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1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2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3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4页
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粤教沪科版选择性必修3历史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16世纪中后期,西洋自鸣钟传人中国。康熙帝在内务府造办处专门设立“自鸣钟处”,从全国招募人才学习钟表制作技术,尝试着自己生产钟表。后来,“自鸣钟处”又改为“做钟处”,从此“做钟处”成为专门制造钟表的皇家作坊。这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西学东渐”蔚然成风B.钟表得到了市民阶层的追捧C.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D.西方机器产品受到皇室青睐2、下表是根据1847年首批赴古巴华工的口供整理而来,这反映了当时()

古巴华工出洋方式统计表。出洋方式人数比率(%)被拐骗出洋者39084.97自己欲出洋者6714.60未说明者20.43合计459100

A.存在奴隶贸易现象B.清朝政府积极组织华工出国C.出洋或因生活所迫D.华工为大洋洲开发作出贡献3、《诗经》中有众多关于饮食的记录。《小雅·鱼丽》有“物其旨(味美)矣,维其偕(调和)矣!物其有(丰富)矣,维其时(适时)矣”;《商颂·烈祖》中“亦有和羹,既戒(齐备)既平(平和)”。上述内容反映了()A.礼乐制度等级森严B.贵族的生活注重养生C.道家思想源远流长D.中和之美的文化理念4、1970-2000年,美国跨族婚姻从30万宗发展到310万宗,主要分布在移民集中地区,产生了700万“多种族人”。1990年的人口普查时,有130万的美国白人理不清他们的族裔,干脆就填“美利坚族裔”。这表明人口迁移()A.消除了种族歧视B.改变了移民结构C.颠覆了婚姻观念D.加速了族群融合5、1965年,美国《移民法》规定,科学和艺术方面有突出成就的移民和美国急需的熟练及非熟练劳工享有优先权,移民入境后从事美国人不能或不愿从事的职业,且从事的职业不会引起已经从事此种职业的美国人的失业或工资水平的下降。此规定()A.体现了实用主义原则B.促进战后世界经济恢复C.消除了移民歧视观念D.加剧了意识形态的对抗6、4世纪中叶,迁至中亚细亚西部的匈奴人,继续西侵。西哥特人为躲避匈奴的攻击,最终渡过多瑞河,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其中仅士兵即约二十万,连同家属及群众,人数在百万以上。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A.成为罗马帝国灭亡根源B.导致马拉战车技术出现C.促成日耳曼国家的建立D.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制度7、亚历山大以马其顿国王身份进入亚洲,但每到一地都自认为是当地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他崇尚威严赫赫的东方宫廷礼节,穿波斯、米底君王的衮服,要人们向他行匍伏礼,对他敬若神明。这些举措旨在()A.融合东西方文明B.促进区域间文明交流C.推广古希腊文化D.加强被征服地区统治评卷人得分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8、史实: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

推论:荷马史诗是欧洲第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三、材料分析题(共9题,共18分)9、社会的变迁涵盖多方面并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而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摘自《汉书·董仲舒传》材料二建筑室内空间的顶棚;藻井通常只用在宫殿。唐代“一凡王公以下屋舍,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中庸”的观念体现在建筑平面作对称布置,布局上必须有一条庄重的南北中轴主线,起着中枢神经的作用,也显“中为适应之谓,庸为经久不渝之意”建筑“以天为尊”并“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据尹晖《中国古代建筑设计与传统文化思想》等整理材料三20世纪初;当人们还在跪拜君上;礼拜神佛的时候,所穿礼服已有用新式机织衣料者,甚至出现了“批洋衣揖孔孟”现象;当人们还在以牲醴笾豆于春秋岁时祭祀祖先的时候,西点西肴、洋酒洋饮料已悄悄进入日常饮食中;当有的贵族、官吏建房逾制遭到参奏的时候,西式洋楼已矗立于通都大邑閱闠之中。

——摘自严昌洪《20世纪中国社会生活变迁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大一统”思想的基本观点,并简要分析“邪辟之说灭息”所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古代建筑所体现出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例举凸显“中庸”观念的中国古代建筑两例。

