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多校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人们在社会实践中从事各项斗争,有了丰富的经验,有成功的,有失败的。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通过人的眼、耳、鼻、舌、身这五个官能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开始是感性认识。这种感性认识的材料积累多了,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了理性认识,这就是思想。这是一个认识过程。这是整个认识过程的第一个阶段,即由客观物质到主观精神的阶段,由存在到思想的阶段。这时候的精神、思想(包括理论、政策、计划、办法)是否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外界的规律,还是没有证明的,还不能确定是否正确,然后又有认识过程的第二个阶段,即由精神到物质的阶段,由思想到存在的阶段,这就是把第一个阶段得到的认识放到社会实践中去,看这些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是否能得到预期的成功。一般的说来,成功了的就是正确的,失败了的就是错误的,特别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斗争是如此。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就是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摘编自毛泽东《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材料二:“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但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毛泽东用他那一贯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更加生动形象地阐明了这个深刻的道理,提出了“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从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角度来讲,毛泽东关于物质与精神可以相互转换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认识论观点的坚持和发展。物质变精神,精神变物质,这是人在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飞跃。也就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新的感性认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将世界改造成人化的世界,再如此循环往复以至无穷,只是每一循环都到了更高的认识阶段。关于这一思想,其实毛泽东早在1937年所著《实践论》中已有阐述。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毛泽东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重新强调并加以丰富和发展,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更具有时代色彩,为我们树立了一个坚持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光辉典范。毛泽东提出的“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主要包含以下几层含义。首先,阐明了辩证唯物论的能动性和革命性。“物质可以变成精神,精神可以变成物质”,是一个认识论命题。也就是说,毛泽东在这里并没有否定物质的第一性原理,他不仅坚持了一般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而且更重要的是坚持了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物质和精神两者能够互相转化,但物质决定精神是第一位的,思想需要物质作载体才能转化,转化是有条件的,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只是变化的条件。