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经济应用文写作》课件第7章_第1页
《新编经济应用文写作》课件第7章_第2页
《新编经济应用文写作》课件第7章_第3页
《新编经济应用文写作》课件第7章_第4页
《新编经济应用文写作》课件第7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章公文文种写作第一节决议、决定、命令(令)第二节公报、公告、通告第三节意见、通知、通报第四节报告、请示、批复 第五节议案、函、纪要

一、决议

(一)决议的含义

决议是指党政领导机关经过会议讨论,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做出决策、安排和规定并要求贯彻执行的指导性、指挥性公务文书。一般而言只有党和国家的高级会议才可以作出并发布决议,使下级机关或全体公民遵守。大型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有时也采用决议的形式发布重要决策事项。第一节决议、决定、命令(令)

(二)决议的特点

1.决策性

决议是针对重大问题和重大事项所作出的决策,一经形成,就会在较大范围内对工作和生活造成重大影响。决议表述的观点和对事项的评价都具有指导意义,在很长时期内都是对相关问题和事项的认识标准。关于历史问题、个人功过的决议,所作的结论应成为党和国家工作的指导思想,各级各类组织必须遵从,作为决策、立法和编撰教科书的依据。

2.权威性

决议代表着上级领导机关的意志,内容事关重要事项,一经公布,各下级机关或地区都必须坚决执行,严格遵守,认真落实,不得违背,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3.程序性

决议必须经过一定级别的会议讨论,是与会人员经过充分讨论的产物,在合乎规定人数并经表决通过之后才能形成和发布,有严格的程序性。决议是与会人员观点、思想的一致表现和会议意志的统一体现。

(三)决议的分类

根据决议涉及内容范围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型。

1.批准性决议

这类决议涉及的内容比较具体,一般用于批准或否决某项报告、提案或文件,如《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代表大会关于十三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等。

2.布置性决议

对于重要的、长期的工作,可采用布置性决议的形式进行布置安排,如《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认真学习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的决议》等。

3.阐述性决议

这类决议涉及的内容是原则性的、非事件性的,影响范围大,影响时间久远,如《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等。

(四)决议的写法

决议由首部和正文两部分组成。

1.首部

首部包括标题和成文日期两个项目。

1)标题

决议的标题有三种写法:

(1)由发文机关

+

主要内容

+

文种组成,如《中共四川省委关于认真学习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同人民群众联系的决定〉的决议》。

(2)由会议名称

+

主要内容

+

文种组成,如《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关于为刘少奇同志平反的决议》。

(3)省略主要内容,由发文机关或会议名称

+

文种组成,如《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决议》。

2)成文日期

决议的成文日期,不像一般公文那样标写在公文正文之后,而是加括号标写于标题之下居中位置。具体写法有两种情况:如果公文标题中已包括会议名称,括号内只需写明“××年×月×日通过”即可;如果公文标题中没有会议名称,括号内要写明“××年×月×日××会议通过”。

2.正文

正文由决议缘由、决议事项和结语三部分组成。

1)决议缘由

首先要说明会议的名称、召开的时间、地点和出席会议的人数,再简要说明有关会议审议决议涉及事项的情况,陈述作出决议的原因、根据、背景、目的和意义。

2)决议事项

写明会议通过的决议事项,或会议对有关文件、事项作出的评价、决定,或对有关工作作出的部署安排和要求、措施。

3)结语

一般紧扣决议事项有针对性地提出希望、号召和执行要求。有的决议可不单列这部分。

[例文7-1]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

(2007年10月2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略)

[例文7-2]

四川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

关于依靠科技进步振兴农业的决议

(1989年3月10日通过)

四川省七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省科委主任张廷翰受省政府委托作的《关于省农村科技工作情况的汇报》。会议以为,我省各级政府依靠科技发展农业事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发展是不平衡的,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粮食生产面临的形势是严峻的,任务是艰巨的。为了进一步依靠农业科技,夺取粮食增产,农业丰收,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振兴,特别作出了如下决议:

一、各级政府要在广泛深入开展农业基础地位的再教育中,提高领导在各个方面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认识,牢固树立依靠技术进步、振兴我省农业的观念,把发展农业经济转到依靠科学技术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要把农村科技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重视农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工作,充分发挥农业科技人员在发展农业中的积极作用。要把这项工作的好坏,作为考核各级政府及其领导成员政绩的主要内容之一。二、各级政府从今年起逐步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增加农业科研和推广的事业经费,建立农业科技开发基金,多途径开辟农业科技资金来源,尽力增加科技装备和设施,为农业科研和推广服务工作创造条件。主管部门要管好各项农业科技经费,专款专用。农村的集体和个人也要千方百计加强技术开发活动,增加投入。

三、各级政府应从本地区的实际出发,制定依靠科技振兴农业的年度计划和中、长期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狠抓落实,层层进行检查监督。对在农业科技工作中做出显著成绩的各级领导、农业科技人员,以及农民中推广应用先进技术的积极分子给予表彰奖励,对有突出贡献的给予重奖,并大力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四、各县、(区)、乡应进一步建立健全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切实加强基层农业科技管理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搞好培训、试验、示范等农业科技的推广服务工作,传授科技知识,普及先进农业技术,要着重培训本地科技人员,抓好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鼓励采用新技术。要发挥各种推广农业技术的民间组织的作用。

五、各级政府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认真落实好中央和省制定的各项有关科技人员的政策。要为农业科技人员创造必要的工作条件,稳定农业科技队伍,动员和组织广大农业科技人员为振兴农业不断作出贡献。

二、决定

(一)决定的含义

决定是领导机关发出的,带有制约、规范、指导作用的下行文。决定适用于对重要事项或者重大行动作出安排,奖惩有关单位及人员,变更或者撤销下级机关不适当的决定事项。

决定的适用范围较广。从文体上看,国家各级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等都可以适用;从内容上看,可以是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作出决策,对某些重要工作进行部署,对某一重要的具体事项作出安排,还可以对有重要贡献的先进集体和个人或对发生重大违纪行为的人员进行奖惩。

