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等教育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有目
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
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这段话界定的是(C)。
A.社会教育B.家庭教育C.学校教育D.开放教育
2.教育社会性的最主要表现形式是(A)o
A.社会制约性B.自然制约性C.生物制约性D.心理制约性
3.人类教育依次有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社
会教育、社会主义社会教育。这段话说明教育具有(A)。
A.历史性B.生产性C.阶段性D.消费性
4.下列现象属于教育生产性的选项是(A)0
A.劳动力再生产B.提高民族素质C.维护社会秩序D.推动文化交流
5.教育活动与其他社会活动最根本的区别在于(A)o
A.是否有目的地培养人B,是否促进人的发展
C.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D.是否有组织性和系统性
6.否定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割裂教育的历史传承,把教育完全作为政治、
经济的附庸。这样的观念违背了教育的哪一特性?(C)
A.生产性B.永恒性C.相对独立性D.工具性
7.旧的社会制度下,可能出现新教育的萌芽,新的社会制度下,也可能存在旧教育
的延续。这种现象表明教育发展就有(A)o
A、相对独立性B、历史局限性C、社会制约性D、社会能动性
8.在完成高级中等教育基础上实施的教育是(B)。
A.大学教育B.高等教育C.职业教育D.成人教育
9.中国现代意义上的高等教育始于1898年7月建立的(A)0
A.京师大学堂B.京师同文馆C.福建船政学堂D.北洋水师学堂
10.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奠基之作,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学科的正式成立的是潘
懋元教授1984年主编并出版的(B)。
A.《新编高等教育学》B.《高等教育学》C.《比较高等教育
学》D.《高等教育学新编》
11.“高等教育学以高等教育为研究对象,以揭示高等专业教育的特殊规律,
论述培养专门人才的理论与方法为研究任务”。这段话体现了关于高等教育学研
究对象的哪一种观点?(B)o
A.矛盾说B.教育自身
说C.系统
说D.规律说
12.单纯依靠增加教育要素的数量,投入教育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教育
规模的扩大和事业的发展的现象是(A)o
A.教育的外延式发展B.教育的内涵式发展C.教育
的跨越式发展D.教育的渐进性发展
13.世界上最早的高等教育学专著是由英国纽曼撰写的(C)o
A.《大教学论》B.《美国高等教育》C.《大学的理
想》D.《普通教育学》
14.高等教育从性质来看是一种(D)。
A.普通教育B.职业教育C.继续教
育D.专业教育
15.教育能够把潜在的劳动力转化为现实的劳动力,这体现了教育的什么功能?
(A)
A.经济功能B.育人功能C.政治功能D.文
化功能
16.在影响教育事业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制约着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根本因素
是(D)0
A.人口分布B.生产关系C.政治制
度D.生产力水平
17.在当代,教育被人们视为一种投资,一种人力资本,这是因为教育具有
(B)o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文化功
能D.人口功能
18.一般说来,制约教育发展规模、速度和教育结构的根本性因素是
(A)o
A.生产力发展水平B.政治经济制度C.人口数量和质
量D.社会意识形态
19.科学技术知识的再生产和创新有多种途径,其中最重要的途径是
(D)o
A.社会生活B.科学实验C.生产劳动D.学校教育
20.发达国家大多已普及12年义务教育,而发展中国家一般仅普及9年义务教
育。这说明从根本上制约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的社会因素是(B)。
A.政治经济制度B.生产力发展水平C.人口数量和质
量D.社会意识形态
21.制约着高等教育的性质的根本因素是(A)。
A.经济基础B.文化C.生产
力D.科学技术
22.决定着高等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是(D)。
A.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发展水平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构C.社
会文化传统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23.高等教育能够促使受教育者实现政治社会化,而决定政治社会化内容的因素
是(B)o
A.社会性质B.政治制度C.生产力发展水
平D.科学技术发展
24.在外部条件大致相同的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学习的需要和动机不同,对
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也各式各样,这反映了下列哪种因素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
响?(D)
A.遗传素质B.家庭背景C.社会环境D.个体
主观能性
25.在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诸因素中,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
起(C)o
A.决定作用B.动力作用C.主导作
用D.基础作用
26.“惟上智与下愚不移”“生而知之”等反映了影响人的发展因素的哪一理
论?(B)
A.环境决定论B.遗传决定论C.教育万能
论D.儿童学理论
27.不同时期、地域、民族和阶层中生活的人的思想、品行、才能和习性,无不
打上历史、地域、民族和阶层的烙印,表现出很大的差别。这种现象表明的影
响人发展的因素是(B)0
A.遗传素质B.社会环境C.教育影
响D.个体实践
288.我国古代思想家墨子认为,人的发展有如白布放进染缸,“染于苍则苍,染
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墨子的这种观点属于(B)。
A.遗传决定论B.环境决定论C.教育主导
论D.主体能动论
29.高等教育通过培养各种专业人才,通过高等学校提供的科学技术成果和直
接为经济服务的各种活动来实现自己的(B)o
A.政治功能B.经济功能C.
