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梯度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6-第六单元第20课请同学们仔细完成[练案20]一、素养达标1.(2024·北京房山区)孙中山晚年指出“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内既不能谋各省之统一,外何以得友邦之承认。”据此他认为(B)A.外国力力干涉导致护法失败B.军阀割据阻碍了政治民主的进程C.经济发展不平衡阻碍民主进程D.不同等条约体系影响国家的发展[解析]材料“顾吾国之大患,莫大于武人之争雄,南与北如一丘之貉,虽号称护法之省,亦莫肯俯首法律及民意之下”的核心愿思是军阀割据不利于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B项符合题意;护法失败主要是因为军阀之间相互勾结破坏导致的,A项解除;材料未涉及经济发展不平衡对民主进程的阻碍,C项解除;材料与不同等条约体系无关,D项解除。2.1924年1月,孙中山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造成辛亥革命后十三年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缘由是(A)A.北洋军阀的割据混战 B.日本提出“二十一条”C.袁世凯担当临时大总统 D.孙中山接着革命[解析]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特殊是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中国出现了长达十几年的割据混战局面,人们困苦不堪,政局动荡担心。故选A项。3.1912年至1916年6月的袁世凯统治时期,各派为争夺内阁绽开了激烈争斗,先后竟有八届内阁走马灯似的更替,成为民国初年政治的缩影。这一现象说明当时(A)A.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艰难 B.立宪与共和斗争激烈C.国民政治参加热忱高涨 D.民主形式已荡然无存[解析]袁世凯统治时期,内阁更迭频繁,说明民国初年政局不稳定,侧面反映了民主政治建设进程艰难,故A项正确;各派为争夺内阁而斗争,不能等同于立宪与共和的斗争,故B项错误;各派争夺内阁的斗争与一般国民无关,故C项错误;各派为争夺内阁而斗争,说明内阁这种民主形式仍旧存在,故D项错误。4.以下是民国初年成立的部分政党。据此可知,当时(B)名称创立时间代表人物宗旨中华民国宪政党1912年3月伍廷芳“博采民国宪法,确定纯粹中华政体”统一党1912年3月张謇“巩固全国之统一,促进共和政治”共和党1912年5月黎元洪“防止分裂,便利政务进行,实行共和政治”国民党1912年8月孙中山、宋教仁“促成政治统一,维持国际和平”民主党1912年8月梁启超“拥护法赋自由,调和社会利益”A.政党林立,国家分裂 B.政治变革推动政治转型C.民主共和制不断完善 D.革命党人主动参政议政[解析]题干材料无法体现国家分裂,故A项错误;由材料内容可知民国初年成立的各政党均以实行共和,实行宪政为宗旨,这是辛亥革命推动的结果,故B项正确;材料仅供应了民国初年成立的部分政党的状况,未供应民国时期民主政治的发展状况,故C项错误;由材料中政党的代表人物来看,并非全部政党均代表革命党人,故D项错误。5.(2024·北京房山区)下表是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些部门资本额增长状况统计表》(单位:万元)。关于下表的说法精确的是(B)行业1913年1921年增长量发展速度%年均增长率%棉纺142398428819691.627.35面粉88532572372368.017.69缫丝16032253650140.64.00卷烟138168015421219.436.7水泥285880595403.215.13火柴294746452308.812.34合计46281865814030403.219.04A.民国初年的重工业发展最快速B.民族工业的资本总额快速增加C.工业分布上西部多于东部地区D.北洋政府的政策阻碍工业发展[解析]依据材料“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一些部门资本额增长状况统计表”可知从1913年到1921年中国的棉纺织业、面粉业、缫丝业、卷烟业等行业的增长量和发展速度均有显著增长,因此B项符合题意;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主要集中在以面粉和纺织业为主的轻工业部门,A项不符合史实,解除;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C项解除;这一时期北洋政府对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持激励的政策,D项解除。6.(2024·北京西城)近代有人指出:“吾人于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苦痛。……此等政治根本解决问题,犹待吾人最终之觉悟。”“吾人最终之觉悟”指文化的觉悟,为此,先进中国人提出的口号是(C)A.“自强”和“求富” B.“扶清灭洋”C.“民主”和“科学” D.“外争主权,内除国贼”[解析]依据所学学问可知,因在“共和国体之下,备受专制政治之苦”,而产生的文化觉悟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其中先进的中国人提出了民主、科学的口号,C项正确;自强、求富是19世纪60年头洋务运动的口号,扶清灭洋是义和团运动提出的口号,当时中国还在清政府的统治之下,并没有建立起“共和国体”,A、B两项错误;“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是五四运动的口号,是政治生活中反帝反封建的斗争要求,D项不符合题意。7.“他们自负是学习西方的启蒙运动,却把中国两千年的学术文化,当作一野蛮、一童蒙看。他们不愿真心学佛,只借仗释迦来骂孔子、老聃。”此处国学大师钱穆指责的是(B)A.地主阶级洋务派“师夷长技”的弊端B.资产阶级激进派否定传统文化C.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启蒙者自居D.资产阶级维新派借用孔子权威[解析]由材料“把中国两千年的学术文化,当作一野蛮、一童蒙看”并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新文化运动(资产阶级激进派)存在否定中国传统文化的倾向,存在确定的片面性,故选B项。洋务派向西方学习的层次主要是器物,并未涉及对“学术文化”的批判,解除A项;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维新派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也未涉及对“学术文化”的过激批判,解除C、D两项。8.(2024·济宁)“要以民主与科学的标准挑战中国的政治与思想传统……全部习俗、制度、风俗、圣贤教训都应重新被评估。”提出上述主见的是(C)A.资产阶级维新派 B.资产阶级革命派C.新文化运动的提倡者 D.马克思主义的提倡者[解析]材料“要以民主与科学的标准挑战中国的政治与思想传统”符合新文化运动期间以民主和科学为武器,批判中国传统文化和独裁专制,故C项符合题意;资产阶级维新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主见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没有深化到以民主和科学改造国民性,故A、B两项不符合题意;马克思主义的提倡者主见以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而材料是要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故D项不符合题意。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朝政府极力限制、压迫商人阶层,这是中国社会同西方社会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差别。——《亚洲史》材料二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河里更有了小火轮船以后,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而镇上的东西却一天一天贵起来。——茅盾《春蚕》材料三民国初年工业资本分布状况统计(单位:千元)(1)材料一中“中国社会同西方社会根本的、最有意义的差别”的详细表现是什么?这对中国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缘由是什么?(3)材料三反映了民国初年工业发展有何突出特点?导致这一特点的主要因素是什么?