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某中学等中学2024届高考仿真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福建省莆田某中学等中学2024届高考仿真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福建省莆田某中学等中学2024届高考仿真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福建省莆田某中学等中学2024届高考仿真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福建省莆田某中学等中学2024届高考仿真卷化学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莆田一中等中学2024届高考仿真卷化学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

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有6个电子,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

的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IA族,W与X属于同一主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熔沸点:Z2X<Z2WB.元素最高价:YVZ

C.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VWD.原子半径:XVYVZVW

2、菇类化合物广泛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某菇类化合物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此菇类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ioHrO

B.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烧

C.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

D.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可生成两种芳香烯烧

3、尿素燃料电池既能去除城市废水中的尿素,又能发电。尿素燃料电池结构如下图所示,甲电极上发生如下反应:

_+

CO(NH2)2+H2O-6e-*CO2+N2+6H,则

A.甲电极是阴极

B.电解质溶液可以是KOH溶液

C.H♦从甲电极附近向乙电极附近迁移

D.每2moi02理论上可净化ImoICO(NH2)i

4、卜列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ImolNazOz参与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数一定为NA(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B.浓HQ和Mn(h制氯气的反应中,参与反应的HC1中体现酸性和氧化性各占一半

C.Vc可以防止亚铁离子转化成三价铁离子,主要原因是V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D.NO?与水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

5、(Chem.sciJ报道麻生明院士团队合成非天然活性化合物b(结构简式如下)的新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b的分子式为C18H17NO2B.b的一氯代物有9种

C.b存在一种顺式结构的同分异构体D.b能使酸性高锌酸钾溶液褪色

6、一种形状像蝴蝶结的有机分子Bowtiediene,其形状和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分子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XX

A.生成ImolC5H12至少需要4m0IH2

B.该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在同一平面内

C.三氯代物只有一种

D.与其互为同分异构体,且只含碳碳三键的链炫有两种

7、PbCL是一种重要的化工材料,常用作助溶剂、制备铅黄等染料。工业生产中利用方铅矿精矿(主要成分为PbS,含

有FeSz等杂质)和软镒矿(主要成分为MnOz)制备PbCk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ttMMCINaOH

HIX9

FctOHh.一沿PK'I:

已知:i.PbCL微溶于水

2

ii.PbCl2(s)+2Ci-(aq)riPbC14(aq)AHX)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2+2

A.浸取过程中MnCh与PbS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8H+2CF+PbS+4MnO2=PbCl2+4Mn+SO4+4H2O

B.PbCL微溶于水,浸取剂中加入饱和NaCl溶液会增大其溶解性

C.调pH的目的是除去Fe3+,因此pH越大越好

D.沉降池中获得PbCh采取的措施有加水稀释、降温

8、工业上用CO和Hz生产燃料甲醇。一定条件卜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测得数据曲线如卜图所示(反应混合物均呈

气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1.00

0.75

().5()

().25

0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H230H

B.反应进行至3分钟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C.反应至10分钟,U(CO)=0.075mol/Izmin

D.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K不变

9、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NHKl溶液呈酸性,可用于去除铁锈

B.SO2具有还原性,可用于漂白纸张

C.AI2O3是两性氧化物,可用作耐高温材料

D.NazSiCh溶液呈碱性,可用作木材防火剂

10、将一定质量的Mg和A1混合物投入到200mL稀硫酸中,固体全部溶解后,向所得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

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与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最初20mL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稀硫酸

B.NaOH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5molL-1

C.Mg和Al的总质量为9g

D.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

11、对利用甲烷消除NO2污染进行研究,CH4+2NO2N2+CO2+2H2Oo在1L密闭容器中,控制不同温度,分别加

入OSOmolCH」和L2molNO2,测得n(CH4)随时间变化的有关实验数据见下表。

组别温度n/mol时间/min010204050

①Tin(CH4)0.500.350.250.100.10

②12n(CH4)0.500.300.180.1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组别①中,0〜20mhi内,NO2的降解速率为0.0125mol-L-^min-1

B.由实验数据可知实验控制的温度T1VT2

C.40min时,表格中对应的数据为0.18

D.0〜lOmin内,CH4的降解速率①,②

12、下列有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2+

A.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FeO+2H===Fe+H2O

B.过量SO2通入澄清石灰水中:SO24-OH===HSO3

2+

C.NH4HCO3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混合:HCOr+Ba+OH~===BaCO3l+H2O

