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四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跨考点综合学案_第1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四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跨考点综合学案_第2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四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跨考点综合学案_第3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四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跨考点综合学案_第4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专题十四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跨考点综合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主题14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交叉测试站点综合线索1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三个阶段时期发展历史20世纪20年代1929 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自由资本主义政策的失败(1)原因(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的特点是生产相对过剩。具体原因:贫富差距扩大导致市场萎缩,股市飙升导致经济虚假繁荣,分期付款扰乱正常经济秩序。(2)爆发:1929年纽约股市崩盘,此后大量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农产品价格暴跌,失业人数激增。(3)特点:范围极广,持续时间相当长,破坏性极大。(4)影响(1)国际形势:各国纷纷转嫁危机,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混乱,国际关系恶化。国内形势:人们对整个资本主义制度产生了怀疑,法西斯

2、主义开始在一些国家蔓延,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正在崩溃。在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国家干预经济开始了(1)背景:20世纪30年代的大危机引发了国内政治经济危机;胡佛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2)特点:在保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3)措施:整顿金融和金融体系;加强行业规划指导;调整农业政策;实施救济工作;社会立法实施国家福利制度。(4)影响:美国暂时经受住了经济危机;它创造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形成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1)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形成了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

3、信息技术为先导的“新经济模式”。(2)生产关系的调整:国家干预经济,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形成“混合经济”;建立“福利国家”制度。(3)产业结构调整: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拓宽了经济活动领域。线索2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四种模式时期发展历史列宁时代(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探索与实践)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直接过渡)遵循“理想”的实验(1)背景:随着内战的爆发,苏俄面临着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势。(2)内容:农业:余粮收集系统;产业:产业国有化;3 .商品流通:取消一切商品贸易,由国家统一分配;社会劳动:义务劳动制度。(3)特点:适应战时需要;它具有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否认商品货币和市场规

4、则。(4)评价(1)积极:在战时特殊情况下,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得到最大限度的集中,确保了军事胜利。消极性:许多措施已经超出了战时的需要,其弊端日益明显,引起了人们的不满,引发了政治和经济危机。2.面对现实的新经济政策(间接转型)实验(1)背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的经济和政治危机。(2)内容:农业:食品税;2 .行业: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无法经营的企业,允许国内外资本家经营和恢复私人小企业;商品流通:允许自由贸易。(3)特征: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扩大生产,逐步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4)意义:它表明苏俄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探索了向社会主义逐步过渡的道路;恢复了国民经济,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斯

5、大林时代世代(回归“理想”模式探索)3.探索“斯大林模式”回归“理想”(1)建立:20世纪30年代中期,在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之后(1)积极:使苏联能够按计划分配和使用国家资源,建立和完善工业体系,实现工业化。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2负面:重工业片面发展;忽视消费品的生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抑制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僵化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戈尔巴乔夫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1)早期的经济改革承认市场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但由于传统体制的限制而失败。(2)后期政治改革在各方面都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

6、,各种矛盾空前激化,苏联解体。1.大经济危机从美国蔓延到全世界的原因(1)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使整个世界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当一个国家爆发危机时,其他国家也会受到影响。(2)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中最大的经济国家,其经济对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和世界市场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3)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对美国有很大的依赖。(4)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普遍的。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社会化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当时,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存在,经济危机的范围必然超越一个国家,影响到整个世界。2.工业革命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方式的四次转变(1)从工业革命时代自由

7、主义的兴起到1929年大经济危机的爆发,实行“自由放任”模式,提倡“自由经营、自由生产、自由竞争”。(2)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迫使资本主义国家改变了国家管理经济的模式,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3)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到1950年代初到1970年代,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4)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干预经济的程度有所降低,但各国仍在实施。3.福利国家制度的发展(1)起源:罗斯福在新政时期开始实施社会救济。(2)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福利措施从零星的地方社会保障发展到庞大的体系,从单一的社会救济发展到公民的“权利”。(3)完善性: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福利国家制

8、度逐渐完善,其范围涵盖了健康、老年、疾病、死亡、教育等各个方面。政府的社会福利支出及其在政府总支出中的比重不断增加。(4)萎缩: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危机动摇了福利国家的基础。20世纪80年代,英美等国政府开始调整或改革福利国家制度,尽力控制和减少社会福利支出,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4.列宁与斯大林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比较(1)过渡方式的不同:在列宁的领导下,找到了发展生产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到了斯大林时期,新经济政策结束了,相应的经济手段被废除了,行政手段被简单地使用了,最终形成了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2)过渡思想比较:列宁的渐进过渡是正确的,是落后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斯

