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章末检测试卷(三)(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B.反馈调节都能使生态系统维持稳态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D.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12345678910√选择题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A正确;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能调节种间关系,进而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C正确;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D正确。2.生态系统中,连接生物界和无机自然界的两个重要成分是A.生产者和非生物成分 B.消费者和非生物成分C.生产者和消费者 D.生产者和分解者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解析生产者能将无机自然界中的无机物转化为体内的有机物。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动物排遗物等所含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到无机自然界中。√3.下列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阳光、水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消费者的存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生产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仅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解析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阳光、水属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D错误;消费者的存在丰富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生产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都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C错误。4.(2021·建平县实验中学高二期末)下图表示某自然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组分1、2、3可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若组分1是生产者,则其一定是绿色植物C.能量只能通过组分2输出该生态系统D.在该生态系统中,组分1、组分2均不可缺少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解析分析图形可知,图中的组分1是生产者、组分2是分解者、组分3是消费者,除组分1、2、3外,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还应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也可能是蓝细菌及硝化细菌等,B错误;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可通过各种生物的细胞呼吸输出该生态系统,C错误。5.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传递食物的关系构成了食物链B.DDT沿食物链富集,对位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物种会造成灾难性
影响C.食物网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D.能量金字塔、数量金字塔和生物量金字塔都会出现上宽下窄的倒置
金字塔形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解析生态系统各生物之间由于存在捕食的关系构成了食物链,A错误;DDT沿食物链富集,最高营养级含有的DDT浓度最大,这对位于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物种会造成灾难性影响,B正确;物种越少,食物网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弱,C错误;能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自然生态系统中能量金字塔不会倒置,数量金字塔有可能会出现倒置,生物量金字塔也可能会出现倒置,D错误。6.深海热泉生态系统中流动的能量最初来源于A.微生物化能合成作用 B.火山口的热量C.无机物的氧化 D.太阳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解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最初来源一般为太阳能,但是对于一些特殊的生态系统,如深海热泉,由于没有光,其能量来源于微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7.(2021·济南一中模拟)研究发现,从食物网的角度看,在温暖的海水条件下,浮游植物的同化量将会增加,但是温暖海水条件下伴随着代谢消耗的提高,各级动物对食物的需求量更大。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伴随浮游植物初级同化量的增加,流经该生态系统的能量增加B.温暖海水条件下伴随着代谢消耗的提高,各营养级的呼吸量增加C.温暖海水条件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D.该食物网可能会造成食肉动物如大型食肉鱼类的食物短缺√解析由于温暖海水条件会影响各营养级生物的同化量,且影响各营养级生物呼吸量,因此可能会影响该生态系统各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C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8.如图为某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A.该图中存在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微生物B.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随食物链逐级递减C.微生物呼吸产生的能量可以再次被绿色植物利用D.