D.NH4Al(SOS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混合:2Al3++3SOF+3Ba2++6OH-===2AI(OH)31+3BaSO“

13、化合物M(如图所示)可用于制备各种高性能防腐蚀涂料。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

且占据三个不同周期,W与Z的质子数之和是X的2倍。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X

III

X—

W—XXX—W

A.原子半径:Y>Z>X

B.X元素的族序数是Y元素的2倍

C.工业上电解熔融Y2X3化合物制备单质Y

D.W与X形成的所有化合物都只含极性共价键

14、CC时,已知Pdh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tC时Pdb的Ksp=7.0xl0-9

B.图中a点是饱和溶液,b、d两点对应的溶液都是不饱和溶液

C.向a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i固体,溶液由a点向c点方向移动

D.要使d点移动到b点可以降低温度

15、对下列化学用语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丙烯的最简式可表示为CH2

B.电子式。:h既可以表示羟基,也可以表示氢氧根离子

C.结构简式(CH3)2CHCH3既可以表示正丁烷,也可以表示异丁烷

D.比例模型既可以表示甲烷分子,也可以表示四氯化碳分子

16、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

B.NH3H2O的电离NH3・H2O^=NH』++OH

C.SL的结构示意图

D.间二甲苯的结构简式X

17、现有短周期主族元素X、Y、Z、R、T,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Y与Z能形成Z2Y、Z2Y2型离

子化合物,Z与T形成的Z2T型化合物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五种元素的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

推断正确的是()

原子件数

A.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均满足:YVZ

B.简单氢化物的沸点和热稳定性均满足:Y>T

C.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T<R

D.常温下,O.lmoHTi由X、Y、Z、T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的pH一定大于1

18、11.9g金属锡跟100niL12mul・L-iHN03共热一段时间.完全反应后测定溶液中c(FT)为gmulD溶液体积仍

为100mL.放出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体积约为8.96L.由此推断氧化产物可能是(Sn的相对原子质量为H9)()

A.Sn(NO3)4B.Sn(NO3)2C.SnO2-4H2OD.SnO

19、在室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稀CIhCOONa溶液加水稀释后,n(H+)n(OH-)不变

B.向Na2s0.3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KHSOJ溶液,溶液中部分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K+)=c(SO42-)>c(SO.32

)>C(HSO3)

C.NaHA溶液的pHV7,则溶液中的粒子一定有c(Na+)=c(HA-)+c(HzA)+c(A2-)

D.向某稀NaHCCh溶液中通CO2至pH=7:c(Na+)=c(HCO3-)+2c(CO32~)

20、25℃时,将浓度均为0.1moH71体积分别为匕和片的HA溶液与BOH溶液按不同体积比混合,保持匕+%

=100mL,匕、片与混合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3579II

pH

A.Ka(HA)=1x10-6

B.b点c(B+)=c(A-)=c(OFT)=c(H+)

C.a-c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始终增大

D.c点时,c(A-)/[c(OH一)・c(HA)]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21、己知AgCl在水中的溶解是吸热过程。不同温度下,AgCl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己知。温度下

KsP(AgCl)=l.6X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I>T2

B.a-4.0X10-5

C.M点溶液温度变为「时,溶液中C1的浓度不变

D.D时饱和AgCl溶液中,c(Ag+).c(C/)可能分别为2.0X10-1014、4.OX10-5mol/L

22、某有机物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对该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Hj

A.该有机物易溶于苯及水

B.该有机物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共有4种

C.该有机物可以与澳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使之褪色

D.Imol该有机物最多可与ImolNaOH发生反应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某课题组的研究人员用有机物A、D为主要原料,合成高分子化合物F的流程如图所示:

200℃,NaOH

催化2-ECH2-CH47,溶液,

②.OCCH3®"

II④

o---->

已知:①A属于燃类化合物,在相同条件下,A相对于H2的密度为13。

②D的分子式为C7H80,遇FeCh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

值化剂

RCH-CCOOH+H2O

(3)R,CHO+R2CH2COOH350V

请回答以下问题:

(1)A的结构简式为o

(2)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B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o

(4)D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__组峰;D的同分异构体中,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还有(不含D)种。

