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浙教版第二学期九年级科学学科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1页
2021年浙教版第二学期九年级科学学科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2页
2021年浙教版第二学期九年级科学学科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3页
2021年浙教版第二学期九年级科学学科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4页
2021年浙教版第二学期九年级科学学科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科学中考真题试卷(word版含图片版答案)第第14页共10页2019科学中考真题试卷(word版含图片版答案)2021年浙教版第二学期九年级科学学科第一次月考试卷科学试题卷考生须知:1、全卷共四大题,35小题,满分为18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本次考试采用闭卷形式。2、全卷分为卷Ⅰ(选择题)和卷Ⅱ(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卷Ⅰ的答案必须用2B铅笔填涂;卷Ⅱ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3、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4、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O-16Na-23 Ca-40Cl-35.5 Ba-1375、本卷计算中g取10牛/千克。卷Ⅰ说明本卷共有一大题,15小题,共50分。请用2B铅笔在答题纸上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对应的小方框涂黑、涂满。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15小题,1-5小题每题4分,6-15小题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有关健康和急救做法或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A.目前预防艾滋病采取的普遍措施是接种艾滋病疫苗B.H7N9禽流感、血吸虫病的病原体都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C.青春期性意识的萌动,对异性产生朦胧的依恋,属于不正常的心理现象D.抢救溺水者实施人工呼吸之前,要先清除其口鼻内的异物,保持呼吸道通畅2.右图表示染色体中蛋白质、DNA、基因的关系。甲、乙、丙依次是(▲)A.基因、DNA、蛋白质B.DNA、基因、蛋白质C.基因、蛋白质、DNAD.DNA、蛋白质、基因3.2008年5月12日发生汶川大地震,于是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关于地震发生时的做法正确的是(▲)在六楼的同学选择坐电梯尽快逃生B.室外的同学跑到教室内躲避C.在三楼教室的同学,马上到阳台大声呼救D.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可用书包、枕头、靠垫等保护头部4.核磁共振(NMR)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诊断等高科技领域。已知只有质子数或中子数为奇数的原子核有NMR现象,试判断下列哪种元素的原子可以产生NMR现象是(▲)5.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倾倒液体B.稀释浓硫酸C.测液体pHD.检查气密性6.用铝壶在天然气灶上烧水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铝的比热容比水小,铝吸热能力比水强B.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水的内能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D.天然气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7、某生物兴趣小组在利用盆栽植物天竺葵进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时,对实验中的黑纸片进行了创意处理,即将黑纸片中间镂空形成各种图案(如图一为五角星图案),用这种镂空的黑纸片对植物叶片上下两面进行遮光处理(如图二所示),经过系列实验过程,结果如图三所示。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光照4小时,光照4小时,脱色,碘液处理图一图二图三A.实验前须将盆栽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B.图二中叶片上五角星图案部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C.图二中叶片的遮光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D.在一定的光照强度范围内,光照强度越强,图三中五角星图案越明显ABCD8.指纹锁是一种集光学、电子计算机、精密机械等多项技术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它的“钥匙”是特定人的指纹(S1)、磁卡(S2)或应急钥匙(S3),三者都可以单独使电动机M工作而打开门锁。下列电路设计符合要求的是(ABCD9.下图甲是显微镜结构图,乙是洋葱根尖细胞分裂图。据图分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下降显微镜镜筒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图甲中的②B.当看到物像后,再略微转动④,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晰C.图乙中的⑥是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染色体D.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10.小柯做了一个趣味实验:他先将鸡蛋壳碾碎装人气球,再把气球套在盛有白醋的锥形瓶瓶口,然后把气球中的蛋壳加入锥形瓶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实验过程如图。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不能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因为气球受到浮力B.