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_第1页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_第2页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_第3页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_第4页
北京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册数学教案第三册数学教案 全册备课 教学内容所体现新课标思想: 1、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 , 数学应是学生生活、劳动和学习的工具 ,学生学到的数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 的、富有挑战的, 学习过程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 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技能、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 3、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流互动与共同发展 的过程。教师是学生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积极利用各种 教学资源,创造性的使

2、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要关注学生的个 体差异,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学习体验。 4、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经验 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内容: 1、米和厘米的认识 2、实践活动(1) 3、表内乘法和除法(1) 4、观察物体 5、平移与旋转 6、表内乘法和除法(2) 7、统计和可能 8、实践活动(2) 9、总复习 数学第 3 册教学进度安排 周次 1 周 2 周 3 周 4 周 5 周 6 周 7 周 8 周 9 周 教 学 内 容 认识米和厘米实践活动(一

3、) 乘法的初步认识 2 的乘法口诀 5 的乘法口诀 十一假 3 的乘法口诀(9 月月考) 3、4 的乘法口诀 除法的初步认识 用 25 的乘法口诀求商 4 4 4 4 课时 4 4 4 4 1 / 67 10 周 11 周 12 周 13 周 14 周 15 周 16 周 17 周 18 周 19 周 20 周 整理与复习 4 观察物体,平移与旋转(期中考试) 4 6、7 的乘法口诀 8、9 的乘法口诀 整理与复习 混合运算、整理与复习 4 4 4 4 总复习 复习 期末考试 4 用 69 的乘法口诀求商(11 月月考) 4 探索规律统计与可能实践活动(二) 4 入学教育 目的: 1、通过学生

4、的自我介绍初步认识了解学生,通过学生的说话,初步了解学 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初步了解学生的习惯。 3、使学生尽早的回到课堂。 过程: 一、欢迎词: 欢迎大家成为二年级的小学生,我是你们的班主任靳老师,希望我可以 成为你们的朋友,你能把你介绍给我吗? 一、自我介绍: 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以及口语表达能力。 二、要求: (一)坐姿: (二)站姿 (三)看书的姿势 (四)本子的使用 (五)回家的要求 三、了解本册教材的内容 四、教师和学生互动,问问你想知道的内容 五、学生自己看书。 课后反思:学生在课上放应积极,能够比较流利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口语表达能 力比较好,学生的学习习惯有点

5、差,个别学生的小动作比较多,教师要加强学生 的养成教育。 认识厘米和米 教材内容体现新课标思想: 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体会米、厘米的含义,知道由几米变成几百厘米,或 者由几百厘米变成几米的道理。通过联系学生的学校生活与日常生活,会恰当地 选择长度单位。培养学生的解决实际生活的能力。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使学生经历用不同工具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统一长度单位的必要 性。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活动中体会厘米和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单位1 米、1 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 1 米等于 100 厘米,并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初步学 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限整厘米),并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初步认识线 段,

6、学习用刻度尺测量和画一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知道 1 米、1 厘米的实际长度,实际感知长度单位 1 米、1 厘米大约 有多长。知道要准确知道物体的长度,需要借助于测量的工具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够说出由几米变成几百厘米,或者由几百厘米变成几米的道理。 恰 当的选择长度单位。学会估测物体的长度。 课时:4 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在活动中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初步建立 1 厘米的长度 观念,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初步学习估测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厘米,了解 1 厘米的实际长度,感知 1

7、厘米大约有多 长。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使学生建立厘米的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学具准备:直尺 铅笔 书本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讲熊猫开店的故事,提出问题:为什么熊猫和小松鼠量得的结果不一样? 学生讨论,你能不能帮助一下他们?(感受到统一测量标准在解决时机生活 问题中的重要性) 二、新授: 3 / 67 (一)量一量:量数学书的一条边,那我们怎么办呢?(用尺子量) (二)初步认识“厘米”: 1、认识尺子 学生说说你都认识尺子上的什么? 教师对学生不认识的加以讲解,引出长度单位:厘米 2、用手在尺子上指出 1 厘米、2 厘米、3 厘米、8 厘米的长度。 3、在尺子上比一比,你手指的

8、哪部分大约宽是 1 厘米。(小组同学互相量一量) 4、说一说:请你估计一下还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 5、1 是 1 厘米 (三)测量物体长度(小组): 1、任意拿出一根铅笔,你先估计一下大约有多长?(小组同学互相估计一下) 2、用自己的尺子量一量铅笔的实际长度,并说一说你是怎么量的?(小组同学一 起操作) 3、想一想:你在测量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怎样测量?学生说一说测量的方法 三、巩固新知: (一)填一填: (二)量一量,填一填:量自己手掌的宽,一叉的长,一只臂的长。(小组合作 完成) (三)估测: 请你想办法估计一下你的数学练习册的长和宽。你用什么办法估计的? (选择我们身

