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北师大版高一语文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北师大版高一语文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北师大版高一语文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北师大版高一语文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北师大版高一语文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北师大版高一语文上册月考试卷784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横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良____不齐(yǒu)义愤填____(yīng)咸____维新(yǔ)放荡____游(yě)B.三年五____(zǎi)乳____(xiǜ)未干道义相____(xù)心潮澎____(bài)C.大笔如____(chuán)相与枕____(jiè)压____登场(zhòu)管窥____测(lí)D.敷衍____责(sài)暴____(zhěn)天物____缩一角(quán)____虚御风(píng)2、选出人物、作品、作者对应不正确的一项()A.林如海《红楼梦》曹雪芹B.祥林嫂《祝福》鲁迅C.伏脱冷《高老头》雨果D.桑地亚哥《老人与海》海明威3、著我绣夹群,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再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1)这几句话采用的写法是什么?不正确的一项是()(2)刘兰芝离开焦家时,详写她的外貌和装扮的铺陈描写,对这段描写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排比和比喻B.夸张和渲染C.排比和铺陈D.比喻和起兴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样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B.由于青少年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又强,对事物缺乏分辨力,容易被大众媒介中的不良信息诱导,从而产生思想上、行为上的偏差。C.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第一次完整呈现世界顶级的文物修复技术,围绕着现代人和古老文物之间的对照互动为核心命题,集中展示了文物修复专家们的工匠精神。D.日前,来自京津冀的近千名鸟类摄影爱好者相聚在北大港湿地,在与可爱的飞翔精灵亲密接触并拍摄了大量照片的同时,还无形中上了一堂爱鸟护鸟知识课。5、从军行杨炯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下面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二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一个“自”字,表现了书生由衷的爱国激情。B.三四两句描写军队出征的情景。“牙璋”、“凤阙”两词,显示出师场面的隆重和庄严。“铁骑”、“龙城”相对,渲染出龙争虎斗的战争气氛。一个“绕”字,又形象地写出了唐军包围敌人的军事态势。C.五六两句写战斗,诗人没有从正面着笔,而是通过景物描写进行烘托。前句从人的视觉出发,后句从人的听觉出发,有声有色,各臻其妙。诗的最后两句则直接抒发从戎书生保边卫国的壮志豪情。D.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仅仅四十个字,详细完整地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6、(a)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b)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c)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甲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乙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d)从槐树叶底,朝东丙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丁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感觉到十分的秋意。(e)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者最下。(f)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叫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作者在f句中要求在“牵牛花”下还需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为“陪衬”,是因为()A.只有这样,才构成一幅完整的图画,秋天的气氛才会显得更加和谐。B.只有这样,才能让人更加体会到秋的意韵,理解作者无可奈何的心情。C.只有这样,才能显出牵牛花昂扬的生命力,借以比喻作者不息的追求。7、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曹禺,原名万家宝,现代剧作家。《雷雨》创作于20世纪30年代,写了周鲁两家八个人物由于血缘纠葛和命运巧合而造成的矛盾冲突。B.辛弃疾号稼轩,南宋词人。他于1162年率北方抗金义军万余人回到南宋,但南宋朝廷只派他任地方官,并不用他北上抗金,因此他的词中多表达自己内心的愤慨之思和爱国之情。C.《拿来主义》选自鲁迅的杂文集《且介亭杂文》。鲁迅先生在文中告诉我们对待文化遗产该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态度。D.《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作者范晔,字孟坚,东汉人,著名史学家和文学家。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汉语虽然对于外来语以意译为主,音译词比重较小,但是数目也还是可观的。B.学习所取、交流所得,仍需经过自己文化传统这个“有机体”的消化、咀嚼和吸收,或者叫做整合,才会成为传统中的一个新成分,带来传统的变化。C.要不然,则当佳节大典之际,他们拿不出东西来,只好磕头贺喜,讨一点剩下的残羹冷炙做奖赏。D.文明是要经过历史的考验而存活下来,这一点我们还没有经历过。9、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①微信朋友圈中有少数人常把一些不经之谈当做新闻来分享;对某些言论不加分辨就转发到朋友圈中,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②八达岭老虎咬人事件发生后,被老虎咬得浑身遍体鳞伤的女子的悲惨遭遇让人痛心;缺乏理性的网民暴露出来的人性的丑恶更令人痛心。

③几年前,少不更事的孙杨曾因误服禁药被禁赛;在里约奥运会上,澳大利亚的霍顿借此骂孙杨为“骗子”,这种做法实在令人气愤。

④新闻评论也好,学术文章也好,写作时都要有的放矢,论证严密,语言要准确简洁,不能模棱两可,也不能繁文缛节。

⑤年轻人的一个优点就是不会由于世俗的约束而畏葸不前;而这种约束对于大多数成年人而言通常似乎又很难超越。

⑥新规划的311国道将经过襄城县多个村庄,县政府要求有关部门必须求田问舍,认真做好沿途的土地征用和住宅拆迁工作。A.①②⑤B.①③⑤C.②③⑥D.③④⑤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本文依时间顺序写了____三个故事。前两个故事写的是____的矛盾,侧重表现____的____,后一个故事写的是____的____矛盾,侧重表现____的____精神。11、《劝学》中作者连用“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揖”四个比喻,从见、闻、陆、水等方面阐明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利用和借助外界条件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说明人借助学习,就能弥补自己的不足,取得更显著的成效。最后由此得出结论:____,____。12、庄子,名____,____中期____国人,他继承并发展了____的思想,为____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13、中国是一个有着尊师传统的国家,韩愈在《师说》中指出教师作用的一句是:“____,____”14、《非攻》这个题目中,非的意思是____,非攻的意思是____。15、请根据下列语句;给“博客”下定义。要求:必须为单句,语序合理,不得丢掉语句中的信息(可增删词语)。

①博客是一种简便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

②博客的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

③博客能通过评论等形式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

④博客都能提供符合通用标准的内容摘要。

定义:____。16、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南方的受灾情况,并着眼将来提出相关建议。

我国南方地区出现入冬以来最大幅度的降温和雨雪天气。

湖南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长达10余天的雨雪;低温天气;1359.5万人受灾,被大雪围困30.7万人;困灾倒塌房屋1.1万间,死亡大牲畜3.3万头。

湖北先后发生2次大到暴雪。持续雨雪低温天气使全省810万人受灾;转移群众7.64万人。蔬菜运不进来;武汉农产品市场“涨”声如潮,每斤小白菜的价格从1元多涨每斤3.5元。

贵州省500千伏“日”字形环网被完全破坏;全省最多时有18个县完全停电。贵州省24日宣布全省进入大面积二级停电事件应急状态。12日以来,贵州省滞留在各条公路上的司乘人员一度多达10余万人。