冷却至室温时,瓶内气体分子间空隙变大C.反应没有气体生成D.反应没有热量放出11.如图所示,手握着瓶子处于竖直静止状态,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瓶子处于静止状态,不具有惯性B.手的握力越大,瓶子所受的摩擦力就越大C.瓶子受到竖直向上的摩擦力D.瓶子受到手的握力和重力是一对平衡力12.如图是绿色植物生理活动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若a表示二氧化碳,b表示氧气,则此过程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B.若a表示氧气,b表示二氧化碳,它们都是通过气孔进出叶片的C.若c表示水分,则它在植物体内上升的动力主要来自蒸腾作用D.若d表示有机物,则它通过木质部向下运输13.如图所示是汽车起重机,其中A,B组成滑轮组(结构如示意图),C杆伸缩可改变吊臂的长短,D杆伸缩可改变吊臂与水平面的角度,O为吊臂的转动轴。装在E里的电动机牵引钢丝绳,利用滑轮组提升重物,H为在车身外侧增加的支柱,F为吊臂顶端受到竖直向下的力。下列有关汽车起重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滑轮组中A滑轮用于改变力的方向B.当C杆伸长时吊臂对D杆的压力将变大C.当D杆伸长时力F的力臂将变小D.H的作用是工作时以防翻车和避免轮胎受到的压力过大14.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让同一小车每次都从同一斜面的同一位置静止滑下,使小车分别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运动直至静止,小车运动距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车在毛巾上运动的距离最短,所以它消耗的机械能最少B.小车在木板上运动的距离最长,所以它消耗的动能最多C.小车在毛巾、棉布和木板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每次小车获得的内能相同D.小车在毛巾、棉布和本板上运动的距离不同,但每次小车克服阻力所做的功相同15.小柯为比较M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实验后把两试管中的物质倒入烧杯中(如图乙),发现烧杯内的红色固体明显增多,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中含有的金属离子可能的组成有(▲)①Mg2+②Mg2+和Fe2+③Fe2+和Cu2+④Mg2+、Fe2+和Cu2+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卷Ⅱ说明:本卷共有三大题,20小题,共130分。请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的相应位置上。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每空2分,共40分)16.随着科技的进步,霍金提出的黑洞理论和宇宙无边界的设想,正逐步得到证实。如图a、b、c、d四点分别表示处女座、大熊座、牧夫座和长蛇座四大星系离银河系的距离与它们的运动速度之间的关系。由图可知:星系离我们越远,运动的速度▲;可推知宇宙处在▲之中。17.春天,南明湖畔呈现“癫狂柳絮随风舞,轻薄桃花逐水流”般的美景。“柳絮”就是柳树的种子,它是由▲发育而来的;“随风起舞”是指种子被风力带到更遥远的地方播种繁殖,这是柳树▲环境的表现。18.在人们担心化石能源将被耗尽时,科学家发现海底埋藏着大量可燃烧的“冰”——“可燃冰”。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有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可燃冰在低温和高压条件下形成。1体积可燃冰可储载100~200倍体积的甲烷气体,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可燃冰将成为未来新能源。目前,我国在可燃冰的开采技术上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回答下列问题:(1)可燃冰属于▲(填字母序号)A.纯净物B.混合物C化合物D单质(2)甲烷中氢为+l价,碳为▲价。。19.小柯分别探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和从水射人空气中的折射规律,并记录了表一,表二两组数据。(1)表一中“?”处的数据是▲。(2)表二中“?”处的数据模不清,请综合分析两个表格中的数据,判断出这个数据应该是▲。20.“测量小灯泡电阻”的电路连接情况如图,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1)闭合开关后,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压表示数▲(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实验中测得的小灯泡相关数据记录在表中。则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1.下表是Na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回答问题。温度/℃102030405060溶解度/gNaCl35.836.036.336.637.037.3KNO320.931.645.863.985.5110.0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的是▲。100g水再加入40gNaCl加入40gKNO3ABC降温至20℃60℃时,按图示操作:最终得到C中溶液是▲100g水再加入40gNaCl加入40gKNO3ABC降温至20℃22..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问题。同学们一定见过晶莹剔透的水晶,你知道它的成分吗?其实水晶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SiO2),二氧化硅是一种无色晶体,熔点很高,硬度很大,不溶于水,常温下二氧化硅能与强碱溶液缓慢反应。SiO2在高温条件下能与CaO反应生成CaSiO3,二氧化硅不与水反应,也不与一般的酸反应,却可以与氢氟酸反应。二氧化硅用途十分广泛。玻璃中含有二氧化硅,此外,二氧化硅还用于制造光导纤维、电子部件等等。今后二氧化硅将更好地服务于我们的生产生活。(1)写出二氧化硅的物理性质▲(答出一点);(2)用氢氟酸将精美的图案刻蚀在玻璃上,该过程属于▲变化(填“物理”或“化学”);23.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气体收集装置。请你回答下列问题:仪器a的名称是▲。(2)D、E、F、G都是实验室中气体的收集装置,其中不能用来收集氧气的是▲(填字母编号)。24.小柯在科技馆看到许多奇思妙想和趣味实验。