其次,明确指出在人的思想认识的两次飞跃中,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具有伟大意义,强调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相当于突出强调了真理检验标准的重大命题,重申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哲学思想。他指出:“在社会斗争中,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而是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所以暂时失败了,但是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另外,强调了形成一种正确思想认识的过程的复杂性。早在《实践论》中,毛泽东在考察人类认识运动的规律后,就已经指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毛泽东着重对正确认识得以形成的规律和过程的复杂性作了说明。他指出:“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物质到精神,由精神到物质,即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这就说明人们要想得到正确的思想绝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因为事物的发展都是曲折的,是要经过螺旋式上升、波浪式发展路径的。换句话说,永远也不会自动生成一开始就完全正确的思想。这是人类认识发展的总规律。实践没有止境,认识也没有止境。(摘编自李斌《掌握辩证唯物论以便“少犯错误”——重读〈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来源,其通过眼、耳、鼻、舌、身五个官能将无数客观外界的现象反映到自己的头脑中来。B.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具伟大意义,是因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唯一目的,便是为了改造世界。C.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指导新的感性认识,这种无穷尽的循环必然会使认识上升到更高级的阶段。D.材料一对正确思想认识的形成过程的论述,是在《实践论》基础上重新强调并且加以丰富和发展,更具时代色彩。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提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问题,材料一正是围绕这一问题展开论述。B.材料一的读者对象主要是到农村去工作的干部和广大农民,文中没有使用太多哲学术语,语言通俗易懂。C.毛泽东阐明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物质与意识关系的基本原理,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D.材料二采用并列式的论证结构,从三个方面对物质与精神可以相互转换这一观点的含义进行了具体阐释。3.下列说法中,最适合作为材料一论据的一项是(
)A.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B.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C.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D.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4.材料一语言讲求逻辑性,请根据文中画线句子加以分析。5.班级开展“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读书交流会,围绕“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展开讨论,请你结合两则材料拟写发言提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绝墨谈歌民国三年冬月,保定下了第一场大雪。“飞云酒楼”老板侯洪志让伙计去请城内几位丹青高手,来酒楼品酒论画。十几个丹青高手先后踏雪赶来,众人就在楼上饮酒论画。洪志乘兴涂抹出几枝梅花,众人齐声喝彩。洪志得意,唱了一段二黄原板,高亢响亮。一曲唱罢,楼下有人喝彩。洪志探头一看,是个黄脸汉子,就请他上楼叙话。黄脸汉子朝洪志一拱手:“老板果然好唱家,可否乘兴再唱一曲?”