安徽全省已有16个市发生雪灾;受灾人口340多万,倒塌房屋5144间。

概括:____。(不超过20字)

建议:____。(不超过40字)17、____,不是清泉,是天上虹____,沉淀着彩虹似的梦。18、我国现代小说中,祥林嫂、翠翠、方鸿渐依次是《祝福》《边城》《____》中的主人公。评卷人得分三、多选题(共9题,共18分)19、步出城东门【汉】无名氏步出城东门,遥望江南路。前日风雪中,故人从此去。我欲渡河水,河水深无梁。愿为双黄鹄【注】,高飞还故乡。【注】黄鹄:传说中的大鸟,一举千里,仙人所乘。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具有一种近于民歌的素朴风格,很耐人寻味。话不在多,意不在巧;平平淡淡地说来,却如一曲纯净的旋律,一往情深。B.开头两句写主体人物的活动,交代了抒情主人公的立足点和遥望的方向,为下文抒发思想情感作铺垫。C.这首诗上半部分写送客的感受,下半部分主要写欲归不能的愁绪。E.最后两句写自己的美好愿望,含蓄地抒发了回乡的渴望。在前几句凝滞之后,忽然开展,高飞于千里之外,诗境开阔。E.最后两句写自己的美好愿望,含蓄地抒发了回乡的渴望。在前几句凝滞之后,忽然开展,高飞于千里之外,诗境开阔。20、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中旬),早饭后,宝玉携了一套《会真记》,走到沁芳闸桥边桃花底下一块石上坐着,展开《会真记》,从头细玩。正看到“落红成阵”,只见一阵风过,把树头上桃花吹下一大半来,落的满身满书满地皆是。宝玉要抖将下来,恐怕脚步践踏了,只得兜了那花瓣,来至池边,抖在池内。那花瓣浮在水面,飘飘荡荡,竟流出沁芳闸去了。回来只见地下还有许多,宝玉正踟蹰间,只听背后有人说道:“你在这里作什么?”宝玉一回头,却是林黛玉来了,肩上担着花锄,锄上挂着花囊,手内拿着花帚。宝玉笑道:“好,好,来把这个花扫起来,撂在那水里。我才撂了好些在那里呢。”林黛玉道:“撂在水里不好。你看这里的水干净,只一流出去,有人家的地方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遭蹋了。那畸角上我有一个花冢,如今把他扫了,装在这绢袋里,拿土埋上,日久不过随土化了,岂不干净。”宝玉听了喜不自禁,笑道:“待我放下书,帮你来收拾。”黛玉道:“什么书?”宝玉见问,慌的藏之不迭,便说道:“不过是《中庸》《大学》。”黛玉笑道:“你又在我跟前弄鬼。趁早儿给我瞧,好多着呢。”宝玉道:“好妹妹,若论你,我是不怕的。你看了,好歹别告诉别人去。真真这是好书!你要看了,连饭也不想吃呢。”一面说,一面递了过去。林黛玉把花具且都放下,接书来瞧,从头看去,越看越爱看,不到一顿饭工夫,将十六出俱已看完,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宝玉笑道:“妹妹,你说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宝玉笑道:“我就是个‘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倾国倾城貌’。”林黛玉听了,不觉带腮连耳通红,登时直竖起两道似蹙非蹙的眉,瞪了两只似睁非睁的眼,微腮带怒,薄面含嗔,指宝玉道:“你这该死的胡说!好好的把这淫词艳曲弄了来,还学了这些混话来欺负我。我告诉舅舅舅母去。”说到“欺负”两个字上,早又把眼睛圈儿红了,转身就走。宝玉着了急,向前拦住说道:“好妹妹,千万饶我这一遭,原是我说错了。若有心欺负你,明儿我掉在池子里,教个癞头鼋吞了去,变个大王八,等你明儿做了‘一品夫人’病老归西的时候,我往你坟上替你驮一辈子的碑去。”说的林黛玉嗤的一声笑了,揉着眼睛,一面笑道:“一般也唬的这个调儿,还只管胡说。呸,原来是苗而不秀,是个‘银样蜡枪头’。”宝玉听了,笑道:“你这个呢?我也告诉去。”林黛玉笑道:“你说你会过目成诵,难道我就不能一目十行么?”宝玉一面收书,一面笑道:“正经快把花埋了罢,别提那个了。”二人便收拾落花,正才掩埋妥协,只见袭人走来,说道:“那里没找到,摸在这里来。那边大老爷身上不好,姑娘们都过去请安,老太太叫打发你去呢。快回去换衣裳去罢。”宝玉听了,忙拿了书,别了黛玉,同袭人回房换衣不提。这里林黛玉见宝玉去了,又听见众姊妹也不在房,自己闷闷的。正欲回房,刚走到梨香院墙角上,只听墙内笛韵悠扬,歌声婉转。林黛玉便知是那十二个女孩子演习戏文呢。只是林黛玉素习不大喜看戏文,便不留心,只管往前走。偶然两句吹到耳内,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林黛玉听了,倒也十分感慨缠绵,便止住步侧耳细听,又听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听了这两句,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道:“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想毕,又后悔不该胡想,耽误了听曲子。又侧耳时,只听唱道:“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听了这两句,不觉心动神摇。又听道:“你在幽闺自怜”等句,越发如醉如痴,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块山子石上,细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个字的滋味。忽又想起前日见古人诗中有“水流花谢两无情”之句,再又有词中有“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之句,又兼方才所见《西厢记》中“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之句,都一时想起来,凑聚在一处。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节选自《红楼梦》第23回)下列对这篇选文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A.宝玉深知《西厢记》是禁书,也知道《中庸》《大学》是该读之书,可他还是偷偷阅读,正表明了宝玉对封建礼教的反叛和对自由对爱情的向往。B.黛玉微腮带怒,薄面含嗔,转身就走,要到贾政和王夫人跟前告状,既要躲开口没遮拦的贾宝玉,又要避免把这个敏感的话题进行下去。C.宝玉惜花,将花瓣抖落池内,随流水而去;黛玉惜花,以土掩埋,不让被外面的污水糟蹋。两人做法不同,体现的是两人观点分歧和性格差异。E.从读《西厢记》到赏《牡丹亭》,层层推进,黛玉对自己命运的认识一步步模糊起来。这于花柳繁华之时唱出的悲歌,更令人痛心。E.从读《西厢记》到赏《牡丹亭》,层层推进,黛玉对自己命运的认识一步步模糊起来。这于花柳繁华之时唱出的悲歌,更令人痛心。21、乡村四月

