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通海县某中学2024届高考压轴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云南省通海县某中学2024届高考压轴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云南省通海县某中学2024届高考压轴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云南省通海县某中学2024届高考压轴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云南省通海县某中学2024届高考压轴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通海县三中2024届高考压轴卷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亳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锌铜原电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甲乙

Inwl•L*膜1moi-L'

ZnSO(aq)

4CuSO4(aq)

A.锌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B.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甲池的c(S04>)减小

C.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总质量增加

D.阳离子通过交换膜向正极移动,保持溶液中电荷平衡

2、W、X、Y、Z均是短周期元素,X、Y处于同一周期,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一和Z,丫十和Z一离子具有相

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最外层电子数:X>Y>ZB.单质沸点:X>Y>Z

C.离子半径:X2>Y+>Z-D.原子序数:X>Y>Z

3、杜瓦苯(仅j)与苯互为同分异构体,

则杜瓦苯

A.最简式是CFhB.分子中所有原子共平面

C.能使酸性高隹酸钾溶液褪色D.是C%:CH-CH=CH2的同系物

4、必须随配随用,不能长期存放的试剂是()

A.氢硫酸B.盐酸C.AgNCh溶液D.NaOH溶液

1

5、次磷酸(H3P02一元弱酸)和氟硼酸(HBF。均可用于植物杀菌。常温时,有lmol・L”的H3P。2溶液和Imolf的HBF4

溶液,两者起始时的体积均为V。,分别向两溶液中加水,稀释后溶液的体积均为V,两溶液的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6

5

4

H3

2

A.常温下,NaBF《溶液的pH=7

B.常温下,H3PCh的电离平衡常数约为Llxio-2

+23

C.NaH2P02溶液中:c(Na)=c(H2PO2)+c(HPO2)+c(PO2)+c(H3PO2)

V

D.常温下,在OWpH*时,HBFa溶液满足pH=lg^-

V。

6、下列反应中,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的是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B.二氧化碳通过NazO?粉末

C.铝与Fe2()3发生铝热反应D.将锌粒投入CU(NOJ)2溶液

7、常温下,向10mL0.1mol/L的HR溶液中逐滴加入O.lmol/L的氨水,所得溶液pH及导电能力变化如图。下列分

析正确的是()

3

*

A.各点溶液中的阳离子浓度总和大小关系:d>c>b>a

B.常温下,R-的水解平衡常数数量级为IO'

C.a点和d点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等

D.d点的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c(R)+2c(HR)=c(NHyH2O)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石油分馆可获得汽油、煤油、石蜡等矿物油,煤焦油干储可获得苯、甲苯等有机物

B.生活中常见的聚乙烯、聚氯乙烯、纶、有机玻璃、合成橡胶都是通过加聚反应得到的

C.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可命名为2,2t4,4,5一五甲基一3,3一二乙基己烷

D.碳原子数W6的链状单烯烧,与HBr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结构,符合条件的单烯是有4种(不考虑顺反异构)

9、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赤潮”与水体中N、P元素的含量较高有关

B.“绿色蔬菜”种植过程中不能使用农药和肥料

C.游泳池中按标准加入胆矶可消毒杀菌

D.制作去用口罩使用的聚丙烯属于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

10、水凝胶材料要求具有较高的含水率,以提高其透氧性能,在生物医学上有广泛应用。由N・乙烯基毗咯烷酮(NVP)

和甲基丙烯酸0一羟乙酯(HEMA)合成水凝胶材料高聚物A的路线如图:

引发剂N°y-OCHyCHrOH

nCHC-^-O-CH<H-OH

:22仲5Hg

oCH=CH

:CH,

HEMA

NVP高聚物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VP具有顺反异构

B.高聚物A因含有・OH而具有良好的亲水性

C.HEMA和NVP通过缩聚反应生成高聚物A

D.制备过程中引发剂浓度对含水率影响关系如图,聚合过程中引发剂的浓度越高越好

4*««♦箝«;,

11、某种新型热激活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极a的材料是氧化石墨烯(CP)和钳纳米粒子,电极b的材料是聚苯胺

(PANI),电解质溶液中含有品3+和F*。加热使电池工作时电极b发生的反应是PANI・2e・=PANIO(氧化态聚苯胺,

绝缘体)+2H+,电池冷却时F/+在电极b表面与PANIO反应可使电池再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池工作时电极a为正极,且发生的反应是:Fe3++e--Fe2+

