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物质的分离、提纯与检验
[考点分布]
20192020
知识内考试要2016年2017年2018年
年年
容求
4月10月4月11月4月11月4月1月
⑴海
带中分
离和检
验碘元b
素的原
理及操
作流程
⑵萃
取的原
理及萃
b
取方法
的适用
范围
⑶溶
解、过
滤、萃
取、分bT9
液等基
本操作
的要点
⑷物
质分
离、提
cT31
纯的基
本原则
及应用
⑸物T10、T9、
cT31(l)T24T31T10110T11
质的分T31T31(l)
离与提
纯(过
滤、蒸
储、萃
取、分
液、结
晶)
⑹层
析法的
a
基本原
理
⑺氨
水使FA3
+、C产a
显色的
原理
⑻纸
层析法
分离溶
液中铁
离子和b
铜离子
的操作
方法和
步骤
⑼硝
酸钠和
氯化钾
制取硝
b
酸钾的
原理及
操作流
程
(10)结
晶或重
结晶的
方法提
T31(4)
纯固态b
(5)
物质的
原理及
操作方
法
(11)减
压过滤T31(T31(
aT31(5)
的实验4)②2)
方法
(12)晶
T31(
粒生长a
3)
的条件
(⑶牙
膏的主
要成分a
及其功
能
(14)检
验牙膏
中含有
的碳酸
钙、甘b
油的化
学原理
和操作
方法
(15)火
柴起火a
的原理
(16)火
柴头中
硫元
素、氯
bTH
元素的
检验原
理和操
作方法
(17)物
质检验
CT28(2)T24T28125T28II
的方案
设计
(18)亚
硝酸钠
的物理
性质
(外观)
和重要
b
的化学
性质
(如氧
化性和
还原性
等)
(19)亚
硝酸的
酸性和a
不稳定
性
(20)亚
硝酸钠
c
和食盐
的鉴别
(21)常
no、T10、
见物质CT8110T25
T25T25
的鉴别
考点1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知/识/梳/理ZHISHISHULI•
1.物质分离、提纯的物理方法
图1
图3
(1)如图L方法、装置的名称:过速。
适用范围:把不溶性固体与液体进行分离。
注意事项:①一贴:遮纸紧贴漏斗内壁;二低:滤纸上边缘低于通义边绫,液面低于滤
纸边缘;三靠:烧杯紧靠玻璃棒,玻璃棒轻靠三层滤纸处,漏斗下端尖口处紧靠烧杯内壁;
②若滤液浑浊,需更换滤纸,重籽过滤;浑浊的原因可能是滤纸破损、滤液液而超过滤纸边
箜。
(2)如图2,方法、装置的名称:减压过滤.
适用范围:分离不溶性固体与液体,但比普通过滤速度怏,得到的固体较干燥。
注意事项:①过滤时放入布氏漏斗内的滤纸大小应小于漏斗内径又能将全部小孔盖住。
②倒入布氏漏斗内的溶液量应不超过漏斗容量的2/3。
③橡胶塞插入吸滤瓶内的部分不得超过塞子高度的2/3o
④布氏漏斗的颈口斜面应与吸滤瓶的支管口相对,以便于吸滤。
⑤安全瓶的导管短进长出。
⑥吸滤完毕或中途需停止吸滤时,应注意先拆下连接抽气泵和吸滤瓶的橡皮管,然后关
闭水龙头,以防倒吸。
⑦当过滤的溶液具有强酸性、强碱性或强氧化性时,会腐蚀滤纸,此时可用玻璃纤维代
替滤纸或用玻璃砂漏斗代替布氏漏斗。
⑧减压过滤不宜用于过滤胶状沉淀或颗粒太小的沉淀。胶状沉淀在快速过滤时易透过滤
纸;沉淀颗粒太小则易在滤纸上形成一层密实的沉淀,溶液不易透过。
(3)结晶是晶体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
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而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态溶质,采用冷却饱和溶液的
方法。
如图3,方法、装置的名称:蒸发结晶。
适用范围:溶解度随温度变亿较小的物质。
注意事项:①玻璃棒的作用:搅拌,防止液体局部过热而飞溅:②当有大量晶体析出时,
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而不能直接蒸干。
(4)如图4,方法、装置的名称:萃取分液。
适用范围:①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
它与另一种溶剂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②分液:两种液体互不相溶且易分层。
注意事项:①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②萃取剂与原溶剂不反应、
不相溶;③萃取剂与溶质不反应。
(5)如图5,方法、装置的名称:超
适用范围:灌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
注意事项:①温度计的水银球放在蒸储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储烧瓶内要加沸石;③冷凝管水流方向应为“逆流”。
2.物质分离、提纯的化学方法
方法原理杂质成分
C1\S而、C境一及能形成弱碱的
沉淀法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沉淀
阳离子
C0『、HCO;、S?一、S(T、HS07.
