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在当前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学科教学中,教师需要融合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规范课程结构设计,合理开展音乐教学,促进学生接触多元音乐文化,提高学生对外部事物的深层感悟能力,达到美化情操、净化心灵、促进学生健康向上的目的,发展学生音乐素质与综合素养。基于“艺术表现”素养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开展各类音乐编创与艺术表演活动,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高中音乐教师培养学生音乐素养要认真落实以下要点:准确把握高中音乐课程目标,探析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加强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开展歌唱指导活动;实施综合艺术表演,教授音乐演奏知识;结合音乐编创知识,组织身体律动活动;根据学生展示情况,进行科学点评总结。关键词:艺术表现
核心素养
高中音乐
音乐活动
身体律动根据最新版《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音乐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艺术表现、审美感知、文化理解,这分别对应《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的人文性、审美性、实践性三种音乐性质,为音乐教育指明了方向,突出了音乐教学的核心任务。音乐学科三大核心素养具有相互联系、互相融合的关系,其中在“艺术表现”素养的培养上,要通过各类艺术表现活动,培养学生正确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和在音乐艺术方面美感的表达与实践的能力。高中音乐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活动时,根据需要合理开展如歌唱、文艺演出、音乐创作等多种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不断引导学生走进音乐,深入探析音乐作品的创作背景,参与身体律动,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一、准确把握课程目标,探析作品创作背景在艺术表现中,表演者要通过准确把握作曲家的创作背景、创作理念、作品内涵等,参与演奏、歌唱,进行音乐的创编,参加各类含有音乐元素的综合性艺术表演等活动,从而逐步形成音乐艺术素养,形成基本艺术表现力。因此为了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表现”素养,教师先要基于音乐课程的主要内容,结合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客观基本学情,通过全面分析单元主题与课程内涵,准确把握课程目标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与学生一起探析作品创作背景。教师可以引入丰富的音乐背景资源,在课堂上通过多模态呈现的方式来与学生共同探析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或作者经历与体验的背景。对作品背景的了解通常包括了解音乐创作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经历、作者的情感体验等。了解音乐背景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准确地把握歌曲传达的思想感情,对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演绎、表现音乐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是音乐鉴赏与音乐表现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例如,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十一单元的第二十二节,主题是“共筑中国梦”。基于《走进新时代》这首歌曲,教师可以带领学生通过分析单元主题与歌曲内容,明确本课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学习本首歌曲过程中体会爱国主义情怀、激发爱国热情、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建设美好祖国的使命感,提升学生珍惜美好生活的意识,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精神;开展学唱与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内涵,提高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结合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把握歌曲歌颂的对象和演唱形式。