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1页
天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2页
天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3页
天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4页
天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天佑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天佑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语文月考试卷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踏过平庸,一生为中国“天眼"燃尽

陈芳董瑞丰刘宏宇

“天眼”之父南仁东,2017年11月17日被追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24年,8000多个日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首席科学家、总工程师南仁东心无旁骛,为崇山峻岭间的中国“天眼”燃尽生命,在世界天文史上镌刻下新的高度。

调试期的“天眼"已经一口气发现多颗脉冲星,成为国际瞩目的宇宙观测“利器”。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天眼"与“天宫”、“蚊龙"、大飞机等一起,被列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丰硕成果……

南仁东来不及目睹。但他执着追求科学梦想的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科技工作者接续奋斗,勇攀世界科技高峰。

“天眼”:一个国家的骄傲

“天眼"看似一口“大锅”,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从理论上讲,可以接收到百亿光年外的电磁信号。

它有着超高的灵敏度和巡天速度。与美国寻找地外文明研究所的“凤凰"计划相比,“天眼”可将类太阳星巡视目标扩大至少5倍。随着“天眼"的落成,中国射电天文学“黄金期”正在开启,越来越多的国际天文学专家加入中国主导的科研项目。

20多年前,这是一个异常大胆的计划。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口径不到30米。

1993年的日本东京,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在此召开。科学家们提出,在全球电波环境继续恶化之前,建造新一代射电望远镜,接收更多来自外太空的信息。

会后,南仁东极力主张中国科学家启动“天眼"项目。

“天眼”到底是一个多大的工程?在“天眼"馈源支撑系统高级工程师杨清阁的印象里,这个工程大到“漫山遍野”。这又是一个多细的工程?“600多米尺度的结构,馈源接收机在天空中跟踪反射面焦点的位置度误差不能超过10毫米。"杨清阁说,“南老师做的事,就是带领我们用漫山遍野的设备和零件建起这口精密的‘大锅’。”

南仁东曾在日本国立天文台担任客座教授,享受世界级别的科研条件和薪水。可他说:“我得回国。"

做世界独一无二的项目,他扛起这个责任。这个当初没有多少人看好的梦想,也最终成为一个国家的骄傲。

72岁的“天眼”工程高级工程师斯可克回忆:“南仁东总跟我说,国家投入10多亿元搞这个望远镜,如果因为质量问题或者工程延期导致停工,每天损失将达50万元。花了这么多钱,如果搞不好,就对不起国家。"

执着:为“天眼”燃烧20多年人生

从1994年到2005年,南仁东走遍了贵州大山里的上百个窝凼。乱石密布的喀斯特石山里,没有路,只能从石头缝间的灌木丛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挪过去。

一次,南仁东下窝凼时,瓢泼大雨从天而降。他曾亲眼见过窝凼里的泥石流,山洪裹着沙石,连人带树都能一起冲走。南仁东往嘴里塞了救心丸,连滚带爬回到垭口。

“有的大山里没有路,我们走的次数多了,才成了路。"天眼”工程台址与观测基地系统总工程师朱博勤回忆,十几年下来,综合尺度规模、电磁波环境、生态环境、工程地质环境等因素,最终在391个备选洼地里选中了条件最适宜的大窝凼。

选址、论证、立项、建设,哪一步都不易。许多工人都记得,即使在炎热的夏天,为亲自测量工程项目的误差,南仁东总会丢下饭碗就往工地上跑。

“发文章和研发科学重器比较,哪个对科技的实质进步更重要,我选择后者。"南仁东总是这样说。“20多年来他只做这一件事。”国家天文台台长严俊说,“天眼"项目就像为南仁东而生,也燃烧了他最后20多年的人生。

寻梦:探索科学未知无止境

对待科学研究,南仁东无比严肃和严谨。“天眼”没有哪个环节能“忽悠"他,任何瑕疵在他那里都过不了关。

工程伊始,要建一个水窖,施工方送来设计图纸,他迅速标出几处错误打了回去。施工方惊讶极了:这个搞天文的科学家怎么还懂土建?