生态系统本身即可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不需要外来能量的输入√解析该图中存在的食物链是绿色植物→植食性动物→肉食性动物,这里的微生物主要是指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的成分,A错误;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是单向流动的,只能由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可循环流动,C错误;一般情况下,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输入能量才能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9.大象是植食性动物,有一种蜣螂则专以象粪为食。设大象在某段时间所同化的能量为107kJ,则这部分能量中可流入蜣螂体内的约为A.0 B.106kJC.2×106kJ D.106~2×106kJ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解析被某一个营养级生物摄入体内的能量,一部分存在于该营养级生物排出的粪便中,另一部分被该营养级的生物同化。此题中大象摄入体内的能量,一部分存在于象粪中,另一部分被大象同化(107kJ),其中流入蜣螂体内的能量属于象粪中的部分能量。10.(2021·山东潍坊一中质检)下列有关物质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只有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才能进入生物群落B.生物群落中的物质只能通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才能返回非生物环境C.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是独立进行的两个过程D.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选择题解析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可以通过植物或光合细菌等的光合作用或者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群落,A项错误;生物群落中的物质通过生产者、消费者的呼吸作用和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返回非生物环境,B项错误;物质是能量沿食物链(网)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在生态系统中循环往复的动力,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C项错误;在物质循环过程中,非生物环境中的物质可以被生物群落反复利用,D项正确。11.(2021·山东菏泽市高二期末)下图1是生态系统的碳循环部分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组成了生物群落;图2为相关食物网。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图1中缺少两个箭头,分别是“无机
环境→丁”以及“甲→丙”B.图1中的丁、丙分别和图2中的a、e
相对应C.图1中的甲对应图2中的d、c、bD.上图中Pb、Hg等有害物质在乙和e中积累相对较多√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解析图1中,丁是生产者,甲和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因此图中还缺少无机环境→丁和甲→丙的过程,A正确;图1中的丁是生产者、丙是分解者,图2中的a是生产者、e是消费者,丁、丙与a、e不相对应,B错误;图1中的甲是初级消费者,对应图2中的初级消费者d、c、b,C正确;Pb、Hg等有害物质在高营养级积累最多,所以在上图中乙和e中积累相对较多,D正确。12.从健康的角度考虑,提倡素食可以减少脂肪和胆固醇等的摄入,能降低心血管等疾病的发病率。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和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考虑,下列关于提倡素食的好处的叙述,错误的是A.提倡素食能使人类的食物链缩短B.提倡素食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提倡素食能减少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散失D.提倡素食能使人类从生产者中获得更多的能量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解析素食使人类直接食用生产者,所以使食物链缩短,A正确;能量传递效率是下一个营养级同化量与上一个营养级同化量的比值,一般在10%~20%,所以提倡素食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B错误;提倡素食缩短了食物链,所以能减少能量的散失,C正确;提倡素食能使人的营养级降低,缩短了食物链,减少了能量的散失,所以人类能获得更多的能量,D正确。13.(2021·山东烟台市高二期末)研究小组从某湖泊中选取了四种不同的生物,并对其消化道内的食物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为:鱼甲消化道内有鱼乙、河虾;河虾消化道内有水蚤、小球藻;鱼乙消化道内有水蚤、河虾;水蚤消化道内有小球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上述生物形成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B.在该食物网的不同食物链中占据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河虾、鱼乙、
鱼甲C.人类活动向环境中排放的铅、镉等重金属会在鱼甲体内富集D.鱼乙与河虾二者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解析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由题干分析可知,食物链有:小球藻→水蚤→河虾→鱼甲,小球藻→水蚤→河虾→鱼乙→鱼甲,小球藻→水蚤→鱼乙→鱼甲、小球藻→河虾→鱼甲,小球藻→河虾→鱼乙→鱼甲,共5条,A错误;根据A项分析,该食物网的不同食物链中占据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河虾、鱼乙、鱼甲,B正确;鱼甲是最高营养级的生物,会出现重金属富集现象,所以人类活动向环境中排放的铅、镉等重金属会在鱼甲体内富集,C正确;鱼乙可以以河虾为食,同时二者都以水蚤为食,所以二者间的关系是捕食和种间竞争,D正确。14.(2021·北京市平谷区第五中学高二月考)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鸟的食物互花米草和植食性昆虫由原来的2∶1调整为1∶1,若保证养活同样多的鸟所需的互花米草数量与原来的数量之比为(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A.9∶7 B.8∶5C.11∶3 D.3∶8√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解析假设鸟的数量为X,调整前需要消耗互花米草数量为Y,调整后需要消耗互花米草数量为Z,调整前鸟食物的2/3来源于互花米草,1/3来源于植食性昆虫,按传递效率20%计算,则Y=2/3X÷20%+1/3X÷20%÷20%=35/3X;调整后鸟食物的1/2来源于互花米草,1/2来源于植食性昆虫,则Z=1/2X÷20%+1/2X÷20%÷20%=15X;因此Z∶Y=9∶7。