洪志笑道:“侯某今日就为客官助兴。”就又唱了一段西皮。黄脸汉子击掌赞叹,走到桌案前,捉起笔,饱蘸了墨,就在纸上涂抹了一张画。洪志和众人不觉屏住了气,就见汉子笔墨雄浑,气势磅礴,一幅“高山流水图”跃然纸上。汉子掷笔拱手:“侯老板,今日就以此画相赠吧。”洪志苦笑道:“侯某做了多年井蛙。今日得遇大手笔,方知天外有天。明日,我就关闭酒楼,专意丹青。”第二天,“飞云酒楼”果然改了字号,挂出“洪志画坊”牌匾。洪志从此终日躲在楼内作画,如此过了两年,“洪志画坊”在保定画坛声名大噪。那天,洪志正在作画,忽听有人哈哈大笑:“侯老板果然长进。”正是当年那个黄脸汉子。洪志起身拱手:“请多指教。”汉子四壁看看,失笑道:“侯老板果然生意人。”洪志一怔:“此话怎讲?”汉子哈哈笑道:“我看到四壁皆是浓浓的商贾气。”洪志就白了脸,木在了那里。汉子笑:“不日我也开一画坊,还请侯老板多多照应。”说罢,唱一个喏,转身走了。过了几天,洪志画坊对面,果然开了一座画坊,字号“山月画店”。门前一副对联:笔贵丹心一寸,墨崇碧血千秋。起初两店不分高下。后来,洪志的生意就淡下来,眼睁睁看着汉子那边的生意火爆起来那汉子似乎成心与洪志作梗。洪志画梅,他便也画梅。洪志画花鸟,他便也画花鸟……洪志开始还忍让,到后来就找到那汉子店中。洪志恶笑道:“你逼得我无路可走,就不怕我杀了你?”汉子笑道:“自古作丹青者,都是斯文中人,侯老板怎会用屠夫手段?侯老板心灵聪慧,一味争强斗狠,笔下自然呆滞,难脱俗气。”侯洪志一愣,脸就红了。汉子道:“善画者,以山为居,以云为所,仗笔走天涯。积一世心血,积劳,积思,积墨,积石成山,积情为画。意到物我两忘,忘喜忘忧忘梦忘醒,忘乎忘耶,不忘犹忘。”洪志朗声而笑,拱手道:“多谢指教。”那一日,来了一客商,自言河南画贩,姓李。张口要买洪志“梅花图”,讲好要十种梅花姿态。并说只要画得好,每张按一百大洋收购。当场放下五百定金,洪志点头应下,写了收据,洪志至此闭门谢客,画了两个月。姓李的客商前来取画,细细看过,微微皱眉道:“恕我直言,侯老板是认真用了心力,只是仍旧呆滞了些,少了灵气。”洪志冷笑一声:“但请指教。”李客商从怀中取出一张画来,竟是一张红梅图。画中大雪纷飞,梅花争奇斗妍,一朵朵迎风欲动。两下比较,洪志那些梅花确有些呆傻了。洪志脸涨红了,朝客商拱手道:“此画让我大开眼界,若兄台再宽限两月,十张画我可重新画过。”李客商道:“只要画得精湛,再等两月,并无妨碍。”转眼两月过去,十张梅花图画毕,却不见李客商来取货。这一天,洪志听到有人叩门,竟是那个黄脸汉子:“听说侯老板近来笔下功夫精进,也让我一开眼界。”汉子四壁观看,笑道:“今日与侯老板切磋画艺,该弄些酒菜才对。”洪志怔了怔,便到楼上搬下酒菜。汉子坐下独饮。洪志笑道:“你不怕侯某酒中下毒?”汉子笑道:“你四壁画中已全无杀气,莫再饶舌,一同坐下饮上几杯。”二人就埋头吃酒。汉子自斟自饮,渐渐面色潮红,饮尽最后一杯,一张口,一口血喷出来。洪志惊了脸:“先生怎么了?”汉子惨笑:“我将不久人世,日后不会再逼你了。今日来是要看看你那十张梅花图画得怎样了?”洪志一时呆住。汉子掏出一张纸来,洪志定睛看去,正是给李客商的收据。洪志顿泪如泉涌:“洪志浅薄愚昧,误解了先生一番苦心。”汉子笑道:“侯老板莫做女儿态,请拿纸笔来。”洪志忙送上笔墨,将宣纸铺上桌案,一旁垂手侍立。汉子起身站定,拈过笔来,就在砚中饱蘸了,却不落笔。目光迷离,悲喜全无。侯洪志刚要说什么,汉子一张口,一口血就喷在了洁白的宣纸上,只见红红的暴浸开来。汉子大笑一声,伏身在案,笔走龙蛇。就着那血,勾一幅梅花斗寒图。洪志看得眼呆,失声叫一句:“先生就是……”汉子似用尽了全身的气力,软软坐下,脸似纸白。洪志猛地跪倒:“请收洪志为徒。”汉子笑笑:“你我早已师徒一场,你画梅花,便要化为梅。所谓出神入化,才可纵横无忌。”洪志怔怔的,听得如痴如梦。汉子仰天笑道:“幸甚至哉!惟笔在握,守拙不移,痴心不易,梅花香自苦寒来!”笑罢,起身,出门。第二天,“山月画店”就关了张,汉子不知去向。(有删改)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写侯洪志“唱了一段二黄原板”,丰富了人物的文人特性,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B.小说写黄脸汉子听完西皮后,挥笔赠上一幅高山流水图,暗含对侯洪志的欣赏,认为他是个可塑之才。C.画线处的神态描写主要刻画了侯洪志因争强好胜的心思被黄脸汉子一语言中而变了色、一时发愣的情形。D.小说以画梅花为主线,叙写了黄脸汉子和侯洪志之间的传奇故事,突出了在技艺精进的过程中,需要做到守拙不移、痴心不改。7.对文中“梅花斗寒图”这一段的场面描写的鉴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送”“铺”“垂”“待”等词语,体现了侯洪志内心对黄脸汉子的恭敬之情。B.“目光迷离,悲喜全无”传神地写出黄脸汉子弥留之际为了这一绝笔之作心力交瘁。C.作者善于调动色彩,“洁白”“红红”“纸白”,对比鲜明,给读者以强烈的视觉冲击。D.