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教学实录 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1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教学实录 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2页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 第2课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红烛 峨日朵雪峰之侧 致云雀教学实录 部编版必修上册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语文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教学实录部编版必修上册一、教学背景

授课内容:《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致云雀》

授课年级:高中一年级

教材版本:部编版必修上册。

本章节选材自现代诗歌,通过阅读和学习,旨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诗歌创作技巧。本节课将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象、情感和哲理,从而更好地把握诗歌的内涵。二、核心素养目标

课程目标设定

1.语言建构与运用:通过分析诗歌的语言特色,提升学生准确、生动表达情感与思想的能力。

2.思维发展与提升:培养学生通过诗歌阅读,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文化传承与理解:使学生理解诗歌所承载的文化意蕴,增强文化自信。

4.审美鉴赏与创造:提高学生对诗歌美的感受力,激发创作灵感,培养审美创造力。三、教学内容分析

1.主题内容:

本节课的主题内容是现代诗歌的阅读与欣赏,包括《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红烛》《峨日朵雪峰之侧》和《致云雀》四首诗。这些诗歌分别展现了诗人的情感世界、哲学思考和自然景观的描绘,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诗歌中的意象、象征和抒情手法,感受诗歌的魅力。

2.重点难点:

-重点:

a.分析诗歌中的意象、象征和隐喻,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b.鉴赏诗歌的语言特色,包括韵律、节奏和修辞手法。

c.感受诗人的情感表达,理解诗歌的情感内涵。

d.探讨诗歌中的哲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难点:

a.深入解读诗歌中的复杂意象和象征意义,把握诗人的创作意图。

b.在诗歌鉴赏中,运用批判性思维,独立分析诗歌的艺术价值。

c.将诗歌中的情感和哲理与自己的生活经验相联系,形成个性化的阅读体验。

d.在诗歌创作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技巧和手法,创作出具有独特风格的诗歌作品。四、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背景,解析诗歌意象和情感。

2.讨论法:分组讨论诗歌内涵,分享个人理解和感受。

3.情境教学法:通过音乐、图片等多媒体素材,营造诗歌情境,引导学生深入体验。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诗歌文本、作者介绍和相关图片,增强直观感受。

2.互动教学软件:使用教学平台,进行在线讨论和即时反馈。

3.录播资源:播放诗歌朗诵视频,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音韵美。五、教学实施过程

1.导入新课

方式:通过展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悖论性诗句,如“我要站在地球边/上放号”,引导学生探讨诗句中的逻辑矛盾。

目的:激发学生对诗歌中逻辑与情感的交织产生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诗歌中的逻辑与情感表达。

2.讲授新知

概念讲解:通过分析《红烛》中的“红烛啊!莫不是怀乡的灯塔?”讲解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引导学生理解诗歌中的逻辑表达。

演绎推理:以《峨日朵雪峰之侧》为例,讲解诗人如何通过具体景象演绎出对生命的感悟,如“生命/只是一个过程的名称”。

归纳推理:分析《致云雀》中的归纳性思维,如从云雀的歌唱联想到自然的和谐,讲解归纳推理在诗歌中的应用。

3.巩固练习

课堂练习:让学生分析《立在地球边上放号》中的逻辑顺序,判断诗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如“我要站在地球边/上放号”与“我来了”之间的逻辑联系。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红烛》中的情感表达与逻辑结构,如何通过逻辑顺序加强情感的传达。

4.深化理解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峨日朵雪峰之侧》中的哲理表达,如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让学生尝试在小组内进行类似的哲理创作。

辩论活动:组织辩论,辩论《致云雀》中自然与人类情感的逻辑关联,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论证能力。

5.课堂总结

知识梳理:总结本节课学习的诗歌逻辑表达手法,强调象征、比喻、归纳和演绎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

学生反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通过本节课学习到的诗歌逻辑分析方法,以及如何将这些方法应用于自己的创作中。六、教学反思

这节课通过对现代诗歌的逻辑与情感分析,我觉得学生们对诗歌的理解更加深入了。他们在讨论环节表现出了很高的参与度和创造力,能够将诗歌中的意象与自己的生活体验相结合。但是在逻辑推理方面,部分学生还是显得有些吃力,尤其是在归纳推理的运用上。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这部分内容的辅导,可能还需要设计一些更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逻辑推理的技巧。此外,辩论活动虽然激发了一些学生的兴趣,但也有学生感到紧张,未来可以考虑加入更多的小组合作元素,让学生在更放松的氛围中练习逻辑表达。七、教学评估与改进

评估方式:我主要通过观察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反应和参与度,以及他们完成作业的情况来评估他们的学习效果。课堂讨论中,我会注意他们是否能够积极地发表自己的看法,是否能够理解并运用诗歌中的逻辑和情感。作业方面,我会查看他们是否能够准确地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情感,以及他们是否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自己的创作中。此外,实践活动的参与度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估指标,比如辩论活动中,我会观察他们是否能够逻辑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改进策略:根据评估结果,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诗歌的情感方面做得不错,但在逻辑推理上有些欠缺。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课程中加强对逻辑推理的训练,比如增加一些逻辑练习题,让学生通过练习来提高这方面的能力。同时,我还会引入更多的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在实际的语境中学习和运用逻辑推理。

我还注意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比较内向,不太愿意发言。为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我打算调整课堂活动,比如小组讨论,可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看法。此外,我还会尝试一些新的教学方法,比如翻转课堂,让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