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代替DB45/T396—2007TechnicalspecificationI II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及符号 1 35勘察 4 7 8维护与管理 20附录A(规范性)膨胀十土工试验项目 21附录B(规范性)膨胀十工程特性指标室内试验 附录C(规范性)现场浸水载荷试验 附录D(资料性)膨胀十承载力特征值 附录E(规范性)本文件用词说明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DB45/T396—2007《膨胀十地区建筑勘察设计施工技术规程》,与DB45/T396—2007相比,除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将部分强制性条文修改为推荐性条文(见4.1、5.1.1、5.3.1、6.1.1、6.2.8、6.4.1,见2007年版的4.1、5.1.1、5.3.1、6.1.1、6.2.8、6.4.1);类中的C₁亚类、C₂亚类,分别统称为类A类、B类及C类(见5.1.2,见2007年版的5.1.2); 的自由膨胀率界限值,只对A类、B类及C类自由膨胀率的界限值进行界定(见5.1.4,见2007年版的5.1.4);——更改了膨胀土地基胀缩等级划分(见5.3.2,见2007年版的5.3.2)。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提出、归口并宣贯。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华蓝岩十工程有限公司、广西大学、广西交通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广西华南岩土工程有限公司、南宁市勘测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广西中化明达勘察设计有限公司、柳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贺州市勘察测绘研究院有限公司、广西基础勘察工程有限公司、广西有色勘察设计研究院、广西云科岩十工程有限公司、广西三同工程勘察检测有限公司、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建大勘测设计有限公司、广西昇龙工程勘察设计检测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卢玉南、陆韦春、邓江、王兰荪、黄绍铿、彭达天、欧孝夺、周东、阳成、李爱军、钱伟文、高涛、丁红萍、庞春茂、姜广占、李新、宋德承、米德才、叶琼瑶、唐正辉、左述明、宋展佗、罗志翔、陈柏旭、廖子龙、董建明、蓝会宾、谭晓军、韦少典、覃震林、苏燕奕、钟未礼、莫孙庆、夏志永、刘永红、臧东亮、李子登、韦信锋、阮经院、阮学柱、王献明、林树荣、苟巧妮、颜平、阮成清。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07年首次发布为DB45/T396—2007;——本次为第一次修订。1本文件规定了膨胀土地区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的勘察、设计、施工、维护与管理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膨胀十地区房屋建筑与市政基础设施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维护管理。其他工程可参照使用。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结构荷载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膨胀十地区建筑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及符号下列术语和定义及符号适用于本文件。膨胀土expansivesoil土中黏粒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矿物组成,同时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两种变形特性的黏性土。大气影响深度climateinfluencedlayer在自然气候作用下,由降水、蒸发、地温等因素引起十的胀缩变形的有效深度。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climateinfluencedmarkedlylayer大气影响特别显著的深度。因膨胀十失水收缩而产生的地面裂缝。