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
30.把高等学校作为一种机构并针对外部环境而言,高等学校的职能是高等教
育功能的(A)。
A.具体化B.抽象化C.概括
化D.简单化
31.我国政府在国外设立“孔子学堂”,让更多的外国民众学习汉语,了解中
国,喜欢中国。这说明教育可以(B)。
A.创造更新文化B传播交流文化C.选择提升文
化D.筛选保存文化
32.下列选项中属于狭义教育目的的是(A)0
A.国家教育目的B.家庭教育目的C.利益
集团教育目的D.个人的教育目的
33.国家确定的高等教育目的可以分为(C)。
A.弹性高等教育目的和指导性高等教育目的B.普遍性高等教育目的和必
要性高等教育目的
C.指令性高等教育目的和指导性高等教育目的D.指令性高等教育目的和成长
性高等教育目的
34.以法律、法规赋予高等教育目的以法律效力,高等教育机构和教师必须执
行。这种高等教育目的是(B)。
A.必要性高等教育目的B.指令性高等教育目的C.指
导性高等教育目的D.普遍性高等教育目的
35.我国的高等教育目的属于(A)。
A.指令性高等教育目的B.人文主义教育目的C.指导性高
等教育目的D.必要性高等教育目的
36.高等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A)o
A.高等教育目的B.高等教育教学活动C.高等教育
教学计划D.高等教育教学大纲
37.体现高等教育活动总方向的选项是(D)o
A.课程标准B.教学计划C.高等教育
教学设计D.高等教育目的
38.指导并支配着整个高等教育过程,是高等教育实践活动的起点。这段话描
述的是(A)。
A.高等教育目的B.教学步骤C.教
材D.教学进度
39.在全面发展教育的各构成要素中,担负各育实施的方向、统帅和动力源泉
的是(A)o
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
40.由于高等学校培养人才的基本单位是专业,所以,高校培养目标在不同的
专门化领域中要落实为(A
A.专业培养目标B.学院培养目标C.课程培养目
标D.学科培养目标
41.在我国,对高等学校的培养目标提出一般要求的教育法律是
(B)。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学校法》
42.根据全面发展的要求,高等教育目标由(A)四个基本要
素构成。
A.知识、能力、品德、体质B.思
维、能力、品德、体质
C.知识、审美、品德、体质D.知
识、能力、品德、体型
43.高等教育目的是教育目的的(C
A.基本概念B.上位概念C.属概
念D.平行概念
44.立德树人是高等教育的(A),是我国高等教育目的的核心
妥取匕日。
A.根本任务B.课程目标C.管理目
标D.改革目标
45.高校培养目标是高等学校对所培养的人的基本素质在层次、类型、规格上的
不同规定,它是高等教育目的的(C)。
A.概括化B.抽象化C.具体
化D.形象化
46.高等教育目的与高校培养目标的关系是(B)。
A.抽象与概括的关系B.一般性与特殊性的关系C.普遍性与通俗
性的关系D.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47.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B)o
A.素质教育理论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
论C.创新教育理论D.生活教育理论
48.马克思主义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
(A)o
A.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B.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
C.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C.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49.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指的是(C)。
A.管理制度B.教学制度C.学校教育制
度D.教育体制
50.下列选项中属于学制规定内容的是(C)0
A.课程设置B.教学安排C.修业年
限D.教学进度
5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学制规定内容的是(A)o
A.课程设置B.入学条件C.修业年
限D.学校性质
52.在高等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保证高等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和有序运行的法定
的具体管理机制和操作规则被称为(A)0
A.高等教育基本制度B.高等教育管理制
度C.高等教育结构D.高等教育层次
53.对我国高等教育基本制度作出明确规定的是(D)o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中华人民共和
国教师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
高等教育法》
54.高等教育包括(A)。
A.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B.本科生教育和研究生教