B.电池工作时,若在电极b周围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电极b周围慢慢变红

C.电池冷却时,若该装置正负极间接有电流表或检流计,指针会发生偏转

D.电池冷却过程中发生的反应是:2Fe2++PANIO+2H+=2Fe3++PANI

12、下列物质不属于盐的是

A.CuCIzB.CuSO4C.CU2(OH)2CO3D.CU(OH)2

13、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是金属元素,X的焰色呈黄色。W、Z最外层电子数相

同,Z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的单质,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X、Y形成的简单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

B.Y和Z形成的化合物可以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

C.Z和W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2和1:3的共价化合物

D.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两两反应

14、锡为WA族元素,四碘化锡是常用的有机合成试剂(Snl4,熔点114.5C,沸点364SC,易水解)。实验室以过量

锡箔为原料通过反应SII+212"uh制备Sn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n

151

bJ

装置L

=

的CCL溶液

Sn、冏瓷片

A.加入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

B.Sn,可溶于CCk中

C.装置H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挥发的b

D.装置I中b为泠凝水出水口

15、零族元素难以形成化合物的本质原因是

A.它们都是惰性元素B.它们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它们都以单原子分子形式存在D.它们的原子的电子层结构均为稳定结构

16、在下列各溶液中,一足熊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2+2+3--

A.有色透明溶液中:Fe>Ba>[Fe(CN)6]>NOj

B.强酸性溶液中:Cu2+>K+、CIO,SO?-

C.含有大量AKh一的溶液中:K+、Na+、HCXh一、I"

D.常温下水电离的c(H+)为lX10Fmol/L的溶液中:K+>Na+、。一、N(h一

17、某离子反应中涉及H2O、C1O\NH4\H\N2>C「六种微粒。其中CKX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

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i/mol

CQ-

A.该反应的还原剂是C「B.反应后溶液的酸性明显增强

C.消耗Imol还原剂,转移6moi电子D.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3

18、对氧化还原反应:11P+15CUSO4+24H20T5CU3P+6H3Po4+15H2s0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11的磷被氧化

B.3molC11SO4可氧化ll/5molP

C.每摩尔起氧化作用的磷能氧化磷生成磷酸的物质的量为0.6mol

D.当ImolP参加反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i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某化合物存在金属阳离子,则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C.HF比HzO稳定,因为分子间存在氢键

D.CS2、PCk具有8电子稳定结构

20、25℃时,用0.1mol・LrNaOH溶液滴定20mL0.1mol・L-iCH3coOH(Ka=1.75xl()r)溶液的过程中,消耗NaOH溶

液的体积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各项中粒子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K(Na()H)/mL

+

A.点①所示溶液中:2C(CH3COO)-2C(CH3COOH)=C(H)-C(OH)

B.点②所示溶液中:c(Na+)>c(CH3COO)>c(OH)>c(H+)

_++-

C.点③所示溶液中:c(CH3COO)-C(CH3COOH)=c(Na)+2c(H)-2c(OH)

D.pH=12的溶液中:c(Na+)>c(CH3COO-)>c(H+)>c(OH")

21、下列能源不属于直接或间接利用太阳能的是()

A.风能

B.江河水流能

C.生物质能

D.地热温泉

22、已知:AgSCN(白色,s)(aq)+SCN-(aq),TC时,小p(AgSCN)=l.OX1。-%在TC时,向体积为20.00mL、

浓度为minoi/L的AgNCh溶液中滴加0.lOmol/LKSCN溶液,溶液pAg的与加入的KSCN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y(KSCN溶液)/ml.

A.m=0.1

B.c点对应的KSCN溶液的体积为20,00mL

C.a、b、c、d点对应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a>b>c>d

D.若V3=60mL,则反应后溶液的pAg=ll-lg2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化合物E(二乙酸4-环己二醇酯)是一种制作建筑材料的原料。其合成路线如下:

完成下列填空:

(1)A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E的分子式是______;试剂a是______。

(2)写出反应类型:B-Co

(3)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o

(4)C的同分异构体,能使石蕊试剂显红色,写出该物质的一种结构简式o

(5)设计一条以环己醇(::一OH)为原料(其他无机试剂任取)合成A的合成路线。

(合成路线常用的表示方式为:A.法鲁B……-当瞿一目标产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

