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跟踪检测卷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01-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解析版)_第1页
模块跟踪检测卷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01-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解析版)_第2页
模块跟踪检测卷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01-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解析版)_第3页
模块跟踪检测卷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01-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解析版)_第4页
模块跟踪检测卷三 物质的化学变化01-备战2024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考点帮(人教版)(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模块跟踪检测卷物质的化学变化01考点细目表题号题型对应知识点1选择题化学研究对象;2选择题化学研究对象;3选择题化学发展史;4选择题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5选择题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6选择题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7选择题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微粒的观点解释现象;8选择题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9选择题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钢铁的锈蚀;10选择题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1选择题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金属的物理通性与用途;12选择题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3选择题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4选择题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空气中各成分的用途;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15选择题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6选择题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17选择题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证明空气及各成分的存在及性质;18选择题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金属与酸反应原理;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钙;19选择题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定义;20选择题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定义;21选择题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定义;22选择题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定义;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3选择题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24选择题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化合反应;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25选择题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26选择题催化剂的概念、性质与用途;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27选择题置换反应;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二氧化碳对生活环境的影响;28选择题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质量比;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多种多样的物质及其组成;29选择题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及适用范围;溶解时能量的变化;浓酸敞口放置的变化和现象;盐类参与的反应;30选择题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及其实验;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金属与盐溶液反应;26填空与简答催化作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实验;27填空与简答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定义;28填空与简答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微粒图像的分析及应用;化学式书写及读法;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29填空与简答有关质量守恒定律的计算;用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物质组成;化学方程式的书写;30填空与简答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绿色能源的开发及利用;气体发生、收集装置;31填空与简答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机物定义和常见的有机物;化学式书写及读法;31实验与探究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盐类参与的反应;32分析与计算不含杂质的化学方程式计算;根据化学式计算元素质量分数;(考试时间:90min满分:100分)注意事项:本试卷满分100分,试题共38题,选择题30道,非选择题8道。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等信息填写在试卷规定的位置。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2023·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合理利用化学对人类影响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穿着更舒适 B.粮食更紧缺C.居住更温馨 D.出行更便捷【答案】B【解析】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A、合理利用化学使穿着更舒适,说法正确;B、合理利用化学,利用农药和化肥使农业增产丰收,解决粮食危机,说法错误;C、合理利用化学,改善居住环境,使居住更温馨,说法正确;D、合理利用化学,增加和改进出行设施,使出行更便捷,说法正确。故选:B。2.(2023·吉林·统考中考真题)小辉同学归纳的不属于化学研究范畴的是()A.药物分子结构 B.陨石元素组成C.AI智能程序 D.化肥高效合成【答案】C【解析】A、由分析可知,药物分子结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不符合题意;B、由分析可知,陨石的元素组成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不符合题意;C、由分析可知,AI智能程序不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符合题意;D、由分析可知,化肥高效合成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不符合题意;故选C。3.(2023·江苏常州·中考真题)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物质世界构成规律的探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汤姆生提出了原子学说B.道尔顿确认原子内部有电子C.拉瓦锡研究出原子结构D.门捷列夫发表了元素周期表【答案】D【解析】A、汤姆生发现原子中存在电子,不符合题意;B、道尔顿提出了原子论,不符合题意;C、拉瓦锡用定量的方法测定了空气的成分,卢瑟福等研究出原子结构,不符合题意;D、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符合题意。故选D。4.(2023·辽宁沈阳·中考真题)节日期间,沈阳老北市文旅活动丰富多彩,下列活动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剪纸人 B.放风筝 C.炭火烤肉 D.玉石雕刻【答案】C【解析】A、剪纸人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B、放风筝只是位置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C、炭火烤肉,涉及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D、玉石雕刻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故选:C。5.(2023·湖北十堰·中考真题)诗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以下诗词蕴含的变化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C.白玉为床,金作马 D.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答案】B【解析】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A选项错误;B、“烈火焚烧若等闲”指的是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选项正确;C、“白玉为床,金作马”,只是物质形状改变,无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C选项错误;D、“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无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D选项错误。故选:B。6.(2023·江苏无锡·统考中考真题)“天工开物”是指人利用自然规律开创物质财富。下列过程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海水晒盐 B.粮食酿酒 C.烧石成灰 D.烧窑制砖【答案】A【解析】A、海水晒盐该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正确;B、粮食酿酒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C、烧石成灰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错误;D、烧窑制砖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故选A。7.(2023·辽宁营口·统考中考真题)“航天点亮梦想”。航天工业曾用液氢作火箭燃料,氢气液化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A.分子种类 B.原子种类C.原子大小 D.分子间隔【答案】D【解析】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氢气液化是氢气由气态变为液态,属于物理变化,在变化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但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故选D。8.(2023·山东济宁·统考中考真题)古代诗词谚语富载化学知识,下列词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花香四溢 B.滴水成冰C.木已成舟 D.