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复习考场作文增分策略:情感表达触动心灵_第1页
高考语文复习考场作文增分策略:情感表达触动心灵_第2页
高考语文复习考场作文增分策略:情感表达触动心灵_第3页
高考语文复习考场作文增分策略:情感表达触动心灵_第4页
高考语文复习考场作文增分策略:情感表达触动心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语文复习考场作文增分策略:情感表达,触动心灵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问世间“情”为何物?高山流水

是真诚的友情;舐犊情深是本真的亲情;落叶归根是乡土之

恋……“情”是生命之“真。是爱、仁慈、悲悯……是生

命之间相互维系的丝线,是生命源头的汩汩清泉。

一篇好文章,就应该具有良好的情感态度,换言之,即

使文章的内容很平实,但情感却足够真挚,就像朱自清先生

的《背影》,同样也能撼人心魄。在考场作文中,写人记事

发议论,心中饱藏真情,让现实生活的“境”与溢出纸外的

真情相呼应,则自成佳境。没有情感的“境。如同行尸走

肉,令人生厌。用真情关照生活,虽一花一草,一人一物,

也熠熠生辉!

切记:情感真挚是文章的根本所在,也是我们写作时永

远需要恪守的法则。

【常见失误】

考场作文在情感方面主要有以下两种失误:

1.虚情假意,人云亦云,无病呻吟,生硬地附加装饰。

一篇文章倘若没有感情,那不过是一块文字大拼盘;倘若充

斥着虚情假意,那就成了一场令人恶心的文字游戏。作文要

写真情实感,是我们永远需要恪守的法则。

2.虽真,但里面有一些不是那么美好的感情。写作文

做自我检讨,写自己龌龊不堪、消极颓唐,甚至写一些认知

上有问题的,是很不明智的。

【增分技法】

一、“感情真挚”的要求

1.体察真情

考生要善于体验自身所承受的真诚的关心、爱护,观察

周围生活的闪光点、动情点,即发现领悟人间真情。

2.坦露真情

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袒露在读者的面前,与读者产生情与

情的交流,心与心的撞击。

3.升华真情

要让读者产生真正持久的感动,只是作者自己有一腔热

情还不够,还需要去体悟真情,升华真情,让读者在热情冷

却的过程中得到理性的启悟,以丰富他们的人生。

二、实现“感情真挚”的方法

1.有“我”一一做一个现实生活的体验者

重要的是生活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文章应该事真,情真,

理真,否则,就犹如剪彩为花,刻纸为叶,不可能有生命活

力。古人说,读《出师表》而不痛哭的人不是忠臣,读《陈

情表》而不流泪的人不是孝子。就是因为这两篇文章都抒发

了自己强烈而真挚的感情。前者表达了诸葛亮知恩图报、尽

心竭力的诚挚之情;后者表达了李密祖孙二人相依为命的笃

厚之情,强烈地触动了读者的心灵,共同的情感体验被唤起,

这样就产生了情感共鸣。杜甫对诸葛亮十分景仰,写过不少

专门颂扬诸葛亮的诗,其中的一首《蜀相》,更充分地表达

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思慕之情,尤其结尾那堪称千古绝唱的一

句“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把诗人对景仰者

的极度的痛惜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泪满襟”的“英雄”

