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北师大版高三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5年北师大版高三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5年北师大版高三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5年北师大版高三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5年北师大版高三历史上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北师大版高三历史上册月考试卷91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重要标志是()A.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B.鲁迅发表《狂人日记》C.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D.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2、清代学者储大文曰:“元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在此他认为A.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元代行省制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C.元代行省制克服了唐宋之弊D.行省制不利于维持地方治安稳定3、学习历史必然要接触史料。针对某一特定历史事物,目击者或者当事人留下的实物、文字或者口头的陈述为一手史料,而非目击者或非当事人的文字或口头的陈述为二手史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手史料都能真实的反映历史B.二手史料都带有陈述人的主观因素C.只有一手史料才能真实的反映历史D.二手史料的价值不如一手史料4、【题文】“文化大革命”中;上海“一月革命”对全国造成的直接影响有。

①大串联扩展到全国各地②各省、市掀起夺权高潮③各地的生产受到严重的破坏④武斗事件普遍发生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中法战争期间,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竟拒绝前去救援受敌攻击的福建水师;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当北洋水师抗击日本海军之时,南洋水师竟保持“中立”。这表明A.清政府没有统一的海军管理机构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C.地方割据势力自保意识严重D.洋务运动领导人各自为战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题文】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成员国之一,2000年正式加入WTO。7、克里斯提尼改革用财产等级制打破以往的血缘政治,标志着雅典国家的形成。____(判断对错)8、“人生最终价值在于觉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于生存”这是源自希腊先哲对人生的体味。依据材料,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忧心于“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的“人”的危机。在他去世10年之后,苏格拉底诞生。

(1)以苏格拉底的思想为例;简述面对“人”的危机,东西方两位哲人的主张中有哪些相似之处?

康德的自由概念是纯然内省的①;是以自由作为道德的最高根据②,康德的“自我立法作为自由③”这个思想直接来自卢梭。对卢梭来说,既然人生而自由④,符合人性的唯一解决办法就是人自己统治自己,使每个人服从自己参与共同制定的法律,这就是“公意”;服从公意;服从自己为自己制定的法律,就是自由⑤.从卢梭到康德是把自由是服从集体自我立法的公意⑥改成自由是来自个人自我立法的自律⑦的过程。

摘引自张盾《“道德政治”谱系中的卢梭;康德、马克思》

(2)理解材料中的划线句子,其中涉及到卢梭对自由的论述的是____(写出序号;要求完整准确。)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卢梭;康德为代表的启蒙思想的进步性。

“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们才共同设立政府,政府之正当权力,来自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有损于此目的,人民就有权予以变更或废除,并建立新政府。新政府所依据的原则和用以组织其权利的方式,必须使人民认为只有如此才最能臻于安全和幸福”。

(3)为了建立和巩固人们共同的政府,18世纪的北美人民做出了怎样的努力?9、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都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它们都参与政务,但没有决策权。____(判断对错)1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这三大经济支柱,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使规范化、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最终得以确立。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1、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君主是实,立宪为虚。____(判断对错)12、达尔文被称为“生物学领域的牛顿”,其理论打破了神学的禁锢,把生物学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客观上推动启蒙运动在欧洲大规模展开。____(判断对错)13、“总统任期7年,是国家元首和军队的最高统帅,有权任命文武官员、缔结条约、实行大赦等;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该条文出自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____判断对错)14、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____(判断对错)15、俄国的十月革命推翻了沙皇统治,与中国的辛亥革命性质相同。____(判断对错)16、德意志帝国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政体,保留了浓厚的专制残余,君主是实,立宪为虚。____(判断对错)17、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间的相互孤立状态,促使世界逐渐连成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了。____。(判断对错)18、1984年国有企业改革的展开,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____(判断对错)19、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它强调加强国家权力,又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____(判断对错)评卷人得分四、材料解析题(共2题,共20分)20、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建忠的经济思想主张并做简单评价。2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哲学家们在晚周时期大动乱的形势下,力图提出稳定社会安抚人心的原则。——[美]泊恩斯等《世界文明史》材料二其实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两汉400余年,它渐渐由孔孟时期的原始儒学衍化为掺杂了诸子思想和古代迷信的庞杂思想体系,与其说儒家思想征服了汉代学者,不如讲是汉代学者改造了儒家思想。——费正清《中国——传统与变迁》材料三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在本质上仍是儒家的模式,但是在这一模式内部注入了时代的气息,是传统与时代、先验与经验的结合。——黄晓军《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的政治思想》(1)依据所学知识,晚周时期的儒家学者提出了哪些“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2)如何理解“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汉代学者是怎样改造儒家思想的?(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思想家为儒学注入了怎样的时代信息?分析这些“时代信息”出现的背景。评卷人得分五、辨析题(共2题,共10分)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有的学者把明末反封建礼教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泰州学派的支系;主张“唯情主义”的大戏曲家汤显祖也被认为是“深具启蒙思想的人”。这就容易使人们错误地以为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解放的运动类似于发生在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我认为,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以“唤起”理性为特征,而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的运动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为特征。前者的结果是:自然科学重大的突破、社会科学基础的建立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的建立。后者的结果是:虽有少数思想家仍然坚持反对封建专制礼教,但在清军入关后封建专制礼教的强化和对批判礼教的文人学士无情的镇压,使反对封建专制的礼教浪潮被打断了。

