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青岛版六三制新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青岛版六三制新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青岛版六三制新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青岛版六三制新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青岛版六三制新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青岛版六三制新必修2生物下册阶段测试试卷513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最新研究发现白癜风致病根源与人体血清中的酪氨酸酶活性减小或丧失有关。当编码酪氨酸酶的基因中某些碱基改变时,表达产物将变为酶A。如表显示酶A与酪氨酸酶相比,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况,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比较指标①②③④患者白癜风面积30%20%10%5%酶A氨基酸数目/酪氨酸酶氨基酸数目1.1110.9

A.①使tRNA种类增多,④使tRNA数量减少,②③中tRNA的数量没有变化B.白癜风、老年人白发、人的白化病都是由酪氨酸酶基因发生基因突变造成的C.①④可能导致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mRNA中的终止密码子位置改变D.②③中的氨基酸数自没有改变,对应的mRNA中的碱基排列顺序也不会改变2、某动物的毛色有黑毛、白毛和绿毛三种类型,分别由基因G、G十、G—控制,已知当基因G中某个碱基对被替换后转变成基因G十,基因G中某个碱基对缺失后转变成基因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基因G、G+、G-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基因G可突变成基因G+,但基因G+不能突变成基因GC.基因G与基因G十控制合成的多肽链可能只有一个氨基酸不同D.在光学显微镜下能观察到基因G、G十、G-的区别3、下列各种遗传现象中,不属于性状分离的是()A.F1的高茎豌豆自交,后代中既有高茎豌豆,又有矮茎豌豆B.F1的短毛雌兔与短毛雄兔交配,后代中既有短毛兔,又有长毛兔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茉莉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长毛兔交配,后代均是白色长毛兔4、下图是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部分基因分布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该染色体的果蝇翅形表现为截翅B.控制朱红眼和深红眼的基因互为等位基因C.果蝇体细胞中的基因平均分布于8条染色体上D.决定果蝇性状的基因只是DNA分子的部分片段5、下列关于DNA分子结构和DNA复制的说法,正确的是()A.DNA分子的每个脱氧核糖上均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含氮碱基B.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1,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大于1C.DNA分子的双链需要由解旋酶完全解开后才能开始进行DNA复制D.用15N标记的DNA在含l4N的环境中复制4次后,含15N的DNA数与含14N的DNA数之比为1:46、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及基因表达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一对等位基因的碱基对数目和排列顺序可能不同B.染色体上的DNA通过半保留复制使子代保留了亲代一半的遗传信息C.转录和翻泽过程均可发生在细胞质中,翻译过程中需要多神RNA参与D.细胞中所有RNA都来自DNA的转录,同一细胞可同时发生两种RNA的合成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7、杂交育种的缺点是:只能利用_____重组,按需选择,并不能_____。而且杂交后代会出现_____,_____缓慢,过程复杂。8、有的细胞受到_____的作用,细胞中的_____发生变化,就变成不受_____控制的、连续进行_____的恶性增殖细胞,这种细胞就是癌细胞。9、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YyRr)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_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_____。F1产生的雌配子和雄配子各有4种:_____,数量比例是:______。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_____的,雌、雄配子结合的方式有_____种,遗传因子的结合形式有_____种,性状表现有____种:____,它们之间的数量比是___。10、利用化石可以确定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生物的_______及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征。因此,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证据。11、化石是指通过自然作用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的_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等。12、基因与基因、____、基因与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精细的调控着生物体的性状。13、学习完“遗传与进化”模块,你对基因、遗传、变异和进化乃至生命本质有哪些深入的体会和独到的理解?请你围绕上述关键词写一篇短文,题目自拟,文体和字数不限。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4、适应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具有普遍性和相对性(______)A.正确B.错误15、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23条染色体的碱基序列。(______)A.正确B.错误16、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都随性染色体传递()A.正确B.错误17、若一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患病,则一定是伴X隐性遗传病。()A.正确B.错误18、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共3题,共21分)19、已知果蝇体色的灰体和黑檀体、刚毛的长和短各为一对相对性状,分别受一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为了确定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以及控制它们的等位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某同学让一只雌性灰体短刚毛果蝇与一只雄性黑檀体短刚毛果蝇杂交,发现子一代中表现型及其分离比为灰体短刚毛:黑檀体短刚毛:灰体长刚毛:黑檀体长刚毛=3:3:1:1。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___(选填“能”或“不能”)判断哪对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

