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师大万达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检测语文试卷(PDF版无答案)_第1页
川师大万达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检测语文试卷(PDF版无答案)_第2页
川师大万达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检测语文试卷(PDF版无答案)_第3页
川师大万达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检测语文试卷(PDF版无答案)_第4页
川师大万达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检测语文试卷(PDF版无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川师大万达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9月检测语文试卷(PDF版,无答案)四川省广元市川师大万达中学2024—2025学年度9月月考

高2022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唐诗在读者心目中之所以获得那么普遍的荣誉,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语言方面的成

就,则无疑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唐诗语言是高度诗化的,又是日常生活的。这种语言的更深的基础,则是唐人的现实生活,

唐代从分裂中获得统一,又摆脱了六朝门阀势力的残余,使得唐帝国走上古代封建社会的高峰,

一种生活的信念,高瞻远瞩的气概,青春的旋律,少年人的精神,朝气蓬勃地展现在眼前。所

谓“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这种丰富而健康的生

活气息,反映着时代的生活,本身就近于诗。

语言的诗化,正如语言本身所具有的,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它的语法,一是它的词汇。

以前者为基础的如五七言形式的成熟,虚字可以省略,新鲜的表现手法等等,使得语句更精炼、

更自然、更解放,而后者则是它的丰富的语汇,这些语汇是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基

于生活而形成的。一个诗人写一首诗,很少都同时由他自己来创作诗的形式、诗的语法、诗的

语汇等,而是基于前人以及他自己在这方面所累积的无数成果而创作。

所谓诗的词汇,并非在生活的词汇外另外有什么词汇,诗歌中的形象最好是直接从事物本

身得来。《诗品序》说:“‘思君如流水’,即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

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这

些话至少说明了最平常的真理。而诗坛的普遍繁荣,正是要建立在这最平常的真理之上的,可

是一般生活语言中的词汇怎样能成为富于诗意的词汇呢?这仍然是与实际的生活分不开的。

中国封建社会从汉帝国发展到唐帝国,生活内容五百年来没有发生剧烈的变化,只是更成

熟地走向封建社会所能达到的高峰而已。在这样长年累月的生活中,累积了生活经验,也累积

了生活感受,仿佛一个住了几十年而没有剧烈变化的家乡,其中一木一石,都能唤起生活中的

丰富的感受和联想。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个“月”,

这个“关”,这个“山”,从秦汉一直到唐代,其中累积了多少人的生活史?它所能唤起的生活

感受的深度和广度有多么普遍的意义!正是这样,这首诗才能如此形象而典型地被歌唱出来。

且不说一首完整的诗,就仅仅“关”“山"月”这三个字连在一起就会产生相当形象的联想。

这难道不是唐人普遍的感受吗?

正如“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这个“柳”

又是何等地为生活所熟悉。然而,诗化的过程也不单纯是生活的熟悉,正如上层建筑与基础的

关系一样,一个民族心理和特征的形成,既取决于他的生活,也渊源于他的文化传统。从《小

雅·采薇》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到《古诗十九首》的“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柳"的形象开始是偶然地而非很普遍地在诗中出现。然而“柳”已经与“春天"、与“游子”

结下了不解之缘,同时也逐步深入于人的情感世界。《三辅黄图》说:“灞桥在长安东,跨水

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陶渊明则自称五柳先生.王恭则被人称道为“濯濯如春

月柳”,而“柳"在诗中大量地出现,则仍要到北朝《折杨柳歌辞》出现之后,接着隋、唐进

入了统一,随着春风得意的时代,随着游子以至边塞的生活,“柳”就成了生活中最富于诗情

画意的联想,它是生活也是诗的语言。直到今天,我们还有“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生活谚

语,如果说这也可以算是广义的民族形式,我们能学习的就更多了。

“江暗雨欲来,浪白风初起”“夜雨滴空阶,晓灯暗离室"寒雨连江夜入吴”“鸬鹉山

头宿雨晴”,一直到“清明时节雨纷纷”“江雨霏霏江草齐”,这个“雨”也不过就是普通的

雨,然而到了诗歌语言中,它又逐渐形成为多么富于联想的一个词汇,而它的丰富性、普遍性,

也是直到唐代才更为突出的,比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所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