火上浇油【答案】D【解析】A、花香四溢是分子运动的结果,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B、滴水成冰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C、木已成舟只是木材的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选项错误;D、火上浇油后,油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正确,故选D。9.(2023·湖北咸宁·统考中考真题)请听厨房中几种物质的“谈话”,其中不包含化学变化的是()A.醋瓶:我摔碎了 B.煤气:我燃烧了C.菜刀:我生锈了 D.蔬菜:我腐烂了【答案】A【解析】A、醋瓶摔碎了,为形状的改变,无新物质生成,故为物理变化,故A符合题意;B、煤气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故为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菜刀生锈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故为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蔬菜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故为化学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2023·北京·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铁呈固态 B.铜呈紫红色 C.蔗糖易溶于水 D.碳酸易分解【答案】D【解析】A、铁呈固态,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铜呈紫红色,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蔗糖易溶于水,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碳酸易分解,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11.(2023·湖北恩施·统考中考真题)关于铁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铁的熔点较高 B.金属活动性较强C.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 D.有导电、导热和延展性【答案】B【解析】A、熔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铁的熔点较高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金属活动性较强,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C、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故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导电、导热和延展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B。12.(2023·黑龙江绥化·统考中考真题)下列选项中,属于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毒性 B.密度 C.溶解性 D.熔点【答案】A【解析】A、毒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B、密度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熔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A。13.(2023·湖北·统考中考真题)下列关于氢气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密度比空气小 B.难溶于水C.无色无味 D.具有可燃性【答案】D【解析】A、密度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B、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C、无色无味属于物理性质,不符合题意;D、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符合题意。故选D。14.(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天然气用作燃料 B.氮气用作制造硝酸和氮肥C.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 D.碳酸氢钠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症【答案】C【解析】A、天然气因为具有可燃性所以用作燃料,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B、氮气用作制造硝酸和氮肥是氮气含有氮元素,通过一定的化学反应可转化为硝酸和氮肥,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C、稀有气体用作电光源是因为稀有气体通电发出不同颜色的光,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D、碳酸氢钠用作治疗胃酸过多症是因为碳酸氢钠和盐酸可以反应,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故选C。15.(2023·甘肃金昌·统考中考真题)中国古籍文房四宝指的是“笔、墨、纸、砚”,其中“墨”的主要成分是炭黑。炭黑的下列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A.可燃性 B.常温下呈固态 C.难溶于水 D.熔点高【答案】A【解析】A、可燃性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化学性质;B、常温下呈固态是物质的状态,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C、难溶于水是物质的溶解性,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D、熔点高是物质的熔点,不需要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是物理性质;故选A。16.(2023·陕西·统考中考真题)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答案】C【解析】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述的是水由液体变成固体冰、雪的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不体现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诗中的“露”和“霜”分别是物态变化中的液化现象和凝华现象,没有生成新物质,不体现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描述的是植物秸秆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体现化学性质,符合题意;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描述的是月光照射,溪水流淌,过程没有生成新物质,不体现化学性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17.(2023·云南·统考中考真题)空气的成分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78%。下列属于氮气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无味 B.难溶于水 C.密度略小于空气 D.不支持燃烧【答案】D【解析】A、氮气无色无味,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B、氮气难溶于水,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C、氮气密度略小于空气,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D、氮气不支持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D。18.(2023·山东淄博·中考真题)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事实,书写及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选项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A化合反应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D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A、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其化学方程式为,该项中方程式未配平,故A错误;B、银的金属活动性较氢弱,所以银和盐酸不反应,故B错误;C、碳酸钙在高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其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C正确;D、一氧化碳和三氧化二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其化学方程式为。复分解反应中,在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不发生改变,而该过程中碳元素和铁元素的化合价改变,所以该反应不属于复分解反应,故D错误;故选C。19.(2023·辽宁大连·统考中考真题)我国明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有利用炉甘石(主要成分是)火法炼锌的工艺记载,其中的一个化学反应为,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答案】B【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符合分解反应一变多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综上所述:选择B。20.(2023·湖南益阳·统考中考真题)我国宋代《梦溪笔谈》中有“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的记载,其化学反应原理为,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答案】B【解析】化合反应的定义: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置换反应的定义: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一种新的单质和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分解反应的定义:一种反应物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复分解反应的定义:两个化合物之间相互交换成分发生的反应;由该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由金属单质铁与化合物硫酸铜发生反应生成单质铜和化合物硫酸亚铁,所以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B。21.(2023·江苏苏州·统考中考真题)下列HCl参与的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 B.C. D.【答案】A【解析】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符合题意;B、该反应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D、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故选A。22.(2023·湖南株洲·中考真题)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且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A.铁与稀盐酸反应: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C.在高温下分解D.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答案】D【解析】A.铁与稀盐酸反应:Fe+2HCl=FeCl2+H2↑,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在高温下分解,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此选项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此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23.