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文言实词:
一词多义和通假字
实词的用法和含义是高考的常考题,复习重点是一词多义和通假字。了解
词的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
词的本义:
所谓词的本义,就是词的本来意义,即词产生时的最初的根本的意义。如
"本"的本义就是树木的根。"道"的本义就是指路途、道路。
[小练习]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
1.战则请从[跟随]
2.后因伐木,始见此山[攻伐]
3.范增数目项王[眼睛]
4.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换取]
词的引申义:
所谓词的引申义,就是词由本义派生出的与本义相关的其它意义。如"道"
本义为"道路”「方向、方法、道理"为其引申义。"本"的本义是树木的根,
“根本、本来、原本、基本”就是它的引申义。
[小练习]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引申义:(能举例则举例说明)
1.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本义"身体",引申义"亲
自"(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硝帝以为民先)、"自己〃"自身"(免不可复
得,而身为宋国笑)、"身孕"(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
呼酒买醉)、"性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等。
2.士三日不见,当刮目相待
本义"对男子的美称",引申义"做官的人"(士大夫终不肯夜泊绝壁之
下)、"读书人"(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有才能的人"(胜不敢复相
±)、"士兵"(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3.伯乐学相马,顾玩所见,无非马者本义是"察看、仔细看",引申义是
"辅助、辅佐"(无物以相之)、"选择"(良禽相木而栖,贤臣择主而
事)、"辅佐帝王的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词的比喻义:
所谓词的比喻义,就是词建立在比喻基础上所产生的意义。如"爪牙"的本
义是鸟兽的爪子和牙齿,比喻意义是“得力的帮手或武士”。
[小练习]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本义和比喻意义,并举例说明。
1.手足情深,焉能或忘本义"手和脚",比喻义"兄弟""党羽"。
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
之本义指"头和颈",比喻义指"某个集团的领导人
3.草菅人命,纵横乡里本义"野草",比喻义"不值得珍惜的事物"。
词的假借义:
所渭词的假借义,古文中常常出现通假字现象。所谓通假字,就是指本应
用甲字,使用时借用与其意义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代替它的现
象。甲字是本字,乙字是甲字的通假字。这里的乙字就含有了假借义。
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中"蚤洞"早二其假借意义为"早一点";"至
莫夜月明"中的"莫"同"暮",其假借意义为"夜晚
[小练习]指出下列加点词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含义。
1.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倍]通[背],背叛之意。
2.赢粮而景从[景]同[影],像影子一样。
3.君子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
4.满坐寂然,无敢哗者[坐]同[座],座位。
5.风吹草低见牛羊[见]同[现],露出。
6.乃善刀而藏之[善]通[缮],修治。
7.离骚者,犹离忧也[离]通[罹],遭受。
二、古今异义和偏义复词:
(一)什么叫古今异义?
所谓"古今异义",就是指文言词语或短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中书写
相同的词语之间的意思不同的现象。这种意义和用法的差异是在语言的演
变过程中出现的,辨明这些词语的"古""今"意思和用法,有助于增强我们
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二)古今异义的种类:
1.词义的扩大。
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
变大了。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
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
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
国。
②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
性长辈的亲切称呼。
③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
员。
2.词义的缩小
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
变小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
"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
种意义了。
练习: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古义:靖山以东。今义:山东省。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与"丈夫"相
对
③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因为古义:因此写作。今义:因果连词,表原
因。
④古之学者必有师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
的人。
3.词义转移:
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
却变成另一个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
"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
练习: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行李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
裹。
②颜色不少变颜色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
③秋天漠漠向昏黑秋天古义:秋口的天空。今义:秋季。
④上初即位,富于春秋春秋古义:年岁、年龄。今义:春天和秋天。
4.词义弱化:
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
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程度很高,很深,
现在表示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
责备。
练习: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未尝有坚明约束者约束古义:盟约。今义:限制。
②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举古义:攻克。今义:抬
起。
③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走古义:跑。今义:行走。
④吾羞,不忍为之下羞古义:羞愧、感到耻辱。今义:害羞、不好意
思。
5.词义强化:
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
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
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
练习:解释下列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今天表示品德低
下。
②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古代表示刚直侠义之人,现在表示为正义
牺牲的人。
③(廉颇)宣言曰:"我见相如,必辱之。"宣言:古代是扬言的意思,
现在表示宣告,声明。
④璧有瑕,请指示王指示:古代是指给人看,现在是表示上级对下级申
明处理问题的原则和方法。
⑤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现在表示走投
无路之时。
6.感情色彩变化
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这往往与它们意思
的改变分不开。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
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
凶,贬义词。“锻炼,古代除有冶炼之意外,还有玩弄法律对人进行诬陷之
意,属贬义词,现在是褒义词。
练习6: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可怜:这里是可爱之意,褒义词,今意是令
人怜悯之意,多含贬义,
②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牺牲:这里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
词,现在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
③天下云集响应响应:这里是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现在指积极听