9、上的测量工具)说说,请你再实际测量一下,看看他们之间的误 差。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课间量自己的课桌椅的长 宽 高 回到家中测量自己家中电视的实际高度,并积累几种家电的实际长度或宽度。 课后反思:教师利用故事引入学生的兴趣很浓,学生在学习的时候非常认真,在 进行估测的时候学生能够借助身上的独有的测量工具进行测量,感受到了单位统 一的必要性,学生学习效果很好。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介绍日常生活与学校生活中需要用到米的实际例子,介绍量比较长的物体 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引导学生认识 1 米的实际长度,使学生建立米与厘米的 4 / 67 百进制关系。加深

10、学生对米和厘米的认识。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认识 1 米的实际长度。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建立米与厘米的百进制关系。能够说出由几米变成几百厘米,或者几 百厘米变成几米的道理。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学具准备:米尺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课前布置:用直尺量黑板的长度 二、导入:你有什么感受?那怎么办?引出米尺 三、新授: (一)出示教具(米尺)。 (二)知道米用 m 表示。 (三)拿出米尺,实际操作:伸开自己的双臂,量一量到什么地方是一米, 从脚到身体的什么地方是一米(小组同学一起量一量) (四)用直尺量一量米尺有多少厘米或数一数学具米尺 知道米与厘米之间的百进制关系:1m(米)=100(厘米)

11、 那么 2m、3m、4m呢?都等于多少呢?(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五)出示教具,向学生介绍几种常用的长度度量工具。 说说你认识的测量工具 (六)用卷尺或学具量一量黑板的长度,课桌椅的高,窗台的长度等大约有多 长?(小组之间互相讨论一下应该怎样量,量时应该注意些什么,然后再实际量 一量) 三、巩固新知: (一)在()里填上厘米或米。(结合生活实际填一填) (二)量一量: 说说你测量的方法 (三)动脑筋:我们 4 个人正好围一棵树一圈,这棵树的一圈大约有几米?你是 怎么想的? 说说你的想法 四、作业:回去测量你家中的物品,到什么地方长度是 1 米 五、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12、课后反思: 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去寻找身边的 1 米,切实的感受到了 1 米的长度, 同时学生根据自身的情况,知道了自己的身高到什么地方是 1 米,学生能够以此 为标准试着去估计,估计和实际测量同步进行,使学生的学习知识更加巩固。 第三课时 5 / 67 教学要求: 1、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点。 2、会画一条指定长度的线段。 3、培养学生认真作图的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认识线段,知道线段的特点,会用刻度尺量线段的长。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会画一条指定长度的线段。 教具准备:每人一把直尺。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探索学习 (一)出示主题图: 这是一条线段,谁能说说你看到的线段是什么样

13、的?学生观察说一说 (二)你能量出这条线段的长度吗?这条线段长多少厘米?测量线段长度时,要 注意什么? (三)你会画一条线段吗? 1、让学生动手在练习本上画线段。 2、画一条 7 厘米长的线段。 3、评判学生所画的线段,让学生说说谁画的好,好在哪?是怎样画的? 4、能画一条 3 厘米长的线段吗?学生试画,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画的? 5、小结:画线段时,要注意从“ 0”刻度开始画起,是几厘米就画到几厘米的 地方就可以了。 二、巩固练习: 量一量: ( )厘米 ( )厘米 ( )厘米 课后反思:学生对于线段的理解个别学生还不是很到位,有的学生对于当线段斜 着放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去判断,也就是学生对于线

14、段的概念还不是很清楚,还需 要进一步的理解,在练习课上教师要加强训练与指导。 练习课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掌握 1 米100 厘米。会 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限整厘米)。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1 厘米、1 米的长度观念,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 6 / 67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来上一节练习课。看谁在练习中最认真。 二、课堂练习: (一)在()里填上厘米或米。 手电筒长 10()。地板砖边长 50()。教室的门高()。 补充:教

15、室中的物体的长度 (二)量一量。 书 实际: 自己拳头的一周长()厘米。自己的身高()厘米。 自己的脚长()厘米。 比一比: 1、比较自己拳头的一周长和自己的脚长,你有什么发现? 2、比较自己的脚长和自己的身高,你又有什么发现?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三)画一画。 1、画一条比 8 厘米短 5 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 3 厘米长 2 厘米的线段。 (四)填一填。 74()m 180() 136() 2575()m 计算: (五)先量一量你的头围,再做个头饰。 (六)估测我们教室内、外的物品,然后实际测量(临时加的内容) 三、课堂作业: 同步练习 四、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学生学习情况。 课