气化法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气体
NH:
杂质中含不同价态的相同元素
杂转(用氧化剂或还原剂)、同一种酸
将杂质转化为需要提纯的物质
纯法的正盐与酸式盐(用酸、酸酊或
碱)
氧化还用氧化剂(还原剂)除去具有还原如用酸性KMnOi除去CQ中的S02,
原法性(氧化性)的杂质用热的铜粉除去心中的
热分
加热使不稳定的物质分解除去如除去NaCl中的NH£1等
解法
酸碱溶利用物质与酸或碱溶液混合后的如用过量的NaOH溶液可除去
解法差异进行分离Fe2(h中的
含杂质的金属(M)作阳极、纯金属
电解法利用电解原理除去杂质(M)作阴极,含M的盐溶液作电解
质溶液
如向含有C/+和Fe?+的溶液中加
调加入试剂调节溶液pH使溶液中入CuO、Cu(0H)2或CU2(OH)2cO3
pH法某种成分生成沉淀而分离等调节pH使F/+转化为Fe(OH)3
而除去
3.几种常见物质的分离与检验
(1)从海带中分离和检验碘元素的原理及操作流程
①实验原理:海带中碘元素主要存在形式为化合态(有机碘化物)。经灼烧后,在灰分中
加入水,碘元素便以匚的形式进入溶液。
可使用某些氧化剂,如氏。2、新制氯水将厂氧化为h,然后检验L的存在,并分离[2,
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1+H屁+21|+=12+2生0、214-CL=2C.+L0
可使用淀粉溶液检验L用CC"萃取并分液来分离出12。
②操作流程
a.取海带样品:取3g干燥海带,放入母烟或蒸发皿中。
b.灼烧得到灰分:在通风处加热灼烧,待海带完全灰化后,冷却,再将灰分转移至小
烧杯中。
c.溶解、过滤得到滤液:向小烧杯中加入30mL蒸储水,搅拌煮沸2〜3min,过滤,
得滤液。
d.氧化:在滤液中加入1〜2mL2mol・l/’H2s0」溶液,再加入3〜5mL6巡&溶液或
1mL新制氯水。
e.萃取:取出少许混合液,用淀粉溶液检验碘。再向余液中加入2mLCC1„萃取其
中的碘。
(2)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
①实验原理:Fe"和C/+在谑纸上随丙酮展开的速度不同,展开后两种离子的富集位置
不同,从而分离开来。
②氨水使铁离子、铜离子显色的原理
a.Fe"与氨水反应生成红棕色沉淀(写离子方程式):
3+
Fe+3NH)*H20=Fe(OH)」I+3NHr。
b.C/+与氨水反应生成深蓝色溶液(写离子方程式):
CU>+4NH3・压0=。1(刈3)产+4出0。
(3)硝酸钾晶体的制备
①在NaN(h和KC1的混合溶液中,同时存在Na+、IC、C1和NO;四种离子。若将一定浓
度的硝酸钠和氯化钾混合溶液加热至沸腾,使溶液浓缩,将有氯化钠晶体析出。趁热过滤,
即可■分离出氯化钠晶体。将滤液冷却至室温,可使硝酸钾晶体析出。经减压过滤分离出的硝
酸钾粗产品可用簸晶法加以提纯。
②重结晶
若第一次结晶得到的晶体纯度不合乎要求,晶体中常会混有一些可溶性杂质,可将所得
晶体溶于少量溶剂中,然后再进行逑(或冷却)、结晶、过滤,如此反复的操作称为重结晶。
有些物质的提纯,需经过几次重结晶才能使产品纯度合乎要求。每次过滤后的母液中均含有
一些溶质,所以应将母液收集起来,进行适当处理,以提高产率。
题/组/训/练
题组一物质分离、提纯的物理方法
1.(2020•嘉兴一中高三上期末)《本草衍义》中对精制砒霜过程有如下叙述:“取砒
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上飞着覆器,遂凝结累然下垂如乳。”文中涉及
操作方法是()
A.蒸储B.萃取
C.盐析D.升华
