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2024选择性必修3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930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两个分子间的作用力的合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如图所示;假定两个分子的距离为无穷远时它们的分子势能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r由无限远到趋近于0的过程中,F先变小后变大B.在r由无限远到趋近于0的过程中,F先做正功后做负功C.在r由无限远到趋近于0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D.在r=r0处分子势能为零2、某种气体在不同温度下的气体分子速率分布曲线如图所示,图中表示v处单位速率区间内的分子数百分率,I、Ⅱ、Ⅲ三条曲线所对应的温度分别为则()
A.B.C.D.3、如图所示,两端开口、内径均匀的玻璃弯管竖直固定,两段水银柱将空气柱B封闭在玻璃管左侧的竖直部分,A侧水银有一部分在水平管中。若保持温度不变;向右管缓缓注入少量水银,稳定后()
A.右侧水银面高度差h1增大B.空气柱B的压强减少C.空气柱B的长度不变D.左侧水银面高度差h2增大4、某学生利用自行车内胎;打气筒、温度传感器以及计算机等装置研究自行车内胎打气、打气结束、突然拔掉气门芯放气与放气后静置一段时间的整个过程中内能的变化情况;车胎内气体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可获取的信息是()
A.从开始打气到打气结束的过程中由于气体对外做功,内能迅速增大B.打气结束到拔出气门芯前由于气体对外做功,其内能缓慢减少C.拔掉气门芯后,气体冲出对外做功,其内能急剧减少D.放气后静置一段时间由于再次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大5、用频率为ν0的光照射金属板,金属板上发生光电效应,逸出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Ek(其中Ek>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若光的频率不变,光照强度增大一倍,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将大于2EkB.若光的频率增大一倍,逸出的光电子初动能可能小于EkC.若光的频率变小,光照时间足够长,金属板上一定能发生光电效应D.若光的频率变小,金属板上将不能发生光电效应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个分子之间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均最小且为零B.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C.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D.当分子间距离r0时,若分子间距离逐渐减小,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都逐渐增大7、我们用手不断反复弯折铅丝,铅丝被折断的同时温度也升高了,这一事实说明()A.铅丝不吸收热量,温度也能升高B.对物体做功,能使物体内能增加C.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内能的改变是等效的D.机械功可以转化成热量,铅丝吸收了热量,温度升高8、下列有关物体的内能、温度、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要两物体的质量、温度和体积相等,两物体内能一定相等B.只要温度升高,每个分子的动能就都增加C.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D.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两过程的本质不同,但改变物体内能的效果相同9、如图甲所示,用频率为的光照射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测出光电流i随电压U的变化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普朗克常量为h,光电子带电荷量为e。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B.该金属的逸出功为C.图甲,将变阻器滑片向右滑动,安培表示数一直增大D.用频率为的光照射该金属时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10、图中甲;乙两图分别表示两个分子之间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当分子间距离为r0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均最小且为零B.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C.当分子间距离r>r0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D.当分子间距离r0时,若分子间距离逐渐减小,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都逐渐增大11、关于分子力、分子势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B.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面减小;但引力比斥力变化快C.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E.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E.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气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因而饱和汽的压强也是一定的B.由于多晶体是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的组合而成的,所以多晶体是各向同性的C.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分子势能随r的增大而减小E.物体的体积变化时,分子间的距离将发生变化,因而分子势能随之改变E.物体的体积变化时,分子间的距离将发生变化,因而分子势能随之改变13、关于近代物理学的结论中,下面叙述中正确的是()A.结合能越小表示原子核中的核子结合的越牢固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C.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聚变生成一个氦核()的同时,放出一个中子E.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1、m2、m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E.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1、m2、m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扩散。