“南老师对自己的要求太高,他要吃透工程建设的每个环节。”学生甘恒谦说,“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是选择‘天眼’还是多活10年,他还是会选择‘天眼’。"

他一心想让“天眼”尽快建成启用。“天眼"的英文名字“FAST”,正是“快"的意思。

在南仁东看来,“天眼”建设不由经济利益驱动,而是源自人类的创造冲动和探索欲望。“如果将地球生命36亿年的历史压缩为一年,那么在这一年中的最后一分钟诞生了地球文明,而在最后一秒钟人类才摆脱地球的束缚进入广袤无垠的太空。"南仁东的心中,总是藏着许多诗意的构想。

“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这是他留给人世间的最后思考。

(选自新华网,有删改)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与“凤凰"计划相比的优势、更多专家的加盟和中国射电天文学“黄金期”的开启,说明中国主导世界天文学的时代已到来。

B.文章选用“天眼之父"时代楷模”两个荣誉称号开篇,是对南仁东教授为国家作出的巨大贡献的高度肯定和热情赞颂。

C.南仁东说“我得回国”,短短四个字,体现了他不恋名利、一心报国的坚定决心和以国家发展为己任的担当精神,令人敬佩。

D.源自人类的创造冲动和对地球文明、太空等的探索欲望,促使着南仁东专心致志投身于“天眼”建设,而不是由经济利益驱动。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是一篇人物通讯,文章题目总领全文,点明中心,是对通讯主人公南仁东教授高尚精神、巨大成就的高度概括。

B.文中有多处引用他人对南仁东的评价,既有利于刻画南仁东朴实而伟大的形象,又能够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和可信度。

C.文章将“天眼"工程“漫山遍野”的大与“误差不能超过10毫米"的细作对比,表现出“天眼”建设任务的艰巨。

D.文章采用多个小标题的形式,以时间为序,纵向组织材料,依次串联起“天眼"的整个研发过程,思路清晰,步步深入。

3.下列人物的说法,不是支撑南仁东“一生为中国‘天眼’燃尽”这一观点的一项是()

A.严俊说,“20多年来他只做这一件事”,“天眼”项目就像为南仁东而生。

B.斯可克回忆:“南仁东总跟我说,国家……花了这么多钱,如果搞不好,就对不起国家。"

C.杨清阁说:“南老师做的事,就是带领我们用漫山遍野的设备和零件建起这口精密的‘大锅’。”

D.甘恒谦说:“如果再给他一次机会,是选择‘天眼’还是多活10年,他还是会选择‘天眼’。"

4.在“执着:为‘天眼’燃烧20多年人生”一节中,有多处对南仁东的正面描写,请找出两处并简要赏析。

5.文章结尾引用了南仁东“让美丽的夜空带我们踏过平庸"这句话,请结合文本,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体系中,“礼”与“法"是国家治理的两大基石,二者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约束社会秩序。

“礼法合治”主要的社会功能之一就是伦理教化。实现这一功能主要靠“礼”,但“法”也承担着一定的任务。“礼法合治"引导人们从最基本、最常见的社会生活行为开始,按照儒家经典规定的行为模式来确立个人的行为方式,个人行为要严格遵循礼法规范。“礼法合治”为人们的社会生活织了一张疏而不漏的“天网"。在这张网的严密、全面控制下,社会个体的人性和自由不可避免地受到限制。但是“礼法合治”也可以在较少使用暴力强制手段的情况下,使社会各阶层的成员能够心悦诚服地把生存欲望限制在“礼"法”限定的安全范围内,并以忠、孝、仁、义、礼、智等伦理道德观念取代自然欲望。这样就有助于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伦理道德观以及统一的价值判断标准,使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规范自身行为,从而化解各种社会矛盾,使社会秩序保持稳定。