育
C.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D.专科教育和大学教育
55.高等学历教育分为(C)、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A.中专教育B.职业教育C.专科教
育D.预科教育
56.接受非学历高等教育的学生,由所在高等学校或者其他高等教育机构发给
相应的(D)。
A.毕业证书B.肄业证书C.培
训证书D.结业证书
57.高等教育由(B)实施。
A.大学和高等专科学校B.高等学校和其他高等教育机
构C.大学和独立学院D.大学和科研机构
58.国家实行学位制度。学位分为(B)。
A.学士、硕士和博士后B.学士、硕士和博士C.学
士和硕士D.硕士和博士
59.授予个人的一种终身称号,标志着被授予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学术水平在某
一领域已达到的标准的是(D)。
A.荣誉B.证书C.称
号D.学位
60.1980年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3次会议通过
(B),并于1981年1月起施行,标志着学位制度正式建
立。
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华人民共
和国学位条例》
C.《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D.《中华人民共和
国教育法》
61.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国学位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是(A),
它改变了我国学位类型、规格单一的状况,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学位制度。
A.专业学位的设置B,准学位的设置C.国家
博士的设置D.副博士的设置
62.高等学校招生的目的、方法和实施办法的总称是(C)o
A.高校自主招生考试B.高考C.高校招生制度D.高
校招生简章
63.我国恢复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和研究生培养制度是在哪一年?
(B)
A.1976年B.1977年C.1978
年D.1979年
64.“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改为公社、各行业推荐入学的
办法,全国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制度中断了(D)o
A.8年B.9年C.10
年D.11年
65.在高等学校招生制度中实行高考制的国家不包括
(A)。
A.西班牙B.日本C.中
国D.菲律宾
66.2014年9月,国务院发布(C),开启了新高考改
革的大幕。
A.《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B.《国家中长
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C.《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D.《高等学校
接受委托培养学生的试行办法》
67.新高考制度下,考生不再划分文理科,除了语文、数学、外语这3科外,
考生可自选3门科目参加考试,(A)成为高校录取的重要依据。
A.学生综合素质B.学生才艺表现C.学生品德
素质D.学生身体素质
68.高校在毕业生就业市场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
(A)o
A.提供合乎市场需要的人才和正确有效地引导毕业生就业
B.加强政策引导和提供公平竞争机会
C.提供合乎市场需要的人才和完善的法律制度
D.正确有效地引导毕业生就业和完善的法律制度
69.目前高校毕业生数量与各行各业的需求量相比还远远不足,高校毕业生在
地区分布和结构上也不平衡,就业困难是(C)o
A.供大于求B.供求不均衡C.结构性
的D.期望值过高的
70.感受时代精神的敏锐性比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强烈的是(C)o
A.初中学生B.高中学生C.高校学生D.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
71.高校学生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是由(A)决定的。
A.身心特点与社会地位的要求和高等学校的教育任务与实施途径的要
求B.高等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要求
C.高等学校的要求和社会、家庭的要求D.生产力发
展需要和政治经济制度
72.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高校学生基本社会特征的是(B)。
A.具有较强的自我封闭
性B.具有群体成员的互动
性
C.具有较为简单的内部结构层次D.感受
时代精神迟钝
73.当代高校学生的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这种多元化价值观反映在
(B)o
A.饮食习惯上B.学习态度和学习时间分配上C.
