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石化“十五”原油供应及配置研究_第1页
中石化“十五”原油供应及配置研究_第2页
中石化“十五”原油供应及配置研究_第3页
中石化“十五”原油供应及配置研究_第4页
中石化“十五”原油供应及配置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石化“十五”原油供应与配置研究随着中国石油化学行业结构调整,中国石油化学集团实现了上下游一体化,原油生产和供应作为石油化学集团上游石油企业的核心业务,为下游石油化学企业的生产提供了稳定的供应。 由于石化集团原油加工企业主要分布在消费区域,原油配置成为连接上下游企业的重要连接手段,搞好原油配置对提高公司集团整体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特别是在目前中石化自产原油量不足原油加工量需求、内部石油资源潜力不足的情况下,随着石油需求的增加,对外部原油资源,特别是进口原油资源的依赖度增加,原油配置效应对集体经济效益的影响越来越大。 本文主要从分析“九五”期间中石化集团原油配置现状和问题入手,预测掌握“十五”期

2、间原油供求的基本趋势,提出“十五”中石化公司集团原油配置的设想建议。一、中石化集团原油供应和配置现状(一)原油供应总量和结构;中石化集团原油资源主要包括中石化自产原油、中石油供应原油、进口原油分别约占30%,中海洋供应原油占10%。1998年公司集团原油资源量8073万吨,其中石化自产原油供给量2784万吨,占34.5%; 中石油为2276万吨,占28.2%; 中海洋原油819万吨,占10.1%; 进口原油为2194万吨(一般贸易为1812万吨,进口为382万吨),占27.2%。(2)原油配置现状和特点;中石化集团的石油化学企业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东及中南地辖区,在原油配置方面,中石化自产原油主

3、要供应华东及长江中游地辖区精炼厂,中石油原油主要供应华北、华东内陆及中南内陆地辖区精炼厂,海洋原油主要供应沿海及沿江地辖区精炼厂,进口原油主要供应东南沿海精炼厂。从原油供应和配置的现状来看,主要呈现以下特点1 .在原油供应方面,以国内陆地资源为主。1998年中石化集团原油资源量中,国内陆上原油资源量为5060万吨,约占63%,其佘预为海洋原油和进口原油。2、精油能力的版结构上,有两个版结构特点:一个形成了华东、中南和华北地辖区5:3:2精油版结构。 二是内陆、沿海、沿江地辖区能力版结构基本平衡。中石化集团石化企业原油总加工能力为11360万吨(1997年数据),能力版结构华北地辖区石化企业加工

4、能力为2000万吨,占18%。 华东地辖区加工能力5800万吨,占51%; 中南地辖区加工能力3560万吨,占31%。 从内陆、沿海、沿江精炼企业的能力版结构来看,分别占33%、37%、30%。3、原油进口量呈逐年上升趋势,主要分布在沿海及沿江地辖区,形成东南沿海向中部的供油流动。随着国内经济的发展,对石油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从1993年到1997年,中国原油进口量一直呈上升趋势(见图1-3 ),1998年中国实际进口原油2732万吨,其中石油化学组原油进口量占80%。 石化集团一般贸易进口原油1812万吨中,1440万吨进入沿海及沿江石化企业,约占79.5%。4 .在原油配置中,基本体现了近

5、邻供给的原则。中石化集团的自产原油和中石油供应原油中,胜利原油、大庆原油的一部分供应到沿江、沿海石化企业,其他产地的原油均供应到附近当地或附近的地辖区精炼厂的中海洋原油供应到附近的精炼厂的云同步,沿江企业也配置的进口原油在港口和码头所在地的石化企业配置,云同步主要沿江地辖区(3)原油配置存在问题;1 .内部自产原油资源量不足,难以满足加工需求。1998年中石化原油资源量中自产原油占总资源量的34%,石化集团原油加工能力的25%,不能满足加工需求的一盏茶。2 .原油加工能力没有用于一盏茶,炼油装置的平均负荷率低。从各地辖区石化企业加工负荷情况来看(见图1-4 ),中石化集团石化企业整体炼油装置开

