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哈尔滨师范大学附中2025届高三调研考试(生物试题)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如图表示5个校园的植物物种丰富度,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据图可知,校园2中灌木在所有校园植物中数量最多B.每一个校园中所有的乔木分别构成一个种群C.校园5可能没有栽培多年生草本植物和半灌木D.引种栽培某濒危物种至校园3中的措施属于就地保护2.叶柄离层细胞近树干的部分为近基端,反之为远基端。下图为叶柄离层细胞两端生长素浓度与叶片脱落的关系。乙烯能促进离层细胞合成和分泌水解离层细胞细胞壁的酶。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A.近基端生长素浓度高时,有利于叶柄的脱落B.叶柄脱落时离层细胞脱落酸含量可能增加C.生长素从远基端往近基端的运输可抑制乙烯合成D.乙烯与生长素都参与叶柄脱落的调节3.下列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A.全球变暖会使我国农业生产能力下降B.臭氧层中臭氧浓度下降会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加C.酸雨只能影响水体生态平衡而对陆地生物无影响D.生物多样性下降是目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4.内环境稳态的维持,各器官之间功能的协调,以及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都是通过机体复杂而精巧的调节实现的。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依靠突触,突触后膜一定是神经元的细胞膜B.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身体平衡的维持有关C.性腺和垂体的细胞表面不都存在能够接受对方分泌激素的受体D.在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有3种5.某植物的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其花色受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A或a基因控制合成蓝色色素,B或b基因控制合成红色色素,不含色素表现为白花,含有两种色素表现为紫花。现有某蓝花雌株和红花雄株作亲本进行杂交,F1表现为紫花雌株:蓝花雄株=l:1。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蓝色色素和红色色素都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B.在自然群体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共有3种C.若F1的雌雄植株杂交,子代白花植株中,雄株占1/2D.若F1的雌雄植株杂交,子代中紫花植株占3/166.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A.达尔文进化论认为相似物种间的统一模式与遗传有关B.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C.施用杀虫剂对害虫抗药性增强起到人工选择的作用D.异地的物种形成与自然选择导致基因库的差异有关7.海鲜过敏的原因是由于海鲜中富含大量的异种蛋白,这些异种蛋白直接或间接地激活免疫细胞,引起化学介质的释放,继而产生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抗体抗原共同作用,人体就表现出过敏症状了。海鲜过敏反应的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细胞需特异性识别异种蛋白后才能分泌lgE抗体B.被异种蛋白直接活化的辅助性T淋巴细胞参与①过程C.正常人体的体液免疫也能发生如图所示的②、③过程D.过敏反应是机体二次接触异种蛋白引起的免疫过度反应8.(10分)对下面柱形图的相关含义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若Y表示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a、b、c、d表示四种不同物质,则b最有可能是蛋白质B.若Y表示细胞干重的基本元素含量,则b、d分别表示氧元素、碳元素C.若Y表示一段时间后不同离子在培养液中所占原来的比例,则该培养液中培养的植物,其根细胞膜上a离子的载体多于c离子的载体D.若Y表示细胞液的浓度,a、b、c、d表示不同细胞,则在1.3L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可能性大小为b<d<c<a二、非选择题9.(10分)线粒体的功能由其中的约1000种蛋白质来执行。如图是真核细胞中线粒体蛋白X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线粒体基质的图解,导肽(一般含10~80个氨基酸残基)是该蛋白质一端的肽段,在引导蛋白质进入线粒体基质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定位作用。注:①Hsp:热休克蛋白,按照分子的大小分为Hsp70,Hsp60等。(1)组成线粒体前体蛋白X的肽链中,N端特指的是含有游离的﹣NH2一端,则肽链的另外一端应该含有的化学基团是_____。(2)线粒体前体蛋白X是由细胞结构中_____内的基因控制合成,合成部位是_____。据图可知热休克蛋白的作用是_____。(3)据研究,线粒体内的DNA也参与线粒体中许多酶复合物的生物合成,由此可见线粒体属于_____(填“自主性”“半自主性”或“无自主性”)细胞器。10.(14分)请回答下列与生物工程有关的问题:(1)基因工程中常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此过程需要在________酶的作用下进行,主要利用了_________原理。此过程的前提是要有____________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_______。(2)在基因表达载体中,______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有了它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_______。(3)哺乳动物核移植可以分为体细胞核移植和胚胎细胞核移植。