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正如上文中提到的“关”“山"月”,这

里的“雨"柳”“酒"关”这些词汇的出现,也就无怪乎它之成为最富于感染力的赠别诗

了。而“客舍"的旅人之情,“青青”的欣欣之意,与那最后二句的巧妙构思,交织成阳关三

叠的歌唱。而从此“渭城"也就被赋予鲜明的诗意,所谓:“生寻野渡寻无归,雁带斜阳入渭

城。”

这样诗与生活的反复交织充实着丰富着诗的词汇,唐代诗人们以豪迈的生活信念,对新鲜

事物的敏感,吸取着创造着这些词汇,这就使诗歌的语言步入更为鲜活广阔的天地。

(摘编自林庚《唐诗的语言》)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诗语言是高度诗化的,又是日常生活的,所以唐诗能在读者心目中获得普遍的荣誉。

B.诗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反映着当时的生活气息,而这种生活气息本身就是诗。

C.虚字省略这一语言的诗化方式既是在诗歌创作实践中形成的,也是基于生活而形成的。

D.“五九六九,沿河看柳”的谚语虽然并非诗歌,但能说明“柳"仍贴近我们的生活经验。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唐朝时期,社会从乱局转入了大一统,精神气质如少年般健康、昂扬,以此为基础,诗歌

的语言也迎来了大发展。

B.“雨”“柳"渭城”等诗歌语言的使用,使《送元二使安西》成为最有感染力的赠别诗,

这些词汇富有鲜明的诗意。

C.一代代人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累积经验和感受,当唐人读到诗中的“关"山”“月”,

便能唤起丰富形象的联想。

D.唐诗与生活的不断交织丰富着诗的词汇,诗人们不断创造和吸取这些词汇,使得唐诗语言

既高度诗化又广阔鲜活。

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寒秋

(俄)蒲宁

那年六月,他来我们庄园做客,我们一向把他视同家人,因为他已故的父亲生前是我父亲

的挚友和邻居。

圣彼得节那天,向大家宣布了他是我的未婚夫。可是好事多磨,七月十九日,德国向俄国

宣战了……

九月,他来到我们家,总共只待了一昼夜,他要上前线去了,所以前来辞行。晚饭后,端

来了茶炊,很快窗户就蒙上了一层茶炊的水汽,父亲望了一眼窗户说:

“今年秋季来得出奇地早,也出奇地冷!”

那天夜晚,我们俩都平静地坐着,只是偶尔交谈一两句无关紧要的闲话,以掩饰各自的思

绪和感情。父亲仰靠在圈椅背上,抽着烟,心不在焉地望着悬在桌子上的那盏橙黄色的吊灯;

妈妈戴着副眼镜,在昏黄的灯光下一针又一针地缝一个小小的丝袋(我们俩都知道她在缝什么),

这既使人感动,又叫人不寒而栗。父亲问:

“这么说你还是决定天一亮就走,不吃早饭啦?"

“是的,如果您允许的话,天一亮就走,”他回答说,“我实在是依依不舍,可是没有办

法,家里的事还没有安排好。"

父亲轻声叹了口气:

“那就听便吧,我的亲爱的,既然你明天一早就走,我跟妈妈该去睡觉了,因为我们明天

无论如何要送送你……”

母亲站起身来,给未来的女婿画十字祝福。餐厅里只剩下我们两人,我用扑克牌通关,想

卜卜吉凶,他默默地在屋里踱来踱去。后来,他问:

“你想出去散散步吗?"

我心头越来越沉重,无可无不可地回答道:

“好吧……”

他在外室穿大衣时,仍在想着什么心事,并露出可爱的笑容,念了费特的两句诗。

多么寒冷的秋天啊!

披上你的围巾和大氅吧……

“可我没大氅,"我说,“下面的诗句呢?”

“我记不清了。大概是这样:

看——在黑压压的林间仿佛燃起了火焰……"

“什么样的火焰?”

“当然是比喻月亮升起。这些诗句中洋溢着田园式的美丽的秋光。‘披上你的围巾和大氅

吧……’那是我们祖父母的时代……噢,我的天,我的天啊!"

“你怎么啦?”