(5)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

(6)参照上述流程信息和己知信息,以乙醇和苯乙醇为原料(无机试剂任选)制备化工产品

O

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

CH2CH2—o—c—CH=CHCH3,

CH3cH20H跟鼠》CH3CH2OOCCH3

24、(12分)氟西汀G是一种治疗抑郁性精神障碍的药物,其一种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LiAIH」是强还原剂,不仅能还原醛、酮,还能还原酯,但成本较高。

回答下列、问题:

(1)碳原子上连有4个不同的原子或基团时,该碳称为手性碳。写出D的结构简式,用星号(*)标出D中的手性碳

(2)④的反应类型是

(3)C的结构简式为

(4)G的分子式为一o

(5)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

(6)已知M与D互为同分异构体,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M分子的苯环上有3个取代基,其

中两个相同。符合条件的M有一种。

0H

|QP~C1和cHjSOJ:]为主要原料制备它的合成路线

(7)SOzCHj也是一种生产氟西汀的中间体,设计以

一(无机试剂任选)。

25、(12分)无水FeCL易吸湿、易被氧化,常作为超高压润滑油的成分。某实验小组利用无水FeCL和氯苯(无色液

体,沸点132.2P)制备少量无水FeCL,并测定无水FeCb的产率。

实验原理:ZFeCh+CeHsClA2FeCb+C此Ck+HClt

实验装置:按如图所示组装好的装置,检查气密性后,向三颈烧瓶A中加入16.76g无水FeCL和22.5g氯苯。

回答下问题:

(1)利用工业氮气(含有压0、。2、C02)制取纯净干燥的氮气。

①请从下列装置中选择必要的装置,确定其合理的连接顺序:a--上图中的j口(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

表示)。

<s>

浓硫酸NaOH溶液小苏打溶液

②实验完成后通入氮气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O

(2)装置C中的试剂是________(填试剂名称),其作用是________o

(3)启动搅拌器,在约126℃条件下剧烈搅拌30min,物料变成黑色泥状。加热装置A最好选用_(填字母)。

a.酒精灯b.水浴锅c.电磁炉d.油浴锅

(4)继续升温,在128〜139匕条件下加热2h,混合物颜色逐渐变浅,黏度降低。该步骤中加热温度已经接近或超过

氯苯沸点,但氯苯实际损失量却非常小,其原因是________。

(5)继续加热lh后放置冷却,在隔绝空气条件下过滤出固体,用洗涤剂多次洗涤所得固体,置于真空中干燥,得到

成品。若D中所得溶液恰好与25mL2.Omol•L-1NaOH溶液完全反应,则该实验中FeCb的产率约为(保留3位

有效数字)。

26、(10分)如图是某同学研究铜与浓疏酸的反应装置:

完成下列填空:

(1)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采用可抽动铜丝进行实验的优点是______。

⑵反应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B试管中的现象为。

⑶从C试管的直立导管中向BaCk溶液中通入另一种气体,产生白色沉淀,则气体可以是、.(要求填

一种化合物和一种单质的化学式)。

(4)反应完毕,将A中的混合物倒入水中,得到呈酸性的蓝色溶液与少量黑色不溶物,分离出该不溶物的操作是:

该黑色不溶物不可能是CuO,理由是_____o

(5)对铜与浓硫酸反应产生的黑色不溶物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及现象如下:

实验装置实验现象

品色不溶物

发仃*沿

/的,花品红褪色

W|吩红沼液

①根据实验现象可判断黑色不溶物中一定含有元素。

②若该黑色不溶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在反应前后质量保持不变,推测其化学式为O

27、(12分)氨基甲酸铉(H2NCOONH4)是一种易分解、易水解的白色固体,可用于化肥、灭火剂、洗涤剂等。

某化学兴趣小组模拟_L业原埋制备氨基甲酸铁。反应式:2NH3(g)+CO2(g)H2NCOONH4(S)AH<00

(1)如果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制取NH3,你所选择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2)制备氨基甲酸钱的装置如图,把氨和二氧化碳通入四氯化碳中,不断搅拌混合,生成的氨基甲酸核小晶体悬浮在四

氯化碳中,当悬浮物较多时,停止制备。(注:四氯化碳与液体石蜡均为惰性介质。)

