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版高三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4/13/wKhkGWehmLCABZyAAAHmaUl1Gy4848.jpg)
![2025年粤教版高三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4/13/wKhkGWehmLCABZyAAAHmaUl1Gy48482.jpg)
![2025年粤教版高三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4/13/wKhkGWehmLCABZyAAAHmaUl1Gy48483.jpg)
![2025年粤教版高三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4/13/wKhkGWehmLCABZyAAAHmaUl1Gy48484.jpg)
![2025年粤教版高三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7/04/13/wKhkGWehmLCABZyAAAHmaUl1Gy4848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版高三生物上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在浓蔗糖溶液中发生了质壁分离的植物细胞,其原生质层与细胞壁之间充满了()A.清水中B.细胞液C.蔗糖溶液D.空气2、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线粒体、内质网和核糖体是水稻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中共有的细胞器B.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属于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糖类C.细胞内的“动力工厂”、“能量转换站”、“蛋白质的加工厂及发送站”分别是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D.钙是人体内的微量元素,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引起抽搐3、根据如图的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将会影响神经兴奋的传导B.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方向相反的2次偏转C.若①中含有一致病基因,则该致病基因来自其外祖母D.该神经元兴奋时,将④中的物质释放到⑤中的方式是主动运输4、细胞的无丝分裂之所以叫无丝分裂,主要原因是()A.细胞分裂过程比较简单B.分裂中无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出现C.分裂中细胞核先延长缢裂D.分裂中整个细胞缢裂为两部分5、下列有关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发生以及受精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采集到的精子和卵细胞相遇即可发生受精作用B.排卵就是排出成熟卵细胞的过程C.卵细胞形成时的分裂过程均在卵巢内完成D.受精作用完成的标志是在卵黄膜和透明带之间观察到两个极体6、经人类染色体组型分析发现,有2%~4%的精神病患者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Y。诸多案例显示XYY综合征患者有反社会行为和暴力倾向,有人称多出的Y染色体为“犯罪染色体”。下列关于XYY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A.患者为男性,可能是由母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所致B.患者为女性,可能是由母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C.患者为男性,可能是由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D.患者为女性,可能是由父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所致7、表现型不同的母牛生育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小牛,产生这一结果最可能的原因是()A.胚胎分割移植B.试管动物技术C.胚胎移植D.受精卵移植8、乙酰胆碱是可引起突触后膜兴奋的递质,某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A.自身免疫病肌无力B.自身免疫病痉挛C.过敏反应肌无力D.过敏反应痉挛9、组成细胞膜的化学成分中没有()A.多糖B.磷脂C.蛋白质D.核酸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果蝇的体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且为XY型性别决定方式,则其精子染色体组成是()A.3+XB.3+YC.6+XYD.6+X11、下列各项生命活动与人的下丘脑有关的是()A.对体温的恒定具有调节作用B.体内水平衡的调节C.血糖浓度发生变化D.甲状腺激素分泌量的变化12、对下列各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
分析:a、b可分别代表酵母菌和乳酸菌B.
分析:甲是生产者,丁是消费者C.
分析:环境条件不变时,种群密度下降D.
分析:过程一定发生了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13、人体中绝大部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是通过递质实现的.下列关于突触和兴奋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前后两个神经元的兴奋是同时发生的B.兴奋通过突触时由电信号(电位变化)转化为化学信号(递质释放)再转化为电信号C.构成突触的两个神经元之间是有间隙的D.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14、下列对图中甲、乙及a、b可能代表的含义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夜间某植物同一叶肉细胞中线粒体和叶绿体之间的气体交换,a、b为O2和CO2B.图示可表示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垂体和甲状腺之间的相互调节,若a代表促进,则b代表抑制C.若图示代表人体内环境中的物质交换关系,若甲中蛋白质较多,则a、b可代表葡萄糖和CO2D.图示可表示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物质循环15、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A.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可以选择培养分解尿素的微生物C.纯化培养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D.各种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中必须包含碳源、氮源、水、无机盐及琼脂等成分16、下面哪种现象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无关的是()A.白细胞吞噬病菌B.变形虫伸出伪足完成运动C.人细胞与小鼠细胞融合D.甲状腺滤泡细胞内积累碘17、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的不同;将某高等哺乳动物睾丸中连续增殖的精原细胞归为A;B、C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下图1所示;将睾丸中参与配子形成过程的细胞归为D、E、F三组,每组细胞数目如下图2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下图3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图1中的B组细胞位于图3中的乙~丙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B.C组的细胞都位于图3的乙~丙段C.要获得图2所示的结果,用睾丸作为研究对象比卵巢所得结果更可靠D.图2中,D组表示精细胞,E组表示精原细胞,也可以表示次级精母细胞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8、(2006秋•泰州期末)如图所示的一株花斑紫茉莉的枝条上;常有白色枝条;绿色枝条和花斑枝条,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一植株上同时出现三种不同类型的枝条,从细胞水平上分析,其原因是____.