裂缝深度大于或等于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的地裂称严重地裂,小于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的地裂称一般地裂。2(竖向)线缩率linearshrinkageratio原状土在直线收缩阶段,含水量减少1%时的竖向线缩率。3.2符号A₀:桩端面积。a:基础外边缘至坡肩水平距离、膨胀率的压力折减系数。b:基础底面宽度、膨胀率的压力指数。d:大气影响深度。d:三类场地基础最小埋深。d: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f:地基承载力特征值。3h:设计斜坡高度。ho:土样的原始高度。h:土样压缩稳定后的高度。Ia:桩锚固长度。p:基础底面处平均压力。po:基础底面处平均附加压力。P:土的膨胀力。qoa:桩端土的承载力特征值(桩端端阻力特征值)。qs:桩周十的摩擦力特征值(桩侧阻力特征值)。S:地基土的(竖向)胀缩变形量。S:地基土的膨胀变形量。S:地基土沿水平方向的收缩变形量(即地基土沿水平方向相当大气影响深度的长度之总收缩变形S:地基土的收缩变形量。U₀:桩身周长。V:在大气影响急剧层内桩侧十的胀切力。w:土的天然含水率。Wo:十的塑限含水率。Ws:土的缩限含水率。@₂:土的胀限含水率。Z:地基胀缩变形量计算深度。A:地基土的收缩系数。δr:土的自由膨胀率。δ:压力为零时的膨胀率。δ: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土的膨胀率。δxp: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土的相对膨胀率。δ:土的(竖向)线缩率。δ:土的胀缩总率。ψ:计算膨胀变形量的经验系数。ψ:计算收缩变形量的经验系数。b:土的湿度系数。4总则4.1在膨胀土地区进行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建设时,为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技术经济政策,做4.2采用本文件设计时,荷载取值应符合GB50009的规定;基础计算应符合GB50007的规定,当基45勘察5.1.1膨胀十的判别应在成因类型的基础上,根据地质特征、建(构)筑物破坏特征、判别指标等综5.1.3膨胀土常具有下列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特征:——常出现浅层滑坡和地裂。新开挖坑(槽)壁易发生坍塌等;——膨胀十地基上未设防治措施的低层砌体结构建筑物墙体常发生开裂,裂——建筑物开裂多发生在雨季及旱季,裂缝宽度随季节变化。5.1.4各类膨胀十的判别指标界限值见表1。自由膨胀率δf%膨胀土初判A是B是C是注:满足上表指标的同时胀缩总率算术平均值大于等于1.0%者定为膨胀土。5.2.1膨胀十地区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应与设计阶段相适应,宜分为可行性研究勘察、初步勘察及详细积不大且地质条件简单或已有建筑经验的地区,可简化勘察阶段,但应满足详细勘察阶段的技术要求。5.2.3室内试验除符合现行勘察规范外,尚应进行自由膨胀率、一定压力下膨胀率、土的收缩试验和膨胀压力试验,试验项目及要求参照附录A和附录B执行。必要时,可进行颗粒分析、化学分析和黏十5●膨胀土和非膨胀十互层多、透镜体多;土层厚度、产状、埋深、土质(尤其胀缩性)变●浅层滑坡、崩塌多。——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为二类场地:●地形坡度2°~5°;●沟谷、边坡、陡坎高差小于5m;●地下水局部分布,但埋藏较深(地表8m以下);●膨胀土和非膨胀土互层较少,透镜体较少。土层厚度和土质变化(尤其胀缩性)变化较大。——符合下列条件者为三类场地:●地形坡度小于2°;●无沟谷、陡坎、边坡,或位于常有水浸润的低洼地带;●地下水位浅,水位稳定;●地层单一,厚度和土质(尤其胀缩性)变化小。5.2.5大气影响深度,应根据各地区十的深层变形观测或含水量观测资料确定;无此资料时,可根据表2确定。表2大气影响深度及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场地类别m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d,m8三6中等胀缩土7三66三5注1:表中大气影响深度内,有稳定地下水位时,则以稳定水位以上2m处埋深作为大气影响深注2:膨胀土胀缩等级根据表3确定。当膨胀土地基不均匀时,土的胀缩性等级可按土层的厚度计算深度:A类型膨胀土取8m,B类型膨胀土取6m。