①发生器用冰水冷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液体石蜡鼓泡瓶的作用是

;发生反应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____。

②从反应后的混合物中过滤分离出产品。为了得到干燥产品,应采取的方法是(选填序号)

a.常压加热烘干b.高压加热烘干c.真空40c以下烘干

(3)尾气有污染,吸收处理所用试剂为浓硫酸,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取因部分变质而混有碳酸氢核的氨基甲酸铉样品1.1730g,用足量石灰水充分处理后,使碳元素完全转化为碳酸钙,

过滤、洗涤、干燥,测得质量为L500g。样品中氨基甲酸筱的质量分数为。[已知

Mr(NH2CCXDNH4)=78,Mr(NH4HCO3)=79,Mr(CaCO?)=100]

28、(14分)实验室回收利用废旧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锌酸锂(LiMnQJ的一种流程如下:

IINO,IIjO,KM)H

废保电池正微

泣玳检液

(1)废旧电池可能残留有单质锂,拆解不当易爆炸、着火,为了安全,对拆解环境的要求是。

(2)“酸浸”时采用HN03和H2O2的混合液体,可将难溶的LiMmO,转化为Mn(N03)2、Lib。等产物。请写出该反应离子

方程式o

如果采用盐酸溶解,从反应产物的角度分析,以盐酸代替HNO3和压口混合物的缺点是o

(3)“过滤2”时,洗涤Li2cG沉淀的操作是________o

(4)把分析纯碳酸锂与二氧化铳两种粉末,按物质的量1:4混合均匀加热可重新生成LiMrhO”升温到515C时,开

始有C02产生,同时生成固体A,比预计碳骏锂的分解温度(723*0低很多,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

(5)制备高纯MnCOs固体:已知MnCOs难溶于水、乙醇,潮湿时易被空气氧化,100C开始分解;Mn(0H)2开始沉淀的

清补充由上述过程中,制得的制备高纯的操作步躲[实验中可选用的试剂:、

pH=7.7oMn(0H)2MnCChH2sO-NaEOsGH5OH]:

向Mn(OH)2中边搅拌边加入o

29、(10分)高氯酸钠可用于制备高氯酸。以精制盐水等为原料制备高氯酸钠晶体(NaClO4・H2O)的流程如下:

罡气H:池

T_I.I__________

精制盐水一[电解I]一值尊万]一[1翦一份囤一I气流干燥|一高氨酸钠晶悻

I

C10:(R)

由粗盐(含、、一等杂质)制备精制盐水时需用到、等试剂。

(1)Ca2+Mg2+so?\BrNaOHBaCl2>Na2cO3Na2CO3

的作用是;除去盐水中的Bb可以节省电解过程中的电能,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o

(2)“电解I”的目的是制备NaQQ;溶液,产生的尾气除Hz外,还含有(填化学式)。“电解H”

的化学方程式为,

(3)“除杂”的目的是除去少量的NaCKh杂质,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气流干燥”

时,温度控制在80〜100"C的原因是o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B

【解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是迄今发现的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则Y为F;X原子的最外层

有6个申子,且原子序数小于F,则X为O元素:在周期表中Z位于IA族,其原子序数大于O,则Z为Na元素:

W与X属于同一主族,则W为S元素,据此解答。

【详解】

根据分析可知,X为O,Y为F,Z为Na,W为S元素。

A、NazO和Na2s都是离子晶体,氧离子半径小于硫离子,则熔沸点Na2O>NazS,故A错误;

B、F最高价为。价,Na的最高价为+1价,则元素最高价:YvZ,故B正确;

C、非金属性F>S,则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Y>W,故C错误;

D、同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一主族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YvXvWvZ,故D错

误;

故选:Bo

【点睛】

离子晶体熔沸点比较:阴阳离子半径越小,电荷数越多,离子键越强,熔沸点越高,反之越低,如:CsCKNaCl;简

单气体氢化物的稳定性与化学键强度有关。

2、A

【解析】

A.由菇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式为CIOHNO,故A正确;

B.菇类化合物中含有氧元素,属于芳香化合物,不属于芳香烧,故B错误;

C.拓类化合物中含有4个饱和碳原子,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上,故C错误;

D.拓类化合物含有羟基,与羟基相连的碳原子上含有的两个甲基是等效的,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只能生成一种芳

香烯烧,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

判断分子中共线、共面原子数的技巧

1.任何两个直接相连的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2.任何满足块足结构的分子,其所有4个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3,苯环对位上的2个碳原子及与之相连的2个氢原子共4个原子一定在一条直线上。

