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第1~3章 综合考点题型训练(118题56大类型)原卷版_第1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第1~3章 综合考点题型训练(118题56大类型)原卷版_第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第1~3章 综合考点题型训练(118题56大类型)原卷版_第3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第1~3章 综合考点题型训练(118题56大类型)原卷版_第4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 第1~3章 综合考点题型训练(118题56大类型)原卷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章综合考点题型训练(118题56大类型)

—考点发型偎购

【题型1摄氏温度】...........................................................................3

【题型2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3

【题型3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1...............................................................................................4

【题型4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4

【题型5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5

【题型6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5

【题型7沸腾及沸腾条件】.....................................................................5

【题型8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6

【题型9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7

【题型10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7

【题型H声音的产生】........................................................................8

【题型12声音的传播条件】....................................................................9

【题型1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10

【题型14回声】..............................................................................10

【题型15回声测距离的应用】..................................................................10

【题型16人耳的构成和听觉形成的过程】.......................................................11

【题型17骨传声及骨传导的原理】.............................................................12

【题型18音调】..............................................................................12

【题型19音调与频率的关系】.................................................................13

【题型20超声波与次声波】...................................................................13

【题型21响度】..............................................................................13

【题型22响度与振幅的关系】.................................................................13

【题型23音色】..............................................................................14

【题型24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15

【题型25噪声及其来源】.....................................................................15

【题型26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15

【题型27防治噪声的途径】...................................................................16

【题型28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17

【题型29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17

【题型30熔化和凝固的温度一时间图像】......................................................17

【题型3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18

【题型32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18

【题型33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曲线】................................................19

【题型34液化及液化的放热特点】.............................................................19

【题型35液化方法及其应用】.................................................................20

【题型36升华和凝华的定义与特点】...........................................................20

【题型37光源】.............................................................................21

【题型38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21

【题型39光直线传播的应用】.................................................................22

【题型40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22

【题型41光的反射现象】.....................................................................23

【题型42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23

【题型43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24

【题型44作光的反射光路图】.................................................................24

【题型45镜面反射】.........................................................................25

【题型46漫反射】...........................................................................25

【题型47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5

【题型48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6

【题型49平面镜成像的应用】.................................................................27

【题型50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28

【题型51凸面镜和凹面镜】...................................................................29

【题型52光的色散现象】.....................................................................29

【题型53色光的三原色和色光的混合】........................................................30

【题型54物体的颜色】.......................................................................30

【题型55红外线】...........................................................................31

【题型56紫外线】...........................................................................31

一皆意强型荆株

【题型1摄氏温度】

1.(2023秋•万宁期中)下列对生活中温度的估测,最接近客观事实的是()

A.让人感觉温暖而舒适的室内温度为37℃

B.近日,西安昼夜温差可达30℃

C.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42℃

D.常见冰箱冷藏室的温度为-5℃

2.(2023春•浦东新区校级期末)温度是表示物体的物理量。摄氏温标规

定: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温度为0℃,的温度为100℃。

【题型2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3.(2023秋•龙华区期中)两支合格的温度计,玻璃泡内水银量相等,但内径粗细不同,同

时测量同一杯热水的温度,则()

A.内径细的温度计示数大B.两支温度计示数相同

C.内径粗的温度计水银上升高度大D.两支温度计水银上升高度相同

4.(2023秋•淮阴区期中)小强在小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在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

使橡皮塞塞住瓶口,这就做了一个简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小强将简易温度计分别放

入温度不同的水中,观察到细管中液面的位置如图乙、丙所示,则图所反映的

是放入温度较低的水中的情况。

e---1e---m---

甲乙丙

【题型3温度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5.(2023秋•深圳期中)四位同学进行“用温度计测水温”的实验,操作分别如图,其中正

【题型4体温计的使用及其读数】

7.(2023秋•惠来县期中)两支经过消毒后没有把水银甩下去的体温计示数都是38℃,直接

用来先后测量体温是36.8℃和39.5℃的两个病人的体温,则最后这两支体温计的示数分

别是()