“先生就是……”作者运用留白手法,在戛然而止中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含蓄蕴藉。8.小说结尾黄脸汉子说“你我早已师徒一场”,联系小说题目“绝墨”,说说黄脸汉子为师之道“绝”在哪里。9.学校读书小组要召开读书分享会,请向没有读过本文的同学进行推荐,从自己体会最深的三个方面写出推荐要点。二、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庄宗既好俳优,又别为优名以自目,曰李天下。自其为王,至于为天子,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伶人由此用事。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周匝谒于马前,庄宗得之喜甚,赐以金帛,劳其良苦。周匝对曰:“身陷仇人,而得不死以生者,教坊使陈俊、内园栽接使储德源之力也。愿乞二州以报此两人。”庄宗皆许以为刺史。郭崇韬谏曰:“陛下所与共取天下者,皆英豪忠勇之士。今大功始就封赏未及于一人而先以伶人为刺史恐失天下心。不可!”因格其命。逾年,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谓崇韬曰:“吾已许周匝矣,使吾惭见此三人。公言虽正,然当为我屈意行之。”卒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庄宗好畋猎,猎于中牟,践民田。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伶人敬新磨知其不可,乃率诸伶走追县令,擒至马前责之曰:“汝为县令,独不知吾天子好猎邪?奈何纵民稼穑以供税赋!何不饥汝县民而空此地,以备吾天子之驰骋?汝罪当死!”因前请亟行刑,诸伶共唱和之。庄宗大笑,县令乃得免去。(节选自《新五代史·伶官传第二十五》)材料二:善不可谓小而无益,不善不可谓小而无伤。非以小善为一足以利天下,小不善为一足以乱国家也。当夫轻始而傲微,则其流必至于大乱也,是故子民者谨焉。彼人也,登高则望,临深则窥,人之性非窥且望也,势使然也。夫事有逐奸,势有召祸。老子曰:“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管仲曰:“备患于未形,上也。语曰:‘焰焰弗灭,炎炎奈何,萌芽不伐,且折斧柯。’智禁于微,次也。”事之适乱,如地形之惑人也,机渐而往,俄而东西易面,人不自知也。故墨子见衢路而哭之,悲一跬而缪千里也。昔者卫候朝于周,周行人问其名,曰:“卫侯辟疆。”周行人还之曰:“启疆、辟疆,天子之号也,诸侯弗得用。”卫侯更其名曰煅,然后受之。故善守上下之分者,虽空名弗使逾焉。故明者之感奸由也蚤,其除乱谋也远,故邪不前达。(节选自贾谊《新书·审微》)10.材料一画框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勾选相应位置。今大功始A就B封赏C未及D于一人E而先F以伶人为G刺史H恐失天下心。11.下列对材料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劳,指犒劳,慰劳,与《屈原列传》“故劳苦倦极”中的“劳”字含义不相同。B.格,指搁置,推脱,与《大学之道》“致知在格物”中的“格”字含义不相同。C.伐,敲击,与《燕歌行》“摐金伐鼓下榆关”中的“伐”字含义相同。D.“机渐而往”与“渐车帷裳”(《氓》)两句中的“渐”字含义不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受宠幸的伶人周匝被梁人抓去了,唐庄宗因此而兴兵伐梁,灭梁后救出周匝并重赏了他。B.郭崇韬认为若先封赏伶人会丧失人心,庄宗虽认可此言,但执意封赏,可见他刚愎自用。C.人们登上高处喜欢眺望,看到了深渊就想去探看,其实这并非人性使然,而是地势作用。D.管仲、老子和俗语三者表达了相同意思,即要扼杀事物可能出现的不良苗头,防患未然。1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2)故明者之感奸由也蚤,其除乱谋也远,故邪不前达。14.材料二中说“夫事有逐奸,势有召祸”,此观点在材料一中是如何具体体现的?三、诗歌鉴赏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蝶恋花·密州上元①苏轼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②。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注]①此词作于熙宁八年(1075),时词人刚来密州(今山东省内)任知州,正好遇到元宵佳节,在街上看灯,观月时的情景和由此而产生的感想故而写下此词。②唐人苏味道《上元》诗:“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灯火钱塘三五夜”,点出杭州上元盛况,灯月交辉,引来满城男女游赏。