我国古代统治者不是单单依靠军事力量来维持和巩固社会秩序的,而是更多地将“礼法合治"作为一种政治手段来治理社会。他们首先利用一套有关衣、食、住、行、婚、嫁、丧、祭等的礼仪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进行限制和规范,将“礼”付诸实践,依靠“礼"来维持社会秩序。再辅以具有强制性的“法”,来保障“礼"的顺利实施。当然,违“礼”行为一旦发生,光凭道德教化是难以惩戒的,因为道德教化只能依靠人的自省来恢复或维持正常社会秩序,不具备强制性。于是统治者还会以“法"来贯彻和推行“礼”的规范,通过“礼法合治”,使社会各阶层的成员自觉地或被强制地处在一个上下有等、尊卑有序、贵贱有别的等级体系中。

统治者在利用“礼法合治”对社会成员的思想、行为加强调控的同时,其自身也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礼法合治"的影响。一方面,为了维护“礼法合治”的权威性,统治者在施政时要尽可能遵循“礼"与“法”的规范,不敢妄为;另一方面,统治者在严重违犯“礼"与“法”的规范时,往往会受到被统治者的批评和反对,甚至暴力反抗。因此,“礼法合治"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限制君权、保障下层民众部分政治权利的作用。

统治者与被统治者在“礼法合治”的引导下,找到双方权利与义务的“平衡点”,这有助于整个社会政治格局保持动态的稳定。

在“礼法合治”得到实施之后,“法"让“礼”的实施有了法律保障,而“礼"寓于“法”之中,看似无形,却时刻发挥着巨大的约束作用。这一点突出地表现在对婚姻关系、继承关系以及其他一些伦理关系的规定上。例如法律规定婚姻的成立必须遵循同姓不婚、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规定,婚姻的解除也必须符合“七出"三不去”的原则。这些规定和原则原本均出于“礼”,后来转化为法律条文,增强了约束力。

(摘编自丁鼎、王聪《中国古代的“礼法合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材料二:

在我国古代社会,礼对维持社会秩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维持社会秩序方面,礼治和法治各有优势,不能相互取代。礼治与法治都力图实现社会生活的有序化,使人们的行为具有可预测性。其中,法治依靠明文公布的法律,实现一种以强制力为后盾的秩序;礼治通过学习和模仿形成习俗,实现一种无须强制的秩序。

法治的特点在于依托人性中的理性来调整和控制人的行为,具体表现为让人们在多种备选方案中进行选择,并按照能获得最大收益的方案采取行动。法律规范通过对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的设定,明示违法成本,从而使人们选择合法行为。因此,法治的优势在于,能对理性的人发挥良好的指引、调控作用。

礼治的优势在于,依靠礼影响人的性情,规范人的行为,来调整习俗,从而维持社会秩序。习俗和法律的不同在于,习俗由不自觉的模仿而来,法律通过预设规范产生;法律对会产生严重后果的社会行为进行约束,而习俗所约束的可能涉及法律没有顾及的微小的行为。

在现代社会传承传统礼义,需要调整礼的内容。在经济基础已经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传统礼义中的那些和现代民主法治理念相悖的内容已经没有存在的价值。我们需要根据现代社会的情况制定新礼,实现旧礼向新礼的创造性转化。比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传统伦理强调的是不同的社会角色要承担各自的社会义务,到了今天,则应转变为强调各种现代社会角色都应履行对他人和对社会的义务,从而促进相互尊重、相互体谅、互信和谐的社会秩序的形成。

这种社会秩序并非法律强制的结果,而是通过家庭、学校以及社会的教育,通过人的模仿实现的一种习俗化的秩序。这种秩序可以防止专制化的不良结果的出现,可以使社会获得更为久远的稳定。正如董仲舒所言:“教化已明,习俗已成,子孙循之,行五六百岁尚未败也。”(《汉书·董仲舒传》)社会秩序久远稳定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礼可以深入人的无意识领域,默默地指挥人的行动。