%ftWIA*AIt

24、(12分)盐酸普罗帕酮是一种高效速效抗心律失常药。合成此药的原料D的流程如下:

试剂

OH(CHJ7sO,OCH.qOCH、

CHONa.Ca1aCH。Mg.Z盘imi,

②OMgC'lOH

KH.IIINaOIIfS-ONaG

C-CH«HF

OH

O-fflrCH-CHrNH-CHrCH;

C-CHr€H,

il2

°D

r

RCHOARCHR

已知:

OMgCl

请回答以下问题:

(I)A的化学名称为.试剂a的结构简式为0

(2)C的官能团名称为o

(3)反应⑤的反应类型为—;反应①和⑤的目的为。

(4)满足下列条件的B的同分异构体还有一种(不包含B)。其中某同分异构体x能发生水解反应,核磁共振氢谱有4

组峰且峰面积比为3:2:2:1,请写出x与NaOH溶液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一°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②苯环上有2个取代基

(5)关于物质D的说法,不正确的是一(填标号)。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易溶于水

c.有三种官能团

d.可发生取代、加成、氧化反应

25、(12分)用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杂质的某种还原性气体测定一种铁的氧化物(Fe、O,)的组成,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还原性警怛芝竺

NaOHlI

溶液镁

根据图回答:

(1)甲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过程中丁装置中没有明显变化,而戊装置中溶液出现了白色沉淀,则该还原性气体是;丙中发生的反

应化学方程式为o

(3)当丙装置中的Fe、O、全部被还原后,称量剩余固体的质量为16.8»同时测得戊装置的质量增加17.6g,则Fe,Oy

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o

(4)上述实验装置中,如果没有甲装置,将使测定结果中铁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值—(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如

果没有已装置,可能产生的后果是_______。

26、(10分)某学习小组以Mg(NO3)2为研究对象,拟通过实验初步探究硝酸盐热分解的规律.

(提出猜想)小组提出如下4种猜想:

甲:Mg(NO3)2、NMO2乙:MgO、NO2、O2

丙:Mg3N2>O2T:MgO>NO2、N2

(1)查阅资料得知,NO?可被NaOH溶液吸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实验前,小组成员经讨论认定猜想丁不成立,理由是____________.

(实验操作)

(3)设计如图装置,用氮气排尽装置中空气,其目的是___________;加热Mg(NO3”固体,AR装置实验现象是:

,说明有Mg(NO3)2固体分解了,有NO2生成.

(4)有同学提出可用亚硫酸钠溶液检验是否有氧气产生,但通入之前,还需在BD装置间增加滴有酚酣的氢氧化钠溶液,

其作用是:____________

⑸小组讨论后认为即便通过C后有氧气,仅仅用亚硫酸钠溶液仍然难以检验,因为:,改进的措施是可

在亚硫酸钠溶液中加入.

(6)上述系列改进后,如果分解产物中有02存在,排除装置与操作的原因,未检测到的原因是____________.(用化学

方程式表示)

27、(12分)装置I是实验室常见的装置,用途广泛(用序号或字母填空)。

(D用它作为气体收集装置:若从a端进气可收集的有若从b端进气可收集的气体有

I1

①02②CH4③82@CO⑤H2⑥N2⑦NH3

(2)用它作为洗气装置。若要除去C02气体中混有的少量水蒸气,则广口瓶中盛放气体应从一端通入。

(3)将它与装置II连接作为量气装置。将广口瓶中装满水,用乳胶管连接好装置,从一端通入气体。

(4)某实验需要用1.0mol・I「NaOH溶液500mL。配制实验操作步骤有:

a.在天平上称量NaOH固体,加水溶解,冷却至室温。

b.把制得的溶液小心地注入一定容积容量瓶中。

c.继续向容量瓶中加水至距刻度线km〜2c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至刻度线。

d.用少量水洗涤烧杯和玻璃棒2〜3次,每次将洗涤液转入容量瓶,并摇匀。

e.将容量瓶塞塞紧,充分摇匀。

填写下列空白:

