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自然灾难与防灾减灾教育的思维方法【摘要】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难多发的少数国家之一,具有自然灾难种类多、发生频率高、强度大、分布广、地域差异显着等特点。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难频繁发生,损失严重,造成人员身心损伤,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破坏自然资源和环境。 从客观要求提高防灾减灾教育的必要性的认识出发,参考国外先进的防灾减灾教育经验,从重视政府、推进防灾减灾教育普及化、经常化和法制化的基础教育着手,采取将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学系统的各种形式,强化对公众的防灾减灾宣传,强化防灾减灾专门人才的训练【牛鼻子词】中国自然灾难防灾减灾refringontheeductionconnentheprevent
2、onandreductiononnaturaldisstersinchina【abstract】chinaisoneofthefewcountriesplaguedbyallkindsofnaturaldissters.naturaldisstersinchinarecharactersizedbyrichvariety 广播,广播,图形差异,etc. In recent years, naturaldisstersbefallChina和aneveboeinasing频率以及avebutheabutheminicationandavebuthemicationaboutheminicatio
3、na increase the risk of socos andinflictphysicalandpsychologicaltraumaamongcitizens importthrotonnaturalresourcesandenvironment.natiarlythispromplettheeneoff fortheimprovinginfortheimpr ionandmitigationeducation.therefore,thesuccessuccesservereenceaboadmustbeusedasagoodsourcesofrefe andthegovernment
4、smustattactiongreaprovetheportalizationofedissterprevendmitigationandmachieperma componentruleandlegalestabli education theeductionofdissterverpreventionandmitigationshourcentionaleductionsystememedtointensi ublicitycampaignofdi fessiontrationofdissterpreventionandmitigationpersonalshouldbe
5、tepeated tohelpfulltheimplementationofscientificdeve关键字:关键字; 国家灾难报告; 分散事件和限制条件;分散事件和限制条件,分散事件和限制条件,分散事件和限制条件,分散事件和限制条件,分散事件和限制条件自然灾难是在自然环境中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和财产的自然变异和极端事件。 自然灾难种类多样,既有地震、火山喷发、泥石流、海啸波、台风、洪水等突发灾害,也有地面沉降、土地沙化、干旱、海岸线变化等表现在有日子上。 也有因臭氧杀菌层的变化、水体污染、水土流失、酸雨等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灾害。 人类每天都面临着各种自然灾难的危害和威胁。 人类发展史实际上是与
6、各种自然灾难战斗的历史。 由于自然灾难,民众的生命财产损失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是巨大的。 我国是世界上自然灾难多发的少数国家之一。 特别是近年来,重大的自然灾难频繁发生受灾令人心痛。 这方面与我国自然灾难的特点有关,另一方面防灾减灾教育薄弱,自助能力有相当大的关系。 加强我国防灾减灾教育,最大限度减少突发自然灾难对社会经济的危害。 认识我国自然灾难的特点和危害,是有效进行防灾减灾教育的基础。1我国自然灾难的特点1.1种类多我国地域辽阔,世界上所有的自然灾难在我国几乎都分布。 地震、洪水、台风、干旱、雷电、高温热波、沙尘暴、地质灾害、赤潮、森林草原火灾、植物森林病虫害等灾害时发生。 其中洪水、
7、干旱、地震灾害最大1.2发生频率高,强度大我国素有“三岁一饥饿、六岁一衰、十二岁一荒”之说。 据史料统计,从公元前206年到1994年的2155年,水涝害169次,大干旱666次,大部分水涝害每年都有,残疾人万人以上的灾害十年到二十年一次,这40多年来,每年50次,洪水灾害58次,台风69次,冷冻灾害25次,这远远超过世界平均频率据统计,2.0世纪5.0年代发生灾害以上自然灾难的频率为12.5,9.0年代以后,几乎每年都遭遇大灾难。 这与我国所处的自然条件有关。 我国是季风性气候影响,几个主要气候灾害,特别是地区洪水灾害和局部灾害非常严重,基本上每年都有洪水和干旱的灾害。 另外,中国位于太平洋