(2)用14C标记的CO2只处理叶片c,一段时间后,在植物体中能检测到14C的叶片有____,原因是____.
(3)图中可见,主根长,侧根短,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____.若根的右侧水分相对较多,则主根弯向____侧生长.
(4)请用上述植株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实验用具:碘液;酒精、清水、烧杯、加热装置、培养皿等.
实验步骤:
①____;
②用适当浓度的三氯乙酸;点涂用于实验的叶的叶柄,以阻止光合产物的运输;
③____;
④____.
实验结果:____.19、如图为三种质粒和一个含目的基因的片段的示意图.复制原点是质粒能正常复制的必需组成.图中Ap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c为四环素抗性基因,lacZ为蓝色显色基因,EcoRⅠ(0.7Kb)、PvuⅠ(0.8Kb)等为限制酶及其切割的位点与复制原点的距离,1Kb=1000个碱基对长度.请据图回答:
(1)质粒A、C不能作为目的基因运载体的理由分别是____
(2)将图中的目的基因与质粒B进行重组,需要用到____酶.如果是两两重组,可能有____种长度的重组结果.
(3)基因工程中检测筛选含有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是一个重要的步骤.现运用EcoRⅠ酶切质粒,完全酶切后进行电泳观察,若出现长度为____和____,或者____和____的片段;则可以判断该质粒已与目的基因重组成功.
(4)若选择自身不含lacZ基因并对抗生素敏感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则在筛选导入成功的受体细胞时应如何操作?____
(5)下列关于质粒运载体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多选).
A.使用质粒运载体是为了避免目的基因被分解。
B.质粒运载体只能在与目的基因重组后进入细胞。
C.质粒运载体可能是从细菌或者病毒的DNA改造的。
D.质粒运载体的复制和表达也遵循中心法则。
E.质粒运载体只有把目的基因整合到受体细胞的DNA中才能表达。
F.没有限制酶就无法使用质粒运载体.20、某研究小组探究了不同浓度K2CrO4溶液处理对某植物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K2CrO4溶液(mmol-L-1)观察的细胞数量进行分裂的细胞数量染色体畸形的细胞数量产生微核的细胞数量040195230350403446764287100398631455534150400828354658(1)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流程为:剪取根尖,放入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中____8-12min;将根尖放入清水中漂洗10min;用____溶液对根尖染色15min;压片后制成装片.
(2)镜检时,每个根尖装片大约统计600个细胞,这样每种浓度K2CrO4溶液处理条件下应保证统计____个根尖装片;以降低实验误差.
(3)实验结果表明,K2CrO4溶液对有丝分裂、染色体畸变和产生微核的影响依次是____(填“促进”;“抑制”或“无影响”).
(4)K2Cr4处理使染色体发生断裂时,带有着丝粒(着丝点)的染色体在完成复制后,姐妹染色单体会在断口处黏合形成“染色体桥”,以下均为有丝分裂____期图,能观察到“染色体桥”的图象是____.
断裂后,没有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不能被____牵引,在有丝分裂____期核膜重建后,会被遗留在细胞核外,而成为微核.21、某学校生物研究小组为研究生长素浓度对早期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欲设计一实验方案,如你是其中一员,请你一起完成该研究方案.
(1)实验假设:____.
(2)实验设计:
材料用具:已萌发的萝卜种子若干、移液管、培养皿、蒸馏水、滤纸、生长素溶液(浓度分别为100mg•L-1、10mg•L-1、1mg•L-1、0.1mg•L-1、0.01mg•L-1)
方法步骤:
①取6个培养皿,____.
②用移液管____.
③____.
④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收集数据.
实验结果:幼苗的生长情况如图:
据此初步判断促进幼苗生长的适宜生长素浓度的范围为____.22、牛奶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其中蛋白质含量是鉴别牛奶质量的主要依据.某同学欲探究某品牌的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下面是其未设计完的实验,请帮助他完成实验设计.
【实验目的】探究某品牌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
【实验原理】利用颜色反应检测牛奶中有无蛋白质和还原糖.