5.2.6可行性研究勘察,除符合GB50021外,尚应以工程地质调查为主,配合少量钻探或坑探,深度4m~5m,了解地层分布和特征,并采取有代表性的原状土样,测定自由膨胀率、胀缩总率,初步判定场地内膨胀土的分布及膨胀十的胀缩等级,对场地的稳定性和建设的可行性作出工程地质评价。5.2.7工程地质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收集当地建筑经验,并对场地附近已有建筑物进行调查,分析其完好或损坏的原因; 收集当地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资料,初步杳明膨胀十的地质时代、成因类型和岩性特征:——调查场地地形地貌形态,划分地貌单元;——调查场地内地裂、滑坡、冲沟、岩溶和土洞等不良地质作用,并初步圈定其范围;——调查地表水排泄积聚情况,地下水类型,水位变化幅度; 初步预估拟建建筑物在施工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地质的影响。65.2.8初步勘察阶段除符合现行勘察规范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勘探点宜结合地貌单元和微地貌形态布置,勘探点网格间距不应大于50m×100m。在大气影响深度范围内,基岩面起伏较大、地下水变化较大、岩溶土洞发——勘探点深度,除应满足现行勘察规范外,尚应超过大气影响深度;控制点总数的1/4~1/3,且每个地貌单元均应有控制性勘探点;——取原状土的勘探点应根据地貌单元、膨胀土胀缩性和拟建建筑物的类别宜为勘探点总数的1/3~1/2。取土深度从地面下1m开始,在大气影响深度内每隔1m取样1个,该深度以下取样间距可适当加大,主要土层进行胀缩性试验的土样不少于6件。5.2.9详细勘察阶段除符合现行勘察规范外,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勘探点深度除应满足基础埋深和附加应力的影响深度外,尚应超过大探点不应少于全部勘探点的1/2,在每栋主要建筑物下不应少于3个取土勘探点。在大气影响深度内每隔1m取样1个,该深度以下取样间距可适当加大; 土的胀缩性等级按表3确定。%%中等胀缩土中等胀缩土中等胀缩土注:对某层膨胀土的胀缩等级评价时,指标值应为同一建筑物同一土质单元的算术平均值8、8a5o.5.3.2膨胀土地基评价,应根据地基的膨胀、收缩变形对低层砌体结构房屋的影响程度进地基胀缩等级可按表4分为三级。7表4膨胀土地基胀缩等级膨胀土地基胀缩等级级别IⅡ5.3.3地基土的(竖向)胀缩变形量应按公式(1)、(2)和公式(7)计算,式中膨胀率采用土层自6设计6.1一般规定6.1.1设计前应收集岩十工程勘察报告和建(构)筑物使用要求说明书等设计资料。6.1.2膨胀土地基的设计,应符合GB50007的规定,其地基承载力计算,还应——位于一、二类场地上的建筑物地基,除按变形控制设计外,尚应验算地6.1.3凡符合下列情况采用天然地基的建筑物,应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建筑物,从施工开始就进行变 6.2地基计算6.2.1膨胀土地基胀缩变形量,可按下列三种情a)当地基土层的天然含水量小于缩限时,或地面有覆盖且无蒸发可能时,以及建筑物在使用期b)当地基土层的天然含水量大于胀限时,或直接受高温作用的地基,可按收缩变形量计算;c)其它情况下可按胀缩变形量计算。6.2.2地基土的膨胀变形量,应按式(1)计算:Se——地基土的膨胀变形量,单位为毫米(mm);ψe——计算膨胀变形量的经验系数,宜根据当地经验确定,若无可依据当地经验时,可采用0.δeoi——基础底面下第i层土在该层土压力为零时的膨胀率(以小数计),由室内试验确定;bi——第i层土膨胀率的压力指数,由室内试验确定;p——在第i层土处平均自重压力与平均附加压力之和,单位为千帕(kPa);hi——第i层土的计算厚度,单位为毫米(mm);8DB45/T396—2022n——自基础底面至计算深度内所划分的土层数,计算深度应根据大气影响深度确定;有浸水可能6.2.3地基十的收缩变形量,应按式(2)计算:Ss=——地基土的收缩变形量,单位为毫米(mm);ψs——计算收缩变形量的经验系数,宜根据当地经验确定,若无可依据当地经验时,可采用1.0;λsi——基础底面下第i层土的收缩系数,应由室内试验确定;△w;——地基土收缩过程中,第i层土可能发生的含水量沿影响深度变化的平均值(以小数表示);hn——自基础底面至计算深度内所划分的土层数(图1),计算深度可取大气影响深度,当有热源(a)分层计算示意图基岩(b)含水量变化示意图(c)含水量为常数计算示意图96.2.4.1直线法按式(3)、(4)和(5)计算:W₁、Wp——地表下1m处十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以小数表示);Zi——基础底面下第i层土的深度(按地面以下0.5m起算),单位为米(m);地区地区地区南宁崇左邕宁隆安融水武鸣宁明田阳柳州百色武宣田东上思巴马————曲线法按式(6)计算:Wpi——基础底面下第i层士的塑限(以小数表示);Zi-1——基础底面下第i-1层土底面深度(按地面以下0.5米起算),单位为米(m);Z;——基础底面下第i层土底面深度(按地面以下0.5米起算),单位为米(m);a)地基十(竖向)胀缩变形量Se,应按式(7)计算: (7)b)地基水平收缩变形量SH计算,可按式(8)计算: (8)Ss——(竖向)收缩变形量,单位为毫米(mm);6.2.7基础底面压力的确定,应符合式(9)和(10)要求:结构类型无构造柱砌体结构有构造柱的砌体结构1.