A.36.8℃>39.5℃B.39.5℃>39.5℃

C.38℃、39.5℃D.38℃、38℃

8.(2023秋•丹江口市期中)一位年轻的护士在忙碌中用同一支体温计连续测了甲、乙、丙

三人的体温,中途没有将水银甩回玻璃泡内,结果测得三人的体温都是39.3ro有关三

人的真实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人体温都是39.3℃

B.甲的体温一定是39.3℃

C.乙、丙两人的体温都低于39.3℃

D.三人的体温都不是39.3℃

【题型5物质的三态及其基本特征】

9.(2022秋•荷塘区期末)物质M通过吸、放热,出现三种不同物态,如图所示,甲、乙、

丙物态依次为()

M放执M明执M

(甲物态)外八”>(乙物态)及八">(丙物态)

W

A.固气液B.固液气C.气固液D.液气固

10.(2023•包河区校级二模)组成物质的分子具有较高的能量时,分子可以不受约束地自由

运动,如图甲所示,当外界温度骤然降低或对分子加压时,分子间距变小,只能在一定

的位置附近振动,如图乙所示。分子从图甲直接变到图乙的过程,在宏观上表现的物态

变化为凝华。

甲乙

【题型6汽化及汽化吸热的特点】

11.(2023秋•慈利县期中)取两支同样的温度计,其中一支用浸有酒精的棉花包住了玻璃

泡,将它们放在同一环境中,则()

A.包有棉花的温度计示数大B.包有棉花的温度计示数小

C.两支温度计的示数一样D.无法确定

12.(2023秋•霞浦县期中)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治疗,其原理是医生用

一种叫做氯乙烷的气态有机物,平时通过方式以液态储存在小瓶内,对

准人的伤口处喷射时在皮肤上迅速(填物态变化名称),同时大量的热,

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类似局部麻醉,

人的伤痛很快消失。

【题型7沸腾及沸腾条件】

13.(2023秋•梁子湖区期中)如图所示,烧杯中盛有甲液体,试管内盛有乙液体,在1标

准大气压下,用酒精灯对烧杯底部持续加热。已知1标准大气压下,酒精沸点是78℃,

水沸点是100℃,煤油沸点是150℃,一段时间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甲液体为水,乙液体为水,则乙会沸腾

B.若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煤油,则乙会沸腾

C.若甲液体为酒精,乙液体为水,则乙不会沸腾

D.若甲液体为煤油,乙液体为水,则乙不会沸腾

14.(2023•祁东县模拟)“降温沸腾”的实验:在玻璃瓶内倒入半瓶水,在微波炉里加热,

当瓶子里的水大量沸腾时,立即关掉微波炉,带上绝热手套,取出瓶子并盖紧盖子后,

发现水停止沸腾。在瓶盖上放上冰块,如图,又可以看到水重新沸腾。下列分析正确的

是()

A.液体沸腾可在任何温度且不需要吸热

B.水会重新沸腾是它吸收了冰块放出的热量

C.瓶内水上方压强降低,从而使水的沸点降低

D.放置冰块,瓶内气体的温度降低,水蒸气会凝华形成小水珠

【题型8沸点及沸点与气压的关系】

15.(2022秋•石门县期末)耍杂表演赤手从沸腾“油锅”中取物,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

是()

A.这是不可能的,是一种伪科学

B.这是可能的,油里面加了醋,醋使得油的沸点大大降低

C.这是不可能的,油在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

D.这是可能的,手上沾有水,水从油中吸收了热

16.(2023秋•金塔县期中)采用高压锅做饭,是利用了锅内水上方的气压一个标准

大气压时,水的沸点100℃,从而使煮饭比较省时间。(本题选填“高于”、“低于”

或“等于”)