(二)决定的特点

1.制约性

决定具有很大的强制性和行政约束力,要求下级机关无条件执行。决定的制约性和强制性虽然没有命令那么严格,但比其他公文都要强。有些决定还有法规作用,往往是法规的延伸和补充。

2.指导性

决定是对重要事项或重大行动作出安排,比较而言有较强的理论性和政策性,是指导下级机关开展工作的准则,对下级机关有指挥性和指导性。

3.稳定性

决定的内容要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贯彻执行,不得随意变更和中止,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三)决定的分类

决定适用范围十分广泛,根据其内容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五类。

1.法规性决定

法规性决定用于发布权力机关制定、修订或试行的法律文件,以及由政府部门制定的行政法规。

[例文7-3]

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

(2005年11月25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甘肃省第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决定对《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作如下修改:

一、第十三条修改为:“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逐年增加人口与计划生育经费投入,保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必要的经费。并将农村独生子女领证户和不再生育的二女户的养老储蓄金、农村计划生育手术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二、删除第十八条第(四)项:“再婚夫妻一方只生育一个子女,另一方未生育也未收养子女的;”

三、第二十条修改为:“再婚夫妻一方未生育也未收养子女,要求生育子女的可安排生育。”

四、删除第二十二条第三款:“凡审核批准再生育子女的,除本条例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或者女方28周岁以上的之外,生育间隔期限应当在4年以上。”

五、删除第二十八条第(五)项:“为夫妻双方一次性办理养老保险或者养老金储蓄,所投金额不低于600元。”中的“养老保险或者”字样。

……(略)

本决定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

《甘肃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根据本决定作相应修改并对条款作相应调整,重新公布。

2.指挥性决定

指挥性决定用于对某个问题、某种事项、某项行动进行决策。

[例文7-4]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公路建设的决定

陕政发〔2011〕50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中央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抓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机遇,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增强发展保障能力,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现就“十二五”期间进一步加快我省公路建设作出如下决定。

一、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快公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略)

二、明确目标,全面加快公路建设步伐

……(略)

三、加强领导,建立高效有力的工作运行机制

……(略)

四、多方筹资,破解公路建设资金难题

……(略)

本《决定》自2011年10月10日起施行,2015年12月31日自行废止。陕西省人民政府

2001年9月11日

3.知照性决定

知照性决定用于告知重大事项,不要求受文单位办理,只需知晓。

[例文7-5]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第四批取消行政审批项目的决定

陕政发〔2008〕68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2007年11月以来,按照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和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要求,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依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组织对省级部门的行政审批项目进行了新一轮集中清理。经严格审核和论证,省政府决定在前三批行政审批项目清理精简的基础上,再取消34项行政审批项目。其中,行政许可项目13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21项。另有1项拟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是由有关地方性法规设立的,省政府将按照法定程序提请修订相关法规规定。

全省各级、各部门要按照省政府的决定,认真做好已取消行政审批项目的落实和衔接工作,切实加强后续监管。要从审批部门、审批对象、审批依据和审批内容等方面分类做出处理,防止出现以备案、核准等名义进行变相审批。对保留的行政审批事项,要进行全面地规范,明确实施条件、审批程序和时限要求,完善各环节工作流程和管理规范,不得随意扩大或缩小审批权限。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继续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抓好机构改革中涉及行政审批事项的调整工作,适应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以及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依法对行政审批项目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对行政审批权的监督制约,努力在规范审批行为、创新审批方式、完善配套制度、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取得新的进展。

附件:省政府决定取消的行政审批项目目录(34项)

陕西省人民政府

2008年12月24日

4.奖惩性决定

奖惩性决定用于表彰或处分有关人员。

[例7-6]

国务院关于表彰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决定

国发〔2005〕16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1999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以来,全国各族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各地区、各行业涌现出了一大批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认真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民族政策,为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他们是推进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优秀代表。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彰显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的先进思想和模范事迹,促进新世纪新阶段我国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发展,国务院决定授予642个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授予676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荣誉称号。

国务院希望受到表彰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模范表率作用,为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国务院号召全国各族人民,以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为榜样,学习他们热爱祖国、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崇高品质,学习他们和睦相处、和衷共济的优良品德,学习他们积极进取、甘于奉献的高尚风格,学习他们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奋斗精神,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全面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心同德,锐意进取,为进一步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与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附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名单(模范集体642个,模范个人676名)(略)

国务院

2005年5月25日

5.变更性决定

变更性决定用于变更或撤销下级机关不当的决定事项,也用于区域或人员的变更。

[例7-7]

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接受景俊海辞去陕西省副省长职务的请求的决定

(2012年7月12日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通过)

陕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决定:接受景俊海辞去陕西省副省长职务的请求。

(四)决定的写作

1.标题

决定的标题一般采用公文式标题,即“发文机关

+

事由

+

文种”的写法,如《北京林业大学关于成立自然保护区学院的决定》。标题中可在主要内容部分加书名号,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公约〉的决定》,但标题中不得使用其他标点符号。

2.发文字号

决定的发文字号为完全式。

3.主送机关

决定的主送机关为应知照和执行的单位或群体。

4.正文

决定的正文由开头、主体、结尾三部分组成。

(1)开头一般是说明为什么要作出这个决定,即作出决定的背景、根据、目的和意义,可以用相关的政策、法规依据或实际的工作情况作为开头。写完后,一般以“现决定如下”、“特作出如下决定”等话语过渡到事项部分。

(2)主体写决定事项,根据具体内容结合实际情况撰写,内容可多可少。用于发布法规的决定,主体部分只写明发布的法规的名称和执行日期,具体的法规内容可放在决定的附件中。