待人接物上D.遵纪守法上
74.“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出自(B)o
A.韩愈的《进学解》B.韩愈的《师
说》
C.柳宗元的《答韦中立论师道书》D.柳宗元的《师友箴》
7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规定:(A)0
A.国家实行教师资格制度B.学校实行教师招考制度
C.国家实行特岗教师制度D.国家实行教师末位淘汰制度
76.“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隐喻了教师劳动具有(B)。
A.连续性B.长期性C.创造性D.示范性
77.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生活方式习惯,会影响和陶冶学生
的思想品德和政治理想,内化为学生人格的一部分。这段话体现了高校教师劳
动的(B)o
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
性D.群体性
78.任何一个高级专门人才的养成,绝不是一二个教师的作用,而是全体任课
教师、甚至包括教学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共同劳动和影响的结果。这段话体现
高校教师劳动的(D)o
A,复杂性B.示范性C.创造
性D.群体性
79.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统称为
(A)o
A.师德B.师资C.师
范D.督导
80.2018年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高校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中的
(B)是底线,是高校教师不可触碰的红线,也是一份“预防保健
手册”。
A.倡议性规定B.禁行性规定C.日常
性规定D.常规性规定
81.在学生眼里,老师“吐辞为经、举足为法”,一言一行都给学生以极大影
响。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D)。
A.连续性B.长期性C.创造性D.示范性
82.大学教师的首要职责是(A)。
A.教书育人B.科学研究C.服务社
会D.科技创新
83.“四有”好老师的“四有”是指(B)o
A.有理想信念、有渊博知识、有高尚品德、有道德情操
B.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C.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D.有理想信念、有文化、有纪律、有仁爱之心
84一般说,以培养研究生和科研为主的大学,职务结构是
(A)o
A.倒金字塔型B.梯形C.卵
型D.金字塔型
85.一般说,以教学与科研并重的大学,职务结构呈(C)o
A.金字塔型结构B.倒金字塔型结构C.
卵型结构D.菱形结构
86.一般说,以教学为主的专科学校,职务结构呈(A)o
A.金字塔型结构B.倒金字塔型结构C.
扁平型结构D.菱形结构
87.我国最早记载和阐释孔子“不愤不启,不怫不发”启发式思想的著作是
(B)。
A.《学记》B.《论语》C.《大
学》D.《孟子》
88.根据社会专业分工需要和学科体系的内在逻辑划分的学科门类统称为
(D)。
A.课程B.学科C.专
题D.专业
89.高等学校据(D)制定培养目标、教学计划,进行招生、教
学、毕业生分配等项工作。
A.学校需求B.课程C.学生需求D.
专业
90.学生按(C)进行学习,形成自己在某一专门领域的专长,
为未来职业活动作准备。
A.生涯规划B.兴趣C.专
业D.学业规划
91.高等学校中专业的出现是以一定的(B)为前提的。
A.社会进步B.社会分工C.工业
革命D.技术革命
92.高等学校中专业的基础是(C)o
A.教育内容B.科
学C.学
科D.社会问题
93.各高校制定培养目标时,应当体现人才培养的(A)0
A.差异性B.均质性C.统一
性D.高标准
94.实现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的教学设计方案界定的是(A)0
A.狭义课程B.广义课程C.教
材D.教辅材料
95.正式列入学校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以及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课外活
动,我们称之为(B)。
A.隐蔽课程B.显性课程C.弹性课
程D.核心课程
96.它不在教学计划中反映,不通过正式的教学进行,但却对学生的知识、情
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
目标的实现。我们称这种课程为(C)。
A,显性课程B.公开课程C.潜
在课程D.开放课程
97.以其整体来体现教育目的和专业培养目标的是(D)。
A.教学管理B.就业管理C.招生计划D.教
学计划
98.高校教学计划是按照(A)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
规范性文件,体现了社会对某一种专门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要求,是高校组织
和管理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
A.高等学校培养目标B.学科教学目标C.课堂教
学目标D.教育法律法规
99.按照高等学校培养目标制定的指导教与学活动的规范性文件是
(B)。
A.高校课程体系B.高校教学计划C.高校教
学规章D.高校教学进度
100.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高校教学计划构成要素的是(D)。
A.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B.课程设置与开设顺序C.