【材料用具】略。
【实验步骤】请补充表格中a、b;c、d处内容:
。探究目的探究牛奶中有无还原糖探究牛奶中有无蛋白质试管步骤ABCDEF第一步2mL
牛奶2mL
蒸馏水2mL葡。
萄糖样液2mL
牛奶2mL
蒸馏水2mL
a样液第二步2mL斐。
林试剂2mL斐。
林试剂2mL斐。
林试剂2mL
NaOH
溶液b2mL
NaOH
溶液第三步c水浴加热水浴加热d3~4滴。
CuSO4
溶液3~4滴。
CuSO4
溶液结果??(1)a.____;b.____;c.____;d.____.
(2)请预测A;D两个试管的现象及其结论:
A:____.D:____.
(3)分析该实验设计:
该实验中,对照组为____,目的是____.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1题,共3分)23、青蒿素是从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具有高效抗病活性的脂类化合物;但提取量较低。内生青霉菌是位于黄花蒿体内的一类微生物。为研究不同处理的内生青霉菌对黄花蒿组培苗生长以及青蒿素合成的影响,设计实验流程如图。
(1)图中茎段通过①脱分化过程形成______;②③过程中培养基主要区别在于______。
(2)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与动物细胞培养液在化学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茎段组织发育成组培苗的原因是______的结果。
(3)⑤过程中的处理方法及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其中对照组处理办法为______。⑥过程中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的组培苗的应______以避免实验材料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且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应______。
。组别结果指标结果指标蛋白质含量。
(mg.g-1)可溶性糖(%)青蒿素。
(mg•g-1)干重(g)可溶性糖(%)青蒿素。
(mg•g-1)对照组2.160.0545.12.982.98不同处理。
的实验组1组培养液和菌丝混合物制成匀浆,高压灭菌后备用4.520.0596.504.072组分离培养液和菌丝,取培养液高压灭菌后备用3.670.0596.014.244.243组分离培养液和菌丝,取培养液滤过菌丝后备用3.150.0787.104.704.70注:过滤除菌是指用有孔的滤膜过滤培养液中的菌体及孢子。
(4)据表中结果分析,与对照组相比较,1组处理中蛋白质含量最高,推测可能的原因是______。从提高青蒿素的产量看,______组处理效果最佳,原因可能是______。评卷人得分五、综合题(共3题,共6分)24、(15分)长期以来,优良种畜的繁殖速度始终是限制畜牧养殖业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技术为优良种畜的快速繁殖带来了无限生机,请据图完成下列问题:(1)在试管牛和克隆羊的培育过程中都必须用到的生物技术有。(2)和受精有关的过程有:①第一次卵裂开始;②释放第二极体;③顶体反应;④穿越透明带;⑤雌、雄原核的形成;⑥核膜消失,雌、雄原核融合。其正确的顺序为(填序号)。(3)从哺乳动物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分离出来的细胞,称为ES或EK细胞。这类细胞的形态特征有(4)试管牛E的性别为,克隆羊多利的性状和(黑面绵羊白面绵羊)最接近。(5)超数排卵技术的处理措施是对供体母牛注射;冲卵实质上是用特定装置,将供体母牛子宫内的冲洗出来。(6)从A到E中,适宜于牛的胚胎移植时期有;图中标号3为,它将来可发育为胎膜和胚盘。(7)动物的早期胚胎移植到同种且与供体相同的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叫做胚胎移植。用某染料鉴定胚胎细胞是否为活细胞时,发现活胚胎细胞不能被染色,其原因是活细胞膜。25、(每空1分,共12分)A图为某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B图示某动物细胞分泌蛋白合成和分泌的途径,请据图回答问题:(1)A图细胞与蓝藻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是。(2)A图细胞中与能量转换有关的细胞器是(填标号)。某种毒素能抑制细胞有氧呼吸,该毒素损伤了[]。(3)若将A图细胞置于0.3g/mL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____发生分离;若将A图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会出现质壁分离自动复原的现象,原因是。(4)假如A图为动物细胞,不应有的结构是____(填标号),应添加的结构是。(5)若用含18O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B图细胞,发现在合成分泌蛋白的过程中产生了H218O,则H218O的生成部位是[],该细胞中出现18O的部位依次为(填图中标号)。控制分泌蛋白合成的信使RNA,从其合成场所到达分泌蛋白合成场所的过程中,必须直接穿越的生物膜层数是________层。(6)B细胞在分泌物分泌前后几种生物膜面积将会发生改变,由此可以说明,生物膜的结构特点是,请再举一个能体现生物膜此结构特点的例子。26、(22分)2009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因发现端粒和端粒酶如何保护染色体的三位学者。端粒是真核细胞内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片段,功能是完成染色体末端的的复制,防止染色体融合、重组和降解。它们在细胞分裂时不能被完全复制,因而随分裂次数的增加而缩短,除非有端粒酶的存在。端粒酶主要成分是RNA和蛋白质,其含有引物特异识别位点,能以自身RNA为模板,合成端粒DNA并加到染色体末端,使端粒延长,从而延长细胞的寿命甚至使其永生化。研究表明:如果细胞中不存在端粒酶的活性,染色体将随每次分裂而变得越来越短,而且由于细胞的后代因必需基因的丢失,最终死亡。(1)染色体末端发生错误融合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结果使染色体上基因的发生改变。