(3)阅读材料三,有两点认识可供选择讨论。①有学者认为“一种文化对于异质文化的吸纳,往往学开始于最表面的生活习尚层次”。试以清末民初的服饰和婚姻礼俗变化为例加以说明,并科指出这段时期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迁的主要特征。②有学者认为“旧事物的异变往往需网要内外力量的相互作用”。请列举20世纪初社会习俗存在“旧事物”的现象,并指出导致它发生“异变”的外力因素。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7世纪,中俄贸易以中国的棉丝为主。18世纪后半叶,俄国棉纺织业发展进步,饮茶也在俄国普及,中国的茶叶输出量迅速增长。闽茶经汉口北上至河北张家口,经库伦(今乌兰巴托)至恰克图后由俄商贩运至俄国内地,行程近10000里,历时近半年,这一贸易路线被称为“万里茶道”。1812年,拿破仑战争导致俄罗斯社会动荡,对中俄茶叶贸易造成冲击。1853年,中国产茶省区的道路被起义军占领,茶路受阻导致闽茶价格上涨。部分商人将较为便宜的两湖(湖南、湖北)茶掺入闽茶贩运至恰克图。出乎意料的是,两湖茶非常对俄国人的口味。闽茶向俄輸出遇到的阻隔和两湖茶的登场,使汉口成为中俄茶叶贸易路线之中枢至1894年,汉口直接装运出口的茶叶为14.7万担,其中俄商贩运的茶叶量占输出总量的85%,汉口外贸市场为俄罗斯所独占。——摘编自宋时磊、刘再起《晚清中俄茶叶贸易路线变迁考以汉口为中心的考察》材料二1950年,苏联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20世纪50年代,苏联政府对中国援建156家工业企业,涉及化工、冶金、石油机械、电力、建筑等领城。中国政府主要以补偿贸易的方式用农产品和原材料进行清偿。1950~1960年,苏联从中国进口的生铁占其进口总额的90.5%,锡占比98.8%,肉和肉产品占比54.5%,大米占比76.7%。1981~1989年,中国向苏联出口肉和罐头60万吨、生丝8000吨:同期,中国从苏联进口11.9万辆汽车.57架飞机。780万吨钢材和生铁,1700立方米锯材、原木和纸材,370万吨尿素。——摘编自李新、张宇熙《中俄经贸合作70年:经验与教训》(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7世纪至19世纪末中俄茶叶贸易的趋势及影响这一趋势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50~80年代中苏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并谈谈对中苏贸易发展的认识。1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孔子弟子)曰:“孝弟(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管子·牧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以强盛的国力为依据,以朝气蓬勃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唐文化首先体现出来的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忌的兼容并包的大气派隋唐皇室以胡汉混杂的血统奄有天下,胡、汉文化相融合的文化效应也相应得到最为充分的释放。盛唐人不仅气质上“大有胡气”,而且礼法颇富“胡风”。胡人礼法观念淡薄,胡曲与胡舞在唐代大为流行;唐文化还以博大的胸襟,如“长鲸吸百川”似地吸收外域文化,从它文化系统中采撷英华。材料二以强盛的国力为依据,以朝气蓬勃的地主阶级知识分子为主体,唐文化首先体现出来的一种无所畏惧、无所顾忌的兼容并包的大气派隋唐皇室以胡汉混杂的血统奄有天下,胡、汉文化相融合的文化效应也相应得到最为充分的释放。盛唐人不仅气质上“大有胡气”,而且礼法颇富“胡风”。胡人礼法观念淡薄,胡曲与胡舞在唐代大为流行;唐文化还以博大的胸襟,如“长鲸吸百川”似地吸收外域文化,从它文化系统中采撷英华。

(1)根据材料一;概括先秦时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优秀传统文化产生的政治文化背景。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华文化在唐代出现的新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公元前后,佛教东来,开异族文化侵入之端。五胡乱华,露异族入主中国之兆。然二者虽促成政治、社会、宗教、哲学各方面之骚动与进步,而未曾引起政治思想之转变。盖佛教为宗教而非政治思想,其消极出世之人生观又适与老庄思想有相近之处,其不能对政治思想有所贡献,亦意中事。至于晋代乱华之诸朝,其文化均低,占据中原以后,文化则自动“用夏变夷”。明清海通之后,欧洲文明随传教士而播于中土。加以闭关自守之局即破,昔日大一统之“天下”突然变为世界上列国之一。而积弱之余,更屡为外国所侵侮。如此空前之剧变,自不免激起之革命。此殆为转变时期见于明清之主要原因。然则蒙古入主中国,人民备受异族之欺凌荼毒,儒家之仁义礼乐,法家之尊君重国,明法饬令,道家之知白守黑、任天无为,以及一切中国固有之政理治术,均经历史之事实证明,不足以保民族之自存,则穷极生变,明清政治思想不得不另辟蹊径,向新方面以前进矣。公元前后,佛教东来,开异族文化侵入之端。五胡乱华,露异族入主中国之兆。然二者虽促成政治、社会、宗教、哲学各方面之骚动与进步,而未曾引起政治思想之转变。盖佛教为宗教而非政治思想,其消极出世之人生观又适与老庄思想有相近之处,其不能对政治思想有所贡献,亦意中事。至于晋代乱华之诸朝,其文化均低,占据中原以后,文化则自动“用夏变夷”。明清海通之后,欧洲文明随传教士而播于中土。加以闭关自守之局即破,昔日大一统之“天下”突然变为世界上列国之一。而积弱之余,更屡为外国所侵侮。如此空前之剧变,自不免激起之革命。此殆为转变时期见于明清之主要原因。然则蒙古入主中国,人民备受异族之欺凌荼毒,儒家之仁义礼乐,法家之尊君重国,明法饬令,道家之知白守黑、任天无为,以及一切中国固有之政理治术,均经历史之事实证明,不足以保民族之自存,则穷极生变,明清政治思想不得不另辟蹊径,向新方面以前进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外来思想传入中国时呈现出哪些特点。并分析外来文化的传入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

(2)你认为当前我国应如何应对外来文化对本国传统文化的冲击?——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纸由中国俘虏传到撒麻耳干(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大食将领)吉雅德·本·萨利赫擒获了这些战俘,其中有纸匠,这些手工业从此发展起来。产品不仅可以供应本地的需要,而且成为撒麻耳干人外销主要的货物。——扎伊哈尼《道里郡国志》材料二:摩揭它,一曰摩伽陀,本中天竺属国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献波罗树;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拃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新唐书》材料三:商务部综合司司长储士家日前对媒体透露,目前有16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我国签订了198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此外,我国还与44个国家建立双边投资合作工作组,与7个国家建立贸易畅通工作组,以推进与有关国家贸易投资的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3)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纸由中国俘虏传到撒麻耳干(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大食将领)吉雅德·本·萨利赫擒获了这些战俘,其中有纸匠,这些手工业从此发展起来。产品不仅可以供应本地的需要,而且成为撒麻耳干人外销主要的货物。——扎伊哈尼《道里郡国志》材料二:摩揭它,一曰摩伽陀,本中天竺属国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献波罗树;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即诏扬州上诸蔗,拃沈如其剂,色味愈西域远甚。——《新唐书》材料三:商务部综合司司长储士家日前对媒体透露,目前有16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我国签订了198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此外,我国还与44个国家建立双边投资合作工作组,与7个国家建立贸易畅通工作组,以推进与有关国家贸易投资的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产生了什么影响?