“帐底吹笙香吐麝”描写官宦人家过节的繁奢情景。B.“更无一点尘随马”,化用苏味道“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句,进一步从动态写游人。说“无一点尘”,更显江南气候的特点。C.“寂寞山城人老也”是过渡句,使情调陡转。“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密州民生不如杭州,只有在农家社稷时才有箫鼓乐曲。D.“火冷灯稀霜露下”,这里的“霜”与前文“霜”的表达效果相近,也是强调月光的皎洁,同时还反衬了作者内心的忧愁。16.下阕中“寂寞”二字流露出作者的心境,请简要分析寂寞的原因。四、默写题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在《屈原列传(节选)》中,司马迁对《诗经》里的《国风》和《小雅》进行了评价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2)《屈原列传》中用“_________,_________”总结屈原在政治上极度痛苦的原因。(3)古代诗人常常以各种乐器入诗,这不仅丰富了诗歌的内容,还通过乐器营造了丰富的意境,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如“_________,_________”。五、语言表达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我们当年住过的那眼石窑静静地______________(A坐
B耸)在阳光里。窑前的小枣树长大了些,枝叶摇曳,在窑门和门前的空地上投下碎影,窑洞就更显得沉寂。窑门上了锁。木门上隐约辨出当年的墨迹:“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千秋雄鬼死不还家。”金涛写的。还记得我给他端着墨汁瓶,称赞他的字写得漂亮,墨汁溅了我一脸。仲伟正脚踏着拍子吹口琴,吹的是《霍拉舞曲》,吹得浑身乱颤。那是七○年国庆,村里不放假,我们自己给自己放了假。小彬蹲在窑前逗狗。那只狗叫“玩主”,会两腿站,会打滚,会玩很多花样;其父是“黑黑”,其母是“花脑”,父母原都是______________(A下里巴人
B老实巴交)的。李卓从河边洗衣服回来,把衣服晾在小枣树上,每一枝头挂一件,飘飘扬扬如同五彩旗。现在这窑前可真冷清。那群吵吵嚷嚷的少年都到哪儿去了?仿佛他们根本不曾来过。又仿佛他们还在窑里,睡着懒觉。仿佛他们都去赶集了,买几筒罐头,吃罢就回来。仿佛他们都上山受苦去了,剩我一人在家做饭,一会儿就都会喊着饿回来的……疤子家的磨房已经废弃了,石磨愣在那里______________(A沾
B驮)满尘土。我又到了饲养场。饲养棚都拆了,光剩一片空地,堆满柴草、石料。我寻着残留的地基,找到我当年的“领地”,跟同行的几个人说:老黑牛就在这儿,红犍牛就在这儿,老生牛就在这儿,花牛就在这儿……我记得它们的样子,盼着我给它们拌料,高兴得前蹄上石槽,亮亮的眸子望着我。(节选自史铁生《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略有删改)18.为文中空缺处各选填一个最有表现力的字或词语。19.第二段作者连用了四个“仿佛”,第一个和后三个表达的情感并不相同,试简析。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能否修改成“老黑牛、红犍牛、老生牛、花牛就在这儿”?说说你的理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①睡眠是人生大事,②因此人的一生中约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③好的睡眠对恢复体力、促进健康尤为重要。④中国睡眠研究会的统计数据显示,⑤我国有超过3亿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⑥近几年,褪黑素被都市年轻白领尤其是年轻人士推崇为“助眠神药”,⑦在多个电商平台的商品销量排行中,⑧褪黑素产品的销量位居保健品类前列。研究表明,适时地给予外源性褪黑素补充可以协助调整睡眠周期,特别是对由褪黑素分泌减少导致的失眠格外有效。褪黑素是人体内一种可以调节睡眠的激素,由大脑松果体制造,通过血液传递到其作用的受体。褪黑素也被称为“暗信号”,这是因为它的分泌主要在黑暗状态下进行。A______,褪黑素就会在人体内发挥内源性同步节律作用,身体就逐渐进入睡眠状态。褪黑素B______,因为比起其他安眠药,褪黑素虽然副作用要少,但长时间服用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比如白天嗜睡、胃部不适、头昏脑沉等。21.