——北大教授汤一介《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评价材料中汤一介教授关于明末反对封建礼教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有的学者把明末反封建礼教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泰州学派的支系;主张“唯情主义”的大戏曲家汤显祖也被认为是“深具启蒙思想的人”。这就容易使人们错误地以为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主张个性解放的运动类似于发生在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我认为,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以“唤起”理性为特征,而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的运动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为特征。前者的结果是:自然科学重大的突破、社会科学基础的建立和资本主义民主制国家的建立。后者的结果是:虽有少数思想家仍然坚持反对封建专制礼教,但在清军入关后封建专制礼教的强化和对批判礼教的文人学士无情的镇压,使反对封建专制的礼教浪潮被打断了。

——北大教授汤一介《启蒙在中国的艰难历程》

评价材料中汤一介教授关于明末反对封建礼教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种或两种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评卷人得分六、问答题(共4题,共8分)24、实现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根据所学知识幷收集有关历史和时事材料,分析实现祖国统一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结合教材和时事,言之有理即可)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有学者认为中国文化;西方文化各具特色:

中国文化的特征:重和谐与统一;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注重实用。

西方文化的特征:天人相分与征服自然;推崇理性精神;个人至上。

请从中西文化特征中各选其一作简要说明并加以评价。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胡适有一个著名论断:几千年来的封建专制既然是以孔子思想为正统;那么,孔子思想自然而然也要为专制负责。但胡适在1939年担任国民政府驻美大使,主持美国匹兹堡大学孔子纪念堂揭幕典礼时却说“中国受孔子民主理想及其教育方法之熏陶,故富于民主思想。中国之所以能成为自由主义及民主主义国家者,孔子之学说有以致之也。”

——邢哲夫《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们对传统文化的真实态度》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胡适对孔子思想认识的变化。27、现代化进程中;国家政治发展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观察下列影响政治发展的组件,结合中国近现代史上的相关史实,论述这些组件是如何影响政治发展进程的。(要求:史实准确,结论合理;论述的组件要求至少在三个以上)