用于指挥安排工作的决定,主体部分要提出工作任务、措施、方案、要求等,有的还要写明作出指挥决定的具体理由,内容复杂时要用小标题或条款显示出层次。

用于批准事项的决定,主体部分要表达批准意见,如有必要,还可以对批准此事项的根据和意义加以阐述。

用于表彰或惩戒的决定,要写明奖惩对象的主要事实和组织决定。

(3)结尾比较简单,主要写执行要求或希望号召。内容简单的决定,可不必写结尾部分。

5.落款

正文右下方写明发文机关名称。若标题上已有发文机关,此处可省略。

6.成文日期

如果是会议通过的决定,在标题的下方居中以括号注明批准、通过的会议名称和会议批准通过的日期;如果是领导机关的决定,日期一般放在落款之后。

(五)决定写作的注意事项

(1)慎用决定行文。决定的内容应该是相对重要、重大的事项,而且也是相对成熟、稳定的事项,决定的内容必须与这一文种的特点与功能相匹配。有些机关单位为了引起下级的注意或重视,将该用通知行文的事项随意改用决定行文,这样做的直接后果是降低了决定的权威性和制约性,混淆了决定与通知的界限。

(2)缘由要准确、合理、充分。决定的缘由是决定事项的直接依据,应做到既简明扼要又充分有力,这样才能令人信服,使下级自觉自愿地贯彻执行。如果是奖惩性决定,对人和事的评价务必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

(3)事项要明确、具体、有序。不少决定带有较强的政策性或原则性,写作时必须熟悉有关的法律规定政策;有些决定具有指挥性、部署性,决定的事项要明确具体,表述要条理清晰,便于下级机关准确理解并认真执行。

(4)语体风格要妥当。决定的强制性仅次于命令,其语体风格往往表现为态度明确,语气坚决,语言简练、庄重、严肃。

(六)决议和决定的区分

决议和决定都可以用于对重要事项进行安排布置,在实际运用中,要对两者做以下区分:

1.从制作程序上区分

决议须经某一级机关或组织机构的法定会议对某一议题进行集体讨论,由法定多数表决通过,然后形成正式文件,并以会议的名义公布。而决定却不一定经过法定会议讨论通过的程序。它既可以是某种会议讨论研究的成果,形成正式文件予以公布,也可由各级领导机关直接制作并予以公布。因此,凡未经有关法定会议讨论通过这一程序,而是以领导机关的名义发布的决议性文件,就只能使用决定。

2.从作用上区分

决议一律要求下级机关执行或遵守。而决定中只有指挥性决定才要求下级机关执行,知照性决定只起告知作用,一般不要求下级机关执行。

3.从内容上区分

(1)在会议讨论通过的前提下,凡作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履行法定的权力,强制有关部门贯彻执行的,用决定。若只是简要地表示肯定或否定的意见,履行法律程序,指导有关部门遵照办理的,用决议。

(2)由会议或领导机关直接制订发布行政法规,用决定。由会议审议批准某项议案、重要报告、法规,用决议,所审议批准的条文作为决议的附件。

(3)授予荣誉称号或给予处分,用决定。审议机构成立或撤销,用决议。

4.从写法上区分

阐述性决议除指出指令性意见外,还要对决议事项本身的有关问题作若干必要的论述或说明,即作一些理论上的阐述。其他决议往往写得比较简要、笼统、概括,原则性条文多,下级机关在贯彻执行时,多数还要根据“决议”制定相应的具体办法或实施措施。

决定不多说理论上的道理,而往往着重提出开展某项工作的步骤、措施、要求等。决定要求写得明确、具体,所提措施更详实,行政约束力更强,可以直接成为下级机关行动的准则。三、命令(令)

(一)命令(令)的含义

命令(令)是法定的领导机关或领导人对下级发布的一种具有强制执行效力的指挥性公文。它适用于依照法律规定公布行政法规和章程,宣布施行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以及嘉奖有关单位和人员。

(二)命令(令)的特点

1.权威性

命令(令)是公文中最具有权力象征的一个文种,主要表现在发布命令(令)的行政机关权威大。它的使用范围有严格的规定。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国家主席、国务院总理及各部部长、各委员会主任连同其行政机关或工作部门可以发布命令(令),地方各级政府也可以使用这一文种,其他基层单位则无权使用。在实践中,高级行政机关用得较多些,中级行政机关偶尔使用,基层行政机关则几乎不用。国家的各种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一般通过令文颁布,法随令出。这就是说,命令(令)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权威性。

2.强制性

命令(令)在诸多公文文种中处于较高的地位,俗语讲“令行禁止”、“军令如山”。命令(令)一经发出,要求受令单位和人员必须绝对服从,坚决执行,没有商量的余地,不允许可听可不听,不允许讨价还价,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抗或延误,否则将受到惩罚。应该说,任何下行文都具有强制性,都要求下级机关执行,但在强制程度上,命令(令)则大大高于其他下行文种。

3.严肃性

命令(令)直接体现了领导机关的意志,具有较强的严肃性。命令(令)不能轻易使用,使用时一定要严肃谨慎,不可轻发,不可频发,尤其不可滥发。

4.载体性

命令(令)就构成而言,有两种形式:

(1)单体令文,如毛泽东、朱德签署的《向全国进军的命令》。

(2)复体令文,即命令(令)是被公布的法律、法规性公文的载体,两者构成复合文体,“法”由“令”确认,“令”因“法”而具体化。例如,《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1984年2月27日),就同国家计量局制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构成复体令文,只有两文结合,才能完好地贯彻执行。命令(令)多数情况下是复体令文,具有载体性。

(三)命令(令)的分类

命令(令)从内容和作用上,可划分为七种。

1.动员令

国家最高行政机关或领导人宣布全民、全军总动员,以应付特定紧急事态或完成某一重大历史使命的令文,叫动员令。宪法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决定战争和和平的问题”这一重大权力,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决定全国总动员或者局部动员”,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根据全国人大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可以“发布动员令”。

2.行政令

国家行政机关宣布实施重大强制性行政措施的令文,叫行政令。在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诸生活领域中,行政领导机关采取的重大行政措施,必然要涉及全国上上下下、千家万户,需要由国家发布命令予以施行。

[例文7-8]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进驻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命令