①配制该溶液应当称取一克NaOH固体。

②操作步骤和正确顺序为—o

③如图该配制过程中两次用到玻璃棒,其作用分别是—、。

④定容时,若俯视刻度线,会使结果—(填“偏高”、“偏低”或“无影响

28、(14分)据《自然》杂志于2018年3月15日发布,中国留学生曹原用石墨烯实现了常温超导。这一发现将在很

多领域发生颠覆性的革命。曹原被评为2018年度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的第一名。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0

a.碳的电子式是4・,可知碳原子最外层有4个单电子

b.12g石墨烯含共价键数为NA

c.从石墨剥离得石墨烯需克服共价键

d.石墨烯中含有多中心的大7:键

(2)COCL分子的空间构型是其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的基态原子中,有种不同能量的电子。

(3)独立的NH3分子中,H-N-H键键角106.7。。如图是[Zn(NH3)6产离子的部分结构以及其中H-N-H键键角。

H

1叨/八109.5°

V109.5°

n

请解释[Zn(NH3)6产离子中H-N-H键角变为109.5。的原因是。

(4)化合物[EMIMHAlCb]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其熔点只有7*C,其中EMIM♦结构如图所示。

该物质晶体的类型是_______。大江键可用符号兀:表示,其中m、n分别代表参与形成大几键的原子数和电子数。则

EMIM+离子中的大it键应表示为o

(5)碳化钙的电子式:Ca[:C::C:f,其晶胞如图所示,晶胞边长为anm、CaC?相对式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的

值为NA,其晶体密度的计算表达式为R-cnr3;晶胞中Ca?+位于C?2-所形成的正八面体的体心,该正八面

体的边长为niiu

29、(10分)某学习小组按如下实验流程探究海带中碘含量的测定和碘的制取.

实验一:碘含量的测定

京落过青传色仪器B含】的海带

浸收原港500BL

20.8g

取().0100mol/L的AgNCh标准溶液滴定100.00mL海带浸取原液,用电势滴定法测定碘的含量.测得的电动势(E)反

另取海带浸取原液.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01(方案甲)

恒承作z.1M妙画

、,OH竟港

步・Y(方*乙)

己知:3l2+6NaOH-5NaI+NaIO3+3H2。

请回答:

(1)实验一中的仪器名称:仪器A,仪器B;实验二中操作Z的名称.

(2)根据表中曲线可知:此次滴定终点时用去AgNCh溶液的体积为ml,计算该海带中碘的百分含量为

(3)步骤X中,萃取后分液漏斗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4)下列有关步骤Y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应控制NaOH溶液的浓度和体积B.将碘转化成离子进入水层

C.主要是除去海带浸取原液中的有机杂质D.NaOH溶液可以由乙醇代替

方案乙中,上层液体加硫酸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

(5)方案甲中采用蒸馈不合理,理由是.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B

【解析】

在上述原电池中,锌电极为负极,锌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成锌离子。电子沿着外接导线转移到铜电极。铜电极为正极,

溶液中的铜离子在铜电极上得到电子被还原成铜单质。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而阴离子向负极移动。

【详解】

A.铜电极为正极,锌电极为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A项正确;

B.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而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但是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和水分子通过,SO?

不能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并且甲池中硫酸根不参加反应,因此甲池的aso』〉)不变,B项错误;

C.锌原电池,锌作负极,铜作正极,铜离子在铜电极上沉淀,锌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乙池,每沉淀ImoL即

64g铜,就补充过来Imol锌离子,其质量为65g.所以工作一段时间后乙池溶液的质量不断增加,C项正确:

D.原电池中,阳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正极移动,使溶液保持电中性,维持电荷平衡,D项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主要考察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其口诀可概括为“两极一液一连线,活泼金属最优先,负失氧正得还,离子电极同性

恋”,可加深学生对原电池的理解与记忆。本题的难点是C选项,理解电极中固体的变化情况是解题的关键,解此类

题时同时要考虑电解质溶液的酸碱性,学生要火眼金睛,识破陷阱,提高做题正答率。

2、D

【解析】

X、Z的最低价离子分别为X2•和Z・,则X为第VIA族元素,Z为VDA族元素;Y+和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Y

在Z的下一周期,则Y为Na元素,Z为F元素,X、Y同周期,则X为S元素,

A.X、Y、Z分别为S、Na、F,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6、1、7,即原子最外层电子数:Z>X>Y,故A错误;

B.常温下Na、S为固体,F2为气体,Na的熔点较低,但钠的沸点高于硫,顺序应为Na>S>F2,故B错误;

C.Na\F•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离子的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应为P>Na+,S?一电子层最多,离子半径最