解析:选D。“取砒之法,将生砒就置火上,以器覆之,令砒烟二飞着覆器,遂凝结累
然下垂如乳”,涉及用加热的方法,将被提纯物质气化,冷凝成固体的过程,为升华的操作,
故D正确。
3.(2020•杭州高三质检)下列实验中,所选装置不合理的是(
A.分离饱和Na£03溶液和CLCOOC2H5,选④
B.用CCL提取碘水中的碘,选③
C.用FeCk溶液吸收CL,选⑤
D.粗盐(含泥沙)提纯,选①和②
解析:选A。解答本题主要从物质的性质、实验原理、仪器的选择是否正确等角度去分
析。CH£OOCM与饱和溶液互不相溶,故应选择分液法将其分离,因此选③,A错;
用CCL提取碘水中的碘,应选择分液漏斗萃取分液,B正确;将CL通过盛有FeCL溶液的
洗气瓶,将Ch吸收,C正确;粗盐提纯应先将粗盐溶于蒸懦水中,然后过滤除掉泥沙等不
溶物,再蒸发浓缩,最后得到NaCl晶体,D正确。
4.下列有关物质分离、提纯的操作叙述错误的是()
A.用CC"萃取碘水中的h,应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B.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
干燥的方法
C.1-己醉的沸点比己烷的沸点高,1-己醉和己烷可通过蒸储初步分离
D.提纯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向含有少量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适量饱和Na2CO3
溶液,振荡后静置分液,并除去有机相中的水
解析:选B。CCL的密度比水大,先从分液漏斗下口放出有机层,后从上口倒出水层,
A项正确;氯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不大,所以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
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蒸发浓缩至较多晶体,然后趁热过滤、洗涤再干燥的方法,B项错
误;沸点相差较大的有机物可用蒸储初步分离,C项正确;饱和Na£()3溶液能与乙酸反应,
而不影响乙酸乙酯,D项正确。
5.某兴趣小组进行碘的提取实验:首先将海带灼烧成灰,用水浸泡得到含碘离子的水
溶液,再用硫酸酸化、加氯水氧亿得到少量碘水,最后以CCL为萃取剂将碘单质从中提取
出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灼烧的目的是使海带灰化,除去有机物,便于碘离子的浸出
B.灼烧时用到的仪器是烧杯、酒精灯、玻璃棒
C.海带灰浸取液中的碘离子可用淀粉溶液检验
I).CC1”萃取剂还可用苯、酒精代替
解析:选A。海带灼烧应在比烟中进行,B项错误;碘离子不能使淀粉溶液变蓝,无法
检验,C项错误;酒精与水互溶,不能作为碘水中碘的萃取剂,D项错误。
囱国图囹
依据物质的物理性质选择恰当分离(提纯)方法
(1)“固+固”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升华法,如NaCl和I2
均易浴结晶法,如KNO3和NaCl
难溶+易溶过滤法,如NaCl和
MglOH)?
特殊法,如FeS和Fe可用磁铁吸引
(2)“固+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E「萃取法,如从碘水中提取碘
㈣一蒸发结晶,如从硫酸铜溶液中获取
J胆根晶体
固+液」L蒸馈,如从海水中获取蒸储水
不互溶一中
7"过.