(2)端粒酶中,蛋白质成分的功能类似于酶。体外培养正常成纤维细胞,细胞中的端粒长度与细胞增殖能力呈(正相关、负相关)关系。(3)研究人员将小鼠体内一条常染色体上控制端粒酶基因B敲除,培育出一只基因型为B+B—的雄性小鼠(B+表示具有B基因,B—表示去除了B基因),欲利用这只雄性小鼠选育B—B—雌性小鼠,用来与B+B—小鼠交配的亲本是,杂交子代的基因型是____让F1代中雌雄小鼠随机交配,子代中符合题意要求的个体的概率是。(4)下面为动物机体的细胞凋亡及清除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①过程表明细胞凋亡是特异性的,体现了生物膜的信息传递功能B.细胞凋亡过程中有新蛋白质合成,体现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C.②过程中凋亡细胞被吞噬,表明细胞凋亡是细胞被动死亡过程D.凋亡相关基因是机体固有的,在动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5)遗传学上将染色体上某一区段及其带有的基因一起丢失的现象叫缺失,若一对同源染色体中两条染色体在相同区域同时缺失叫缺失纯合子,若仅一条染色体发生缺失而另一条正常叫缺失杂合子。缺失杂合子的生活力降低但能存活,缺失纯合子常导致个体死亡。现有一红眼果蝇XAY与一白眼雌果蝇XaXa杂交,子代中出现一只白眼雌果蝇。请采用两种方法判断这只白眼雌果蝇的出现是由于缺失造成的,还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方法一:方法二: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分析】1;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而失水,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溶液中,使细胞壁和原生质层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收缩.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收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分离.
2、原生质层:细胞膜和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解析】【解答】解:细胞壁是全透性的;用蔗糖液诱发植物细胞产生质壁分离的现象,这时蔗糖溶液就进入细胞壁,细胞膜是选择透过的,蔗糖溶液不能进入细胞膜,在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充满的是蔗糖溶液.
故选:C.2、D【分析】【分析】在细胞质中有线粒体、叶绿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核糖体、溶酶体等细胞器;核糖构成RNA成分,葡萄糖是主要能源物质,脱氧核糖构成DNA成分,是动植物体内共有的糖类;无机盐是细胞中含量很少的无机物,但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解析】【解答】解:A;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共有的细胞器是线粒体、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等;A正确;
B;葡萄糖是主要能源物质;核糖构成RNA成分,脱氧核糖构成DNA成分,是动植物体内共有的单糖,B正确;
C;线粒体是细胞进行呼吸的主要场所;是细胞的“动力车间”;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器,是植物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高尔基体是蛋白质的加工厂及发送站,C正确;
D;钙是人体的大量元素;血液中钙离子含量太低会引起抽搐,D错误.
故选:D.3、D【分析】【分析】1;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①是线粒体;②是高尔基体,③是内质网,④是突触小泡,⑤是神经递质.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图中刺激A,电流表偏转2次.【解析】【解答】解:A;兴奋的传导过程需要能量;抑制细胞呼吸作用会影响兴奋的传导,A正确;
B;刺激A点;兴奋传到电流计两侧接线柱时间不同,所以电流计B发生2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正确;
C;若①中含有一致病基因;属于母系遗传,则该致病基因来自其外祖母,C正确;
D;④中的物质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释放是胞吐,D错误.
故选:D.4、B【分析】【解析】试题分析:无丝分裂是因在分裂过程中无染色体、纺锤丝出现而得名。考点:无丝分裂的概念【解析】【答案】B5、D【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和受精作用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识记相关细节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A.采集到的精子必需经过获能处理;卵细胞必需发育到减数第二次分裂的中期才具有受精能力,A错误;
B.动物排出的卵子成熟程度不同;有的可能是次级卵母细胞,有的可能是初级卵母细胞,但它们都要在输卵管内进一步成熟,B错误;
C.卵细胞形成时的分裂过程分两个阶段;排卵之前是在卵巢内进行的,排卵之后减数分裂的继续完成则是在输卵管中,C错误;
D.在卵黄膜和透明带之间观察到两个极体;说明卵细胞已经完成了受精,这是判断卵细胞是否受精的重要标志,D正确。
故选D。【解析】【答案】D6、C【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解答】据题意分析可知,XYY综合征患者含有Y染色体,患者不可能为女性;含有两条Y染色体,应该是父方减数分裂异常导致。综上所述,C正确,ABD均错误。故选C。【解析】C7、A【分析】【分析】1;胚胎分割是指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切割成2等分、4等分或8等分等;经移植获得同卵双胚或多胚的技术.