(2023·内蒙古兴安盟·统考中考真题)现将20克A和足量B混合加热,A与B发生化学反应,20克A完全反应后生成16克C和8克D,则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的C的质量比是()A.1∶4 B.5∶4 C.2∶1 D.1:2【答案】A【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物质总质量等于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故B的质量为16g+8g-20g=4g,则参加反应的B与生成的C的质量比=4g:16g=1:4,故选:A。24.(2023·湖南郴州·统考中考真题)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数据如下表: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的质量/g101602反应中的质量/g78a2反应后的质量/gb022c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a=11 B.丁一定是催化剂C.该反应为分解反应 D.b=3【答案】A【解析】A、由分析可知,a=11,故A说法正确;B、由表中数据可知,丁的质量随着反应的进行,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故B说法错误;C、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甲与乙反应生成丙,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故C说法错误;D、由分析可知,b=4,故D说法错误;故选A。25.(2023·山东滨州·统考中考真题)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甲是生成物 B.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是C.该化学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 D.物质丁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答案】C【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后,甲的质量减小,甲是反应物,不符合题意;B、反应后乙物质的质量分数是:1-42%-40%-10%=8%,不符合题意;C、该化学反应中甲、乙两物质的质量比是:(70%-42%):(14%-8%)=14:3,符合题意;D、化学反应前后,丁的质量不变,丁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是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不符合题意。故选C。26.(2023·湖北鄂州·统考中考真题)密闭容器里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测得反应前及反应过程中的某个时刻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8%B.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C.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5:1D.该反应可以表示工业合成氨:N2+3H22NH3【答案】C【解析】A、由图中数据可知,a=100%-14%-6%-70%=10%,b=100%-40%-10%-42%=8%,故A说法正确;B、由图中数据可知,反应物丁的质量分数为:a=100%-14%-6%-70%=10%,反应后丁的质量分数也为10%,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分数不变,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与反应的杂质,故B说法正确;C、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70%-42%):(14%-8%)=14:3,故C说法错误;D、该反应中,甲、乙、丙的质量比为(70%-42%):(14%-8%):(40%-6%)=14:3:17,反应前后丁的质量分数不变,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工业合成氨为:,合成氨的反应中N2、H2、NH3的质量比为28:6:34=14:3:17,所以该反应可以表示工业合成氨,故D说法正确;故选:C。27.(2023·四川巴中·统考中考真题)汽车尾气中含有NO和CO有毒气体,在排气管中安装“催化转化器”,可将NO和CO转化为无毒气体,减少空气污染.下图是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参与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B.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反应前后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发生了改变 D.丁是形成酸雨的气体之一【答案】A【解析】由图可知,该反应为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氮气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由图及化学方程式可知,参与反应的甲与乙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2=1:1,符合题意;B、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该反应的反应物均是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不符合题意;D、丁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含量过多,会导致温室效应,不会导致酸雨,不符合题意。故选A。28.(2023·江苏常州·统考中考真题)工业上制取芯片基材高纯硅(Si)的某一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相同小球表示同种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与乙质量之比为1:85B.物质丁是由原子构成的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D.反应前后原子数量改变【答案】C【解析】从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甲与乙质量之比为(28+35.5×4):(1×2×2)=85:1,错误。B、物质丁HCl是由分子构成的,错误;C、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构成新的分子,化学反应中分子可以再分,正确;D、化学反应的微观实质是分子拆分成原子,原子构成新的分子,所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错误;故选C。29.(2023·湖北宜昌·统考中考真题)下列现象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的是()A.蔗糖溶于水后总质量不变 B.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C.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溶液质量不变 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溶液质量减小【答案】D【解析】A.蔗糖溶于水,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A错误;B.浓硫酸敞口放置质量增加是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没有发生化学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B错误;C.饱和硝酸钾溶液升温,溶液的状态会从饱和变成不饱和,此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虽然溶液质量不变,但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C错误;D.硫酸铜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混合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钠溶液,溶液质量减小,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可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D正确。故选D。30.(2023·黑龙江哈尔滨·中考真题)下列有关叙述对应的化学方程式、所属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化合反应B.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

分解反应C.赤铁矿炼铁

氧化反应D.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

置换反应【答案】A【解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符合题意;B.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过氧化氢分解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赤铁矿炼铁,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任一种,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铜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第II卷(非选择题)二、填空与简答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每空1分,共23分)31.(2023·青海·统考中考真题)如图为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根据图示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属于反应(基本反应类型),MnO2在该反应中起作用。【答案】2H2O22H2O+O2↑分解催化【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该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MnO2在该反应中加快了反应速率且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因此起催化作用。32.(2023·湖北·统考中考真题)现有O2、Fe、CO、稀硫酸、KOH溶液、CaCO3、MgCl2溶液七种物质,请选择适当的物质按照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每种物质只能选用一次):(1)化合反应:。(2)分解反应:。(3)置换反应:。(4)复分解反应:。【答案】(1)/(2)(3)(4)(合理即可)【解析】(1)化合反应是指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而一氧化碳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且铁与氧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分解反应是指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碳酸钙高温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置换反应是指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而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复分解反应是指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的反应,而硫酸和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钾,属于复分解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或碳酸钙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钙、二氧化碳和水,氯化镁能与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钾,均属于复分解反应。33.(2023·黑龙江哈尔滨·统考中考真题)在“宏观—微观—符号”之间建立联系并进行合理的分析、总结是学习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是氧气变成液氧的微观示意图,在此变化前后分子,化学性质保持不变。(2)图2是氧气在放电的条件下变成臭氧的微观示意图:①请写出臭氧的化学式;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在丙中补充1个(填“A”或“B”)。变化后,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再保持。A.