但实际操作中,利用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难度很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14分)将银边天竺葵(叶边缘呈白色,中央为绿色)预先放在黑暗中48h小时,选取植株上若干生长良好、大小相同的叶片,采用适当的方法杀死韧皮部细胞阻断有机物转移,再用不透光的黑纸遮蔽左侧叶片后把植株放在阳光下照射一段时间,用打孔器分别在叶片中的①、②、③部位取下相同面积的圆片。请回答:(1)叶圆片①的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_。(2)若将叶圆片①②③放在酒精中加热脱色,用清水漂洗后滴加碘液。能验证“光是光合作用必要条件”的组别是___________(填写序号),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能验证“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的组别是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___。(3)若将叶圆片①②③烘干称重,计算该植物叶片总光合速率时应该用①②的干重,而不用②③的干重,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应用的问题。(1)利用酵母菌发酵生产果酒时,为尽快得到更多果酒,首先要将淀粉类原料糖化为葡萄糖,在这个过程中,除需要添加相应酶制剂外,还需要控制温度,原因是酶_________。若从反应液中提取出酵母菌进行培养,应将酵母菌接种在______(填“牛肉膏蛋白胨”“伊红美蓝”或“麦芽汁琼脂”)培养基中,置于适宜条件下培养。(2)利用酵母菌发酵产生的果酒进一步发酵得到果醋时,除需要加入醋酸菌外,还需要调整的两个环境条件是______。给予适宜的条件,即使没有经过严格的灭菌过程,也能够获得果酒、果醋,这是因为___________。(3)利用毛霉腌制腐乳时,要随着豆腐层的加高而增加盐的用量,原因是________;卤汤中酒精的含量应控制在12%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4)在泡菜的腌制过程中,要注意控制腌制的条件,如_____等(答出3点即可),若条件不适,容易造成细菌的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C【解析】
种群是指占有一定空间和时间的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它由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个体组成。群落是指在一定空间内所有生物种群的集合体,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称为物种丰度。群落中各种生物的数量是不一样的,因此必须计算各种生物数量之间的比例,也就是各个物种的相对数量。【详解】A、纵坐标是表示各植物类群占本校植物总数的比例,校园2中灌木在所有校园植物中数量不一定最多,A错误;B、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校园中的乔木通常有好多种,B错误;C、校园5可能没有栽培多年生草本植物和半灌木,故图中没有显示,C正确;D、引种栽培某濒危物种至校园3中的措施属于易地保护,D错误。故选C。2、C【解析】
植物体内产生的激素有五大类,即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它们都是些简单的小分子有机化合物,但它们的生理效应却非常复杂、多样。从影响细胞的分裂、伸长、分化到影响植物发芽、生根、开花、结实、性别决定、休眠和脱落等。所以,植物激素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而脱落酸和乙烯的作用则是抑制植物生长,促进成熟和衰老。这几种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的不同时期除各有其独特作用外,还能互相促进或抑制,充分发挥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作用。【详解】A、近基端生长素浓度越高,叶柄的脱落也加快,A正确;B、脱落酸促进脱落,叶柄脱落时离层细胞脱落酸含量可能增加,B正确;C、据图可知,生长素从远基端往近基瑞的运输造成近基端生长素升高,从而促进乙烯合成,C错误;D、据图可知,高难度的生长素促进近基端的脱落,乙烯能促进离层细胞合成和分泌水解离层细胞细胞壁的酶,因此乙烯与生长素都参与叶柄脱落的调节,D正确。故选C。3、C【解析】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包括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和损耗、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森林植被破坏、水资源危机和海洋资源破坏、酸雨污染等。【详解】A、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植物代谢紊乱,因此会使得我国农业生产能力下降,A正确;B、臭氧层中臭氧浓度下降,导致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增多,因此会导致皮肤癌患者增加,B正确;C、酸雨不仅会影响水体生态平衡,对陆地生物也有影响,C错误;D、生物多样性下降是目前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环境问题,D正确。故选C。4、D【解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在正常生理情况下机体内环境的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只在很小的范围内发生变动,不是处于固定不变的静止状态,而是处于动态平衡状态。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详解】A、在特定的情况下,突触释放的神经递质,也能使肌肉收缩和某些腺体分泌,故突触后膜不一定是神经元的细胞膜,A错误;B、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的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控制有关,身体平衡与小脑有关,B错误;C、性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性腺分泌的性激素可反馈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作用于性腺,C错误;D、在吞噬细胞、B细胞、T细胞、浆细胞、记忆细胞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B细胞、T细胞以及记忆细胞,D正确。故选D。5、D【解析】