(3)“液+液”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蒸储法,如酒精和水(加生石灰),从石油中
液+液J获取汽油、煤油
出互灌分液法,如油和水、乙酸乙酯和饱和
Na2c。3溶液
题组二物质分离、提纯的化学方法
6.除去下列常见物质中的杂质,完成表格:
原物质所含杂质除杂质试剂主要操作方法
固体吸收气体
N2o2
—或固
coC02
或________体吸收气体
C02co用固体转化气体
C02HC1
Cl2HC1
co2S02
碳粉CuO
原物质所含杂质除杂质试剂主要操作方法
Fe2O3AI2O3
NaHCO」溶液Na£O3通入气体转化
NaCl溶液NaHCO3
溶液加氧化剂转化
FeCLFeCl2
溶液
FeCbFeCl3
MgCL溶液FeCL
NaCl晶体NH.C1—
乙酸乙酯乙酸
乙醇水(少量)
答案:
除杂质试剂主要操作方法
灼热的铜网固体吸收气体
NaOH溶液或碱石灰选名或固体吸收气体
灼热的CuO用固体转化气体
饱和NaHCOa溶液洗气
饱和食盐水洗气
饱和NaHCOs溶液洗气
稀酸(如稀盐酸)过滤
NaOH溶液过滤
C02通入气体转化
稀盐酸加酸转化
Cl2加氧化剂转化
Fe加还原剂转化
MgO沉淀转化
—加热分解
饱和Na2c6溶液分液
新制CaO蒸储
囱网周囹
物质分离和提纯的原则与注意事项
(1)原则一一“两不”和“两易”
两不:①不增(不增加新的杂质);②不减(不减少被提纯物质)。
两易:①易分离(被提纯物质与杂质易分离);②易复原(被提纯的物质易恢复原来的组
成状态)O
(2)注意事项
①除杂试剂须过量;②过量试剂须除尽;③除去多种杂质时要考虑加入试剂的先后顺序,
选择最佳的除杂途径。
题组三几种常见物质的分离与检验
7.(2019•台州校级期末)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大量的碘元素。实验室里从海
'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图:
|海邦;国上I海巡」型*海藻灰色________
典邃属演1海.从钎|悬浊.口含碘肉子
②|适
I怙..♦期含碘有③含碘水
出时意1机溶液1溶液
(1)实验室焙烧海带,需要下列仪器中的_____(填字母)。
a.试管b.烧杯c.堪烟d.泥三角e.铁三脚架
f.酒精灯
(2)指出提取碘的过程中有关的实验操作名称:①,③o
(3)提取碘的过程中,可选择的有机试剂是。
A.甲苯、酒精B.四氯化碳、苯
C.汽油、乙酸D.汽油、甘油
(4)为使海藻灰中碘离子转化为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
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物品,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有、
(5)小组用CCL萃取碘水中的碘,在右图的分液漏斗中,下层液体呈—
色;他们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却未见液体流下,原因可能是。0
(6)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和回收有机溶剂,还须经过蒸储,指出下面实1
验装置图中的错误之处:
①一
(7)进行上述蒸僧操作时,使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
最后晶态碘在_________里聚集。检验L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o
答案:(l)cdef(2)过滤萃取分液(3)B
(4)分液漏斗普通漏斗
(5)紫红分液漏斗上口活塞小孔未与空气相通
(6)①缺石棉网②温度计插到了液体中③冷凝管进出水的方向颠倒
(7)使蒸储烧瓶受热均匀,控制加热温度不至过高蒸储烧瓶淀粉溶液
8.中国的饮食讲究“色香味”,颜色会影响消费。小李同学拟研发“绿色”食用色素,
他以生长很快的入侵植物水葫芦为材料进行如下实验。
I.提取叶绿素
绿色叶片|布焉|提取液|一|过滤液|一|浓缩液|一|叶绿素粗产前
II.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
取一些叶绿素粗产品,配成一定浓度的溶液,于室温(约25℃)下进行实验,方法和结
果如下表。
叶绿素处理时
实验组号调pH至溶液颜色
溶液(矶)间(min)
①3.0Y10绿色
②3.07.010绿色
③3.06.010黄绿色
④3.05.010黄褐色
注:叶绿素被破坏后变成黄褐色。
根据所学知识和实验结果,请回答:
(1)提取食用叶绿素的X应该为,原因是—一
(2)表中Y应该为,原因是。
(3)若用作食品色素,天然叶绿素不适用于食品,否则o
(4)某同学想了解叶绿素粗产品中是否含有其他色素,请你提供检测方法并写出主要步
骤。
解析:(1)叶绿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
