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4年沪科版八年级化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267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实验室不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A.稀硫酸反应太慢B.稀硫酸比盐酸的价格高C.生成的气体不纯净D.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碍了反应继续进行2、如图是初中化学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C.D.3、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粮食酿酒B.冰雪融化C.食物腐烂D.铁板生锈4、下列物质中,不能用来鉴别rm{CO}和rm{CO_{2}}的是rm{(}rm{)}A.澄清的石灰水B.蒸馏水C.灼热的氧化铜D.紫色的石蕊试液5、我们滴一滴水在手背上,通过感受、观察与思考,如下叙述不合理的是rm{(}rm{)}A.水聚集成滴,甚至可以滚动,说明水分子间有相互作用B.我们感觉发凉,是水分子吸收了体表的热量C.我们几乎感觉不到它的重量,这说明水分子很小D.一段时间后,它就消失了,这是水分子运动的结果6、下列变化属于分解反应的是rm{(}rm{)}A.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B.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制二氧化碳C.白磷自燃D.钠在氯气中燃烧7、运用概念分类有助于我们对知识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下列选项中的分类不完整的是()A.酒精溶液的组成B.酒精溶液的组成C.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D.蔗糖溶液结晶方法8、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下图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A.B.C.D.评卷人得分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向AgNO3、Cu(NO3)2、Zn(NO3)2混合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硫酸,有气体生成,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滤渣一定含有Ag.Fe.Cu

B.滤渣一定含有Ag和铁;可能含有Cu

C.滤液一定含有Zn(NO3)2.Fe(NO3)2,一定没有AgNO3、Cu(NO3)2

D.滤液一定含有Fe(NO3)2,可能Zn(NO3)2.一定没有AgNO3、Cu(NO3)2

10、如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rm{(}rm{)}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rm{11}B.图中rm{n}的值为rm{10}C.钠原子失去rm{1}个电子后,具有相对稳定结构D.由图得知钠原子的中子数为rm{11}11、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rm{.}已知:rm{NaOH}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rm{垄脵}关闭rm{K}打开甲的胶塞,点燃硫粉后迅速塞紧胶塞.rm{垄脷}冷却至常温,将胶头滴管中的足量rm{NaOH}溶液挤入瓶中,振荡,使反应充分.rm{垄脹}打开rm{K}观察乙中的现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rm{(}rm{)}A.步骤rm{垄脵}中,硫燃烧呈淡蓝色火焰,瓶内气压减小B.步骤rm{垄脷}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减小,至与大气压相等C.步骤rm{垄脹}中,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D.步骤rm{垄脹}中,甲装置内的气压增大,至与大气压相等12、下列容器中为直接加热的玻璃容器的有()A.烧杯B.试管C.蒸发皿D.锥形瓶13、规范操作和认真细致的实验习惯是有效开展化学实验的关键rm{.}试管是实验室最常见的仪器,如图所示,在不同的化学实验中试管口的朝向不同r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rm{(}rm{)}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rm{垄脵}B.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试管口朝的向先如图rm{垄脷}后如图rm{垄脵}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朝向如图rm{垄脺}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朝向如图rm{垄脹}14、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将①②两试管中的甲、乙饱和溶液(均有少量未溶解的固体)放进盛有热水的烧杯里。温度升高后,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①②两溶液的质量都增加,但甲溶液的质量增加多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①增加,②减少D.①溶液中固体增加,②溶液中固体减少评卷人得分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大千世界形形色色的物质都是由最基本成分——元素组成的。根据所学“元素”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____数不同。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____关系密切。

(2)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非金属元素是____(填“元素名称”);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是____(填“元素符号”)。