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22.文中第一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给出修改建议,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六、材料作文23.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孔子倡导“敏于事慎于言”;而现代有人强调“大胆表达”。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1.答案:B解析:B.“是因为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唯一目的,便是为了改造世界”错误,以偏概全。原句中提到“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同时也提到,“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所以认识过程中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具伟大意义的原因有两个,一是第二次飞跃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其二是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唯一目的,便是为了改造世界。故选B。2.答案:B解析:B.“读者对象主要是到农村去工作的干部和广大农民”错误。结合材料二原句“毛泽东用他那一贯通俗易懂的语言风格更加生动形象地阐明了这个深刻的道理”“毛泽东对这一思想进行了重新强调并加以丰富和发展,语言更加通俗易懂,更具有时代色彩”,可知材料仅仅强调了语言通俗易懂,并没有指出具体读者对象,该句无中生有。故选B。3.答案:D解析:材料一论证的观点:一个正确的认识,需要经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这样多次的反复,才能够完成。A.不适合。句意:凡是行为得不到预期的效果,都应该反过来检查自己。旨在强调从自身做起,从身边事做起。B.不适合。句意: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末,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知道什么在先,什么在后,就接近于合理了。强调的是事物按时间轴有序发展,是社会秩序的表现。C.不适合。句意:只学习而不思考就会迷惘无所得,只思考而不学习就不切于事而疑惑不解。这是孔子所提倡的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强调要学思结合。D.合适。句意:要广泛地多方面学习,详细地求教,慎重地思考,形成清晰的判断力,强调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强调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能论证材料一的观点。故选D。4.答案:①论证方面: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先指出先进阶级的势力暂时的失败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再解释其原因是先进势力不如反动势力斗争力量强,最后坚信总有一天会成功;②语言准确,准确使用关联词构建逻辑关系。解析:议论文语言的逻辑性要求判断准确、层次清晰、推理严密以及各种关联词的准确运用。划线句分三个层次,结合“代表先进阶级的势力,有时候有些失败,并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指出表先进阶级的势力的偶尔失败不是因为思想不正确;结合“因为在斗争力量的对比上,先进势力这一方,暂时还不如反动势力那一方”,揭示其原因是斗争力量暂时悬殊大;最后作出结论,“以后总有一天会要成功的”。层次清晰,逻辑严密。关联词的使用,“不是……而是……”表并列复句,揭示其原因;“但”表转折,自然引出结论。用语准确。5.答案:示例: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分两步走,第一步是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第二步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第二步是第一步的高一级程度。