(1)定义:不同种物质能够彼此______的现象。
(2)产生原因:扩散现象并不是外界作用引起的,也不是化学反应的结果,而是由物质分子的______产生的。
(3)意义:扩散现象是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______运动的证据之一。
(4)应用:生产半导体器件时,在高温条件下通过分子的______,在纯净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15、在标准大气压下做托里拆利实验时,由于不慎,使管中混入少量空气,实验结果如图所示,这时管中稀薄空气的压强是________。
16、把熔化的蜂蜡薄薄地涂在两种材料所做的薄片上,用一根缝衣针烧热后用针尖接触蜂蜡层的背面,熔化区域的形状如甲、乙两图所示,___________图中(填“甲”或“乙”)的薄片一定是晶体;春天,人们会感觉到周围环境比秋天潮湿,是因为空气的_______(选填“相对”或“绝对”)湿度较大;慢慢向玻璃杯里注水,由于液面的表面张力作用,即使水面稍高出杯口,水仍不会溢出。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______(选填“收缩”或“扩张”)的趋势;______是公认的第一个提出能量守恒思想的人。
17、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克劳修斯表述:热量不能_______地从低温物体传到_______温物体,阐述的是传热的_______性。18、如图所示,将薄金属筒开口向下,从水面开始缓慢压入水中至图示位置。不计水温以及大气压强的变化。该过程中,金属筒内空气(视为理想气体)的内能______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金属筒内空气__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
19、为方便抽取密封药瓶里的药液,护士一般先用注射器注入少量气体到药瓶里后再抽取药液,如图所示,某种药瓶的容积为0.9mL,内装有0.5mL的药液,瓶内气体压强为1.0×105Pa,护士把注射器内横截面积为0.3cm2、长度为0.4cm、压强为1.0×105Pa的气体注入药瓶,若瓶内外温度相同且保持不变,气体视为理想气体,此时药瓶内气体的压强为__________Pa;当药液全部抽取完之前的一瞬间药瓶内气体的压强为_________Pa。(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20、在某次光电效应实验中,得到的遏制电压与入射光的频率的关系如图所示,若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分别为和电子电荷量的绝对值为则普朗克常量可表示为_______,所用材料的逸出功可表示为_______.
评卷人得分四、作图题(共2题,共6分)21、根据气体分子动理论,气体分子运动的剧烈程度与温度有关,下列表格中的数据是研究氧气分子速率分布规律而列出的。按速率大小划分的区间(m/s)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0℃100℃100℃100以下1.40.7100~2008.15.4200~30017.011.9300~40021.417.4400~50020.418.6500~60015.116.7600~7009.212.9700~8004.57.9800~9002.04.6900以上0.93.9
试作出题中的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22、用连线连结起左边列出的科学家和右边列出的他所测定的物理量或证实过的物理事实。
A、布朗a;热功当量。
B、卡文迪许b;电磁波的存在。
C、焦耳c;万有引力恒量。
D、赫兹d;分子不断作热运动。
E、法拉第e;原子的有核结构。
F、牛顿f、电子电量评卷人得分五、实验题(共4题,共28分)23、“油膜法估测分子直径”是典型的通过测量宏观量来估算微观量的实验。
(1)本实验利用了油酸分子易在水面上形成______(选填“单层”或“多层”)分子油膜的特性。若将含有纯油酸体积为V的一滴油酸酒精溶液滴到水面上,形成面积为S的油酸薄膜,则由此可估测油酸分子的直径为______。
(2)实验时若痱子粉撒的太厚,则所测分子直径会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
(3)我们把描有油膜轮廓的玻璃板放在方格纸上,通过数格子的方法计算出油膜的面积,则所选用方格纸格子的大小对实验结果的准确程度______(选填“有”或“无”)影响。24、在估测油酸分子大小的实验中;具体操作如下:
①取油酸1.0mL注入2500mL的容量瓶内;然后向瓶中加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2500mL的刻度为止。摇动瓶使油酸在酒精中充分溶解,形成油酸的酒精溶液;
②用滴管吸取制得的溶液逐滴滴入量筒;记录滴入的滴数直到量筒达到1.0mL为止,恰好共滴了100滴;
③在边长约40cm的浅水盘内注入约2cm深的水;将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再用滴管吸取油酸的酒精溶液,轻轻地向水面滴一滴溶液,酒精挥发后,油酸在水面上尽可能地散开,形成一层油膜,膜上没有石膏粉,可以清楚地看出油膜轮廓;
④待油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绘出油酸膜的形状;
⑤将画有油酸膜形状的玻璃板放在边长为1.0cm的方格纸上。
(1)利用上述具体操作中的有关数据可知一滴油酸的酒精溶液含油酸为________m3,油膜面积为______m2,求得的油酸分子直径为________m(此空保留一位有效数字)。
(2)若阿伏伽德罗常数为NA,油酸的摩尔质量为M。油酸的密度为ρ。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1kg油酸所含有分子数为B.1m3油酸所含分子数为