(3)食盐水中所含元素有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小亮为理解物质、元素、原子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下面类比:将蔬菜看成一种物质,那么芹菜、白菜、菠菜等都是其组成元素,而一颗白菜可以看成一个原子。请模仿小亮的叙述,写出一例类比物质、元素、原子关系的比喻____。16、在实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实验规定的用量取用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取最少量:液体是______、固体只需______;药品取用规则注意“三不”原则:不用______药品,不用______药品,不用______药品.对剩余的药品“三不”原则:不______、不随意______、不______.17、人类获得所需物质的两条基本途径是______和______.人类在利用化学反应过程中,能够获取生活和生产所需的______和______,另外人类还利用化学反应消除有害物质.煤燃烧主要是获取______,铁矿石炼成铁主要是获取______.请再举出一个放出能量的化学反应的例子______,用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表______.18、实验室内常用的燃料是酒精rm{.垄脵}酒精是一种无色透明、具有特殊气味的液体,rm{垄脷}易挥发,rm{垄脹}能与水以任意比例互溶rm{.垄脺}酒精易燃烧,当点燃酒精灯时,rm{垄脼}酒精在灯芯边汽化,rm{垄脽}边燃烧,根据上述描述,请你回答下列问题:____rm{)}

rm{1)}酒精的物理性质有______rm{_};rm{2)}酒精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

rm{3)}酒精发生的物理变化有______rm{_};rm{4)}酒精发生的化学变化有________;19、A、rm{B}rm{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rm{25g}rm{15g}rm{5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rm{(}填烧杯编号rm{)}

rm{(1)A}rm{B}rm{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______

rm{(2)A}rm{B}rm{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______。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2题,共8分)20、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rm{21%}小兰同学用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rm{dfrac{1}{5}}请你帮她分析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rm{(}至少答两点rm{)}

rm{垄脵}______;

rm{垄脷}______.21、rm{(1)}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它约占空气体积的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含量最多的气体是______,它约占空气体积的rm{(1)}______,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______,它约占空气体积的______.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

rm{(2)}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会出现浑浊现象,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rm{(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______.rm{(4)}评卷人得分五、计算题(共2题,共4分)22、在农业科研上;常用10%~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现需要30kg16%的氯化钠溶液.

(1)若用氯化钠固体和10%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上述溶液;需要氯化钠溶液和氯化钠固体的质量各多少?

(2)若现有25%的氯化钠溶液30kg和水30kg;试通过计算说明需要氯化钠溶液和水的质量各多少?

23、研究发现,我市某些居民喜食的腌制食品,能产生二甲基亚硝胺rm{(CH_{3})_{2}N_{2}O}它与导致癌病高发有关。现计算:rm{(1)}二甲基亚硝胺的相对分子质量

rm{(2)}二甲基亚硝胺中碳、氢、氧、氮各元素的质量比二甲基亚硝胺中碳、氢、氧、氮各元素的质量比

rm{(2)}二甲基亚硝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rm{(3)}结果精确到rm{(}

rm{0.1%)}克二甲基亚硝胺与多少克硫酸铵rm{(4)148}样品所含的氮元素的质量相等?rm{[(NH_{4})_{2}SO_{4}]}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8题,共16分)1、D【分析】【解答】解:A;不是稀硫酸反应太慢;开始反应不慢,是一会儿停止,故选项错误;

B;稀硫酸比盐酸的价格高;不是因为价格问题,故选项错误;

C;生成的气体比较纯净;不是不纯净,故选项错误;

D;实验室不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碍了反应继续进行,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实验室不用稀硫酸与大理石反应制取二氧化碳的原因是:生成硫酸钙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表面,阻碍了反应继续进行.2、B【分析】解:

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故错误;

B;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故对;

C;使用托盘天平是;注意“左物右码”,图中操作错误,故错误;

D;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的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子中,不能将鼻子凑到集气瓶口去闻气体的气味,故错.

答案:B.