4.典型所有的原子一定共平面的有:CH2=CHZ、CH=CH、苯;可能共平面的有:CH2=CH—CH=CH2S

CH”

5.只要出现CH4、一CH3或一CX3等,即只要出现饱和碳原子,所有原子肯定不能都在同一平面上。

3、C

【解析】

A.由题甲电极上发生如下反应:CO(NH2)2+H2O-6C=CO2+N2+6H\甲电极是燃料电池的负极,A错误:

B.甲电极上发生如下反应:CO(NH2)2+H2O-6e=CO2+N2+6H\该原电池是酸性电解质,电解质溶液不可以是KOH

溶液,B错误;

C.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则电池工作时H+从甲电极(负极)附近向乙电极(正极)附近迁移,c正确;

D.电池的总反应式为:2C0(NH2)2+302=2CO2+2N2+4H2O,每3moi02理论上可净化2moic0(NH?)2,

则2moi02理论上可净化4/3molCO(NH2)2,D错误。

答案选C。

4、C

【解析】

A.Na2O2中的O为・1价,既具有氧化性又具有还原性,发生反应时,若只作为氧化剂,如与SO2反应,则ImolNazCh

反应后得2moi电子;若只作为还原剂,则ImolNazOz反应后失去2moi电子;若既做氧化剂又做还原剂,如与C(h

或水反应,则ImolNazCh反应后转移Imol电子,综上所述,ImolNazOz参与氧化还原反应,转移电子数不一定是INA,

A项错误;

B.浓HC1与MnOz制氯气时,Mn(h表现氧化性,HC1一部分表现酸性,一部分表现还原性;此外,随着反应进行,

盐酸浓度下降到一定程度时,就无法再反应生成氯气,B项错误;

C.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因此可以防止亚铁离子被氧化,C项正确;

D.NO?与水反应的方程式:3NO2+H2O=2HNO3+NO,Nth中一部分作为氧化剂被还原价态降低生成NO,一部

分作为还原剂被氧化价态升高生成HN03,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处于中间价态的元素,参与氧化还原反应时既可作为氧化剂表现氧化性,又可作为还原剂表现还原性;氧化还原反应

的有关计算,以三个守恒即电子得失守恒,电荷守恒和原子守恒为基础进行计算。

5、B

【解析】

A.由结胸简式(可知,该有机物分子式为ci8HnNO2,故A正确;

B.有机物b中含有10种、)不同的H原子,一氯代物有10种,故B错误;

C.C=C两端碳原子上分别连接有2个不同的基团,存在一种顺式结构的同分异构体,故C正确;

D.含有碳碳双键,可发生氧化反应,可使酸性高镒酸钾溶液褪色,故D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有机物存在顺反异构的条件和判断方法。

6、B

【解析】

有机物含有2个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加聚和氧化反应,结合烯烧、甲烷的结构特点解答。

【详解】

A.由结构式可知分子中含有5个C、4个H原子,则分子式为C5H船根据不饱和度的规律可知,该分子内含4个不

饱和度,因此要生成1molC5H12至少需要4molHz,A项正确;

B.分子中含有-4-饱和碳原子,中心碳原子与顶点上的4个碳原子形成4个共价单键,应是四面体构型,则分子中四

个碳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上,B项错误;

C.依据等效氢思想与物质的对称性可以看出,该分子的三氯代物与一氯代物等效,只有一种,C项正确;

D.分子式为C5H箝只含碳碳叁键的链展有CH三CCH2-OCH或CH三GOCCH3这2种同分异构体,D项正确;

答案选B。

【点睛】

本题C项的三氯代物可用换位思考法分析作答,这种方法一般用于卤代物较多时,分析同分异构体较复杂时,即将有

机物分子中的不同原子或基团进行换位,如乙烷分子,共6个氢原子,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只有一种结构,那么

五氯乙烷呢,H看成CLC1看成H,换位思考,也只有一种结构。

7、C

【解析】

方铅矿精矿(主要成分为PbS,含有FeSz等杂质)和软锌矿(主要成分为M11O2)中加入稀盐酸,根据酸性废液中含有硫酸

根离子矿渣,PbS中S元素被氧化成SO?,则发生反应为4MliO2+PbS+8HCl=3Mna2+Pba2+MnSO4+4H2O,加入

NaCl促进反应PbC12(s)+2C「(aq)=PbC142-(aq)正向移动。加入NaOH溶液调节溶液pH,使上以十转化成Fe(OH%沉淀,

过滤得到Fe(OH)3、矿渣和滤液;PbCL微溶于水,将溶液沉降过滤得到PbCh。

+2+2-

A.浸取过程中M11O2与PbS发生辄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为:8H+2Cr+PbS+4MnO2=PbC12+4Mn+SO4+4H2O,

