汁在酒精中的颜色花汁在酸中的颜色花汁在碱中的颜色 大红花 粉红色 橙 色 绿 色 玫 瑰 粉红色 粉红色 绿 色 万寿菊 黄 色 黄 色 黄 色 雏 菊 无 色 无 色 黄 色38、一个标有“4V 2W”的小灯泡L连在如图电路中,当S1和S2都闭合时,R1和R2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2:1;当S1和S2都断开时,R1和L所消耗的电功率之比为5:1,且小灯泡正常发光。则电阻R2的阻值为80欧姆。由公式R=U2/P,得灯泡的电阻是8欧。当S1和S2都闭合时,灯泡被(局部)短路,电路为R1和R2所组成的并联电路,由公式2:1=,得

29、2R1=R2。又因为当S1和S2都断开时,电路是R1和灯泡所组成的串联电路,由公式=5:1=,得到R1=40欧(灯泡是8欧,前面得),所以R2=2R1=80欧。39、一圆筒形容器内装有水,圆筒内横截面积为100厘米2,现将混有石块的冰块放入筒内水中,正好悬浮在水中,此时发现筒内水面上升6厘米;当冰全部熔解后,发现水面又下降0.56厘米。设冰的密度为0.9103千克/米3,则石块的密度为2.4103千克/米3。“冰与石”悬浮在水中,即全部浸没在水中,总体积是600立方厘米(100平方厘米6厘米),质量是600克(悬浮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同体积水的质量,按浮力计算公式可得),冰化水后体积减少10分之一

30、(冰的密度是“900千克/立方米”,即一立方米冰质量是900千克;当冰化成水,水的密度是1000千克/立方米,那1立方米冰质量900千克,化成水后自然体积只有0.9立方米,即冰化水后体积缩小“10分之一”,注:水结冰后体积膨胀是“0.11”而不是“10分之一”,因为1立方米水质量1000千克,结冰后体积是:1000千克900千克/立方米=1.11立方米),题目中冰化水所减少的体积是“100平方厘米0.56厘米=56立方厘米”,由此可以反推出冰的体积是560立方厘米(56立方厘米“1/10”),冰的质量是“560立方厘米0.9克/立方厘米=504克,由此得石块的体积是40立方厘米,质量是96克(

31、600克-504克),得密度是:96克/40立方厘米=2.4克/立方厘米,换算后即:2.4103千克/米340、有两种可溶性化合物A、B,它们有如下一系列转化关系,试推断A、B的化学式CuCl2、Ba(OH)2。解析:1、由蓝框可以推出:蓝色沉淀是Cu(OH)2,(氢氧化铜(蓝色沉淀)加热分解成氧化铜(黑色)和水,黑色氧化铜遇氢气加热还原成红色的单质铜),运用“离子推算法”可知:A和B中含有Cu2+、 OH。 2、由下面的绿框,无色溶液加稀硫酸得白色沉淀,基本可推知白色沉淀是“BaSO4”;由咖啡色框:无色溶液加硝酸银和硝酸得白色沉淀,基本可推知白色沉淀是“AgCl”(无色溶液中不能有碳酸根,

32、否则遇硝酸会产生气体,所以白色沉淀不可能是“碳酸银”),结合绿框和咖啡色框,可推知最左边的无色溶液是“BaCl2”,运用“离子推算法”可知:A和B中含有Ba2+、Cl。3、结合前面的推导,可知A和B中所含的离子是:Cu2+、 OH、Ba2+、Cl,因为A和B都是可溶性化合物,所以可推知:A是CuCl2、B是Ba(OH)2。41、如图,某混合气体,可能含有H2、N2、CO、CO2、HCl气体中的一种或几种,现将气体通过如下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如下:A处无沉淀;B处有白色沉淀;D处固体黑色变红色;E处不变蓝色;F处有白色沉淀。则: (1)混合气体中一定存在HCl、CO,一定不存在H2;(此题要注