传承传统礼治思想,并非要以礼治取代法治,而是要着眼于现代人的心理需要,汲取我国传统文化的精华,建立一种礼与法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社会秩序机制。

(摘编自郭忠《礼法合治的现实意义》)

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礼法合治"发挥伦理教化功能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礼”,“法"起辅助作用,“礼法合治”有助于化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

B.“礼法合治"虽然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社会个体的人性和自由,却能在较少使用暴力强制手段的情况下促使人们控制自己的生存欲望和自然欲望。

C.在我国古代社会,统治者重视礼制,他们通过制定礼仪制度来限制、规范人们的日常生活,通过道德教化来引导人们理性选择合乎“礼”的行为方式。

D.礼治与法治各有特点,如礼治不具有强制性,法治具有强制性,但它们都有实现社会生活的有序化、使人们的行动的收益最大化的作用。

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在我国古代社会,道德教化可以有效惩戒一般的违“礼"行为,不需要“法”来助力处理,“法"只对那些严重违犯“礼”和“法"的规范的行为起惩戒作用。

B.“法”不仅约束被统治者,也约束统治者,在“礼法合治"的“天网”下,统治者不敢妄为,当他们违犯“礼"与“法”的规范时,往往会遭受被统治者的批评、反对。

C.在“礼法合治"的社会,人们在实施违犯“礼”和“法"的行为之前,如果能根据法律设定的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了解违法成本,就可能做出更理性的选择。

D.很多古代传统伦理已不再适合现代社会,应该被抛弃,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等,当处,也有一些古代传统伦理在进行创造性转化后,仍能发挥作用。

8.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末段观点的一项是()

A.《三国志·魏志·高柔传》载:“夫治定之化,以礼为首。拨乱之政,以刑为先。"

B.《晋书·刑法志》载:“法律中诸不敬,违仪失式,及犯罪为公为私,赃人身不人身,皆随事轻重取法。”

C.西晋律令有父母年八十,一子不从政;年九十,其家不从政的规定。河南尹庾纯因为其父年八十却没有回家供养,险些被治罪。

D.西晋曾下《己已诏书》申明律令,“诸士卒百工以上,所服乘皆不得违制。若一县一岁之中,有违犯者三家,洛阳县十家已上,官长免"(《晋书·李重传》)。

9.在当下社会,怎样看待、传承传统礼治思想?请根据材料二谈谈你的看法。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守仁①,字伯安,余姚人。祖母梦神人自云中送儿下,因名云。五岁不能言,异人拊之,更名守仁,乃言。年十五,访山海关,观山川形胜。弱冠举乡试,学大进,益好言兵,且善射。登弘治十二年进士。朝议方急西北边,守仁条八事上之。正德元年,刘瑾逮给事中御史戴铣。守仁抗章救,瑾怒,廷杖四十,谪贵州龙场驿丞,龙场万山丛薄,苗、僚杂居。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十一年,南方盗贼蜂起。前巡抚托疾避去。守仁至,知左右多贼耳目,乃呼老黠隶诘之。隶不敢隐,因贳其罪,令阴觇②贼,贼动静无勿知。檄福建、广东会兵而讨贼。守仁亲率锐卒,佯退师,出不意捣之,俘斩七千有奇。所将皆文吏及偏裨小校,平数十年巨寇,远近惊为神。十四年,宁王宸濠反。守仁急趋吉安,治器械舟楫,传诏暴宸濠罪,俾③守令率吏士勤王。复战,官军却,守仁斩先却者。诸军殊死战,贼大败。守仁联舟为方阵,尽出金宝犒士。明日,宸濠方晨朝其群臣,官军奄至。以小舟载薪,乘风纵火,焚其副舟。宸濠舟胶浅,仓卒易舟遁,王冕所部兵追执之。贼平,京师闻,诸大臣震惧。张忠尝纳宸濠贿,忌为守仁所知,轻守仁文士,强之射。徐起,三发三中,京军欢呼。忠扬言帝前曰:“守仁必反。”守仁入九华山,日晏坐僧寺。帝觇知之,曰:“守仁学道人,何谓反?"守仁已病甚,疏乞骸骨,行至南安卒,年五十七。丧过江西,军民无不缟素④哭送。守仁天资异敏,游九华归,筑室阳明洞。忽悟格物致知⑤,当自求诸心。其为教,以致良知为主。学者翕然⑥从之,世遂有“阳明学”。守仁以直节著。从诸书生扫积年逋寇,平定孽藩。文臣用兵,未有如守仁也。