A;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

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使用托盘天平是;注意“左物右码”,否则称量不准确;

D;闻气体的气味时;防止气体有毒,应用手扇动,不能直接用鼻子闻;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解析】【答案】B3、B【分析】略【解析】rm{B}4、B【分析】此题考查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性质的差异。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石变浑浊,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显红色,一氧化碳能使灼热的氧化铜由黑色变为红色。【解析】rm{B}5、A【分析】解:rm{A}水聚集成滴;甚至可以滚动,不能说明水分子间有相互作用,故A错;

B;发凉是水蒸发;水分子吸收热量,是水分子吸收了体表的热量,故B正确;

C;我们几乎感觉不到它的重量;这说明水分子很小,故C正确;

D;水分子在不断运动;不断向空气中扩散,所以一段时间后,它就消失了,这是水分子运动的结果,故D正确。

故选:rm{A}

A、水聚集成滴,甚至可以滚动,不能说明水分子间有相互作用;rm{B}发凉是水蒸发带走热量考虑;rm{C}根据水分子很小;rm{D}根据水分子在不断运动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根据分子的特点和性质考虑,并能灵活运用.【解析】rm{A}6、B【分析】解:rm{A}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利用的是液态氮和液态氧沸点的不同,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工业上煅烧石灰石制二氧化碳;同时生成氧化钙,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正确.

C;白磷自燃生成五氧化二磷;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D;钠在氯气中燃烧生成氯化钠;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rm{B}.

分解反应:一种物质反应后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其特点可总结为“一变多”;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解反应的特征rm{(}“一变多”rm{)}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rm{B}7、B【分析】解:A.酒精溶液是酒精的水溶液;其中的溶质是酒精,溶剂是水,故正确;

B.人体的神经系统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两部分;前者是由脑和脊髓组成,后者是由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故错误;

C.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故正确;

D.蔗糖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可采用蒸发溶剂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蔗糖晶体,故正确。

故选:B。

A.根据溶液的组成来分析;

B.根据神经系统的组成来分析;

C.根据电路的连接方式来分析;

D.根据结晶的方法来分析。

本题是一个理科综合题,解题时根据化学知识、物理知识以及生物的知识来分析解答即可。【解析】B8、C【分析】解:A;不用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故A错误;

B;托盘天平使用结束后;要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故B错误;

C;不用试剂时;要及时盖好瓶塞,标签向外放好,故C正确;

D;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能横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故D错误。

故选:C。

A;不用酒精灯时要用灯帽盖灭;⊅

B;托盘天平使用结束后;要把砝码放回砝码盒中;

C;不用试剂时;要及时盖好瓶塞;

D;取液后的滴管;应保持橡胶胶帽在上,不能横放或倒置,防止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胶帽.

本题考查试验仪器的正确操作,此类题目并不属于难题,但同学们在这方面的答分并不理想,这就需要同学们注重课本.【解析】C二、多选题(共6题,共12分)9、AC【分析】

由题意可知:由于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有铁粉,即所加的铁粉过量,那说明原混合溶液中的银和铜全部被置换出来,则滤渣一定含有Ag.Fe.Cu,滤液中肯定没有AgNO3、Cu(NO3)2;因为铁和AgNO3、Cu(NO3)2反应时生成的是Fe(NO3)2,所以滤液肯定中有Fe(NO3)2;又因为铁不能从Zn(NO3)2溶液中置换出锌,所以滤液中肯定含有Zn(NO3)2.由此可知:

A;滤渣一定含有Ag.Fe.Cu;故A正确;

B;由于铁有剩余;滤渣中一定有铜,故B错误;

C、滤液一定含有Zn(NO3)2.Fe(NO3)2,一定没有AgNO3、Cu(NO3)2;故C正确;

D、由于铁不能从Zn(NO3)2溶液中置换出锌,所以滤液中肯定含有Zn(NO3)2.故D错误.

故选AC.

【解析】【答案】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四种金属的活动性大小是:锌>铁>铜>银,向含有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粉会首先置换硝酸银中的银,待硝酸银完全反应后继续与硝酸铜发生反应,而不能与硝酸锌发生反应;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金属中含有铁,即加入的铁粉过量.