6、工不足,平均加工负荷率为66.8%,其中华北地辖区石化以外炼厂及华东内陆和中南内陆地辖区炼厂的平均加工负荷率只有52.7%,加工能力未被一盏茶利用。3、原油加工量与成品油市场需求之间存在不平衡。从1998年各地辖区成品油生产需求情况来看(见表1-1 ),公司集团石油化学公司所在地辖区华北、华东和中南地辖区市场存在供求差距,总差距达到1470万吨,原油加工量差距约2650万吨。 现在,为了平衡供求的不符点,弥补了中石油东北油和西北油欠缺的地辖区,而中南地辖区还有405万吨成品油市场的欠缺,换算成原油加工量欠缺的约700万吨。4 .在原油配置上,存在运费高的现象。第一,远程运输提高了运费。 例如,

7、吐哈原油供应洛阳石化和荆门石化,塔里木原油供应洛阳石化和石化,该长距离以铁元素道为主的运输平均每吨原油运输杂费达442元。 二是沿江地辖区石油化学企业原油运输费普遍偏高。沿江石化企业原油输送杂费相对较低的是中石化胜利原油,最高的是中石油大庆原油,大庆原油配置在沿海企业的输送杂费相对较低。此外,在沿江炼厂配置中,供给巴陵石化和荆门石化的原油运输杂费都处于最高水平,其中巴陵石化的原油配置,胜利原油运输杂费水平相对最低169元/吨,大庆原油最高262.2元/吨。 大庆原油、西江原油到荆门石化的运输杂费分别达到386元/吨和363.5元/吨。二、中石化集团“十五”原油供应总量和结构预测(一)国内原油供

8、求趋势预测;随着国民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石油消费在中国能源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必然增加,国内原油供需的基本趋势预计在今后至少5年内国内原油产量的增加速度未达到需求的增加速度,原油进口量将逐年增加。根据2000-xx年全国原油产量的预测,“十五”期间国内原油产量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0.7%左右,预计到xx年全国原油产量约为1.65亿吨。在云同步时期,中国对石油的需求呈现较强的态势。 1998年中国国内原油需求量(产量纯进口量)为1.72亿吨,根据国家规划委员会能源所能源部门的预测,2000年全国原油需求量约为1.9亿吨,到xx年达到2.48亿吨。 当时原油供求差距约8300万吨,中国对外依存度达到

9、34%。(二)中石化集团原油供应总量及结构预测;1 .原油供应总量的预测假设供给石油化学企业的原油资源全部用于原油加工,根据中国石化咨询公司的预测,2000年公司集团的原油供给量约为0.94亿吨,xx年约为1.26亿吨,比2000年增加3200万吨,比1998年的原油加工量8060万吨增加4540万吨2、原油供给结构预测受国内原油产量增加的有限以及自身资源潜力不足的影响,石化集团原油供给结构必然表现国内陆上原油资源比重的减少和对外依存度的增加。xx年国内原油供应量比1998年增加约590万吨,其中中石化自产原油减少30万吨,中石油原油增加约70万吨,中海洋原油增加约550万吨,xx年原油供应量

10、的增加主要通过进口原油约3950万吨实现。 假设国内原油增加的产量全部供给石化集团,其原油供给结构为中石化自产原油供给量2750万吨,中石油2350万吨,中海洋1370万吨,进口原油6130万吨,分别占总量的22%、19%、11%和48%。 国内陆地原油资源在原油供给总量中的比重下降以及进口原油比重增加成为必然的趋势。根据国内各油源原油资源潜力和开发情况,对“十五”期间中石化公司集团国内原油资源增长进行预测主要有:一是中石油原油资源增量的主要西部油区。 由于中国东部主要原油产区已进入开采后期,西部地区是原油资源的战略交接地辖区,“十五”期间石油原油70万吨的增量将成为主要西部原油产区。二是中海

11、原油供应量增加是主要渤海海域。 中国海洋公司1998年原油产量1632万吨,其_产量1362万吨(南海东部产量1255万吨,南海西部产量107万吨),渤海产量265万吨,东海油区当年刚开始生产。 按照海洋公司的发展目标,xx年南海海域原油产量稳定在1000万吨,渤海海域原油产量达到1000万吨,即南海原油产量比1998年减少250万吨,渤海海域为主力开发地辖区,原油产量比1998年增加750万吨,xx年海洋原油增加量根据国际市场原油供给潜力分析,从原油供给安全需求来看,“十五”期间中国石化进口原油资源表现为以中东地辖区国家和_原油为主、以亚太和非洲原油为辅助的稳定、多元的供给结构。进口原油资源