正确,A不选;

22

B.发生PbCI2(s)+2Cr(aq)#PbCl4(aq),加入NaCl增大c(C「),有利于平衡正向移动,将PbCb(s)转化为PbCl4(aq),

正确,B不选;

C.调节溶液pH,使Fe3+转化成Fe(OH)3沉淀,除去溶液中的113+,但应避免同时生产Mn(OH)2沉淀,pH不能过大,

错误,C选;

D.已知:PbCE(s)+2Cl-(aq)=PbCW(aq)△//>(),可以通过加水稀释、降温促进反应逆向进行,获得PbCL,正确,

D不选。

答案选C。

8、B

【解析】

由图可知,CO的浓度减小,甲醇浓度增大,且平衡时c(CO)=0.25moI/L,c(CH3OH)=0.75mol/L,转化的

c(CO)=0.75mol/L,结合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为CO+2HzUCFhOH,3min时浓度仍在变化,浓度不变时为平衡状态,

且增大压强平衡向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以此来解答。

【详解】

A.用CO和H2生产燃料甲醇,反应为CO+2H2UCH3OH,故A正确;

B.反应进行至3分钟时浓度仍在变化,没有达到平衡状态,则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故B错误;

C.反应至10分钟,u(CO)=Q;75m01ZL=0.075mol/(L<min),故C正确;

1Omin

D.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且K与温度有关,则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K不变,故D正确;

故答案为Bo

9、A

【解析】

A.NH4a属于强酸弱碱盐,钱根离子发生水解溶液呈酸性,可与三氧化二铁反应,则可用于去除铁锈,故A正确;

B.二氧化硫可用于漂白纸浆是因为其具有漂白性,与其还原性无关,故B错误;

C.ALO3的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与两性无关,故C错误;

D.NazSiCh溶液耐高温,不易燃烧,可用于浸泡木材作防火剂,与碱性无关,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

性质和用途必须相对应,性质决定用途。

10、D

【解析】

由图象可以知道,从开始至加入NaOH溶液20mL,没有沉淀生成,说明原溶液中硫酸溶解Mg、Al后硫酸有剩余,此时发

生的反应为:H2SO4+2NaOH=Na2SO4+2H2O.当V(NaOH溶液)=200mL时,沉淀量最大,此时为Mg9H)?和

4(。,)3,二者物质的量之和为0.35mol,溶液中溶质为Na2so口根据钠元素守恒可以知道此时〃(N%SOJ等于

200mL氢氧化钠溶液中含有的n(NaOH)的0.5倍.从200mL到240mL,NaOH溶解

A/。"%:NaOH+A/。”%=NaAlO2+2乩。,当V(NaOH溶液)=240mL时,沉淀不再减少,此时全部为,

物质的量为0.15mol,Mg(OH)?为0.15mol,Al(OH)3为0.35mol・0.15moi=0.2mol,因为从200mL到240mL,发生

NaOH+A1(OH)3=NaAIO2+2H2。,所以该阶段消耗n(NaOH)=n[AKOH),]=0.2"〃,氢氧化钠的浓度为

0.2mol

=5mol/L.

0.24A-0.20L

【详解】

A.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最初20mLNaOH溶液用于中和过量的稀硫酸,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由上述分析可以知道,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5moi/L,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

C.由元素守恒可以知道n(Al)=n[Al(OH\]=0.2mol,=〃[依(O”%]=。所以镁和铝的总质量为

0.2molx27g/mol+0.15molx24g/mol=9g,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

D.由电子守恒可以知道,生成的氢气为=045mH,若在标况下,体积为

2

0A5moix22.4L/mol=10.08L,但状况未知,故D错误;

故答案选Do

11、B

【解析】

A、随着反应的进行,反应物的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小,故组别①中,0~20min内,M)2的降解平均速

率为0.0125mol・1/・同屋,选项A错误;B、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达平衡所需时间越短,由实验