大,故离子半径S〜>P>Na+,故C错误;

D.X、Y、Z分别为S、Na、F,原子序数分别为16、11、9,则原子序数:X>Y>Z,故D正确。

答案选D。

3、C

【解析】

A.口J的分子式为C6H6,最简式是CH,故A错误;

B.不是平面结构,中间连四个单键的碳,类似甲烷的碳,周恚的四个原子不共面,分子中不是所有的原子都

共面,故B错误;

C.中有碳碳双键,能使酸性高铳酸钾溶液褪色,故C正确;

D.C%;CH・CH;C%的分子式为:C4H6,的分子式为C6H6,两者的组成不相似,其两者之间相差的不是若干

个・CH2,不是同系物,故D错误;

正确答案是C。

【点睛】

C选注意能和酸性高钵酸钾反应的基团:碳碳双键,碳碳三键,・OH(醇,酚等),・CHO,C=O,含侧链的苯环。

4、A

【解析】

A.氢硫酸性质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生成S和水,不能长时间放置,需要所用随配,故A选;

B.盐酸性质稳定,可长时间存放,故B不选;

C.硝酸银溶液性质稳定,可长时间存放,故C不选;

D.氢氧化钠溶液性质稳定,可长时间存放,故D不选;

答案选A。

5、C

【解析】

此题的横坐标是但J+l,V是加水稀释后酸溶液的体积,未稀释时,V=Vo,横坐标值为1;稀释10倍时,V=lOVo,

横坐标值为2,以此类推。此题实际上考察的是稀释过程中,酸碱溶液pH的变化规律:越强的酸碱,稀释过程中pH

的变化越明显;如果不考虑无限稀释的情况,对于强酸或强碱,每稀释十倍,pH变化1。根据此规律,再结合题干指

出的次磷酸是弱酸这条信息,就可以明确图像中两条曲线的归属,并且可以得出氟:硼酸是强酸这一信息。

【详解】

A,根据图像可知,b表示的酸每稀释十倍,pH值增加1,所以b为强酸的稀释曲线,又因为H3P02为一元弱酸,所

以b对应的酸只能是氟硼酸(HBF4),即氟硼酸为强酸;那么NaBF,即为强酸强碱盐,故溶液为中性,常温下pH=7,

A项正确;

+

B.a曲线表示的是次磷酸的稀释曲线,由曲线上的点的坐标可知,Imol/L的次磷酸溶液的pH=LBPc(H)=().lmol/I,;

次磷酸电离方程式为:H,O,H卜+H,PO-,所以lmol/L的次磷酸溶液中c(H3Po2)=0.9mol/L,

c(H2PO;)=0.1mol^,那么次磷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即为:&=胆)『霁B项正确;

c.次磷酸为一元弱酸,H2P。2无法继续电离,溶液中并不含有HPO;-和P0;两类离子;此外,H2PO;还会发生

水解产生次磷酸分子,所以上述等式错误,C项错误;

VV

D.令丫=口11,x=1g—+1,由图可知,在04pH44区间内,y=x-L代入可得pH=lgj,D项正确;

答案选Co

【点睛】

关于pH的相关计算主要考察三类:一类是最简单的单一溶液的pH的相关计算,通过列三段式即可求得;第二类是溶

液混合后pH的计算.最常考察的是强酸碱混合的相关计算,务必要考虑混合时发生中和反应:第二类就是本题考察

的,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规律:越强的酸或碱,稀释过程中pH的变化越明显,对于强酸或强碱,在不考虑无限稀释

的情况下,每稀释十倍,pH就变化1。

6、B

【解析】

A、氢气通过灼热的CuO粉末发生的反应为CUO+H?=CU+H2。,固体由CUO变为CU,反应后固体质量减小,A

错误;

B、二氧化碳通过NazCh粉末发生的反应为2Na2O2+2C(h=2Na2co3+02,固体由NazCh变为Na2cO3,反应后固体质

量增加,B正确;

C、铝与F/O3发生铝热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AI+Fe2(h,三AhOj+ZFe,反应前后各物质均为固体,根据质量守恒

定律知,反应后固体质量不变,C错误;

D、将锌粒投入Cu(NO3)2溶液发生的反应为Zn+Cu(NO3)2;Zn(NO3)2+Cu,固体由Zn变为Cu,反应后固体质量减

小,D错误;