(2)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

(3)从上述三则材料中你可以得到什么启示?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18—世纪是闽南人海外移民的高潮时期,也是台湾移民社会形成和发展时期。16台湾移民以闽南人为主,可说是闽南社会在海峡对岸的延伸。推动闽南人移民海外的内因是明中叶以来的人口压力,而17世纪中叶,欧人东来以后带动的商贸和东亚、东南亚沿海地区的开发使对中国商贩和劳力的需求大增,则是吸引闽南移民的拉力。在整个18—世纪,始终存在着华人海上商贸和海外移民的互动。闽南人冒险、重商的人文精神,则是使这种推力与拉力作用得以实现的主观原因。17——摘编自庄国土《海贸与移民互动:18—世纪闽南人移民海外原因探析》美国是一个移民大国,目前在其广袤的国土上居住了100材料二美国是一个移民大国,目前在其广袤的国土上居住了100.多个民族。早在北美殖民地时期,就有多万来自西欧和北欧的移民涌入新大陆,这批最早的移民及其后裔构成1607了美利坚民族的主体,而其中英国人占了多数。他们说英语,奉行英国的习俗和文化,他们对美语、美利坚民族、美国文化的形成及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776——摘编自向玮《浅析北美殖民地时期的英国移民(

(1)根据材料一;概括17—18世纪闽南人移民海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7—18世纪英国人移民北美殖民地的影响。—16、人口迁移与文化融合。近代以来国际移民的历史大体上可分为四个时期,见下表∶。时期基本情况1500-1800年这时期国际移民人数最多的是非洲黑奴,国际移民的明显后果是欧洲人在非洲、亚洲尤其是美洲占据了许多地方。1800-1914年据某社会学家统计,1846-1924年间,欧洲移民85%前往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美国,其中英国是向外移民最多的国家。19世纪中叶黑人奴隶制取消后,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和印度的契约劳工制。高二历史试卷第8页(共10页)时期基本情况1914-1960年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欧洲向外移民的高潮。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在全球蔓延,各个大国对外来移民的排挤和歧视减少了国际移民的数量。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正常的经济移民基本停止,但政治性移民则空前增加。例如,二战后,因战争期间被德、意、日强行迁移的苦役劳工返回祖国,参战士兵和平民被遣返回国;殖民体系瓦解后,许多西方殖民者被迫回国等等。1960-2004年人口的跨境移动是全球范围内的人口迁移,全球移民的供应地从欧洲转移到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欧洲的向外移民在世界移民中所占份额越来越小,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在向外移民中的份额显著增加。从70年代开始.劳工合同迁移的规模逐渐扩大,大批劳工移民到海湾国家,很多移民从亚洲、南美洲迁移到美国和加拿大。到了80年代,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也开始大量吸收外来劳工移民。——摘编自丘立本《国际移民的历史-现状与我国对策研究》

(1)依据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以来国际移民的特点。17、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0年11月1日零时;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正式启动。中外历史上,人口的迁移;流动和人口增长对社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材料一乾隆二十四年;清朝统一天山南北,为尽快恢复战后新疆经济,清政府实行各种形式的屯田,鼓励内地民众出关屯垦。新疆建省前后,清政府废除民族隔离政策,鼓励内地民众前往天山南北屯垦;经商。道光二十二年,林则徐途经哈密,记道:“其语与华言大异,然能华言者亦多。”随着大量汉人进入新疆,加上清政府广设义塾、开办学堂,教授少数民族儿童学习汉语文,内地语言文化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得到广泛传播。1856年俄国人瓦里汉诺夫到喀什噶尔考察时发现当地维吾尔族“向中国人学到一些艺术和技艺,借用不少词汇,中国的一些建筑、服装、阔绰奢侈的用语和词汇移入当地人的语言中,尤为众多的词汇借用于书面行文中

——赵海霞《论清代新疆民族迁徙及对民族关系的影响》材料二排外主义在美国存在了将近一个世纪后;在19世纪末由民间运动发展为一股要求限制移民的政治势力,渗入到美国移民政策中,成为了国家政策。1882年通过了《排华法案》,1897年到1917年,国会又迫于“限制移民联盟”的压力,要求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后来这一条也成为了法律。1921年,美国又出台了《1921年移民法》,这部新的移民法规定,除了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还对各国每年的移民数额进行限制,即每年各国移民美国的人数是1910年人口普查时该种族在美国人口的3%,这就意味着,之前已受到移民法限制而在美国人口中所占比例较小的非西欧民族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

——瞿茜、李其荣《论二战前美国移民政策中的排外主义》(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清朝人口流入新疆的原因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与所学知识,概括美国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移民政策中推行排外主义的特点及原因。评卷人得分四、论述题(共4题,共8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已逐步构建起了科学有效的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截止到2018年底,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总数已达到4296处,国家级非遗项目保护单位3154家,是目前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2019年发布的“文化建设70年“大数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相对封闭孤立的地理区位;造成了外来同级别文明的冲击较少,即使有入主中原的少数民族,也由于中华文化的先进性而快速被吸收同化。同时中国长期相对于西方具有明显的人口优势,文化存在的群体较大,具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文明具有强大的兼容力,在和外界民族文化的交往中,可以汲取其优秀部分为已所用,大大强化了我国文化的优势,弥补了不足,促进我国文化发展居于领先地位。