叶中的色素。(2)该实验探究pH对叶绿素稳定性的影响,所以需设置一系列pH梯度,即pH
为8.0、7.0、6.0、5.0。(3)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在pH为6.0、5.0的酸性条件下叶绿
素会分解,所以天然叶绿素不适用于酸性食品。(4)由于各种色素在展开剂中的溶解度不同,
溶解度大的随展开剂在滤纸条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所以,我们可用纸层析法将叶绿素
粗产品中的色素进行分离,以确定是否含有其他色素。
答案:(1)无水乙醇(答案合理即可)叶绿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中
(2)8.0pH梯度差为1.0
(3)酸性叶绿素分解,食品变为黄绿色或黄褐色
(4)方法:用纸层析法将叶绿素粗产品中的色素进行分离,以确定是否含有其他色素。
主要步骤:①制备滤纸条:将预先准备的干燥滤纸条一端剪去两个角使之呈梯形,在距
该端1cm处画一铅笔细线。
②画滤液细线:用毛细管吸取叶绿素粗产品,沿铅笔线均匀地画滤液细线。
③纸层析法分离色素:将滤纸条画有滤液细线的一端置于烧杯中的展开剂中(不要将滤
液细线浸没在展开剂中)。
④观察实验结果。
9.(2020•浙江“超级全能生”选考科目联考)二苯基乙二酮常月作医药中间体及紫外
线固化剂,可由二苯基羟乙酮氧亿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装置图(部分装置省略)如下:
在反应装置中,加入原料及溶剂,搅拌下加热回流。反应结束后加
水煮沸,冷却后即有二苯基乙二酮粗产品析出,用70%乙醇水溶液重结搅拌\温
晶提纯。重结晶过程:加热溶解一活性炭脱色一趁热过滤一冷却结晶一口
抽滤一洗涤一干燥。弓11
请回答下列问题:wW°
⑴写出装置图中玻璃仪器的名称:a,
bo
(2)趁热过滤后,滤液冷却结晶。一般情况下,下列因素有利于得到较大晶体的是
A.缓慢冷却溶液B.溶液浓度较高
C.溶质溶解度较小D.缓慢蒸发溶剂
如果溶液发生过饱和现象,可采用、等方法
促进晶体析出。
(3)抽滤所用的滤纸应略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布氏漏斗内径,需将全部小
孔盖住。烧杯中的二苯基乙二酮晶体转入布氏漏斗时,杯壁上往往还粘有少量晶体,
需选用液体将杯壁上的晶体冲洗下来后转入布氏漏斗,下列液体最合适的是。
A.无水乙醇B.饱和NaCl溶液
C.70%乙醇水溶液D.滤液
(4)上述重结晶过程中的哪一步操作除去了不溶性杂质:0
(5)某同学采用薄层色谱(原理和操作与纸层析类同)跟踪反应进程,分别在反应开始、
回流15min、30min、45min和60min时,用毛细管取样、点样、薄层色谱展开后的斑点
如图所示。该实验条件下比较合适的回流时间是。
C.45minD.60min
解析:(Da为三颈烧瓶,b为球形冷凝管。(2)缓慢冷却溶液、缓慢蒸发溶剂使晶体充
分析出有利于得到较大的晶体。溶液过饱和时一般用玻璃棒摩擦容器内壁,也可以加入晶种
使其结晶。(3)抽滤所用的滤纸应略小于布氏漏斗内径。根据题干信息,使杯壁上的晶体冲
洗下来最好用滤液,因不带入杂质。(4)趁热过滤除去了不溶性杂质。(5)从图中看出回流
45min时反应完全,最合适。
答案:(1)三颈烧瓶球形冷凝管(2)AD用玻璃棒摩擦容器内壁加入品种(答案合
理即可)(3)小于D
(4)趁热过滤(5)C
题组四物质分离、提纯的综合应用
10.如图所示为从固体混合物中分离X的两种方案,请根据方案1和方案2指出下列说
法中合理的是()
T冈
含X的混合物|如蛰
方案1:
一|残留物
方案2:1含X的混合物
A.可以选用方案1分离碳酸氢钠中含有的氯化钱
B.方案1中的残留物应该具有的性质是受热易挥发
C.方案2中加入的试剂一定能够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D.方案2中加入NaOU溶液可以分离出SiO?和FezOs混合物中的Fe2O3
解析:选I)。A项,碳酸氢钠、氯化铉受热均分解,故不能用方案1将两物质分离开,
故A项错误;B项,方案1中的残留物应该具有受热时不挥发或难分解的性质,故B项错误;
C项,方案2中加入的试剂可能不与除X外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加水进行溶解分离,故
C项错误;D项,Sid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zSid溶解而除去,故D项正确。
11.(2020•宁波选考适应性考试)食盐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粗
食盐常含有少量K+、Ca2+、Mg"、Fe3\S(T等杂质离子,实验室提姮NaCl的流程如下:
旗
耐迪上匾I爵那
盐酸牛
睛i]・洗―烘干质.冷皿
提供的试剂:饱和Na£0:,溶液、饱和K£Q,溶液、NaOH溶液、BaCL溶液、Ba(N(h)2溶液、
75%乙醇、四氯化碳。