注:社会动员主要指新兴社会群体力量的聚合。

——据(美)弗朗西斯·福山《政治秩序的起源》整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共10分)1、C【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新文化运动,考查学生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依据所学,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新文化运动从此拉开了序幕,因此C项正确;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发生在1917年,《狂人日记》发表于1918年,《文学改良刍议》发表于1917年,这些均出现在新文化运动兴起之后,因此ABD项错误。由此分析,可以排除ABD,故选C。【解析】【答案】C2、D【分析】试题分析:由题目中的信息“元代分省建置黄河之险长江之险失流贼起来无所堵,去无所侦”即可排除A、C两项,选择D项;元朝的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故排除B项。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元朝的行省制【解析】【答案】D3、B【分析】试题分析:历史研究分第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第一手史料是直接真实反应历史面貌的信息,如遗迹遗物等,史研究历史最有力的证据。二手史料如回忆录、后人的记载等,需要考据佐证,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史学研究的史料来对待,但是必须谨慎使用。一手史料中目击者或者当事人留下的文字或者口头的陈述带有主观色彩,不能绝对真实的反映历史,二手史料也能一定程度上反映真实历史,史料价值不具可比性,只要能真实反映历史,都有其价值之处。考点:史学理论与常识·史学研究·史料【解析】【答案】B4、B【分析】【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以及再认再现历史的能力。“一月革命”发生在1967年1月。红卫兵大串联发生在上海“一月革命”之前,可排除①,上海“一月革命”是以王洪文为首的造反派用武力夺取了上海党政领导权,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这样全国掀起了武斗夺权的高潮,生产遭到破坏,故选B。【解析】【答案】B5、B【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近代时期清政府政治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信息反映了在中法战争和甲午中日战争时期,清政府无法调动地方军队,来支援前方作战,体现了清政府中央集权出现问题,故B项符合题干要求;清政府设有海军衙门,统一管理海军,故A项错误;当时还未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排除C项;D项题干无从体现,排除。故选B。【解析】【答案】B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6、略

【分析】【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经济的全球化,中国在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所以该题目错误。【解析】【答案】错7、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克里斯提尼改革.需要对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和作用以及梭伦改革的内容的识记.解题时结合克里斯提尼改革的内容和作用解答即可.【解析】【解答】结合所学可知;克里斯提尼改革以新的行政选区制度,打破了部落贵族势力对政权的控制,标志着雅典国家最终形成,而财产等级制是梭伦改革的内容,故本题错误.

故答案为错误.8、③④⑤⑥【分析】【分析】(1)考查对孔子思想与苏格拉底思想相同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综合分析理解能力;

(2)考查对启蒙运动思想家思想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课本知识点的识记能力;

(3)考查对美国独立战争、1787年宪法知识点的掌握,考查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解析】【解答】(1)由材料可知两位哲学家都关注人的问题;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苏格拉底主张教育对美德同样的重要,两位哲学家都注重人的道德修养;

(2)卢梭自由的思想是人生而自由;自我立法作为自由,服从自己,为自己制定法律,服从集体自我立法的公意,因此③④⑤⑥;

启蒙思想的进步性:结合课本知识;从批判封建专制制度;倡导科学、理性、弘扬人文主义精神、思想解放运动角度进行回答即可;

(3)结合课本知识可知:18世纪美国争取独立的史实包括:发表《独立宣言》;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制定1787年宪法,依据联邦制原则;民主原则和三权分立原则建立新型共和国;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了公民若干自由权;

故答案为:

(1)关注人的问题;重视道德修养;重视知识与教育.

(2)③④⑤⑥;批判锋芒指向封建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武器;倡导理性;科学,推动资本主义发展;继承和弘扬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精神,具有更彻底更鲜明的政治色彩;欧洲历史上的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人类生活创造宝贵精神财富.

(3)发表《独立宣言》,赢得独立战争的胜利;制定1787年宪法,依据联邦制原则、民主原则和三权分立原则建立新型共和国;通过宪法修正案,规定了公民若干自由权.9、对【分析】【分析】本题是一道判断题,考查学生对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职能的掌握.【解析】【解答】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据所学知识可知,参与机要政务,但没有决策权是明代内阁和清代军机处的共同特点.故该题是正确的.10、B【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的世界经济体系.二战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贸总协定”,构成了调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解析】【解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这三大经济支柱;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使世界经济开始向规范化、法制化方向发展.

故答案为B.三、判断题(共9题,共18分)11、√【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实际上考查学生结合知识对其特点的理解.【解析】【解答】德意志帝国虽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是德国的君主与英国不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权利很大,类似于封建君主,拥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政治家和议员们地位低下.