——摘编自余春华《浅论中华文化传承的特征》围绕材料的整体或局部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论题明确,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多元文化之间的接触、碰撞、相互学习和相互吸收形成文明进步的巨大动力,不断地为各地的文明增添活力。纵观世界历史,以文明多样性为基础的文明交流互鉴始终是人类文明演进的主流。不同文化并不是孤立地、互不联系地各自发展,而是在相互交流、相互对话、相互学习、相互碰撞中携手前行。从这样的人文视角出发,可以看到人类发展史是一部多元文明共生并进的历史,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借鉴、互通有无、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始终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摘编自《文明多样性彰显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明自信》结合中外历史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关于中外文明的观点。(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21、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移民为美国经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19世纪后半期以后出现了新的现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880—1930年间,从美国返回欧洲的移民总数约为400万人,占同期美国接纳的欧洲移民总数的30—40%。有资料显示,1860年到1930年的70年间,芬兰到美国的移民总数为38万人,其中约有20%最终返回了芬兰。1907年,一个在密歇根州的芬兰移民写信给他在芬兰老家的兄弟描述危机中的困境写道:“Flambo矿区在11月就停产了,我用了一周的时间从一个矿区走到另一个矿区但仍然找不到一份工作。所有矿区都挤满了我工作的人我不确定圣诞节前我能否找到工作,我本来计划圣诞节前回去看你的,但现在我得工作上两到三个月,才能攒够回家的路费。”1870—1930年间,到达美国的海外移民中,60—70%是单身男性,但“这并不意味着这些人没有结婚。事实上,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家乡都有配偶。对罐装肉食行业工人的调查表明,90.2%的保加利亚人、79%的塞尔维亚人、42.4%的意大利人在家乡有妻子和家庭”。——编自王雅红《“美国梦”与“家国情”》概括材料反映的新现象,并加以解读。评卷人得分五、简答题(共3题,共27分)22、历史语境中的语言和文化。

材料二16世纪;英语主要是英格兰人的语言。到18世纪中后期,英语已扩展到英国的殖民地,并在国际商贸活动中广泛使用。二战后,英语逐渐超越其他语言,成为科教领域和众多国际组织的通用语言,被称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

(2)阅读材料二,分析英语发展成为语言的“日不落帝国”的历史原因。23、阅读材料,探讨在西方文化及价值观冲击下,中国青少年应该如何把握思想观念的定位。24、美国将选择孔子代表“世界传统的一部分”的合理性何在?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7题,共14分)1、C【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从设立“自鸣钟处”,到后来改为“做钟处”,可以看出西方技术传入我国后,我国对其技术的吸收融合,体现中华文化在交流中发展,C项正确;单一自鸣钟出入中国,“蔚然成风”表述不准,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市民阶层的追捧,排除B项;材料涉及的是自鸣钟受到欢迎,不能说明其他机器产品的欢迎程度,排除D项。故选C项。2、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古巴华工出洋方式统计表”可知被拐骗出洋者比率高达84%,可见存在大量在家乡走投无路者愿意远渡重洋前往古巴的中国劳工,出洋或因生活所迫,C项正确;奴隶贸易一般指大量的人被强制地在市场上作为商品出售,其买主可以驱使其从事任何种类劳役的人口买卖活动,赴古巴的华工并非是奴隶贸易,排除A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清政府积极组织华工出国,排除B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华工为大洋洲开发作出贡献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3、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信息“《小雅·鱼丽》有‘物其旨(味美)矣,维其偕(调和)矣!物其有(丰富)矣,维其时(适时)矣”;《商颂·烈祖》中“亦有和羹,既戒(齐备)既平(平和)’。”可知材料反映出周代社会生活中,重视饮食的调和适时与心绪平和等养生理念,中和之美观念包括天地之中和、人心之中和、身心之中和和人际之中和,中和理念下,追求尚中致和、推崇温柔敦厚,材料反映的信息蕴含着传统文化中和之美的文化理念,D项正确;礼乐制是周代文化的集中体现,它既是典章制度的总汇,又是人们各种行为的准则,材料未涉及礼乐制度,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注重养生的主体是“贵族”,排除B项;道家思想主张顺其自然、无为而治,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故选D项。4、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美国跨族婚姻从30万宗发展到310万宗,主要分布在移民集中地区”“有130万的美国白人理不清他们的族裔,干脆就填‘美利坚族裔’”可知,美国跨族婚姻逐渐增多,加速了族群融合,D项正确;美国的种族歧视没有消除,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移民结构,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人口迁移加速了族群融合,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5、A【分析】【详解】

由材料可知,能够获得美国移民资格的人必须是对美国社会的发展能产生实际作用的人,要求有突出的成就或者相关的技术,以上都能体现出美国讲求实用主义的原则,A项正确;二战于1945年结束,因此“战后”的描述不准确,排除B项;“消除”的说法错误,移民歧视到现在仍然存在,排除C项;意识形态的对抗主要指的是社会主义阵营和资本主义阵营之间,但是材料涉及的是美国的移民政策,和意识形态不相关,排除D项。故选A项。6、C【分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4世纪中叶(中亚、罗马)。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匈奴人西迁使得西哥特人南迁进入罗马境内,促成了西罗马帝国的灭亡和日耳曼国家的建立,故选C项;西罗马帝国灭亡的根源是罗马帝国经济和政治的危机,排除A项;马拉战车技术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发明,排除B项;西欧在西罗马灭亡后进入中古时期,确立封建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7、D【分析】【详解】