【题型9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7.(2022秋•高阳县校级期末)为了探究“水的沸腾时特点”,某实验小组的同学从图中甲、

乙两套实验装置中选了一套来完成实验,实验数据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时间/min1234567

温度/℃85889096100100100

A.该实验装置安装顺序应自下而上

B.若实验所处环境低于标准大气压,该组同学选择的是乙套装置

C.图丙中①是水沸腾前的气泡上升情况

D.水在持续沸腾过程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18.(2023秋•通道县期中)如图甲所示,是某实验小组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装置;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选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

顺序进行;如图甲所示,a、b、c三种读温度计示数的方式正确的是:

(2)实验小组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水沸腾时水中气泡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图中(选

填“A”或"B”)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

(3)在实验过程中,每隔Imin记录温度计的示数(见表),该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

是℃,该地的大气压(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时间012345678

/min

温度/℃889092949697989898

【题型10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19.(2022秋•衡山县期末)如图所示是吐鲁番流行使用的坎儿井结构,大大减少了输水过

程中水的蒸发和渗透。其中暗渠即地下水道,是坎儿井的主体,一般是越靠近源头,竖

井就越深,井内的水在夏季约比外界低5〜10℃,以下关于坎儿井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在地下主体水道流动时,减小了水流动时候的表面积

B.井内的水温比外界低,减少了水的蒸发

C.主体水道深埋地下,减少了由于空气流动带来的水蒸发

D.由于井内温度低,水在流动过程中没有汽化

20.(2022秋•门头沟区期末)小明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

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选填“温度”

或“表面积”)有关;

(2)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题型11声音的产生】

21.(2023秋•宝丰县期中)下列实验中,主要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A.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石头”

B.放在玻璃罩的手机,随着抽气,听到铃声变小

C.拿一张硬纸片,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比较两次的不同

D.锣发声时,用手按住锣,锣就停止振动

22.(2023秋•碑林区期中)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条件,小明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几个实验,

你认为不能完成探究目的是()

A.y发出“啊”的声音,用手指触摸喉咙处

B.敲击音叉后,将音叉轻轻地接触脸颊

c.敲打铜锣,锣响后用手触摸锣面

D.一边改变管子插入水中深度,一边用嘴吹管的上端

23.(2023•靖江市模拟)随着祖国的强大,人们的爱国热情高涨。走在大街小巷,我们经常

能听到有人歌唱《我和我的祖国》,人们通过歌曲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依恋。歌声是

由声带的产生的,如图所示,歌词上方的数字表示的是声音的

565432|1-5-13i76.)|5-5-

我和我的祖国,■-刻也不能分割,

【题型12声音的传播条件】

24.(2023秋•定陶区期中)1994年,天文学家观察到苏梅尔--列维彗星裂成二十多块大

的碎片,撞击木星,产生巨大的爆炸。但是地球上的人们却没有听到一丝声响。以下猜

想最符合科学性的是()

A.这种爆炸本身不会发出声音B.爆炸声传到地球后,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C.这种爆炸发出的声音太小D.木星与地球之间存在真空带,没有传声介质

25.(2023秋•连江县期中)下面能说明“液体可以传播声音”的事例是()

A.人在小溪边听到“哗哗”的流水声

B.我们听到树枝上小鸟的“哪哪”声

C.将要上钩的鱼被岸边的说话声吓跑

D.我们听到雨滴打在雨伞上的“嗒嗒”声

26.(2023秋•法库县期中)2023年5月28日,如图所示的国产大飞机C919首次执飞,此

次航班从上海起飞,在首都机场平稳降落。中国大飞机飞出安全、更飞出志气和希望。

乘客听到的轰鸣声是发动机产生的;周围观看的人们听到飞机的声音是

【题型13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27.(2023秋•宜州区期中)向水面某点扔一块石头,和这点距离相等的岸边的人、鸟和鱼,

最先听到声音的是()