15.碎屑是指水体中植物的残枝败叶、动物遗体及其粪便,可直接被部分动物或分解者利用,或者经分解者分解后被部分动物摄食,下图是某海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图解(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1010kJ·km-2·a-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A.图中R表示各营养级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B.较高营养级的能量可重新被第二营养级利用C.第三营养级到第四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6%D.增投摄食碎屑的鱼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能量的利用率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解析在食物链中能量只能从低营养级流向高营养级,不能循环流动,故B错误。16.(2020·全国高二课时练习)对一个受到轻度农药污染的湖泊进行调查,测量该湖泊内具有食物链关系的甲、乙、丙、丁4个种群所同化的总能量如下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生物种群甲乙丙丁能量(kJ)1.3×1082.8×1092.9×1079.1×107A.在这四个种群中,甲和丁属于竞争关系B.除乙种群外,其他3个种群的同化作用类型都属于异养型C.按照生物富集原理,丙种群体内的农药残留量是最多的D.从4个种群的营养关系上看,它们之间只能形成一条食物链√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解析根据分析可以得出,甲和丁处于同一个营养级,所以它们之间是竞争关系,A正确;乙是生产者,属于自养型生物,其他3个种群的同化作用类型都属于异养型,B正确;按照生物富集原理,营养级越高,体内农药残留量就越多,毒物的富集量越多,因此丙的农药残留量最多,C正确;由以上分析可知,甲和丁处于同一营养级,因此4种生物之间能形成2条食物链,即乙→甲→丙、乙→丁→丙,D错误。17.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使用粪便作肥料,粪便中的能量可以流向植物,从而实现了对能量
的多级利用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
体内C.碳在生物群落与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D.食物链中,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其数量一定越少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18.如图为某草场生态系统的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图中Q表示牧草在一年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Q1、Q2、Q3分别表示流入昆虫、牲畜、鼠体内的能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A.图中鹰属于次级和三级消费者,占有两个营养级B.Q与(Q1+Q2+Q3)的差值为牧草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C.在能量流动的过程中,存在着信息传递D.保护鹰和食虫鸟,有利于人从生态系统中获得更多的能量√解析在牧草→鼠→鹰这条食物链中,鹰处于第三营养级,属于次级消费者,在牧草→昆虫→食虫鸟→鹰这条食物链中,鹰处于第四营养级,属于三级消费者,即图中鹰属于次级和三级消费者,占有两个营养级,A正确;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Q的去路是①用于自身呼吸作用消耗,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即Q1+Q2+Q3,③残枝、败叶等被分解者分解,B错误。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19.稻田生态系统是四川盆地重要的农田生态系统,卷叶螟和褐飞虱是稻田中两种主要害虫,拟水狼蛛是这两种害虫的天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害虫与拟水狼蛛间的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B.防治稻田害虫,可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C.精耕稻田和弃耕稻田的生物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有差异D.用性外激素专一诱捕卷叶螟,短期内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解析信息传递对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A正确;在食物链中,通过防治害虫能提高能量利用率,使得能量朝有利于人类的方向流动,但能量传递效率不能提高,一般为10%~20%,B错误;精耕稻田受到人类的影响,其演替的方向和速度与弃耕稻田有差异,C正确;卷叶螟和褐飞虱是拟水狼蛛的捕食对象,当卷叶螟被大量诱捕导致数量下降时,拟水狼蛛通过大量捕食褐飞虱来维持种群数量,此时褐飞虱种群密度会下降,D正确。20.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放牧强度对植物净初级生产量(植物用于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A.植物净初级生产量等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B.植物净初级生产量包含食草动物粪便中的能量C.食草动物的适度采食能提高植物的净初级生产量D.合理放牧有利于保持草原生态系统植被的稳定性√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解析植物净初级生产量等于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阳能总量减去植物呼吸作用消耗量,A错误。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21.(2021·江苏南通月考)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兔种群与植物种群的相互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这是一种负反馈调节机制B.这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体现C.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D.能够保证生态系统不会受到任何外