9、大林在很大程度上背离了这一思想,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转变,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模式,造成了农业的长期落后和国民经济各部门比重的不平衡。1.命题点世界意识经济危机时期的美苏形势1929年10月,纽约华尔街股市大幅下挫,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但苏联得以避免经济危机的蔓延,主要2.命题点世界意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添加试题)“欧洲.这一喜人的景象被突如其来的大萧条(始于1929年)彻底摧毁了.虽然西方经济确实一团糟,但苏联仍在继续其独特的经济发展试验。”在下列选项中,“独特实验”是()A.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C.创建斯大林模式d .推行赫鲁晓夫改革答案三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应该抓住苏联实行斯大林模式的

10、“1929”的时间限制。3.对命题点的历史理解不同的发展模式相互学习苏俄的新经济政策、罗斯福新政和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改革之间的相似之处是()(1)全面发展国有经济(2)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3)运用国家权力干预经济(4)市场与计划相结合A.bC. D.答案三这个问题的解析解可以公式化,也可以排除。垂直列出四个选项后,你会发现每个选项都有,所以不会被考虑。苏俄的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家掌握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罗斯福新政是一项政府利用国家权力干预经济而不触及私有制的政策。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中国改革大力发展了市场经济,但国家的宏观调控仍发挥着巨大作用。从以上分析,是正确的。(1)

11、错误,(2)不符合新经济政策。4.罗斯福新政点主张的历史证据根据一些数据,罗斯福当总统第一年的失业率是25%。到1937年,失业率已经稳步下降到15%左右。这反映了罗斯福的新政()A.以解决就业为主要目的b .促进经济的有效复苏C.巩固美国的经济地位。告别“自由放任”政策回答乙罗斯福新政的主要目的是恢复经济发展,而不是解决就业,所以是一个错误;失业率的下降表明经济已经恢复和发展,所以B项是正确的;失业率的下降不能表明罗斯福新政巩固了美国的经济地位,所以c项是错误的;材料中没有涉及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所以D项是错误的。5.命题点的历史数据论证经济发展模式的多样性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模式

12、一览表国家经济发展模式英国混合市场经济法国计划经济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社会市场经济日本政府主导的经济这些经济发展模式的共同特征是()A.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C.大规模国有化运动回答乙根据标题中给出的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模式,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加强了对经济的宏观指导,积极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因此,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应该是b。6.罗斯福新政评价点命题的历史解读美国前总统胡佛和他的追随者强烈抨击新政为“敲诈富人”和“社会主义异端”。它基于新政()(1)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2)实行自由放任政策(3)规定工人的最高工资(4)建立社会保障制度A. B. C.

13、 D.回答乙分析认为,罗斯福新政借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一些优点,在一定程度上以牺牲部分资本家为代价,关注民生,保障劳动者利益,因而被抨击为“敲竹杠”、“社会主义异端”。据此, 是正确的。因此,b项是正确的。7.命题点比较历史研究现代化模式多样性2017年,一所学校的一年级开展了一项关于现代世界经济发展的研究性学习,旨在“从大历史的角度探索各国发展模式的变化”。以下是各组的材料:第一批苏联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大体包括以下几点:第一,苏联可以单独建设社会主义;二是经济和行政计划;第三,优先发展重工业;第四,高积累、高投资意味着轻工业和农业需要为重工业做出牺牲,这与第三点密切相关。凤凰城的。com 从大历史角度探寻各国发展模式变迁。根据材料和知识,谈谈斯大林模式的特点。第二组中国邓小平模型新中国的发展是不同的。它根据自己的历史和经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苏联模式设计了计划经济体制。经过20多年的计划经济实践,“面向市场”和建立全面的“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已经展开。中国30年的经验经历了西方300年的历程。(2)根据所学的材料和知识,指出建国初期实行的计划经济模式的弊端,以及邓小平克服上述弊端的努力和教训。答案(1)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单一公有制;优先发展重工业。(2)劣势: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重失衡;僵化的制度挫伤了企业和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