故选B。

7、B

【解析】

A.溶液导电能力与溶液中离子浓度有关,根据图象可知,b点导电能力最强,d点最弱,A错误;

B.根据图象可知,O.lmol/L的HR溶液的pH=3,则以~)次。1+)=10叫[]0]儿,c(HR)=O.lmol/L,HR的电离平衡常数

KH=-…则R-的水解平衡常数数Kh=・.7=10RB正确;

LOXXDXO

oxicr1

+6

C.a、d两点导电能力相等,但溶液的pH分别为4、8,都抑制了水的电离,a点c(H)=10^mol/L,d点c(OH)=10mol/L,

所以对水的电离程度的影响不同,C错误;

D.d点加入20mL等浓度的氨水,反应后溶质为等浓度的NH4R和NRrHzO,根据物料守恒可得:

+

2c(HR)+2c(R)=c(NHyH2O)+c(NH4),因溶液呈碱性,NH.rHzO的电离程度大于NH&+的水解程度,贝。

C(NH4+)X(NH3H20),贝!jC(HR)+C(R)>C(NH3・H2O),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Bo

8、A

【解析】

A.石油分馆主要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石蜡等,煤干储发生化学变化可得到苯和甲苯,煤焦油分溜可获得苯、甲苯

等有机物,故A错误;

B.由乙烯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乙烯;氯乙烯发生聚合反应生成聚氯乙烯;纶又叫做合成纤维,利用石油、天然气、煤

和农副产品作原料得单体经过特殊条件发生聚合反应生成如:氯纶:nCH2=CHCl^^-[cH2-Cl^脯纶:

;有机玻璃有机玻璃是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生成:

nCH=CHCN里山,出

;

nH;C=f可桧剂・十瑜一『十.合成橡胶是由不同单体在引发剂作用下,经聚合而成的品种多样的高分子化

COOCH3COOCH3

合物,单体有丁二烯、苯乙烯、丙烯睛、异丁烯、氯丁二烯等多种,故B正确;

C.按系统命名法,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中的每个节点和顶点为C,根据有机物中每个碳原子连接四个键,与碳原子相连

的其他键用氢补充。六个碳的最长链作为主链,其余五个甲基、两个乙基做支链,主链编号时以相司取代基位数之和

最,因此该有机物为2,2,4,4,5—五甲基一3,3—二乙基己烷,故C正确;

D.碳原子数£6的链状单烯烧,与HBr反应的产物只有一种结构,符合条件的单烯足有CH?=CH?;CH3CH=CHCH3;

CH3CH2CH=CHCH2CH3;(CH3)2CH=CH(CH3)2(不考虑顺反异构),共4种,故D正确;

答案选A。

9、B

【解析】

A.N、P元素是农作物生长需要的宏量元素,若水体中N、P元素的含量较高,水中藻类物质就会生长旺盛,导致产

生赤潮现象,A正确;

B.“绿色蔬菜”种植过程中为了使蔬菜生长旺盛,控制病虫害,也要适当使用农药和肥料,R错误;

C.Cu2+是重金属离子,能够使病菌、病毒的蛋白质发生变性,因此游泳池中按标准加入胆研可消毒杀菌,C正确;

D.制作医用口罩使用的聚丙烯是由丙烯通过加聚反应产生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o

10、B

【解析】

如图,HEMA和NVP通过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A,聚合过程中引发剂的浓度为L6含水率最高。

【详解】

A.NVP中碳碳双键的其中一个碳原子的另外两个键均是C・H键,故不具有顺反异构,故A错误;

B.-OH是亲水基,高聚物A因含有-OH而具有良好的亲水性,故B正确;

CHEMA和NVP通过加聚反应生成高聚物A,故C错误;

D.制备过程中引发剂浓度对含水率影响关系如图,聚合过程中引发剂的浓度为1.6含水率最高,并不是引发剂的浓度

越高越好,故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常见亲水基:羟基、瘦基等。含这些官能团较多的物质一般具有良好的亲水性。

11、C

【解析】

根据b上发生氧化反应可知b为负极,再由题中信息及原电池原理解答。

【详解】

A.根据b极电极反应判断电极a是正极,电极b是负极,电池工作时电极a上的反应是Fe3++e=Fe2+,A正确;