框架结构无填充墙时2.框架结构有填充墙时0.003L6.2.9位于坡地场地上的建筑物的地基稳定性,应按下列规定进行验算。验算稳定性时,应考虑建筑物和堆料的荷载,抗剪强度应为土体沿滑动面的抗剪强度,安全系数取1.3。a)土质均匀且无节理面时按圆弧滑动法验算;c)层状构造的膨胀土,且层面与坡面为同向倾斜时,验算层面的稳定性。6.3.1场址选择6.3.1.1应优先选择地形平缓、地势较低等一面临坡的场地,或选择坡脚、坡顶宽大场地,宜避开未6.3.1.3应避开地下溶沟、溶槽发育、地下水变化剧烈的地段或严重地裂地段。6.3.2.1对坡脊、冲沟等多面临坡的场地,可采取平整土方,砌挡十墙或护坡等措施,使之变成一面6.3.2.2对坡地,应平整成阶梯状,阶高1m左右,并配合采用多阶低挡十墙,其最低一道挡十墙应6.3.2.4膨胀土地区容易产生浅层滑坡和崩塌,平整场地施工宜先卸掉坡6.3.2.5沿陡坎边缘、树林边缘、红黏土地区的水塘、河沟及溶槽发育的地段寻找到的地裂缝,需标6.3.3.1建筑物不应跨胀缩性相差较大土层,不宜跨地裂带、不宜建在地下水6.3.3.2建筑物宜布置于膨胀土层厚薄均匀,地形坡度小的地段。6.3.3.3当建筑物需布置在河沟旁边时,建筑物边缘距河边不应小于10m。6.3.3.4建筑物四周5m之内的地形、绿化、覆盖等环境条件宜一致。6.3.3.5室内回填土应采用非膨胀十或经改性的膨胀十。6.3.3.6建筑四周设散水,不应采用明沟排水。6.3.4道路设计(只适用于厂区或建筑小区内部的道路)6.3.4.1车行道路面做法:在Ⅲ级膨胀十地基上的道路面层铺2.5cm厚沥青砂,中层铺15cm厚碎石,下层铺15cm厚三合土;Ⅱ级膨胀土地基上道路路面为上铺C20混凝土厚10cm,下层铺毛石并用粗砂找平厚20cm,每隔4m设一道分格缝并灌隔水柔性材料。路面两侧路肩宽度宜为1.5m。6.3.4.2人行道路面宜采用预制混凝土块铺设,下垫砂厚10cm。6.3.5给排水设计6.3.5.2各种大小排水沟宜浅而宽,不宜深而窄,坡度不小于0.5%。6.3.5.3大型给排水管沟应设在场区边缘;室外排水管沟应远离建筑物(不小于6m);所有水沟设盖6.3.5.5建筑物室外不应设独立供水点。6.3.5.6主管道应采用柔性接头。6.3.5.7独立水池、水塔、独立泵房等供排水设施应远离生活、生产区。6.3.6景观园林设计6.3.6.1应种根浅、覆盖面积大的花草、攀藤植物及生长慢的树;不可种根深、生长快的树,尤其是6.3.6.2树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不小于成年树高的1.0倍为宜;花草、攀藤植物与建筑物的安全距离6.4建筑结构设防原则6.4.1膨胀十地基上的建(构)筑物,首选延性好、对地基变形适应能力强、材料强度高的钢结构、6.4.2膨胀土地基上建筑结构设防标准除了与地基胀缩等级有关,尚与建筑结构类型有关。根据结构 甲类:多、高层钢筋砼(钢)框架、框架-剪力墙结构,直径不大于5m的钢筋砼水池、——乙类:单层钢筋砼(钢)框架、排架、配筋砌体、层数大于4的无筋砌体结构;——丙类:层数小于等于4的无筋砌体结构,直径大于5m的水池、砖砌水塔。6.4.3建(构)筑物的设防措施应根据地基胀缩等级、结构形式,按表7选用。表7不同地基胀缩等级的各类结构的设防措施建(构)筑物的结构类型甲类乙类Ⅱ~IⅢ第6.5.3条条I6.5上部结构设计6.5.1基本要求6.5.1.1当采用砌体结构时,应做到平面规整,避免凹凸,竖向均匀连续,同一结构单元高矮一致;同一结构单元长度不宜超过30m。6.5.1.2砌体结构的单层平房宜合并成多层楼房;外廊6.5.1.3不宜采用空斗墙、无砂砼、中型砼空心砌块等对地基变形敏感的砌体结构。6.5.1.4不应采用对地基变形比较敏感的拱、壳结构形式。6.5.2砌体结构设防措施 ——不应采用白灰砂浆砌筑,应采用石灰水泥混合砂浆、水泥砂浆砌筑,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楼梯间不宜设在建筑端部;——建筑平面拐角部位不宜开门窗洞,尽端墙的有效宽度不小于1.0m;——不同类型的承重结构不宜用于同一结构单元;——同一建筑地基的胀缩性相差较大时,应设沉降缝分成两个独立的结构单元,缝宽度按——砌体结构房屋在下列部位应设置构造柱;——房屋的外墙拐角,楼(电)梯间四角,内、外墙交接处,开间大于等于4.2m的房间纵、横墙交接处,隔开间横墙与内纵墙交接处;——错层部位的纵、横墙交接处;——构造柱截面同墙厚,竖筋不少于4φ14,箍筋φ6@200; 构造柱与墙之间设2φ6@500左右的锚拉筋,或φ4点焊钢筋网片(@500左右)拉结:锚拉筋入柱200mm,入墙1000mm,点焊钢筋网片须贯穿芯柱后锚入墙1000mm。