12、中,中东原油所占比例持续增加,1998年达到60%,亚太和非洲地区原油所占比例持续下降,1998年下降到不足30%。 现在主要生产低硫原油的东南亚,非洲地辖区表明蕴藏量没有划时代的增加,除非考虑其他原油的进口,预计“十五”期间中东含硫原油在进口原油总量中所占的比例不会低于现在的水平,即进口原油总量的约60%。 由此预测,xx年中国中东原油进口量将达到4980万吨,其中中石化进口中东原油资源量为3680万吨。 此外,根据中俄两国政府签署的关于进口_原油的协议,xx年以后,每年约有1500万吨_原油进入国内,占进口原油总量的约25%,当时,应根据石油安全供给的要求,将中东的含硫原油的进口量减少到5

13、0%左右。三、中石化集团“十五”原油配置的构想建议(一)原油配置原则;在分析石化集团原油配置现状和预测“十五”发展趋势的基础上,研究确定公司集团原油配置的思路和方法,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原油加工量适应市场需求的原则。 原油加工和配置要注重市场,要根据各地辖区市场需求的特点确定原油加工量,适应石油消费需求的增加,调整炼油能力的版结构,以满足不同地辖区的市场需求,提高公司集团的市场占有率。2 .原油加工量适合原油供应的原则。 根据油源的不同,原油输送到精炼厂的路线和输送距离也不同,会引起输送方式和运输费的不同。 由于石化集团自产原油不足,原油加工主要依赖外部资源,大规模采购必然关系到原油的有效配

14、置问题。 为了避免运输费的不合理消费,应根据最近的供应和运输费最节约的原则,根据原油的不同合理决定各精炼厂的原油加工量。3、原油质量与加工装置相符的原则。 “十五”期间进口原油数量,特别是进口含硫原油数量将增加,石化集团原油加工装置应适应这一变化趋势,及时加以改造,提高含硫原油的处理能力。4、原油加工量与精炼厂能力一致的原则。 目前石化集团石化企业的平均装置负荷率不足70%,其中有些石化企业的加工负荷率不足加工能力的一半。 能力闲置不仅意味着市场状况不景气,也意味着增加企业的消费。 “十五”期间扩大企业能力,必须在提高装置利用率、满足合理加工负荷率的基础上进行建构。(2)原油配置的思维方法基于

15、当前石油化学组原油配置存在的问题,结合原油配置原则,“十五”期间原油配置总体思路立足于满足炼油厂加工需求量,统筹考虑油源、运输距离、运输费、原油质量、市场需求等因素,加强国内资源勘探开发和云同步,确保进口原油经济、安全、 在切实推进供应的这个思路指导下,华北地辖区石化企业加工中石油大庆原油、辽河原油及天津、黄岛码头进入国内的进口原油或_进口原油为主的中南内陆地辖区或长江中游地辖区加工国内陆上原油为主,补充中海洋原油或_进口原油的中南沿海地区以加工中的海洋原油及进口原油为主具体而言,必须采取以下措施:1、适应各地辖区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调整精油能力的版结构。目前石化集团原油加工能力约为1.136

16、亿吨,xx年原油需求量约为1.26亿吨,预计能力需要增加约1240万吨。 根据xx年各地辖区成品油需求量的预测,华北、华东和中南地辖区存在不同程度的原油加工能力差距。“十五”期间中石油东北地辖区和西北地辖区原油加工能力依然丰富,生产的成品油可供应近期华北、华东内陆和中南内陆地辖区,石化集团1240万吨精油能力的扩展可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石化企业,其他地辖区石油化学企业的原油加工能力“十五”期间几乎不变。这样“十五”期间华东及中南地辖区炼油能力比“九五”增加约13%,华北地辖区能力不变的沿海、沿江和内陆地辖区看来,4:3:3的炼油能力版结构,即“十五”期间主要是增加沿海地区石油化学企业原油加工能力。2、适应不同油源资源量的变化,按照近期原则制定原油增量配置。“十五”期间,预计石油化学集团原油供给总量将增加,国内资源增量部分主要由中石油西部地区、中海洋渤海海域构成,按照附近的原则,中石油原油主要供应中南内陆地辖区的精炼厂,而中海洋原油主要供应华北、华东地辖区的精炼厂。 进口原油增量中_原油主要供应华北地辖区精炼厂或南下中南内陆地辖区精炼厂,而提高该地辖区加工负荷率的其他增量主要供应沿海地区精炼厂。 因此,“十五”期间,华北地辖区炼厂以加工中石化胜利原油、中石油东北及华北原油、中海洋渤海原油和_进口原油为主。 华东沿海及中南沿海地区精炼厂以加工中的海洋南海原油和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