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春沪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课件 19.1 感受信息_第1页
25春沪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课件 19.1 感受信息_第2页
25春沪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课件 19.1 感受信息_第3页
25春沪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课件 19.1 感受信息_第4页
25春沪科版九年级下册物理教学课件 19.1 感受信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九章走进信息时代第1节感受信息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学习目标1.了解主要的信息记载的介质和信息传播的方式。2.了解电话和电报。3.能说出中华民族在信息记录和传播的历史中所作的贡献。信息信息是指对人们有用的消息。天气预报是关于天气变化的信息,商业广告是关于商品销售的信息,物理课本是关于物理知识的信息。信息很多,它存在于我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经济信息、文化信息、军事信息、体育信息、科技信息等。现代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信息已成为人们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你知道人们是怎样记录、存储和传递信息的吗?导入新知1知识点信息的记录和存储信息的记录1.大脑就是天然的信息存储器。说说这个存储器优缺点。2.第一次信息变革——获得语言

结绳记事为第二次信息变革创造条件。合作探究3.第二次信息变革——创造文字早期人们将文字记录在牛骨、竹简和木牍等物品

上,文字的出现,使人类记录信息的方式发生了

根本性的变革。清明上河图4.第三次信息变革——造纸和印刷术的出现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印刷术造纸和印刷术的出现,加速了知识和思想的传播,

加速了文明的发展,信息开始

被人类所共享。5.第四次信息变革——电报与电话(电视)传递信息的载体是电流。6.第五次信息变革——数字网络技术信息的记录方式日新月异:目前,在日新月异的科技支持下,对于信息记录的介质

也是产生较大的变革,如光记录、磁记录等大信息量

的存储方式。这些介质具有体积小,容量大的特点,

信息的记录手段也正在悄悄地改变,如数码相机、数

码摄像机等。(回到了0、1时代)

信息记录发展史:大脑、结绳记数、绘画、文字、磁记录、光记录……存储器信息存储量由小变大。【例1】如图是中国的四大发明,其中与信息的记录有关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A记录信息的形式有文字、磁、凹凸小坑,其中的文字需要记录在纸张上,所以造纸术与信息的记录有关;另外印刷术可以把文字印在纸张上,所以也与信息的记录有关。【解析】解答本题要弄清什么是信息记录和信息传递。信息记录是指把各种信息通过文字、影像等记录下来。信息传递是将信息以某种形式呈现给他人。新知小结1对于信息的记录,除了大脑记忆之外,还有其他方式,请把下边的记录方式与其对应的情况连接起来。记录方式情况

文字光碟画面磁带光记录书信磁记录照片巩固新知2知识点信息的传播信息的传递在交通和通信很不发达的时代,人们主要靠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以及烽火,驿马、信鸽等方式来传递信息。合作探究早期的信息传播速度慢、距离近、信息量小。请总结:现代信息传递的特点。现代信息的传播快、及时、信息量大。信息传播的发展史:口信、烽火、飞鸽(书信)、驿站、有线电报与有线电话、电磁波、因特网。信息传播由慢变快,传播的量由小变大。【例2】下列传播信息的载体相同的是()①烽火②电话机③飞鸽传信④电报机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D烽火是靠光信号传播信息,飞鸽传信是靠运载工具传播信息,电话机、电报机都是把要传播的信息转化为变化的电流,然后传播出去。所以电话机和电报机传播信息的载体相同。【解析】本题可用概念辨析法来解,信息记录与信息传递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信息记录又叫信息存储,将信息记在某一载体上保持一定时间,而信息传递是将信息以某种形式呈现给他人。新知小结下列不属于早期信息传播工具的是(

)A.可视电话B.在古代每隔一定的距离会设置一个驿馆C.飞鸽传书D.烽火台1A巩固新知3知识点电话提出问题:电话已普及到千家万户,你知道电话是怎样工作的吗?合作探究电话电话的话筒与听筒(一)话筒1.话筒结构:话筒里有一个金属盒,里面装满碳粒,上面盖有一个膜片。2.话筒特点:碳粒之间的接触不紧密,整体的电阻

随膜片的压紧程度而改变。3.话筒作用:把振动转变为强弱变化的电流。

话筒结构:话筒里有一个金属盒,里面装满碳粒,上面盖有一个膜片。(二)听筒1.听筒结构:听筒里有一个永磁铁,它的两个磁极上套有螺线管,磁极前有薄铁片。2.听筒特点:由于永磁体的吸引,薄铁片有些弯向

磁铁。3.听筒作用: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声音振动。听筒结构:听筒里有一个永磁铁,它的两个磁极上套有螺线管,磁极前有薄铁片。电话的原理说话时声带振动而发出声音→引起介质空气振动传播声音→空气振动而引起话筒内碳精盘内碳粒忽松忽紧→导致电路中电阻忽大、忽小→引起电路中电流忽大、忽小→从而引起膜片内的振动而发声。声音使介质空气振动传播→空气振动引起耳膜振动→听到说话人的声音。实际的电话机1.实际的电话机除听筒。话筒外,还有电铃,拔号设备等。2.现代的电话有:无线电话,可视电话、录音电话