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古代(亚历山大帝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亚历山大在亚洲扩张时,宣称自己是原来统治者的继承人,崇尚东方宫廷礼节服饰,要当地人对他敬若神明等举措,旨在加强被征服地区统治,D项正确;融合东西方文明并非亚历山大主动融入其征服地区的目的,排除A项;促进区域间文明交流与“要人们向他行匍伏礼,对他敬若神明”等不符,排除B项;本题材料没有体现亚历山大推广古希腊文化的信息,排除C项。故选D项。二、判断题(共1题,共2分)8、B【分析】【详解】

荷马史诗反映了前11—前9世纪希腊的社会面貌,人物形象生动,语言简练朴实,是关于荷马史诗内容的描述,不能得出荷马史诗的地位,因此史实和推论逻辑不符,错误。三、材料分析题(共9题,共18分)9、略

【分析】【详解】

(1)基本观点:根据“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并结合所学可知文化上的“一统”和政治上的“一统”是一致的,文化的“一统”是政治“一统”的根基。带来的影响主要是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特点:根据“一凡王公以下屋舍;不得施重拱;藻井及五色文采为饰”得出等级森严;根据“‘中庸’的观念体现在建筑平面作对称布置,布局上必须有一条庄重的南北中轴主线,起着中枢神经的作用”得出凸显“中庸”理念,注重中轴对称;根据“建筑‘以天为尊’并‘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得出体现“天人合一”;例子可举明清故宫、颐和园、平遥古城、大昭寺等。

(3)如果选择①,根据“以清末民初的服饰和婚姻礼俗变化为例加以说明”和所学知识可知,综合中西方服装特点的中山装成为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改良后的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一批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所以主要特征是中西合璧,土洋并存。如果选择②,根据“列举20世纪初社会习俗存在‘旧事物’的现象,并指出导致它发生‘异变’的外力因素”和所学知识可知,有包办婚姻;农村更多实行传统丧礼;缠足、跪拜作揖等现象依然存在。外力主要是列强的侵略,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外来文化的影响。【解析】(1)基本观点:文化上的“一统”和政治上的“一统”是一致的;文化的“一统”是政治“一统”的根基。

影响: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

(2)特点:等级森严;凸显“中庸”理念;注重中轴对称;体现“天人合一”;例举:明清故宫;颐和园、平遥古城、大昭寺。

(3)选择①:综合中西方服装特点的中山装成为男子喜欢的标准服装;改良后的旗袍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一批青年男女开始反对包办婚姻;主张婚姻自主;婚姻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

主要特征:中西合璧;土洋并存。

选择②:包办婚姻;农村更多实行传统丧礼;缠足;跪拜作揖等现象依然存在。(从婚俗、丧葬、其他习俗三方面回答;言之成理即可)

外力:列强的侵略,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外来文化的影响。10、略

【分析】【详解】

(1)趋势:由材料“中国的茶叶输出量迅速增长”可知;茶叶出口迅速增长;由材料“闽茶向俄輸出遇到的阻隔和两湖茶的登场”可知,出口的茶叶从闽茶变成两湖茶;由材料“汉口成为中俄茶叶贸易路线之中枢”可知,贸易路线从福建转移到湖北,汉口逐渐成为贸易中枢。

影响因素:由材料“18世纪后半叶;俄国棉纺织业发展进步,饮茶也在俄国普及”并结合所学可知,工业发展和饮茶习惯是茶叶出口迅速增加的原因;由材料“拿破仑战争导致俄罗斯社会动荡,对中俄茶叶贸易造成冲击”可知,内外战争致使的社会政局波动也是影响茶叶贸易发展的因素之一;由材料“中国产茶省区的道路被起义军占领,茶路受阻导致闽茶价格上涨”可知,地理;交通条件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另外再结合所学可从国际环境、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通商口岸的开放等因素进行分析。

(2)变化:由材料“中国政府主要以补偿贸易的方式用农产品和原材料进行清偿”“中国向苏联出口肉和罐头60万吨;生丝8000吨”可知;中国对苏联的出口从此前的农产品和原材料转向以轻纺工业品等制成品为主;由材料“中国从苏联进口11.9万辆汽车,57架飞机,780万吨钢材和生铁,1700立方米锯材、原木和纸材,370万吨尿素”并结合所学可知,相比50年代,俄国向中国出口飞机和汽车等汽车工具的出口量有所减少,而其他商品则相应增加,这说明苏联对中国的出口逐步从飞机和汽车等运输工具转向以机械设备、汽车、化肥、水泥、钢材、木材为主。

认识:结合所学可从互补、互助、互益的角度进行分析说明。【解析】(1)趋势:茶叶出口迅速增长;出口的茶叶从闽茶变成两湖茶;贸易路线从福建转移到湖北,汉口逐渐成为贸易中枢。

影响因素:工业发展;饮茶习惯;内外战争致使社会政局波动;国际环境;地理;交通条件;资本主义人侵;通商口岸的开放。

(2)变化:中国对苏联的出口从此前的农产品和原材料转向以轻纺工业品等制成品为主;苏联对中国的出口从飞机和汽车等运输工具转向以机械设备;汽车、化肥、水泥、钢材、木材为主。