A.人B.鸟C.鱼D.同时

28.(2023秋•东丽区期中)有一段长为17m的装满水的铁管,将耳朵贴在装满水的铁管一

端,在另一端敲一下,能听到几次声音?(已知:声音在铁、水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依

次为5100m/s>1500m/s和340m/s.人耳能分清前后两次声音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

A.1次B.2次C.3次D.4次

29.(2022秋•道县期末)甲同学把耳朵贴在长钢管的一端,乙同学在长钢管的另一端敲击

一下,甲同学听到了两次响声,这两次响声是声音分别通过、传入甲同

学耳朵的。

【题型14回声]

30.(2023秋•闵行区期中)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不是利用回声的是(

B.探测鱼群

x皮

n膜

Du

声音使烛焰摇动

31.(2023秋•鲤城区校级期中)在设计、建造电影院时,为了减少“回声”对观众听觉的

干扰和影响,应尽量四周墙壁对声音的反射(选填“增大”或“减少”),因此

电影院内四周墙壁表面要采用的材料(选填“柔软多孔”或“坚硬光滑”)。

【题型15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32.(2023秋•高新区校级期中)一艘科考船行驶在某海域对该海域的海底形状利用声呐系

统进行了测绘,具体方法是:在经过该海域水平面的A、B、C、D、E五个位置时,向

海底定向发射超声波,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s、0.14s、0.26s、0.16s、0.30s□

根据时间,求出海底与海平面的距离,就可以绘出海底的大致形状,则该海域海底的大

致形状如下列哪个图所示()

ABCDE—k

45叫海平面岸宝海平面4界斗海平面;:;;:海平面

1111............

以底D-

旃底B.-'四

A.祷底C.

33.(2022秋•凤庆县期末)向海底发射超声波,经4s后听到回声,已知在海水中声速是

1500m/s,则海底的深度为m.超声波用(填“能”或“不能”)来探测月

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

34.(2023秋•深圳校级期中)重庆是山城、江城,车辆能上天入地、穿楼穿隧道。如图所

示,一辆洒水车沿直线以某一速度匀速行驶进行洒水工作,在进入隧道前,距隧道口519m

处鸣笛,司机在鸣笛3s后听到隧道口处山崖反射的回声,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40m/s。

(1)3s内声音传播的距离是多少?

(2)洒水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m/s?

(3)在进入隧道前,洒水车距隧道口360m时,步行于隧道内某处的小明刚好听到洒水

车的音乐声,他立刻向隧道前或后两个方向跑,都能恰好跑出隧道进入开阔地带,避免

水溅到身上。如果小明跑动的速度恒为3m/s,洒水车以第(2)问的速度行驶,试求该隧

道的长度。

【题型16人耳的构成和听觉形成的过程】

35.(2023秋•裕安区校级月考)根据如图所示所给信息,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蝙蝠的发声和听觉的频率范围/Hz

||发声频率||听觉频率

।管|8511001

人用0卜例2020000I

________________1100001^565^

蝙蝠120000

A.15Hz的声音只要振幅足够大,人耳是能听到的

B.人听觉频率范围比人发声频率范围要大

C.人能听到蝙蝠发出的所有频率的声音

D.蝙蝠可以发出频率为400Hz的声音

36.(2022•张家界模拟)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2s内振动了600

次,频率是Hz,人类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题型17骨传声及骨传导的原理】

37.(2022•银川一模)以下四个图都是我们物理书上的,与它们对应的相关知识不正确的是

)

A.用牙齿可以听到声音

声音的音调取决于物体振动的频率

C.这是一个有效减弱噪声的装置

D.--------邯声音可以发生反射

38.(2023秋•市南区期中)贝多芬晚年失聪,将硬棒的一端抵在钢琴的盖板上,另一端咬

在牙齿的中间,通过硬棒来“听”钢琴声,这说明。

【题型18音调】

39.(2022•朝阳区校级模拟)下列的日常用语中,所讲的“高”指音调的是()

