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教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教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教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教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教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教版必修2历史下册月考试卷62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注重民生C.重视发展重工业D.以儒家思想指导企业经营2、下表反映了19世纪后期美国钢铁业的发展;其主要特征是。

。年份。

1870

1900

企业总数。

808

669

产量(吨)

3200000

29500000

投资额(美元。

121000000

590000000

A.新兴钢铁业发展迅速B.重工业取代了轻工业C.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D.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3、1584年,英国地理学家理查德·哈克卢特发表《论西方发现》,指出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黄金、白银,也肯定能给英国带来财富,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为英国解决人口失业的一大社会问题。据此可知A.殖民地是英国财富的主要来源B.殖民扩张便于英国维持社会稳定C.工业革命急需广阔的海外市场D.工业生产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4、《明神宗实录》记载:“吴民生齿最繁,恒产绝少,家杼轴(纺织)面户纂组(编织)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相依为命久矣。”这则史料能够说明的是A.官营手工业发展迅速B.农产品商品化日益明显C.新型的雇佣关系出现D.重农抑商观念彻底改变5、公元前四世纪秦国占领蜀地之后,连接川陕的金牛道等日渐繁盛,安史之乱之后,传统的川陕蜀道日渐衰落,难现昔日的辉煌,而四川盆地东部并不具备良好城市发展条件的山城重庆在后世逐渐发展起来,这反映了A.战争对川陕蜀道破坏严重B.中国政治中心东移和南移C.中国传统经济格局的变动D.地方割据有利于四川发展6、“城市”是由“城”与“市”结合为一的产物。有学者将中国历史上“城”与“市”的关系演变概括为5个阶段:有城无市,城中有市,城区即市区,城在市中和宥市无城。下列古代城市,展示了“城区即市区”阶段较早期面貌的是A.秦都咸阳B.唐都长安C.宋代东京D.明代苏州7、1929年,苏联开始转向一种短期内迅速形成的、全新的经济政治管理模式,其建立原则是党的绝对领导,实行完全的国家所有制,消除私有的经济活动。这一模式A.集中了力量取得国内战争的胜利B.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生产积极性C.主要针对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D.短期内使苏联迅速实现工业化8、肖恩·马洛尼说:“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这反映了互联网A.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B.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工作方式C.未改变人们的交往方式D.彻底地消除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9、据1927年《中华影业年鉴》统计,1925年前后,全国共开设电影公司175家,而上海就有141家。据1939年为了纪念上海影业三十周年而出版的《国片年谱》载,1924年出品16部,1925年出品59部,到1929年达111部。这说明,当时上海A.影片制作水平领先世界B.国产影片放映数量超过了外国影片C.电影业获得了较大发展D.观看电影是民众主要娱乐休闲方式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10、请正确选择对应的选项。

(1)青铜时代。A.战国时期。

(2)铁器时代B.商周时期。

(3)蒸汽时代C.第二次工业革命。

(4)电气时代D.第一次工业革命。

(5)危机时代E.美国“大萧条”11、古都长安是汉、唐陆上“丝绸之路”的东端,泉州则是宋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它们是连接中国与世界的桥梁。右图中长安和泉州的位置编号分别是___和_____。

12、1980年,_____________(何省何县何公社)成为我国第一个取消人民公社的地方。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A.正确B.错误14、明代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兴盛,鸦片战争以后走向衰落。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洋纱、洋布大量倾销。A.正确B.错误15、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汉朝以后,铁力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A.正确B.错误16、1956年中共八大,分析了国内主要矛盾变化。A.正确B.错误17、17世纪的荷兰被称为“海上马车夫”。A.正确B.错误评卷人得分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共8分)18、漕运是中国古代一种十分重要的水上运输方式。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漕运始于先秦;最初规模有限,主要为军事行动服务。先秦时期,各诸侯国纷纷开挖运河,如吴国开凿的堰渎;胥浦和邗沟,魏国开凿的鸿沟,齐国开凿的淄济运河等。唐宋以后中央集权的运行体系日趋完善,北宋的汴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明清时期的北京都是重要的人口聚居区。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出现分离的趋势,为保证京师的供给,需要源源不断从南方调运粮食,这项任务逐渐成为漕运最重要的职能。

——摘编自陈忠海《古代漕运与“河海之争”》材料二。

材料三漕运作为实物赋税的运输形式持续存在;始终成为政治中心紧扣;牵绊经济发达之区的绳索。朝廷逐渐认识到漕粮运输具有的对于地方的调控意义和价值,越来越多地利用漕粮征派、运输来进行社会制衡,使漕运在经济功能之外也成为王朝用作区域社会调控的政治手段。漕运客观上引发了区域社会经济格局的变动,促进了运河经济带的产生。

