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一、目的为确保工程所使用的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规定,保证工程质量,特制定本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承接的所有工程项目中原材料的进场检验管理。
三、职责分工1.物资部门负责原材料供应商的选择、采购合同的签订与执行。组织原材料的进场验收工作,确保原材料按时、按质、按量供应。2.质量检验部门制定原材料检验计划和检验标准。对进场原材料进行检验和试验,出具检验报告。对不合格原材料进行判定和处理,跟踪处理结果。3.技术部门提供原材料的技术要求和相关标准。协助质量检验部门对原材料的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判定。4.项目管理部门负责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工作,确保原材料检验工作顺利进行。监督原材料的储存和使用情况,确保符合相关规定。
四、原材料检验流程
(一)供应商选择与评估1.物资部门根据项目需求,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生产能力和质量保证能力的原材料供应商。2.对新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评估其生产工艺、质量控制体系、检测设备等情况。3.收集供应商的相关资质文件,包括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产品质量检验报告等,并进行审核。4.将供应商的评估结果记录在供应商档案中,作为后续采购的参考依据。
(二)采购合同签订1.物资部门与选定的供应商签订采购合同,明确原材料的规格、型号、数量、质量标准、交货时间、交货地点、付款方式等条款。2.在采购合同中明确双方的质量责任和违约责任,确保原材料质量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三)原材料进场通知1.供应商在原材料发货前,应提前通知物资部门,告知发货时间、运输方式、预计到货时间等信息。2.物资部门收到通知后,及时通知质量检验部门和项目管理部门,做好原材料进场检验的准备工作。
(四)原材料进场验收1.原材料到货后,物资部门通知质量检验部门和项目管理部门共同进行验收。2.验收人员首先核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等是否与采购合同一致。3.检查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如质量检验报告、合格证等是否齐全有效。4.按照检验标准对原材料进行外观、尺寸、性能等方面的检验。对于钢材,检查其表面是否有裂缝、锈蚀等缺陷,测量其直径、壁厚等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对于水泥,检查其包装是否完好,是否有受潮结块现象,核对其品种、标号、出厂日期等信息。对于砂石料,检查其颗粒级配、含泥量、泥块含量等指标是否符合标准。5.对需要进行抽样检验的原材料,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抽样数量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抽样过程应具有代表性,确保所抽取的样品能够真实反映整批原材料的质量情况。6.将抽取的样品送质量检验部门指定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检测机构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能力,能够按照标准要求进行准确的检测。质量检验部门应及时跟踪检测结果,确保检测工作按时完成。
(五)检验结果判定1.质量检验部门根据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报告和现场检验情况,对原材料的质量进行判定。2.如果原材料的各项指标均符合相关标准和设计要求,则判定为合格。3.如果原材料存在一项或多项指标不符合标准要求,则判定为不合格。
(六)不合格原材料处理1.对于判定为不合格的原材料,质量检验部门应及时出具不合格报告,并通知物资部门和项目管理部门。2.物资部门负责与供应商联系,协商处理不合格原材料的退货、换货等事宜。3.供应商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将不合格原材料处理完毕,并承担相应的费用。4.对不合格原材料的处理情况进行记录,包括处理时间、处理方式、处理结果等,并存档备查。
(七)原材料储存与标识1.经检验合格的原材料应按照品种、规格、型号等分类存放,并做好标识。标识应包括原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批次、检验状态等信息。标识应清晰、准确、不易褪色,确保能够随时识别原材料的质量情况。2.原材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防雨、防潮的仓库内,避免受到损坏或变质。3.对于有特殊储存要求的原材料,如易燃易爆物品、易腐蚀物品等,应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储存和管理。
(八)原材料使用1.项目管理部门在使用原材料前,应检查原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和检验报告,确保其质量合格。2.施工人员应按照施工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要求使用原材料,不得擅自更改原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等。3.质量检验部门应定期对施工现场使用的原材料进行抽检,确保其质量始终符合要求。
五、检验标准与方法
(一)钢材1.检验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T1499.1《钢筋混凝土用钢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T1499.2《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检验方法外观检查:观察钢材表面是否有裂缝、结疤、折叠、锈蚀等缺陷。尺寸测量:使用卡尺、千分尺等工具测量钢材的直径、肋高、肋间距等尺寸。力学性能试验: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法抽取样品,送检测机构进行拉伸试验、弯曲试验等,检测钢材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等力学性能指标。
(二)水泥1.检验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GB/T176712.检验方法外观检查:观察水泥包装是否完好,有无受潮结块现象。品种、标号、出厂日期核对:检查水泥的品种、标号、出厂日期等信息是否与质量证明文件一致。安定性检验:采用雷氏法或试饼法检验水泥的安定性。强度检验: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法抽取样品,制备水泥胶砂试件,送检测机构进行抗压强度和抗折强度试验。
(三)砂石料1.检验标准《建设用砂》GB/T14684《建设用卵石、碎石》GB/T146852.检验方法外观检查:观察砂石料的颗粒形状、表面光滑度、有无杂质等。颗粒级配检验:采用筛分法检验砂石料的颗粒级配,确定其是否符合标准要求。含泥量、泥块含量检验:采用重量法检验砂石料的含泥量和泥块含量。针片状颗粒含量检验:采用规准仪法或卡尺法检验砂石料的针片状颗粒含量。
(四)外加剂1.检验标准《混凝土外加剂》GB8076《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检验方法外观检查:观察外加剂的外观是否均匀,有无沉淀、分层、变色等现象。匀质性检验:检测外加剂的密度、细度、pH值等匀质性指标。性能检验:按照规定的抽样方法抽取样品,送检测机构进行减水率、抗压强度比、凝结时间差等性能指标的检测。
(五)其他原材料其他原材料的检验标准和方法应按照相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执行。
六、检验记录与报告1.质量检验部门应建立完善的原材料检验记录档案,对每一批次原材料的检验情况进行详细记录。检验记录应包括原材料的名称、规格、型号、批次、供应商、进场日期、检验项目、检验结果、检验人员等信息。检验记录应字迹清晰、内容完整、数据准确,并存档保存,保存期限应符合相关规定要求。2.质量检验部门应根据检验结果及时出具检验报告。检验报告应包括原材料的基本信息、检验依据、检验项目、检验结果、结论等内容。检验报告应加盖质量检验部门的公章,并由检验人员签字确认。检验报告应及时送达物资部门、项目管理部门等相关部门,作为原材料质量控制的依据。
七、监督与考核1.公司质量管理部门定期对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供应商评估、采购合同签订、原材料进场验收、检验记录与报告、不合格原材料处理等环节。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达整改通知,要求责任部门限期整改。2.将原材料进场检验制度的执行情况纳入公司对各部门和项目的绩效考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手工加工生产制作
- 不动产二次抵押协议
- 临时陪聊人员合同
- 大学物理学 第一卷 经典物理基础 第6版 课件 6 变化的电磁场
- 拍卖付款流程协议
- 会议主题定制合同
- 商标联合持有合同(2篇)
- 拍卖物品清理及处置协议
- 家族借款合同范本
- 代理购销供应协议
- 顶板管理知识培训课件
- 合肥市202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英语试卷含解析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期末复习考试要点
- 离婚前规则观后感
- 行业标准:TSG T7007-2016 电梯型式试验规则
- 生产计划与物料管理PMC
- 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含2022年修订和新增部分)
- (完整)架空乘人装置(猴车)使用说明书
- 动态血糖监测新PPT课件
- 草种人工劳务补播技术实施方案
- 黄登边坡安全监测仪器安装埋设及施工期监测技术要求201079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