C.1个油酸分子的质量为D.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
(3)某同学实验中最终得到的油酸分子的直径和大多数同学的比较,数据都偏大。对于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
A.在求每滴溶液体积时;1mL溶液的滴数少记了2滴。
B.计算油酸面积时;错将所有不完整的方格作为完整的方格处理。
C.水面上痱子粉撒的较多;油酸膜没有充分展开。
D.做实验之前油酸溶液搁置时间过长25、“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用细软管将针管小孔与压强传感器连接密封一定质量的气体,用数据采集器连接计算机测量气体压强。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时各实验小组被封闭气体的质量和温度必须相同。
B.实验中为找到体积与压强的关系;一定要测量空气柱的横截面积。
C.在柱塞上涂润滑油;可以减小摩擦,使气体压强的测量更准确。
D.处理数据时采用图像,是因为图像比p—V图像更直观。
(2)实验时,推动活塞,注射器内空气体积逐渐减小,多次测量得到注射器内气体压强p、体积V变化的p—V图线,如图乙所示(其中虚线是实验所得图线,实线为一条双曲线,实验过程中环境温度保持不变),发现该图线与玻意耳定律明显不合,造成这一现象的可能原因是()
A.实验时用手握住注射器使气体温度逐渐升高B.实验时迅速推动活塞。
C.注射器没有保持水平D.推动活塞过程中有气体泄漏。
(3)某小组两位同学各自独立做了实验,环境温度一样且实验均操作无误,根据他们测得的数据作出的图像如图丙所示,图线a与b在横轴上截距之比为1:2,则a与b密闭气体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
(4)两条图像都不过坐标原点,图中V0表示_____________的体积;
(5)请从气体压强的微观角度,说明:质量一定的气体,温度不变时,体积减小,则压强增大:______________。26、在“探究气体等温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导热性能良好的注射器下端的开口有橡胶套,它和柱塞一起把一段空气柱封闭在玻璃管中,以这段空气柱为研究对象,实验过程中它的质量不会变化。空气柱的压强p可以从上方的压力表中读出,空气柱的体积V可以从注射器的标度上读出;用手把柱塞向下或向上拉,读出体积与压强的几组数据。
关于本实验的实际操作及数据处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为减小实验误差;应缓慢移动柱塞。
B.气体的压强和体积必须用国际单位。
C.推;拉柱塞时;为了稳定,手应握住注射器筒上的空气柱部分。
D.注射器下端橡胶套脱落后;应立即重新封上,继续实验并记录数据。
以压强p为纵坐标,以体积的倒数为横坐标,把实验得到的各组数据在坐标系中描点。某小组在这次实验过程中,环境温度突然降低,其它操作均规范,则该小组最后得到的关系图象可能是______。
A.B.
C.D.A.B.C.E.E.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B【分析】【分析】
【详解】
A.由图可知,在r由无限远到趋近于0的过程中,F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A错误;
B.在r由无限远到趋近于0的过程中,F先是引力;故做正功,后变为斥力,故做负功,B正确;
C.在r由无限远到趋近于0的过程中;由于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故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错误;
D.在r=r0处分子势能最小;由于规定两个分子的距离为无穷远时它们的分子势能为0,故此处的分子势能不为零,D错误。
故选B。2、B【分析】【分析】
【详解】
曲线下的面积表示分子速率从所有区间内分子数的比率之和,显然其值应等于1,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的平均速率增大,所以曲线的高峰向右移动,曲线变宽,但由于曲线下总面积恒等于1,所以曲线的高度相应降低,曲线变得平坦,所以
故选B。3、B【分析】【分析】
【详解】
气体压强p=p0+ρgh1=p0+ρgh2
故h1=h2
ABD.向右管注入少量水银,假定先固定水银A,则气压增加,再释放水银A,封闭气体将向上运动,故h2减小,气体的压强p0+ρgh2也就减小,右管与B的水银面的高度差h1也减小,故AD错误,B正确;
C.气体的压强减小、温度不变,根据
体积增大;则长度增大,故C错误;
故选B。4、C【分析】【详解】
A.从开始打气到打气结束的过程是外界对车胎内气体做功;故A错误;
B.打气结束到拔出气门芯前由于热传递;车胎内气体内能减少,故B错误;
C.拔掉气门芯后车胎内气体冲出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急剧减少,故C正确;
D.放气后静置一段时间由于热传递车胎内气体温度上升;故D错误。
故选C。5、B【分析】【分析】
【详解】
A.由爱因斯坦光电效应方程;同一个金属板发生光电效应时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照射光的频率,频率越大,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与光照强度无关,A错误;
B.发生光电效应时,逸出来的光电子的动能并不相同,有的电子的初动能可能刚刚大于零,比Ek小很多,若光的频率增大一倍,只是最大初动能增大,并不是所有电子的初动能都增大,电子初动能小于Ek是可能的;B正确;
C.能否发生光电效应;取决于照射光的频率是否大于金属板的极限频率,与照射时间无关,C错误;
D.ν0不是该金属的极限频率,小于ν0的光的频率有可能仍大于金属板的极限频率;因此金属板上仍可能发生光电效应,D错误。
故选B。二、多选题(共8题,共16分)6、C:D【分析】【详解】
A、由图可以知道,当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均最小,但分子势能不一定为零;要看零势能面的选取,故A错误;
B、由图可以知道,当分子间距离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故B错误;
C、由图可以知道,当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势能最小,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加,故C正确;
D、由图可以知道,当分子间距离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均最小,分子间距离逐渐减小,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都逐渐增加,故D正确;
故选CD.