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全体官兵: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赋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使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驻军法》有关规定,命令你们进驻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于1999年12月20日开始履行防务职责。我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是继香港回归祖国后中华民族的又一盛事,标志着中国人民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中国人民解放军驻澳门部队担负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防务,是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重要象征,使命神圣,责任重大。你们进驻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后,要坚持人民解放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发扬优良传统,忠实履行职责,遵纪守法,依法治军,把部队建设成“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威武文明之师,为维护祖国统一,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持澳门的稳定和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江泽民

1999年12月19日

3.公布令

国家行政领导机关公布法律、法令和行政法规的令文,叫公布令。公布令均为复体令文,法随令出,即文字简短的公布令同被公布的某一法律、法令等合体组成这种令文,两者缺一不可。

[例文7-9]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五十九号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12年8月31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

2012年8月31日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

(2012年8月31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作如下修改:

……(略)

4.嘉奖令

国家行政机关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有功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褒奖的令文,叫嘉奖令。

[例文7-10]

国务院、中央军委

关于授予丁晓兵同志“保持英雄本色的忠诚卫士”荣誉称号的命令

公安部、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

丁晓兵,男,1965年9月出生,现任武警一八一师五四二团政治委员,上校警衔,1983年10月入伍,1984年10月在遂行军事任务中英勇负伤,失去右臂。该同志入伍20多年来,牢记使命,献身国防,以伤残之躯续写人生辉煌篇章,先后被人事部和中国残联授予“全国自强模范”称号,被武警部队评为第八届“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被中组部授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他自强不息,争创一流业绩,任指导员期间,所在连队被军区评为基层建设先进连,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三等功2次;任营教导员和团政治处主任期间,所在单位年年被评为先进。他刻苦钻研,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带兵特点规律,总结归纳出“心理自我调节12法”、“群众性教育20法”等105条带兵经验,被上级推广。他关爱部属,以情带兵,先后捐款5万多元救助67名家庭困难的干部战士,在他的教育帮助下,28名后进战士被转化,30多名战士考上军校,17名战士直接提干。为表彰先进,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丁晓兵同志“保持英雄本色的忠诚卫士”荣誉称号。丁晓兵同志是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楷模,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典范。国务院、中央军委号召全体公安民警、武警官兵和全军指战员向丁晓兵同志学习,学习他爱党爱国、永葆党和人民忠诚卫士本色的崇高品质,坚决听党话,始终跟党走;学习他战时舍身、平时忘我的崇高思想境界,努力实践我军宗旨,自觉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不懈奋斗;学习他心系基层、情注士兵的高尚情操,坚持为基层官兵做好事、办实事、解难事;学习他自强不息、奋发有为的进取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争先创优、建功立业。广大官兵要以丁晓兵同志为榜样,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爱岗敬业,无私奉献,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好地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而努力奋斗!

5.赦免令

国家主席对在押罪犯宣布特赦的令文,叫赦免令。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特赦,国家主席发布特赦令。如1963年3月30日公布的刘少奇主席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特赦令》。

6.任免令

任免令一般用于省部级以上人员的职务任免。

[例文7-1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

第六十一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12年8月31日的决定:

免去李盛霖的交通运输部部长职务,任命杨传堂为交通运输部部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

2012年8月31日

7.通令

通令是命令(令)的一种,实际运用中有两种情况:在部队,多用于表彰立功受奖人员和英雄战斗集体;在地方,常要求下级行政机关严格执行,又告知群众普遍遵守某种要求。

除上述七种命令(令)外,还有通缉令、戒严令、训令等。

(四)命令(令)的写法

命令(令)的结构包括标题、发文字号、正文和落款四个部分。

1.标题

命令(令)的标题通常有两种写法:

(1)完整式标题。它由“发文机关

+

事由

+

文种”三部分构成,如《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授予西藏自治区公安边防总队日喀则支队帕里边防派出所“模范边防派出所”荣誉称号的命令》、《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查禁公路上“三乱”行为的命令》。

(2)省略式标题。它由“发文机关(领导人)

+

文种”两部分组成,而省略事由,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令》。

命令(令)标题中的发文机关名称应使用全称或规范化简称。事由是对命令主要内容的概括,措词应力求准确而简要。

2.发文字号

命令(令)的发文字号有两种形式:

(1)行政令和嘉奖令的发文字号与其他公文文种相同,如《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查禁公路上“三乱”行为的命令》其发文字号应是“粤府〔1995〕6号”

(2)发布令的发文字号不同于其他行政公文的发文字号,只需在标题下标注序号“第××号”,可省略机关代字。“第××号”表示发令机关以年度为界限先后顺序的编号,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令》2005年第六号,即表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2005年度发布的第六号命令。有的表示发令人从任职开始编列的顺序号,到任职期满为止,下一任重新编号,如杨尚昆任国家主席期间,于1988年发布的“第一号”令是任命李鹏为国务院总理,到1993年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质量法》,是“第七十一号”令。

3.正文

正文是命令(令)的核心部分,由缘由和事项两部分组成。因为内容有别,所以在写作要求上也不尽相同。有的命令正文较为简单、内容单一;有的命令内容要求翔实具体。但不管其内容简单还是复杂,语言表达都必须精练准确,语气坚决,要充分体现命令(令)强制性的特点。下面分别介绍三种命令(令)正文部分的结构及写法。

1)发布令写法

发布令的正文比较简单,一般只有一句话,由发布对象、发布依据及施行日期三部分构成。发布对象,说明所发布的重要法规或规章的全称,一般写于令首。发布依据,即说明发布对象通过、批准的机关或会议,写在发布对象之后,一般用“已由”或“已经”衔接。施行日期,即发布令的实施日期(如例文7-9)。

2)行政令写法

行政令正文部分一般包括缘由、事项、施行要求三部分。

(1)命令缘由主要是写命令发出的原因和目的,不宜过长,应简洁有力,如“为进一步贯彻国务院关于禁止在公路上乱设站卡乱罚款收费的通知精神,维护群众、企业合法权益,保障公路安全畅通。”