(宋)翁卷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山雨

(宋)翁卷

一夜满林星月白,亦无云气亦无雷。

平明忽见溪流急,知是他山落雨来。下列对这两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一前两句写自然景象,视觉与听觉结合,突出水乡初夏生机之景,为后两句作铺垫。B.诗一中的“子规声”暗寓悲伤之意,引出后两句对农事繁忙的叙述,同情农人的辛苦。C.诗一不正面直说人们太忙,却说闲人很少,使全诗意境色调和谐,显得更加从容恬静。E.诗二在跳动的景物描写中透露人物的心理,“忽见”表现作者由惊喜到惊奇,耐人寻味。E.诗二在跳动的景物描写中透露人物的心理,“忽见”表现作者由惊喜到惊奇,耐人寻味。22、薄幸•送安伯弟韩元吉送君南浦。对烟柳、青青万缕。更满眼、残红吹尽,叶底黄鹂自语。甚动人、多少离情,楼头水阔山无数。记竹里题诗,花边载酒,魂断江干春暮。都莫问、功名事,白发渐、星星如许。任鸡鸣起舞,乡关何在,凭高目尽孤鸿去。漫留君住。趁酴醿香暖,持杯且醉瑶台露。相思记取,愁绝西窗夜雨。注:韩元吉,河南许昌人,是南宋初期主战派人物之一。下列选项中,对本词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词一开头开门见山,迅速入题。“南浦”两字是人们抒发惜别之情的常见意象,令读者感受到一股感伤的意味。B.“青青万缕”描写满眼的绿柳,让人产生分别的感伤的联想。“更满眼、残红吹尽”,使人去想象那残花在枝头片片被吹落的景象,增添了感伤的气氛。C.“记竹里题诗”三句中“载酒”“题诗“,是文人常见的交往活动。“魂断”二字,是“悲哀”的意思,直言今日别离的苦痛。E.词的上阙主要写离别,下阙主要是抒发感慨。全词写眼前景当下事,感情深挚,读来有一种苦涩的韵味。E.词的上阙主要写离别,下阙主要是抒发感慨。全词写眼前景当下事,感情深挚,读来有一种苦涩的韵味。23、古代诗歌阅读西江月题溧阳三塔寺【宋】张孝祥。

问讯湖边春色,重来又是三年。东风吹我过湖船,杨柳丝丝拂面。世路如今已惯,此心到处悠然。寒光亭下水如天,飞起沙鸥一片。(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______A.“问讯湖边春色”写作者重游三塔湖如遇古人,故而问候湖边的春色,表达出词人主动前来探望的殷切心情。B.“重来又是三年”写出两次游湖相距的时间,表达了故地重游的感慨,而且暗示了其间经历了多少波折变幻。C.“东风吹我过湖船”,写东风浩荡,吹着我的小船,表现了东风的强劲。表达了超脱尘网,得其所哉的无限快意。E.“此心到处悠然”是说他对世事已经淡漠,只好到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解脱,去追求舒畅闲适。(2)请对“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两句加以赏析。E.“此心到处悠然”是说他对世事已经淡漠,只好到大自然的美景中寻求解脱,去追求舒畅闲适。(2)请对“寒光亭下水连天,飞起沙鸥一片”两句加以赏析。24、世上从此无真人

熊十力十六、七岁就开始了游学乡间的生活,邻县有一位举人进京会试,购回一些新书,他常去借阅,得以阅读维新派变法的论文与奏章,接受了维新思想。他知道世变日剧,产生了关怀国政时局的冲动。1901年,清廷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熊十力愤然参加武昌新军,组织了黄冈军学界讲习社,积极在新军中宣传革命。他一腔热血,为民族复兴,为革新政治而奔走。武昌起义爆发,辛亥革命胜利,但果实很快被袁世凯篡夺。熊十力对政治很失望。他原来以为,政治革命理当促进道德进化,然而他看到的是,政治是肮脏的交易,道德沦丧,民生凋敝。他深感“革政不如革心”,慨然弃政向学,专门研读儒佛,探讨宇宙人生的大本大源,努力增进国民的道德,重建民族精神。自此他置身于政治之外,专力做学问。熊十力执教于天津南开中学时,与梁漱溟会面,此后二人结下了深厚友谊。经梁漱溟介绍,熊十力到南京内学院师从佛教唯识学大师欧阳竟无,对佛学有了更进一步的专业精研。1922年到北京大学任教,在北大“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学术环境中逐步走上了“成一家之言”的道路。1926年是熊十力学术生涯中重要的转折点,这一年修订印行的《唯识学概论》,标明他已离开了欧阳竟无的唯识学,而以儒家哲学立场怀疑、批判佛家唯识学,以中国哲学的体用观作为自己立说的基点。1932年,熊十力的哲学代表作《新唯识论》在杭州刊印行世,熊氏哲学体系正式确立起来,“新唯识论”哲学思想体系建构宏伟,富有创发。佛学界立即对熊著展开了严厉批评,他以“吾爱吾师,尤爱真理”的信念对待师友们的批判,并一一进行反驳。抗战胜利后,熊十力回到武汉。他这一生有一个梦,就是由自己来主持一个民间的哲学研究所,可惜经费无从着落。此时,他名气大振,弟子徐复观是国民党高官,蒋介石两次拨款资助他办研究所,都被严词拒绝。徐复观替蒋送给他100万元支票,熊十力盛怒,破口大骂徐复观和蒋介石,声音之大,自后山传到院里。一次,王元化来访,他正在沐浴,招呼王进门,自己赤身坐澡盆之中,与王谈话,一派魏晋风度。哲学家牟宗三记叙与老师熊十力的初见,熊十力“胡须飘飘,面带病容,头戴瓜皮帽,言谈中,忽一拍桌子,大喊:“当今之世,讲晚周诸子,只有我熊某能讲,其余都是混扯。”熊十力,眼睛瞪起,“目光清而且锐,前额饱满,口方大,颧骨端正,笑声震屋宇,直从丹田发”。此情此景此人,牟宗三以“真人”二字冠之。熊十力是我国现代哲学史上最具有原创力的哲学家。他奠定了现代新儒学思潮的哲学形上学基础,他的“体用不二”之论,成为当代新儒学思潮“重立大本、重开大用”和“保内圣,开新外王”的基本思想间架。面对西学的冲击,在儒学价值系统崩坏的时代,熊十力重建儒学本体论,重建中国文化的主体性。他的学生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正是沿着他开创的精神方向和他奠立的基础加以发挥、扩展、深化、扬弃,学界把他们师徒视为现代新儒学思潮的中坚。他一生为学,融贯中西,摒弃陈说,绝少依傍,以广阔的文化视野、独具的哲人慧思,提出并力求解决的人生问题与文化问题,为世人开创了一条探寻价值的新路,具有普遍的世界意义。正因为如此,熊十力的哲学思想才在海内外学术界引起越来越广泛的重视。观其一生,“以理想滋润生命,以生命护持理想”,对传统文化深挚的爱,使他虽长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饱受贫困,仍以忧乐圆融的情怀,肩负起振兴中华文化的责任。(摘编自郭齐勇《熊十力传》)相关链接:①熊十力(1885-1968),湖北省黄冈县人。著名哲学家,新儒家开山祖师,国学大师,著有《新唯识论》《原儒》《体用论》《明心篇》《佛教名相通释》《乾坤衍》等书。其学说影响深远,在哲学界自成一体。(摘自《辞海》第六版)②与先生结识四十余年,由于先生与我彼此性格不同,虽同一倾心东方古人之学,但在治学谈学上却难契合无间。先生著作甚富,每出一书我必先睹,我读之,深深叹服。(摘自梁漱溟《忆熊十力先生》)下列对材料的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熊十力以广阔的文化视野,通达、高远的哲学观为中国哲学走向世界提供了思想资源,重建儒学本体论,自觉肩负振兴文化的责任。B.熊十力的哲学代表作《新唯识论》发表,受到佛学界严厉批评,对此,他逐一进行反驳,这说明熊十力固执己见,恃才傲物。C.熊十力赤身坐在澡盆里和王元化交谈,颇有魏晋风度;与牟宗三初见,目光清且锐,笑声震屋宇,说明他天性旷达,不喜雕饰。E.熊十力带领他的学生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一起重建儒学本体论,使中华文化免遭西学冲击,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开启了新的路径。E.熊十力带领他的学生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一起重建儒学本体论,使中华文化免遭西学冲击,为中国哲学的发展开启了新的路径。25、材料一:2013年9月、10月,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2015年12月22日,习近平主席致信祝贺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________。习近平强调,当前,中医药振兴发展迎来天时、地利、人和的大好时机,希望广大中医药工作者增强民族自信,勇攀医学高峰,深入发掘中医药宝库中的精华,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推进中医药现代化,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切实把中医药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2017年1月18日,习近平主席在瑞士日内瓦访问世界卫生组织并会见陈冯富珍总干事。习近平强调,中国同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堪称典范。中国欢迎世界卫生组织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共建“健康丝绸之路”。中国愿同世界卫生组织加强协作,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作出努力。陈冯富珍表示,世界卫生组织赞赏中国在全球卫生安全和卫生治理领域的领导能力,愿加强同中方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合作,以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健康卫生水平。会见后,习近平和陈冯富珍共同见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一带一路”卫生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等协议的签署。