由题意分析可知,蓝花(Abb)雌株与一红花(aaB)雄株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表现为紫花雌株:蓝花雄株=1:1,一种性别只出现一种性状,可判断亲本为显性雄和隐性雌杂交。故B/b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A/a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基因型为AAXbXb×aaXBY,F1基因型为AaXBXb:AaXbY=1:1,表现为紫花雌株:蓝花雄株=1:1。据此答题。【详解】A、据分析可知,蓝色色素和红色色素分别由A和B基因控制,母本蓝花雌株的基因型为AAXbXb,父本红花雄株的基因型为aaXBY,A正确;B、在自然群体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aaXBXB、aaXBXb和aaXBY共3种,B正确;C、若F1的雌株(AaXBXb)和雄株(AaXbY)杂交,子代白花植株(aaXbXb和aaXbY)中雄株占1/2,C正确;D、若F1的雌雄植株杂交,子代中紫花植株占(3/4)×(1/2)=3/8,D错误。故选D。本题主要考查自由组合定律和伴性遗传,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6、C【解析】
达尔文认为,彼此不同而又相似的物种由一个祖先物种发展而来,遗传的力量使它们保持某种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模式,由于所有的动物有一个共同由来,所有的植物有一个共同由来,乃至整个生物界有一个共同由来,生物界既存在着巨大的多样性,又在不同层次上存在着高度的统一性。在一个自然种群中,只要个体之间存在着变异,而且某些变异性状影响了个体的存活和繁殖,从而使具有不同性状的个体之间在存活率和繁殖率上出现了差异,自然选择就发生作用,经过世世代代的选择,在种群中相关的有利变异被保存下来,并不断得到积累,微小变异积成显著变异,新的类型,新的物种由此产生,生物学家把自然选择看作是进化性变化的主要机制。一个初始种群因环境隔离因素,例如地理障碍而分隔成两个种群,由于新种群形成时可能发生的遗传漂变,它们所处的环境条件不同,自然选择所保留的和淘汰的基因型不同,两个种群的遗传组成出现差异,由于两个种群彼此处于隔离状态,它们之间的遗传差异避免了因基因交流、个体的迁入和迁出而减弱甚至消失,随着时间的推移,种群间的遗传差异积累,最后达到种群间完全的生殖隔离,当它们再度相遇时,已经不能相互交配了,这时袁新的物种就形成了,这是异地的物种形成过程。【详解】A、由分析可知,达尔文进化论认为遗传的力量使相似物种间保持某种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模式,A正确;B、达尔文认为自然选择是进化性变化的主要机制,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B正确;C、施用杀虫剂对害虫抗药性增强起到定向选择的作用,C错误;D、由异地的物种形成过程可知,由于自然选择导致基因库的差异进而导致了生殖隔离,D正确。故选C。7、D【解析】
据图分析,异种蛋白首次进入机体,使得成熟的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a细胞(浆细胞或效应B细胞),a细胞分泌抗体,吸附在皮肤和内脏黏膜下的肥大细胞表面;过敏原再次进入时,与皮肤和内脏黏膜下的肥大细胞表面上的抗体结合,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发过敏反应。过敏反应是指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抗原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过敏反应的特点:发作迅速、反应强烈、消退较快;一般不破坏组织细胞,不引起组织严重损伤;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详解】A、a细胞为效应B细胞,不具备识别异种蛋白的能力,A错误;B、辅助性T细胞膜上是抗原-MHC受体,识别的是抗原-MHC复合体,不能直接识别异种蛋白,B错误;C、②中抗体分布在肥大细胞的膜表面,③再次接触异种蛋白发生过敏反应,正常体液免疫的抗体分布在体液中,与图中过程不一致,C错误;D、如图所示,过敏反应是二次接触到异种蛋白才发生的免疫过度反应,D正确。故选D。本题考查过敏反应的相关知识,要求了解免疫调节的作用机理,意在考查识图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8、B【解析】
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详解】A、若Y表示细胞中有机物的含量,b有机物最多,b最有可能是蛋白质,A正确;
B、若Y表示细胞干重的元素含量,则b、d分别表示碳元素、氧元素,B错误;
C、若Y表示一段时间后不同离子在培养液中所占原来的比例,则某种离子所占比例越多,表示培养植物吸收越少,进而推断其根细胞膜上该离子的载体越少,所以结合图分析可知,植物根细胞膜上a离子的载体多于c离子的载体,C正确;
D、若Y表示细胞液的浓度,a、b、c、d表示不同细胞,由于b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最大,a细胞液浓度最小,则在1.3g/mL蔗糖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的可能性大小为b<d<c<a,D正确。
故选B。本题综合考查组成细胞的元素在干重和鲜重中的不同,以及细胞质壁分离与质壁分离复原现象及其原因。二、非选择题9、﹣COOH(羧基)细胞核细胞质中的核糖体(核糖体)与蛋白质的解折叠及重新折叠有关半自主性【解析】
真核细胞中线粒体蛋白X属于蛋白质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线粒体基质,所以合成场所是核糖体.线粒体前体蛋白X是由细胞结构细胞核内的基因控制合成,该分子的肽链一端是含有游离的﹣NH2,则肽链的另外一端应该含有的化学基团是﹣COOH。线粒体内含有少量的DNA也参与线粒体中许多酶复合物的生物合成,由此可见线粒体属于半自主性的细胞器。【详解】(1)一个肽链中至少有一个游离的氨基和一个游离的羧基,如果肽链一端是含有游离的﹣NH2,则肽链的另外一端应该含有的化学基团是﹣COOH(羧基)。(2)由图中分析可知:线粒体前体蛋白X是从细胞质基质转运到线粒体基质中的,所以线粒体前体蛋白X是由细胞结构细胞核内的基因控制合成,细胞质中的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据图可知:解折叠的前体蛋白在热休克蛋白Hsp70和Hsp60的作用下重新折叠,可知热休克蛋白的作用是与蛋白质的解折叠及重新折叠有关。(3)据研究,线粒体内含有少量的DNA也参与线粒体中许多酶复合物的生物合成,由此可见线粒体属于半自主性的细胞器。本题考查了细胞结构和功能、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相关知识,考生能够认真识别图形,能够从图形中找出有用的信息,考察了学生的识图、析图的能力。10、热稳定DNA聚合(Taq)DNA双链复制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引物启动子mRNA动物体细胞分化程度高,恢复其全能性十分困难【解析】