(2)命令事项,主要写出命令内容、措施,即发出机关作出的规定、提出的要求。这是行政令的主体部分,拟写时要行文简明、条理分明、准确果断。

(3)施行要求是提出执行命令的要求或号召,对违反或不执行此命令的人发出警告,属于结尾部分。对于命令而言,施行要求是必须坚决执行的。

3)嘉奖令写法

嘉奖令的正文要写得较为翔实,主要包括嘉奖原因(对象简介及事迹叙述)、意义评价、嘉奖事项、希望号召等。写作时应注意对事迹的介绍要突出重点,准确简要;既可把事迹和评价结合起来写,也可以先写事迹后作评价。

4.落款

落款包括发令机关或发令人的职务、姓名和时间,写在正文右下方适当位置。

命令(令)通常为普发性公文,除了少数有明确的发文对象外,一般不写主送机关。

(五)命令(令)写作的注意事项

命令(令)是一种最具权威性与强制性的指挥性公文,须在规定的权限内发布,慎重使用。一般发布条例、办法等采用国务院令或部委令;地方人民政府通过命令发布地方法规,而发布一般性规章则采用通知。国家发布重大的强制性行政措施用命令,而发布一般性行政措施则不用命令。国家嘉奖功绩显赫、影响甚大的集体用命令,而地方政府表彰先进集体多采用决定或通报。国家宣布国务院及部委主要负责人任免事项用命令,而省市人民政府发布人事任免事项则用通知。

一、公报

(一)公报的含义

公报也称新闻公报,是党政机关公开发布重要决定或者重大事项的报道性公文,是党和国家经常使用的重要文种。

党政部门及其门户网站有时将其发布的各类公文统称为公报,有时还会定期结集出版。第二节公报、公告、通告

(二)公报的特点

(1)效力具有权威性。公报是权威的党政机关发出的,其内容涉及对一些重大事件的决策或某些重要决定。这些决策或决定在效力上具有权威性,要求下级机关和其辖区内的所有人必须执行,不能违抗。

(2)内容具有指导性。有些公报是针对某些事项作出具体的规定,有些是就原则问题给予指导。无论哪方面的问题,都对其行文对象,包括下级机关和具体的工作人员行事具有指导作用。

(3)发布具有新闻性。公报往往由新闻机关在新闻媒介上公之于众,它的阅知范围没有限制,要求具有新闻的及时性和真实性,所以,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新闻性公文。

(三)公报的分类

公报按其内容和用途,可分为四类。

1.会议公报

会议公报是用以报道重要会议或会谈的决定和事项的公报。这种公报一般用于党中央召开的会议。

[例文7-12]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

(1993年11月14日)

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1993年11月11日至14日在北京举行。出席这次会议的中央委员182人,候补中央委员128人,有关负责同志54人列席了会议。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江泽民同志作了重要讲话。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决定》共五十条,分十个部分:

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

二、转换国有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三、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

四、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宏观经济调控体系;

五、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

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七、深化对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

八、进一步改革科技体制和教育体制;

九、加强法律制度建设;

十、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本世纪末初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奋斗。

全会认为……(略)

2.事项公报

事项公报是党政高级领导机关或部门向人民群众公布重大决策、重要事项或重大措施时所用的公报。

[例文7-13]

新闻公报

1964年10月16日15时(北京时间),中国在本国西部地区爆炸了一颗原子弹,成功地实行了第一次核试验。

中国核试验的成功,是中国人民加强国防、保卫祖国的重大成就,也是中国人民对于保卫世界和平事业的重大贡献。中国工人、工程技术人员、科学工作者和从事国防建设的一切工作人员,以及全国各地区和各部门,在党的领导下,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精神,辛勤劳动,大力协同,使这次试验获得了成功。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向他们致以热烈的祝贺。

3.联合公报

联合公报是一种特殊用途的公报,用以发布国家之间、政党之间、团体之间就会谈、访问等事宜达成的某种协议,如《中美联合公报》。

[例文7-14]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联合公报

(一九八二年八月十七日)

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美利坚合众国政府发表的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中,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并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在此范围内,双方同意,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继续保持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在此基础上,中美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二、美国向台湾出售武器的问题在两国谈判建交的过程中没有得到解决。双方的立场不一致,中方声明在正常化以后将再次提出这个问题。双方认识到这一问题将会严重妨碍中美关系的发展,因而在赵紫阳总理与罗纳德¡里根总统以及黄华副总理兼外长与亚历山大¡黑格国务卿于一九八一年十月会见时以及在此以后,双方进一步就此进行了讨论。三、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干涉内政是指导中美关系的根本原则。一九七二年二月二十八的上海公报确认了这些原则。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生效的建交公报又重申了这些原则。双方强调声明,这些原则仍是指导双方关系所有方面的原则。

四、中国政府重申,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国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宣布了争取和平统一祖国的大政方针。一九八一年九月三十日中国提出的九点方针是按照这一大政方针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进一步重大努力。

五、美国政府非常重视它与中国的关系,并重申,它无意侵犯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无意干涉中国的内政,也无意执行“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政策。

美国政府理解并欣赏一九七九年一月一日中国发表的《告台湾同胞书》和一九八一年九月三十日中国提出的九点方针中所表明的中国争取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政策。台湾问题上出现的新形势也为解决中美两国在美国售台武器问题上的分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六、考虑到双方的上述声明,美国政府声明,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中美建交后近几年供应的水平,它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的解决。在作这样的声明时,美国承认中国关于彻底解决这一问题的一贯立场。

七、为了使美国售台武器这个历史遗留的问题,经过一段时间最终得到解决,两国政府将尽一切努力,采取措施,创造条件,以利于彻底解决这个问题。

八、中美关系的发展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而且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双方决心本着平等互利的原则,加强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和其他方面的联系,为继续发展中美两国政府和人民之间的关系共同作出重大努力。

九、为了使中美关系健康发展和维护世界和平,反对侵略扩张,两国政府重申《上海公报》和《建交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双方将就共同关心的双边问题和国际问题保持接触并进行适当的磋商。

4.专题公报

专题公报包括外交部门发布的外事公报、国家统计机关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气象部门的气象公报、水利防汛部门的汛情公报等。