16、后反思:学生的知识掌握的比较好,教师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适时的调整自己 的教学,增加了估测的训练,使学生在学习上能够更加主动,而且学习的兴趣也 比较浓厚。 7 / 67 上: 实践活动 体现新课标思想: 采用多种方式组织学生进行测量的实际活动,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 学生在小组合作交流中,完成测量任务。培养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自己的生 活实际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通过组织学生测量长度,培养学生的初步实践能力,巩固所学的米、厘米 以及有关线段的认识的知识。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一些在生活中常遇到 的有关长度方面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加深对米、厘米的认识。

17、在活动中培养学 生估测能力,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增加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意识,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 结合,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课前进行有关方面情况的了解,精心做好课上得组织工作,组织学生 在 40 分钟的时间里进行有意义的活动。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填好统计表后,能够提出正确的问题。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 前面我们学过了米和厘米的认识了,也认识了线段,今天就要考验考验你 们,看你们对于学过的知识是不是掌握了。 二、准备活动: (一)自愿结合成组。(每组自己确定要测量的内容) (

18、二)小组之间互相检查准备的测量工具是否准备齐。 (三)教师发给每组一张统计表,小组一起把统计表的表头填写完整。 三、实践活动: (一)小组之间互相商量,进行分工。 (二)到各自要测量的目的地进行测量。 (三)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 (四)把测量的结果按照表格填写完整。 (五)小组汇报。(把测量的结果向全班同学报告) (六)你有什么问题要问他们吗?(向汇报的学生提出问题,同学之间互相解 答) 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实际测量,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反思:学生对测量很感兴趣,而且在测量的过程中感受到了学习数学的价 值,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学生测量的方法也很多,并且能够比较准确的测 量。 8 /

19、67 表内乘法和除法(一) 新课标所体现教学的内容: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情境中捕捉有用的数学信息,还应引导学生在操作中 建立“倍”的概念,紧密联系除法的意义进行数量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 力,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乘法的初步认识,25 乘法口诀,除法的初步认识,用 25 的乘法口 诀求商,整理与复习。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 25 的乘法口诀,使学生正确熟记 25 的乘法口诀,能用口诀正 确的计算。在计算中,体会编制口诀的必要性。在解决问题中,学生初步了解乘 法含义,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初步了解除法的含义,会读写除法算 式,知道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学生

20、初步了解乘法和除法的互逆关系,较熟练 地运用口诀求商。运用所学乘法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分 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熟记 25 的乘法口诀,以及用 25 的乘法口诀正 确求积、求商。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 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能正确解答用乘法和除法计算的实际问题。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了解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运算 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知道求相同加数的和可用乘法计算。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知道求相同加数的和可用乘法计算。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了解乘法的含义,体会乘法运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具:实物投影、课

21、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公园玩,(实物投影,主题图) 二、进入情景,感悟数学 (一)你看到了什么? (二)提数学问题,教师有选择的板书。 板书学生的算式: 加法算式(个别学生会说乘法) 9 / 67 (三)学生对算式进行分类,说理由。 观察算式,你发现了什么?你式怎么想的,说出你的想法 三、新授: (一)出示例题:有 4 条船,每条船上有 5 人,划船的一共有多少人?(看图列 出加法算式) (二)像这样的加数相同的加法算式还可以用乘法计算, 自己尝试把加法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5+5+5+5 学生汇报,学情预测:554554555x5 师:这么多乘法算式,哪一个对?听

22、老师怎样说。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怎样改写成乘法算式。 (1)看,相同加数是几。 5 (2)数,有几个相同加数。 4 个 5 (3)乘,把相同加数和它的个数相乘。(关键)45 或 54 问:4 是什么?5 是什么? 4 个 5 相加等于 20 也可以写成 54=20 或 45=20 4 5 乘号 54 读作 :5 乘 4; 45 读作 :4 乘 5; (三)学生独立改写试一试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这样的例子,仔细的小朋友要注意观察。 四、练习: (一)判断能否用乘法计算,能的改成乘法算式。 5+5+5+5+5+5 6+8+2 100 个 5 相加 2+2+2+2 7+8+10 (二)自己写一个能变

23、成乘法算式的加法算式,同桌互相交换,变成乘法算式。 (三)开放题:6+6+6+5 写一个含乘法算式的式子。答案可以是: 63+564154+3 五、回家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有乘法。 课后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资源进行教学,学生学的饶有兴趣,而且学的效果很 好,学生对于几个几理解的非常好,出色的完成了教学任务。 第二课时 10 / 67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明确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通过观察感知相同加数连加的问题,用乘法计 算比较简便;鼓励学生积极交流、讨论。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掌握乘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解决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观察角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教具:课件 教学过

