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2(新版)新人教版_第1页
2024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2(新版)新人教版_第2页
2024秋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2 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2(新版)新人教版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说课稿2(新版)新人教版一、教材分析

《2024秋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碳和碳的氧化物课题2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是新人教版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题主要研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包括反应原理、实验装置和操作步骤。这一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二氧化碳制取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二、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通过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让学生能够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能够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鼓励学生在实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提升学生的科学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对科学的正确认识,增强环保意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在实践中提升科学思维品质,培养终身学习的观念。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八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一些基础的化学知识,包括物质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等。此外,他们还了解了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和实验安全知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九年级的学生对实验操作通常表现出较高的兴趣,他们喜欢亲自动手进行实验,通过实践来探索科学原理。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正在逐步提升,能够理解并掌握较为复杂的化学概念。在学习风格上,学生更倾向于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和具体的实例来学习。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可能在理解二氧化碳制取的化学反应原理时遇到困难,如反应条件的控制、反应产物的验证等。此外,实验操作中的细节处理,如气体的收集方法、实验误差的减少等,也可能是学生面临的挑战。同时,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验操作相结合,形成系统的理解,也是学生需要克服的难题。四、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2024秋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以便于学生跟随教学进度进行学习和复习。

2.辅助材料:准备相关化学反应的动画视频、二氧化碳制取的流程图以及实验室安全注意事项的图表,以增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3.实验器材:准备足量的石灰石、稀盐酸、集气瓶、导管、酒精灯等实验器材,并确保所有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划分为实验操作区和讨论区,确保实验操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方便学生分组讨论和交流。五、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新课(5分钟)

开场利用一个简单的互动游戏,让学生猜测日常生活中的哪些物品含有二氧化碳。接着展示一瓶二氧化碳气体,并询问学生如何验证其身份。通过这种直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导入本节课的主题——二氧化碳的制取。

2.讲授新知(20分钟)

首先,介绍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原理,包括反应方程式和所需反应物。通过多媒体展示反应过程,并解释实验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如气体的收集方法、反应速率的控制等。随后,进行示范实验,边操作边讲解每个步骤,并强调实验安全。在实验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接着,分析实验数据,讨论影响二氧化碳制取效果的因素,如反应物的量、反应温度等。通过对比实验结果,让学生理解实验条件对产物的影响。

3.巩固练习(10分钟)

给学生发放练习题,要求他们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个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方案,并预测可能的结果。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之后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彼此的设计思路和预期结果。

4.课堂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回顾,强调二氧化碳制取的原理和实验操作的关键步骤。同时,让学生分享在实验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以及他们在设计实验方案时的思考。

5.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二氧化碳制取的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材料、步骤、结果和讨论。鼓励学生在家中尝试制取二氧化碳,并记录实验过程,以便在下一节课中进行分享。六、知识点梳理

1.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原理

-反应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反应物:石灰石(CaCO3)和稀盐酸(HCl)

-生成物:氯化钙(CaCl2)、水(H2O)和二氧化碳(CO2)

2.二氧化碳的收集方法

-排水法:适用于不溶于水或溶于水但反应不剧烈的气体收集。

-排空气法:适用于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收集。

3.实验操作步骤

-准备反应物:选择适量的石灰石和稀盐酸。

-装置实验器材:安装好集气瓶、导管等装置。

-进行反应:将石灰石加入反应容器中,慢慢加入稀盐酸,观察反应现象。

-收集气体:通过排水法或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

-验证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的存在。

4.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佩戴好防护眼镜和手套,防止化学品溅伤。

-确保实验环境通风良好,避免二氧化碳浓度过高造成窒息。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实验器材,妥善处理废弃物。

5.影响二氧化碳制取效果的因素

-反应物的量:反应物越多,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量越多。

-反应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但过高的温度可能导致反应物分解。

-盐酸的浓度:盐酸浓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但过高的浓度可能导致反应过于剧烈。

6.二氧化碳的用途

-二氧化碳在工业上用于生产碳酸饮料、灭火器等。

-在农业上,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有助于植物生长。

7.环境保护意识

-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过多的排放会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学生应意识到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采取行动,如节约能源、减少废物等。

8.科学探究方法

-观察法: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数据。

-实验法:设计实验,验证假设。

-比较法: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实验结果。

-分析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七、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在导入环节,我采用了生活实例和互动游戏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能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2.在实验操作环节,我鼓励学生参与到实验设计中来,让他们亲自动手,增强了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存在主要问题

1.在教学管理方面,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安全意识不足的问题,需要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

2.在教学方法上,我意识到可能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更多地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3.在教学评价方面,我发现自己过于注重学生的实验结果,而忽略了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思维方法和探究能力的培养。

(三)改进措施

1.针对教学管理方面的问题,我将在后续课程中加强实验室安全教育,确保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安全知识,同时强化实验纪律,确保实验操作的规范性。

2.针对教学方法上的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