等等。【例3】电话机中的话筒和听筒的作用是()A.话筒、听筒都是把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B.话筒、听筒都是把电信号变成声音信号C.话筒把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听筒把电信号变成声音信号D.话筒把电信号变成声音信号,听筒把声音信号变成电信号C电话机中的话筒相当于变阻器,使声音的振动转化为碳粒电阻的大小,从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大小,即把声音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电话机中的听筒相当于电磁铁,把变化的电流转化为变化的磁场,从而实现不同程度地吸引膜片,使膜片振动,把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解析】本题考查对电话工作原理的理解,我们可按照下面来分析:(声音)振动变化的电流振动(声音)。听筒话筒新知小结下列元件中装在话筒里的有(

),装在听筒里的有(

)A.电磁铁B.碳粒C.膜片D.电池电话的最基本组成部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电话的基本原理就是把________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再变为________。12B、CA话筒听筒振动强弱变化的电流振动巩固新知4知识点通话过程中能的转化电话的话筒在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话的听筒在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合作探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话筒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B.听筒工作时使振动转化为变化的电流C.听筒工作时机械能转化为电能D.听筒工作时电能转化为机械能1D巩固新知1知识小结信息记录传播电话构造原理归纳新知1.信息传递是将信息以某种形式呈现给他人;信息记录是指把各种信息通过文字、影像等记录下来。2.电话的话筒与对方的听筒组成串联电路。话筒靠电

阻与电流的关系,把强度不同的声波转化为相应大

小的电信号;而听筒里有电磁铁和膜片,电流大小

不同引起磁场强弱不同,电磁铁吸引膜片引起振动。

听筒就把电信号转化为膜片的强弱振动,把声音还

原出来,其过程可简化为:振动→强弱变化的电流

→振动。关于电话的几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A.话筒的作用是把声音直接送到对方的听筒B.话筒的作用是把电流变成声音C.当听筒的螺线管里的电流大小变化时,听筒内的膜片就会振动发声D.听筒和话筒中都有碳粒,其作用是保护膜片2易错小结C易错点:电话的通话原理人类互相传递信息的方式多种多样,请你举出两例。(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自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人与人之间的面对面交流信鸽传递信息第(1)种方便、快捷、及时;第(2)种传递距离远课堂练习电话的听筒主要利用了电流的()A.热效应 B.化学效应 C.磁效应 D.三种效应都有下列信息存储介质中,保存信息的容量密度最大的是()A.竹简B.纸C.录音磁带D.光盘23CD数字通信是一种既现代又古老的通信方式。现代电话已全部采用数字信号进行处理。若用“0”和“1”代表“开”和“关”这两个动作,组成一组数字信号,可以表达一句话。例如:那么,“我和他是同学”的数字信号为“0,01,1,10,00”,请参照此代码用另一组信号表达你想说的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开关动作开关开、关关、开开、开表示数字01011000中文意义我他和是同学1,01,0,10,00(答案恰当即可)关于电话的工作过程,有如下几句话:①膜片忽松忽紧,挤压碳粒;②人对着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③电阻忽大忽小;④电磁铁对铁片的吸引力忽大忽小,使铁片振动,振动情形与说话情形相同;⑤在电路中产生强弱按声音的振动而变化的电流。合理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④③⑤C.①②③⑤④D.②①③⑤④5D小丽家住荆州市,她想给远在郑州的姑妈打电话,可电话提示“占线”。下列哪种情况能造成这种现象的发生(

)A.有人在给小丽家打电话B.荆州和郑州之间有太多的用户在通话C.小丽的姑妈正在用电话D.以上均有可能6D1.下列物体中,不属于存储信息工具的是(

)A.古代的竹简

B.发报机C.图书

D.石碑B课后练习2.下列物体中不具有信息存储能力的是(

)A.人的大脑

B.录音机的磁带C.电视机的荧光屏

D.计算机的硬盘C3.记录信息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________的出现使人类的信息记录方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变革。中华民族的祖先发明了________和________。由此,加速了知识和思想的传播,加快了文明的进程,也为我们保存了历史的信息。文字造纸(术)印刷术4.比较下列各类传递信息的方法,在相同的时间内能传递的信息量最多的是(

)A.电话B.电报C.书信D.可视电话D5.关于电话的工作过程:①

膜片忽松忽紧,挤压碳粒;②

人对着话筒说话时,声波使膜片振动;③

电阻忽大忽小;④

磁体对铁片的吸引力忽大忽小,使铁片振动,振动情形和对方说话相同;⑤

在电路中产生强弱按声音的振动而变化的电流。合理的顺序是(

)A.①②③④⑤B.②①③⑤④C.②①④③⑤D.①②③⑤④B6.【中考·新疆】1876年第一部电话问世,发明电话的科学家是(

)A.爱迪生B.牛顿C.欧姆D.贝尔D7.关于听筒的构造及工作原理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听筒振动膜的振动情况与话筒振动膜的振动情况基本相同B.听筒里螺线管的电流变化引起磁铁对线圈产生大小不同的作用力,使线圈运动C.听筒里螺线管的电流变化跟话筒里电流的变化完全不相同D.听筒里有一块永磁体C8.如图所示,超市收款时常利用扫描器对商品的条形码进行扫描,对条形码扫描的过程中获得的是________(填“信息”或“能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