8、,亚洲,印度洋的大板块交汇地区,新构造运动活跃,地震活动非常频繁1.3分布广泛,地区差异明显在中国,超过7.0的城市,5.0人口受到地震、洪水、海洋等自然灾难的威胁,发生灾害的地区有所不同。 东北地区发生季节性干旱(冬天春天比较多)。重)、低温冻害、暴雨洪水、森林火灾等灾害为主。 华北地辖区以季节性干旱(春秋重)、暴雨洪水、地震等灾害为主。 西北地辖区以常年干旱(春秋重)、冰雹、暴雨、地震等灾害为主。 华南地辖区以季节性干旱、暴雨洪水、低温冻害、冰雹、台风、风暴潮、热带风暴为主。 地震灾害等为主。 西南地辖区以季节性干旱(冬春重)、森林火灾、低温冻害、冰雹、台风、暴雨、地震、滑坡、泥石流等灾害
9、为主。 长江中下游地辖区以季节性干旱、暴雨洪水、热带风暴、台风、风暴潮、海啸波等灾害为主。 青藏高原以低温冻害、冰雹、地震等灾害为主。2我国自然灾难造成的危害2.1生命财产和经济损失重大我国70%以上的大城市,50%以上的人口,75%的工业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地震、地质与海洋等灾害严重的地区,这是我国灾害的严重原因。 民政部的资料显示,我国一般年度全国受灾人口约2亿人,其中死亡数千人,约300万人以上,农作物受灾面积4000万公顷以上的倒塌房屋300万户左右。 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年平均自然灾难人口达到了3.7亿人以上,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至少为1000亿元,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前后
10、出现的2003年非典、2008年初南方特大冰雪灾害、“512”汶川大地震和今年发生的云南、贵州、广西等大干旱、青海玉树大地震、江淮流域、四川和南方多省大洪湿、甘肃舟曲特大泥石流等严重自然灾难造成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损失不可估量。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发布的最新资料显示,2010上半年灾区人口2.5亿人(次),灾害3514人,不知去向486人,直接经济损失2113.9亿元。 有人估计,9.0年代以来,我国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我国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36。千分之几),损失是巨大的2 .造成两个人的身心创伤由于自然灾难的突发性和紧急性,不仅会导致人的身体障碍、伤害,还会引起人的心理失衡,如思维混乱、意志失控、
11、感情紊乱等心理危机。 心理疾病如果不及时指导,轻者的神经就会衰弱,导致重者精神抑郁、分裂、死亡。 面对遇难者的遗体、亲人的死亡、房屋的倒塌、安全感的丧失、身体的障碍,大多数人几乎12年后就能恢复正常的生活。 严重的自然灾难给人的身心造成的损伤,在个体消失之前不会停止。2.3增加社会不稳定因素自然灾难导致社会治安失控、犯罪活动增加、股票价格波动、通货膨胀、卫生公共系统失衡、民众恐慌、政府官员腐败等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严重的自然灾难也可能导致社会经济生活崩溃、社会动荡和变迁。 受灾者受灾后,无法及时部署和救助,灾后生活无法保障,物资不足,财产损失和受灾者转移等给社会管理带来困难,发生过激行为和集体
12、事件的可能性增大,形成社会不稳定的因素。3加强防灾减灾教育的必要性防灾减灾教育的目的是把灾害损失降到最小。 国际减少自然灾难十年行动纲领提出,采取适当措施,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减灾的重要性,通过教育、培训和其他方式,加强家庭、学校、社区抗灾能力。3.1加强防灾减灾教育有助于提高国民素质国民素质在防灾灾害的“软实力、国民素质必须全面提高”“国际上减轻自然灾难十年”中指出,“教育是灾害计划的中心,知识是灾害成败的关键”,通过教育,让国民获得减轻一盏茶防灾灾害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获得防灾所需的环境和伦理意识、价值我国民众因缺乏这方面的素质教育,灾难临时来临时,人们不知如何预防,不知如何有效的应急措施,总
13、是惊慌失措。 我国一些地方的防灾减灾教育是临时抱佛脚或亡羊补牢的疏散避难训练,民众的防灾安全教育基本不足。 这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重视民众的素质教育形成了鲜明的对比。3.2加强防灾减灾教育有助于提高民众的自我保护和生存能力在中国,参加防灾训练的人很少,有时也会看到或听到灾害临时如何避难的知识,缺乏完全的学习和训练。 在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进行过相关的问题单调查。 结果8O%左右的人没有接受防灾教育。 发生灾害事故时,这方面的教育不足,结果造成很多人免不得死伤。2010年8月7日甘肃舟曲县发生的特大山海啸波泥石流灾害,虽然与当地滑坡、泥石流、地震多发地带有直接关系,但是可以避免和减轻灾害。