——摘编自吴琦《中国古代漕运空间变动的历史意义》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从先秦至明清中国古代漕运在职能上的变化。

(2)比较材料二中图一;图二、图三漕运在方向上的变化。结合所学;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

(3)根据材料三,说明漕运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新影响。评卷人得分五、论述题(共3题,共6分)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电影《摩登时代》于1936年在美国上映;被认为是美国电影史上最伟大的电影之一,电影梗概如下:

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处于经济萧条时期;失业率居高不下,工人受尽压榨,成为大机器生产中的一颗“螺丝钉”。查理(查理·卓别林饰)是摩登时代大工厂中的一个流水线工人,他在单调而又疯狂的机械劳动下精神失常,被送进医院。出院后,失业的查理阴差阳错地被当成罢工首领抓进了监狱,出狱后,路遇一个流浪女,从此与其患难与共,勇敢面对人生。

结合世界近现代史的所学知识,从上述梗概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电影情节及历史现象对,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准确、全面)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商人文若虚在国内做生意曾遭挫折;眼看就要到破产的境地了。后来朋友到海外经商时顺便邀请他同往,开船前他用了一两银子买了一篓太湖特产“洞庭红”橘子准备在路上享用。没料到了海外“吉零国”,这一篓橘子竟卖出了一千多两银子。他在返程的路上又偶然捡到了一只大龟壳,到达福建后被一个波斯商人用5万两银子买去。文若虚用赚来的钱在沿海地区购买田宅重置家业,娶妻生子,家道殷富不绝。

——摘编自明末小说《初刻拍案惊奇·转运汉巧遇洞庭红》等结合所学知识,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现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要求:简要写出所提取的情节及其反映的历史现象,对历史现象的概述和评价应准确全面)21、胡人执犁俑。

博物馆展出了一件唐代文物“胡人执犁俑”。“胡人”是中国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

结合所学,为该文物撰写一份解说词。(要求:多角度提取信息,分析全面,解释合理,不少于150字)评卷人得分六、简答题(共2题,共4分)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

——白居易《朱陈村》

材料二有学者提出;大体而言,从春秋战国时期到隋唐时期几乎是纯粹的自然经济;自宋元时期,一种新型经济的发展实际上已经在自然经济的“死水”中泛起了“微澜”;到了明清时期,在我国江南地区又出现了一种与自然经济完全相悖的新经济的萌芽。

材料三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在发展道路上存在许多荆棘坎坷;也有不少机遇和条件。有人画了一幅示意图来表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F1为阻力,F2为动力)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与之相对应的经济形态的基本特点。

(2)材料二中;明清时期的“新经济的萌芽”是什么?其出现的显著表现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F1可能是哪些因素?23、美国的边界经过两百多年的扩展;形成了从大西洋到太平洋的广阔版图。在扩展有形边疆的同时,美国还在全世界进行着政治;经济等无形边疆的扩展。对于美国这种有形与无形的扩展,历史学家常常会追问:美国的“边疆”到底在哪里?

问题:

(1)美国是如何扩展其“边疆”的?

(2)这种扩展的影响是什么?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9题,共18分)1、B【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可知,近代民族企业强调民生,选项B正确;选项A是近代民族企业的政治目标,但是材料主旨在于民生,而非救亡图存,排除;近代民族企业发展的是轻工业,选项C排除;选项D不符合史实,排除。2、D【分析】根据题干可知,表中企业数量减少,但产量与投资数量却增加的数据,可知当时美国的钢铁业产生了垄断,故D项正确。表格信息主旨在强调钢铁业的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而不是新兴钢铁业发展,排除A。图表反映的只是钢铁业的发展状况,并没有轻重工业发展的对比数据,排除B项。劳动生产率快速提高是生产发展的原因,并不是主要特征,排除C项。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3、B【分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为英国解决人口失业的一大社会问题”可知材料的观点是殖民扩张能带来新市场,促进英国工业的发展,解决英国的失业问题,故选B。A不符合材料的含义,C项排除,工业革命尚未开始;D项明显不符合材料。

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新航路的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影响4、C【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中“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可知,材料描述的是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期以后,苏州、松江等地的纺织业中,出现了许多以生产商品为目的的机户。他们拥有大量资金和几台至几十台织机,开设机房,雇佣若干机工进行生产。这是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机户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是早期的雇佣工人。故答案为C项。A项,资本主义萌芽最先出现在民营手工业中,与官营手工业无关,排除;B项,农产品商品化指的是农业产品投放向市场并成为商品,与早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无关,排除;D项,中国古代绝大多数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彻底改变”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5、C【分析】【详解】

