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新高考历史冲刺热点复习特点类主观题解题技巧_第1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冲刺热点复习特点类主观题解题技巧_第2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冲刺热点复习特点类主观题解题技巧_第3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冲刺热点复习特点类主观题解题技巧_第4页
2025届新高考历史冲刺热点复习特点类主观题解题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新高考历史冲刺热点复习

特点类主观题解题技巧1、解题步骤2、解题注意事项3、强化训练特点就是人或事物所具有的独特因素,通俗地说就是与众不同的地方,其特殊性一般通过和同类事物比较、鉴别中得出结论。历史特点类设问一般含有以下词语:主要特点、新特点、时代特点、基本特点、共同特点、不同特点(各自特点)、共同特征、不同特征。

特点=本质(阶级属性)+各方面状况(指导思想、主导者、目标、内容、方式手段、范围、地域或领域、规模速度等)+新发展、新变化(比较)+时间(时间早晚、经历时间长短)+目的+过程+程度(彻底、局限性)+因素+性质+地位(最早、首创、领先)+作用+影响(广泛、深远、持久)。从历史特点的设问角度看主要答题思路和内容(1)某一时期的特征,一般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归纳。(2)某一历史现象发展的阶段特点,可以从技术发展、生产方式、组织形式、经济形态等方面进行概括。(3)某一历史事件自身具有的特点,可以从原因、性质、过程、特殊性、结果、历史地位与影响等方面进行归纳。这类设问一般适用于重大革命、改革、思想运动等。(4)针对某一历史现象可利用材料信息,归纳其发展过程和反映的特点,如综合材料信息说明该时期解决民生问题的突出特点、总结材料信息说明宋明时期儒学发展的特点等。(大多数高考题题型为“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特点”)(2018年全国Ⅱ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12分)(2018年全国Ⅱ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12分)特点: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失分原因分析审题不够准确全面;信息提取及解读不完整;归纳概括局限于抄材料;语言啰嗦,缺乏学科化;答题不规范等......(2018年全国Ⅱ卷)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是大豆的故乡,甲骨文中就有关于大豆的记载。先秦时期,大豆栽培主要是在黄河中游地区,“豆饭”是人们的重要食物。《齐民要术》通过总结劳动人民长期的实践经验,认识到大豆对于改良土壤的作用,主张大豆与其他作物轮种。唐宋时期的文献中都有朝廷调集大豆送至南方救灾、备种的记录,大豆的种植推广到江南及岭南……从古至今,各式各样的豆制品是中国人喜爱的食物,提供了人体所需的优质植物蛋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大豆的特点和作用。(12分)答案(分析答案的角度)我国人民最早培育、驯化;种植范围从中原推广到南方;开发出各种豆制品;农书对劳动人民实践经验的总结与推广;政府推动。解题方法指导第一步:审题(包括设问与分数值),注意时空限定,设问主体,

答题方向。第二步:阅读、整合材料信息,提取关键句。第三步: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组织答案,修饰语言。如何组织修饰语言?1:人物类:把一个人概括为一类人2:事情类:把一件事概括为一类事3:时间类:早、晚、较早、较晚、历史悠久、渐进4:地方类:偏远、边疆、邻近5:文化类:民族融合;中外文化交流6:器物类:科技、生产力7:对抗类:生产关系、矛盾尖锐、矛盾激化8:经济类:资本主义萌芽、城市化、全球化、近代化等9:法律类:运用相关法律(看见法律都这么写)10:机构类:设置相关机构(看见机构都这么写)语言性转换:具体到抽象①观察对象的目的、内容(措施),进行概括。②观察题目里的时间点,看是否可以得到暗示,往往时间点暗示不同时间点有不同特征。③注意材料上下对比,注意观察相应位置,材料是如何表述的。此外还要注意不同材料对比。特别提醒:【2017全国卷ⅡT41(2)】材料二

新中国“一五”计划指出:“矿产资源的勘探和它的勘探进度,资源供应的保证程度,是合理地分布生产力、建立新工业基地、正确地规定工业建设计划的先决条件。”为此,国家要求“有计划地展开全国矿产的普查工作”,“加强对某些从前没有发现或者很少发现的和目前特别缺乏的资源(例如石油)以及在地区上不平衡的资源的普查工作和勘探工作”。

——据《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矿业政策的特点(8分)

特点:服务于国家工业化建设;列入国家发展计划;特别重视当时缺乏的矿产资源的勘探;独立自主开发。材料一

1527年,路德宗神学家,被誉为“无与伦比的德意志人的伟大导师”的梅兰克顿提出了自己的中等教育计划:“每一学校应包括三个班级。在第一班级中,应授以本国语文及拉丁语文的初步读写、拉丁文法、信条、主的祈祷与教会仪式的祈祷文及赞美诗。在第二班级中,应以拉丁语为讲授语言,拉丁文应彻底熟通,阅读拉丁作家的著作,并继续宗教教育。在第三班级中,应阅读更为高深的拉丁文著作,并研读修辞学及辩证术。”——节选自克伯莱《西洋教育史:上册》杨亮功,译,台北:协志工业丛书出版股份公司,1955年(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梅兰克顿中等教育计划的特点。特点:重视古典文化学习;适当开展民族特色教育;

分班教学;保留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主义色彩。材料一

中国人最早接触博物馆的概念,始于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最早一批觉醒的中国人。随着中西方往来的日渐频繁,清廷派出官员、士绅、留学生等一些知识分子走出国门,到欧美、日本亲身感受博物馆,并把博物馆思想带回国内。维新运动时期,康有为、梁启超等人本着强国富民的抱负,对博物馆的功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出“博物馆……以开民智而悦民心”。1905年,随着南通博物苑的建立,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博物馆诞生。之后各城市创办的不同类型的博物馆相继出现,如保定博物院、天津博物院、江西教育博物馆、山西教育图书博物馆。根据《第一次中国教育年鉴》记录,到1920年,全国博物馆已经达到27所。1935年,中国博物馆协会成立,促进了博物馆事业的发展。(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博物馆发展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特点:时间起步晚;学习西方博物馆理念;具备启迪民智和教育功能;博物馆事业发展快,类型多样。特点特征类试题答题角度(历史要素)背景时间内容程度范围过程影响目的方式水平其他和平、暴力、民主、妥协、平等协商、法律制度水平高低、地位如何结合材料灵活应对某件事发生前是否产生了新的经济因素、阶级力量;是否采用特殊的方式做准备;是否受外部因素影响等。发生时间的早晚(如:历史悠久)、经历时间的长短等。重点在哪里、是否平衡、什么样的结构、体现某种思想等。完成或实现的情况、是不是彻底、局限性等。地域范围、领域、种类的多寡、规模的大小等。是否顺利(曲折)、是否彻底、由谁主导(推进)等。影响的深度、广度,特别的作用,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等。为某个阶级(维护统治)或某部分人服务或具有多重目的等。(2017年全国Ⅰ卷)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新中国工资制度自1956年改革以后,在近30年中基本没有大的变动。1978年9月,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组织力量调查研究,提出工资改革意见。1982年,中共十二大再次提出要改革工资制度。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有关决定,其中提出尤其要改变脑力劳动者报酬偏低的状况。随后,中央决定于1985年进行工资改革,其原则:企业职工的工资和奖金要同企业的经济效益高低、个人贡献大小挂钩,职工工资总额同企业经济效益按比例浮动;要逐步适当拉开职工收入的档次,改变平均主义状况;今后中央只管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央两级机关,以及全国性的重点大专院校和科研、文化、卫生事业单位,其他各级机关和事业单位归省、自治区、直辖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