2、胚胎分割特点:来自同一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胚胎分割可以看做动物无性繁殖或克隆的方法之一.【解析】【解答】解:来自同一个胚胎的后代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表现型不同的母牛生育出基因型完全相同的小牛最可能的原因是采用了胚胎分割移植技术.
故选:A.8、A【分析】【分析】1;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等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
(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
(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2、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解析】【解答】解:(1)机体对自身抗原(乙酰胆碱受体)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为自身免疫病;
(2)某病人血液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使乙酰胆碱不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导致兴奋无法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进而导致肌无力.
故选:A.9、D【分析】【分析】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其次还有少量糖类.【解析】【解答】解:A;细胞膜的成分中含有多糖;多糖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糖蛋白,A错误;
B;磷脂是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错误;
C;蛋白质是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C错误;
D;细胞膜不含有核酸;正确.
故选:D.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10、A|B【分析】【分析】果蝇的体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并且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则雌果蝇的染色体组成为6条常染色体和XX,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为6条常染色体和XY,据此答题.【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分析已知;果蝇的体细胞中共有8条染色,并且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则雄果蝇的染色体组成为6条常染色体和XY.经过减数分裂过程,同源染色体分离,则形成的精子中应该含有3条常染色体和一条X染色体或一条Y染色体,即3+X或3+Y.
故选:AB.11、A|B|C|D【分析】【分析】下丘脑的功能:
①感受:渗透压感受器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
②传导:可将渗透压感受器产生的兴奋传导至大脑皮层;使之产生渴觉.
③分泌: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相应的激素或促激素.在外界环境温度低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促使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
④调节:体温调节中枢、血糖调节中枢、渗透压调节中.【解析】【解答】解:A;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A正确;
B;下丘脑是渗透压调节中枢;能感受渗透压升降,维持水代谢平衡,且下丘脑是水盐调节的中枢,B正确;
C;血糖调节中枢是下丘脑;C正确;
D;下丘脑能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使之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使得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D正确.
故选:ABCD.12、A|D【分析】【分析】分析图A可知,a即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b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分析图B可知;由于甲与无机环境之间为双箭头,所以甲为生产者,进而可知乙为初级消费者,丙为次级消费者,丁为分解者.
分析图C可知;幼年个体占60%,成年个体占25%,而老年个体占15%,因此,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
分析图D可知,图示过程为减数分裂过程,其中①为减数第一次分裂,②为减数第二次分裂.【解析】【解答】解:A.酵母菌是兼性厌氧菌;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均能生存,乳酸菌为厌氧菌,只能生活在无氧环境中,随氧气的增加,呼吸速率减慢,A正确.
B.分析题图可知;甲是生产者,丁是分解者,B错误.
C.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环境条件不变时,种群密度将上升,C错误.
D.减数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D正确.
故选:AD.13、B|C|D【分析】【分析】1;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通过突触结构,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
2、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需要借助神经递质,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解析】【解答】解:A;突触前神经元先兴奋;突触后神经元后兴奋,A错误;
B;兴奋通过突触进行传递的过程中的信号转变过程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B正确;
C;突触由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和突触间隙组成;C正确;
D;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是单向的,D正确.
故选:BCD.14、B|C【分析】【分析】阅读题干可知,该题涉及的知识点是线粒体和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血浆、组织液、淋巴之间的动态关系,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解析】【解答】解:A、夜间,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a、b不可能是氧气和二氧化碳;A错误;
B、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能促进甲状腺合成和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过多会抑制垂体的分泌活动,因此如果图示表示生物个体发育过程中垂体和甲状腺之间的相互调节,若a代表促进,则b代表抑制;B正确;
C、如果图示代表人体内环境中的物质交换关系,若甲中蛋白质较多,说明甲是血浆,乙是组织液,a、b可代表葡萄糖和CO2;C正确;
D;消费者产生物质先进入无机环境中;然后被生产者利用,D错误.