是谁?回答不难,首先应该是诗人自己。

真情从“实感”中产生。因为无生活实感,就不可能有

真情。生活中有些事让我们感动,就想把它写下来;写下来

的东西能够引起读它的人的感动,它在我们眼里便是好作品。

“孔繁森回山东探亲,在一次不得不参加的应酬后,深夜长

久立在院中,女儿问他为什么,他说心里难受,那顿饭吃掉

几百元,够西藏好几个失学孩子读完小学J这些看似普通

的材料,最能引发我们的情思,拨动我们的心弦。

善于感动,学会感恩。歌德说:“从某种意义上说,每

一首诗,都是一个给世界的吻」英国哲学家罗素在《我为

什么生活》中说:“三种单纯然而极其强烈的激情支配我的

一生,那就是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寻求,以及对人类苦

难痛彻肺腑的怜悯J要以饱满的感情去观察和对待周围的

客观事物,去建立感情,再将这感情融进写作中,这样也就

不愁文章没有情感、没有感染力了。

要做一个可以和他人、和全人类心心相印、息息相通的

人,一个有着人性与人情的真正的人。所以,真正的现实生

活的体验者都是和全人类同呼吸共命运的。“我”们的心总

是和人类连在一起,“我”们也总是在关注着社会,关注着

人生。尽管“我”们的目光可能会落在一棵不起眼的小草身

上,但这种关注是和人之为人的悲悯情怀联系在一起的。而

且,正因为“我”们的同情心是如此博大,“我”们的关注

才不拒细小。正如英国作家康拉德所说,对于艺术家而言,

“天下没有一个光明的地方或黑暗的角落不值得投以惊羡

和同情的一瞥,哪怕是匆匆一瞥也罢”。

亲情、友情、爱情都是在点点滴滴的平常小事中体现出

来的。正是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人小事,能让人深深领略到

生活的况味。有一篇无名作者写的《两根黄瓜》:一个贫寒

的家庭中,小妹为了给病中的大哥改善伙食,种了几棵黄瓜,

后来黄瓜结成了,小妹却为守护黄瓜而被狂犬咬伤,大哥为

了筹钱救妹而向医院出售了自己的鲜血……两根黄瓜,浸透

了比血还浓的亲情,在作者淳朴的笔下娓娓道来,让人产生

一种无法抑制的感动。感恩不一定要感谢大恩大德,感恩可

以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善于发现美并欣赏美的道德情操。

感谢父母辛勤工作,感谢兄弟姐妹之间的相互帮助和理

解……对人们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情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只

要有一颗会感恩的心,你就能时时感念父母,就能明白父母

心甘情愿不知劳苦地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有了一颗感恩的心,

你就会觉得每一天都是美好的,每一件小事都是有意义的。

2.有“物”—寻找感情的“承载物”

抒情往往要借助于某一具体的事情、景物等作为“凭借

物”“承载体”来抒发感情。李清照“淡荡春光寒食天”一

词,虽不着一“情”字,然词情采毕出,情味无穷;辛弃疾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一词,虽未言一“愁”字,然谁不

知词人的满腹的“愁”滋味呢?李辛二词之所以取得如此的

艺术效果,一是情感的魅力,二是其情皆有恰当的“承载物二

大凡文章者,或借事,则要选准事;或借景,则需找定

景;而说理文,议论是龙身,论点为龙眼,抒情是灵魂,其

立足点当在一个“理”字。

(1)借叙事来抒情

借叙事来抒情,叙事不过是用作抒情的手段,它不追求

事件的完整过程,往往只是片段式介绍,而把浓郁的情感融

于事情的叙述中。

要选择生动感人的细节作为情感的凝聚点,着力用情。

如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选择了母子别离前慈母缝衣

的普通场景,针针线线中连缀着慈母的一片笃深之情。朱作

自清的《背影》更是把对父亲的挚爱之情都凝结在“背影”

这个点上: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

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

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

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

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

来了。”

作者用简练的笔法,写了父亲的体态、穿着、步履,最

后将情感聚焦于父亲为买橘子而翻越车站月台时的浮雕式

“背影”上。虽是片段性动作的外部勾画,没一句直白抒情,

却展示出父亲对儿子的骨肉至情和依依惜别的内心活动,含

而不露却情蕴丰厚。随着时间的流逝,事情的情节、原委等

都可能淡忘了,但那“慈母缝衣”“老父背影”的“点”会

永远铭记。所以,借叙事抒情,要在选择上下功夫,不能让

情感全面铺开,四处流散。

(2)借写景来抒情

情感是流淌在文章中的血液,血不能流在外面,头破血

流就不美了。所以“情”要隐,隐到不直说而别人也能感觉

到,效果才会更好。借写景来抒情,关键是选择善于引发“情”

的景物。我们来看巴金的《繁星》:

“如今在海上,每晚和繁星相对。我把它们认得很熟了。

我躺在舱面上,仰望天空。深蓝色的天空里悬着无数半明半

昧的星。船在动,星也在动,它们是这样低,真是摇摇欲坠

呢!渐渐地我的眼睛模糊了,我好像看见无数萤火虫在我的

周围飞舞。海上的夜是柔和的,是静寂的,是梦幻的。我望

着那许多认识的星,我仿佛看见它们在对我霎眼,我仿佛听

见它们在小声说话。这时我忘记了一切。在星的怀抱中我微

笑着,我沉睡着。我觉得自己是一个小孩子,现在睡在母亲

的怀里了。”

“一切景语皆情语:船行海上,疾驶异乡,看到这满

天繁星,作者怎能不产生思念故国、怀念往事的感情?但他

并没有直接抒写这种离情,而是写自己与繁星融成一片,亲

密无间,巧妙地把一个游子孤寂而渺茫的心情反映出来。

(3)借细节来显情

列夫托尔斯泰说:“艺术起于至微J“至微”就是指那

些显示人情、人性的美,具有永久艺术价值的细节。成功的

细节描写往往能达到“一瞬传情,一目传神”的艺术境界。

3.设境——在情景中触发情绪

我们都有这样的体验:面对实情实景,在创设的特定范

围内有对象地写作,容易酿造氛围,调动情绪,激发兴趣,

触发灵感。如站在风中、雨中、雪中,或月下、花间、霞光

里,写一个景致;如凭窗远眺,写远山、远水或是远天。那

该是一种怎样的写作境界?何愁写不出触景生情、情景交融

的佳作?如开展写作“活动”课,在活动(报告、讲座、演

讲、交流、辩论、竞赛、实验、展览等)中激发情感,体验

生活。观察高山流水,感知风花雪月,体验世态炎凉,捕捉

生活中的闪光点,采撷真情的花朵,变“单一”为“多样”,

变“静写”“死写”为“动写”“活写”,我们就会感到自己

的思维活跃起来了,感情丰富起来了,文章也感人了。可见,

写作需要寻求一种最佳境界,创造一种最佳境界。

(1)在考场上,让自己在想象的情景中触发情绪,在一

种亢奋中抒情作文

生活中的一些寻常琐事,从选材“新”这个角度来看,

并没有什么优势,但如果考生能够对其进行情感化的处理,

在叙事伊始,就渲染出浓郁的情感气氛,则可能收到震撼人

心的艺术效果。

一位考生的《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一开始就渲染出一

种隐隐的悲切气氛:

无法忘记那个秋天的黄昏。

秋风吹过,略有一些寒意,发黄的树叶无奈地随风飘扬。

望着这一切,我只有默默地流泪,这一切都是我亲手造成的。

a

作文的中段,当“我”失去朋友“悻悻而归”时:

“我无言,伫立在风中,随着飘零的树叶一同无奈。这

一原本伤感的季节,让我渲染得更加伤感,无奈,无奈……”

考生以萧瑟悲切的秋日气氛做背景,不断地倾诉着自己

对朋友的“愧疚”以及意欲忏悔而又无法忏悔的“无奈”,

情融于景,情融于事,流利自然中却不断折射着几许凝重,

缕缕愁绪。

最后,作者走进了神圣的考场,仍然要“写下这个无法

让我忘记的过错”,仍然要一呼三叹地鞭挞自己:

“当我一次次的忆及往事,我无法把你的身影抹去;当

我夜半醒来,我无法不为自己的无知而自责;当我远远地看

见你,我根本没有勇气上前和你打个招呼,也许你不能原谅

我,就连我自己也一样无法原谅我自己。”

如此反复的心灵叩问,仿佛为前面铺就的愧疚气氛泼洒

着情感的浓墨,一个充满负疚感的孩子的忏悔镜头,更加栩

栩如生地浮现在眼前,歉然、真诚。

文章结尾这样写道:

“假如时光可以倒流,我多想回到从前,让一切重来。”

这发自肺腑的深情呼唤,圣洁无邪,浓烈的情感气氛,

令人黯然神伤,有谁能不为这位考生的纯真善良而喟然叹

息?

(2)临场写作时想象一个读者就在你的面前

如以“沟通”为话题作文,写与家长的沟通,可想象父

母就在身边;写“沟通”之艰难和必要,就好像误解过你的

人正在听你倾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