[例文7-15]

海洋天气公报

预报:张增海签发:尹尽勇2012年10月04日06时

10月4日02时,东海大部海域、台湾以东洋面出现了4~6级东北风,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南海北部海域出现了5~7级东北风,南海中部海域出现了6~8级大风。其他海域天气海况条件较好。

预计,4日08时至5日08时,受“格美”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台湾海峡、巴士海峡、南海大部海域将有6~7级、阵风8~9级的大风,“格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的风力将有8~9级、阵风10~11级。另外,渤海、渤海海峡、黄海北部海域将有4~6级西北风,东海大部海域、台湾以东洋面、北部湾、琼州海峡有5~6级东北风或偏东风,其他海域天气海况条件较好。

5日08时至6日08时,受“格美”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台湾海峡、南海大部海域将有6~8级、阵风9级的大风,“格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的风力将有9~10级、阵风11~12级。另外,东海南部海域、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北部湾、琼州海峡将有5~6级东北风或偏东风。其他海域天气海况条件较好。

6日08时至7日08时,受“格美”和冷空气的共同影响,台湾海峡、南海北部和中部海域将有6~8级、阵风9级的大风,“格美”中心经过的附近海域的风力将有9~10级、阵风11~12级,南海南部海域将有5~7级西南风。另外,渤海海峡、黄海大部海域、东海大部海域、台湾以东洋面、巴士海峡、北部湾、琼州海峡将有5~6级偏北风、北部湾、琼州海峡或东北风。其他海域天气海况条件较好。

有关“格美”的详细情况,请参见热带气旋公报第231期。

(四)公报的写法

公报包括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

1.首部

首部包括标题和成文时间两项内容。

1)标题

公报的标题常见的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只写文种,如《新闻公报》;第二种是由会议名称

+

文种构成,如《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公报》;第三种是由发表公报的国家或机关部门名称(常用简称)

+

文种构成,如《中英联合新闻公报》、《中美联合公报》、《国务院公报》。

2)成文时间

用括号在标题之下正中位置注明公报发布的年、月、日期。

2.正文

正文包括开头和主体两部分。

1)开头

开头即前言部分。事项性公报要求用鲜明、精练的语言概述事件的核心内容,即何时、何地、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会议性公报要求概述会议的名称、时间、地点、参加人员等;联合公报要求概述公报的来由,即在何时、何地、谁与谁举行了什么会谈或谁对谁进行了什么性质的访问等。

2)主体

主体是公报的核心内容,要求把公报的内容完整、系统、有序地表达清楚。常见的有三种写作方法:一种是分段式,即每段说明一层意思或一项决定;第二种是序号式,多用于内容复杂、问题头绪较多的公报;第三种是条款式,多用于联合公报。

3.尾部

事项性公报和会议性公报一般没有尾部;联合公报一般要在正文之后写明双方签署人的身份,姓名,年、月、日期,并写明签署地点。二、公告

(一)公告的含义

公告属于发布范围广泛的晓谕性文种,是适用于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或者法定事项的公务文书。

公告使用范围非常广泛,它的用途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向国内外宣布重要事项,包括公布法律、法令、法规,公布国家重大事务活动,如国家领导人出访、任免、逝世,公布重大科技成果、重要决定等。这类事项一般事关全局或在国内外能产生重大影响。

(2)向国内外宣布法定事项,主要指按法律程序批准确定的事项。例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某项法规,需向社会发出公告予以公布。

公告不常用,一旦发布就会引起各方的关注和重视。

(二)公告的特点

1.发文权力的限制性

由于公告宣布的是重大事项和法定事项,发文的权力被限制在高层行政机关及其职能部门的范围之内。具体说,国家最高权力机关(人大及其常委会),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及其所属部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行政领导机关,某些法定机关,如税务局、海关、铁路局、人民银行、检察院、法院等,有制发公告的权力。其他地方行政机关,一般不能发布公告。党团组织、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不能发布公告。

2.发布范围的广泛性

公告是向“国内外”发布重要事项和法定事项的公文,其信息传达范围有时是全国,有时是全世界。譬如,中国曾以公告的形式公布中国科学院院士名单,一方面确立他们在我国科学界学术带头人的地位,一方面尽力为他们争取在国际科学界的地位。这样的公告肯定会在世界科学界产生一定的影响。

3.内容的重大性

公告的内容,必须是能在国际国内产生一定影响的重要事项,或者依法必须向社会公布的法定事项。公告的内容庄重严肃,体现着国家权力部门的威严,既要能够将有关信息和政策公诸于众,又要考虑在国内国际可能产生的政治影响。一般性的决定、指示、通知的内容,都不能用公告的形式发布,因为它们很难具有全国和国际性的意义。

4.传播方式的新闻性

公告的内容,都是新近的、群众应知而未知的事项,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新闻的特点。公告的发布形式也有新闻性特征,一般不用红头文件的方式传播,而是在报刊上公开刊登。

(三)公告的种类

1.行政性公告

凡是用来宣布有关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教育、人事、外交等方面需要告知全民的重要事项的,都属此类公告。常见的有国家重要领导岗位的人事变动、领导人的出访或其他重大活动、重要科技成果的公布、重要军事行动等。如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关于确认全国人大代表资格的公告,新华社受权宣布中国将进行向太平洋发射运载火箭试验的公告,都属此类公告。

[例文7-1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告

(2008年5月18日)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2008年5月19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停止公共娱乐活动,外交部和我国驻外使领馆设立吊唁簿。5月19日14时28分起,全国人民默哀3分钟,届时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鸣响。

[例文7-17]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

第二号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于2008年3月15日选举:

胡锦涛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习近平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

现予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主席团

2008年3月15日于北京

2.法规性公告

依照有关法律和法规的规定,向国内外宣布具有法规性的重要事项,要求中国公民和中国境内的外国人士遵守。

[例文7-18]

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

〔2010〕33号

现公布《律师事务所证券法律业务执业规则(试行)》,自2011年1月1日起施行。

证监会

司法部

2010年10月20日

律师事务所证券法律业务执业规则(试行)