认识:中苏贸易双方均有利益需求且利益互补;中国支持苏联战后的国际地位,苏联向中国提供军事、技术、资金援助;中苏贸易发展有利于提高中国工业化水平、促进中国经济的恢复发展,有利于巩固新中国政权;中苏贸易发展增进了中苏交流和加强了双方学习借鉴。11、略

【分析】【分析】

(1)

内容:根据材料“孝弟(悌)也者”可归纳出孝悌仁爱;根据材料“政之所兴;在顺民心”可归纳出以民为本;根据材料“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可归纳出崇德尚贤;天下为公;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礼崩乐坏,王室衰微、百家争鸣、士的阶层崛起及小农经济发展等角度进行分析。

(2)

变化:根据材料“胡;汉文化相融合的文化效应也相应得到最为充分的释放”可归纳出唐代文化出现了胡、汉文化的融合;根据材料“唐文化还以博大的胸襟;如‘长鲸吸百川’似地吸收外域文化,从它文化系统中采撷英华”可归纳出唐文化吸收学习外来文化;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可从国家统一、文化政策开放、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强、民族交融加强及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等角度进行分析。

【点睛】【解析】(1)孝悌仁爱;以民为本、崇德尚贤、天下为公;政治:分封宗法制遭破坏;诸侯争霸、战乱频繁,各国急需新的思想重建社会秩序;文化:礼崩乐坏,百家争鸣,士阶层崛起;

(2)唐代文化出现了胡、汉文化的融合;唐文化吸收学习外来文化;原因:国家统一、国力强盛;文化政策开放、兼收并蓄;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强;民族交融加强;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12、略

【分析】【分析】

(1)

特点:①渐近性;据材料“公元前后,佛教东来,开异族文化侵入之端。五胡乱华,露异族入主中国之兆。而未曾引起政治思想之转变”并结合所学可知,无论是佛教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均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演变。②逐渐本土化,据材料“盖佛教为宗教而非政治思想,其消极出世之人生观又适与老庄思想有相近之处,其不能对政治思想有所贡献,亦意中事”并结合所学可知,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吸收了儒家;道家等更多的中国元素,适应了中国文化的特点。③明清以前,据材料“至于晋代乱华之诸朝,其文化均低,占据中原以后,文化则自动‘用夏变夷’”并结合所学可知,少数民族内迁,其文化自动与汉文化融合,未能对中国的社会体制产生根本性改变。④明清以后,据材料“明清海通之后,欧洲文明随传教士而播于中土。此殆为转变时期见于明清之主要原因”并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传教士东来,以知识传教;尤其是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纷纷进入中国,借助宗教思想的传播来实现对中国文化的冲击。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颠覆性改变。⑤据材料“加以闭关自守之局即破,昔日大一统之‘天下’突然变为世界上列国之一。而积弱之余,更屡为外国所侵侮。如此空前之剧变,自不免激起之革命”并结合所学可知,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中国的影响领域十分广泛,渗透进社会各个领域。⑥据材料“然则蒙古入主中国,人民备受异族之欺凌荼毒,儒家之仁义礼乐,法家之尊君重国,明法饬令,道家之知白守黑、任天无为,明清政治思想不得不另辟蹊径,向新方面以前进矣”并结合所学可知,外来文化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与中国文化既有冲突也有融合;中国人对待外来文化总是经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

影响: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从大大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社会;丰富发展了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在最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国文明的发展与演进;佛教的传入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封建统治;西方学说的传入则激化了社会矛盾,逐渐使中国走向近代化等方面回答。

(2)

策略:据所学可从我国应在大力宏扬传统文化的前提下;积极学习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在对待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既要取其精华,也要去其糟粕;我们应在坚持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大力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先进制度;在外来文化面前,既要保持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力,也要切忌盲目自大,固步自封等角度回答。

【点睛】【解析】(1)特点①渐近性;无论是佛教文化还是西方文化均经历了较长时间的演变。②逐渐本土化,例如佛教在传入中国后吸收了更多的中国元素。③明清以前,未能对中国的社会体制产生根本性改变。④明清以后,对中国文化产生了颠覆性改变。⑤对中国的影响领域十分广泛,渗透进社会各个领域。⑥重视借助宗教思想的传播来实现对中国文化的冲击。⑦外来文化在传入中国的过程中,与中国文化既有冲突也有融合。⑧中国人对待外来文化总是经历一个由被动到主动的过程。

影响:①大大冲击了中国的传统社会。②丰富发展了中国文化;特别是儒家学说。③在最大程度上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④在客观上加速了中国文明的发展与演进。⑤佛教的传入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封建统治。⑥西方学说的传入则激化了社会矛盾,逐渐使中国走向近代化。

(2)策略:①我国应在大力宏扬传统文化的前提下,积极学习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②在对待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既要取其精华,也要去其糟粕。③我们应在坚持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的基础上,大力引进西方资本主义先进制度。④在外来文化面前,既要保持对本民族文化的自信力,也要切忌盲目自大,固步自封。13、略

【分析】【详解】

(1)现象:根据材料“纸由中国俘虏传到撒麻耳干(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大食将领)吉雅德·本·萨利赫擒获了这些战俘;其中有纸匠,这些手工业从此发展起来”,可得出材料一反映了我国造纸术通过战俘传入大食。影响:结合所学,造纸术的传播,对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推动了相关各国的社会进步。