从第一步到第二步,必定要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才能够完成,这个过程离不开思想认识的过程,所以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解析: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C.“侯洪志因争强好胜的心思被黄脸汉子一语言中而变了色、一时发愣的情形”错误,画线处的神态描写主要表现的是侯洪志争强好胜的心理。故选C。7.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B.“弥留之际”“心力交瘁”于文无据,文中只是说其“不久人世”,这里表现的是黄脸汉子绘画时心无杂念、物我两忘的境界。故选B。8.答案:①“绝”在激励反省。酒楼论画不动声色,留画相赠,让侯洪志知道山外有山,激发其斗志。②“绝”在注重磨砺。逐步消除侯洪志画作时的商贾气、求胜斗狠心。③“绝”在正面引导。通过一定的方法正面引导侯洪志技艺达到出神入化、物我两忘的境界。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的含义和作用的能力。①“绝”在激励反省。结合“洪志和众人不觉屏住了气,就见汉子笔墨雄浑,气势磅礴,一幅‘高山流水图’跃然纸上。汉子掷笔拱手:‘侯老板,今日就以此画相赠吧’”可知,酒楼论画不动声色,留画相赠,让侯洪志知道山外有山,激发其斗志。②“绝”在注重磨砺。结合“自古作丹青者,都是斯文中人,侯老板怎会用屠夫手段?侯老板心灵聪慧,一味争强斗狠,笔下自然呆滞,难脱俗气”可知,逐步消除侯洪志画作时的商贾气、求胜斗狠心。③“绝”在正面引导。结合“善画者,以山为居,以云为所,仗笔走天涯。积一世心血,积劳,积思,积墨,积石成山,积情为画。意到物我两忘,忘喜忘忧忘梦忘醒,忘乎忘耶,不忘犹忘”可知,通过一定的方法正面引导侯洪志技艺达到出神入化、物我两忘的境界。9.答案:①选材富有传奇性。以民国时期保定为背景,讲述民间平凡小人物的奇闻异事。(或选材以小见大。通过小人物学画,彰显艺术精进、文化传承主题。)②语言典雅。多使用文言语体,多处引用古诗文。(或语言以对话串联情节,使文章结构紧凑。或语言简洁,多用短句。)③情节富有悬念。黄脸汉子出场画画便技术不凡,赠高山流水图后又开店相“逼”,表明意图后,作者又留白,悬念迭出。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章的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①侯洪志在酒楼品酒论画时乘兴涂抹出几枝梅花,之后得意唱曲,引来了黄脸汉子暗中教画,在情节上具有巧合性,使故事带有传奇色彩。以民国时期保定为背景,讲述小人物侯洪志受不知名的小人物黄脸汉子所激立志学画的小小奇闻异事,彰显艺术精进、文化传承的大主题,在文章选材上以小见大。②结合“善画者,以山为居,以云为所,仗笔走天涯。积一世心血,积劳,积思,积墨,积石成山,积情为画。意到物我两忘,忘喜忘忧忘梦忘醒,忘乎忘耶,不忘犹忘”可知,本文多使用文言语体,多处引用古诗文,多用短句,使语言典雅、简洁。“明日,我就关闭酒楼,专意丹青”引出下文侯洪志关酒楼开画坊;“此话怎讲?”引出侯洪志上门讨教;“恕我直言,侯老板是认真用了心力,只是仍旧呆滞了些,少了灵气”引出侯洪志重新作画;“先生怎么了?”引出黄脸汉子点化侯洪志画梅真谛;文章以对话串联情节,使文章结构紧凑。③“不日我也开一画坊,还请侯老板多多照应”,黄脸汉子为何要开画坊?作者在此设置悬念;“第二天,‘山月画店’就关了张,汉子不知去向”,在文末作者又留白,黄脸汉子去哪里了?引发读者无尽的联想。10.答案:BEH解析:句意:如今大功刚刚告成,没有一个人受到封官赏爵,却先委任乐官做刺史,恐怕会丧失天下人心。“大功”是主语,“始就”是谓语,主谓结构,单独成句,所以B处断开:“而”是表转折的连词,一般用于句首,而前E处断开;“为刺史”是动宾结构,宾语“刺史”后H处断开。故选BEH。11.答案:C解析:A.正确。犒劳,慰劳;/辛苦,疲劳。句意:慰劳他的辛苦。/所以疲倦困苦到极点的时候。
B.正确。搁置,推脱;/推究。句意:于是搁置了这一任命。获得知识在于推究事物的原理。
C.错误。两个“伐”含义不同。砍伐;敲击。句意:树木萌芽时不予砍伐。/军队擂击金鼓,浩浩荡荡开出山海关外。
D.正确。逐渐;浸湿。句意:逐渐前行。淇水滔滔,水花打湿了车上的布幔。
故选C。12.答案:A解析:A.“唐庄宗因此而兴兵伐梁”错误。根据文章内容“其战于胡柳也,嬖伶周匝为梁人所得。其后灭梁入汴”可知,两者不存在因果关系,属于强加因果。
故选A。13.答案:(1)秦始皇于是又命令蒙恬在北方修筑长城,守卫边境,使匈奴退却七百多里。(2)因此,明智的人很早就察觉到产生坏事的根源,能早早地谋划铲除动乱的根源,所以邪恶的事不会在防范之前出现。解析:(1)“北”,名词作状语,在北方;“藩篱”,边境;“却”,使动用法,使……退却。