教学时数D.教学方法的运用
101.制定高校教学计划的前提与依据是(C)。
A.学生的发展需求B.教育政策C.培
养目标D.人才供给
102.高校人才培养和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是(A)。
A.教学计划B.教学大纲B.教育治
理C.教学评价
103.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高校教学的主要依据是
(D)。
A.教学计划B.课程表C.学分
制D.教学大纲
104.以系统和连贯的形式,按章节、课题和条目叙述某一学科的主要内容的教
学指导文件是(A)。
A.高校教学大纲B.教育治理C.高校
校训D.高校教学计划
105.教学大纲一般分三个部分,即(B)o
A.前言、说明和附录B.说明、本文和附
录C.说明、后记和附录D.说明、本文和索引
106.高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和校训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课程类型
而言,它们属于(D)0
A.学科课程B.公开课程C.显性课程D.
隐性课程
107.编写教材(教科书)的直接依据是(C)o
A.教学计划B.课程目标C.教学大
纲D.课程说明
108.高等学校的中心工作是(A)0
A.教学B.德育C.社会实
践D.就业
109.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在教学系统中通过媒介进行的传递信息的
B)o
A.单边活动B.双边活动C.自主活
动D.讲授活动
110.教学过程是学生以掌握(C)为主的过程。
A.直接知识B.默会知识C.间接知
识D.人文知识
111.高校教学过程是学生由学习活动向(A)过渡的过程。
A.职业劳动B.脑力劳动C.体力劳
动D.复杂劳动
112.在高等学校教育中,大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借助的是
(D)o
A.生产经验B.生活经验C.直接知
识D.间接知识
113.高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能满足于“授人以鱼”,更要做到“授人以渔”。
这里强调教学应该重视(B)0
A.传授知识B.发展能力C.培养个
性D.形成品德
114.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主要标志是(D
A.确保学生的独立地位B.维持正常课程秩序C.维护教师
的中心地位D.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115.“西邻有五子,一子朴,一子敏,一子盲,一子偻,一子跛,乃使朴者
农,敏者贾,盲者卜,偻者绩,跛者纺。”这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C)。
A.传授知识和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相统一的原则B.理论与
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C.面向全体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
则D.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
的原则
116.为了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形成的教学活动的一定结构方式被称为
C
A.课堂教学B.教学方法C.教学组织形
式D.走班制
117.高等学校教学工作基本环节的中心是(B)。
A.备课B.上课C.课外作
业D.课外辅导答疑
118.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创立了“产婆术”。它体现的主要教学方法是
C)o
A.讲授法B.讨论法C.谈话法D.演示法
119.教师通过口头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的教
学方法是(A)0
A.讲授法B.讨论法C.演示
法D.读书指导法
120.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崇尚(A)o
A.自学讨论B.讲授法C.演讲
法D.案例教学法
121.高校最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是(B)o
A.自学讨论B.讲授法C.演讲
法D.案例教学法
122.高校教学中很受学生欢迎的方法是(A)o
A.讨论法B.讲授法C.自
学指导法D.案例教学法
123.“不愤不启,不俳不发”这一命题体现了哪种教学指导思想?