材料二荷兰一位叫哈利的肝癌患者陷入深度昏迷,西医几乎已无能为力,家人情急之下把哈利送到了林国明的诊所。林国明诊断后开出中药处方,哈利连服三剂后,奇迹般地苏醒了。此事轰动了布鲁塞尔,林国明诊所一炮打响。长期受腰痛困扰的比利时前国王阿尔贝二世听闻此事,专门致信表达了想尝试中医治疗的愿望。如今,林国明的诊所早已得到比利时医学会的承认,并列入了医保名录。从“将信将疑”到“国王想预约”,随着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辨证论治、疗效显著且副作用小等优势正为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所了解并接受,中医药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的疗效和作用日益得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的认可和接受。如青蒿素快速防治疟疾技术方案在东南亚、非洲等疟疾高发地区的应用,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

材料三2016年12月发布的《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显示,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中外政府已签署专门的中医药合作协议86个,中国政府支持已经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建设了16个中医药海外中心。每年约13000多名留学生来华学习中医药,约20万人次境外患者来华接受中医药服务。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办了数百所中医药院校。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103个会员国认可使用针灸,18个国家和地区将针灸纳入医疗保险体系。中药逐步进入国际医药体系,已在俄罗斯、古巴、越南、新加坡和阿联酋等国以药品形式注册。2015年屠呦呦研究员因发现青蒿素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2010年针灸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黄帝内经》《本草纲目》列入世界记忆名录。2009年国际标准化组织成立中医药技术委员会,已陆续制定颁布7项中医药国际标准。2012年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传统医学首次纳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疾病分类代码。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最恰当的两项是()()A.上述几则材料传递的重要共同信息是“中医药”与“一带一路”。“中医药”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建设助推“中医药”振兴发展。B.材料一是几段新闻短讯,言简意赅,侧重说明没有习近平主席的这些努力,就没有材料三所列举的中医药发展的现有成果。没有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就没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的健康。C.材料二注重用事实来说话,在防治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重大疾病中,西医药的劣势恰是中医药的优势,实实在在的疗效赢得民众信任,推动中医药的传播。案例真实生动,以点带面,让人信服。E.同是间接引用,材料一多粗略述说,材料三却注重细腻。仔细分析材料三,“183个国家”只有“16个海外中心”,“2009年成立”迄今只有“7项国际标准颁布”,用细节暗示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艰难,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E.同是间接引用,材料一多粗略述说,材料三却注重细腻。仔细分析材料三,“183个国家”只有“16个海外中心”,“2009年成立”迄今只有“7项国际标准颁布”,用细节暗示中医药“一带一路”发展艰难,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26、辋川别业①王维不到东山②向一年,归来才及种春田。雨中草色绿堪染,水上桃花红欲燃。优娄③比丘经论学,伛偻丈人乡里贤。披衣倒屣④且相见,相欢语笑衡门⑤前。【注】①别业:别墅。②东山:指辋川别业所在的蓝田山。③优娄:释迦牟尼的弟子,此处指佛教僧人。④倒屣:急于出迎,把鞋倒穿。《三国志》卷二十一《魏志·王粲传》:“献帝西迁,粲徙长安,左中郎将蔡邕见而奇之。时邕才学显著,贵重朝廷,常车骑填巷,宾客盈坐。闻粲在门,倒屣迎之。粲至,年既幼弱,容状短小,一坐尽惊。邕曰:‘此王公孙也,有异才,吾不如也。’”后因以形容热情迎接。⑤衡门:横木为门。指简陋的房屋。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写作者未到辋川将近一年,回来时正好赶上春耕的农忙季节,自然点出节令。B.颔联以夸张手法突出的红绿二色,表现了辋川春意之浓,体现了王维诗“诗中有画”特点。C.颈联写和尚讲学论经,驼背的老人也是乡里的贤者,意在表现辋川的人杰地灵。E.这首诗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借景抒情和用典抒情相结合,意境优美,抒情自然。E.这首诗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借景抒情和用典抒情相结合,意境优美,抒情自然。27、庭中有奇树①《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②