(2)如果体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刚毛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则亲本的基因型是____

(3)如果子一代雌雄个体均有长刚毛,则控制刚毛的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如果子一代黑檀体果蝇中没有雄性个体,则控制体色基因值_______染色体上,且____性状为显性。20、回答有关赫尔希和蔡斯所做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问题。

(1).该实验中_______(填“能”或“不能”)选择14C和18O来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

(2).用35S标记的一组侵染实验中,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于上清液中;而用32P标记的一组侵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于试管的沉淀物中。这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_________________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_____________________仍留在外面。因此,______________________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

(3).在子代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_______________(填“32P”或“35S”)。21、下图表示用洋葱作为实验材料的三个实验操作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A表示研磨提取洋葱叶肉细胞中的色素,研磨后将色素提取液进行过滤时漏斗中要放入的是___________。科研人员将提取的色素,置于红光下测定吸光度以测量其叶绿素含量,使用红光检测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中分离绿叶中色素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叶绿素比类胡萝卜素在滤纸条上扩散慢的原因是___________。步骤A、B按要求进行规范操作,一段时间后滤纸条上只出现图中③④两条色素带,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

(3)用洋葱根尖做有丝分裂实验中的C操作包括___________等步骤。

(4)如果图中滴加的蔗糖溶液浓度为0.3g/mL,图Ⅱ最早发生质壁分离处为细胞的___________(填“边”或“角隅”),Ⅲ处此时充满的溶液为___________,质壁分离停止时细胞液的浓度____________(填“小于”“大于”或“等于”)0.3g/mL。

(5)在利用洋葱提取DNA时,在切碎的洋葱中加入一定量的___________,进行充分的搅拌和研磨过滤后,收集研磨液,以便进行DNA的提取和鉴定。除了上述实验以外,洋葱可作为实验材料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实验有___________(选填下面的数字序号)。

①探究根尖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②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③探究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④探究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⑤探究细胞的呼吸方式评卷人得分五、非选择题(共4题,共16分)22、下图是以玉米(2n=20)为亲本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回答问题。

(1)①②杂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培育乙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2)B过程常采用________方法来获取单倍体幼苗。A→B→C育种方法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

(3)C;F处理最常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它的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_____。

(4)最不易获得的新品种是______________。丙、丁杂交,子代个体高度不育的原因是_________。23、科研人员经过科学研究获得了乌金猪FTO基因(与肥胖相关基因)及其表达的相关结果;请据图回答:

(1)FTO基因表达包括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过程。

(2)由图结果表明;FTO基因在乌金猪的多种组织和器官中普遍表达,但是_________________存在差异,在_______________中最高。

(3)测定FTO基因表达量的方法是:首先提取待测组织中的RNA;利用RNA做模板在_________酶的作用下合成DNA分子,然后将DNA分子经过体外大量复制后测定其含量,此含量反映不同细胞中的RNA含量,即FTO基因的___________。

(4)经过DNA测序可获得FTO基因的碱基对排列顺序,通过此顺序可以推测出FTO蛋白的________排列顺序,进而预测FTO蛋白的_____________结构。24、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重要药物。利用二倍体野生型青蒿;通过传统育种和生物技术可培育出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不同性状的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有差别,假设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狭裂片型叶(B)对宽裂片型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青蒿最多有____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狭裂片型叶;白青秆宽裂片型叶、紫红秆狭裂片型叶、紫红秆宽裂片型叶植株的比例为3∶1∶3∶1;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__。

(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_。

(3)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_____________(可育/不可育),原因是___________。25、广东地区高发的β地中海贫血症属于常染色体遗传病。研究发现;患者的β珠蛋白(血红蛋白的组成部分)合成受阻,原因是血红蛋白β链第39位氨基酸的编码序列发生了基因突变,由正常基因A突变成致病基因a(见图,AUG;UAG分别为起始和终止密码子)。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过程①称做________;过程②在________中进行。