【点睛】根据题中的图象,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加,引力和斥力同时减小,根据分子之间距离变化情况与分子势能的变化情况即可正确分析.7、B:C【分析】【详解】
改变物体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拿一段铁丝反复弯折多次;感到弯折处烫手,是通过做功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同时,被手握住的那部分铁丝的温度也升高了,说明这部分铁丝的内能改变了,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所以做功和热传递对物体内能的改变是等效的,故BC正确。
故选BC。8、C:D【分析】【详解】
A.物体的内能由物体中的分子数;温度和体积共同决定;两物体的质量相等,而分子数不一定相同,A错误;
B.温度升高;分子的平均动能增加,每个分子的动能不一定都增加,故选项B错误;
C.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内能变化的量度;C正确;
D.做功和热传递都能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热传递是能量转移的过程,两过程的本质不同,但改变物体内能的效果相同,D正确。
故选CD。9、A:B【分析】【详解】
AB.由题图知遏止电压为根据
所以该金属的逸出功为
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为故AB正确;
C.未饱和的光电流会随着正向电压的增大而增大;但达到饱和后,光电流大小将保持不变,C错误;
D.若入射光的频率为此时光子的能量为但不能确定与之间的大小关系;也就不能确定是否能发生光电效应,D错误。
故选AB。10、C:D【分析】【详解】
A、由图可以知道,当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均最小,但分子势能不一定为零;要看零势能面的选取,故A错误;
B、由图可以知道,当分子间距离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先增大后减小,故B错误;
C、由图可以知道,当分子间距离为时;分子势能最小,分子势能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加,故C正确;
D、由图可以知道,当分子间距离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均最小,分子间距离逐渐减小,分子力和分子势能都逐渐增加,故D正确;
故选CD.
【点睛】根据题中的图象,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随着分子间距的增加,引力和斥力同时减小,根据分子之间距离变化情况与分子势能的变化情况即可正确分析.11、A:D:E【分析】【详解】
A.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实际表现出的分子力是引力和斥力的合力,选项A正确;
B.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面减小;但引力比斥力变化慢;选项B错误;
C.当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距离减小时,分子做负功,则分子势能增加,选项C错误;
D.分子力做正功时;分子势能减小;当分子力做负功时,分子势能增大,选项D正确;
E.两个相距较远的分子仅在分子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直至不再靠近的过程中,分子力先做正功,后做负功,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选项E正确。
故选ADE。12、A:B:E【分析】【分析】
【详解】
A.饱和蒸汽压仅仅与温度有关;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气的分子数密度是一定的,因而饱和汽的压强也是一定的,选项A正确;
B.单晶体具有各向异性;但由于多晶体是许多单晶体杂乱无章地组合而成的,所以多晶体是各向同性的,故B正确;
C.分子间的距离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当分子距离r增加时,分子力做负功,则分子势能随r的增大而增大;选项C错误;
D.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水凝结成冰后,分子的热运动不会停止,选项D错误;
E.物体的体积变化时;分子间的距离将发生变化,因而分子势能随之改变,选项E正确。
故选ABE。13、B:C:E【分析】【详解】
A.比结合能越大;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A错误;
B.β衰变所释放的电子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化成质子和电子所产生的;B正确;
C.根据电荷数守恒和质量数守恒,一个氘核()与一个氚核()聚变生成一个氦核()的同时;放出一个中子,C正确;
D.按照玻尔理论;氢原子核外电子从半径较小的轨道跃迁到半径较大的轨道时,电子的动能减小,电势能变大,原子总能量增大,D错误;
E.因2个质子和2个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根据质能方程可知,释放的能量是
E正确;