(1)欲除去溶液I中的Ca2+、Mg2+、Fe3\SO厂,选出a所代表的试剂,按滴加顺序依次
为(只填化学式)。
(2)用于沉淀的试剂需过量,判断SO厂沉淀完全的方法是
(3)洗涤除去NaCl晶体表面附带的少量KC1,选用的试剂为。
解析:为除去Mg”和F/可选用NaOH溶液,除去SO厂选用BaCb溶液,过量的BaCh
溶液要用饱和Na2cO3溶液来除去,因此只要BaCk在Na2c。3之前加入即可,NaOH加入顺序可
变;除去SO厂需加试剂BaCk溶液,判断SO7沉淀完全的方法是取少景沉淀后的上层清液于
一试管中,滴入少量BaCL溶液,若无沉淀生成,则说明SOT已沉淀完全;除去NaCl晶体
表面附带的少量KC1,选用的试剂为75%的乙醇,因为乙醉溶解氯化钾后易挥发不残留其他
物质。
答案:(l)NaOH,BaCL,Na£0□(或BaCk,NaOH,NaXOs或BaCL,Na2C03,NaOH)
(2)取少量沉淀后的上层清液于一试管中,滴入少量BaCL溶液,看是否有沉淀生成,
若无沉淀生成,则SOT己沉淀完全
(3)75%乙醇
囱囹国囹
过滤操作中的常考热点案例
在过滤操作后,有时需要滤渣,舍弃滤液;有时需要滤液,舍弃滤渣。
(1)需要滤液时,如何提取母液中的成分
[案例1]在粗盐的提纯实验中,过滤,舍去不溶性杂质(滤渣)后,怎样从母液中获取
NaCl固体?
提示:加热蒸发,当析出大量NaCl晶体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案例2]若母液是饱和CuSO.溶液,怎样获得CuSO.5H20晶体?
提示:加热蒸发,冷却结晶,过滤。
(2)需要滤渣时,如何得到纯净的滤渣
[案例3]在测定Na2sol和NaCl的混合物中NazSO,的质量分数时,可以在混合物中加
入过量BaCk溶液,沉淀SOT,然后过滤、洗涤、烘干、称量得到BaSOj的质量,试问:
①怎样判断SOT是否沉淀完全?
提示:取上层清液少许于试管中,再加入BaCk溶液,若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0「未沉
淀完全,反之则沉淀完全。
②过滤完毕后,为什么要洗涤沉淀(即洗涤沉淀的目的)?
提示:洗去可溶性杂质(Na+、等)。
③沉淀的洗涤方法?
提示:沿玻璃棒向漏斗中注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再重复2〜3次。
④怎样判断沉淀是否洗净?
提示:取最后一次滤出液少声于试管中,滴加稀HNO;酸化的AgNO.溶液,若产生白色沉
淀,说明沉淀未洗净,反之已洗净。
考点2物质的检验与鉴别
知/识/梳/理
i.牙膏和火柴头中某些成分检验原理与实验设计
待检物质检验方法
摩擦剂:取样,溶解,过滤,在滤渣中加稀盐酸,将产生气体通入
碳酸钙澄清石灰水,若出现浑浊,则摩擦剂是碳酸钙
牙膏
保湿剂:取样,溶解,过滤,在滤液中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
甘油若出现绛蓝色溶液,则保湿剂是甘油
S元素的燃烧,将产生气体通入品红(或酸性高钵酸钾溶液),褪色,
检验则含有s元素
取样,燃尽的火柴头浸泡,在浸泡液中加硝酸酸化的AgNQ,
火柴头
C1元素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含有C1元素
的检验取样,浸泡,在浸泡液中加NaNOz溶液、稀硝酸和硝酸银,
若出现白色沉淀,则含有C1元素
2.亚硝酸钠与食盐的鉴别
方案鉴别方法
取样,加稀硫酸,微热,若出现红棕色气体,则为亚硝酸钠,反之则
方案1
为氯化钠
取样,加稀硫酸,再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若出现蓝色,则为亚硝
方案2
酸钠,反之则为氯化钠
取样,加稀硫酸,再加入重铝酸钾溶液,若橙色变绿色,则为亚硝酸
方案3
钠,反之则为氯化钠
取样,加入AgNQ3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若白色沉淀
方案4
溶解,则为亚硝酸钠,反之则为氯化钠
3.常见离子的检验方法
(1)常见阳离子的检验
①用NaOH溶液检验
[cT7!产生蓝色沉淀
I
Fe叫产生红褐色沉淀
।,先产生亘色沉淀,然后迅速变成驾色,最终
F:」一变为红褐色
IL产生白色沉淀,继续加入NaOH溶液至过量,
牛1—白色沉淀溶解
r-q共热,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湿润的
I41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
②焰色反应
用焰色反应可检验出溶液中的K十和Na\
在一火焰呈紫色(透过蓝色钻玻璃)
I
NF1—火焰呈黄色
③特殊检验法
归31一加入KSCN溶液呈血红色
加入KSCIN溶液无现象,滴加新制氨水后
r溶液呈血红色
一滴入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变浅或褪色
(2)常见阴离子的检验
①利用酸碱指示剂检验
0H一一滴入酚肽试液,溶液变红色;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蓝色。