【注释】①王守仁,别号阳明,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②阴觇chān:暗中侦察。③俾bǐ:使。④缟ɡǎo素:穿着丧服。⑤格物致知: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⑥翕xī然:言论、行为一致。

(节选自《明史·王守仁传》)

10.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守仁因俗化导夷人喜相率伐木为屋以栖守仁。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乡试,古代科举考试之一,由各地主持考试,一般在八月举行,又称“秋闱"。

B.檄,即檄文,古代官方用以征召、晓谕或声讨的文书,文中指声讨敌人的文书。

C.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也称为“京都”“京国"京城”,现泛指首都。

D.乞骸骨,是自请退职的委婉说法,意为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回老家安度晚年。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守仁名出有因,拥有传奇童年。他的名字“云"是祖母梦见神人从云中送儿下人间起的,他直到五岁被异人抚摸且改名,才开口说话。

B.王守仁富有奇计,获得远近叹服。在平定南方盗贼的行动中,他出奇制胜,凭借薄弱的人员和兵力,平定了长久以来的大患,远近为之叹服。

C.王守仁文武兼备,取得战功胜利。平宁王之反时,他战策得当,趁宁王以金宝犒劳其群臣时,发动突袭;且善射,他“三发三中”赢得京军欢呼。

D.王守仁天资聪敏,开创阳明心学。他筑室阳明洞,悟出格物致知应当自己求之于心,重点培养学生良知,求学的人纷纷跟从他,后有“阳明学"。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守仁亲率锐卒,佯退师,出不意捣之,俘斩七千有奇。

(2)张忠尝纳宸濠贿,忌为守仁所知,轻守仁文士,强之射。

14.张忠为什么在皇帝面前说王守仁一定会造反?皇帝对此如何反应?请简要说明。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

忆秦娥·娄山关[注]

毛泽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注】该词写于1935年2月,红军过娄山关时。当时因张国焘的错误指挥,红军受挫,损失颇大。娄山关在遵义市北的大娄山上,是由黔入蜀的要道。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写拂晓时分红军急行军前往娄山关,下片写黄昏时分战斗结束,全篇没有从正面描写战争。

B.“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这两句极为精炼传神,不但交代了红军进攻娄山关的时间、环境,而且营造了一种壮烈的抒情氛围。

C.“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碎”字表明了马蹄声急而低,“咽"字表现了战士们内心的悲凉,用字十分精妙。

D.这是一首悲壮的革命战争的赞歌,凝重与雄劲豪放相统一,气氛悲壮,但又蕴含着勃勃生机,赞颂了红军的豪迈气概和英勇精神。

16.“西风烈”三字开头,渲染了怎样的意境?“烈"字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共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沁园春·长沙》中,描写远望之景,化用了王实甫《西厢记》中“晓来谁染霜林醉”的句意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曹操在《短歌行》中借用《管子》中的典故,用比喻手法说明自己渴望广纳贤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_____________,"两句,采用对仗句,连用两个比喻,表达诗人对官场的厌倦和对田园的向往。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新华字典》上新,增补了“初心”“粉丝"二维码”等100多个新词,引起人们热议,话题一度冲上热搜,网友表示:《新华字典》,①,越活越年轻。语言文字的更新变化,也是时代发展的一部分。作为全世界发行量最大的工具书,《新华字典》可以堪称“时代的镜子”,每一次再版和修订,都记录着现代汉语的更新轨迹,跃动着时代最美的音符。