教师先将这首歌曲作为背景音乐,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一一展现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各方面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如抗美援朝、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原子弹爆炸、“东方红一号”上天、深圳特区成立、浦东新区成立、香港回顾等影像。在完成播放以后,教师紧接着提出问题:同学们,看完这些画面和视频、听完音乐你们有何感受?根据歌曲内容,作者创作此曲的背景是什么?歌曲要歌颂的对象是谁呢?教师在这个环节要不断启发、引导学生去了解、认识这一阶段独特的时代背景,尤其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一个又一个全世界瞩目的、伟大的胜利。教师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开展小组讨论,在讨论中组员互相分享相关知识、交流彼此感受、讨论并理清音乐创作背景知识。经过小组合作探析,学生明确了本曲创作于1997年中共十五大前夕,是继《东方红》后的又一首具有时代特点的红色歌曲,抒发了世纪之交的昂扬情怀,表达出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怀。基于此,背景知识的讨论和震撼画面的呈现、音乐情感的强烈表达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因为有强烈而饱满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内心体验,学生演唱歌曲时声音的饱满度和情绪的感染力得到很好的提升。二、加强音乐基础教学,开展歌唱指导活动艺术表现是通过演唱、演奏、综合艺术表演、乐曲编创等活动,把音乐艺术的美感、情感内涵表达出来。关于“艺术表现”素养的要求总体分为三个层次,其中基础要求是学生能歌唱和演奏一定数量的歌曲或乐曲,具备初步的音乐表现能力,并在此基础上表现音乐情感等。结合这些内容,教师应当重视歌唱指导活动的开展,同时还需要加强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等的教学,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学科素养。例如,人音版《音乐鉴赏》的第一单元重点是音乐基本要素。教师可以结合《长江之歌》教授学生音乐基本要素的相关知识。这首歌曲除了让学生感受长江的壮丽风景,还让学生感受混声四部合唱,教师要指导学生有感情地哼唱旋律主题部分,鉴赏歌曲等。教师首先调试好音响设备,在课堂上完整地播放此歌曲。待学生听完歌曲后,老师请学生认真思考听歌曲时的感受,引导学生体会激昂、豪迈的歌曲情绪,并请学生尝试解释“A+B+A+end”的结构,即一个有复制的单一三部曲。基于第一段,教师分析旋律的和声如何进行,让学生去感受其宛如跌宕起伏的滚滚长江波浪一样的气势;对于第二段,教师应该重点讲解乐曲节奏以强拍开始,并且在其中运用了典型的模进手法,这样才能使得乐句旋律从低到高逐步向前推进,像勇往直前的长江波浪一样。教师这样讲解基础知识后,引导学生哼唱和聆听乐曲的再现A部分与尾声,最后进行合唱活动。三、教授音乐演奏知识,实施综合艺术表演《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能将识读乐谱的能力运用在歌唱、演奏、音乐编创实践中;在集体歌唱与演奏的活动中,形成团队协作意识;在综合艺术表现中担任某个角色,完成相应表演任务。这是对“艺术表现”素养提出的最基本要求。教师可以基于相关歌曲内容,教授学生音乐演奏的基础知识,实施综合艺术表演活动。在此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正面引导和带领学生参与到音乐演奏等表演活动中来,逐步消除学生胆小畏惧的心理,多鼓励学生在演奏中去实践相关的技能与技巧,准确表现音乐风格与情感,进而形成一定的音乐表现能力。学生在不同场合进行音乐表演,也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才能。在人音版教材“音乐要素及音乐语言”一节中,音乐基本要素主要来源于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差异,形式要素主要是力度、速度、曲式、织体等。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杯美酒》,然后引导学生去认真思考以下问题:这首歌曲是什么民族的民歌?这首歌表达了创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情绪呢?学生先独立思考,必要时记录下自己的答案,随后四人自由分组交换各自的答案和想法,并且开展交流与讨论。最后教师让各组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谈谈每组的交流结果。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同时借助于多媒体,通过图文、视频等来讲解这首维吾尔族的民歌。教师与学生交换意见后,形成对这首歌曲的统一认识:这首歌表达的是浓郁的情感与奔放的情绪,其节奏鲜明、旋律歌唱性较为突出。基于《轻骑兵序曲》为复三部曲式,乐曲第一部分由三个主题组成,快板,第二主题是轻快活泼的加洛普舞曲特点,可以用跳跃的舞步表现,在演奏时要注意模仿马蹄声,生动表现行进的轻骑兵队伍。在演奏的速度符方面,分为快、中、慢三种;在力度方面,力度强表示激烈与紧张,力度弱表示委婉和缓和,能够塑造典型音乐形象。而另一首民歌《滚核桃》的演奏方法比较多样化,如敲击鼓梆、鼓面、双手交叉击鼓等,乐曲由头、身、尾三部分组成。