数据可知实验控制的温度TXT2,选项B正确;C、40min时,表格中T2应的数据为0.15-0.18之间,选

项C错误:D、0〜lOmin内,CR的降解速率②〉①,选项D错误。答案选B。

12、B

【解析】

A.氧化亚铁溶于稀硝酸,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FeO+NO#10H+=3Fe3++5H2O+NOT,故A错

误;

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氢钙,反应为Ca(OH)2+SO2=CaSO31+H2O,

CaSO3+SO2+H2O=Ca(HSO3)2,故总的离子方程式为OH—SOLHSOQ故B正确;

C.NH4HCO3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混合反应生成碳酸钢沉淀和氨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

NH4+HCO3+Ba+2OH=BaCO31+H2O+NHyH2O,故C错误;

D.NH4Al(SOS溶液与足量的Ba(OHh溶液混合,A甲应转化为A1O。NHJ也会与OIT反应,故D错误;

答案选B。

13、D

【解析】

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且占据三个不同周期,则W为第一周期主族元素,W为H,

Z应为第三周期土族元素,根据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可知,Z可形成3个单键和1个双键,因此,Z原子最外层有5

个电子,Z为P,W与Z的质子数之和是X的2倍,X的质子数=?=8,则X为O,根据化合物M的结构简式,

Y可形成+3价阳离子,则Y为AL以此解答。

【详解】

A.X为0,第二周期元素,Y为ALZ为P,Y、Z为第三周期元素,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同周期元素,核电

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原子半径:Y>Z>X,故A正确;

B.X为0元素,第VIA族元素,Y为A1元素,第OA族元素,X的族序数是Y元素的2倍,故B正确;

C.X为0,Y为ALY2X3为AI2O3,工业上制备单质A1的方法为电解熔融AI2O3,故C正确;

D.X为0,W为H,W与X形成的化合物有HzO和H2O2,H2O2中含有非极性共价键,故D错误;

答案选D。

【点睛】

氢元素和氧元素可以形成水,含有极性键,或是过氧化氢,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

14、C

【解析】

A.在tC时Pdh的Ksp=7.0xl0$x(IxlO-4)2=7xl013,故A错误;

B.图中a点是饱和溶液,b变为a铅离子的浓度增大,即b点不是饱和溶液,d变为a点要减小碘离子的浓度,说明d

点是饱和溶液,故B错误;

C.向a点的溶液中加入少量Nai固体,即向溶液中引入碘离子,碘离子浓度增大,Pdh的溶解平衡向生成沉淀的方向

移动,铅离子浓度减小,溶液由a点向c点方向移动,故C正确;

D.沉淀溶解的过程为断键过程,要吸热,即正反应沉淀溶解过程吸热,要使d点移动到b点,即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

和溶液,降低温度,溶解平衡向放热的方向移动,即生成沉淀的方向移动,仍为饱和溶液,故D错误。

答案选C。

15、A

【解析】

A.丙烯的分子式是C3H6,最简式可表示为CH2,故A正确;

B.电子式.Q:H表示羟基,表示氢氧根离子,故B错误;

C.结构简式(OLbCHCL表示异丁烷,CH3cH2cH2cHs表示异正烷,故C错误;

D.比例模型g可以表示甲烷分子;氯原子半径大于碳,所以不能表示四氯化碳分子,故D错误。

16、A

【解析】

A.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为A项正确;

为弱碱,电离可逆,正确为+项错误;

B.NH3・H2ONH3・H2ONH4+OH,B

表示S原子,S2一的结构示意图最外层有8个电子,C项错误;

是对二甲苯的结构简式,D项错误;

答案选A。

17、B

【解析】

R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2倍,则R可能为C或S,结合题图可知R为GY与Z能形成ZzY、Z2Y2型离子

化合物,则Y为O,Z为Na;Z与T形成的Z2T型化合物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则T为S;X的原子半径、原子序数

最小,则X为H。

【详解】

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则原子半径为OVNa,具有相同电子排布的离子中,原子序数大的离子半径小,则

离子半径为。2一〉Na+,故A错误;

B.Y、T的简单氢化物分别为HzO、HzS,水分子间存在氢键,则沸点H2O>HZS,元素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简单氢

化物的热稳定性越强,则热稳定性H2OH2S,故B正确;

C.非金属性S>C,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为H2soQ>H2cO3,故C错误;