与构造柱相接处墙体砌成马牙槎,先砌墙后浇柱;——砼空心小砌块房屋可用芯柱代替构造柱,插筋不小于1φ12,灌孔砼强度等级不低于Cb20。芯柱除转角处集中布置成一型┐型外,宜均匀布置,间距不大于2m。芯柱截面不宜小于——构造柱和芯柱均应伸入室外地面下500mm,并与基础圈梁相连接;——砌体结构圈梁的设置:●外墙和内纵墙在屋盖和每层楼盖设置圈梁,内横墙于每层楼盖下隔开间设置圈梁,但间距不宜大于7m,在屋盖处沿所有横墙设置圈梁;●宜采用现浇钢筋砼圈梁,圈梁和楼板设于同一标高,并尽量与门窗过梁浇成整体,如图2所示,圈梁在每个结构单元兜通闭合,遇洞口可用搭接措施;图2圈梁搭接示意图●圈梁与构造柱形成闭合骨架,其连接构造按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执行;·圈梁截面高度300mm左右,宽度同墙厚,上、下各配不小于3虫14纵筋,箍筋φ6@200。6.5.3维护结构6.5.3.1框架结构采用非黏土砖、砌块充填墙时,充填墙与框架柱间作柔性拉结,设锚拉筋或钢筋网片锚拉。6.5.3.2钢筋砼单层厂房的维护结构宜采用外贴式,并与柱有可靠拉结;厂房端部应设屋架,不应采用山墙承重。墙顶应设钢筋砼压顶梁。6.6.1.2砂垫层:在条形基础、独立柱基的基底垫砂;在挡十墙、地沟、地坑等的侧壁填砂;坡地上的基础底不应垫砂。砂垫层做法:选料为中粗砂;厚度不小于0.3m;垫层宽度应大于基底宽度;含水量控制在9%左右;夯填度(夯实后的砂石垫层厚度与虚铺厚度的比值)不应大于0.9。6.6.1.3地基的防水保湿:结合露天仓库、人行道、车道、散水等设度与地基的胀缩等级有关,其最小宽度可按表8确定。散水做法见图3。图3一般散水示意图mⅢⅡI注1:散水坡度取3%~5%。伸缩缝间距不大于4m,缝内填嵌防水密封注2:使用年限短的临时建筑、简易建筑,其散水可用3:7灰土厚100mm或非膨胀黏土覆盖,宽度1.0m。注4:散水与外墙交接缝处理同伸缩缝。6.6.1.4通过土质改良改变膨胀土的膨胀性,从根本上减弱或消除膨胀土的胀缩6.6.2基础设计6.6.2.1基础埋深和基础类型的选择与地基的胀缩等级有关,同时还与本文件6.4.2条所划分的结构类型有关,丙类结构可按表9和表10确定。表9丙类结构基础类型及基础最小埋深mⅢⅡ圈梁+条基+垫砂(0.4m~0.5m厚)I条基+垫砂(0.3m厚)常规+砂垫层注1:dmn为三类场地基础最小埋深,见表1注2:采用筏板基础时,应做好基础周边隔水措施:当基底为强膨胀土时,基底应有隔水措施。表10三类场地基础最小埋深d。南宁崇左邕宁隆安宁明田阳柳州田东巴马6.6.2.2桩基宜采用灌注桩型,桩尖应锚固于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以下土层中。最小桩长应按式(12)dr——大气影响急剧层深度,单位为米(m),由表2确定;la——桩锚固在相对稳定层内长度,单位为米(m b)收缩变形按式(14)计算时: (14)按胀缩变形计算时,计算长度应取式(13)和式(14)中的较大值,且不应小于4倍桩径及1倍扩大端的直径,最小长度应大于1.5m。Qk——对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最不利工况下作用于桩顶竖向力,包括承台和承台上十的自重,单位为千牛(kN);up——桩身周长,单位为米(m);Qsa——桩周土的摩擦力特征值,单位为千帕(kPa);qpa——桩端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单位为千帕(kPa)。6.6.2.3基础梁或承台梁须用钢筋混凝土现捣连续梁,当它与底层圈梁重复时则应合并,梁底不应置6.6.2.4对烟囱、窑、炉等高温构筑物应主要考虑干缩影响,并根据可能产生的变形危害程度,采取处的温度应小于等于21℃。对冷库等低温建筑物应采取措施,防止水分向基底十转移引起膨胀。6.7坡地6.7.1建筑场地符合地形坡度大于等于5°,或地形坡度小于5°且同一建筑物范围内局部地形高差大6.7.2有下列情况之一,应进行边坡稳定性验算,计算方法应符合本文件第6.2.9条: ——场地基岩埋置深度小于大气影响急剧深度,上覆土层与岩层间有软弱层,取软弱层面为滑●设置支挡,根据计算的滑体推力和滑动面或软弱结构面的位置,可采用一级或多级挡十墙、挡十桩或其它措施,各种措施,宜作多方案比较。挡十墙基础或挡土桩下端均应置●排水措施,应设置排水沟防止地面水体浸入坡体。必要时,尚应采取防渗措施。对裂缝——墙背滤水层,厚度不小于300mm,回填材料为碎石、砂卵石。滤水层以外宜选用非膨胀十——墙身应设置泄水孔,中距4m左右,坡度大于或等于5%,墙背孔口下应设混凝土隔水层,厚度不小于0.2m;——墙顶和墙脚应设置散水,宽度宜与墙高同,但不小于2m;——每隔10m左右和转角部位应设变形缝;——挡十墙高度不宜大于3m;——符合上述规定的挡十墙,其主动土压力可采用楔体试算法确定。