10、BD【分析】解:rm{A}由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可以看出:圆圈内的数字是rm{11}该元素原子核内有rm{11}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当质子数rm{=}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图中rm{n}的值为rm{11-2-1=8}故选项说法错误。

C、钠原子失去rm{1}个电子后,其离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rm{8}具有相对稳定结构,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图无法获得中子数的信息;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rm{BD}

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离圆圈最远的弧线表示最外层。若最外层电子数rm{geqslant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若最外层电子数rm{<4}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正确解题的关键。【解析】rm{BD}11、AB【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物质的变化与瓶内压强的关系。根据已有的知识即可解答。【解答】A.步骤rm{垄脵}中,硫燃烧呈淡蓝色火焰,硫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硫,瓶内气压变化不大,故A说法不正确;中,硫燃烧呈淡蓝色火焰,硫燃烧消耗氧气,生成二氧化硫,瓶内气压变化不大,故A说法不正确;

rm{垄脵}中,氢氧化钠吸收了生成的二氧化硫,甲装置内的气压减小,小于大气压,故B不正确;

B.步骤rm{垄脷}中,氢氧化钠吸收了生成的二氧化硫,甲装置内的气压减小,小于大气压,故B不正确;中,由于甲瓶内气压减小,打开rm{垄脷}外面大气进入乙,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故C正确;

C.步骤rm{垄脹}中,由于甲瓶内气压减小,打开rm{K}外面大气进入乙,乙中的长导管口处冒气泡,故C正确;中,打开rm{垄脹}外面气压进入乙,再进入甲,甲装置内的气压增大,至与大气压相等,故D正确。

rm{K}

D.步骤rm{垄脹}中,打开rm{K}外面气压进入乙,再进入甲,甲装置内的气压增大,至与大气压相等,故D正确。【解析】rm{AB}12、BC【分析】【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能够加热的仪器;通过我们学过的知识我们知道,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

【解答】A.烧杯底面积比较大;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A错误;

B.试管可以直接加热;故B正确;

C.蒸发皿可以直接加热;故C正确;

D.锥形瓶底面积比较大;加热需要垫石棉网,故D错误。

故选BC。

【解析】rm{BC}13、BC【分析】解:rm{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使试管倾斜并与桌面成rm{45^{circ}}左右;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B;量向试管中加入块状固体时;可使试管平放,把药品放在试管口,然后使试管慢慢直立起来,使药品滑到试管底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C;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试管口如果没有略向下倾斜,则冷凝水倒流至试管底部,致使试管底部破裂,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D;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试管口应垂直向上,图中所示操作错误.

故选:rm{BC}.

A;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块状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时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用胶头滴管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解析】rm{BC}14、CD【分析】解:A;①②两溶液的质量都增加;但甲溶液的质量增加多错误,因为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故选项错误;

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因为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因此升温后乙仍然饱和;故选项错误;

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①增加;②减少正确,故选项正确;

D;①溶液中固体增加;②溶液中固体减少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CD。

根据题目信息和溶解度曲线可知:甲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A;①②两溶液的质量都增加,但甲溶液的质量增加多错误;B、①②两溶液均变为不饱和溶液错误;C、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①增加,②减少正确;D、①溶液中固体增加,②溶液中固体减少正确;

本考点考查了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通过溶解度曲线我们可以获得很多信息;还考查了有关溶液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变化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解析】CD三、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5、质子最外层电子数硅​FeHONaCl​​把水果看成物质,那么苹果、桃、梨等都是其组成的元素,而一个桃子可以看成一个原子;或把粮食看成物质,那么小麦、玉米、大豆等都是其组成的元素,而一粒玉米可以看成一个原子【分析】【解答】有元素的定义可知(1)一种元素与另一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质子数不同;元素的化学性质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关.有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知(2)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非金属元素是_硅元素,地壳中含量第二的金属元素是Fe;依据氯化钠及水的组成知道(3)食盐水中所含元素有H;O、Na、Cl四种元素;(4)类比物质、元素、原子关系的比喻为把水果看成物质,那么苹果、桃、梨等都是其组成的元素,而一个桃子可以看成一个原子等.