(2)“蚤”,早,及时;“除”,根除;“前达”,出现在防范之前。14.答案:①庄宗滥封伶人,毫无原则,失臣心。②践踏百姓农田,不听县令劝阻,还执意要杀他,失民心。③喜欢阿谀奉承之语,视听被蒙蔽。庄宗对这些都毫不在意,终酿大乱。解析:由原文“伶人由此用事”“而伶人屡以为言,庄宗谓崇韬日……卒以俊为景州刺史、德源为宪州刺史”可知,庄宗滥封伶人,毫无原则,失臣心。由原文“庄宗好畋猎,猎于中牟,践民田。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可知,践踏百姓农田,不听县令劝阻,还意要杀他,失民心。
由原文“常身与俳优杂戏于庭”“而伶人屡以为言”“中牟县令当马切谏,为民请,庄宗怒,叱县令去,将杀之”“诸伶共唱和之。庄宗大笑”可知,庄宗喜欢阿谀奉承之语,视听被蒙蔽。庄宗对这些都毫不在意,终酿大乱。15.答案:D解析:D.“这里的‘霜’与前文‘霜’的表达效果相近,也是强调月光的皎洁”分析错误,“火冷灯稀霜露下”的意思是郊外彤云四垂,阴霾欲雪。此句中的“霜露”应为自然界中的霜露水气,不是强调月光的皎洁,而是与后文的“云垂野”形成统一的景象。故选D。16.答案:①对杭州繁华景象的怀念。词上阕写人、灯、月,渲染出杭州元宵节的热闹与繁华景象,表达对杭州的思念,见过了杭州上元的热闹,再来看密州上元自觉凄清,密州再无江南之诗情,这让作者倍感寂寞。②作者仕途不顺,感叹人生衰老失意(初来密州的寂寞和年龄老大的感慨)。“寂寞山城人老也”可以看出远离京城的寂寞。③心怀百姓,对密州人民生活感到忧虑(对国计民生的忧患)。比起自身遭遇,作者更关心老百姓的生活状态,民不聊生,令作者担忧。解析:①“灯火钱塘三五夜,明月如霜,照见人如画。帐底吹笙香吐麝,更无一点尘随马”,写人、灯、月,渲染出杭州元宵节明月如霜,人如画,笙管悠扬,罗帐芬芳,灯火辉煌的热闹与繁华的景象;“寂寞山城人老也!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雪意云垂野”,写词人自觉密州的元宵节凄清,山城寂寞,箫鼓粗犷,灯火稀疏,暗云野,呈现一派荒凉萧条的景象,密州再无江南之诗情。用对比手法描写了两地迥然不同的元宵节,就像两幅相互映衬的节令风俗画。所以,对杭州繁华景象的怀念,这让作者倍感寂寞。②“寂寞山城人老也”可以看出远离京城的寂寞。苏轼于熙宁七年由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十一月到任,这首词即作于次年的元宵节。杭州是繁华的都市,密州是荒凉的山城,生活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作者仕途不顺,感叹人生衰老的失意让他觉得寂寞。③“击鼓吹箫,却入农桑社”,意思是打着鼓,吹着箫,乐声粗犷,到农村举行社祭,祈求吉祥。比起自身遭遇,作者更关心老百姓的生活状态,连年蝗灾,民不聊生,令作者对密州人民生活感到忧虑担忧。所以,作者这种心怀百姓,对密州国计民生的忧患意识让他感到寂寞和忧愁。17.答案:(1)《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2)信而见疑;忠而被谤(3)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解析:18.答案:ABB解析:“坐”将“石窑”人格化,且符合“静静”的氛围;“耸”则无此效果。故选A。“下里巴人”泛指通俗的文学艺术。不符合此处对象。“老实巴交”形容人规规矩矩、谨慎胆小的样子。使用正确。故选B。“驮”运用拟物的修辞方法,与“愣在那里”相应,使用正确;“沾”如果用在此处,显得太平淡。故选B。19.答案:①第一个“仿佛”表达了作者对环境的冷清、伙伴们聚而终散的伤感之情;②后三个“仿佛”展开的是对往昔热闹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怀念、留恋之情。解析:①由“那群吵吵嚷嚷的少年都到哪儿去了?仿佛他们根本不曾来过”的语境可知,第一个“仿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学院大学课件--心电图检查
- 服装生产管理与成本核算的关系(企业培训课件)
- 高档会所装修承揽合同三篇
- 美术作品创作竞赛安排计划
- 医学统计学的基本内容课件
- 高新技术创业贷款协议三篇
- 函数与方程课件
- 【培训课件】绿城奢侈品培训-香水
- 银行理财借款合同三篇
- 外出活动班主任的户外拓展计划
- 北京课改版五年级下册小学英语全册单元测试卷(含听力音频文件)
- 2023年秋季国家开放大学-04964-学前儿童游戏指导期末考试题带答案
- 智能制造企业战略规划
- 企业安全生产自我诊断工作方案
- 李白人物简介模板
- 一人出资一人出技术的合作协议
- 物资配送管理投标方案范本
- pt100-热电阻分度表-xls
- 国家开放大学《土木工程力学(本)》形考作业1-5参考答案
- 预防校园暴力事件矛盾纠纷排查记录表
- 精装修观感品质提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