A.引吭IWJ歌B.这音太局,唱不上去

C.请勿高声喧哗D.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40.(2022•沙坪坝区校级二模)如图所示,在2022年2月4日晚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国

旗传递时,9岁的朱德恩用小号吹响《我和我的祖国》,震撼人心的旋律和深情的号声

打动了所有人。在吹奏的过程中,朱德恩不断用手指按下不同的按键,主要改变的是声

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现场观众听到小号吹奏的声音主要是

通过(选填“固体”、“液体”或“气体”)传播的。

【题型19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41.(2023秋•平山县期中)小明家有一风铃,风铃的金属管由同种材料制成,粗细相同但

长度不同,小明用同样的力,分别敲击风铃的金属管,并仔细聆听它们发出的声音,这

样可研究声音的()

A.音色与金属管材料的关系B.响度与金属管材料的关系

C.音调与金属管长短的关系D.速度与金属管长度的关系

42.(2023秋•庐江县期中)口琴与吉他同时演奏C调的“duo”音时,它们声音的相

同。在小锤敲击下,某金属片3s内振动了720次,此时,金属片振动的频率是,

人耳(填“能”或“不能”)听到这个声音。

【题型20超声波与次声波】

43.(2023•淄博)下列关于声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医生用的听诊器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

B.演奏小提琴时,按压弦的不同位置,发出音色不同的声音

C.音叉的木质共鸣箱可以改变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

D.古代士兵用“伏地听声”防范敌军夜袭,“伏地”可以听到敌军马蹄发出的次声波

44.(2022秋•吉安县期末)蝙蝠能够发出人耳听不到的,它能准确地判断障碍

物或捕捉目标的位置,是由于回声定位的原理,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发明了声呐装置,

可探测海洋深度、绘制水下数千米的地形图等。

【题型21响度】

45.(2023秋•兴化市期中)在比较材料的隔声性能”的实践活动中,把声源用不同材料包

裹好放在一个鞋盒里,小明逐步远离声源,直至听不到声音为止,比较此处距声源的距

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选用音叉或闹钟作为声源都可以

B.该实验对周围环境的声音没有要求

C.实验中应该控制所用材料的厚度相同

D.实验中测得的距离越远,对应材料的隔声性能越好

46.(2022秋•竞秀区期末)抵抗“新冠病毒”肆虐的战疫中,小小的口罩起到了举足轻重

的作用。戴上口罩与人交谈时,你会感觉听起来有些费劲,主要是这时对方()

A.响度变小B.音色变差C.音调变低D.发声困难

【题型22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47.(2023•光山县校级三模)如图是同学们学习声现象时所做的实验,下列对实验的解释中

错误的是()

把罩内的空气抽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用发声的音叉用大小不同的力

去一些后,闹钟度,钢尺发出声音的音接触水面时,敲打鼓面,观察

的铃声明显减小调改变水面水花四溅纸屑跳动的情况

甲乙丙T

A.图甲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图乙实验是为了探究音调与振动频率的关系

C.图丙实验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D.图丁实验说明振幅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48.(2023秋•锦江区校级期中)小明同学在学过声音的特征知识以后,到学校物理实验室

借了两个不同的音叉,用同一台示波设备,做了4次实验并记录了4个声音的波形图,

如图所示。

的是两图。(均选填字母)

【题型23音色】

49.(2023秋•荆州期中)在一只玻璃杯中先后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细棒轻轻敲击,会听到

不同频率的声音。与此类似,当医生给病人检查腹部是否有积水时,常会用手轻轻敲击

患者腹部,细细倾听其发出的声音,此为“扣诊”。医生主要是根据()判定患者腹

部是否有积水。

A.音调B.响度C.音色D.声音是否悦耳动听

50.(2023•佳木斯一模)如图是四种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通过示波器形成的波形图,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