A)
A.启发式B.注入式C.协同
式D.合作式
124.高校教学常规管理的中心环节是(C)
A.学生成绩评定B.教学实习C.编排课程
表D.安排任课教师
125.19世纪中叶,斯宾塞发表(B),把教育明确划分为“智
育”、“德育”(moraleducation)、“体育”。
A.《教育漫话》B.《教育论》C.
《大教学论》D.《社会静力学》
126•提出“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
“美感教育”五育并举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A)o
A.蔡元培B.王国维C.
鲁迅D.李大钊
127.德育主要包括的四个基本组成部分是(D)o
A.思想教育、品德教育和纪律教育和公民教育B.政
治教育、道德教育、素质教育和公民教育
C.道德教育、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教育D.道德
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纪教育
128.“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出自
(A)。
A.《大学》B.《论语》C.《中
庸》D.《孟子》
129.清朝政府“废科举,兴学堂”发生在哪一年?(C)
A.1904年B.1912年C.1906
年D.1902年
130.德育要提升学生(C),养成道德行为,使学生成为
道德主体。
A.道德意志B.道德情
感C.道德判断力D.道德境
界
131.下列选项中教育社会性质根本标志的是(D)。
A.体育B.劳动技术教育C.美
育D.德育
132.德育对智育、体育、美育的促进作用表现在动机作用、方向作用和
A)o
A.习惯和方法上的支持B.学习作用C.维持身心
健康作用D.改进作用
133.德育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为促进社会的(A)。
A.稳定与发展B.改革与进步C.剧变与进
步C.渐变与发展
134.在德育过程结构诸要素中,最基本的要素是
(B)0
A.教育者与德育内容B.教育者与受教育者C.受
教育者与德育内容D.德育内容与德育手段
135.德育过程造就道德主体,包括(B)两个方面。
A.群体道德社会化和社会道德群体化B.个体道德社会化和社会
道德个体化
B.个体道德社会化和社会道德群体化D.班级道德社会化和社会道
德群体化
136.衡量学生思想道德水平高低的根本标志是(D)。
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
感D.道德行为
137.在小组讨论中,关于什么是道德行为培养的关键,同学们有下列四种不同
的看法。其中正确的是(D)o
A.形成良好的道德意志B,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
C.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D.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138.德育过程既可以从知或情的培养入手,也可以从意或行的锻炼开始,具有
多开端性。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是(B)0
A.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发展的不均衡B.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的发展不
平衡
C.知情意三个要素的发展不均衡D.知情意行四个要素的发
展是平衡的
139.德育过程既可以从知或情的培养入手,也可以从意或行的锻炼开始,具
有(A)。
A.多开端性B.唯一开端性C.封
闭性D.协同性
140.大学生张某写了保证书,决心遵守学生管理纪律,上课不再迟到。可是
一到冬天一冷,张某迟迟不肯钻出被窝。以至于再次迟到。对王军进行道德教
育的重点在于提高其(C)。
A.道德认识水平B.道德情感水平C.道德意志水
平D.道德行为水平
141.品德形成的基础是(A)。
A.活动与交往B.德育课程C.社会要
求D.自我教育
142.高校德育目标的确定,必须坚持(B)o
A.促进高校学生成才B.社会主义方向C.时代特
点D.民族传统
143.爱国主义包含三个不同但又相互关联的层次,即
(A)。
A.爱国情感、爱国信念和爱国行为B.民族认同、文化自信和爱国行
为
C.文化自信、民族自豪和爱国信念D.爱国情感、理论自信和民族认
同
144.德育目标确定了培养人的总体规格和要求,但必须落实到
(A)。
A.德育内容上B.德育规律上C.德育原则
上D.德育方法上
145.德育是各个社会共有的社会教育现象,其不具备以下哪种属性?
(C)
A.社会性B.继承性C.娱乐
性D阶级性
146.德育的永恒主题是(B)。
A.心理健康教育B.爱国主义教育C.