据材料“安史之乱之后,传统的川陕蜀道日渐衰落,难现昔日的辉煌,而四川盆地东部并不具备良好城市发展条件的山城重庆在后世逐渐发展起来”可知,由于安史之乱传统的川陕蜀道日渐衰落,而并不具备良好城市发展条件的山城重庆在后世逐渐发展起来,这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格局的变动,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传统的川陕蜀道日渐衰落,难现昔日的辉煌”,而没有体现“战争对川陕蜀道破坏严重”,A错误;B与材料无关;料反映的是“传统的川陕蜀道日渐衰落,难现昔日的辉煌”,而没有体现“地方割据有利于四川发展”,D错误。6、C【分析】【详解】

“城区即市区”即坊市界限已经被打破,结合所学可得出这是宋代城市发展的情况,C项正确;AB是坊市分离,与题意不符,排除AB项;明代苏州在宋代东京之后,坊市合一,排除D项。故选C项。7、D【分析】【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这一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斯大林模式。苏联通过这一模式短期内实现了工业化,选项D正确;1920年苏俄国内战争基本结束,选项A排除;斯大林模式压制了个人,尤其是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选项B错误;苏联在1929年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未受到经济危机冲击,选项C错误。8、A【分析】【详解】

根据“互联网是魔幻的第七大洲,在这里,每个人只需敲几下键盘就可以了解到世界上的所有知识。”可得出其强调互联网使人们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A项正确;BC项是互联网的影响,但与主旨无关,排除;D项太绝对,排除。9、C【分析】【分析】

【详解】

根据材料中数据可知,当时上海电影业获得较大发展,故C项正确;A项所述材料无从体现;材料没有体现上海放映的是外国影片还是国内影片,故B项错误;上海电影业虽有所发展,但还没到普及程度,故不能成为民众的主要娱乐休闲方式,D项错误。二、填空题(共3题,共6分)10、略

【分析】【分析】

【详解】

青铜时代是指商周时期,铁器时代是指战国时期,蒸汽时代是指第一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是指第二次工业革命,危机时代是指美国“大萧条”。【解析】(1)B(2)A(3)D(4)C(5)E11、略

【分析】【分析】

【详解】

本题考查的是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联系地理知识,可以知道在①处是长安,在④处是泉州,要求学生能够史地结合,有一定的难度。【解析】①.①②.④12、略

【分析】【分析】

【详解】

试题分析: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80年,四川省广汉县向阳公社在全国率先取消人民公社。

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析】四川广汉县向阳公社三、判断题(共5题,共10分)13、B【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应该得到保护,这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并不仅仅是在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时,只要他们不反对革命就应该保护。题干表述错误。14、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明代松江地区棉纺织业兴盛,鸦片战争以后走向衰落。衰落的主要原因是洋纱、洋布大量倾销,即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故题干表述正确。15、A【分析】【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开始出现,汉朝以后,铁力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故题干表述正确。16、A【分析】【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指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故选择正确。17、A【分析】【分析】

【详解】

17世纪荷兰商船数超过欧洲其他国家总和,荷兰人因此有“海上马车夫”之称。故本题说法正确。四、材料分析题(共1题,共8分)18、略

【分析】【分析】

(1)

“变化”;由材料一信息“漕运始于先秦,最初规模有限,主要为军事行动服务”和“为保证京师的供给,需要源源不断从南方调运粮食,这项任务逐渐成为漕运最重要的职能”可得:由军事职能为主向经济职能为主转变。

(2)

“变化”;由西汉水运图可以看出,当时承担水运任务的主要黄河和长江等主要河流,而黄河与长江大致是东西走向的,所以图一方向是:东西方向;由北宋漕运图可以看出,都城东京(开封)是漕运的中心和主要目的地,漕运主要是利用了隋朝开通的大运河的通济渠;邗沟和江南河三段,财富由东南方向运往西北方向的开封城,所以图二方向是:东南、西北方向;由元朝漕运图可知,当时的都城在大都(北京),漕运粮食从徐州附近经过会通河到达通州,然后通过通惠河运到北京城,所以图三方向是:南北方向。“根本原因”,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重心的南移角度说明。

(3)