“没什么,亲爱的,我只是感到忧伤,同时又感到高兴。我非常非常爱你……"

着好外衣后,我们穿过餐厅和阳台,来到果园里。起初,周遭是那样地黑,我得抓住他的

衣袖才能走路。后来,借着星星在夜空中发出的矿石般的亮光,可以影影绰绰地辨别出黑压压

的枝丫。他停下来,转过身去指着宅

场的话,你总不至于立刻就把我忘掉吧?”

我心里想:“要是他真的战死沙场了呢?难道我很快就会把他忘掉?要知道世上的任何事

情到头来都会被忘掉的。"我被自己的这种想法吓坏了,慌忙回答说:

“别说这种不吉利的话!你要是死了,我也活不下去啦!”

他沉吟了片刻,慢慢地说道:

“那何苦呢?如果我被打死了,我将在那个世界耐心地等候你,你该活下去,享受人间的

欢乐,然后再到我这里来。"

我伤心地哭了起来……

翌日清晨,他走了。妈妈把昨晚缝好的那个护身袋戴在他的脖子上,护身袋里放着她父亲

和祖父当年打仗时戴过的那尊小小的金铸的圣像。

一个月后,他在加里西亚战死了——死,这是多么不可思议的字眼呀!自那时起已经过去

了整整三十个年头。三十年来,我历尽沧桑。一九一八年春,那时我的父母都已不在人世,我

流落到了莫斯科,住在集市上一个女贩子的地下室里,她总是挖苦我:“喂,伯爵小姐,您日

子过得怎么样?”我那时也在做买卖,就像当时的许多人一样,摆个摊儿,把我仅剩下来的一

些家什——一只戒指啦,一根十字架项链啦,一条蛀坏了的毛皮领子啦……兜售给戴毛皮高帽、

穿军大衣、不扣纽子的士兵们。有一回我在摆摊儿的时候,遇见了一个心肠好得少见的人,他

是个上了年纪的退伍军人。没几天,我就嫁给了他。四月里便跟他一起去叶卡德琳诺达尔,和

我们同去的还有他的侄子,一个十七岁的半大孩子。那孩子是去投奔志愿军的,我们走了差不

多两个礼拜,我扮作村妇,穿着树皮鞋,他穿一件破旧的哥萨克农夫的上衣,留着夹有白须的

黑色络腮胡子,我们在顿河和库班住了两年多。两年后的冬天,我们跟其他许多难民一起,冒

着飓风,由新俄罗斯克渡海去土耳其的君士坦丁堡。在海上,我丈夫染上霍乱死了。于是在整

个人世间,我就只剩下三个亲人。丈夫的侄子和他年轻的妻子,以及他俩一个刚满七个月的小

女孩。过了一段时间,侄子和他妻子又渡海回克里米亚,把孩子留给我抚养。从此他们下落不

明。我还在君士坦丁堡住了很久,拼死拼活地干粗活儿来养活自己和那个小女孩。后来,我带

着她,就像许多人那样,到处漂泊,我们什么地方没去过呀!保加利亚、塞尔维亚、捷希亚、

比利时、巴黎、尼斯……那个小女孩早就长大了,住在巴黎,成了一个十足的法国女人,长得

十分漂亮,可对我却毫无情义,她在一家巧克力商店里当营业员,用她那涂着银色指甲油的保

养得很好的纤手,把一盒盒巧克力包在如缎子一般光滑的包装纸里,再用金色的带子把它们扎

好。而我呢,一直住在尼斯,过着有一顿没一顿的日子……早在一九一二年,我曾到尼斯观光

旅游——在那幸福的日子里,我怎么会料到日后尼斯会这样对待我呢?

当年我曾轻率地说,他若死了,我就活不下去。可是他死了,我却照样活了下来。但是每

当我回忆起此后所经历的一切时,我总是问自己:我一生中究竟有过什么东西呢?我回答自己:

有过的,只有过一件东西,就是那个寒秋的夜晚。世上到底有过他这么个人吗?有过的。这就

是我一生中所拥有的全部东西,而其余的不过是一场多余的梦。我相信,热忱地相信:他正在

那个世界的什么地方等候着我——还像那个晚上那么年轻,还像那个晚上那样爱着我。“你该

活下去,享受人间的欢乐,然后再到我这里来……"我算是活过了,也算是享受过了人间的欢

乐,现在该快点儿到他那里去了。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未婚夫的爱与嘱托,支撑着“我”走过生存的困顿与疾苦,这个爱情故事有着震撼人心的