②利用盐酸和其他试剂检验
C(T一加入BaCL溶液后生成亘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产生能使澄清石灰
水变浑浊的无色无味气体。
SO——加入稀盐酸,无沉淀、气体产生,再加入BaCk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S07一加入BaCk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产生无色有刺激性气味且能使
品红溶液褪色的气体。
③利用AgNOKHNO3酸化)溶液检验
硝
酸
酸
化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的
E硝
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浅黄色沉淀
n酸银
液
溶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黄色沉淀
④利用某些特征反应检验
「一滴入淀粉溶液和新制氯水,溶液变蓝色。
4.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
(1)可燃性气体的检验
「叫一火焰呈淡蓝色,产物只方冰
卜画一火焰呈蓝色,产物只有二氧化碳
2f性」।「口।火焰呈淡蓝色,产物有二氧化碳
以不叫一和水
_______厂火焰明亮,有黑烟
L|CH2=CH2可使澳水及酸性高镒酸
一钾溶液褪色
(2)酸性气体的检验
过最气体缓缓通入澄清石灰水,
一石灰水先变浑浊后变澄清
_衣丁|__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
—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及空还一刨士通人品红溶液,红色蛆,
一再加热乂恢复红色
一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遇蘸右浓氨水的玻璃棒
四一一产生白烟
一可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3)碱性气体(NH)的检验
一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弛]丁遇福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产生自烟
一可使湿润的勿.色石蕊试纸变瑟
(4)强氧化性气体的检验
无色、无味
「囚一L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
强银
化性ci7可使湿润的有色布条褪色
气体
可使湿涧的淀粉-KI试纸变蓝
-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
而1溶于水,溶液无色但能使紫色
—可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
(5)N。的检验一一无色气体,与空气接触后立即变为红棕色。
5.物质的鉴别
分类鉴别方法
(1)先依据外观特征,鉴别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然后利用它们去鉴别其他的几种
物侦
不用(2)若均无明显外观特征.可考虑能否用加热或焰色反应等方法鉴别出一种或几种
试剂物质
(3)若以上两种方法都不能鉴别时,可考虑两两混合或相互滴加,记录混合后的反
应现象,分析现象得出结论
(1)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水溶性、密度、溶液的酸碱性,确定能否选用水或指示剂
进行鉴别
只用
(2)在鉴别多种酸、碱、盐的溶液时,若被鉴别的溶液多数呈酸性时,可选用碱或
一种
水解呈碱性的盐溶液作试剂;若被鉴别的溶液多数呈碱性时,可选用酸或水解呈酸
试剂
性的盐溶液作试剂
(3)常用浸水、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氯化铁溶液等作试剂鉴别多种有机物
任选此类题目不限制所加试剂的种类,可有多种解法,题目考杳的形式往往是从众多的
试剂鉴别方案中选择最佳方案,其要求是操作步骤最简单,试剂选用最少,现象最明显
题/组/训/练'TlZUXUNUAN•
题组一常见物质的检验
1.为确定下列置于空气中的物质是否变质,所选检验试剂(括号内物质)不能达到目的
的是()
A.NaOH溶液[Ba(0H)2溶液]
B.FeSO,溶液(KSCN溶液)
C.KI(淀粉溶液)
I).Na2s。3溶液(BaCh溶液)
答案:1)
2.火柴头燃烧可产生S()2,下列检验S02的装置正确的是()
解析:选B。A会把KMnO”溶液抽入注射器内;C会把KMnth溶液玉出试管外:D无法把
火柴燃烧产生的气体抽入试管内。
3.(2019•浙江4月选考,T25)白色固体混合物A,含有KC1、CaCO」、Na2c0八Na2SiO3>