24、程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 请你把下面的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 4+4+4=12 5+5+5+5=20 66618 32229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二、新授: (一)出示主题图:书包(实物投影): (观察画面,说说图意,小组交流) (二)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个书包怎么计算?说说你的想法 你发现了什么? (注:3 个 6 的和与 6 个 3 的和相同,都可以用下面的乘法算式表示) 即:6 3 = 18 或 3 6 = 18 因数因数 积 (三)总结:乘法算式与与加法算式那个简便 三、练一练: (一)做一做书上 17 页的练习题。(集体订正) 说说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么做?(注意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25、(二)补充练习 课件 四、课后小结: 说说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自己谈体会,说出自己的真实的想法。 课后反思:个别学生在几个几列式计算的时候还是用加法,不能够很快的想到用 减法计算,学生对于乘法的应用还是不很主动,教师还要加以引导。 第三课时 练习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功固对乘法的认识;通过看图交流自己的想法,巩固新知;鼓励学生 积极动脑。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巩固对乘法的认识和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11 / 67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通过看图编乘法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解决问题的兴趣。 教具: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实物投影出示: 每堆有()个橘子,有这样的()堆,一共有

26、多少个橘子? 加法算式:乘法算式: (观察图,小组交流,个别填空) 二、一共有多少个脸谱?(独立完成后订正) 加法算式:减法算式: (明确横看竖看都行,4 个 6 和 6 个 4 相同,可用同样的两个乘法算式表示) 三、一个杯子 7 元,买 4 个杯子要用多少元? 这是( )戈()。()x() 四、哪些算式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独立完成后说理由) 9+9+9+9 1+1+1+1+1+1 5+4+3+3 4+4+4+4+4 五、看图说题意,再列式。 先说题意再列出算式,说出你的想法。 六、写出下面的算式(师读题生独立做): 1、5 个 6 相加是 30。 2、一个因数是 2,另一个因数是 8,积

27、是 16。 (复习加法和乘法的各部分名称) 七、看图列式填空(19 页 7 题) 八、 连一连,再回答问题。(看书 P20 页第 8 题,进一步体会 6 个 2 和 2 个 6 连 加可以用乘法算式 26 或 62 来表示) 九、通过说一说,画一画,填一填,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同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 示两个不同的意思”。 十、发散思维: (一)想一想,在什么情况下我们可以列出乘法算式? (二)能说出生活中用乘法计算的问题吗? 课后反思:学生练习的时候很认真,作业的正确率也比较高,教师的引导起到了 推波助澜的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能够更加积极主动。 2 的乘法口诀 12 / 67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

28、、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法的含义。通过观察直观图弄清 1 份是几,2 份、3 份9 份算式的意思编制口诀分别是几,列出相应的乘法算式。 2、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掌握乘法口诀的结构,熟记乘法口诀,能应用口诀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理解口诀的含义 教学具准备:实物展台、主题图、小棒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同学们,国庆节假期你打算到哪去玩呢?你们一定很喜欢去游乐场吧。今天 我们一起到游乐场去看一看。 看!高架车上的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呀!这么多小朋友,你们知道有多少人吗? (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说出数量,指名介绍不同的方法)

29、 这节课我们就用你们刚才用到的方法学习新知识:2 的乘法口诀教师板书 二 、学习新知: (一)教师教编口诀。 1、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 一辆车上坐 2 人,我们就说是 1 个 2,用乘法算式表示: 212 或 122 口诀是:一二得二 2 辆车上坐了几人?加法算式是:2+2=4,用乘法算式表示:224 口诀:二二得四 三辆车上坐了几人?是几个几? 加法算式是:2+2+2=6,用乘法算式表示: 236 或 326 口诀:二三得六 2、观察前三句口诀,口诀与算式有什么关系? 说明:口诀的前半句是乘式里的两个因数,后半句是乘得的结果。编口诀习惯上 把比较小的数放在口诀的最前面。 (二)教师带着学生试编

30、口诀。 问:4 辆车坐几个人?是几个几? 乘法算式怎样列?口诀是什么?指名说,教师 指导学生说完整话。 板书:42=8 ,24=8口诀:二四得八 5 辆车呢? 板书:52=10 25=10口诀:二五一十 (三)自编口诀。 方法: 1、以组为单位编下面的口诀。 13 / 67 2、在组内说出口诀,并说出使用什么方法编的。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中的问题。 注意学困生的学习状况,及时指导。 3、自己选择方法,可以是数小棒或用连加算式计算,也可以数一数。再列乘法 算式。 4、学生汇报时,教师板书以课件的形式呈现出来 (四)了解相邻口诀之间的关系 1、师:看一看乘法算式的结果,观察积有什么规律? 学生会发现

31、:积一个比一个多 2。 问:为什么积会一个比一个多 2 呢?(学生讨论) 发现:因为算式一题比一题多 2,所以结果会多 2。 2、自己小声读一读口诀,观察口诀有什么规律? 得到:口诀之间都相差 2。 3、问:如果我只记住了,二四得八,那么怎样才能知道下一句口诀呢? 引导优等生介绍自己的发现:运用相邻口诀之间相差 2 的规律,用上一句口诀-2 得到下一句口诀。 问:如果我只记住了二九十八,怎样才能知道下一句口诀?(引导学生运用相邻 口诀之间相差 2 的规律,用下一句口诀+2 得到上一句口诀。) 5、熟读乘法口诀,试背口诀。 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三、 练一练 (一)对口令:师生对,男女生对 ,同