(1)奇思妙想一一六冲程引擎。这种引擎在完成四冲程工作后,会把水注入汽缸,使水瞬间变成水蒸气,从而带动活塞运动,产生第五冲程,为汽车提供动力。第六冲程是让水蒸气进入冷凝器,变成可再次注入汽缸的水。则第五冲程相当于(1)图中四冲程汽油机的____▲___(填序号)(2)趣味实验——静电实验,实验情况如(2)图所示。P1、P2、P3表示将小球B先后悬吊在距离A球远近不同的位置。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信息:▲。25.手握两张大小相同、彼此正对且自然下垂的纸张,如图所示.如果从两张纸的中间上端向下吹气,那么这两张纸将会出现▲的运动(选填“互相靠拢”或“彼此远离“),此实验表明:在气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罝,▲.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小题8分,共40分)26.小柯看到香烟盒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于是他利用实验探究“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实验材料:黄豆、烟草及其他材料探究步骤:Ⅰ.用烟草、蒸馏水制得烟草浸出液(原浸液),浓度视为100%,再通过稀释原浸液得到浓度为70%、40%的浸出液。Ⅱ.取4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1,2,3,4,并在里面铺上等量的干棉花。Ⅲ.在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同样饱满的黄豆,盖上盖子。Ⅳ.每天定时向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对应浓度的浸出液,并记录数据。其中第5天的数据如上表:(1)本实验中编号为▲的培养皿作为对照组。(2)步骤Ⅱ中的棉花不预先湿润的原因是▲。(3)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27.材料一: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认为空气没有“重量”,真空是不存在的。材料二:至少从1614年开始,伽利略却认为空气是有重量的。他的同事兼学生托里拆利在1643年做了如图实验:把一端封闭的长玻璃管装满水银倒置在一个敞口的水银槽里,水银从玻璃管顶部下降了一段距离后,液面不再下降,高度总保持距槽中水银面30英寸(76厘米)左右。1646年帕斯卡重复了这一实验。材料三:在17世纪中叶,对该实验的两个关键问题的回答都有代表性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如下表):(1)另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水银产生了蒸汽,使水银减少,水银液面下降。为了反驳这一观点,帕斯卡同时拿出酒和水,询问反对者:用酒和水做托里拆利实验,酒柱与水柱哪个液面下降得更多?反对者们认为酒的液面下降得更多,原因是▲。但是实验现象却是水柱液面下降得更多。(2)另一些反对者认为,由于管内遗留了少量空气,才使水银液面下降。帕斯卡利用1米左右长、不同直径的玻璃管进行托里拆利实验,如果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就可以反驳反对者们的观点。(3)下列关于科学本质及科学发现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有(▲)A.公元1646年前,所有人都赞同亚里士多德提出“真空不存在”的观点B.科学实验中要努力得到和前人一样的实验结论C.科学发现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D.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28.小柯为了研究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氧气浓度是否有差异,做了如下实验:加热高锰酸钾固体,分别用两种方法各收集三瓶氧气,并使用传感器测定收集到的氧气浓度,数据见表。(1)小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时,以能使放置在集气瓶瓶口的带火星木条复燃为氧气集满的标准;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以观察到▲_为氧气集满的标准。(2)以上两种方法中,▲法收集到的氧气更纯净。(3)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到的氧气浓度只有80%左右的原因有(▲)A,氧气的密度略大于空气的密度B.加热高锰酸钾固体产生氧气的浓度只有80%左右C.当观察到带火星木条复燃时,集气瓶内还有空气D.当氧气进入集气瓶时,瓶内空气与进入的氧气相互扩散29.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完成“利用氯化钡溶液鉴别氯化钠和碳酸钠”的实验后,对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成分进行了探究。请完成以下探究过程.并将①~⑤处等答案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提出问题】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成分有哪些?【作出猜想】I.溶质仅为氯化钠;II.溶质为氯化钡和氯化钠;III.①▲;【设计方案】实验操作现象结论取少量废液缸中上层清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②▲溶液。(填化学式,限填一种)无明显现象猜想I正确③▲猜想II正确有气泡产生猜想III正确【交流反思】学习小组经过讨论认为,含有可溶性钡盐的废液可以用碳酸钠溶液进行无害化处理。请写出硝酸钡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④▲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发现像高与焦距、物距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为进一步探究,他将5cm高的发光体作为光源,取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时记录的几组数据如下:实验次数焦距f/cm物距u/cm像距v/cm物高l/cm像高h/cm1f13514522301552.53202055415A5B55306516157.552.571010558630525分析表中数据可知:(1)焦距f1为▲cm,表格中A处数据应为▲cm.(2)物距u、相距v、物高l、像高h之间的具体关系为:=▲(用字母表示),表格中B处数据应为▲cm.