故选:BC.15、A|B|C【分析】【分析】本题的知识点是微生物培养所需要的营养条件,培养基的种类和功能,常用的接种方法,常用的灭菌方法,主要考查学生对微生物培养技术的掌握与运用。【解答】A.培养基灭菌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A正确;B.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可以选择培养分解尿素的微生物,B正确;C.纯化培养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C正确;D.微生物培养基的主要营养物质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有的还需要生长因子等特殊的营养,固体和半固体培养基需要琼脂,液体培养基不需要琼脂,D错误。故选ABC。【解析】【答案】ABC16、A|B|C【分析】【分析】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即细胞膜可以让水分子自由通过,细胞要选择吸收的离子和小分子也可以通过,而其他的离子、小分子和大分子则不能通过.【解析】【解答】解:A;白细胞吞噬病菌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无关,A正确;
B;变形虫伸出伪足完成运动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无关,B正确;
C;人细胞与小鼠细胞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无关,C正确;
D;甲状腺滤泡细胞内积累碘的方式是主动运输;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有关,D错误.
故选:ABC.17、C|D【分析】【分析】分析图1:A组细胞的DNA含量为2C;可表示G1期和有丝分裂末期;B组细胞的DNA含量在2C~4C间,表示DNA正在进行复制,处于S期;C组细胞的DNA含量为4C,可表示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
分析图2:D组细胞的DNA含量只有体细胞的一半;表示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E组细胞的DNA含量为2C,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F组细胞的DNA含量为4C,可表示G1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
分析图3:曲线表示细胞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其中甲乙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复制;丙丁段形成的原因是着丝粒分裂.【解析】【解答】解:A;图1B组细胞处于有丝分裂间期;位于图3的甲~乙段,细胞中发生的主要变化是染色体的复制,即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A错误;
B;图1C组细胞的DNA含量为4C;可表示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只有G2期、前期、中期位于图3的乙~丙段,B错误;
C;睾丸中精原细胞数量多;所产生的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等各种细胞数量大,得出的统计数据比卵巢的准确,因此要获得图二所示的结果,用睾丸作为研究对象比卵巢所得结果更可靠,C正确;
D;图2中;D组细胞的DNA含量只有体细胞的一半,表示减数分裂产生的精细胞;E组细胞的DNA含量为2C,可表示精原细胞,也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次级精母细胞,D正确.
故选:C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8、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中遗传物质随机地不均等地进行分配abc有机物在植物体内能够运输顶端优势右先将整株植物放在暗处饥饿处理一昼夜给予一定时间光照后,摘取叶片a和c,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经上述处理后的叶片a和c用清水冲洗,分别滴加碘液,观察两叶片的颜色变化叶片a不变色,叶片c呈蓝色.【分析】【分析】紫茉莉质体的遗传紫茉莉的叶片中有两种类型质体,即叶绿体:含有叶绿素、呈绿色;白色体:无色素、白色.而紫茉莉的枝条有三种:绿色、白色、花斑色(绿、白相间),它们所含有的质体如下枝条类型和质体种类:绿色(叶绿体)、白色(白色体)、花斑色(叶绿体、白色体).【解析】【解答】解:(1)在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质的质体中的遗传物质随机地不均等地进行分配,导致紫茉莉有的枝条含有白色体;有的含有叶绿体、还有的两种质体都有,所以在一植株上会同时出现三种不同类型的枝条.
(2)用14C标记的CO2只处理叶片c,一段时间后合成的有机物通过筛管在体内可以运输到植物体全身的各个部位,所以在植物体中能检测到14C的叶片有abc.
(3)图中主根长;侧根短,这种主根优先生长而侧根生长受到抑制的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顶端优势.植物的根具有向水性和向肥性等特性,所以若根的右侧水分相对较多,则主根弯向右侧生长.
(4)为了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设计实验步骤如下:①先将整株植物放在暗处饥饿处理一昼夜;②用适当浓度的三氯乙酸,点涂用于实验的叶的叶柄,以阻止光合产物的运输;③给予一定时间光照后,摘取叶片a和c,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④经上述处理后的叶片a和c用清水冲洗,分别滴加碘液,观察两叶片的颜色变化.实验结果为叶片a不变色,叶片c呈蓝色.
故答案是:
(1)有丝分裂过程中;细胞质中遗传物质随机地不均等地进行分配。
(2)abc有机物在植物体内能够运输。
(3)顶端优势右。
(4)实验步骤:
①先将整株植物放在暗处饥饿处理一昼夜。
③给予一定时间光照后;摘取叶片a和c,放入盛有酒精的烧杯中,水浴加热。
④经上述处理后的叶片a和c用清水冲洗,分别滴加碘液,观察两叶片的颜色变化实验结果:叶片a不变色,叶片c呈蓝色.19、缺少标记基因、复制原点被限制酶切割限制酶(PvuⅠ)和DNA连接酶31.1kb5.6kb3.1kb3.6kb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经过导入处理的大肠杆菌,若能形成白色菌落的即为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ADF【分析】【解答】解:(1)由图可知;质粒A中缺少标记基因,质粒C中的复制原点被酶切割,所以A;C不能作为运载体.