故选BCE。三、填空题(共7题,共14分)14、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进入对方无规则运动无规则扩散15、略
【分析】【分析】
【详解】
70cm高的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是70cmHg;而大气的压强相当于76c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所以被封闭气体的压强为。
【解析】6厘米汞柱16、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甲图传热各向同性;乙图传热各向异性,因此图乙的薄片一定是单晶体。
[2]人们对空气的湿度感觉不是直接与空气的绝对湿度有关;而是与相对湿度有关,所以人们感觉到周围环境潮湿,是因为空气的相对湿度较大。
[3]由于液面的表面张力作用;即使水面稍高出杯口,水仍不会溢出,是液体的表面张力使液面具有收缩的趋势。
[4]迈尔是公认的第一个提出能量守恒思想的人。【解析】乙相对收缩迈尔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自发高方向18、略
【分析】【详解】
[1]该过程中;水的温度不变,金属筒内空气的温度不变,筒内空气的内能不变。
[2]该过程中,水对筒内空气产生的压强增大,根据玻意耳定律,筒内空气的体积减小,外界对筒内空气做功,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
可知,筒内空气放热。【解析】不变放热19、略
【分析】【详解】
[1]以注入后的所有气体为研究对象,由题意可知气体发生等温变化,设瓶内原有气体体积为V1,有
注射器内气体体积为V2,有
根据玻意耳定律有
代入数据解得
[2]当药液全部抽取完之前的一瞬间,气体体积为
根据玻意耳定律有
解得瓶内气体的压强【解析】20、略
【分析】【详解】
光电效应中,入射光子能量克服逸出功后多余的能量转换为电子动能,反向遏制电压整理得斜率即所以普朗克常量截距为即所以逸出功
【考点定位】
光电效应。
【名师点睛】
根据光电效应写出数学表达式,按照数学里面的截距和斜率解决问题.数学的工具作用不可忽视.【解析】四、作图题(共2题,共6分)21、略
【分析】【详解】
分子运动速率分布图像如图所示:
横坐标:表示分子的速率。
纵坐标:表示各速率区间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解析】见解析22、略
【解析】五、实验题(共4题,共28分)23、略
【分析】【详解】
(1)[1]在“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我们的实验依据是:①油膜是呈单分子分布的,②把油酸分子看成球形,③分子之间没有空隙,由上可知,在水面上要形成单层分子油膜;
[2]一滴油酸的体积为V;则油酸分子的直径为
(2)[3]实验过程中,若油膜没有完全散开,则油酸溶液在水面上形成的油膜面积偏小,由可知;实验测量的油酸分子的直径偏大;
(3)[4]通过数格子的方法计算出油膜的面积,不足半格的舍去,超过半格的算一格,则所选用方格纸格子的大小对方格数的准确程度有影响。【解析】①.单层②.③.偏大④.有24、略
【分析】【详解】
(1)[1]一滴油酸的酒精溶液含油酸的体积为
[2]超过半格的有114格,故油膜面积为
[3]油酸分子直径为
(2)[4]A.1kg油酸所含有分子数为
故A错误;
B.1m3油酸所含分子数为
故B正确;
C.1个油酸分子的质量为
故C错误;
D.设油酸分子为球形且直径为d,则一个油酸分子的体积为
油酸的摩尔体积为
则阿伏伽德罗常数可表示为
联立可解得
故D错误。
故选B;
(3)[5]A.在求每滴溶液体积时;1mL溶液的滴数少记了2滴,导致测量体积偏大,直径测量偏大,故A正确;
B.计算油酸面积时;错将所有不完整的方格作为完整的方格处理,使格数偏多,面积偏大,故直径测量值偏小,故B错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收银员岗前培训
- 预血管化多孔β-磷酸三钙组织工程骨的构建及其生物学效应评价
- 应急预案协同作战
-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吃水不忘挖井人》精美课件
- 二零二五年度教育产品销售担保合同范本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信息化项目合作协议书2篇
- 2025年度个人二手房交易背景调查服务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旅游民宿租赁合同(含特色服务)2篇
- 箱涵钢筋施工方案
- 钩机立杆专项施工方案
- 光伏项目风险控制与安全方案
- 大型央国企信创化与数字化转型规划实施方案
- 过错方财产自愿转让协议书(2篇)
- 9.2提高防护能力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 催收培训制度
- 牧场物语-矿石镇的伙伴们-完全攻略
- ISO 22003-1:2022《食品安全-第 1 部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与认证机构要求》中文版(机翻)
- 农业生产质量安全风险评估与监控方案
-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解方程练习300道及答案
- 2024年广东省高考地理真题(解析版)
- 2024年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附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