攀条折其荣③;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注]①奇树:犹“嘉木”,美好的树木。②发华滋:花开得正繁盛。滋,当“繁”解释。③荣:犹“花”。下列对本诗内容和手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别离的痛苦;同时奇树的欣欣向荣也与孤居无依的守望者清凉孤独形成对照。B.三、四句是说女主人公在不经意间受到了绿叶繁花的逗引,不禁吃惊日子过得飞快,于是想到折花送给远游的丈夫。C.五、六句是写“奇树”的花朵是那样的美丽,那样的芬芳,无奈“路远莫致之”,相隔的路途太遥远,根本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里。折花寄相思的愿望不能实现,着实令人惋惜。这两句运用的是对比的手法。E.整首诗围绕着折花这一主题展开,把那相思之苦藏在那似乎毫不相干的奇树的花叶枝条里,收到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E.整首诗围绕着折花这一主题展开,把那相思之苦藏在那似乎毫不相干的奇树的花叶枝条里,收到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评卷人得分四、诗歌鉴赏(共2题,共16分)28、春游湖徐俯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1)“夹岸桃花蘸水开”一句中最传神的字是哪一个?请简要分析。(2)富有理趣是宋诗的一大特色,请简要分析“春雨断桥人不度,小舟撑出柳阴来”中蕴含的道理。2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

清平乐。

宋•晏殊。

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山。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枚小富浓睡。

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两项是______

A.词的上阕起首二句在写景中点明时间;渲染环境。古代以阴阳五行解释季节演变,秋属金,故称秋风为金风。

B.“细细”“叶叶”两组叠字;音律谐婉。“细细”写出了秋风的萧飒之感,“叶叶”描写片片叶子飘落的景象。

C.古人将“梧桐”与“秋”放一起;情感都较为凄凉,如李煜的《乌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晏殊这首词也不例外。

D.“绿酒”一句;用了“初”和“易”字,表明浅尝辄醉,虽是淡淡一笔,却是陪笔,至“一枕小窗浓睡”才写出此阕的主旨。

E.这首词作者从梧桐;紫薇等景物的变易和主人公细微的感觉着笔;语意含蕴,声调自然。

(2)请从景和情的角度赏析词的下阕。评卷人得分五、默写(共4题,共16分)30、默写。

(1)子曰:“三人行;______。择其善者而从之,______。”(《论语•述而》)

(2)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地崩山摧壮士死,______。(李白《蜀道难》)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______,晦明变化者,______。(《欧阳修《醉翁亭记》)31、(1)《登高》中诗人远离故乡;又处暮年,表达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锦瑟》中借南海鲛人和蓝田美玉的遭遇表现作者可望而不可即的理想境界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蜀道难》一诗中摹写行人艰难的步履;惶恐的神情思维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女不愿出场但又盛情难却的矛盾心情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邻船寂静,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带给人们的强大感染力。32、(1)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______。(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_____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李白《蜀道难》)

(3)无边落木萧萧下;______。(杜甫《登高》)

(4)______;犹抱琵琶半遮面。(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5)______;望帝春心托杜鹃。(李商隐《锦瑟》)

(6)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7)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______。(朱柏庐《治家格言》)(8)任凭弱水三千,______。(曹雪芹《红楼梦》)33、名句名篇默写:

请补写出下列名句:

(1)______。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沁园春•长沙》)

(2)曾记否;______,______?(《沁园春•长沙》)

(3)她静默地远了;远了,______(《雨巷》)

(4)______;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再别康桥》)

(5)若不阙秦;将焉取之?______,______。(《烛之武退秦师》)

(6)高渐离击筑,______,______,______。又前而为歌曰:(《荆轲刺秦王》)评卷人得分六、写作题(共2题,共16分)34、作文北方,春天脚步匆匆,但也会在我们的心中留下痕迹。请同学们用二到三件事写出对春天的感受。要求:1.字数控制在800—1000之间;2.使用“以小见大”的手法;3.题目自拟;4.立意自定。35、“挥手自兹去”出自李白《送友人》;意思是“挥挥手,从此离开”。初读,平淡无奇;细品,意蕴丰厚。《孤独之旅》中,杜小康战胜孤独,走向成熟,告别原来的自己,挥手自兹去;《最后一课》里,小弗朗士幡然醒悟,悄然蜕变,远离过往的生活,挥手自兹去“挥挥手,从此离开”的,也许是一个人,一个地方,一段时光;“挥挥手,从此离开”时,或许有一点无奈;一丝洒脱、一份期待

请以“挥手自兹去”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③不少于7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C【分析】A、咸____维新(yù)B、心潮澎____(pài)D、敷衍____责(sè)暴____(tiǎn)天物【解析】【答案】C2、C【分析】C《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

故选:C.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重要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

《高老头》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创作的长篇小说,成书于1834年.该讲述主人公高老头是法国大革命时期起家的面粉商人,中年丧妻,他把自己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两个女儿身上,为了让她们挤进上流社会,从小给她们良好的教育,且出嫁时给了她们每人80万法郎的陪嫁,可他的两个女儿生活放荡,挥金如土他的爱轻而易举就被金钱至上的原则战胜了.这部作品在展示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方面,在反映作家世界观的进步性和局限性方面,在表现《人间喜剧》的艺术成就和不足之处方面,都具有代表意义.其艺术风格是最能代表巴尔扎克的特点的作品之一.【解析】C3、【小题1】D【小题2】A【分析】此题考查把握修辞手法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常用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常用的表达技巧包括渲染、衬托、烘托等,要结合文中诗句理解。D项,没有起兴,故选D。

本题综合考查对诗歌内容、手法和人物形象理解和赏析的能力。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人物形象结合文章内容把握。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A项,“着意的妆束意在掩饰被休的屈辱并试图打动焦仲卿”错误,文中没有说“屈辱”和“试图打动”,故选A。解和赏析的能力。考生在作答这类试题的时候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人物形象结合文章内容把握。这样就能很好的作答这类试题。A项,“着意的妆束意在掩饰被休的屈辱并试图打动焦仲卿”错误,文中没有说“屈辱”和“试图打动”,故选A。

诗歌内容、手法和人物形象理【解析】。【小题1】D【小题2】A4、D【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A.搭配不当,“维护合理要求”动宾搭配不当,可把“和合理要求”去掉;B.成分残缺,去掉“由于”;C.结构混乱,“围绕着现代人和古老文物之间的对照互动为核心命题”句式杂糅,应改为“围绕着现代人和古老文物之间的对照互动这一核心命题”或“以现代人和古老文物之间的对照互动为核心命题”。故选D。【解析】D5、D【分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鉴赏能力。要注意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逐个排除选项,筛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综合分析此题各选项可知:​D项,“详细完整”不对,而是跳跃性结构,从一个典型场景跳到另一个典型场景。故选D。【解析】D6、B【分析】此题考查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秋草,枯黄哀败之色,用它作陪衬,能恰当地表现出秋的悲凉。故选B。【解析】B7、D【分析】本题考查考生识记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能力。考生根据自己平时积累的知识回答即可。D项作者班固。故选D。