表演者通过演奏技法的差异,来表达音色、力度、强弱的对比,并且利用演奏的多样性模拟了农民晾晒核桃时的喜悦心情和动作,非常形象地表现了农民丰收后的欢快与满足的情感。四、结合音乐编创知识,组织身体律动活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应该在音乐老师的专业指导下,选择音乐材料以及相关的音乐组织形式,逐步参与一些音乐编创,从而进一步激起学生乐曲创造的欲望,让学生积累编创的经验。教师根据音乐中的鉴赏、聆听、舞台表演等实践活动,教授高中生音乐编创知识,循序渐进地训练学生进行自我音乐编创,最终使其熟练用乐谱进行编创。在音乐课上,老师也希望学生“向上”,在音乐课程中融入身体律动。比如在乐曲旋律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学习如何准确进行音乐节奏和节拍的一般训练,并且可以手脚并用,借助教室的桌子等物体进行节奏敲打,多方面动作参与。通过身体随音乐节奏和情感的变化而进行律动,学生可以更加专注地感受音乐传递的情绪,尝试用肢体来表达这种情绪或情感。肢体的融入使得音乐有了“动作”,音乐也使得“动作”更加自由,这样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发散思维,从而激励其进行艺术创作,增强学生的音乐体验。例如,学习人音版《音乐鉴赏》鼓乐铿锵之《锦鸡出山》,不仅要让学生感受传统乐曲的音乐情绪,认识乐曲表现手法,还要让学生复习和掌握“螺丝结顶”与“上下句对偶”的创作手法规律,用音色对比参与声势编创。课堂上教师通过带领学生鉴赏歌曲或音乐、对乐句进行分析、参与身体律动等音乐实践活动,逐步提高学生在音乐节奏读写、稳定拍感、多声部节奏律动等方面的关键能力,让学生基于声势律动表现本曲中锣鼓经。五、根据学生展现情况,进行科学点评总结评价与总结是教育教学的重要环节。课堂教学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即过程性评价)以及终结性评价(即课堂结束时的评价)。过程性评价嵌于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从始至终每一阶段都可以进行过程性评价。评价方式可以是学生对学生的评价、小组对小组的评价,也可以是教师对学生或对小组的评价。过程性评价的积极进行有利于随时监督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状态,并随时做出灵活调整。积极的过程性评价对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有着极强的促进作用。而终结性评价常常放在课堂教学即将完成的阶段。在这一阶段,教师进行科学点评以及有条理的总结,可以引导学生梳理本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在回顾的同时反思自己的课堂表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其目的是指引学生有针对性地优化学习,进而完善课堂教学。在高中音乐课程的主要内容讲解结束后,教师还要根据学生的整体展现情况,进行科学点评与总结。例如,在人音版《音乐鉴赏课》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音乐之《阿细跳月》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音乐体验、小组合作、音乐表现等环节让学生通过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方式开展过程性评价。课程结束后,教师可以带着学生一起回顾、反思整节课的情况,看学生是否能够准确表现音乐节奏、音乐力度等音乐要素,是否能够通过简单身体律动来体验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教师可以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的表现、参与的积极性及主动性如何、是否达成学习活动目标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多多鼓励与表扬学生,最后总结。需要注意的是,无论是形成性评价还是终结性评价,教师都要始终以培养学生学习与思考能力为目标,尽可能多地采用积极、正面的评价方式和语言。结语综上所述,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统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夏天里的成长》精美课件
- 2024版建筑项目环境保护合同2篇
- 简易混凝土购销合同 范本版
- 电子设计基础与创新实践教程-课件 【ch06】数字电路设计
- 2024年度加工承揽合同违约处理2篇
- 软件产品合作协议范本完整版
- 2024年度廉政合同签订流程
- 表面积课件教学课件
- 劳务用工协议书范本
- 水电维修合同范本标准版
- 合同到期欠款补充协议
- 国开(内蒙古)2024年《创新创业教育基础》形考任务1-3终考任务答案
- 2024入团知识题库(含答案)
- 职业发展展示园林
- 新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知识点(精编)
- HCCDP 云迁移认证理论题库
- 海纳330kV变电站二次调试大纲
- Q∕CR 516-2016 铁路运营隧道结构状态检测技术要求及方法
- 项目经理答辩题
- 全市矿业经济工作会议讲话
- 年产xxx吨维生素D3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参考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