(2)正常基因A发生了碱基对的________;突变成β地中海贫血症基因a。该病体现了基因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3)若异常mRNA进行翻译产生了异常β珠蛋白,则该蛋白与正常β珠蛋白在肽链长短上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评卷人得分六、综合题(共1题,共4分)26、水稻的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粳稻和糯稻是一对相对性状,纯种的粳稻和糯稻杂交,F1均为粳稻(基因用M和m表示)。现有两个纯种水稻;分别是高秆粳稻和矮秆糯稻。请分析作答:

(1)由题意可知,粳稻和糯稻这对性状中,显性性状是__________。

(2)将两个纯种高秆粳稻和矮秆糯稻杂交,F1的表型为___________,基因型为__________。

(3)将F1自交,后代出现的表型有___________种,其类型及比例相应为__________。

(4)欲获得能稳定遗传的矮秆粳稻品种,还需要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分析】

1;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

2;碱基对替换往往引起mRNA上的一个密码子变化;碱基对的增添或缺失往往引起多个密码子的变化。

【详解】

A;基因突变不会改变tRNA的种类和数量;因此①②③④中tRNA的数量都没有变化,A错误;

B;白癜风、人的白化病都是由酪氨酸酶基因发生基因突变造成的;而老年人白发是细胞衰老时,酪氨酸酶活性降低,B错误;

C;①④可能是因为控制酪氨酸酶合成的mRNA中的终止密码子位置改变;①可能是终止密码子延后出现,④可能是终止密码子提前出现,C正确;

D;②③中酶A的氨基酸数目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基因控制合成的酶的种类发生变化,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转录细胞的mRNA的碱基序列发生改变,D错误。

故选C。

【点睛】2、C【分析】【分析】

复等位基因是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形成的,遵循分离定律。基因G中某个碱基对被替换后转变成基因G十,基因G中某个碱基对缺失后转变成基因G-,所以基因G、G十、G-的区别是碱基对的数量不同或碱基的排列顺序不同。

【详解】

A、自由组合定律是指在形成配子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G基因、G+基因和G-基因的遗传不遵循自由组合定律,A错误;

B、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G+基因也可能突变成G基因,B错误;

C、G基因中某个碱基对被替换后转变成G+,基因中的碱基数量没变,所以G基因与G+基因控制合成的多肽链可能只有一个氨基酸不同,C正确;

D、基因G、G十、G-的区别是碱基数量的不同以及碱基序列的不同,在光学显微镜下不能观察到碱基对的替换或缺失,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和复等位基因的传递规律等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分离定律的理解能力。3、D【分析】【分析】

性状分离是指在杂种后代中;同时显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详解】

A、F1的高茎豌豆属于杂合子;杂合子自交后代既出现高茎,又出现矮茎,该现象属于性状分离,A不符合题意;

B;短毛与短毛杂交;后代出现长毛兔,说明短毛兔为杂合子,该现象属于性状分离,B不符合题意;

C;花斑色茉莉花自交;后代中出现绿色、花斑色和白色三种性状,说明花斑色为杂合子,绿色和白色为显性纯合子和隐性纯合子,该现象属于性状分离,C不符合题意;

D、黑色长毛兔与白色短毛兔交配,后代均是白色长毛兔,说明白色长毛属于显性性状,因此亲本可用aaBB和AAbb表示;该现象不属于性状分离,D符合题意。

故选D。4、D【分析】【分析】

等位基因是指位于同源染色体相同的位置上控制着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的基因;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基因;这些基因之间的关系是互为非同源关系。

【详解】

A;果蝇为2N=8的生物;图示染色体的同源染色体上决定翅型的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未知,即含有该染色体的果蝇翅型未必为截翅,A错误;

B;等位基因为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上决定相对性状的两个基因;一条染色体上的两个基因不是等位基因关系,B错误;

C;果蝇体内细胞中的基因不是均分在8条染色体上的;另外,线粒体中也含有一些基因,C错误;

D;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只是DNA分子的部分片段,D正确。

故选D。5、B【分析】【分析】

DNA分子中;两个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与脱氧核糖之间形成的磷酸二酯键,但是DNA分子两条链中各有一端只连着一个磷酸;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若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为m,则另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为1/m;DNA复制过程为边解旋边复制,复制特点为半保留复制。