第一条为了规范律师事务所及其指派的律师从事证券法律业务,保障执业质量,维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律师事务所从事证券法律业务管理办法》(证监会令第41号),制定本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二条律师事务所及其指派的律师从事证券法律业务开展核查和验证(以下简称查验)、制作和出具法律意见书等执业活动,适用本规则

……(略)

3.专业性公告

专业性公告属于专业性的或向特定对象发布的公告,如经济活动中的招标公告,按专利法规定公布申请专利的公告,属专业性公告;按国家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递交诉讼文书无法送达本人或代收人时,可以发布公告间接送达,这是向特定对象发布的公告,这些都不属于行政机关公文。

(四)公告的写法

1.标题

标题有三种写法:

(1)常规形式:由发文机关

+

事由

+

文种组成,如《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关于宋庆龄副委员长病情的公告》、《国务院关于坚决制止冲击铁路确保铁路运输安全畅通的公告》。

(2)省略主要内容:由发文机关

+

文种组成,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告》、《新华社公告》。这是公告比较常用的标题形式。

(3)只标出文种“公告”。

2.发文字号

公文一般不用常规的发文字号,只在标题下居中标示“第×号”,有些可以没有发文字号。

3.主送机关

公告为普发性公文,不需要写主送机关。

4.正文

1)开头

开头主要写发布缘由,包括根据、目的、意义等,要写得简明扼要。公告内容非常简短时,也可省略发布缘由,开门见山,直接写出公告事项。

2)主体

主体主要写公告事项,即向大众公布的重要事项或法定事项。因公告每篇内容不同,主体写法因文而异。公告事项要根据内容多寡来确定表达方式,有时用贯通式写法,如果内容较多,要分列条款。总之,这部分要写得条理清楚、用语准确、简明庄重。

3)结语

一般用“现予公告”、“特此公告”等习惯用语作结语。有些公告的结尾专用一个自然段来写执行要求,也有的公告既不写执行要求,也不用“特此公告”的结语,而是事完文止,自然收尾。

5.署名与成文日期

公告在正文的右下方署发文机关的名称和日期。如标题已写发文机关的名称,常省略落款。也有的公告,成文日期写在标题和编号之下。

(五)公告写作的注意事项

1.行文庄重,内涵清晰

公告选用必须慎重,要防止滥用公告。常见一些单位,不够发公告的级别,也未经有关部门授权,擅自发公告;也有一些单位,本应该用启事、通告或通知行文,却错用了公告。这些都是不符合公告行文规定的做法。

2.语言表达要简洁凝练、庄重平和

公告以告知为主,一般不带强制执行的意思,所以不需要详叙事项的细节,更不必抒情,也不能使用命令(令)、通告那样的严峻语气,措辞应以严肃而又亲切、庄重而又平和为宜。三、通告

(一)通告的含义

通告适用于公布社会各有关方面应当遵守或周知的事项。通告的使用者可以是各级各类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内容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无论其使用主体还是其内容都具有相当的广泛性。

(二)通告的特点

通告是应用范围广泛、使用频率较高的具有知照性和一定约束力的普发性公文。通告的使用不限于党政机关,但必须依法发布,不能超越发文机关的权限。通告主要有四个特点。

1.周知性

通告的内容,要求在一定范围内的人或特定的人群普遍知晓,以使他们了解有关政策法令,遵守某些规定事项,共同维护社会公共管理秩序。

2.法规性

通告常用来颁布地方性的法规。这些法规一经颁布,特定范围内的部门、单位和民众都必须遵守、执行。

3.务实性

通告往往涉及某项具体事务,务实性比较突出。其内容一般属于业务方面的问题,而且多为局部的、具体的问题,如交通管制、利率调整等。

4.广泛性

通告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可以用通告公布的事项,可以是国家、地方或行业的有关政策、规定,还可以是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务,如交通管制等。

通告常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体公开发布,也可用张贴的形式发布。

(三)通告的分类

通告依照内容性质可大致分为两类。

1.法规政策类通告

法规政策类通告用以公布一定范围内有关单位和人员应当遵守的事项、行政法规或行业规章,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打击盗掘和走私文物活动的通告》。

[例文7-19]

西安市公安局关于坚决制止非法集会游行示威活动的通告

近日,西安市部分市民自发组织了保钓示威行动,充分彰显了西安市民心系祖国、同仇敌忾的爱国热情。但是也出现了一些非理性的抗议活动,甚至发生了打砸抢烧等违法行为,严重影响了社会秩序。为切实维护西安社会和谐稳定,保障广大公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集会游行示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现就有关事项通告如下:

一、公民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活动时,应当严格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向西安市公安局提出申请并获得许可,并按照许可的目的、方式、标语、口号、起止时间、地点、路线及其他事项进行。二、西安明城墙以内区域商贸设施集中、人员密集、重要国家机关较多、一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正在进行,不宜举行大型集会活动。经研究决定,今后禁止在明城墙以内,特别是钟鼓楼广场、新城广场等区域举行集会、游行、示威活动。

三、任何人在表达爱国热情的同时,都应当文明守法,绝不允许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借口,实施打砸抢烧以及伤害其他公民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四、严禁未经批准举行任何形式的集会、游行、示威活动;严禁利用手机短信、互联网或者其他方式组织、鼓动举行非法集会、游行、示威活动。

上述行为,一经发现,公安机关将依法命令解散;拒不解散的,公安机关有权采取必要手段强行驱散,对拒不服从的人员强行带离现场或者予以拘留。对于集会、游行、示威中借机进行打砸抢烧等违法行为的,公安机关将严肃查处;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本通告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特此通告。

2012年9月16日

2.知照性通告

知照性通告用于公布一定范围内应当周知或办理的事项,如张贴在街头或发布在报刊上的关于道路交通管制的通告。这类通告不具约束力,重在让人知晓。

[例文7-20]