“新影响”,由材料三信息“牵绊经济发达之区的绳索”可得:漕运成为封建王朝束缚经济发达地区的羁绊;由材料三信息“朝廷逐渐认识到漕粮运输具有的对于地方的调控意义和价值,越来越多地利用漕粮征派、运输来进行社会制衡,使漕运在经济功能之外也成为王朝用作区域社会调控的政治手段”可得:成为封建王朝调控区域社会的政治手段;由材料三信息“漕运客观上引发了区域社会经济格局的变动,促进了运河经济带的产生”可得:客观上引发了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动。【解析】(1)职能变化:由军事职能为主向经济职能为主转变。

(2)方向变化:图一主要是东西方向;图二为东南;西北方向;图三为南北方向。

根本原因:经济重心的南移。

(3)新影响:漕运成为封建王朝束缚经济发达地区的羁绊;成为封建王朝调控区域社会的政治手段;客观上引发了区域经济格局的变动。五、论述题(共3题,共6分)19、略

【分析】【详解】

本题可以分三个步骤完成。步骤一;提取一个情节。例如,电影中的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步骤二,概括其历史现象。情节“电影中的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反映出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步骤三,概述和评价历史现象。首先是概述,概述=分析原因(侧重于导火线和根源)+内容及其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导火线是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引发了全面的经济大危机。其表现是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美国历史进入大萧条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根源和其他原因是这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导致国民贫富分化严重,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毫无顾忌地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烘托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又冲击着金融市场的稳定;其次是评价历史现象。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主要危害是这场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加深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并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此外还可以从材料“查理在单调而又狂的机械劳动下精神失常。”概括其历史现象是反映出工业化带来的影响;可以从材料“查理阴差阳错地被当成罢工首领抓进了监狱。”概括其历史现象是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点睛】

本题备考启示:其一,紧扣问题,逐个落实;其二,透过想想看本质,透过情节分析背后的历史现象;其三,概述和评价历史现象,可以紧扣历史现象,分析其原因,指出其内容或特点,分析其影响。【解析】示例一情节:电影中的美国失业率居高不下。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美国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

概述和评价:1929年10月24日;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引发了全面的经济大危机。大批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美国历史进入大萧条时期。这场经济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这一矛盾导致国民贫富分化严重,限制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的增长,而毫无顾忌地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烘托了市场的虚假繁荣,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又冲击着金融市场的稳定。这场经济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加深了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并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示例二情节:查理在单调而又狂的机械劳动下精神失常。

历史现象:这一情节反映出工业化带来的影响。

概述和评价:两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使人类进入工业时代(蒸汽时代;电气时代),推动世界市场的形成。同时,工业化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问题和挑战。工业革命使得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和工业资产阶级,社会矛盾尖锐。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国家对外殖民扩张,工业革命导致了严重的环境污染、人际关系的冷漠、工人劳动的“异化”等社会问题。

示例三情节:查理阴差阳错地被当成罢工首领抓进了监狱。

历史现象:工人阶级力量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

概述和评价: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人阶级力量日益壮大。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三大工人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1848年《(共产党宜言》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它为工人运动指明了方向。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危机下生产锐减,大量工人失业,工人示威游行和罢工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加深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社会危机。20、略

【分析】【详解】

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根据题意需要从上述材料中任意提取一个情节,其次根据所学知识从知识经济思想等方面来概括提炼重大历史现象,最后表述成文,进行概述和评价。关键是要用史实进行概述和评价。材料反映的是明末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状况,可以联系所学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等角度概述。评价要注意一分为二的评价。【解析】示例一情节:商人文若虚在国内做生意要到破产的境地了。

历史现象:明朝实行重农抑商政策。

概述和评价:明朝时期;为了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厉行重农抑商政策。该政策导致商人的经营环境严重恶化,遭到各种压制与盘剥,甚至会面临破产的境地,严重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与此同时,该政策导致许多商人把赚来的钱用于购置土地,强化了小农经济,使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缺乏资金;市场和劳动力,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世界潮流。总之,一个国家的经济政策,合理与否,会对一个国家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示例二情节:捡到一只大龟壳;被一位波斯商人用5万两白银买去。

历史现象:明朝时货币经济发达(白银成为普遍流通货币)。

概述和评价:明朝时期,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大量农产品与手工业产品投放市场。加之赋税制度的改革,社会对货币的需求量大增,使白银逐渐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同时,随着新航路的开辟,大批白银流向欧洲,欧洲统治者为了追求享乐,通过阿拉伯商人大量购买中国的丝绸、瓷器等产品,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货币经济的盛行,推动了中国商品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商业城镇的崛起,一定程度上对抗着明朝的重农抑商政策与海禁政策,使中国缓慢地向近代社会迈进。总之,明朝商品货币关系的发展,客观上瓦解了当时的政治经济体制,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21、略

【分析】【分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