32、桌对 ; (二)赛一赛:看谁记得好 (三)口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42 27 28 52 23 62 12 92 方法: 1、重点让中下等生回答,优等生补充。 2、指导学生用完整话表述 3、解决实际问题: (四)一双筷子有 2 根,5 双筷子?7 双筷子?9 双筷子? 方法: 1、直接用口诀计算,不用列式。 2说出怎样想的,是求几个几。 四、 作业: 直接写得数 14 / 67 课后反思:学生的在编口诀的时候不错,学生基本掌握了编口诀的方法,口诀也 基本能够背下来,学习的效果还不错。 练习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进一步理解乘法口诀的含义,正确熟练的用 2 的乘法口诀解决求积,通过练 习

33、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熟记口诀的重要性。感受到数学与生 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正确熟练的用 2 的乘法口诀解决求积,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用一句口诀可以计算两道乘法试题。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熟背 2 的乘法口诀。指名背、齐背。 2、口算: 26 29 23 12 22 25 72 42 二、练习: 每个人用 2 根筷子 5 个人用()根筷子 7 个人用()根筷子直接用口诀求结果 9 个人用()根筷子 三、解决实际问题: 1、出示手套图,求一共有几只手套?(先说题意,再列式计算) 2、买 6

34、个练习本一共要用多少元?(出示图,说说题意,列式计算) 3、出示打乒乓球的图,先说题意,再列式计算。(突出解决同数连加的问题用 乘法) 四、游戏:23 页 4 题、6 题 1、找朋友。(连一连) 2、比一比,看看哪个小组的同学算得又对又快,就是胜利的。 5 2 = 8 2= 2 1= 7 2 = 2 6= 9 2= 2 4 = 3 2= 2 2= 3、知识窗: 五、完成练习 六、作业: 15 / 67 板书设计: 2 的乘法口诀练习 5 2 = 8 2= 2 1= 7 2 = 2 6= 9 2= 2 4 = 3 2= 2 2= 课后反思:学生练习的很认真,而且兴趣比较浓,能够认真的计算,在做练

35、习的 时候,个别的同学计算的时审题不认真。 5 5 的乘法口诀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熟记 5 的乘法口诀,会用口诀进行计算。 2、在数一数算一算的学习活动中,经历 5 的乘法口诀的归纳过程。 3、在归纳口诀的过程中,使学生学习有条理的思考。 教学重难点:经历编写口诀的过程,理解口诀的含义。 课前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上课之前我们先来画一画我们的小手,好吗?拿 出练习本,象老师这样,把左手按在纸上,用右手画。(教师指导学生把左手按 在纸上,右手画)提问:数一数,一只手上有几根手指?那2 只手呢?3 只?4 只?5 只呢?你们知道吗?

36、学完了今天的这节课你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了!今天 我们一起学习 5 的乘法口诀。(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 (一)出示教师的手的图片,师:这是几个几?怎么列算式? 板书 怎么编乘法口诀,学生试着编一编 (二)请把你画的小手的那张纸拿来,现在是几个几?怎么列算式? 板书 怎么编乘法口诀,学生试着编一编 (三)以此类推,3 个人呢 学生自己编 49 个人的? (四)全班交流,学生说出自己列的算式和总结出的口诀。 老师发现很多同学都列出了算式,写出了口诀,谁愿意和大家一起分享? (指名学生说,教师板书乘法口诀) (五)记忆 5 的口诀。 现在,我们比一比谁记得最快,记得最牢!同学们自己读一读这几句乘

37、法口 诀,然后再试着把它背下来。(学生自己记一记) 老师要向你们挑战了,你们怕不怕?我说口诀的前半句,你们来接后半句。 (师生对口令) 16 / 67 这么快就把 5 的口诀记住了,真了不起。我们一起鼓掌表扬一下自己。 三、巩固练习。 (一)对口诀练习。 现在,咱们做一个小游戏轻松一下,同桌同学为一组,一位同学说乘法算 式,另一位同学说出计算它时所用的口诀。比如我说54,你就说“四五二 十”。(同桌同学进行对口练习。) (二)练一练第 2 题。 刚才,我看到同学们的对口练习已经很熟练了,现在,我再考考你们,看你 们会不会自己选择口诀计算得数。大家在书上完成练一练的第二题。 学生做完后,集体订正

