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化妆品车间卫生管理制度及车间操作规范一、目的为确保化妆品生产车间的卫生环境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保证产品质量安全,特制定本卫生管理制度及车间操作规范。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化妆品生产车间的卫生管理及所有生产操作活动。
三、职责分工1.车间管理人员负责车间卫生管理工作的组织、监督和检查。制定卫生清洁计划并组织实施。对违反卫生制度的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理。2.生产操作人员严格遵守车间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负责本岗位生产区域的日常卫生清洁和维护。发现卫生问题及时报告并协助解决。3.卫生清洁人员按照卫生清洁计划和标准,负责车间公共区域及指定区域的卫生清洁工作。定期对清洁工具进行清洗和消毒。
四、卫生管理制度
(一)人员卫生1.进入车间必须穿戴工作服、工作帽、口罩,头发不得外露。工作服应保持清洁,定期清洗更换。2.进入车间前必须洗手消毒,洗手程序为:清水冲洗双手→用洗手液搓洗双手(包括手心、手背、手指间、指甲缝等部位)→清水冲洗干净→用消毒水浸泡双手30秒→清水冲洗干净→烘干双手。3.操作前必须对手进行再次消毒,操作过程中不得用手触摸面部、头发等部位。4.严禁在车间内吸烟、饮食、嚼口香糖等。5.患有传染病或皮肤有破损、炎症等可能影响产品质量的人员不得进入车间。6.个人物品不得带入车间,应存放在指定的更衣柜内。
(二)环境卫生1.车间地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无积水、无杂物。每天生产结束后进行清扫,定期进行拖地消毒。2.车间墙壁、天花板应保持清洁,无灰尘、无蜘蛛网。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如有脱落、发霉等情况应及时修复处理。3.车间门窗应保持完好,关闭紧密,防止灰尘、昆虫等进入车间。定期进行清洁和检查。4.车间内的通风、照明设施应保持良好运行状态,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通风良好、光照充足。5.车间内的垃圾桶应及时清理,垃圾不得外溢。垃圾桶应定期进行清洗消毒,周围地面应保持清洁。6.车间内不得堆放与生产无关的物品,物料应摆放整齐,标识清晰。
(三)设备卫生1.生产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表面无灰尘、无油污、无杂物,设备运行正常。2.设备清洁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先切断电源,然后用合适的清洁剂和工具对设备进行清洗,最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或烘干。3.对与产品直接接触的设备部件,如管道、阀门、搅拌桨等,应定期进行消毒处理,消毒方法应符合相关规定。4.设备维修后应进行清洁和消毒,确认符合卫生要求后方可投入使用。5.设备的润滑油、冷却剂等应妥善保管,不得泄漏,如有泄漏应及时清理干净。
(四)物料卫生1.原材料、包装材料等物料应符合质量标准,有合格证明文件。物料应在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储存,不得露天堆放。2.物料仓库应保持清洁卫生,定期进行清扫和消毒。物料应分类存放,标识清晰,防止混淆和污染。3.领用物料时应检查其外观质量,如有变质、损坏等情况不得领用。4.物料在搬运、储存过程中应注意防止污染,不得与有毒、有害、有异味的物品混放。5.剩余物料应及时清理退库,不得在车间内随意堆放。
(五)清洁消毒管理1.制定详细的清洁消毒计划,明确清洁消毒的区域、方法、频率和责任人。2.清洁消毒应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清洁剂和消毒剂,消毒剂的浓度和使用方法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3.对车间环境、设备、工具等进行清洁消毒后,应进行效果检查,确保清洁消毒质量符合要求。4.定期对清洁消毒工作进行总结和评估,不断改进清洁消毒方法和措施。5.记录清洁消毒工作的实施情况,包括清洁消毒时间、区域、使用的清洁剂和消毒剂名称、浓度、操作人员等信息,记录应保存完整,以备追溯。
(六)虫害控制1.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昆虫、老鼠等害虫进入车间,如安装防虫网、挡鼠板等。2.定期对车间进行虫害检查,发现害虫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捕杀和清除。3.不得在车间内使用杀虫剂等有毒有害物质,如需使用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避免对产品造成污染。4.保持车间环境清洁卫生,减少害虫滋生的条件。