14、 泥石流的发生不是一分钟,需要一定时间。 预报暴雨和山海啸波后,人们应该有时间意识到泥石流的爆炸,选择避难,但由于人们灾害教育薄弱,没有避灾意识,造成1471人遇难,294人失踪,舟曲县500米地区被毁的悲剧。3.3加强防灾减灾教育是实现永续发展的迫切需要永续发展是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不加害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人口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发展中国家,在与社会进行经济建设时必须牺牲环境,走永续发展之路。 中国21世纪议程说:“必须走上永续发展道路是中国未来的需要和必然的选择。 防灾减灾已经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信息帧工作“人口控制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优先领域。 洪水、干
15、旱、地震、泥石流等的发生严重危害社会发展,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环境永续发展,引起社会动荡。 加强防灾减灾教育,是合理发展、有效保护和合理资源利用的需要,是实现社会经济永续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基础l5j。4加强我国防灾减灾教育的对策我国公众的自然灾难和防灾减灾教育星空卫视缓慢,缺乏有效措施。 直到2.0世纪9.0年代,防灾减灾教育几乎都是按形式进行的。 灾害对策措施基本上是空白的。 9.0年代以后,由于频繁的自然灾难发生了越来越严重的生命财产和经济损失,人们开始关注灾害教育。 但是,我国防灾减灾教育现状不乐观的地方政府对民众的防灾减灾教育不足,重视度不足,倡导力差,有效措施不
16、足。 由于没有特别的机构,群众没有应对特大自然灾难的能力。 第二,没有将防灾减灾教育纳入国民教学系统的一般防灾减灾教育缺乏体系化。 大多数中小学没有规范的自然灾难安全教育课程。 实施新课程后加入的高中地理教科书自然灾害与防治也是选修科目。 在高等院校开设的各专业科目中,灾害教育没有列入教育计划的必修科目。 其三,防灾减灾教育内容不丰富,教育形式单一,许多防灾减灾教育只停留在无聊的文字上,没有当地的演习场所,多媒体宣传教育栏目不足。 其四,专业防灾减灾教育人才匮乏,人民教师不足。 为了改变我国防灾减灾教育的滞后和对策脚丫子不到的状况,在此提出以下对策。4.1政府重视,推进防灾减灾教育普及化、经常化和法制化政府将现有的防灾、防灾、防灾、灾害对策的各部门机构集成起来,成立国家级的专业防灾、灾害对策委员会,其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全面、系统地普及国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秋三年级英语上册 Unit 5 Let's eat课时4 Let's talk Let's play教学设计 人教PEP
- 三年级英语下册 Unit 1 School Subjects Lesson 2 教学设计1 人教新起点
- 14《有趣的冰箱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美版(北京)(2024)美术一年级下册
- 物资采购双方协议书7篇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第四单元 化学与技术的发展 4.2 表面活性剂 精细化工品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2
- 进修医生规范操作
- 9《这些是大家的》(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10章 热力学定律 2 热和内能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3
- 2024秋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在集体中 第一课 大家之家教学设计 教科版
- 17 《松鼠》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
- 学术论文的撰写方法与规范课件
- 勇敢面对挫折和困难课件
- 徐士良《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 房屋建造过程课件
- 坯布检验标准及检验规范
- 带压堵漏、带压开孔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 (新教材)教科版二年级上册科学 1.2 土壤 动植物的乐园 教学课件
- 采用冷却塔变流量的中央空调冷却水系统能效分解
- 航空航天技术概论
- 篮球比赛记录表(上下半场)
- 毕业设计-太平哨水利枢纽引水式水电站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