故答案为:√12、×【分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达尔文进化论的主要观点及影响.达尔文的进化论的提出,是人类文明的发展跨出了一个新的里程碑.对宗教神权的统治者进行了挑战,是无神论与有神论的斗争.在世界各地都有神权的影子,他们的神权思想统治人类很久了.所以这是真理挑战,最终在人类历史上确认了人类的起源,并非神的制造.【解析】【解答】1859年达尔文发表《物种起源》标志着进化论的诞生;主张人是由猿演变来的,打破了上帝创人说,启蒙运动是在17;18世纪,达尔文的进化论在其后,应该是启蒙运动促进了达尔文进化论的出现;

故答案为:×.13、√【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1875年宪法》,考查学生对其内容的识记情况.【解析】【解答】根据《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1875年)的内容:立法权归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行使.行政权归内阁和总统.总统由国民议会选出;任期7年;可连选连任;总统是国家元首及军队最高统帅,总统与参众两院议员共有创议法律之权,总统征得参院同意可解散尚未届满的众议院;内阁部长由总统任命,总统和内阁部长共同向议会负责.

故答案为:√14、√【分析】【分析】本题考查明清时期的商业发展;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

古代商业发展:

①商朝:职业商人和最早货币产生。

②周朝:商业由官府控制(工商食官)

③春秋战国: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商业繁荣;形成了许多著名都会。

④隋唐:长安;洛阳、扬州等成为闻名中外的商业大都会;对外贸易发达;城市里坊市分开⑤宋朝:对外贸易发达;出现世界最早的纸币“交子”;打破市坊界限;店铺随处可设,农村中出现草市;打破日中为市限制,出现晓市、夜市。

⑥明清:涌现出许多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如徽商、晋商【解析】【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出现了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实力最强的是徽商和晋商,故表述正确.

故答案为:√15、×【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十月革命的性质,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已学知识的能力.【解析】【解答】结合已学知识可知;俄国的十月革命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中国的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政体,实际上考查学生结合知识对其特点的理解.【解析】【解答】德意志帝国虽然确立了君主立宪制;但是德国的君主与英国不同.德意志帝国的君主权利很大,类似于封建君主,拥有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政治家和议员们地位低下.

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是识记能力.【解析】【解答】结合已学知识可知;以西欧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出于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解析】【解答】依据所学;1992年的中共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的是《1787年宪法》的意义,旨在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已学知识的能力.【解析】【解答】结合已学知识1787年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在权力结构中突出“分权与制衡”原则,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精神,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将西欧启蒙思想与美国实际相结合,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巩固了独立战争的重大成果,带来美国的长期稳定,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建立起联邦制国家,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也有利于发挥地方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美国创立的联邦制;三权分立制和民主(总统)共和制,对其它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建设也起到了示范作用.

故答案为:√.四、材料解析题(共2题,共20分)20、(1)结合马建忠的身份“近代早期改良派中的代表之一”可知其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结合这一时期中国的国家情况回答;

(2)从材料中进行概括“学习并采用“西人以利为先”的精神和办法”“在对外贸易中应学习西方设立贸易公司;实行关税保护政策”“改革洋务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方式,注重发挥商民在“兴商务”中的作用,增加经济效益。针对当时中国无论是发展对外贸易,还是振兴实业,”“用洋人之本,谋华民之生”回答马建忠思想主张,对其评价主要体现在反对外国的经济侵略,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提出了对外开放,发展要顺应历史潮流,最终由于中国的社会性质,其经济主张得不到实施。

故答案为:

(1)背景:列强侵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西方先进的经济理论传入中国;晚清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中外贸易频繁;洋务运动弊端日益暴露;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2)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经济思想和模式;实行重商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对外开放。

评价:马建忠的经济思想明确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代表了中国人民反对外国殖民主义经济侵略的要求;明确提出了要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富强之本,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但由于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马建忠的经济主张不能得到施行。【分析】

(1)结合马建忠的身份“近代早期改良派中的代表之一”可知其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结合这一时期中国的国家情况回答;

(2)从材料中进行概括“学习并采用“西人以利为先”的精神和办法”“在对外贸易中应学习西方设立贸易公司;实行关税保护政策”“改革洋务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方式,注重发挥商民在“兴商务”中的作用,增加经济效益。针对当时中国无论是发展对外贸易,还是振兴实业,”“用洋人之本,谋华民之生”回答马建忠思想主张,对其评价主要体现在反对外国的经济侵略,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提出了对外开放,发展要顺应历史潮流,最终由于中国的社会性质,其经济主张得不到实施。

本题考查对近代民族经济思想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解析】。【小题1】(1)结合马建忠的身份“近代早期改良派中的代表之一”可知其生活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结合这一时期中国的国家情况回答;