PCR技术:(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2)原理:DNA复制。(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4)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5)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详解】(1)基因工程中常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此过程需要在热稳定DNA聚合(Taq)酶的作用下进行,主要利用了DNA双链复制原理。此过程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根据这一序列合成引物。(2)在基因表达载体中,启动子的作用是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并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3)由于体细胞分化程度高,不容易恢复全能性,因此体细胞核移植技术的难度大于胚胎细胞核移植。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考查。11、细胞质基质、线粒体(线粒体基质、线粒体内膜)①②①呈黄白色(不呈蓝色),②呈蓝色②③②呈蓝色,③呈黄白色(不呈蓝色)③部位的细胞结构与①、②部位的不同,材料存在差异【解析】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而有机物的积累可使叶片单位面积的干物重增加,采用适当的方法杀死韧皮部细胞阻断有机物转移,将待测叶片的一半遮黑,测量相同时间内叶片被遮黑的一侧单位面积干重的减少值,作为呼吸消耗量的估测值。这就是经典的“半叶法”测定光合速率的基本原理,测定时须选择对称性良好、厚薄均匀一致的两组叶片,一组叶片用于测量干重的积累,另一组(半叶遮黑的)叶片用于测定干重的消耗。【详解】(1)叶圆片①处于遮光条件下,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故叶肉细胞中能产生ATP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即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2)要验证“光是光合作用必要条件”,则实验设计中的自变量为是否照光,因变量是是否有淀粉生成,可以通过检测叶圆片是否变蓝来得出结论,据此可知,①②对照就可以达到上述目的,该实验结果是①呈黄白色(不呈蓝色),②呈蓝色;要验证“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应该设置有、无叶绿体的对照,然后检测叶圆片是否变蓝即可,符合条件的组别是②③,应该得到的实验结果是②呈蓝色,③呈黄白色(不呈蓝色)。(3)若将叶圆片①②③烘干称重,来计算该植物叶片总光合速率,根据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来分析,假设①②实验前的干重为a,则实验一段时间之后,①的减少表示呼吸速率,即a-①的干重,②的增加表示净光合速率,即②的干重-a,故叶圆片总光合速率=②的干重-a+a-①的干重=②的干重-①的干重,这时不用②③干重的理由是③部位的细胞结构与①、②部位的不同,材料存在差异,正因如此③的减少不能代表正常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故不能选用。学会分析实验目的中包含的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庄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基础护理实践技能》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沈阳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市政与轨道交通工程计量与计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杭州万向职业技术学院《物流基地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服装学院《体内药物分析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大连理工大学《数据分析导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体育项目解说与评论》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永定县2025年数学五下期末调研试题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甘肃省武威第十八中学高三第一次模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试卷含解析含解析
- 上海市松江区天马山学校2025届三下数学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财政学》试题库及答案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英语试题(答案)
- 品管圈PDCA案例-提高成人术后疼痛评估与护理规范率医院品质管理成果汇报
- 我的家乡湖南岳阳
- 《QOHAB123-2023高端G系列冷镦钢用热轧盘条》
- 扬尘防治(治理)监理实施细则(范本)
- 华为智慧矿山解决方案
- 幼儿园办园行为督导评估指标体系表
- 房地产项目能源管理制度制定
- 核心素养下小学道德与法治实践性作业设计探究
- DB11∕T 161-2012 融雪剂 地方标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