悲剧力量。

B.“心不在焉地望着悬在桌子上的那盏橙黄色的吊灯”,通过情态描写,表现出了父亲内心

的不平静。

C.作者反复用“亮”字烘托“我"和未婚夫分别之际的甜蜜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如此,离

别显得格外悲伤。

D.“我”含辛茹苦养大侄子的孩子,她却对“我"毫无情义,这促使“我”想起与未婚夫曾

经的美好。

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3分)

A.“回想费特诗句"这个情节,既体现了他的儒雅气质,也可以看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与

恋人分离的忧伤。

B.文中“妈妈”戴着眼镜在灯光下缝的丝袋是放着圣像的护身袋,情节前后呼应,饱含着她对

女婿上前线的隐忧。

C.“寒秋"奠定了小说悲凉的基调,其悲凉氛围与女主人公颠沛流离的人生经历一致,突出了战

争年代人们生活的苦难。

D.小说详写离别的那一个夜晚,略写离别后的三十年,一详一略,对比鲜明,就是为了集中

呈现人物沧桑的经历。

8.文章为何说“这就是我一生中所拥有的全部东西,而其余的不过是一场多余的梦”?(4分)

9.探究“寒秋"在作品中的深刻意蕴。(6分)

二、古文诗歌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燕昭王使乐毅为上将军。乐毅于是并护赵、楚、韩、魏、燕之兵以伐齐,破之济西。燕昭

王大说,封乐毅于昌国,号为昌国君。于是收齐卤获以归,而使乐毅复以兵平齐城之不下者。

乐毅下齐七十余城,皆为郡县以属燕,独莒、即墨未服。会.燕昭王死,子立为燕惠王。惠王自

为太子时尝不快于乐毅及即位齐之田单闻之乃纵反间于燕,曰:“齐城不下者两城耳。然所以

不早拔.者,闻乐毅与燕新王有隙,欲连兵且留齐,南面而王齐。齐之所患,唯恐他将之来。”

于是燕惠王固已疑乐毅,得齐反间,乃使骑劫代将,而召乐毅。乐毅知燕惠王之不善代之,畏

诛,遂西降赵。齐田单后与骑劫战,果设诈诳燕军,遂破骑劫于即墨下,而转战逐燕,尽复得

齐城。燕惠王后悔使骑劫代乐毅,又怨乐毅之降赵,恐赵用乐毅而乘燕之弊以伐燕。乃使人让.

乐毅,且谢之曰:“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将军自为计则可矣,而亦何以报

先王之所以遇将军之意乎?"乐毅报遗燕惠王书曰:“夫免身立功,以明先王之迹,臣之上计

也:离毁辱之诽谤,堕先王之名,臣之所大恐也;临不测之罪,以幸为利者,义之所不敢出也。

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臣虽不佞,数奉教于君子矣。”

(节选自《史记·乐毅列传》)

材料二:

嗟夫!乐毅战国之雄,未知王道,而窃尝闻之,则足以亡其身而已矣。论者以为燕惠王不

肖,用反间,以骑劫代将,卒走乐生。此其所以无成者,出于不幸,而非用兵之罪。然当时使.

昭王尚在,反间不得行,乐毅终亦必败。何也?燕之并齐,非秦、楚、三晋之利。乐毅以百倍

之众,数岁而不能下两城者,非其智力不足,盖欲以仁义服齐之民,故不忍急攻而至于此也。

夫以齐人苦湣王之暴,乐毅苟退而休兵,治其政令,宽其赋役,反其田里,安其老幼,使齐人

无复斗志,则田单者独谁与战哉!当战国时,兵强相吞者,岂独在我?以燕、齐之众压其城,

而急攻之,可灭此而后食,其谁曰不可。呜呼!欲王则王,不王则审所处,无使两失焉而为天

下笑也。

(节选自苏轼《乐毅论》)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3分)

惠王自为A太子B时C尝不快于乐毅D及即位E齐之田单F闻之G乃纵H反间于燕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会,恰巧,适逢,与《鸿门宴》中“会其怒,不敢献"的“会”的意思相同。