B.电池工作时电极b发生的反应是PANI・2e・=PANIO(氧化态聚苯胺,绝缘体)+2H+,溶液显酸性,若在电极b周

围滴加几滴紫色石蕊试液,电极b周围慢慢变红,B正确;

C.电池冷却时Fe?+是在电极b表面与PANIO反应使电池再生,因此冷却再生过程电极a上无电子得失,导线中没有

电子通过,C错误;

D.电池冷却时Fe?+是在电极I)表面与PANIO反应使电池再生,反应是2Fe2++PANIO+2H+=2Fe3++PANI,D正确;

答案选C。

【点睛】

挖掘所给反应里包含的信息,判断出正负极、氢离子浓度的变化,再联系原电池有关原理进行分析解答。

12、D

【解析】

A.CuCL是铜离子和氯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A不选;

B.CuSO4是硫酸根离子和铜离子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B不选;

C.Cii2(0H)2c03为碱式碳酸铜,属于盆,C不选;

D.Cu(OH)2为氢氧化铜,在溶液中能部分电离出铜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属于碱,D选;

答案选D。

13、B

【解析】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是金属元素,X的焰色呈黄色,则X为Na;工业上一般通过

电解氧化物的方法获得Y的单质,则Y为Al,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属于同主族元素,Z的核电荷数是W的2

倍,符合条件的W、Z为O、So

【详解】

A.W、X、Y形成的简单离子分别是02、Na\Al3+,其核外电子数都为10,故A正确;

B.Y和Z形成的化合物是ALS3,硫化铝在水溶液能发生剧烈的双水解反应,所以不能通过复分解反应制得,故B错

误;

C.S、0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2和1:3的共价化合物SO2、SO3,故C正确;

D.X、Y和Z三种元素形成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是氢氧化钠、氢氧化铝、硫酸,氢氧化铝是两性氢氧化

物,与氢氧化钠、硫酸都反应,所以它们之间能两两反应,故D正确;

故选:B,

14、C

【解析】

A.液体加热时,加入碎瓷片目的是防止暴沸,故A正确;

B.根据题干中SnL的熔沸点,从组成分析可知Snh与CCL为同族元素形成的同类物质,二者分子的空间构型均为正

四面体结构,属于非极性分子,依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SnL可溶于CCL中,故B正确;

C.由题可知:SnL易水解,所以装置H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使SnL水解,故C错误;

D.冷凝管的冷凝水为“下进上出”,所以装置I中a为泠凝水进水口,b为出水口,故D正确;

故选:3

15>D

【解析】

零族元素难以形成化合物的本质原因是最外层都已达到稳定结构,不容易和其它原子化合,故选D,

16、D

【解析】

A.Fc2+与[Fe(CN)6]3一产生蓝色沉淀,不能大量共存,选项A错误;

B.强酸性溶液中H+与CIO一反应产生HC1O弱电解质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B错误;

C.A1O2一与HCO3一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二氧化碳而不能大量共存,选项C错误;

D.常温下水电离的c(H+)为IXKT2mol/L的溶液可能显酸性或碱性,但与K.、Na\CF、NO3-均不发生反应,能大

量共存,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7、B

【解析】

由曲线变化图可知,随反应进行具有氧化性的QO•物质的量减小为反应物,由氯元素守恒可知C1•是生成物,根据所含

有的NH「和Nz,其中

NH4+有还原性,故N?是生成物,N元素化合价发生氧化反应,则反应的方程式应为3GO-+2NH4+=N2f+3H2O+3CI+2H

+;A.由方程式可知反应的氧化剂是CIO、还原产物为C「,故A错误;B.反应生成H+,溶液酸性增强,故B正确;C

.N元素化合价由-3价升高到0价,则消耗Imol还原剂,转移3moi电子,故C错误;C.由方程式可知氧化剂和还原剂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2,故D错误;答案为B。

点睛:由曲线变化图可知,具有氧化性的CIO•物质的量减小为反应物,由氯元素守恒可知Q•是生成物,再结合氧化还

原反应的理论,有氧化必有还原,根据所含有的微粒,可知NH,+是还原剂,氧化产物为N2,发生反应的方程式应为3

++

ClO+2NH4=N2t+3H2O+3Cr+2H,以此解答该题。

18、C

【解析】

A.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4中,P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3价,这样的P原子是5moL还

有P元素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5价,这样的P原子是6m01,即被氧化的磷原子为(■,选项A错误;