计算时不考虑土的水平膨砂砾石滤水层隔水层厚200mm图4挡土墙示意图——本文件第6.7.3条挡十墙设计规定; 6.7.5保湿挡十墙墙背地面坡度小于5°的场地,可认为已具有平坦场地条件,可按平坦场地设计,6.7.6不设防水层的挡十墙不应作为保湿挡十墙。6.7.7单面坡场地采用基础埋深作为主要防治措施,基础最小埋深应按式(15)计算:dp——三类场地基础最小埋深,单位为米(m);△d——单面坡场地基础埋深增值,可按式(16)计算:l——由坡肩起算的坡肩地带宽度,单位为米(m),可由下式计算确定,当计算值大于10m时,取 a——基础外缘至坡肩的距离,单位为米(m),其值应大于或等于(h+2);β——坡度,单位为度(°)。h6.7.8单面坡场地采用灌注桩作为主要防治措施时,桩长应大于或等于坡地基础最小埋深加2m。桩距坡肩应大于或等于坡高加2m。缺乏经验地区,应先治坡,使其具有三类场地条件后,再按本文件第6.5.2条的规定设计桩基础。6.7.9多面坡场地,须采用平整场地、设置保湿挡十墙等措施,使场地具有单面坡或平整场地条件后,方可按本章有关规定,采用相应的防治措施。6.7.10按膨胀十地基设计的多层砖混结构建筑应每层设置楼层圈梁和构造柱。6.8.1给水进口管和排水出口管,宜敷设在钢筋混凝土套管或管沟中。6.8.2地下管道及附属构筑物(如管沟、检查井、检漏井等)的地基,宜设置厚150mm改良土垫层,管道宜敷设在砂垫层上。6.8.3检漏井应设置在管沟末端和管沟沿线分段检查处,并防止地面水流入。井内应设置深度不小于300mm的集水坑,并应使积水能及时发现和排除。6.8.4地下管道或管沟穿过建筑物的基础或墙时,应设有预留洞。洞与管沟或管道间的上下净空,均不应小于100mm。管道与洞孔间的缝隙,应采用不透水的柔性材料填塞。6.8.5对高压、易燃、易爆管道及其支架基础的设计,应考虑地基十不均匀胀缩变形所造成的危害,并根据使用要求,采取适当措施。7.1一般规定7.1.1在膨胀土地区的施工工程,应有专门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人员应熟悉膨胀土的一般知识和有关工程地质资料。若发现实际土层分布与资料不符时,应及时与勘察、设计单位联系。7.1.2基础施工前应完成场地平整、挡十墙、护坡、防洪沟及排水沟等工程,使排水通畅,边坡稳定。7.1.3临时生活设施、水池、淋灰池、洗料场、混凝十预制构件场、搅拌站及防洪沟等至建筑物外墙的距离,不宜小于10m。7.1.4做好施工场地排水,防止施工用水流入基坑(槽)。施工用水管网不应渗漏。7.1.5施工时,尽量不要破坏场地的天然地貌,砍树时应清除残根,并用改良后的膨胀十或非膨胀十7.1.6隐蔽工程如基础、地下室、地沟、地坑、地下管道、挡十墙等,应做好施工记录存档。7.2地基和基础施工7.2.1地基基础工程宜避开雨季施工。开挖基坑(槽)发生地裂、局部上层滞水或土层有较大变化时,应及时处理后,方能继续施工。7.2.2基础施工宜采用分段快速作业法,施工过程中不应使基坑(槽)暴晒或泡水;雨季施工应采取防水措施。7.2.3基坑(槽)或边坡开挖时,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坑壁(边坡)支护、喷浆、锚固等方法,防止坑(槽)壁或边坡坍塌;如不能及时护面,应预留30cm~50cm的保护(岩)土层。基坑(槽)挖十接近基底设计标高时,宜在其上预留20cm~50cm土层,待下一工序开始前继续挖除。7.2.4应在基坑周围设置有效的截排水措施,防止雨水及施工用水流入对基坑造成不利影响。7.2.5砂垫层:切忌出现振动析水现象或灌水操作。质量控制应符合6.6.1.2条。7.2.6灌注桩成孔后,应将孔底清淤干净,并应及时浇灌混凝土。7.2.7回填十:隐蔽工程完工后,应及时回填十;回填土时不应灌水操作,基槽回填土宜选用非膨胀十或改良后的膨胀十。7.3建(构)筑物的施工7.3.1钢筋混凝十基础梁和圈梁应一次连续浇筑完成。7.3.2预制构件:不应用膨胀十做土模。7.3.3现浇楼盖、屋盖或其它构件:其模板不宜支在地面上,采用架空法支模较好;构造柱应用相邻砖墙做模板以保证相互结合。7.3.4散水施工前应先夯实基土,如基土为回填十应检查回填土质量,不符合要求时,需重新处理。伸缩缝内的防水材料应填密实,并略高于散水,或做成脊背形。7.3.5屋面施工完毕,应及时安装天沟、水落管,并与排水系统及时连通;水落管应避开散水的伸缩缝。7.3.6水沟、水池、检查井等给排水系统的隐蔽部分施工,应保证砌筑砂浆饱满,混凝十浇捣密实,防水层厚薄均匀,杜绝一切渗漏现象。7.3.7水池、水塔等的溢水装置:安装好后,应试验,确保发挥作用,并应与排水管沟连通。8维护与管理8.1维护管理一般规定8.1.1使用单位应保存有勘察、设计、施工的全部原始资料,并应实施维护管理工作,建立维护管理档案。8.1.2建立定期观测记录的技术挡案,做好定期观测记录的资料分析工作。8.1.3针对资料分析结果,按照规定要求及时采取相应维修措施。