C.甲、丁的音调相同D.丙的音调最高

51.(2023•临江市四模)如图是中国古代的计程车“记里鼓车”。当车走一里时,车上的木

人就敲一下鼓,鼓面由于发声,当车走到十里时,车上的木人就敲一下镯

(古代的乐器),人们由鼓和镯发声次数确定车行驶的里程,能区分鼓声和镯声是依据声

音的(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不同。

【题型24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52.(2023秋•梁子湖区期中)为了方便住户晚上回家,居民楼的楼梯内安装了声光控制灯。

这种灯只有在晚上没有光且有声音时才能发光,并且声音必须达到一定的要求才可以。

则夜晚声音控制灯泡能否发光依靠的是()

A.音调B.响度C.音色D.音调和音色

53.(2023•铜山区三模)在元旦文艺汇演上,小明弹奏电吉它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用不同的力敲击同一个编钟时,它发出声音

的不同,听众能辨别出听到的是“编钟声”而不是“鼓声”,听众是根据声音

的来判别的。

【题型25噪声及其来源】

54.(2023秋•蒙城县期中)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械发出的声音

B.乐音悦耳动听,使有心情舒畅,噪声使人烦躁不安,危害人体健康

C.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一切干扰人们正常学习、工作的声音都叫噪声

D.乐音的振动有规律可循,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55.(2023秋•济宁期中)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从物理学角

度看,图中属于噪声的波形图是图,响度相同的是图。

56.(2022秋•京口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监测器在同一地点,测得同一声源发出相同的

声音在相同厚度不同隔声材料包裹后传出声音特性如下表。甲乙材料相比()

材料声音强弱等级/dB频率/Hz

甲701100

乙1101100

A.乙材料隔声性能好B.甲材料隔声性能好

C.两种材料隔声性能相同D.无法比较两种材料的隔声性能

57.(2022秋•锡山区期末)如图是一款电子噪声监测器,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选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此时显示的噪声为94.6(填写单位),当附

近有重汽车驶过时,显示屏上的数字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题型27防治噪声的途径】

58.(2023秋•莲湖区期中)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虽然可以造福人类,但也可能带来不

利影响。生产和生活中产生的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但有些情况下我们也可以利用噪

声。下列现象属于利用噪声的是()

A.摩托车安装消声器

B.道路旁设置隔声板

C.工厂工人戴着防噪声耳罩

D.汽车修理员根据发动机轰鸣声判断其运转情况

59.(2023秋•罗湖区校级期中)下列关于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飞机旁的工作人员要佩戴有耳罩的头盔是为了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B.城市某些路段禁鸣汽车喇叭是为了阻断噪声的传播

C.体育馆、剧院的内墙要用吸音材料来装饰是为了防止噪声产生

D.“掩耳盗铃”是为了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60.(2023秋•南岸区期中)诗句“路人借问摇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中为了不惊动鱼,

不说话只摇手,这是从(选填“传播过程”“声源”)处减弱噪声;诗句“蝉噪林

逾静,鸟鸣山更幽”中能区分蝉鸣和鸟声主要是靠(选填“响度音调音色”)

来区分。

【题型28熔化与熔化吸热的特点】

61.(2023秋•台江区期中)在食品厂的冷冻车间里,温度恒定在0℃,某工人把一盆冰水拿

到车间内,过了半天,再看盆里,发现()

A.有些冰化成水,使水增多B.冰和水的数量都没有变

C.有些水凝固成冰,使冰增多D.以上三种说法都有可能

62.(2023秋•大丰区校级月考)铜冰鉴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冰箱了。1978年。

湖北省随县曾侯乙甚就出土了一件“铜冰鉴”。它是一件双层器,方鉴内套有一方壶。夏

季,鉴、壶壁之间可以装冰,壶内装酒,冰可使酒凉。这是因为冰在(填物态

变化的名称)过程中,需要热,使酒的温度下降。

【题型29凝固与凝固放热的特点】

63.(2021秋•西峡县期末)如图所示,将一支盛水的试管插入足够多的冰水混合物中,那

么试管中的水()