CuSO,中的几种,常温常压下进行如下实验。
下列推断不正确的是()
A.无色溶液B的pH27
B.白色固体F的主要成分是HzSid
C.混合物A中有NazSiCh、CuSO」和CaCO:,
D.在无色溶液B中加HNO3酸化,无沉淀;再滴加AgNO”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混
合物A中有KC1
答案:C
4.某溶液中含有S0『、C(T、C1,若只允许取一次该溶液而把三种离子分别检验出来,
则应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并写出相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⑴首先检验:加入(填化学式,下同)试剂。离子方程式:
(2)再检验;加入试剂。离子方程式:o
(3)最后检验;加入试剂。离子方程式:
答案:⑴C&一HN03CO7+2H+=CO21+H2O
2+
(2)SOfBa(N0.02Ba+S(T=BaS0J
+
(3)C1~AgNO3Ag+Cr=AgClI
览国同画
“九字诀”突破离子检验问题
(1)一注意
注意离子检验所要求的环境,如酸碱性;一定要注意避免离子间的相互干扰,如检验
C(T时,HC07.S/一、HSO;可能会产生干扰;尽可能选择特征反应以减少干扰,如检验Fe计
常选用KSCN溶液等。
(2)三原则
物质检验的三个原则,即一看(颜色、状态)、二嗅(气味)、三实验(加试剂)。
(3)四方法
根据实验时生成物所表现的现象不同,检验离子的方法如下:①生成气体,如NH:、cor
的检验;②生成沉淀,如Cl,SOT的检验;③显现特殊颜色,如Fj的检验;④焰色反应,
检验金属单质或金属离子。
题组二物质的鉴别
5.(2018•浙江11月选考,门0)下列实验合理的是()
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CH£OONa溶液的pH
B.用蒸偏的方法分离乙醇(沸点为78.3C)和苯(沸点为80.1℃)的混合物
C.用淀粉・KI试纸鉴别碘水却FeCh溶液
D.用Na2c溶液鉴别CaCk溶液、NaCl溶液和稀硫酸
解析:选DoA.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CHaCOONa溶液的pH时,溶液被稀释,使测定的
pH偏小,故A不合理;B.由于乙醇(沸点为78.3°C)和苯(沸点为80.10C)的沸点很接近,
其混合物不适合采用蒸储的方法分离,故B不合理;C.淀粉・KI试纸遇碘水变蓝色,能
将1一氧化成L,则淀粉-KI试纸遇FeCL溶液也变蓝色,所以用淀粉-KI试纸不能鉴别碘水
和FeCk溶液,故C不合理;D.将Na2c溶液分别滴入CaCk溶液、NaCl溶液和稀硫酸中出
现的现象分别是产生白色沉淀、无明显现象和产生气泡,所以可以用Na2cCh溶液鉴别CaCk
溶液、NaCl溶液和稀硫酸,故D合理。
6.(2017•浙江11月选考,门0)下列方法(必要时可加热)不合理的是()
A.用澄清石灰水鉴别CO和C02
B.用水鉴别苯和四氯化碳
C.用Ba(OH)2溶液鉴别NH£1、(阳)2SO4和K2s0」
D.用淀粉•碘化钾试纸鉴别碘水和滨水
答案:D
7.(2017•浙江11月选考,T25)取某固体样品,进行如下实验:
①取一定量的样品,加足量水充分溶解,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②取少量滤液,加入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
③取少量滤渣,加入稀盐酸,谑渣全部溶解,同时有气体产生。
根据上述实验现象,该固体样品的成分可能是()
A.K2s0八Ba(0H)2、Na£()3
B.Na2cO3、AgNOs、KN03
C.K2cO3、NaCKBa(NO.,
D.KNO3、MgCb、NaOH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粮食代理合同范本
- 个人自建包工合同范本
- 学校证订书合同范本
- 个人藏品交易合同范本
- 临时设施 劳务合同范本
- 房屋工程终止合同范本
- 海边出售地皮合同范本
- 个人定车合同范本
- 2025工程合同范本简化、实际案例解析
- 2025商业办公楼租赁合同模板
- GB/T 14229-1993齿轮接触疲劳强度试验方法
- 乳膏剂制备课件
- 小学英语一般现在时-(演示)课件
- 肾综合征出血热-课件
- 《最后一次讲演》-【精品课件】
- 高一物理 必修二《机车的两种启动方式》教学设计
- 2022年陕西省普通高校职业教育单独招生统一考试模拟题
-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PIVAS静脉用药配置中心静脉药物配置中心静配中心调配工作简介培训教学课件
- 常压热水锅炉产品质量证明书
- 出厂检验报告范本(共3页)
- 第三节 意大利现代设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