(2)根据材料“摩揭它;本中天竺属国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献波罗树;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可得出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从天竺学来了熬糖法;根据材料“目前有16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我国签订了198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此外,我国还与44个国家建立双边投资合作工作组,与7个国家建立贸易畅通工作组,以推进与有关国家贸易投资的发展”,可得出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密切合作。

(3)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信息,唐代对外交往的频繁和当代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重要原因是国家经济文化发达、国力强盛,表明经济文化发达、国力强盛是对外友好交往的基础;“一带一路”取得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是因为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表明适合时代与实际的开放政策是重要条件;唐代我国造纸术通过战俘传入大食,我国也从天竺学来了熬糖法,表明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促进共同发展。【解析】(1)现象:材料一反映了我国造纸术通过战俘传入大食。影响:中国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推动了相关各国的社会进步。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从天竺学来了熬糖法;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密切合作。

(3)经济文化发达、国力强盛是对外友好交往的基础;适合时代与实际的开放政策是重要条件;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促进共同发展。14、略

【分析】【详解】

(1)现象:根据材料“纸由中国俘虏传到撒麻耳干(今中亚乌兹别克斯坦境内)。(大食将领)吉雅德·本·萨利赫擒获了这些战俘;其中有纸匠,这些手工业从此发展起来”,可得出材料一反映了我国造纸术通过战俘传入大食。影响:结合所学,造纸术的传播,对教育;政治及商业等活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推动了相关各国的社会进步。

(2)根据材料“摩揭它;本中天竺属国贞观二十一年,始遣使者自通于天子,献波罗树;太宗遣使取熬糖法”,可得出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从天竺学来了熬糖法;根据材料“目前有16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我国签订了198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此外,我国还与44个国家建立双边投资合作工作组,与7个国家建立贸易畅通工作组,以推进与有关国家贸易投资的发展”,可得出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密切合作。

(3)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信息,唐代对外交往的频繁和当代中国“一带一路”建设取得显著成效,重要原因是国家经济文化发达、国力强盛,表明经济文化发达、国力强盛是对外友好交往的基础;“一带一路”取得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是因为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加快发展愿望,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表明适合时代与实际的开放政策是重要条件;唐代我国造纸术通过战俘传入大食,我国也从天竺学来了熬糖法,表明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促进共同发展。【解析】(1)现象:材料一反映了我国造纸术通过战俘传入大食。影响:中国先进生产技术的传播;推动了相关各国的社会进步。

(2)材料二反映了唐朝从天竺学来了熬糖法;材料三反映了中国积极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密切合作。

(3)经济文化发达、国力强盛是对外友好交往的基础;适合时代与实际的开放政策是重要条件;相互交流学习、取长补短、才能促进共同发展。15、略

【分析】【详解】

(1)本题是背景类材料分析题。由材料一“推动闽南人移民海外的内因是明中叶以来的人口压力”可知;明代中期以来,闽南地区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据材料一“16世纪中叶,欧人东来以后带动的商贸和东亚;东南亚沿海地区的开发使对中国商贩和劳力的需求大增,则是吸引闽南移民的拉力”可知,新航路开辟后,海外贸易增多,东亚、东南亚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据材料一“闽南人冒险、重商的人文精神,则是使这种推力与拉力作用得以实现的主观原因”可知,闽南人具有冒险、重商精神;综合材料一“在整个17—18世纪,始终存在着华人海上商贸和海外移民的互动”等信息可知,明清易代,国内政局动荡和下南洋谋生的需要。

(2)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据材料二“北美殖民地时期,就有100多万来自西欧和北欧的移民涌入新大陆,这批最早的移民及其后裔构成了美利坚民族的主体,而其中英国人占了多数”“他们说英语,奉行英国的习俗和文化,他们对美语、美利坚民族、美国文化的形成及社会经济生活的诸多方面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结合所学,从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角度思考可知,英国等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使美洲原居民遭驱赶屠杀,数量锐减,贩奴贸易等促使美国移民数量大,种群多,推动英语为主,形成了美利坚民族和美国文化,推动了新大陆的开发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的民主传统、政治思想和社会风俗等被带到北美,奠定了美国式民主的基础,受狭隘民族优越论影响,美国长期存在种族歧视。【解析】(1)原因:明代中期;闽南地区人口增多,人地矛盾突出;新航路开辟后,海外贸易增多;东亚;东南亚开发需要大量劳动力;闽南人富于冒险、重商精神;明清易代,国内政局动荡和下南洋谋生的需要。

(2)影响:英国等欧洲殖民者到达美洲,使美洲原居民遭到驱赶屠杀,数量锐减;奴隶贸易等促使美国移民数量大,种群多;推动以英语为主的美利坚民族和美国文化形成,推动了新大陆的开发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英国的民主传统、政治思想和社会风俗等被带到北美,奠定了美国式民主的基础,同时,受狭隘民族优越论影响,美国长期存在种族歧视。16、略

【分析】【详解】

依据材料表格信息,得出具有阶段性特征;“这时期国际移民人数最多的是非洲黑奴,国际移民的明显后果是欧洲人在非洲、亚洲尤其是美洲占据了许多地方”,得出伴随着殖民扩张;“1846-1924年间,欧洲移民85%前往阿根廷、澳大利亚、加拿大、新西兰和美国,其中英国是向外移民最多的国家”,得出工业革命的推动,加快移民;“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断了欧洲向外移民的高潮”,得出战争加速移民进程;“正常的经济移民基本停止,但政治性移民则空前增加”,得出伴随着政治移民;“东亚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如韩国、台湾、香港、新加坡等也开始大量吸收外来劳工移民”,得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民。【解析】具有阶段性特征;伴随着殖民扩张;工业革命的推动,加快移民;战争加速移民进程;伴随着政治移民;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民。1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1)概括“清朝统一天山南北;为尽快恢复战后新疆经济”得出实现了对新疆的统一,新疆战后经济恢复发展的需要;根据“清政府废除民族隔离政策”“清政府实行各种形式的屯田,鼓励内地民众出关屯垦”得出清政府废除民族隔离政策,鼓励开荒屯田;根据“鼓励内地民众前往天山南北屯垦;经商”,并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前期内地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