理想教育D.生存教育
147.高校德育过程中必须坚持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和A)o
A.管理育人B.方法育人C.观念育
人D.规章育人
148.教师自觉地利用环境和自身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的德育方法
是(D)o
A.自我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
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149.高校德育方法很多,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
(D)。
A.惩前忠后,治病救人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50.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三下乡等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同学们服务社会的能
力和意识。这属于德育方法中的(C)。
A.示范法B.陶冶法C.锻炼
法D.将惩法
151.“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
是(A)o
A.陶冶法B.示范法C.锻炼法D.自我教
育法
15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与下列选项中哪个是
相同的?(D)
A.春风化雨B.学贵有疑,小疑则小
进,大疑则大进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
不正,虽令不从
153.《学记》中讲的“长善救失”与下列哪个选项的意思相同?
(D)
A.因材施教B.严爱结合C.理论联系实
际D.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
154.学生从道德上理解道德规范并不难,但是要真正把这种要求转化为个人的
道德需要,形成道德信念,就必须经过道德实践的亲身体验,其中转化的催化
剂是(D)。
A.道德动机B.道德评价C.道德行为习惯D.
积极的道德情感
155.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的欲望支配不能
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做出违反道德规范的事,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
(C)0
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B.缺乏良好情感C.道德意
志薄弱D.缺乏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
156.锻炼法具体方式有很多,包括:练习、组织活动、遵守规章制度和
(B)0
A.讨论交流B.委托任务C.经典诵
读D.倾听演讲
157.在西方,首开研究生教育先河的是(D)。
A.牛津大学B.剑桥大学C.哥
尼斯堡大学D.柏林大学
158.在我国,按照授予学位类别,研究生可以分为(A)o
A.学术学位研究生和专业学位研究生B.脱产研究生和在职研究
生
C.硕士学位研究生和博士学位研究生D.国家计划研究生、委
托培养研究生
159.我国正式建立学位制度是在(A)o
A.1981年B.1977年C.1980
年D.1984年
160.在我国,硕士学位是一个(D)的学位层级。
A.过渡性B.依附性C.从
属性D.完整、独立
161.我国博士生的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导师指导、(C)
和科学研究相结合。
A.交流学习B.参加座谈会C.课程学
习D.自学
162.我国博士生的培养模式可以概括为:(D)、课程学习和科学研究
相结合。
A.博士生自学B.交流互访C.交互为
师D.导师指导
163.它作为具有职业背景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层次专门人才而设
置。这种类型的学位是(D)。
A.学术学位B.科学学位C.学士学
位D.专业学位
165.专业学位作为具有(A)的一种学位,为培养特定职业高
层次专门人才而设置。
A.职业背景B.学术背景C.国际背
景D.经济背景
166.我国批准设置和试办的第一个专业学位是(A)0
A.工商管理硕士B.工程硕士C.教育硕
士D.法律硕士
167.我国从1985年开始进行(A)的评估实践。
A.学位与研究生教育B.博士研究生教
育C.硕士研究生教育D.博士后教育
168.《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规定,硕士学位、博士学位,由
C)授权的高等学校和科学研究机构授予。
A.教育部B.省教育
厅C.国务院D.教育局
169.不实行“学校学位”授予制度的国家是(D)o
A.美国B.法国C.日本D.中国
170.实行“学校学位”授予制度的国家是(A)o
A.美国和法国B.法国和中国C.日本和中
国D.美国和中国
171.今后的一段时间,我国研究生教育应坚持以(C)
为原则,分层办学、有序发展,形成合理的研究生教育层次结构和类型结构。
A.宏观指导B.微观指
导C.分类指导D,整体规划
172.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自主创新的三个层面分别是(A)。
A.重大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B.技术创新、原始创新和引进借鉴再创新
C.观点创新、技术创新和借鉴创新
D.理论创新、内容创新和方法创新
173.实施研究生教育成本分担,坚持“谁受益,谁付费”的原则,使
(C)成为研究生教育投资的主体之一。
A.公司企业B.基金会C.个
人D.集资
174.促进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转化的有效途径是
A)o
A.产学研合作教育B.社会实践活
动C.专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