从号召,褒义词。
7.名称说法的演变
有些时候古文中用一个词表示某一意思,而现代汉语中已不再使用该词语
表示,而是换用别的词语表示了。如:"目"现已换成"眼睛"「寡"现已换用
"少"了,"足"现已换用"脚"了。
练习: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①读书欲睡,引锥刺其股股:古代指大腿,现在已不用,指臀部、屁
股。
②愿为市鞍马市:这里指买,现在已不用,指城镇、集市。
③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谢:古义指告戒、告诉,现已不用,用于指
感谢。
(三)偏义复词:
在文言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而用义却
偏在其中一个语素上,另一个则起陪衬作用,这就是文言中的偏义复词现
象。
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
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异同:偏义复词,不同。
②昼夜勤作息作息:偏义复词,劳作。
③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义复词,离去。
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
①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园圃:偏义复词,果园。
②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义复词,婆婆,
③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义复词,指兄长。
(四)综合小练习:区别下列加点词语的古今意义。
①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不过:不超过,现为转折连词。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从而:跟随而且,现在是承接连词。
③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交通:交错相通,现在指运输、邮政等部
门。
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祖父:祖辈和父辈,现指父亲的父亲。
⑤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出入:偏义复词,进入。非常:不寻常,意
外,现指很、极,程度副词。
⑥属余作文以记之作文:写文章,现指学生的写作练习。
三、文言句式
我们谈论文言文的句式,是相对于现代汉语而言的,在古代实际是一种正
常的句式,这些句式随着语言的发展逐步发生了改变,在现代汉语中却成
了变式句或特殊句式。这些句式包括:判断句、被动句、倒装句、省略
句、固定句式等。
(-)判断句
所谓判断句,就是以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为谓语对主语进行判断的句
式。其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者,……也”".......也"".......者也”"……者......""……
者,……者也""......."等形式。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练习]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陈胜者,阳城人也。
②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③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④噌咙者,周景王之无射也。
⑤七略四库,天子之书,
⑥宫中府中,俱为一体,
⑦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⑧此三者,吾遗恨也。
⑨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⑩斯用兵之效也。
2.米用副词”乃"“即""则皆""是""诚""为”等表示判断。如:“此乃臣效命之
秋也。"
[练习]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②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③即今之像然在墓者。
④梁父即楚将项燕。
⑤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⑥非死,则徙尔。
⑦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⑧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⑨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⑩我乃楚狂人,风歌笑孔丘。
3.采用否定副词"非"表示否定。如:"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
赂秦。"
[练习]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判断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②城非不高也,城非不深也,兵草非不坚利也。
③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
(二)被动句
文言文中,有些语句的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这种句式就是被动句。其常
见类型有:
1."见""……见……于""于"表被动。如:"吾常见笑于天方之家。"
[练习]列说我们学过的文言文中的此类被动句。(句数在3句以上)
①臣诚恐见欺于王。
②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
③故内惑于郑秀,外欺于张仪。
④李氏子藩,年十七,不拘于时,学于余。
2."为""为......所"表被动。如:"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①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③为予群从所得。
④恐为操所先。
⑤其后楚日以削,数十年,竟为秦所灭。
(三)倒装句
文言中的倒装句,是相对于现代汉语的句序而言的,基于此,我们将文言
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状语后置、主谓倒装等。
1.宾语前置
所渭宾语前置,就是通常作宾语的成分,置于谓语动词的前面,以示强
调。如:"洎不之信"中的"之"就是前置的宾语。宾语前置通常分为四种情
况。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大王来何操?"
(2)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如:"古之人不余欺也。"
(3)借助"之""是"将宾语提前。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孜孜焉唯
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
(4)介宾短语中宾语前置。如:"不然,籍何以至此?"
2.定语后置
通常定语应该放置于中心词的前面,但文言语句中却有很多句子将定语放
在中心词之后。如:"蚂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
心一也。"其中的"利""强"都是后置定语。文言中的定语后置有以下几种情
况。
(1)用"之"使定语后置。如:"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2)用"者"的后置。如:"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状语后置
文言文中,介词结构作状语往往都会置于句后作补语。如:"贫者语于富者
曰""于富者"就是置于句后作补语的介词短语。
4.主谓倒装
这种情况很少,往往是为了表示强烈的感叹。如:"甚矣,汝之不惠。""美
哉,我少年中国。"
[小练习]判断下列各句中的句式。
(1)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2)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3)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清新知春 - 工作总结
- 绿化补植合同范本
- 开学季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给家长的一封信
- 硕士论文答辩模板
- 采购氨水喷枪合同范本
- 花卉购销养护合同范本
- 个体管材加工合同范本
- 2025地下矿井配电工程师合同通知书
- 2025合同类型解析(固定期限合同、无固定期限合同、退休前合同与退休后合同)
- 2025马鞍山市住宅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合同马鞍山市工商行政管理
-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认识多边形思维导图知识讲解
- 【年产五万吨乙醛工艺设计7100字(论文)】
- 事业单位离岗创业规定2024年
- 压力容器制造程序文件及表格(符合TSG 07-2019特种设备质量保证管理体系)
- 2024年四川省南充市中考英语试卷真题(含官方答案及解析)
- 举一反三四年级奥数-第19周-解决问题(二)
- Unit7词汇表讲解2024-2025学年牛津译林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城市商业综合体运营管理方案
- 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解读课件
- 一年级数学口算题专项练习(800道)-100以内加减法
- 2024年云南省红河州中考二模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