38、。 (三)练一练第 3 题。 有三只小青蛙想过河,你们能帮帮它们吗?我选三组同学,每个同学说一道 题,如果这个同学说对了,青蛙就前进了一步,同学们一起说一声“呱”,如果 这个同学说错了,青蛙就会掉下水,同学们就说一声“扑通”,看哪一组同学说 的又准确又熟练,他们组的青蛙就先过了河,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呀! (四)看谁说得又对又快 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五)作业: 26 页 4 题 四、总结 时间过得真快,这节课的学习就要结束了,谁能说说你都学会了什么?(学 生说出自己学会的知识。)这节课我们共同总结出了 5 的乘法口诀,大家再一齐 背一遍。(学生齐背 5 的乘法口诀) 练习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使大

39、多数的学生熟记 5 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进一步理解 乘法口诀的含义。在学生互动互说中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养成认真 审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使学生比较熟练的记住 5 的乘法口诀,并能用乘法口诀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课件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游戏 5 的乘法口诀。 (二)这节课我们进行练习,看谁在练习中表现的最好 17 / 67 二、课堂练习: (一)看着算式说一说乘法口诀 指生说一说,回忆乘法口诀 (二)看着乘法口诀说一说乘法算式 说两个乘法算式 (三)口算: 填表:教师

40、说一说怎样填表,师生共同填一填 说说你发现什么了?想一想为什么?(个别学生能够说出来就可以) 19 各数乘 2,积一个比一个多 2,19 各数乘 5,积一个比一个多 5。 (四)、口算:看谁最认真 指导学生认真审题:看清加号还是乘号 同桌互相检查 (五)连线: 学生自己连线,计算,然后大家订正 (六)解决问题:(见课件) 1、看图列算式: 27 页 1、2 题独立做,学生说一说图意,想一想怎样做? 2、28 页的 6 题 3、28 页的 7 题 想一想你还能够提出什么问题? 三、作业 补充练习 8x5 2x4 5x3 5x2 5x9 2x6 7-2 5x5 6+5 9-5 8x2 4x5 思考

41、题: 一共有多少个正方体?你是怎么算的? 课后反思:学生练习的很认真,学习的时候能够自己发现规律,并且根据规律进 行口诀的记忆,注意对学生的鼓励。 实际应用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通过更贴近现实生活的例题,使学生学习用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 际问题,列出算式后要求学生学会笔答题。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学习用乘法运算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确定几个几的和是解题的关键。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18 / 67 一、复习: (一)2、5 的乘法口诀。 (二)听算:()个()的和是(),列式计算 二、新授: (一)生活引入:发苹果,一人发两个,发三个同学,一共发多少个苹果?(生 摆,说思路,师

42、板书列式解答。 (二)看图解答:老师给 9 个班的同学发跳绳,每班发 2 根,一共要发多少根? (学生可实际动手摆一摆,知道是求 9 个 2 是多少,明白“每班发 2 根” 的含 义)自己列式解答。 三、练一练: (一)套餐每份 6 元,全家 5 口人每人一份,一共需要多少元?(先说题意,知 道是求 5 个 6 是多少,再列式计算) (二) 1、一共有几盘桃子? 2、每盘有 5 个桃子,一共有多少个桃子? (自己独立做一做,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列出算式进行解答) 3、有 5 张 2 元的人民币,买一个 12 元的笔记本够吗?(首先弄清 5 张 2 元是多少元) 如果不够,应该怎么办?(全班讨论)

43、 四、作业: 29 页 2兴趣题讨论书上第 6 题,看看能用什么方法求出来。 3 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通过运动会上给获奖同学们发书这件事,学习 3 的乘法口诀,教学时突出一 份是几,有几份,和是多少,为学生自编口诀做准备。通过前面编口诀的经验, 自己编写 3 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并会用口诀求积。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3 的乘法口诀的编写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大数的口诀的记忆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9 / 67 学校运动会,给获奖学生发证书。 (一)提问:每个小朋友获得几本书?是几个 3?1 个 3 是几?2 个小朋友获 得几本书?是几个 3?2 个

44、 3 是几? (二)看图完成书上表格。 (三)汇报: 1、3 个 3 是多少?4 个 3 是多少?9 个 3 是多少? 2、6 个 3 是 18,你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二、新课: 3 的乘法口诀。 (一)根据上面的表,你猜一猜,今天我们要学习几的乘法口诀? (二)学习 3 的乘法口诀: 1、1 个小朋友获得 3 本书,你能列出乘法算式吗? 31=3 13=3 因数 3 和积的 3 在这个乘法算式里各表示什么? 根据算式的意思,你能编出一句乘法口诀吗? 板书:一三得三 2、小朋友获得几本书?是几个几?怎样列乘法算式?2、3、6 分别表示什 么? 你能编一句乘法口诀吗?(二三得六) 3、3 个小朋