33、意,二氧化碳可能存在,原因在于氢氧化钙是微溶,而盐酸气体的活泼性大于二氧化碳,所以盐酸会先与氢氧化钙反应成的氯化钙和水) (2)写出D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CuOCu+CO2。42、如图,已知R1=2欧,R3=7欧,电压表V1的示数为4伏,V2的示数为8伏。则电阻R2的阻值为3欧姆。解析:这道题其实又是涉及电路图的转画(转画成一目了然的规范电路图),否则看不出来这“电压表1”和“电压表2”到底测的是哪几个电阻。电路图转画过程如下:2314经过对电路图的转画后,可以很清楚的看出电压表1测的是R1和R2的电压,电压表2测的是R2和R3的电压。所以按照串联电路中,电压和电阻的关系,可列式:=,然

34、后根据题目中已知条件:“R1=2欧,R3=7欧,电压表V1的示数为4伏,V2的示数为8伏”,可计算出R2的阻值为3欧姆。43、一个学生在常温下用如下实验来证明泥土中有微生物。问:(1)实验开始时,试管和试管之间唯一的区别是A试管中的泥土经过强加热,而B试管中的泥土未经加热 ;(2)48小时后,预计可观察到的结果是B试管的石灰水变浑浊;(3)该实验能证明泥土中有微生物的理由是 经强加热的泥土中的微生物被杀死,面而未经加热的泥土中的微生物要呼吸,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从而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浓HCL浓H2SO4石灰石澄清石灰水44、(上面)右图中的实验装置气密性良好,实验药品和用量如图,当打开

35、启普发生器的活塞后,试剂瓶中的澄清石灰水一直没有变浑浊。这是为什么浓硫酸很重,启普发生器产生的气体的压强不能使反应产生的气体通过浓硫酸并使盐酸被压回漏斗里,所以澄清石灰水没发生变化(考启普发生器的机制)。45、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1)天然水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某些泉水中的无机悬浮物如CaCO3可以跟废水中的盐酸反应:CaCO32HCl=CaCl2H2OCO2;(2)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一共只含两种元素。甲是冶金工业常用的还原剂,丙是甲在空气中燃烧的产物之一,但不是酸酐(失去水的酸)。乙和丙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COO2=2CO2 。(甲是碳,乙是氧,丙一氧化碳)46、

36、夏天,在密闭的绝热的房间里,一直打开冰箱门让冰箱运转起来,房间内的温度将升高(填“升高”或“降低”或“不变”)(冰箱运转是通过空气压缩与扩张的方式把内部的热量传送到外部,此过程中热量没有减小,而且冰箱工作中又要耗电产生电热,所以房间内的温度将升高)三、 分析、计算题(本题共7小题,第4750小题各6分,第51、52小题各7分,第53小题6分,共44分)47、一长为5厘米的平面镜AB放在水平地面上,在离A为10厘米的E点竖立一很长的细杆EF,在离B水平距离为5厘米处放一与AB镜平行的线光源CD,CD=5厘米,离水平地面距离为18厘米。如图,线光源和镜、细杆都在同一平面上。求细杆被反射光照亮的长度

37、为多少米?并在图上作出光路图。解:运用数学几何法求解。 画光路草图,并作垂线CG和DH(铺助线),如图所示。从光路草图中可以看出细杆被反射光线照亮的长度是图中的CD段。由图得,RtCBFRtCBG (CBG=CBF ,CGB=CFB=90) =由: = CG=18cm ,BG=5cm ,FG=FA+AB=10cm+5cm=15cm 得CF=54cm同理,由图得,RtDAHRtDAF (DAH =DAF ,DFA=DAH=90) = 由: = DH=18cm ,FA=10cm ,HA=BG+AB+GH=5cm+5cm+5cm =15cm 得DF=12cmCD=CF-DF=54cm-12cm=42

38、cm=-0.42m答:细杆被反射光照亮的长度为0.42米。48、氢是一种洁净能源,燃烧值为1.43108焦/千克。地球上的氢多以化合态(主要是水)形式存在。在开发氢能源时,若用电解水的方法获得氢气(在20千伏,500安时,24小时可电解水9吨),问此法是否有价值?解:设电解水产生的氢气的质量为x2H2O 2H2 + O236 49000kg x由 = , 得 x=1000kg 所产生的氢气可提供的能量:Q=mq=1000kg(1.43108J/kg)=1.431011J而电解水所消耗的电能:W=Pt=UIt=(201000)V500A(360024)s=8.641011 J1.431011J8