B.根据反应知道,是ImolCuSCh得到Imol电子,ImolP失去5mol电子,则3moicuSC>4可氧化0.6molP»选项B错

误;

C起氧化作用P元素的化合价由0降低为-3价转移3个电子,起还原作用的P的化合价由0升高为+5价转移5个电子,

则每摩尔起氧化作用的磷能氧化磷生成磷酸的物质的量为0.6mol,选项C正确;

D.当ImolP参加反应时,有RmolP作还原剂,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当mol,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判断、电子转移等知识点,注意该反应中P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会根据元素化合价

的变化判断氧化剂、还原剂和氧化产物、还原产物,11P+15CUSO4+24H2O=5CU3P+6H3Po4+15H2s0」中,P元素的化

合价由0降低为・3价,这样的P原子是5m。1,还有P元素的化合价由。升高为十5价,这样的P原子是6moLCu元

素的化合价由+2价降低为+1价,根据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概念以此电子守恒知识来解答。

19、B

【解析】

A.稀有气体分子中不含化学键,多原子构成的分子中含共价键,故A错误;

B.化合物中存在金属阳离子,则一定含有离子键,一定是离子化合物,故B正确;

C.氟化氢比H2O稳定,是因为氢氟共价键强度大的缘故,与氢键无关,故C错误;

D.PCk中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需要结合一个电子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磷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化合价为

+5价,5+5=10,P原子最外层不是8电子结构,故D错误;

故选B。

20、C

【解析】

A.点①时,NaOH溶液与CH3COOH溶液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浓度的醋酸和醋酸钠的混合溶液,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

++

为C(CH3COO)+c(OH~)=c(Na)+c(H'),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式为《CH3coeT)+c(CH3coOH)=2c(Na),

两式联立得C(CH3COO)-C(CH3COOH)=2C(H+)-2C(OH),A项错误;

B.点②处溶液呈中性,c(OH—)=c(H+),B项错误;

C点③处NaOH溶液与CH3COOH恰好反应生成醋酸钠,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式为

++

C(CH3COO-)+c(OH-)=c(Na)+c(H),溶液中的物料守恒式为c(CHQDO)+c(CH3co0H)=c(Na+),两

式联立得c(CH3COO)-C(CH3COOH)=c(Na+)+2c(H+)-2c(OH),C项正确;

+-+

D.pH=12的溶液中c(Na)>c(CH3COO)>c(OH)>c(H),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本题首先要根据反应原理分析各点溶液的成分,不论在哪一点,均从物料守恒、电荷守恒、质子守恒来分析溶液中的

离子即可。

21、D

【解析】

A.风能是因为地球表面受热不均匀而产生的空气流动,故A不选。

B.江河水流能是利用水循环,水循环是太阳能促进的,故B不选。

C.生物质能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之中的能量形式,故C不选。

D.地熟温泉是利用来自地球内部的熔岩的地热能,故D选。

故选D。

22、C

【解析】

a点时,只有AgNCh溶液,由pAg可求出c(AgNO3);c点时pAg=6,贝ljc(Ag")=10-6mo|/L,可近似认为Ag♦不存在,

则此时Ag♦与SCN-刚好完全反应,此时溶液呈中性,由此可求出%;d点时,KSCN过量,SCN水解而使溶液显碱性。

【详解】

A.a点时,只有AgNO3溶液,由pAg=l,可求出c(AgNO3)=0.Imol/L,A正确;

B.c点时,Ag+与SCN-刚好完全反应,20.00mLX0.lmol/L=ViXO.Imol/L,从而求出必=20.00mL,B正确;

C.c点时,Ag.与SCW刚好完全反应,水的电离不受影响,d点时,KSCN过量,SCN水解而使水的电离程度增大,

则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cVd,C错误;

.、0.1mol/Lx60mL-0.1mol/Lx20mLio12

D.若%=60mL,c(SCN')=----------------------------------------------------=0.05mol/L,贝!Jc(Ag*)=-------=2X10-11mol/L»反

80mL0.05

应后溶液中的pAg=Tgc(Ag')=llTg2,D正确;

故选C。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碳碳双键,澳原子C10H16O4NaOH水溶液取代反应

CH3(CHZ)4COOH

【解析】

由题给有机物转化关系可知,在催化剂作用下,

OH

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共热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在浓硫酸作用下,

,则C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