B.让,责备,与《子路……侍坐》中“为国以礼,其言不让"的“让”意思不同。

C.拔,超出,与《谏逐客书》中“拔三川之地"的“拔”意思不同。

D.使,假使,假如,与《阿房宫赋》中“使六国各爱其人"的“使”意思相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燕昭王把在齐国缴获的战利品带回燕国,让乐毅带兵进攻尚未攻克的齐国城邑,后来只有

莒和即墨没有被收服。

B.燕惠王后悔用骑劫取代乐毅,又埋怨乐毅投降赵国,使得赵国趁着燕国疲弊之际任用乐毅

攻打燕国。

C.乐毅用书信回应燕惠王,表明自己恪守道义,不敢把幸免于杀身之祸作为渔利的机会,不

会做有损燕国之事。

D.论者认为燕惠王不够贤明,最终使乐毅逃离燕国,而乐毅未能成功伐齐是命运的不幸,而

不是他用兵指挥的过错。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将军过听,以与寡人有隙,遂捐燕归赵。(4分)

(2)欲王则王,不王则审所处,无使两失焉而为天下笑也。(4分)

14.苏轼认为乐毅失败的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材料二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

初夏幽居偶题①四首其三

陆游

昔如转战堕重围,今幸骞翔②脱骇机。

晓树好风莺独语,夜窗细雨燕相依。

安居不恨蜗庐迮③,得食宁论鹤料④微?

更喜暮年强健在,又看刀尺制缣衣⑤。

【注】①选自《剑南诗稿》,南宋诗人陆游晚年退居故乡山阴时作四首《初夏幽居偶题》,

此为其三。②骞翔:飞翔。③迮:通“窄"。④鹤料:泛指官府给的俸禄。⑤缣衣:双层丝服。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起句,诗人追忆了往昔抗击金兵的军旅生涯,曾经多方转战却都陷入重重的包围。

B.“骇机”原指猝发的祸难,诗中实指危机四伏的官场,“骇"字传达出诗人当时的心理。

C.颔联运用多个意象渲染初夏特有景色,既勾勒了幽居之所,又景中寓情,点题可谓巧妙。

D.颈联中诗人用“蜗庐”的比喻极言居室窄小,“宁论"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要说”。

16.清代诗评家沈德潜说:“务观(陆游的字)此诗乍读是‘喜’,深读皆‘悲’……"你

能从诗中解读出哪些“悲”?(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年长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救学方

法,使弟子毫无顾忌地说出各自志向的句子是:“___,___"。

(2)《谏太宗十思疏》中用对比手法说明竭诚待人和轻视他人会带来不同结果的句子是

“___,___”。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以“___,___"借秦警唐,讽喻唐朝

统治者若不能吸取前人之教训,必将重蹈覆辙。

(4)《登岳阳楼》中诗人由个人身世转写国势危难,感伤涕零的诗句是

“_,”。

三、语言文字运用(18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古时,徽州人喜欢聚族而居,民居建筑密度很高。一家挨着一家,一户挨着一户,左勾右

连。万一哪户失火了,难免会殃及池鱼。为了防患于未然,家家早早地就在屋顶上垒起了高高

的马头墙,故而马头墙又被称为“封火墙"。同时,这个坚固的屏障也可防盗、防雷。马头墙

的尖头部位与现代建筑中避雷针原理相似,无论怎样电闪雷鸣,马头墙都会挺身而出履行职责,

哪怕是墙毁瓦裂,也要保护主体建筑完好无损。

看着这些马头墙,定会为工匠们的艺术创造力而惊叹:顶端鸟兽鱼虫活灵活现,斗拱粉壁

中祥云绕风,雀替木雕巧夺天工,瓦楞里槽美轮美奂……作为徽州民间工匠精雕细琢十年一

剑的重要成果,马头墙成为徽派建筑的点睛之笔。

居然能够把原本静止的建筑彻底带活起来的如此一尊尊的马头墙犹如生气灌注而使整个

建筑充盈着动态美感。风和日丽之时,远远便可看到,遥远的天际下排列着密密麻麻的马头墙。

它们一字排开,绵延不绝,如万马奔腾,势不可挡。

当我们走到近处,明朗素雅的马头墙又呈现出粉壁的斑驳陆离和青瓦的残缺不全。对于漂

泊在异乡的徽商们来说,这些马头墙也是他们一步三回头的张望和恋恋不舍的乡愁。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19.请将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