(2)由图可知;获取目的基因使用的限制酶是PvuⅠ,所以切割质粒B也用该限制酶,同时目的基因与运载体连接的时候还需要DNA连接酶.用DNA连接酶连接时,可能出现质粒环化;目的基因环化、形成重组质粒,有3处长度的结果.
(3)根据题意,质粒长度为2.7kb,目的基因长度为4.0kb,所以重组质粒长度为6.7kb,出现长度为1.1kb,则另一个长度为5.6kb,若目的基因重组时倒置,可形成3.1kb和3.6kb的片段.
(4)若选择自身不含lacZ基因并对抗生素敏感的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则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培养经过导入处理的大肠杆菌,若能形成白色菌落的即为导入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
(5)A;使用质粒运载体是为了避免目的基因被分解;A正确;
B;质粒运载体也能进入细胞;B错误;
C;质粒运载体可能是从细菌或者酵母菌的DNA改造的;C错误;
D;质粒运载体的复制和表达也遵循中心法则;D正确;
E;质粒运载体只要把目的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后就能表达;E错误;
F;没有限制酶就无法使用质粒运载体;F正确.
【分析】基因表达载体由启动子;终止子、标记基因和目的基因组成.
基因工程至少需要三种工具: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限制酶);DNA连接酶、运载体.
1;限制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
2、DNA连接酶:连接的是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20、解离龙胆紫(或“醋酸洋红”)7抑制、促进、促进后B、C纺锤丝末【分析】【分析】1;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2、本实验的自变量是不同浓度K2CrO4溶液,因变量是有丝分裂细胞数、染色体畸变和产生微核的细胞数,实验结果表明,K2CrO4溶液对有丝分裂、染色体畸变和产生微核的影响依次是抑制、促进、促进【解析】【解答】解:(1)制作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剪取根尖;放入盐酸和酒精的混合液中解离8-12min,目的使得组织细胞分散开来;将根尖放入清水中漂洗10min;用龙胆紫溶液对根尖染色15min,压片后制成装片.
(2)因为观察的是大约4000个;每个根尖装片大约统计600个细胞600×6(根尖装片)<4000<600×7(根尖装片)=4200,应保证统计7个根尖装片,以降低实验误差.
镜检时,每个根尖装片大约统计600个细胞,这样每种浓度K2CrO4溶液处理条件下应保证统计7
个根尖装片;以降低实验误差.
(3)实验结果表明,K2CrO4溶液对有丝分裂;染色体畸变和产生微核的影响依次是抑制、促进、促进(填“促进”、“抑制”或“无影响”).
(4)K2Cr4处理使染色体发生断裂时;带有着丝粒(着丝点)的染色体在完成复制后,姐妹染色单体会在断口处黏合形成“染色体桥”,以下均为有丝分裂后期图,能观察到“染色体桥”的图象是B;C.断裂后,没有着丝粒的染色体片段不能被纺锤丝牵引,在有丝分裂末期核膜重建后,会被遗留在细胞核外,而成为微核.
故答案为:
(1)解离龙胆紫(或“醋酸洋红”)
(2)7
(3)抑制;促进、促进;
(4)后B、C纺锤丝末2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幼苗的影响不同编号并垫上滤纸取等量的5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蒸馏水分别滴入相应的培养皿中取等量的生长状况相同的已萌发的萝卜种子分别放入6个培养皿中1-10mg.L-1【分析】【分析】实验设计需要遵循对照原则和单一变量原则,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生长素浓度对早期幼苗生长发育的影响,所以实验的自变量是生长素浓度,因变量是早期幼苗生长发育情况.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实验还有遵循平行重复原则,即用不同植物种子重复上述实验.【解析】【解答】解:(1)实验假设: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幼苗的影响不同.
(2)实验设计:
①取6个培养皿;编号并垫上滤纸.
②用移液管取等量的5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蒸馏水分别滴入相应的培养皿中.
③取等量的生长状况相同的已萌发的萝卜种子分别放入6个培养皿中.
④放在相同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后;统计收集数据.
实验结果: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幼苗在生长素浓度为1mg.L-1和10mg.L-1时,生长较好,所以可初步判断促进幼苗生长的适宜生长素浓度的范围为1-10mg.L-1.