词汇之“新”源于中国发展之“新"。今年第12版的《新华字典》,收入新词100多个,还增补了50个字词的新义、新用法。词汇之“变”折射时代观念之“变"。删去动物条目下标注的制衣等用途,展现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为“晒”字增添新释义:“多指在网络上公开透露(自己的信息)”,刻画②的时代情绪。语言创新频繁的今天,许多新词只是③。《新华字典》的多次修订,既反映时代变化,又起着规范语言文字的作用。当我们翻阅《新华字典》时,在1.3万多个单字、3300多个带注解的词语之间,感受到的是历史长河的④、中国发展的日新月异。

18.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

20.下列各句中的冒号,和文中加点“释义”后的冒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翠翠一面注意划船,一面心想:“过不久爷爷总会找来的。"但过了许久,祖父还不来。

B.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C.中国扩大开放按下“加速键”: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扩容自由贸易……

D.同志们,朋友们: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健康饮食不只是针对一顿饭而言的。①,是指一个人摄取的所有饮食是否符合人体的需求——需要得多,就吃得多;需要得少,就吃得少。认为只有“整体的食谱”,才能谈得上健康还是不健康。这个整体,至少是针对一天而言,甚至是可以几天为时间范围的。所以,②,意义很有限。

好好吃的根本,是获得全面均衡的营养,而不是社会普遍认可的一日三餐。通常所说的“垃圾食品”,其实并不是含“有毒有害"成分,而是它们所富含的营养成分人们很容易获得,③。同样,所谓的“健康食品”也并不是含有什么神奇的健康成分,而是它们富含的营养成分往往在许多人的饮食中有所欠缺。

我们在进食时,如果能在其他食物中补充营养,“不健康食物"也可成为健康饮食的组成部分。因为,除了这顿午餐,还有早餐、晚餐。只要在其他那几顿饭中注意补上蔬菜、水果、粗粮,注意控制盐和糖,也完全可以构成健康饮食。

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2.请分别用一个否定句概括上文各段的主要意思。每句不超过15个字。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总喜欢充满幻想地去生活,活出诗意,活成自己期望的模样。《沁园春·长沙》中,“同学少年”们具有昂扬向上、雄视天下的模样。《红烛》中,“蜡烛"象征着“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的奉献精神和青春模样。《峨日朵雪峰之侧》展现了青春之时卑微却强劲的生命力。《哦,香雪》展现了当“青春"遭遇“远方的世界”时,年轻人所迸发出的改变贫穷、落后,走出封闭的美好愿望。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青春,在青春路上,有的人因时尚而美丽,有的人因奉献而光彩,有的人因知识而动人,有的人因自信而进步……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青春模样"。

你记忆中印象最深的青春模样是怎样的?你希望自己的青春是怎样的模样呢?请以“青春模样”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1.A2.D3.B

4.示例:①动作描写、细节描写(答其一即可)。如:“只能从石头缝间的灌木丛中,深一脚、浅一脚地挪过去”,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表现了勘测环境的艰苦和工作难度的艰巨,体现了南仁东不畏艰辛、不懈奋斗的精神。又如:“南仁东往嘴里塞了救心丸,连滚带爬回到垭口”,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表现了勘测环境的艰苦和工作难度的艰巨,体现了南仁东不畏艰辛、不懈奋斗的精神。再如:“南仁东总会丢下饭碗就往工地上跑"。运用动作描写、细节描写,表现了南仁东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专注、担当的精神。②语言描写。如:“发文章和研发科学重器比较,哪个对科技的实质进步更重要,我选择后者。”运用语言描写,表现了南仁东以国为重、重实质(实效)的担当奉献精神。