【详解】

A;DNA分子中大多数脱氧核糖上连着两个磷酸和一个碱基;但2条链各有一个末端的脱氧核糖只连接一个磷酸和一个碱基,A错误;

B;DNA分子一条链中(A+G)/(T+C)的比值与互补链中的该种碱基的比值互为倒数;若DNA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1,则其互补链中该比例大于1,B正确;

C;DNA分子的复制过程是边解旋边复制;C错误;

D、DNA复制为半保留复制,不管复制几次,最终子代DNA都保留亲代DNA的2条母链,故最终有2个子代DNA各含15N一条链,而含有14N的DNA分子为24=16个,含15N的DNA数与含14N的DNA数之比为2/24=1/8;D错误。

故选B。6、B【分析】一对等位基因所含的遗传信息不同,故等位基因的碱基对数目和排列顺序可能不同,故A正确;染色体上的DNA通过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使子代保留了亲代一半的遗传信息,故B错误;原核生物转录和翻泽过程均发生在细胞质中,翻译过程中需要mRNA、tRNA和rRNA共同参与;故C正确;细胞中所有RNA都来自DNA的转录,同一细胞可同时发生多种RNA的合成,故D正确。

考点:基因的表达、核酸的种类、DNA半保留复制二、填空题(共7题,共14分)7、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已有基因创造新的基因分离现象,育种进程8、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致癌因子遗传物质机体分裂9、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分离自由组合YR、Yr、yR、yr1:1:1:随机1694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9:3:3:1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种类形态结构行为最直接最重要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遗体遗物生活痕迹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略【解析】基因与基因产物13、略

【分析】【详解】

本模块的育人价值: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部分对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作了如下阐述:“本模块选取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NA分子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知识,主要是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选取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物种形成等知识,主要是为了阐明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本模块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学生理解有关原理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方面的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分析课程标准的上述表述,结合本模块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本模块在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生命观念纵观本模块的内容,可以看出本模块突出的生命观念包括生命的物质观、生命的信息观、结构与功能观、生物进化观,此外,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重要组成部分的对立统一观在本模块也有较为集中的体现。1.生命的物质观虽然《分子与细胞》模块已经引导学生较全面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但学生对遗传物质还了解甚少,对遗传物质如何起作用的问题更是未曾涉及,而这恰恰是现代生物学中最核心的问题,也是帮助学生真正建立生命的物质观不可或缺的支撑。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了解遗传物质是如何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而影响生物体的性状的,还能了解遗传物质的变化与性状变异及进化之间的关系,建立遗传和进化的大概念,强化生命的物质观。2.生命的信息观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生物体从亲代继承的东西,主要是信息-世代相传、通过漫长的化史形成的遗传信息,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生殖等都是在这套遗传信息的枫生物致教师|1控制下进行的。DNA、RNA等物质,只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而已。与我们日常接触的声、光、电、热等物理信息不同,遗传信息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即不需要外界指令就能自动地按既定程序对物质材料进行组织,并且能进行自我复制。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学科的发展,从信息的角度认识生命的本质,建立生命的信息观,越来越成为生物学研究者的共识。生命的信息观不仅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生命的本质,而且为生物科技的发展打开了一片崭新的视野。例如,人工生命的研究、生物芯片的研制、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DNA计算机的研制等,都离不开对生命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本模块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围绕着遗传信息展开的,从第1章开始,就带领学生踏上了遗传信息的发现之旅。遗传信息的物质载体、复制、转录、翻译直至遗传信息在生物繁衍过程中的变化、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演变等内容,都对学生建立生命的信息观大有裨益。3.结构与功能观《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内容,集中体现了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本模块将在遗传物质层面生动地体现这一观点。例如,DNA的双螺旋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与其复制和转录功能相适应,DNA结构的改变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的变化及性状变异,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与性状的关系,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本模块有些内容不仅体现了结构与功能观,还诠释了这一重要观念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例如,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的双螺旋结构,提出了半保留复制假说,就是基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再例如,达尔文发现兰花适于传粉的独特结构后,指出自然界一定存在口器与此相匹配的昆虫,同样也是基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在研究自然现象时,不仅要基于结构认识和推测功能,还要基于功能来推测和研究结构,并且应当将这样的思想方法运用于今后的探究活动中。4.生物进化观本模块对学生进一步形成生物进化观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一些生物进化的知识,但由于遗传学知识基础的限制,不可能对生物进化的原理有深入的理解,生物进化观的建立还处于初级水平,面对进化论领域的不同观点还缺乏鉴别能力。本模块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有关遗传学知识的基础上,较深入地介绍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巨大贡献和局限性也作了辩证的分析,这就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确立生物进化的观点,提高对进化论领域的不同观点甚至伪科学论调的鉴别能力。生物进化观是建立在两个重要概念基础上的:地球上现存的所有物种来自共同祖先(共同由来学说);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自然选择学说)。共同由来学说得到了许多证据的支持(教材第6章第1节);自然选择学说随着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发展为现代综合进化理论(教材第6章第2~4节)。第6章内容看似庞杂,其实主要是阐明这两个重要概念,指向生物进化观。5.对立统一观对立统一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遗传和变异是一对矛盾,前者是指生物在传种接代过程中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后者是指这一过程中遗传物质和性状的变化。【解析】本模块的育人价值:

课程标准在“课程内容”部分对本模块的意义和价值作了如下阐述:“本模块选取的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DNA分子的结构和功能、遗传和变异的基本原理及应用等知识,主要是从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阐述生命的延续性;选取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物种形成等知识,主要是为了阐明生物进化的过程和原因。

本模块的内容,对于学生理解生命的延续和发展,认识生物界及生物多样性,形成生物进化的观点,树立正确的自然观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学生理解有关原理在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增进人类健康等方面的价值,也是十分重要的。”分析课程标准的上述表述,结合本模块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本模块在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育人价值。

生命观念纵观本模块的内容,可以看出本模块突出的生命观念包括生命的物质观、生命的信息观、结构与功能观、生物进化观,此外,作为辩证唯物主义观点重要组成部分的对立统一观在本模块也有较为集中的体现。

1.生命的物质观虽然《分子与细胞》模块已经引导学生较全面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但学生对遗传物质还了解甚少,对遗传物质如何起作用的问题更是未曾涉及,而这恰恰是现代生物学中最核心的问题,也是帮助学生真正建立生命的物质观不可或缺的支撑。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遗传物质的化学组成和结构,了解遗传物质是如何控制蛋白质的合成,进而影响生物体的性状的,还能了解遗传物质的变化与性状变异及进化之间的关系,建立遗传和进化的大概念,强化生命的物质观。

2.生命的信息观生命是物质、能量和信息的统一体。生物体从亲代继承的东西,主要是信息-世代相传、通过漫长的化史形成的遗传信息,生物体的生长、发育、代谢、生殖等都是在这套遗传信息的枫生物致教师|1控制下进行的。DNA、RNA等物质,只是遗传信息的载体而已。与我们日常接触的声、光、电、热等物理信息不同,遗传信息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即不需要外界指令就能自动地按既定程序对物质材料进行组织,并且能进行自我复制。随着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学科的发展,从信息的角度认识生命的本质,建立生命的信息观,越来越成为生物学研究者的共识。生命的信息观不仅帮助人们深刻地认识生命的本质,而且为生物科技的发展打开了一片崭新的视野。例如,人工生命的研究、生物芯片的研制、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DNA计算机的研制等,都离不开对生命信息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本模块的大部分内容都是围绕着遗传信息展开的,从第1章开始,就带领学生踏上了遗传信息的发现之旅。遗传信息的物质载体、复制、转录、翻译直至遗传信息在生物繁衍过程中的变化、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演变等内容,都对学生建立生命的信息观大有裨益。

3.结构与功能观《分子与细胞》模块中关于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内容,集中体现了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本模块将在遗传物质层面生动地体现这一观点。例如,DNA的双螺旋结构和碱基互补配对与其复制和转录功能相适应,DNA结构的改变导致其编码的蛋白质的变化及性状变异,染色体的结构变异与性状的关系,等等。值得注意的是,本模块有些内容不仅体现了结构与功能观,还诠释了这一重要观念在生物科学研究中的应用。例如,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的双螺旋结构,提出了半保留复制假说,就是基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再例如,达尔文发现兰花适于传粉的独特结构后,指出自然界一定存在口器与此相匹配的昆虫,同样也是基于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通过这些内容的学习,学生可以认识到,在研究自然现象时,不仅要基于结构认识和推测功能,还要基于功能来推测和研究结构,并且应当将这样的思想方法运用于今后的探究活动中。