(2)从材料中进行概括“学习并采用“西人以利为先”的精神和办法”“在对外贸易中应学习西方设立贸易公司;实行关税保护政策”“改革洋务企业的经营和管理方式,注重发挥商民在“兴商务”中的作用,增加经济效益。针对当时中国无论是发展对外贸易,还是振兴实业,”“用洋人之本,谋华民之生”回答马建忠思想主张,对其评价主要体现在反对外国的经济侵略,发展本国的资本主义经济提出了对外开放,发展要顺应历史潮流,最终由于中国的社会性质,其经济主张得不到实施。

故答案为:

(1)背景:列强侵华;民族危机日益严重;西方先进的经济理论传入中国;晚清闭关锁国局面被打破,中外贸易频繁;洋务运动弊端日益暴露;民族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2)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经济思想和模式;实行重商主义;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对外开放。

评价:马建忠的经济思想明确反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的侵略,代表了中国人民反对外国殖民主义经济侵略的要求;明确提出了要对外开放,学习西方富强之本,发展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理论,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但由于当时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马建忠的经济主张不能得到施行。【小题2】21、略

【分析】(1)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材料题干“稳定社会和安抚人心的原则”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儒家的政治主张,结合所学史实可直接归纳出如下内容:孔子主张仁和礼,为政以德;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荀子主张仁义、王道和君舟民水,主张礼法并用。(2)本题考查汉代的儒学发展,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儒家思想取得胜利”是指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第二小问,汉代学者改造儒家思想是指董仲舒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等内容,这些内容不仅迎合统治者的需要,也即儒学本身神秘化。(3)本题考查明末清初思想家的思想,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和理解知识的能力。第一小问,从材料三文字中根据所学知识,可以直接归纳出明末清初三大著名思想家的主张:即黄宗羲抨击君主专制和主张工商皆本;顾炎武倡导经世致用;第二小问,他们提出这些新主张的时代背景,根据所学知识,可以从经济、政治角度入手思考,可以答出: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治腐败。【解析】(1)孔子:仁和礼;为政以德。孟子:仁政;民贵君轻;荀子:礼法并用。(2)胜利: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改造:董仲舒融合阴阳家、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提出“大一统”、“天人感应”、“三纲五常”。(3)时代信息:抨击君主专制;倡导经世致用;提出工商皆本。背景: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君主专制达到顶峰,政治腐败。五、辨析题(共2题,共10分)22、第一种观点:同意材料的观点;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表现形式及其结果都不同。理由:西方的启蒙思想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的前提下,在自然科学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以科学的理性来唤醒人性的理性,它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并为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构建提出了基本原则。而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只是少数思想家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满的情感释放,既没有引起社会的共鸣,也没有推动社会的变革,同时也没有对传统和未来做出理性的说明,所以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是对其作用的夸大。

第二种观点:不同意材料的观点;认为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相似。

理由: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同西方的启蒙思想一样,都是在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的背景下,对封建专制下人性的思考。尽管由于中国明清没有西方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也没有形成众多的思想家,但同样也推动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同样也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如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分析】【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据材料“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以“唤起”理性为特征,而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的运动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为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评价汤一介教授关于明末反对封建礼教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观点。例如,同意材料的观点,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表现形式及其结果都不同。理由:西方的启蒙思想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的前提下,在自然科学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以科学的理性来唤醒人性的理性,它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并为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构建提出了基本原则。而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只是少数思想家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满的情感释放,既没有引起社会的共鸣,也没有推动社会的变革,同时也没有对传统和未来做出理性的说明,所以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是对其作用的夸大。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即可。23、第一种观点:同意材料的观点;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表现形式及其结果都不同。理由:西方的启蒙思想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的前提下,在自然科学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以科学的理性来唤醒人性的理性,它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并为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构建提出了基本原则。而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只是少数思想家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满的情感释放,既没有引起社会的共鸣,也没有推动社会的变革,同时也没有对传统和未来做出理性的说明,所以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是对其作用的夸大。