D.由H、O、Na、S四种元素组成的常见化合物有NaHSCh和NaHSCh,O.lmolirNaHSCh溶液的pH>LO.lmolL

'NaHSOj溶液的pH=L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B。

【点睛】

氢化物稳定性与非金属有关,氢化物沸点与非金属无关,与范德华力、氢键有关,两者不能混淆。

18、C

【解析】

n(Sn)=11.9g-i-119g/mol=0.1mol,n(HN03)=12mol/LxO.1L=1.2mol,12mol/L的硝酸是浓硝酸,反应后溶液中c(H+)为

8moiLT,说明生成的气体是二氧化氮,n(NO2)=8.96L^22.4L/mol=0.4niol,设Sn被氧化后的化合价为x,根据转移

电子守恒得0.4molx(5-4)=0.1molx(x-0)

x=+4,

+

又溶液中c(H)=8mol/L,而c(NO3)=(1.2mol-0.4mol)+0.H尸8moi/L,根据溶液电中性可判断溶液中不存在Sn(NO3)4,

所以可能存在的是SnO2-4H2O,

故选:Co

19、D

【解析】

A.温度不变,K“=c(H+)・c(OIT)不变,加水稀释体积增大,则n(H+)・n(OIT)增大,故A错误;

B.向Na2s03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等体积的KHSO4溶液,假设浓度均为Imol/L,体积为1L,则溶液中钠离子为2mol,

钾离子为ImoL硫酸根离子为Imol,反应生成ImolHSO-HSO3-部分电离,电离程度较小,因此离子浓度的大小

2-

顺序为c:Na+)>c(K+)=c(SO42-)>c(HSO3-)>c(SO3),故B错误;

C.NaHA溶液的pHV7,溶液显酸性,但是不能确定HA是否完全电离以及是否水解,故无法确定溶液中是否有HA

和HzA,故C错误;

D.向NaHCO3溶液中通CXh至pH=7,c(H+)=c(OIT),溶液中存在电荷守恒为:

++2

c(Na)+ciH)=c(HCO3)+2c(CO3)+c(OH),则c(Na+)=c(HCO3-)+2c(CO?),故D正确;

答案选D。

20、D

【解析】

根据图知,酸溶液的pH=3,则c(HbO.Imol/L,说明HA是弱酸;碱溶液的pH=lLC(OIT)<0.Imol/L,则BOH

是弱碱,结合图像分析解答。

【详解】

A、由图可知0.Imol/LHA溶液的pH=3,根据HA—H'+A-可知Ka=10-3X10-3/0.1=10-\A错误;

B、b点是两者等体积混合溶液呈中性,所以离子浓度的大小为:C(1T)=C(A-)〉C(H+)=C(OH-),B错误;

C、a-b是酸过量和b-c是碱过量两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受抑制,b点是弱酸弱碱盐水解对水的电离起促进作用,所以

a-c过程中水的电离程度先增大后减小,C错误;

D、c点时,c(A-)/[c(OH-)-c(HA)]=l/Kh,水解平衡常数Kh只与温度有关,温度升高,Kh增大,1/%减小,所以

c(A-)/[c(OH-)-c(HA)]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正确;

答案选D。

21、B

【解析】

A、氯化银在水中溶解时吸收热量,温度越高,Ksp越大,在T2时氯化银的Ksp大,故T2>TI,A错误;

B、氯化银溶液中存在着溶解平衡,根据氯化银的溶度积常数可知a=J1.6xl09=4.0xl0\B正确;

c、氯化银的溶度积常数随温度减小而减小,则M点溶液温度变为Ti时,溶液中cr的浓度减小,C错误;

D、T?时氯化银的溶度积常数大于1.6x10-9,所以Tz时饱和Ag。溶液中,c(Ag+)、c(C「)不可能为

2.0x105mol/I^4.0x105mol/L,D错误:

答案选B。

22、D

【解析】

A.该有机物正基较大,不溶于水(亲水基较少,憎水基较多),所以易溶于苯但不溶于水,故A错误;

B.该有机物苯环上的一氯代物与苯环上另一取代基有邻间对3种位置,共有3种,故B错误;

C.该有机物没有碳碳双键或碳碳叁键不能与Bn的CCL溶液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该有机物只有一个普通酯基可与ImolNaOH发生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IK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tCHs—C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