8.2维护与检修8.2.1发现房屋损坏,应及时会同原设计单位,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结合建筑周围环境和使用维护等情况进行分析,查明损坏原因。若勘察资料不足,应及时补做勘察工作。8.2.2发现有以下裂缝时,应及时进行修复:外纵墙窗台上是否有沿墙纵向的水平裂缝;外墙转角处或内外墙交接处是否有倒八字裂缝;外横墙是否有十字交叉裂缝;外柱脚往上约0.5m处或外柱头往下约0.2m处是否有环状裂缝;观察门窗顶及窗台是否有斜裂缝。8.2.3检查给排水管沟有无渗漏现象。如发现渗漏,应及时维修。8.2.4定期检查散水、明沟是否有开裂翘曲扭曲现象,发现开裂等现象时,应及时修复。8.2.5检查是否有改变建筑环境条件的现象,包括树的种植生长,附近局部挖填土方、扩建房屋、局部水源的增减等。8.2.6地基的防水保湿:a)建筑明沟打掉、无散水或散水已坏者需补建或修建保湿帷幕;b)保湿帷幕由防水材料、改良土和散水组成。帷幕深度应大于或等于基础最小埋深。散水宽度部位应覆盖帷幕,如图6所示;c)帷幕施工应与散水施工配合进行。帷幕土沟外侧壁须修理平整,散水的垫层顶面应找平压光。图6保湿帷幕构造示意图(单位:mm)8.2.7箍梁:可加强建筑的整体刚度;在墙体开裂的部位,在-0.020m标高以下,沿墙边设箍梁一道并形成平面封闭状。梁面平-0.020m,截面240mm×240mm。梁两侧配筋各3虫16,箍筋中6@200;在外墙开裂而又无内墙的大房间等部位,需沿轴线设箍梁拉通两侧外墙的箍梁,梁一侧设地垄墙,此墙与外墙砌结。8.2.8抬高室外地坪:可起到加深基础加强地基的防水保湿作用。具体做法是沿开裂外墙边回填十,尽量提高回填高度,回填宽度不小于2m,然后按2%往外找坡,上面在按散水做法打混凝土覆盖。1W√√√√2天然重度Y√√√√3G√√√√4e√√√√5O√√√√6塑限√√√√7自由膨胀率√√√√8一√√√9一√√√√√√√√√√√√√√√一√√√a一√√√b一√√√膨胀压力一√√√一√√√收缩系数一√√√δ一√√√一√√√黏聚力C+++内摩擦角φ一+++注3:“-”表示不需提交的项目指标。(规范性)B.1.1试验原理B.1.2.1玻璃量筒:容积为50mL,最小刻度为1mL,容积和刻度应经过校正。B.1.2.3无颈漏斗:上口直径50mm~60mm,下口直径4mm~5mm。B.1.2.4搅拌器:由直杆和带孔圆盘构成,圆盘直径小于量筒直径约2mm,盘上孔径约2mm。B.1.2.5天平:称量200g,感量0.01g。B.1.2.6平口刮刀、漏斗支架、取十匙和孔径0.5mm的筛等。B.1.3试验方法与步骤B.1.3.1用四分对角法取代表性风干十不少于100g,碾细全部过0.5mm筛(石子、结核等应去掉)。B.1.3.2将过筛的试样拌匀,在105℃~110℃下烘至恒重,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B.1.3.3将无颈漏斗放在支架上,漏斗下口对准量土杯中心并保持距离10mm,见图B.1。B.1.3.4用取十匙取适量试样倒入漏斗中,倒土时匙应与漏斗壁接触,且靠近漏斗底部,边倒边用细两次称量的差值不应大于0.1g。B.1.3.5在50mL量筒内注入蒸馏水30mL,加入浓度为5%的纯氯化钠溶液5mL,然后将试样徐徐倒进量筒内,用搅拌器搅拌悬液,上近液面,下至筒底,上下搅拌各10次,用蒸馏水清洗搅拌器及量筒壁,使悬液达到50mL。B.1.3.6待悬液澄清后,每2h测读1次土面读数(估读至0.1mL)。直至两次读数差值不超过0.2mL,B.1.4计算自由膨胀率应按式(B.1)计算(准确至1.0%):δef——十的自由膨胀率(%);本试验应进行两次平行测定。当δ小于60%时,平行差值不应大于5%;当δ。大于等于60%时,平行差值不应大于8%。取两次测值的平均值。B.250kPa压力下的相对膨胀率试验(本试验为地基胀缩性评价提供参数)B.2.1主要仪器设备B.2.1.1固结仪:试验前应率定在50kPa压力下的仪器变形量。B.2.1.2加压上盖应为轻质材料并带护环。B.2.1.3环刀:直径为61.8mm或79.8mm,高度为20mm。应配有高5mm接长护环。B.2.1.4百分表:量程10mm,精度0.01mm。B.2.1.5天平:称量200g,感量0.1g。B.2.2试验方法与步骤B.2.2.1用内壁涂有薄层凡士林的环刀切取试样,并用钢直尺检查上下土面,不应存在肉眼可觉察的凹凸现象。称环刀和土合重,准确至0.1g。B.2.2.2按压缩试验要求,将试样装入压缩容器内,但应使用薄滤纸,并使透水石的湿润程度与试样B.2.2.3将压缩容器放于加压框架中,施加1kPa压力的预压力并加50kPa的瞬时压力使试样与仪器B.2.2.6试验结束,吸去容器中水,取出试样称其质量,准确至0.1g。