第二种观点:不同意材料的观点;认为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相似。

理由: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同西方的启蒙思想一样,都是在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的背景下,对封建专制下人性的思考。尽管由于中国明清没有西方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也没有形成众多的思想家,但同样也推动了人们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同样也起到了启蒙的作用。(如有其他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分析】【分析】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据材料“上述两种运动不仅在表现形式、而且在实质内容上都有不同,18世纪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以“唤起”理性为特征,而16世纪明末的反封建礼教的运动是以唤起人们的情感释放为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即可评价汤一介教授关于明末反对封建礼教和18世纪欧洲“启蒙运动”的观点。例如,同意材料的观点,明末反封建礼教与欧洲18世纪的启蒙运动表现形式及其结果都不同。理由:西方的启蒙思想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得到发展的前提下,在自然科学重大突破的情况下,以科学的理性来唤醒人性的理性,它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并为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的构建提出了基本原则。而中国明末的反对封建礼教只是少数思想家对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不满的情感释放,既没有引起社会的共鸣,也没有推动社会的变革,同时也没有对传统和未来做出理性的说明,所以称之为“启蒙思想”或“启蒙主义”是对其作用的夸大。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即可。六、问答题(共4题,共8分)24、答案要点:言之有理即可有利因素:(1)强大的祖国;(2)正确的方针;(3)共同的信念;(4)交流的加强;(5)国际的公认;不利因素:(1)一些国际势力的干扰;(2)台湾岛内的分裂势力猖獗。【分析】【分析】本题是一个综合性;开放性的问题;民族关系和祖国统一是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的,因此本题的答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和睦的大家庭;“疆独”等分裂祖国的行为,不得人心,永远不会得逞;我们要坚决反对分裂活动,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是个开放性的题目。考查有利于台湾问题解决的因素,需从多角度考虑,如:历史角度,现实角度,经济发展角度,统一的可行性角度,外交角度等。不利因素从国际势力和岛内分裂势力两个方面来分析;注意结合时政材料。

【点评】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海峡两岸的关系。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海峡两岸的关系25、中国文化特征。

重和谐与统一:

说明:孔子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主张“贵和尚中”“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庄子说:“天地者,万物之父母也”。汉儒董仲舒提出:“天人之际,合二为一”。宋代张载,程颢,朱熹等都主张:“天人合一”;“天人一物”。评价:人在天地间需要调整、引导自然地功能,又必须遵循自然地变化规律。这种关系协调说不失为一种全面而辩证的观点。有利于促进人与人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人自身的和谐。

重伦理;倡导道德至上。

说明:儒家倡导“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父慈;子孝、兄友、弟恭”;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存天理,灭人欲。

评价:这种文化特别重视个人对家庭的职责和对社会的义务;有利于家庭的稳定;社会和谐。这种文化特别强调家长的权威,强调子女对父母、妻子对丈夫、家庭成员对家长的绝对服从关系。把这种家长制扩大到社会生活中就是君主专制,君主是有绝对权威。由于以家庭和社会为单位,个人权利容易被忽视,容易压抑个人的自我意识,不利于个人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地发挥。

说明:孔子说:“听其言而观其行”;“君子言之必可行也”。《中庸》说:“是故君子耻有其言而无其行”。朱熹说:“理在事先;,故人须先“穷理”,王阳明针对理学偏离“现实”倾向提出“知行合一”。顾炎武提出“经世致用”思想。

评价: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四大发明”即是“实用技术”高度发达的证明。在造就有效的人生哲学和先期发达的实用技术的同时,也阻碍了思辨理性的发展和理论科学的进步,限制了竞争和冒险。(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得分,但总分不得超过4分)

西方文化特征。

天人相分与征服自然。

说明: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注重对自然的探讨,主张“天人相分”,注意深入事物的内部,探讨本质上的东西,尤其是重视理论上的总结思考。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展体现了西方人敢于冒险、积极探索未知世界的精神。西方文学,从荷马史诗到18世纪笛福的《鲁滨逊漂流记》、19世纪雨果的《海上劳工》、20世纪海明威的《老人与海》都是表现了人与自然的主题:人怎样在自然的征服中证明自我的价值。评价: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服务于人类成了欧洲精神的主流,这种对自然界的探索欲促使了自然科学的诞生。18世纪的工业革命显示了科学技术的巨大威力,引起了人类生活、生产方式与价值观的剧烈变化。对自然界的探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