4.生物进化观本模块对学生进一步形成生物进化观具有重要意义。尽管学生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一些生物进化的知识,但由于遗传学知识基础的限制,不可能对生物进化的原理有深入的理解,生物进化观的建立还处于初级水平,面对进化论领域的不同观点还缺乏鉴别能力。本模块在引导学生深入学习有关遗传学知识的基础上,较深入地介绍了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的巨大贡献和局限性也作了辩证的分析,这就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确立生物进化的观点,提高对进化论领域的不同观点甚至伪科学论调的鉴别能力。生物进化观是建立在两个重要概念基础上的:地球上现存的所有物种来自共同祖先(共同由来学说);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是进化的结果(自然选择学说)。共同由来学说得到了许多证据的支持(教材第6章第1节);自然选择学说随着遗传学等学科的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发展为现代综合进化理论(教材第6章第2~4节)。第6章内容看似庞杂,其实主要是阐明这两个重要概念,指向生物进化观。

5.对立统一观对立统一的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重要组成部分。遗传和变异是一对矛盾,前者是指生物在传种接代过程中遗传物质的稳定性,后者是指这一过程中遗传物质和性状的变化。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4、A【分析】【详解】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的;但这种适应性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生物的适应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故正确。15、B【分析】【详解】

人类基因组测序是测定人的24条染色体(22条常染色体+X+Y)的碱基序列;

故错误。16、A【分析】略17、B【分析】略18、B【分析】【详解】

同源染色体相同位置上的基因为等位基因或相同基因;而不同位置上的基因为非等位基因,故非等位基因也可能位于同源染色体上不同的位置,而不是非等位基因都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故错误。四、实验题(共3题,共21分)19、略

【分析】【分析】

一只雌性灰体短刚毛果蝇与一只雄性黑檀体短刚毛果蝇杂交;后代中灰体:黑檀体=1:1,短刚毛:长刚毛=3:1,可以确定短刚毛是显性性状,长刚毛是隐性性状。但身体颜色中显隐性无法确定。

【详解】

(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只能确定两对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不能确定两对基因的具体位置,若A、a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BbXAXa×BbXaY或BbXaXa×BbXAY;若B、b位于X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为:AaXBXb×aaXBY或aaXBXb×AaXBY。

(2)如果体色基因即A、a位于X染色体上,刚毛基因即B、b位于常染色体上,且灰体对黑檀体为显性,则根据后代中灰体:黑檀体=1:1,短刚毛:长刚毛=3:1,可知,亲本的基因型是BbXAXaBbXaY。

(3)若B、b位于X染色体上,则后代中只有雄性有长刚毛,若B、b位于常染色体上,则后代雌雄均有长刚毛个体。若A、a位于常染色体上,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Aa×aa,后代中雌雄均有灰体和黑檀体;若A、a位于X染色体上,若灰体是显性性状,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XAXa×XaY,后代中雌雄均有黑檀体和灰体;若A、a位于X染色体上,且灰体是隐性性状,则亲本的基因型组合是XaXa×XAY;后代中雌性全部是黑檀体,雄性全部是灰体。

【点睛】

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杂交后代的表现型(1:1)(3:1)只能确定两对基因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但是基因的具体位置不能确定,故存在多种可能性,需要逐一讨论解决。【解析】不能BbXAXaBbXaY常X黑檀体20、略

【分析】【分析】

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DNA(C、H、O、N、P)。

2;噬菌体的增殖过程:吸附→注入(注入噬菌体的DNA)→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组装→释放。

3、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台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小问1】

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中均含有C和O,所以不能选择14C和18O来分别标记蛋白质和DNA。【小问2】

35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32P标记的是噬菌体的DNA,用35S标记的一组侵染实验中,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于上清液中;而用32P标记的一组侵染实验;放射性同位素主要分布于试管的沉淀物中。这表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DNA进入到细菌的细胞中,蛋白质外壳仍留在外面。因此,DNA才是噬菌体的遗传物质。【小问3】