[答案](1)表现:重农抑商。影响:严峻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中国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2)现象:自然经济受到冲击。缘由:列强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3)特点:轻工业发展快速,重工业发展缓慢。主要因素:列强侵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环境)。二、实力提升10.袁世凯颁布《中国民国约法》,将责任内阁制改为总统制,其目的在于(D)A.进一步完善内阁制B.仿效欧美政治制度C.缓解国内舆论压力D.为实现独裁供应法律保证[解析]总统制政体下,总统是国家的权力中心,拥有较大的权力,所以,袁世凯颁布《中国民国约法》,将责任内阁制改为总统制,其目的在于为实现独裁供应法律保证。故正确答案是D项。11.(2024·新课标全国Ⅱ卷)1913年,《申报》登载的“艾罗补脑汁”广告称:“欲图一国之进步,当先使一国之人民精神日旺,思想日新,舍补脑之外另无精神思想也。故善国者必先得卫生,善谋卫生者必先得谋补脑”。由于广告胜利,产品一上市就非常畅销。这反映出当时(B)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广告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解析]广告胜利,说明抓住了当时社会大众的心理,号召“思想日新”“谋卫生”,追求国家进步,反映出当时追求新思想已成为社会时尚,故答案为B项。1913年新文化运动尚未起先,从时间上可解除A项;C项结论不符合史实,“成为国民共识”说法确定,解除;材料所述只是个案,不能说明广告已经成为推动文明的工具,解除D项。12.(2024·全国卷Ⅰ·29)1915~1918年,《新青年》中“革命”“科学”“同等”“民主”等词出现频次大体相当;1919~1922年,“民主”出现次数不到“科学”的1/10,不及“革命”的1/20。这种变更可说明(A)A.新文化运动主流思想发生转变B.国民革命运动受到民众普遍拥护C.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学问界否定D.中国社会主要冲突发生变更[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民主出现频率降低,革命出现频率剧增。结合所学学问,这种变更的缘由在于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主要传播马克思主义,而马克思主义主见用革命的方式夺取政权,故答案为A项。国民革命运动是在1924~1927年,时间不符,并且材料只涉及学问分子阶层,无法得出民众普遍拥护的结论,解除B项;当时资本主义政体模式被部分学问界否定,不符史实,解除C项;当时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冲突未变,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解除。13.(2024·全国卷Ⅲ·29)1916年1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撰文称:“个人之人格高,斯国家之人格亦高。个人之权巩固,斯国家之权亦巩固。而吾国自古相传之道德政治胥(皆)反乎是。”陈独秀意在(B)A.主见国家至上 B.批判封建伦理C.反对西方民主 D.传播马克思主义[解析]依据材料可知陈独秀认为封建社会的儒家伦理道德压制中国人的人格发展,进而不利于国家巩固,因此材料批判的是儒家伦理道德,B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国家至上的说法,A项解除。陈独秀确定西方的民主、科学,C项说法错误。材料与传播马克思主义无关,D项解除。14.(2024·北京房山区)实现民族的宏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的宏大幻想。近代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复兴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究。材料一治国之道,在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李鸿章(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洋务运动的主见、目的及实践。材料二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经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莫非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我们唯恐这种支撑行为的本身反要加速其颠覆……自不待言,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需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孙中山《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向美国人民的呼吁》(1904年8月31日)(2)阅读材料二,指出材料中的“几根小柱子”详细指什么。概括材料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说明孙中山为此所进行的努力。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慢慢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导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迫压,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我们都不推辞。——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3)材料三中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指什么?为了建立光明的世界,陈独秀等人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场运动有哪些影响?[答案](1)主见:师夷长技以自强。目的:富国强兵,维护清朝统治。实践:创办军事工业;开办民用工业;创办培育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建成新式海军。(2)小柱子: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观点: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是全部问题的根源。努力:理论:提出三民主义思想实践:推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南京临时政府颁布法令,嘉奖发展实业;亲自创办实业,修建铁路,改善民生。(3)两先生指民主与科学。运动:新文化运动。影响:促进青年觉醒,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组织基础;促进了思想解放,为五四运动的爆发起了思想宣扬和铺垫作用。[解析](1)主见:依据材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可知洋务运动的主见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目的: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实践: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洋务运动主要分为自强和求富两个阶段,其中自强主要体现的是军事工业的创办、培育翻译和军事人才的学校兴办及发展海军;求富主要体现在发展民用企业上。(2)小柱子:依据材料“满清王朝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莫非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结合所学学问可知,清末统治阶级的自救运动主要是新政和预备立宪,结果取到了相反的作用。观点:依据材料“要想解决这个紧急的问题,清除妨害世界和平的根源,必需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可归纳出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