B.(3)结合(1)和(2)的分析可总结出,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答案】(1)种类不变(2)A(3)最小粒子【解析】(1)氧气变成液氧,氧气和液氧均是由氧分子构成,在此变化前后分子种类不变,故化学性质保持不变;(2)①由图可知,每个臭氧分子由3个氧原子构成,故臭氧的化学式为:O3;②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生成物中含6个O,反应物中含4个O,故反应物中还应补充2个O,每个氧分子由2个氧原子构成,故应在丙中补充1个氧分子。故选A;(3)结合(1)和(2)的分析可总结出,氧气变成液氧,由于分子种类不变,故氧气的化学性质不变,氧气变成臭氧,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化学性质改变,故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34.(2023·河南·统考中考真题)乙醇常用作燃料,乙醇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乙炔(化学式为C2H2)也可用作燃料,当氧气不足时,乙炔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若一定质量的乙炔燃烧生成了3.3g二氧化碳、0.9g水和mg一氧化碳,则m的数值为。【答案】0.7【解析】乙醇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0.9g水中氢元素的质量为,乙炔的质量为,碳元素的质量为,3.3g二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的质量为,,,则m的数值为0.7。35.(2023·上海·统考中考真题)氢能的开发利用是当前研究的热点。(1)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可选用启普发生器作为发生装置,是因为该反应在常温下进行、反应物为,且生成的气体难溶于水。(2)电解水制氢气需消耗电能。煤炭、风能均可发电,其中属于绿色能源的是。光催化分解水也可制氢气,反应如图所示,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镁基材料固态储氢具有储量大、安全等优点。储氢时,Mg与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氢化镁)固体:放氢时,受热分解放出。已知1m镁基材料储存的在常温常压下体积可达,储氢时发生的变化于(选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请解释镁基材料储氢量大的原因。【答案】(1)块状固体和液体(2)风能(3)化学变化氢气转化为固体,等质量条件下,气体体积缩小1000多倍【解析】(1)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Zn+H2SO4=ZnSO4+H2↑;启普发生器属于固液常温发生装置,选择该装置作为发生装置的反应,其中的反应物是块状固体和液体,故填块状固体和液体。(2)煤炭是一种化石燃料,不属于绿色能源,风能是一种绿色能源,故填风能;水在光照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为:2H2O2H2↑+O2↑。(3)储氢时,镁和氢气反应生成氢化镁,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填化学变化;由题文可知,镁基材料储氢量大的原因是氢气与镁反应生成氢化镁固体,氢气转化为固体,等质量条件下,气体体积缩小1000多倍,故填氢气转化为固体,等质量条件下,气体体积缩小1000多倍。36.(2023·四川·统考中考真题)泸州市生态环境局、公安局联合发文,从2023年5月4日起,对机动车排放不合格的违法行为进行抓拍。下表测定出汽车在不同速度下,每平均行驶1km,行驶的时间与所排放大气污染物的质量之间的关系。汽车发动机内高温条件下生成氮氧化物的反应如图所示。行驶1km的时间/min污染物质量/g污染物0.50.751.2一氧化碳9.65.48.7氮氧化物3.81.50.6碳氢化合物0.80.60.7(1)碳氢化合物属于(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2)甲图所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随汽车速度降低,3种污染物中的质量在持续减少,因为减速时使进入发动机的的量减少(填分子式),生成的污染物也随之减少。【答案】(1)有机物(2)(3)氮氧化物N2【解析】(1)碳氢化合物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2)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氮气与氧气在高温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一氧化氮,化学方程式为;(3)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随汽车速度降低,3种污染物中氮氧化物的质量在持续减少,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