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31、32题8分,33、34题12分,35题10分。共50分)31.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到量程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时的水量(1)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15厘米3)、两个100毫升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细线、水等。请选上述材料,设计用排水法粗略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2)利用100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能测出上题中小石块体积的“适量的水”可能有(▲)A.5毫升B.50毫升C.80毫升D.95毫升32.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A、B、C、D表示心脏四个腔,E、F表示器官,a表示物质,“→”表示血流方向,请据图分析:(1)从F流出的是▲(填血液的类型)(2)限制血流只能由A→B或C→D的结构是▲.(3)若a物质是食物残渣,某人E器官发炎,医生为其臀部注射消炎药,则消炎药进入人体后到达发炎部位E器官经过图中字母所示的结构依次为:▲.(请用箭头将相关字母按顺序连结表示).(4)若a物质是E器官形成的尿液,则从E器官中流出的血液与流入E器官的血液成分相比,物质▲增加了.33.某学校的教学楼有一额定电压为220V的电热水器,它的工作电路如下图所示,已知电阻R2=217.8Ω,电源电压保持220V不变,电热水器处于加热状态,消耗的功率为2kW.求:(1)当开关处于▲状态时,电热水器处于加热状态。(2)求电阻R1的阻值;(3)求电热水器处于保温状态消耗的功率(4)求电热水器处于加热状态时,将5kg水从18℃加热到98℃所需的时间[不计热损失,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34.如图所示是某港口的轨道式龙门吊设备的简化机械示意图.图中在货船水平甲板上被吊起的集装箱体积是24m3,底面积4m2,平均密度1.5×103kg/m3,图中每个滑轮的重力均为1.0×104N,在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作用下,集装箱以0.2m/s的速度在空中匀速竖直上升(绳重和摩擦不计,取).求:(1)该集装箱的重力;(2)绳子自由端拉力F的功率;(3)在开始起吊集装箱的过程中,当绳子自由端的拉力为F′=1.45×105N时,集装箱对水平甲板的压强.35.科学家尝试通过多种途径减少CO2的排放,或将CO2转化为有用的物质。其中一种途径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并将CO2储存或利用,反应流程如图所示。(1)反应分离室中分离物质的操作是▲。(2)上述反应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3)若反应分离室中有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Na2CO3溶液100千克。求完全反应后,理论上可生成CaCO3的质量(要求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2021年浙教版第二学期九年级科学学科第一次月考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本题15小题,1-5每小题4分,6-15每题3分共5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题项12345678910选项DADADCCBDA题项1112131415选项CDADC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10小题,20空,每空2分,共40分,请将答案填入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16.越快膨胀17.胚珠适应18.(1)B(2)—419.(1)0(2)4020(1)变大(2)8.3Ω21(1)KNO3(2)饱和(1)一种无色晶体,熔点很高,硬度很大,不溶于水(任一点)(2)化学(1)分液漏斗(2)D24.(1)丙(2)同中电荷相互排斥,同种电荷靠的越近,相互作用力越大。25(1)互相靠拢(2)压强越小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题8分,共40分,请将答案填入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26.(1)(2分)1(2)(3分)防止烟草浸出液的浓度被稀释,(3)(3分)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有抑制作用;或烟草浸出液浓度越高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强:合理即可(但只写有影响不得分)27.(1)(3分)酒精更易挥发,相同时间内,酒精挥发的更多。(2)(3分)各玻璃管中的水银柱高度相等(3)(2分)CD28.(1)(3分)集气瓶中有气泡冒出或集气瓶中的水排尽。(2)(3分)排水(3)(2分)ACD29(每空2分)①溶质为氯化钠和碳酸钠②H2SO4③有白色沉淀产生④Ba(NO3)2+Na2CO3=BaCO3↓+2NaNO330、(每空2分)(1)10cm,30cm.(2)=(用字母表示),10cm.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第31、32题8分,33、34每题12分,第35题10分,共50分,请将答案填入相应题号后的横线上或空白区域内)31.(2分)恰好全部浸没(4分)(1)方法一: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筒1底部,在量筒2内倒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V1,把量2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1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倒水,读出量筒2内剩余水的体积V2,此时量筒1内的水量V3即为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V3=V1-V2(面接近恰好浸没小石块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更准确)方法二:用细线住小石块放入量筒底部,然后将水慢慢倒人量筒中,当量筒中水面恰好漫没小石块时,取出小石块,此时量筒水的体积,就是该小石块的最少水量(2)(2分)AB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