【解析】D8、D【分析】A.语序不当;前后分句主语不一致,关联词应在主语之前,故应把“虽然”调至“汉语”之前。

B.语序不当;“消化;咀嚼和吸收”先后逻辑顺序颠倒,可将“消化”与“咀嚼”对调顺序。

C.成分赘余;“残羹冷炙”指吃剩的饭菜,与前面“剩下的”重复,可去掉“剩下的”。

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辨析病句常用方法有:

(1)梳理枝干法。即用语法分析的方法;依次检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分。

(2)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看句子是否合于语言习惯。可与语法分析配合使用。

(3)造句类比法。对语感判断或语法分析仍吃不准的句子;可仿原句的结构造一个日常用的句子,比较得出结论。

(4)逻辑分析法。主要从概念;判断、推理等方面考虑句子是否得当;句间关系、前后顺序等是否合理。

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复句中两个分句用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应在主语后边;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应在分句主语前面。如果颠倒,就属关联词语位置不当。如:

由于技术水平太低;这些产品质量不是比沿海地区的同类产品低,就是成本比沿海的高。

这个句子中关联词“不是而是”连接的两个分句的主语分别是“质量”和“成本”,主语不同,关联词应在分句主语前面,所以“不是”应调到“质量”前。【解析】D9、B【分析】①不经之谈:经;通常的道理;法则等;谈,话。指荒唐的没有根据的言论。

②遍体鳞伤:全身都受了伤;伤痕像鱼鳞一样密,形容伤的很重,此处“遍体”与“浑身”重复。

③少不更事:少;年轻;更,经历。年纪轻,没有经历过什么事情。指经验不多。

④繁文缛节:指繁琐的仪式和礼节;该句把“繁文缛节”理解为语言繁琐;啰唆,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

⑤畏葸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⑥求田问舍:比喻只知谋置产业;胸无大志。句子说的是相关部门应该做好拆迁工作,并非说的是胸无大志,这里误解了成语意思。

故选:B。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相关成语的意思;正确辨别他们的感情色彩;修饰对象、使用范围等.解答时联系上下文,从词语与语境的语意关系、搭配关系等方面筛选,再运用排除法排除不符合句意的选项.

此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成语)的能力.在平时的复习中应养成规范使用汉语言文字的习惯,不要被一些媒体的错误用法所误导,并注重积累.积累一些常见的近义词、易错词,注意区分近义词中不同语素的含义,做题时根据语境分析哪个更合适;更重要的是在阅读中培养语感,注意基本词语使用的语境.【解析】B二、填空题(共9题,共18分)10、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刎颈之交赵国与秦国蔺相如机智勇敢廉蔺蔺相如爱国【分析】【分析】本文依时间顺序写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刎颈之交三个故事。前两个故事写的是赵国与秦国的矛盾;侧重表现蔺相如的机智勇敢,后一个故事写的是廉与蔺的矛盾,侧重表现蔺相如的精神爱国。

【点评】本题是考查学生对课文理解的程度,根据相应语境稍加分析,便可得出答案。1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分析】本题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考点,侧重“识记”能力的考查,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音近字、形近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本题要特别注意“生”“假”字的写法平时常积累,边读边写,记熟练后自我默写检测,争取句句过关。12、周战国宋老子道家【分析】【分析】庄子;名周,战国中期宋国人,他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为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对相关文学常识的识记、掌握能力。要求学生学习时要准确记忆相关地作家、作品常识以及所涉及到的问题方面的常识。13、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分析】“名篇”是指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有突出地位的篇目,一般为教材中要求背诵的篇目,“名句”,是指那些广泛流传的诗文、格言、警句等。从历年高考题来看,名篇名句考查的内容基本上诗词文兼顾,立足课内,也涉及少量课外名句。从考查的倾向来看,主要是富有教育意义和警策作用的哲理句。本题要注意几个重点字的写法,如:受、惑。14、非难、责怪谴责攻打别国的侵略战争【分析】【分析】《非攻》的意思是“非难;责怪”这是作者的观点;谴责攻打别国的侵略战争。

【点评】《非攻》是墨家学派的重要观点,也就是反对战争。15、博客是一种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可通过评论等形式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的,有符合通用标准的内容摘要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分析】【分析】博客是一种内容按照时间顺序排列;并且不断更新,可通过评论等形式实现作者与读者的交流的,有符合通用标准的内容摘要的网站内容管理系统。

【点评】下定义也是压缩语段的一种形式,只是它要求找出概念的本质属性,必须是单句形式。16、时间长,范围广,人数多,程度重,损失大。构建完善的特大灾害预警体系,提高承载能力,以便及时有效地应对特大自然灾害。【分析】【分析】内容概括要找到主体与主体特征。建议要对应问题;要具体可行。

【点评】考查语言表达能力,具体考查概括能力与分析能力。17、那榆阴下的一潭揉碎在浮藻间【分析】“阴”易写成“荫”,“藻”易错成“澡”。此类题目要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尤其是注意一些生僻字,近似字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或漏字、多字。现当代的文学常识,同学可以列一个简单表格,重要的的作家其实只有二十几个。18、《围城》【分析】【分析】这道题目的字迹一定要工整清楚,严禁潦草,切勿卖弄。严禁空白。三、多选题(共9题,共18分)19、AE【分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鉴赏能力。要注意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逐个排除选项,筛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本题中,综合分析各选项可知:A项,这首诗是五言古体诗;E项,最后两句直抒胸臆,抒情热烈,选项中“含蓄”的表达有误。故选AE。【解析】AE20、AD【分析】此题考查对文章的综合理解和分析能力。一般错误的选项的命题都会有明显的漏洞,或文意、或手法。要仔细阅读文章找到这些问题。B.黛玉并不是真的“告状”“躲开”。C.“观点分歧和性格差异”有误。E.黛玉对自己命运的认识一步步清晰起来。故选AD。【解析】AD21、BE【分析】此题综合考查综合赏析诗歌的能力。此题从选项设置来看,分别是从词语、诗句、表现手法等方面来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要在整体感知与把握诗歌内容大意的基础上,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分析判断。​B.此处“子规声“暗寓催耕之意.而“同情农人的辛苦“错,应是表达对农人勤劳的赞美;E.应是“由惊奇到惊喜”。故选BE。【解析】BE22、CE【分析】略【解析】CE23、CD【分析】(1)C项;东风“浩荡”“强劲”错,“东风”句,表现的是春风的轻柔;友好;D项,不是比喻,是拟人。

(1)CD

译文:

问候这湖中的春水;岸上的春花,林间的春鸟,你们太美了,这次的到来距前次已是三年了。东风顺吹,我驾船驶过湖面,杨柳丝丝拂面,似对我的到来表示欢迎。

人生道路上的曲折;沉浮我已习惯;无论到哪里,我的心一片悠然。寒光亭下,湖水映照天空,真是天水一色,水面上飞起一群沙鸥。

赏析:

起首二句;直接描述自己时隔三年旧地重游的怀恋心境。“问讯”,表达出词人主动前来探望的殷切心情。“湖边”,点明远道而来,刚至湖岸,为下文乘船游湖作铺垫。“春色”,形容万紫千红的美好春景,乃下文“东风”;“杨柳”之引笔。“重来”,说明是再次来此,表明“问讯”实是有意重访。“又是三年”,不仅突出相别的确切时间,而且暗示其间经历了人生的多少波折变幻;一个“又”字,内涵复杂,既包含了对时光流逝的叹惜,对历经坎坷的感慨,也包含了对湖边春色的怀恋,对再次来此的欣喜。词人酷爱自然之情,潇洒出尘之姿,就在这质朴明快、语近情深的起句中脱颖而出,奠定了全词飘逸清朗的基调。

如果说起首两句是从词人有意重访的角度而言;三四两句则从客观风物欢迎自己的角度下笔,描画出上船离岸乘风过湖的情景。“东风”;“杨柳”,都紧承“春色”发展而来。东风似乎有意,轻轻吹拂,送我渡过湖波;杨柳似乎含情,微微摆动,丝丝擦着我面。词人不说船乘风势,人触柳丝,而说风助船行,柳拂人面,正是注情于物的拟人写法,从而创造出一个物我合一、通体和谐的艺术境界。词人那种超脱尘网、得其所哉的无限快意,就这样得到了淋漓酣畅的表现。

上片以作者自己与风物的互相映衬;表达了重访三塔湖离岸登船之际的快意感受;下片则以世路与湖亭的强烈对比,抒发了置身寒光亭时的悠然心情。

“世路”二句;暗承上片“过湖”,由描述转入议论,看似语意突兀,实是一脉相通。“世路”,是一条政治腐败;荆棘丛生的路,与眼前这东风怡人、杨柳含情的自然之路岂能相提并论。然而,词人说是“如今已惯”,这不仅表明他已历尽世俗道路的倾轧磨难,对权奸的打击、社会的黑暗业已司空见惯,更暗寓着他已看透世事、唾弃尘俗的莫名悲哀和无比忧愤。因此,“此心到处悠然”,也就不仅在说自己的心境无论到哪儿总是悠闲安适,更包含着自己这颗备受折磨、无力回天的心只能随遇而安、自寻解脱了。词人由爱国志士而成江湖处士,无奈去到和谐美好的大自然中寻求解脱,内心悲愤难言,却说“到处悠然”,可谓语近旨远,沉郁至极,与那“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辛弃疾先后同调,从而铸成凝聚全词主旨的警句。

结尾两句;词人撇开“世路”,来到寒光亭上,只见寒光亭下的湖水一碧万顷,犹如辽阔无际的蓝天;在这明丽如画的水天之间,一群沙鸥展翅飞起,自由翱翔。这一静一动;点面交映的画面,充满了蓬勃的生气,陶醉着词人的心胸。特别是沙鸥飞起的镜头,不仅使整个画面灵动起来,更寄寓着“鸥鸟忘机”(典出《列子•黄帝》)与鸥同盟的深意。如果说上片以问讯春色和风物含情写出了物我一体的美妙境界,那么,下片就以唾弃世路和同盟鸥鸟表露出投身自然的悠然心境。而这末尾两句,纯粹写景,以景结情,语淡意远,余味不尽。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学生赏析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按照题干要求;首先要抓住词句中的意象,展开联想,把这两句词所描绘的画面用优美的语言描绘出来;然后点明手法以及这种手法的艺术效果;最后阐明词句表达的思想情感。

鉴赏诗歌表达效果题的答题思路:一、结构上,作用有照应上文、引出下文等;二、手法上,从描写手法、抒情方式、修辞手法等入手,准确地指出用了何种手法,结合诗句,阐述这种手法,阐述此手法有效传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解析】CD24、AC【分析】此题综合考查把握传记内容的能力。这类题一般是对文章内容综合考核的题目,文章内容有文章细节和人物性格概括,细节可参考论述类问题阅读进行答题,人物性格分析要注意准确性,此题都是涉及文章细节的题目,需要逐项结合文本内容进行排查。B.“这说明熊十力固执己见,恃才傲物”错。原文第三段:以“吾爱吾师,尤爱真理”的信念对待师友们的批判。这体现他对真理的坚持。D.“性情相投”错。相关链接二中的表述为:“由于先生与我彼此性格不同”。E.“熊十力带领他的学生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一起重建儒学本体论”错。原文第五段:“熊十力重建儒学本体论”“他的学生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正是沿着他开创的精神方向和他奠立的基础加以发挥、扩展、深化、扬弃”。故选AC。

【解析】AC25、CD【分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及写法的能力。将选项和原文一一对照,切记一定要细心,要对那些似是而非的词语提起注意,对句子的理解要有全局意识,不可断章取义。本题中,A.材料主要反映中医药“一带一路”的提出、努力和成果等,“一带一路建设助推中医药振兴发展”缺乏证据。B.说法过于绝对。E.“同是间接引用”的判断,“用细节暗示”的说法,分析错误。故选CD。【解析】CD26、CE【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鉴赏能力。解答此类题,要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主旨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回归诗歌,寻找答题点;最后精读相关诗句,看所给选项的内容是否能在诗歌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诗歌内容合理地推断出来或者是否正确。​C项,颈联所写内容是列举来迎接诗人的僧俗高贤,意在表现乡人的热情以及诗人和他们关系的亲近;E项,“描写、抒情、议论相结合”欠妥,应为“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故选CE。【解析】CE27、BE【分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鉴赏能力。要注意在理解全诗意思的基础上,对诗歌的主题思想、意象及意境、表现手法、语言以及作者的情感等方面加以综合考虑。逐个排除选项,筛选出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综合分析此题各选项可知:B项,“不经意间”有误。既然是庭中奇树,女主人应是由意观看。E项,“折花”并非主题;应为“但感别经时”,即因为夫妻离别得时间相当长了,因为有感而发。故选BE。

【解析】BE四、诗歌鉴赏(共2题,共16分)28、略

【分析】这是一道炼字题。炼字类题目一般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该字的字典义+临时语境义,该字使用的表达技巧+表达效果,该字所传递的作者的情感、态度。蘸水——碰到了湖水。这句形容湖水高涨,使岸上低垂的桃花轻轻贴着水面开放。好就好在(1)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多);写出桃花娇艳欲滴的美丽。(2)表现了诗人看见小船撑出时的惊喜心情。