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大肠杆菌,而DNA进入了大肠杆菌,且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进行了DNA的半保留复制,所以在子代噬菌体中可以检测到32P。

【点睛】

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和DNA复制特点,答题关键在于掌握噬菌体的结构特点、噬菌体的繁殖过程及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过程,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作答。【解析】【小题1】不能。

【小题2】①.DNA②.蛋白质外壳③.DNA

【小题3】32P21、略

【分析】【分析】

分析实验过程图:A是提取绿叶中色素,需要加入丙酮、SiO2、CaCO3,其中丙酮的作用是提取色素,SiO2的作用是使研磨更充分,CaCO3的作用是防止色素被破坏。B是画滤液细线。C是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II是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III处充满着蔗糖溶液。

【详解】

(1)步骤A表示研磨提取洋葱叶肉细胞中的色素;研磨后将色素提取液进行过滤时漏斗中要放入的是单层尼龙布。为了减少叶片中的类胡萝卜素对结果的干扰,科研人员将提取的色素,置于红光下测定吸光度以测量其叶绿素含量。

(2)实验室中常用纸层析法分离绿叶中色素常用;叶绿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小于类胡萝卜素,所以叶绿素比类胡萝卜素在滤纸条上扩散的慢。洋葱叶放置时间过久叶绿素被破坏(或因缺光;缺镁导致叶绿素不能合成等),则步骤A、B按要求进行规范操作,一段时间后滤纸条上只出现图中③④两条色素带。

(3)制作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步骤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

(4)初始质壁分离是指细胞的角隅处开始出现质膜及其以内部分离开细胞壁的状态;所以如果图中滴加的蔗糖溶液浓度为0.3g/mL,图Ⅱ最早发生质壁分离处为细胞的角隅。图Ⅲ中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由于细胞壁具有全透性,因此Ⅲ处此时充满的溶液是蔗糖溶液或外界溶液。质壁分离停止时细胞液的浓度小于0.3g/mL。

(5)利用洋葱提取DNA时;需要加入洗涤剂和食盐,其中洗涤剂的作用是瓦解细胞膜,食盐的作用是溶解DNA。洋葱可作为实验材料并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的实验有:

①探究根尖细胞中是否含有脂肪;

②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④探究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故选①②④。

③探究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可选用酵母菌;

⑤探究细胞的呼吸方式应该选用酵母菌;且不需要使用显微镜。

【点睛】

本题考查实验操作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掌握相关的实验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单层尼龙布减少叶片中的类胡萝卜素对结果的干扰纸层析法叶绿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小于类胡萝卜素洋葱叶放置时间过久叶绿素被破坏(或因缺光、缺镁导致叶绿素不能合成等)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角隅蔗糖溶液或外界溶液小于洗涤剂和食盐①②④五、非选择题(共4题,共16分)22、略

【分析】本题考查育种相关知识;分析图形A过程是杂交,A到E到新品种甲是诱变育种;A到D到品种乙是杂交育种;A到B到C到品种丙是单倍体育种;A到F到品种丁是多倍体育种。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掌握和对图形分析能力。

(1)①②杂交的目的是将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集中到F1个体上;培育乙依据的原理是基因重组。

(2)B过程常采用花药离体培养来获得单倍体幼苗。A→B→C是单倍体育种;该方法的优点是能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3)让染色体数目加倍最常用的试剂是秋水仙素;它主要是通过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进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

(4)最不易获得新品种的是甲;因为诱变育种利用的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和低频性。丙;丁杂交,子代个体高度不育的原因是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的配子,所以不育。

点睛:育种方式根据所需目的而有所不同,要获得优良性状的组合可以采用杂交育种;要获得从未有过的优良性状,可以用诱变育种,基因工程育种;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想要的品种可以利用单倍体育种;要获得营养物质增加的可以用多倍体育种,但最简单的育种方式是杂交育种。【解析】将控制优良性状的基因集中到F1个体上基因重组花药离体培养明显缩短育种年限秋水仙素抑制细胞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加倍甲减数分裂联会紊乱,不能产生正常配子23、略

【分析】试题分析:据图分析;乌金猪FTO基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