【分析】元素、元素的化学性质的决定因素、物质、元素、原子的关系16、略

【分析】解:为了节约药品;如果没有说明用量,一般应按最少量取用.液体取1--2mL,固体盖满试管底部即可,如果量再少会影响实验结果.

不能用手接触药品;不要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药品(特别是气体)的气味,不得品尝任何药品的味道;

对剩余的药品“三不”原则:实验时剩余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不要随意丢弃;更不要拿出实验室.

故答案为:1-2mL;盖满试管底部;用手接触;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品尝任何;放回原瓶;丢弃;拿出实验室.

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实验中药品的取用操作;主要从节约药品上来分析;严格遵守实验室药品的取用“三不”原则;严格注意“药品的安全使用原则”.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和药品取用是做好化学实验的基础,学生要在平时的练习中多操作,达到真正节约药品的目的.【解析】1-2mL;盖满试管底部;用手接触;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品尝任何;放回原瓶;丢弃;拿出实验室17、略

【分析】解:人类获得所需物质的两条基本途径是从自然界中获取和人工合成;

人类在利用化学反应过程中;能够获取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质和能量,另外人类还利用化学反应消除有害物质;

煤燃烧主要是获取热量;铁矿石炼成铁主要是获取新物质;

酒精燃烧放出热量,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故填:从自然界中获取;人工合成;物质;能量;热量;新物质;酒精燃烧;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

化学能够为人类提供合成新物质的有效途径;也能够提供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

化学是一把双刃剑,在为人类带来好处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要趋利避害,让化学更好地为人类服务.【解析】从自然界中获取;人工合成;物质;能量;热量;新物质;酒精燃烧;酒精+氧气水+二氧化碳18、(1)①②③

(2)④

(3)⑥

(4)⑦【分析】【分析】根据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为化学变化分析;根据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为物理变化分析;根据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等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分析;根据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为化学性质分析解答即可。【解答】rm{(1)}根据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属于酒精的物理性质的有rm{垄脵垄脷垄脹}故答案:故答案:rm{垄脵垄脷垄脹}rm{垄脵垄脷垄脹};根据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所以属于酒精的化学性质的有rm{(2)}根据化学性质是指故答案:rm{(2)}rm{垄脺}根据物理变化是指在变化过程中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所以属于酒精发生物理变化的有rm{垄脺}故答案:rm{(3)}rm{垄脼}根据化学变化是指在变化过程中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所以属于酒精发生化学变化的有rm{垄脼}故答案:rm{(4)}rm{垄脽}【解析】rm{(1)垄脵垄脷垄脹}rm{(2)垄脺}rm{(3)垄脼}rm{(4)垄脽}19、CA≥B>C【分析】解:rm{(1)}由图可知,rm{A}中烧杯中残留有某固体物质,说明某固体物质不能继续溶解,说明该溶液一定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rm{B}烧杯和rm{C}烧杯中分别溶解了rm{15g}rm{5g}某固体物质,rm{B}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rm{C}烧杯中溶解的质量比rm{B}烧杯中的少,rm{C}烧杯中的溶液一定为不饱和溶液。

rm{(2)}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rm{C}烧杯中为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rm{B}烧杯中溶解的溶质比rm{C}烧杯中多,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若是饱和溶液,则rm{AB}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若是不饱和溶液,则rm{A}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rm{B}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即rm{AgeqslantB>C}

故答案为:rm{(1)C}rm{(2)AgeqslantB>C}

rm{(1)}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

rm{(2)}根据题意,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rm{C}烧杯中为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rm{B}烧杯中溶解的溶质比rm{C}烧杯中多;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特征、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析】rm{C}rm{AgeqslantB>C}四、简答题(共2题,共8分)20、略

【分析】解:由分析可知,造成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rm{l/5}结果的可能原因:

rm{(1)}红磷的量不足;

rm{(2)}瓶内氧气没有耗尽;

rm{(3)}装置漏气rm{(}如塞子未塞紧、燃烧匙与橡皮塞之间有缝隙等rm{)}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rm{(4)}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

故答案为:rm{垄脵}装置漏气;rm{垄脷}红磷的量不足标准.