故答案为:
(1)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幼苗的影响不同。
(2)①编号并垫上滤纸。
②取等量的5种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和蒸馏水分别滴入相应的培养皿中。
③取等量的生长状况相同的已萌发的萝卜种子分别放入6个培养皿中。
④1-10mg.L-122、蛋白质2mLNaOH溶液水浴加热3~4滴CuSO4溶液若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奶粉中含有还原糖,否则无还原糖若出现紫色,证明奶粉中含有蛋白质,否则无蛋白质B和C试管通过对照探究奶粉中是否含有还原糖【分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
(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
(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解析】【解答】解:本题要求探究某品牌牛奶中有没有蛋白质和还原糖;实质上是考查教材中可溶性还原糖与蛋白质鉴定的相关知识与技能.实验应设置对照,一般选择空白对照,但为了增强实验的说服力可增加一组标准对照,如探究牛奶中是否具有还原糖可用还原糖如葡萄糖进行对照,而探究牛奶中是否具有蛋白质可用蛋白质如酪蛋白进行对照.
(1)根据题意和表格分析可知:a、b、c、d分别为蛋白质、2mLNaOH溶液、水浴加热和3~4滴CuSO4溶液.
(2)A试管中;如果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奶粉中含有还原糖,否则无还原糖;D试管中,如果出现紫色,证明奶粉中含有蛋白质,否则无蛋白质.
(3)该实验中;对照组为B和C试管,目的是通过对照探究奶粉中是否含有还原糖,便于得出正确结论.
故答案为:
(1)蛋白质2mLNaOH溶液水浴加热3~4滴CuSO4溶液。
(2)若出现砖红色沉淀;证明奶粉中含有还原糖,否则无还原糖若出现紫色,证明奶粉中含有蛋白质,否则无蛋白质。
(3)B和C试管通过对照探究奶粉中是否含有还原糖四、实验题(共1题,共3分)23、愈伤组织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用量比例不同不含动物血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未接种青霉菌的培养液高压灭菌后备用长势基本一致接种多瓶1组中除了含有培养液成分外还含有菌丝(胞内产物和胞壁成分)33组经过滤除菌,培养液中一些特殊的活性成分如酶类物质能够保持活性【分析】解:(1)图中茎段通过①脱分化过程形成愈伤组织;②③表示再分化过程,②③过程中培养基主要区别在于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例不同。
(2)植物组织培养的培养基与动物细胞培养液在化学组成上的主要区别是不含动物血清;茎段组织发育成组培苗的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3)⑤表示不同处理后加入MS培养基;其中对照组处理办法为未接种青霉素的培养液高压灭菌后备用。⑥过程中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的组培苗应长势基本一致,以避免实验材料对实验结果的干扰;且为保证实验数据的可靠,应接种多瓶,避免偶然因素的影响。
(4)据表中结果分析;与对照组相比较,三个实验组的各项测定结果指标均高于对照组。1组中除了含有培养液成分外还含有菌丝(胞内产物和胞壁成分),故1组处理中蛋白质含量最高。从提高青蒿素的产量看,3组经过滤除菌,培养液中一些特殊的活性成分如酶类物质能够保持活性,故3组处理效果最佳。
故答案为:(1)愈伤组织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用量比例不同。
(2)不含动物血清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未接种青霉菌的培养液高压灭菌后备用长势基本一致接种多瓶。
(4)1组中除了含有培养液成分外还含有菌丝(胞内产物和胞壁成分)33组经过滤除菌;培养液中一些特殊的活性成分如酶类物质能够保持活性。
分析图示;该实验研究不同处理的内生青霉素对黄花蒿组培苗生长以及青蒿素合成的影响,①表示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②③表示再分化过程,②③培养基主要区别在于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例不同,④表示将内生青霉素接种到培养液中振荡培养,其中振荡培养基的目的是增加溶氧量,并使青霉素与培养液混合均匀,⑤表示不同处理后加入MS培养基,⑥表示将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的幼苗接种到各组培养基上。
本题考查了植物组织培养和微生物分离培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仓储物流中心装修合同-@-1
- 时尚发廊装修合同样本-@-1
- 液态食用油罐车运输协议
- 大型商场装修协议模板
- 交通运输渣土运输协议
- 商铺改造半包装修合同模板
- 宠物运输合同模板-@-1
- 福建围墙垂直绿化施工方案
- 主播转让合同范本
- 波纹管涵拆除施工方案
- 船舶航行安全
- 道德经全文完整版本
- 9.2溶解度(第1课时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 2024年审计局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招录139人完整版附答案【研优卷】
- 潍坊市人民医院招聘真题
- 销售人员薪资提成及奖励制度
- 2017年江苏南京中考满分作文《无情岁月有味诗》5
- 2023年宏观经济学考点难点
- 2024-2030年中国智慧水务行业应用需求分析发展规划研究报告
- 黑龙江申论真题2021年(乡镇)
- 山体排险合同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