A.很快就会结成冰B.只要经过足够长的时间,水肯定会结成冰

C.在短时间内水不会结成冰D.时间再长水也不会结成冰

64.(2023秋•沂水县期中)我国首架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客机C919在上海浦东机

场成功首飞。飞机装有3D打印钛合金舱门件.3D打印的技术之一是在高能激光的作用

下,钛合金粉末(填物态变化名称)成液态,然后按构件形状重新(填

物态变化名称)成型,此过程(选填“吸收”或者“放出”)热量。

【题型30熔化和凝固的温度一时间图像】

65.(2023秋•大冶市期中)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物质温度T随加热时间t变化的图象,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是晶体,乙物质是非晶体

B.甲物质的熔点为210℃

C.乙物质在BC段时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D.乙物质在BC段温度不变,不吸热

66.(2023•江宁区模拟)图甲为某物质的凝固图象。

(1)根据图象可知该物质为(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从第min

开始凝固,第25min时该物质处于态。

(2)若将装有冰水混合物的试管放入正在熔化的该物质中(如图乙),则试管内冰的质

量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温度化

冰水混合物

甲乙

【题型31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67.(2023秋•项城市月考)(多选)如图甲所示是探究“冰熔化特点”的实验装置,图乙是

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冰的熔化时间是25min

B.若实验时间足够长,碎冰熔化成水之后不会沸腾

C.实验中0〜5min的冰与10~15min的冰水混合物吸收的热量不同

D.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

68.(2022秋•徐州期末)在探究冰的熔化特点实验中,将装有适量碎冰的试管置于烧杯内

的温水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是为了使冰受热0当冰熔化时,冰热

量(填“吸收”或“放出”),温度计的示数(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题型32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

69.(2023秋•碑林区期中)如表是一标准大气压下部分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根据下表,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物质水银酒精乙醛氧铜钢鸨

熔点/℃-39-117-114-218108315153410

沸点/℃3577835-183236027505900

A.因为鸨丝的沸点比较高,所以电灯里的灯丝是用鸨丝制成的

B.表中所列出的金属的沸点都可以用水银温度计测量

C.20℃时乙醛是液态,氧是气态

D.测温液体分别是水银、酒精、乙醛的温度计都可以用来测量我国各个地区的气温

【题型33晶体与非晶体熔化和凝固的温度曲线】

70.(2022秋•沂水县期末)如图是某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图像,下列从图像中获得

的信息正确的是()

C.在0至5min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D.在BC段物质不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71.(2022秋•曲靖期末)如图所示是某物质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可

知,该物质是(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在第4min时处于态

(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题型34液化及液化的放热特点】

72.(2023秋•临沐县期中)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开启车载空调时,前挡风玻璃上均容易

出现水雾。关于水雾出现的位置和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夏天在内侧,是液化现象B.夏天在外侧,是汽化现象

C.冬天在外侧,是汽化现象D.冬天在内侧,是液化现象

73.(2023秋•龙岗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是常见的鸳鸯火锅,两锅内汤汁量和初温都相同,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红油锅先沸腾,是因为油比水的沸点低

B.汤汁沸腾后,仍然持续加热,汤汁温度持续升高

C.火锅内汤汁越来越少是因为锅内水发生了液化现象

D.火锅上方白气缭绕,其中白气的形成是液化现象

74.(2023•高新区校级模拟)小明迷上了养殖热带鱼。最近天气冷了,需要在鱼缸里安装加

热装置,使鱼缸内的水温恒定为26℃.为了防止鱼从鱼缸内跳出,小明在鱼缸上加装了

带有小孔的盖子。一段时间后,小明发现原本平直的盖子变弯曲了,并且盖子的一侧附

有大量水珠。请你帮助小明分析原因:盖子的(选填“内”或“外”)侧出现水

珠,这是由于水蒸气形成的,同时热量,使盖子内外受热不均匀发生变形。

【题型35液化方法及其应用】

75.(2022秋•宁津县期末)如图是一款疗伤喷雾,医学上针对外伤的疼痛常用“冷疗法”