由题意,已知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rm{21%}小兰同学用右图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实验后发现测得的氧气体积分数小于rm{l/5}造成这种结果的可能原因:

rm{(1)}红磷的量不足;

rm{(2)}瓶内氧气没有耗尽;

rm{(3)}装置漏气rm{(}如塞子未塞紧、燃烧匙与橡皮塞之间有缝隙等rm{)}使外界空气进入瓶内;

rm{(4)}未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使进入瓶内的水的体积减少.

了解实验数据的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方法及技巧;了解用红磷测定氧气在空气中含量的实验的注意事项.【解析】装置漏气;红磷的量不足21、(1)氮气78%氧气21%

(2)氧气(3)二氧化碳(4)水【分析】【分析】本题考查空气的成分,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和用途,并能灵活运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解答】rm{(1)}空气中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约占rm{78%}含量最多;氧气约占rm{21%}能支持燃烧,稀有气体约占rm{0.94%}二氧化碳占rm{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rm{0.03%}故填:氮气;rm{78%}氧气;rm{21%}含量最多;氧气约占rm{78%}能支持燃烧,稀有气体约占rm{21%}二氧化碳占rm{0.94%}其他气体和杂质占rm{0.03%}故填:氮气;rm{0.03%}氧气;rm{78%}rm{21%}氧气可供呼吸;小白鼠在装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中可存活一段时间,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故填:氧气。

rm{(2)}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长期露置在空气中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固体物质,是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的不溶性碳酸钙,说明空气中有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

rm{(3)}夏天,盛放冰棒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填:水。rm{(4)}【解析】rm{(1)}氮气rm{78%}氧气rm{21%}rm{(2)}氧气rm{(3)}二氧化碳rm{(4)}水五、计算题(共2题,共4分)22、略

【分析】

(1)因为用氯化钠固体和10%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

所以需要的水的质量即所取10%的氯化钠溶液中水的质量;

设所需10%的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

x×(1-10%)=30kg×(1-16%)

x=28kg

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30kg-28kg=2kg

(2)因为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

可得公式:稀释前溶液质量×稀释前溶质质量分数=稀释后溶液质量×稀释后溶质质量分数;

设所需25%氯化钠溶液的质量为x;则。

30kg×16%=25%x

解得:x=19.2g

需要的水的质量为:30kg-19.2kg=10.8kg

答:(1)需要10%氯化钠溶液28kg和氯化钠固体2kg

(2)需要19.2kg25%氯化钠溶液和10.8kg水。

【解析】【答案】(1)因为用氯化钠固体和10%的氯化钠溶液来配制;所以需要的水的质量即所取10%的氯化钠溶液中水的质量来计算;

(2)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这一思想即可求解.

23、解:(1)二甲基亚硝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3)×2+14×2+16=74

(2)二甲基亚硝胺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4×2)=12:3:8:14

(3)二甲基亚硝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设硫酸铵的质量为x,则

x=264g

答:(1)二甲基亚硝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4

(2)二甲基亚硝胺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3:8:14

(3)二甲基亚硝胺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8%

(4)148g二甲基亚硝胺与264g硫酸铵[(NH4)2SO4]中所含的氮元素的质量相等【分析】【分析】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解:rm{(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知,二甲基亚硝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rm{(12+1隆脕3)隆脕2+14隆脕2+16=74}rm{(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