将试样烘至恒重,在干燥器内B.2.3试验资料整理及计算B.2.3.1按式(B.2)计…(B.2)δe50——50kPa压力下的膨胀率(%);Z₅0——压力为50kPa时,试样膨胀稳定后百分表的读数,单位为毫米(mm);Zo——压力为零时百分表的读数,单位为毫米(mm);B.2.3.2按式(B.3)计算50kPa压力下的相对膨胀率:δxe50——50kPa压力下的相对膨胀率(%);Z₅0——压力为50kPa时,试样膨胀稳定后百分表的读数,单位为毫米(mm);h₁——浸水前压缩稳定后试样高度,单位为毫米(mm);B.3不同压力下的膨胀率试验及计算B.3.1试验原理B.3.1.1本试验测定试样的膨胀率与压力之间的关系,为计算地基土的膨胀变形量提供参数。B.3.1.2本试验方法适用于测定原状十或扰动黏土在有侧限条B.3.2主要仪器设备所需设备与压缩试验相同,环刀面积5000mm²,高度20mm,试验前应进行仪器的压缩变形及卸荷B.3.3试验方法与步骤B.3.3.1按50kPa压力下的相对膨胀率试验第B.2.2条1~3步骤的规定进行。B.3.3.2一次或分级加荷,最大压力应大于等于十的自重压力与建筑物附加压力之和。压力分级,当压力大于或等于150kPa时,可按50kPa分级;当压力小于150kPa时,可按25kPa分级。试样压缩变形达到稳定标准后(每小时变形不超过0.01mm)测记百分表读数。B.3.3.3当最大压力压缩稳定后,测记百分表读数。向容器内自下而上注入蒸馏水,并保持水面高出试样顶面约5mm至试验结束。待试样浸水膨胀稳定后,按加荷等B.3.3.4试验过程中每退一级荷重,应相隔2h测记一次百分表读数。当连续两次读数的差值不超过B.3.3.5试验结束,吸去容器中的水,取出试样称其质量,准确至0.1g。将试样烘至恒重,在干燥器δep——在压力P下的膨胀率(%); δepi——经修正后在压力Pi下的膨胀率(%);δeo——压力为零时的膨胀率(%);α—膨胀率的压力折减系数;Wzp—在压力P作用下试样的胀限(%);Wzo——压力为零时试样的胀限(%);B.4膨胀压力试验B.4.1试验原理B.4.1.1本试验测定黏性土在吸水膨胀时所产生的内应力。B.4.1.2本试验适用于原状土和重塑土样,采用加荷平B.4.2主要仪器设备需用的仪器设备与压缩试验基本相同,仅用铁砂和盛砂桶代替砝码和吊盘,环刀面积5000mm²,高B.4.3试验方法与步骤B.4.3.1按本文件附录B中B.2.2.1、B.2.2.2和B.2.2.3B.4.3.2当百分表指针顺时针转动时,说明土体开始膨胀,应立即往盛砂桶加平衡铁砂,使指针仍回到初读数处。加铁砂时尽量避免产生冲击力。在停止加荷后2h内百分表读数不变,即表示已达稳定平B.4.3.3随时称量余砂重,计算所加平衡砂重,当平衡砂重足以产生仪器变形时,应使百分表指针位B.4.3.4放掉容器中的水,卸除加荷装置,取出试样,擦净环壁及土面浮水,测定试样含水量。B.4.4试验资料整理及计算按式(B.10)计算膨胀力:Pp——膨胀力,单位为千帕(kPa);W——平衡砂重,单位为千牛(kN);A——试样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B.5收缩试验B.5.1试验原理本试验测定黏性土的线缩率、收缩系数等指标,为地基评价和计算地基土的收缩变B.5.2仪器设备B.5.2.1收缩装置:见图B.2。测板直径为10mm,多孔垫板直径为70mm,板上小孔面积应占整个面积的50%以上。B.5.2.2环刀:面积为3000mm²,高度为20mm,等直径。B.5.2.3推土器:直径为60mm,推进量为21mm。B.5.2.4直径划线板:由铝片剪成。如图B.3所示。B.5.3试验方法与步骤B.5.3.1用内壁涂有薄层凡士林的环刀切取试样,用推土器从环刀推出试样(若试样较松散应采用风干脱环法),用直径划线板在试样面划四条均匀分布的直径测量准线,测量此四条直径的长度,取平均见图B.2。调整百分表,记下初读数。在室温不应高于30℃条件下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JJF(陕) 011-2019 微量进样器校准规范
- 家用塑胶垫相关项目投资计划书
- 《设备高效化教育》课件
- 教师培训课件:叶圣陶思想的介绍
- 《论语》学习方法篇课件
- 《收银员行为规范》课件
- 《计算机初级培训》课件
- 录入资料实习报告范文
- 青砖检测报告范文
- 教育观摩报告范文
- 医院消防安全宣教
- 遇见朗读者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第10课时-小人物-大情怀-单元总结-七年级语文下册(部编版)
- 厂务动力系统培训课件
- 搬运装卸服务外包搬运装卸实施方案
- 30题解决方案工程师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医院手术室地震应急预案
- 上肢内固定取出的手术配合
- 宝丰县永顺铝土有限公司铝土矿、高铝粘土矿、水泥灰岩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
- (2024年)临床检验医学课件
- 2024年合肥高新公共资源交易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