界干扰而失衡√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解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因此该生态系统也会受到外界干扰而失衡,D项错误。22.两个不同的生态系统在同时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a)后,其结构和功能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据图不能得出的结论是A.同等强度的干扰下,乙生态系统的抵抗
力稳定性比甲强B.同等强度的干扰下,若乙生态系统干扰
提前,则B点左移C.若甲生态系统的干扰强度增大,则C点
右移D.图中偏离正常运行范围的程度可以体现恢复力稳定性的大小√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解析从图中可看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强度的干扰后,甲生态系统保持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小,结构和功能波动范围大,所以抵抗力稳定性差,乙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比甲强,A项正确;若乙生态系统干扰提前,由于乙生态系统恢复自身原状的周期不变,所以B点左移,B项正确;若甲生态系统所受的干扰强度增大,则甲生态系统恢复自身原状所需要的时间延长,所以C点右移,C项正确;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抵抗力稳定性是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所以抵抗力稳定性越大,受到相同程度的外界干扰时偏离正常范围的距离越小,图中偏离正常运行范围的程度可以体现抵抗力稳定性的大小,D项错误。23.如图表示某林区在遭受大火烧毁后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的恢复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林区在恢复过程中物种丰富度
不断提高,其抵抗力稳定性也
不断提高B.该地区植物类群的变化情况是
草本植物被灌木取代,灌木又被乔木取代C.1996年该地区的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D.该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是原有物种的恢复过程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解析结合柱形图可知,林区在恢复过程中物种数不断增多,其抵抗力稳定性也不断提高,A正确;由题图可知,该地区在恢复的过程中,物种会发生优势取代,但不是完全取代,B错误;1996年该地区的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已经形成垂直结构,C错误;该过程属于次生演替,可能会产生新物种,D错误。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24.(2021·江西省临川第二中学高二月考)微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下列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土壤微生物只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能进行固氮作用,因而其是自养生物C.秸秆中的化学能经土壤微生物作用后不会被农作物再吸收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其不属于生产者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解析土壤微生物可以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固氮作用等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A错误;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根瘤菌能进行固氮作用,不能自己合成有机物,为异养生物,B错误;由于能量单向流动不循环,因此秸秆中的化学能不能被农作物再吸收利用,C正确;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是生产者,D错误。25.下列事例中,属于恢复力稳定性的是A.由于乱砍滥伐,长江流域森林面积急剧减少,引发了百年不遇的洪涝
灾害B.当天气干旱时,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和数量一般不会有太大
变化C.乡村一个池塘,每天都有人到池塘边洗东西,可每天早晨池水依然清澈
如故D.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闯入某种大型肉食动物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后,
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相互作用直到恢复原来的状态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12345678910选择题解析A项在受到外界干扰破坏后没有恢复原状;B项和C项都抵抗了外界干扰而保持原状,属于抵抗力稳定性;D项封闭生态系统在闯入大型肉食动物遭到一定程度破坏后,经过各成分相互作用又恢复到原来的状态,属于恢复力稳定性。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0分)26.(10分)(2020·山东滕州市第一中学新校高二月考)某生态系统由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不包括分解者)形成一定的营养结构,下表列出了各种群相关的能量值。非选择题2627282930种群甲乙丙丁戊同化的能量/kJ1.1×1082.0×1071.9×1099.0×1073.4×106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kJ5.6×1079.5×1063.1×1084.2×1072.2×106下图中的B表示种群甲同化的能量,其中①~⑦表示能量值的多少。请回答下列问题:非选择题2627282930(1)写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如图所示2627282930非选择题(2)种群乙和种群戊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______。种群甲乙丙丁戊同化的能量/kJ1.1×1082.0×1071.9×1099.0×1073.4×106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kJ5.6×1079.5×1063.1×1084.2×1072.2×10617%2627282930非选择题(3)图中的C表示种群甲用于__________________的能量,其中④的能量值为_________kJ。(4)图中甲种群生物排出的粪便中所含有机物的能量应属于______(填序号)所对应的能量值。生长、发育和繁殖5.4×107⑦2627282930非选择题(5)分析下图,能量在营养级之间逐级递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个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散失,一部分传递给了分解者,还有一部分未被利用,因此只有一小部分流入了下一营养级27.