(七)卫生检查与考核1.车间管理人员应定期对车间卫生情况进行检查,每天进行日常巡查,每周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每月进行一次综合评估。2.卫生检查应包括人员卫生、环境卫生、设备卫生、物料卫生等方面,检查结果应详细记录。3.对检查中发现的卫生问题应及时下达整改通知,明确整改要求和期限,责任人应按时完成整改。4.将卫生检查结果与员工绩效考核挂钩,对卫生管理工作表现优秀的个人和班组进行奖励,对违反卫生制度的行为进行处罚。
五、车间操作规范
(一)生产前准备1.操作人员应提前15分钟进入车间,更换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洗手消毒。2.检查生产设备、工具等是否正常运行,清洁是否符合要求,如有问题及时报告维修人员。3.领取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包装材料等物料,核对物料的名称、规格、数量等信息,确保与生产指令一致。4.对生产区域进行再次清洁和消毒,确保生产环境符合卫生要求。
(二)配料操作1.配料人员应严格按照配方要求进行配料,称量准确,记录清晰。2.配料过程中应注意物料的加入顺序和搅拌均匀程度,防止出现结块、分层等现象。3.对配料用的容器、工具等应进行清洁消毒,防止交叉污染。4.配料完成后,应及时清理现场,将剩余物料妥善存放。
(三)灌装操作1.灌装设备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确保设备无菌。2.灌装前应检查包装容器是否清洁、完好,无破损、变形等情况。3.灌装过程中应控制好灌装速度和液位,防止物料溢出。4.操作人员应佩戴无菌手套,防止手部污染产品。5.灌装完成后,应及时封盖、贴标等,确保包装完整。
(四)包装操作1.包装材料应符合质量标准,无异味、无杂质。2.包装过程中应注意产品的摆放整齐、美观,标签粘贴牢固、准确。3.对包装好的产品应进行外观检查,如有不合格产品应及时挑出。4.包装完成后,应将产品放入指定的包装箱内,码放整齐,准备入库。
(五)生产过程中的卫生要求1.生产过程中应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卫生,及时清理洒落的物料。2.严禁在生产现场进行与生产无关的活动,如聊天、打闹等。3.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应及时清理,分类存放,按照规定进行处理。4.对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控制点,如配料、灌装等,应进行重点监控,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六)生产结束后清理1.生产结束后,操作人员应及时清理本岗位的生产设备、工具等,将剩余物料退库。2.对生产区域进行全面清扫,包括地面、墙壁、设备表面等,清除残留的物料和垃圾。3.关闭生产设备、电源、水源等,对设备进行清洁消毒后,覆盖防护用品。4.整理工作现场,将工具摆放整齐,将工作服、工作帽、口罩等放入指定的清洗区域。
六、培训与监督1.定期组织车间员工进行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的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2.培训内容应包括人员卫生、环境卫生、设备卫生、物料卫生、清洁消毒、虫害控制等方面的知识和要求。3.对新入职员工应进行专门的入职培训,使其熟悉车间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后方可上岗。4.加强对车间卫生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幼儿园获奖公开课:小班体育《板凳乐》微课件
- 护士服务礼仪与沟通技巧课件
- 2型糖尿病护理教学查房
- XX医药连锁药店管理咨询项目
- 电工电子技术 课件 14.电风扇监控装置的安装与调试
- 咖啡行业发展趋势
- 垃圾分类处理培训
- 不动产业务培训
- 创新管理的思路与方法
- 建工一切险培训
-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语文试卷
- 2024年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中考一模数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二)
- (高清版)JTG 3363-2019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 旅游行业:2024中国出境游客白皮书
- 重症患者体位管理
-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考试题库含完整答案【历年真题】
- 毕业论文基于STM32F103单片机的智能电表交流电压电流设计
- 飞轮储能简介演示
- 中国感染性休克指南
- 保洁清洁剂使用培训
- 《我是一张纸》第一课时(作业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二年级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