39、.641011 J电解水所产生的氢气能提供的能量,还不抵电解水所要消耗的电能,所以此方法无实用价值。答:此法无实用价值。49、(1)纯净的碳酸氢钙试样在高温下分解一段时间后,将剩余的固体冷却、称量,质量是原试样的一半,请你分析得到的固体的成分(写化学式)CaCO3 、CaO(解析见下面);(2)t时向某硫酸铜不饱和溶液里加入50克胆矾(CuSO45H2O),或者是蒸发掉110克水后,溶液恰好达到饱和。求t时硫酸铜的溶解度。解:(1)纯净的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有: 反应一: Ca(HCO3)2 CaCO3+ H2O + CO2 (必定有) 反应二: Ca(HCO3)2 CaCO3 + H2O +

40、 CO3 (可能有) CaO+ CO2 (碳酸钙进一步被高温分解)推测反应的可能性:纯净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可能只有反应一,也可能最终反应二,还有可能就是反应一和反应二皆有。 假设只有反应一(Ca(HCO3)2 CaCO3):则生成的碳酸钙占原碳酸氢钙的质量比是: =0.5假设只有反应二(Ca(HCO3)2 CaO):则生成的生石灰占原碳酸氢钙的质量比是: =0.5 由质量比:0.5 可以推知,碳酸氢钙高温分解后生成的剩余固体必然有CaCO3 和CaO。(2)二种解法:此题的要点是溶质不含水,胆矾中的5个水分子的质量要算进溶剂(水)的质量中去 解法一:常规解法50克胆矾中含CuSO4的质量是:

41、50g=50g=32g50克胆矾中含H2O的质量是:50g=50g=18g (也可以计50g-32g=18g) 由题意,设原溶液中的溶质CuSO4的质量是x,溶液的质量是y = (t的饱和溶液的溶质的质量百分比一定相同,左边的式子是原溶液中加入50克胆矾后的质量百分比,右边的式子是原溶液蒸发110克水后的质量百分比,二者比值相同)(注意:溶质不能含水,所以左边式子中的溶质的质量是“x+32g”而不是“x+50g”) 解得:y=5x+110 t的硫酸铜的溶解度是:(下面的式子取“t时原溶液蒸发掉110克水达到饱和”为计算基准)(当然取“t时原溶液加入50克胆矾达到饱和”为计算基准也可以) 100

42、g=100g=25g (溶解度是指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溶质的质量,该列式若看不太明白,请同学们详阅教案水篇) 答:t时硫酸铜的溶解度是25克/100克水。 解法二:巧算法 (同学们,考试时,时间放第一,先想到哪种方法就按哪种方法算,不要去想有什么巧算不巧算)50克胆矾中含CuSO4的质量是:50g=50g=32g 50克胆矾中含H2O的质量是:50g=50g=18g (也可以计50g-32g=18g)t的硫酸铜的溶解度是: 100g=25g答:t时硫酸铜的溶解度是25克/100克水。 解法二的思路解析:对于解法二,多数同学们看不懂的地方在于列式“100g=25g”,为什么能够这样列?含义是什

43、么?王老师告诉同学们,巧算法是先把“t的原硫酸铜溶液”看成二部分组成:饱和部分和不饱和部分,如图所示。不饱和部分是由110克水组成所以可以蒸发掉110克水以达到饱和,即把110克水给去掉(不饱和部分去掉);那么题目告诉我们,也可以加入50克胆矾(含水的溶质)达到饱和即在不饱和部分(110克水)中加入32克硫酸铜、18克水后,不饱和部分也变成了饱和,所以“不饱和部分”变饱和后:有水(溶剂)的质量是(110+18)克,硫酸铜(溶质)的质量是32克。所以就可以利用“水(110+18)克”、“硫酸铜32克”按溶解度的换算公式折算成溶解度(可详阅教案水篇)。50、炭和碳酸钙以3:13.5的质量比混合,此混合物在空气中受强热后,炭被完全氧化成二氧化碳。如果生成的二氧化碳总质量等于原混合物的总质量,则生成的生石灰中,杂质(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解:设炭的质量为x,则碳酸钙质量为4.5x,则原混合物的总质量为5.5x(1)另设由炭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y C + O2 = CO2 12 44 x y用十字相乘法解得: y=x(2)CaCO3在高温下被分解;且据题意,反应过程中生成的CO2总质量也等于原混合物的总质量。 CaCO3=CaO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