意义:根据“然能华言者亦多”“内地语言文化在新疆尤其是南疆得到广泛传播”得出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技术交流;丰富自身文化的内涵;提升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民族融合;根据“清朝统一天山南北”得出有利于巩固西北边防,维护国家统一。

(2)特点:由“对移民强制进行读写测试”得出运用文化手段推行;由材料中的“成为了国家政策”得出由民间运动发展为国家政策;由材料中的《排华法案》;《1921年移民法》得出通过立法形式推行排外主义;由材料中的“非西欧民族受到了更严格的限制”得出对非西欧移民存在种族排外倾向。

原因:美国移民政策中推行排外主义政策的原因要从经济原因;文化原因、美国自身的种族主义思潮等多角度分析。根据材料“排外主义在美国存在了将近一个世纪后”得出排外主义势力发展、移民与美国文化存在差异、种族主义思潮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的影响等进行解答。

【点睛】【解析】(1)原因:实现了对新疆的统一;新疆战后经济恢复发展的需要;清政府废除民族隔离政策,鼓励开荒屯田;清朝前期内地人口增长快,人地矛盾突出。

意义:有利于巩固西北边防;维护国家统一;促进了民族间的经济;文化、技术交流;丰富自身文化的内涵,提升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有利于民族融合,促进了近代新疆多民族分布格局的形成。

(2)特点:由民间运动发展为国家政策;通过立法形式推行;运用文化手段推行;对非西欧移民存在种族排外倾向。

原因:排外主义势力发展;移民与美国文化存在差异;种族主义思潮影响;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周期性爆发,社会矛盾激化。四、论述题(共4题,共8分)18、略

【分析】【详解】

根据题意要求,就材料整体或其中任意一点拟定一个论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根据材料可知,我国是目前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可以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民族精神等角度拟定论题并予以阐述。如论题:保护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论述:正如北宋张载所言,“为往圣继绝学”是炎黄子孙的的使命。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保护好、传承好。戏曲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剧目数以万计。京剧发端于地方戏曲,形成于道光年间,集唱、做、念、打于一体,以生、旦、净、末、丑为主要角色,兼有娱乐、教化功能,比较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中国的书法艺术绵延三千多年,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书法艺术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结构,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综上所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藏着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保护,更需要我们传承、弘扬等等。也可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精神财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多重因素影响等方面予以论述。【解析】示例1:保护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正如北宋张载所言,“为往圣继绝学”是炎黄子孙的的使命。老祖宗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保护好;传承好。

戏曲在中国艺术史上占有独特地位;剧目数以万计。京剧发端于地方戏曲,形成于道光年间,集唱;做、念、打于一体,以生、旦、净、末、丑为主要角色,兼有娱乐、教化功能,比较集中的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

中国的书法艺术绵延三千多年;是以中国汉字的文义为内容,以某字体的书写为形式的独特艺术。书法艺术以自由多样的线条的曲直运动和空间结构,表现感情;气势和意境,具有特殊的审美价值。

综上所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藏着宝贵的精神财富,需要我们保护,更需要我们传承;弘扬。

示例2: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的精神财富。

示例3: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示例4: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受多重因素影响19、略

【分析】【详解】

根据题干材料“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相对封闭孤立的地理区位具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得出中华文化由于其地域性,有更强的抗冲击能力。由于大海;沙漠、高山共同维护之下的东亚大陆,与外界相对隔离,我国相对封闭孤立的地理区位,受到外来冲击较少;且中国有人口优势,抗冲击能力强。

根据题干材料“另一方面由于我国文明具有强大的兼容力弥补了不足;促进我国文化发展居于领先地位。”,得出中华文化由于其强大的兼容力,促进我国文化发展居于领先地位。历史上即使像蒙古;鲜卑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改造自身,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儒学是中华文化的正统,华夏文明的象征。但是中华文化不限于儒家思想,还有法、道、墨家等思想,还有从印度传来的佛教、西方传来的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都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儒家思想传到后来也不是孔学的“原儒”,而是吸收了许多别的思想,如汉代董仲舒将儒学改造成新儒学。

综上所述,中华文化化由于其地域性和兼容性而具有顽强生命力,使她能够海纳百川,吸收、融合甚至同化各种外来文化而不失自我,保持强大的生命力,为世界文明多样化发展贡献中国力量。【解析】示例:中华文化由于其地域性和兼容性而具有顽强生命力。大海;沙漠、高山共同维护之下的东亚大陆;与外界相对隔离,受到外来冲击较少。历史.上即使像蒙古、鲜卑等少数民族入主中原,也接受汉族先进文化,改造自身,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长期以来,儒学是中华文化的正统,华夏文明的象征。但是中华文化不限于儒家思想,还有法、道、墨家等思想,还有从印度传来的佛教、西方传来的伊斯兰教和基督教等,都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儒家思想传到后来也不是孔学的“原儒”,而是吸收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