治疗。请根据图回答:

(1)喷雾剂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装瓶是采用的方法使其在常温下

液化,这一过程要热量。(填“吸收”或“放出”)

(2)使用时,对准人的伤口处喷射,液态的氯乙烷在皮肤表面迅速(填物态变

化名称),同时大量的热(填“吸收”或“放出”),使人体受伤部位的温度降低,

皮肤血管收缩,神经纤维传导速度变慢,起到镇痛的作用。

【题型36升华和凝华的定义与特点】

76.(2023秋•连平县期中)下列关于如图所示实验或情景的表述正确的是()

A.甲图中,试管中的碘在热水中会发生升华现象,升华现象需要放热

B.乙图中,滴入酒精的保鲜袋排尽空气后密封,将其放入热水中体积变大,这是因为酒

精汽化了

C.丙图中,通过降低温度使可燃气体液化,储存在钢瓶内更方便运输

D.丁图中,用酒精灯加热装有水的纸锅,纸不燃烧是因为水沸腾需要放热

77.(2023•顺德区校级三模)2023年1月22日,黑龙江省漠河市最低气温达到-53℃,打

破了我国有气象记载以来的历史最低气温。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尝试“泼水成冰”的游

戏。如图所示,“泼水成冰”的游戏需要滚烫的开水在零下30℃以下的极寒环境中才能成

功。关于“泼水成冰”的原理说法错误的是()

A.用滚烫的开水而不用冷水是因为开水在短时间内能提供大量的水蒸气

B.图中水蒸气在极寒环境下遇冷放热直接凝华成小冰晶

C.开水提供水蒸气的物态变化过程是升华,升华需要吸热

D.和“泼水成冰”形成原理相同的自然现象还有霜的形成

【题型37光源】

78.(2023秋•大冶市期中)下列都属于光源的一组是()

A.太阳、月亮、开着的电视机荧光屏B.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萤火虫、恒星

C.恒星、萤火虫、点燃的蜡烛D.月亮、正在放映的电影银幕、太阳

【题型38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79.(2023秋•青山湖区校级期中)产生日食的原因和能看到日全食的区域分别是()

b区

A.光的反射;a区B.光的折射;b区

C.光的直线传播;a区D.光的直线传播;b区

80.(2023秋•郸都区校级期中)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实验过程如下:①用激

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用漏斗从容器底向水中缓慢注入浓盐

水,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该实验目的是为了得到

下列哪个结论()

激光笔---------------------

I匚-----------------

A.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B.光在盐水中沿直线传播

C.光在任何液体中都可以传播

D.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81.(2023秋•常州期中)“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这句话含有光学知识。请在图中用作图的

方法,表示人眼看不到的范围。

h

木板

【题型39光直线传播的应用】

82.(2023秋•锡山区期中)在探究树荫下光斑的综合实践活动中,为了研究孔的大小对光

斑形状的影响。小明设计了四种有不同形状孔的卡片甲,并用另一张卡片乙覆盖在甲上,

如图所示。接着,从图示位置沿箭头方向水平移动乙,观察光斑形状的变化情况。下列

源向上移动,影子将向(选填"上”或“下”)移动。如果使光源靠近AB,影

子的范围将会(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墙壁

AI

O-DI

B诊

84.(2023秋•温江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坐井观天”,请利用光

路图画出青蛙(眼睛用点O表示)通过井口能观察到的范围。

【题型40光的传播速度与光年】

85.(2023秋•巴州区期中)雷雨天,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再听到雷声,是因为

,若某次闪电后3秒听到了雷声,则发生闪电的地方距离观察者约m。

【题型41光的反射现象】

86.(2023•潮南区一模)如图,小虎站在岸边看到平静的湖面倒映出一轮明月,则下列说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