5.示例:①表现了南仁东对宇宙太空的喜爱。夜空神秘美丽,激发他的美好想象和无尽的探索欲望。②凸显了南仁东热爱祖国、献身“天眼"工程、执着探索的崇高形象。崇高信仰引领他一路前行,克服苦难,超越平庸。③作者以此句结尾,有启迪意义。启发我们要像南教授那样爱国、有崇高理想并潜心钻研,终会超越平庸,做出不凡的业绩。④热情讴歌,升华主旨。引用南仁东这句话,是对其伟大科研精神和所取得成就的热情歌颂,是对其不凡业绩的肯定和高度评价,是对那些有梦想有行动的科学家形象的集体升华。

6.D7.C8.A

9.看待方面:

(1)我们要认识到礼治的独特性:礼治与法治在维持社会秩序方面各有优势,不能相互取代。法治依靠强制力实现秩序,礼治通过学习和模仿形成习俗实现无须强制的秩序,且礼治可深入人的无意识领域默默指挥人的行动。

(2)我们要了解法治和礼治各自的作用范围:法治依托人性中的理性调整和控制人的行为,对会产生严重后果的社会行为进行约束;而礼治依靠礼影响人的性情、规范行为来调整习俗,习俗所约束的可能涉及法律没有顾及的微小行为。

传承方面:

(1)要调整礼的内容,摒弃不合时宜部分:经济基础发生变化,传统礼义中与现代民主法治理念相悖的内容已无存在价值。

(2)要创造性转化旧礼:根据现代社会情况制定新礼,如将“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传统伦理转变为强调现代社会角色履行对他人和社会的义务,促进和谐社会秩序形成。

(3)要构建新秩序机制:传承传统礼治思想不是以礼治取代法治,而是要着眼于现代人心理需要,汲取传统文化精华,建立礼与法相互补充、相互支撑的社会秩序机制。这种机制下的社会秩序通过教育和人的模仿形成习俗化秩序,可使社会获得更久远的稳定。

10.EHN11.B12.C

13.(1)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士卒,假装退兵,出其不意发起进攻,俘虏斩获七千多人。

(2)张忠曾接受朱宸濠的贿赂,担心被王守仁知道,他轻视王守仁是个文士,强迫王守仁射箭。

14.第一问:因为张忠曾接受朱宸濠的贿赂,担心被王守仁知道,于是诬告王守仁。

第二问:皇帝听了张忠的报告,不相信张忠对王守仁的诬告,认为王守仁是学道之人,说王守仁造反是没有根据的。

15.C

16.“西风烈"三字开头,渲染了一种悲壮慷慨高亢的意境。“烈”字既可理解为“激烈”,又可理解为“壮烈”,让人读来犹如置身凛冽的西风之中,平添悲壮之情。

17.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山不厌高海不厌深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18.①与时俱进

②细致入微

③昙花一现

④奔流不息

19.《新华字典》堪称“时代的镜子”,每一次修订和再版,都记录着现代汉语的更新轨迹,跃动着时代最美的音符。

20.C

21.①所谓健康饮食

②针对一顿饭谈健康饮食

③因此导致摄入太多

22.①健康饮食并非针对一顿饭而言。

②“健康食品”没有神奇的健康成分。

③健康饮食不排斥“不健康食物"。

23.例文:以梦为马,不负韶华——我心中的青春模样

青春,是一段绚烂而短暂的旅程,它如同初升的太阳,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希望。

在我心中,青春的模样不仅仅是年龄的界定,更是那份敢于追梦、勇于奋斗、珍惜友情、不断成长的精神状态。

梦想,是青春最耀眼的灯塔。每当夜深人静,我总会仰望星空,思考着未来的方向。

青春,正是梦想起航的时刻。我们或许都曾在心中种下过一颗梦想的种子,它或许是关于职业的憧憬,或许是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正如《哦,香雪》中的香雪,她渴望走出封闭的山村,去看看外面广阔的世界。

这份对未知的好奇与向往,正是青春独有的魅力。

我们应以梦为马,不负韶华,勇敢地追寻心中的梦想,哪怕前路漫漫,也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奋斗,是青春最动人的旋律。青春不是用来挥霍的,而是用来奋斗的。

在学习上,我们孜孜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