(8分)(2021·河南模拟)在某农田生态系统中存在农作物、杂草、蛙、田鼠、昆虫、蛇等生物。如图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田鼠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2627293028非选择题(1)图中A表示____________;B中能量的去向除了被分解者利用、被次级消费者摄入外,还有一部分是_______。田鼠同化量未利用解析由题图分析可知,图中A表示田鼠同化量;B表示田鼠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中能量的去向除了被分解者利用、被次级消费者摄入外,还有一部分是未利用的能量。2627293028非选择题(2)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田鼠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____(填“K”或“”)值,此时种群数量的增长速率为____。(3)从能量流动角度分析,农田中除杂草、去虫害、灭田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627293028非选择题K0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8.(12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图1是某人工湿地生态系统中各营养级间的能量流动关系简图,其中数值均为相对值。据图分析回答问题:2627282930非选择题(1)湿地中由浅水区至深水区方向依次生长着不同的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______结构。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角度分析,湿地中的浮游动物可以作为_______________。水平消费者和分解者2627282930非选择题解析湿地中由浅水区至深水区方向依次生长着不同的植物,这体现了群落的水平结构。湿地中的浮游动物可以作为消费者捕食植物,同时其还可以作为分解者分解有机碎屑。(2)湿地生态系统中存在两种食物链,一种是以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或有机碎屑为起点的食物链,还有一种是通过生物间的______关系形成的食物链,二者同时存在,各有侧重。植物直接流入浮游动物的能量仅占浮游动物总能量的______%(保留小数点后两位)。2627282930非选择题捕食13.35解析由图1可知,该生态系统中存在一种以动植物的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或有机碎屑为起点的食物链,还存在一种通过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形成的食物链。植物流入浮游动物的能量为2198,浮游动物总能量为2198+14265=16463,植物直接流入浮游动物的能量仅占浮游动物总能量的2198÷16463×100%≈13.35%。2627282930非选择题(3)小型鱼虾的能量只有1.2%传递给食鱼性鱼,该数据不在10%~20%这一范围内,据图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知,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否则容易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2627282930非选择题小型鱼虾中的能量流向还包括人类的捕捞活动自我调节能力解析小型鱼虾的能量只有1.2%传递给食鱼性鱼,该数据不在10%~20%这一范围内,据图分析,最可能的原因是小型鱼虾中的能量流向还包括人类的捕捞活动。由此可知,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否则容易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降低。2627282930非选择题(4)如图2为该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若图中的“→”表示物质的流动方向,则不代表二氧化碳流动的箭头有________(填图中的序号),D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过程主要表示的是__________过程。2627282930非选择题③④⑦非生物环境(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光合作用解析图2中③④⑦表示的是碳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在生态系统中传递的过程,不能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D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非生物环境(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①过程主要表示的是光合作用过程。29.(8分)某种植物上栖息着一定数量的甲、乙两种昆虫和蜘蛛。甲、乙两种昆虫均以该植物为食,蜘蛛以乙昆虫为食。甲昆虫在白天活动,乙昆虫在夜晚活动。甲昆虫采集该种植物的叶片后,植物会释放出挥发性的物质X,X既可吸引甲昆虫的天敌,又能驱赶乙昆虫。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现象中,物质X分别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进行信息的传递。(2)影响甲昆虫活动的信息有两大来源,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影响乙昆虫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花园装修合同范本
- 整幢大厦转让合同范本
- 基坑挖土方合同范本
- 舞蹈编排合同范本
- 农村房子建造合同范本
- 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解析)
- ktv物品收购合同范本
- 2025年企业家与员工签订股权合同范本
- 2025租赁店铺合同
- 2025商业用房租赁合同范本
- 低压综合配电箱二次配线工艺守则
- 浙江省绍兴市2023年中考英语真题(附答案)
- 龙虎斗(2017广东广州中考记叙文阅读试题含答案)
- 地下铁道-中南大学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废品站劳务合同范本
- 安全生产管理规章制度评审记录
-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全套测试卷
- 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及清单计价2013
- 经颅多普勒超声在脑血管疾病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研究
- 云南省体育专业高考部分项目评分标准
- 高盛Marquee平台深度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