45、友、4 个9 个小朋友获得几本书,你能不能分别列出乘法算 式,编出乘法口诀?自学,在书上填空。 4、小组学习:小朋友们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每一句口诀分别 表示什么? 5、汇报,教师板书算式和口诀。 6、观察,哪一句口诀是我们前面学过的? (32=6 35=15) 新口诀有几句? (三) 记忆口诀: 1、自己记一遍口诀,边记边想,你认为哪句最难记? 2、你能说说你有什么记口诀的好办法吗?(3 的乘法口诀的规律) 3、用你们的方法,全班一起背一遍口诀,背不下来的同学看黑板。 4、谁能背给大家听听? 5、对口令:a、师生 b、生生 三、练习: (一)出示卡片,用口诀算。 20 / 67

46、 (二)把口诀补充完整。 (三)游戏:把 1、2、3分别 乘 3 的积涂上红色,看一看是什么图形。 (轮船) (四)游戏:摘苹果。 (五)游戏:小狗回家。(书上练习) 四、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学习得非常认真,相信你们学会了更多的知识和本领。谁说 一说,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知识? 板书设计: 3 的乘法口诀 1x33 3x13一三得三 2x36 3x26二三得六 课后反思:对于大数的口诀学生记忆起来有些困难,在寻找规律增加记忆的效果 的时候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学生的记忆效果比较好,口诀的记忆不能单单只是简 单的背诵,更应该为学生提供更多形式的与口诀见面的机会。 3 的乘法口诀练习 教学目标教

47、学目标: 应用 3 的乘法口诀解决乘法求积,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 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化竞争意识,逐步养成认真观 察、善于思考的习惯,使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使学生通过练习熟练掌握 2、3、5 的乘法口诀,并能力用口诀求积以 及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背诵 2、3、5 的乘法口诀。 2、看算式说口诀 3、听算式说口诀 4、师生互动:师说口诀前半部分,生说后半部分 二、练习: 今天我们上一节 3 的乘法口诀的练习课,我们比比看今天谁做的最认真

48、,谁最细 心。 1、看看谁算得最快而且正确率高 32 53 13 39 83 36 73 33 21 / 67 2、有一只小狗迷路了,它需要我们的帮助,请看 32 页那只可爱的小狗,我们帮 助它把它送回自己的家,同学们一定不要把题目算错,要安全的把这只小狗送回 去。看看谁是先把小狗送回家的人。 3、在里填上、或=。 246 5312 3930 2715 5510 8316 6234 3629 5756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做?注意区分大于号和小于号,认真填 写)4、找帽子:天冷了,赶快给小朋友们戴上帽子吧,看看哪名同学戴的又对又 快。 5、每笼有 3 个包子,5 笼共有多少个包子

49、?6 笼呢?8 笼呢? 出示图,观察图并说一说题意,口答 6、 6 元 4 元 问:两个大灯笼多少元?(知道一个大灯笼 6 元,求 2 个,就是 2 个 6 相加) 问:小女孩可以买 5 串小灯笼,她有多少元?(知道一串小灯笼 4 元,求 5 串,就是 5 个 4 相加) 7、/ 有这样的 3 盘苹果,4 盘梨,一共有多少个梨?(理解这样的 3 盘是什么意思, 知道是几个几,列式计算)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大家共同解决) 三、作业: 1、背诵 2、3、5 的乘法口诀。 2、练习 5 第 8 题做在作业本上 课后反思:学生在练习得时候非常认真,能够提出很多的问题,教师的指导能够

50、 起到应有的作用,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 乘加乘减图文题 教学目标: 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练习,培养学生的 合作意识化竞争意识,逐步养成认真观察、善于思考的习惯,使学生解决现实问 题的能力不断提高。 22 / 67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懂得解决的策略是多样的。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复习: 2、3、5 口诀的练习:口算、对口令 (二)今天小猴子遇到了一个问题,想请大家帮帮忙,你们愿意吗? 二、学习新知 (一)出示图文题: 请你先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然后想一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二)学生小组讨论,说一说

51、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汇报交流: 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给大家讲一讲,并说说自己为什么这么做,这 么做的好处是什么? (四)反馈练习: 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教师注意对学困生的辅导,使学生理解并能够独 立的解决问题。 三、课堂练习: (一)看图列算式,说说你的想法 先说说图的意思,然后学生独立完成 (二)学生自己看图和你的同桌说一说,然后自己独立列算式解答订正 (三)思考题: 书上 四、课堂独立作业: 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 3、4 题 五、课堂小结 说说本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说自己的体会和收获 课后反思:学生能够根据图的意思解答图文应用题,教师对学生方法的引导使学 生打开了思路,学生能够用不