本题考查鉴赏诗句的能力。鉴赏理趣就是解读出诗中所花蕴含的道理。但这道理蕴含在对春景的描绘中,生动有趣。如:燕子来了,象征着春天的来临。“双飞燕子几时回”,一句问候,表达了诗人当时的惊讶和喜悦的心情。再放眼一看,果然春天来了,湖边的桃花盛开,鲜红似锦。一个“蘸”字,将桃花鲜艳水灵的神态表现得淋漓尽致,进而使人联想到水中桃花的倒影,和岸上的花枝连成一片,仿佛蘸水而开。后两句从过桥与乘舟两路写游湖之兴。雨后水涨,淹没小桥,只好舍桥登船,柳阴中撑出一叶小舟,使这次春游更富有情趣了。这首诗以清新的笔意写出江南水乡特有的风光,秀丽幽淡,虚实相生,让读者仿佛也能感受到柳阴中撑出的小船带来的喜悦。【解析】【小题1】“蘸”字。一方面生动形象地写出桃花开得繁密,把树枝压弯后贴着水面的情景(或:桃花倒映在水中,岸上、水中的桃花连成一片,充满了生机的情景)。另一方面也表明刚下过春雨,桃花是湿的,形象地表现了“桃花带雨”的动人神态、意趣;表达了作者喜悦的心情。【小题2】春水上涨,没过桥面,正当游人无法“渡”过之际,一只小船从柳阴深处撑过来。诗句告诉人们,困境中仍然蕴含着希望,也道出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哲理,体现了宋诗特有的理趣。29、BC【分析】(1)B.“写出了秋风的萧飒之感”错误;以“细细”状金风,就没有秋风惯有的那种萧飒之感,而显得平静;悠闲;C.“情感都较为凄凉”错误,晏殊此词写梧桐与秋,暗含淡淡的闲愁,写得平淡幽细而不凄凉。

(2)下片则是写次日薄暮酒醒时的感觉。词人一觉就睡了整整一个昼夜;睡极浓矣。浓睡中无愁无忧,酒醒后是什么样的情绪,他没有言明,只是通过他眼中所见的景象,折射出心情之悠闲,神态之慵怠,而结句中却仍反映出一点淡淡的哀愁。下片的两种花残,乃眼中所见。词人正是通过对周围事物的细微感觉,来表现他此际的情怀。日暮了,斜阳正照着阑干,正是“双燕欲归时节”。此意平平说来,似不相干语;没要紧语,但实际上,却用这样的语言来调和气氛,缓冲节奏,烘托情感。双双紫燕即将归巢了,这个景象便兴起词人独居无聊之感,于是他想到昨夜酒醉后原是一个人独宿。一种凄凉意绪、淡漠愁情,不禁流于言外。寓情于景,含蓄蕴藉。

答案:

(1)BC

(2)借景抒情;寓情于景;词人以精细的笔触,描写衰残的紫薇、木槿、斜阳照耀下的庭院等意象,通过主人公精致的小轩窗下目睹双燕归去、感到银屏微寒这一情景,营造了一种冷清索寞的意境,抒发了词人因节序更替、岁月流逝而引发的一丝淡淡的闲愁。

译文:

初秋的风;细细地吹过,梧桐树,叶叶飘落,多情善感的词人,已有一缕惊秋的感觉。绿酒新酿熟了,浅尝辄醉,便在小轩窗下酣然入睡。一枕浓睡醒来,已是夕阳西下。一抹斜阳里,紫薇;朱槿,都已凋残。花残的意象,连接上片梧桐叶坠的。愁的色彩若隐若显,已进了秋季。梁上的双燕,就要南归了,念及此,词人顿觉昨夜醉眠时,床头的银屏已透出微寒,一比单寒落寞的心情,油然而生。

赏析:

此词之所以受到评论家们的一致称赏;主要在于它呈现了一种与词人富贵显达的身世相谐调的圆融平静;安雅舒徐的风格。这种风格,是大晏深厚的文化教养、敏锐细腻的诗人气质与其平稳崇高的台阁地位相浑融的产物。在这首词里,丝毫找不到自宋玉以来诗人们一贯共有的衰飒伤感的悲秋情绪,有的只是在富贵闲适生活中对于节序更替的一种细致人微的体味与感触。抒情主人公是在安雅闲适的相府庭园中从容不迫地咀嚼品尝着暑去秋来那一时间自然界变化给人之身心的牵动之感。这当中,也含有因节序更替、岁月流逝而引发的一丝闲愁,但这闲愁是淡淡的、细柔的,甚至是飘忽幽微若有若无的。作者通过对外物的描写,将他在这环境中特有的心理感触舒徐平缓地宣泄出来,使整个意境十分轻婉动人。

(1)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的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诗歌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诗歌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诗歌的内容、情感、主题、意象、意境等进行分析概括。

(2)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在理解诗句内容的基础上;分析用了那些手法,然后结合诗句分析为什么是这个手法,最后写出这种手法的作用和效果。

常见的表达技巧包括:1、表现手法,如各种修辞手法和烘托、渲染、动静结合、虚实结合、运用典故等等;2、结构手法,如开门见山、卒章显志、重章叠句等;3、抒情手法,如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寄情等。【解析】BC五、默写(共4题,共16分)30、略

【分析】(1)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重点词:焉)

(2)可以横绝峨眉巅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重点词:峨眉;巅、栈、钩)

(3)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重点词:岩;穴、暝)

考查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A级.本考点包括两个要素;即名句和名篇.要领悟句子的含义,突破生僻难写字,注重形近;音近词.名句名篇主要靠的是点滴积累,聚沙成塔,只有厚积才能薄发.

要突破生僻难写字,规范书写.如“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中的“羁”极易写错,必须多写几遍,达到熟能生巧,强化记忆的目的.这些字名篇中大量的存在着,也是命题人“设伏”的热点.这就要求应该特别注意这些异义词,通过分析比较,知其音,辨其形.【解析】必有我师焉;其不善者而改之;可以横绝峨眉巅;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云归而岩穴暝;山间之朝暮也31、略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考查理解性默写这种类型,要求学生平时既要注意记忆、积累,同时在此基础上加以理解、应用和赏析。本题中需注意“作”“沧”“膺”“舫”的书写。【解析】(1)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2)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3)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扶膺坐长叹

(4)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

(5)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32、略

【分析】(1)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重点字:涂;莩)

(2)剑阁峥嵘而崔嵬(重点字:崔;嵬)

(3)不尽长江滚滚来(重点字:滚)

(4)千呼万唤始出来(重点字:始)

(5)庄生晓梦迷蝴蝶(重点字:蝴;蝶)

(6)拄杖无时夜叩门(重点字:叩)

(7);恒念物力维艰(重点字:维)

(8)我只取一瓢饮(重点字:瓢)

本题考查记忆性默写的能力。解答本题;只要根据给出的句子,并且结合平时的积累进行解答即可。注意字形,写完后要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