52、同的方法解答应用题。 4 的乘法口诀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通过计算小组的人数这一生活实际来学习 4 的乘法口诀,并利用已有的编口 诀的经验,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编口诀,然后在全班交流中记住 4 的乘法口诀, 并能够利用口诀求积。 23 / 67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结合生活实际自编 4 的乘法口诀,并熟记口诀。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自编口诀的过程。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一)口算 (二)以旧引新:二四得八三四十二四五二十 (三)这四句口诀有什么特点? 二、新授: (一)提问:1 个 4 是多少?即:14=4 41=4 口诀是:一四得四) 请你快速摆出四个 4。 列出算式 请你们摆一摆

53、 6 个 4、7 个 4、8 个 4、9 个 4 并试编口诀。 师巡视指导。 汇报并演示。 (二)出示 4 的乘法口诀。(读一读,记一记) (三)找出其中的规律。 (四)想一想:1 个 1 是几?怎么用乘法表示?口诀是什么呢? (讨论,结论:一一得一) 三、课堂练习 (一)看谁说的又对又快: 1 只青蛙 4 条腿,2 只青蛙()条腿,3 只青蛙()条腿,4 只青蛙 () 条腿,5 只青蛙()条腿,6 只青蛙()条腿,7 只青蛙()条腿,8 只青 蛙()条腿,9 条青蛙()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二)拍手游戏,再连线。 (三)填数。 四、作业:熟记 4 的乘法口诀。 板书设计: 4 的乘法口诀

54、 一四得四 二四得八 三四十二 四四十六 四五二十 四六二十四 四七二十八 24 / 67 四八三十二 四九三十六 课后反思:通过以旧引新这种方法学习 4 的乘法口诀,学生学得很轻松,教师设 计学生背口诀,在学生背口诀时,背四六二十四时,学生背不出来了,教师紧接 着提问,你有什么办法帮助他,学生想出了很多方法,有的借助前一句口诀,有 的借助后一句口诀,有的学生利用加法算式计算,还有的学生借助前两句口诀, 加深了对乘法口诀的理解,发散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练 习中设计了数学游戏“数青蛙”,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 数学,理解数学,体验到应用数学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功

55、和快乐,把整堂课的学习 情绪带到高潮。 练习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用 4 的乘法口诀,学生能正确熟练的求积,通过看图解决一些简单 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十分紧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用 4 的乘法口诀学生能正确熟练的求积。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看图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背 4 的乘法口诀。(指名背、齐背、师生对口诀) (2) 口算训练。(口算卡) (3) 今天我们来完成练习六,帮助大家巩固对 4 的乘法口诀的应用。 二、训练: (一)游戏: 一个学生出题,另一个学生说答案。(例如:4

56、2 等于 8) (二)巩固对乘法的认识: 问:为什么(1)能用乘法计算呢? 问:(2)可以怎么列式?说一说你的理由。 (三)观察图,找规律,把结果补充完整。 (四)出示图: 1、一共有多少人?(思考,列出乘法算式,小组交流) 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会列式计算吗?(小组讨论,你认为哪种方法好) (六)一辆小汽车限坐 4 人,有 13 人,租 3 辆小汽车够不够?(独立完成) 25 / 67 老师有 20 支笔,每人发 3 根,够不够,为什么?(实际操作) (七)提高题:二年级有四个班,每班选出 3 名男同学和 3 名女同学参加跳绳 比赛。二年级参加跳绳比赛一共有多少人? 三、作业:P40 页第

57、 7 题。背诵口诀。 板书设计:练习 课后反思:个别学生对四七二十八往后的口诀记得不熟,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时,一部分学生不理解题意,不知道该用哪些已知条件。 练习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掌握 25 的乘法口诀。通过图文结合的应用题,学生学会看图,弄懂题意, 能够找到有关的条件进行列式计算,训练学生应用所学的乘法知识解决现实生活 中的一些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的能力。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能够通过看图,弄懂题意,找到有关的条件。能够用乘法的知识解决 问题。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教学用具: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准备题: 48 38 54 4

58、9 55 95 39 29 (1) 算式说说各算是表示什么? (2) 直接说结果 (3) 用了哪句口诀 二、训练: (一)看图,说题意,再列式计算。 (二)学校按下表发给各班体育用品: 跳绳球拍毽子沙包 3 根 2 副 5 个 4 个 1、6 个班需要多少副球拍? 2、4 个班需要几根跳绳?说题意,知道是求几个几。 3、学校有 48 个毽子,发给 9 个班够不够? 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提出自己的问题,全班共同解决) (三)口算卡: 1. 直接说 47 56 39 84 25 33 26 / 67 64 57 94 31 45 63 对口诀,师生对,生生对 2、完成口算卡 (四)出示学生课外活动图:(说说你通过看图都发现了什么?)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吗?(通过看图,提出问题,共同解决) 三、作业:完成帮数上相应的练习。 课后反思:对于图文结合的应用题,有的学生不会看图,不懂题意,找有关的条 件进行列式计算有困难,个别学生单位名称找不准。 练习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养成认真计算、认真检查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乘加乘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能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