北京市公安局关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三周年

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

交通管制的通告

第14号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三周年,定于2012年10月1日10时,在天安门广场举行向人民英雄纪念碑敬献花篮仪式。为确保仪式安全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有关规定,活动期间将对天安门广场及周边地区实施临时交通管制。通告如下:一、10月1日7时30分开始至活动结束,天安门广场东、西侧路,人民大会堂南侧路,东交民巷正义路路口(不含)至新大陆西口,西交民巷司法部街路口(不含)至西交民巷东口,天安门金水桥以北,故宫东、西阙门连接线(不含)以南区域,除持有纪念活动证件的车辆和人员外,禁止各种车辆和行人通行。

……(略)

请社会单位和各界群众给与理解和支持,自觉遵照执行。

特此通告。

北京市公安局(印章)

2012年9月23日

(四)通告的写作

两类通告的结构相同,写法相近,只是措词、语气稍有区别。

1.标题

通告的标题有三种形式:

(1)完全式,即三要素(发布机关、事由、文种)齐全的规范标题,如《××省通信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做好非经营性互联网信息服务备案的通告》。

(2)省略发文事由的简写标题,如《××市房地产管理局通告》。

(3)只用“通告”二字作为标题。一般说来,法规政策类通告应尽量采用三要素齐全的规范标题。

通告事项如有紧迫的时间要求,可以在文种名称前冠以“紧急”二字,以引起受众注意,如《××市电信局紧急通告》。

2.发文字号

如果是政府发布通告,要用正规的发文字号,如《××市人民政府关于整治市区人行道违章停放车辆的通告》,发文字号就是“市政告字〔2009〕16号。

如果是某一行业管理部门发布通告,可采用“第×号”方式,标题下居中排布。基层企事业单位发布通告,可省去发文字号。

3.主送机关

通告在一定范围公开张贴或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体发布,所以一般情况下都没有具体主送机关。

4.正文

通告的正文以其内容的单纯与复杂分成两种写法。事项单一、内容单纯的通告,不管其内容是有关的法规政策还是具体的业务事项,其正文常采用篇段合一的结构形式,运用直接陈述的手法,在简短的篇幅内将通告的依据、目的、事项、要求一一交待清楚。涉及事项较大,内容较为复杂的通告,正文一般由通告缘由、通告事项、结尾三个部分来写。

(1)通告缘由部分的文字极为简练概括,阐明发布通告的目的、原因及其意义。发布或涉及法规规章的通告,还要写清法律依据,然后用“特发布通告如下”等习惯语过渡到下文通告事项。

(2)通告事项是主体部分,多采用分条列项的办法,做到条理清晰,层次分明。

(3)通告结尾一般是简要提出执行要求和希望,说明有关规定的生效期限和对违反规定行为的处罚办法,事项的办理期限、办理地点、联系人与联系电话等。有的通告已将这些内容列入条款,则以“此告”、“特此通告”等结语收束全文,甚至可以不用结语而直接用最后一个条款作结。

5.落款

正文右下方写明发文机关全称。若标题上已有发文机关,则此处可省略。

6.成文时间

成文时间一般放在落款之后,也可放在标题之下。

(五)通告写作的注意事项

1.一文一事,中心明确

通告中,对“缘由”的介绍要紧扣中心,有理有据,不枝不蔓,尽快导入主体;“事项”陈述要具体、明确,能阐明中心,条款的划分与组合要体现出“事项”的内在关系,既不可出现条款间的相互包容与交叉,更不可偏离中心;结尾的希望、要求以及补充、说明要围绕中心,不可节外生枝。

2.措词确切,语气庄重

为便于公众认读、理解、记忆和遵循,通告的语言表达必须清楚明白。在措词上,既要注意结合专门事项的要求恰当使用专业术语,表达准确、贴切、简洁,又要注意适应广大群众的普遍水平,做到通俗易懂,便于理解、遵守或执行、办理。行文的语气要肯定、严肃、庄重,体现出通告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六)通告与公告的区别

通告与公告性质相同,都是告知性公文;作用相同,都可以用来告知事项。其不同之点在于:

(1)发文机关权限不同。公告主要由较高级别的国家机关制发,通告则由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制发。

(2)发文范围、告知对象不同。公告告知的对象是国内外一切须知机构和人士,接受的人越多越好;通告尽管也是向全社会发布,但告知对象一般限定在一定范围内,是对特定区域人群的告知。

(3)内容重要程度不同。公告宣布的是重大事项或法定事项,而通告宣布的是一定范围内要遵守或周知的具体事务性事项。

(4)写作要求不同。公告要求严肃庄重,通告则要求通俗易懂。

(5)发布方式不同。公告大多借助于新闻媒体发布,也可以张贴,一般不用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通告则灵活多样,可以借助于新闻媒体,也可以用红头文件的形式下发,还可以张贴。

一、意见

(一)意见的含义

意见适用于对重要的问题提出见解和处理办法。意见往往是在对某些新情况、新问题急需解决,而原有的政策规定或没有明确说明,或已不适应的情况下,提出对这些问题的解决见解和处理办法时,需要用到的文种。第三节意见、通知、通报党政机关公文使用“意见”这一文种,是对“请示”、“报告”、“决议”、“决定”等文种的适用范围仔细甄别后做出的必然抉择,适应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的需要和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需要。意见在内容上往往既对原则性问题作出硬性规定,又对一些具体问题留有一定的灵活掌握的余地,有时甚至只提供意见作参考而无明确的执行要求。作为上行文的建议性意见,更要抱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态度,对上级起到参谋、建议的作用。

(二)意见的特点

1.行文方向的多向性

意见在行文方向上既可以作为下行文,由上级机关用来表明主张,作出计划,阐明工作原则、方法和要求;又可以作为上行文,由下级机关用来向上级机关提出工作建议和参考意见;还可以作为平行文,由各级机关用于就某一专门工作向平行的或不相隶属的有关方面做出评估、鉴定或咨询,及时反映不同层次机关对工作的意见和看法,增强工作的民主性。

2.内容的针对性

意见总是根据实际需要,针对某项工作或某一重要问题,经仔细研究后提出见解或处理意见,有的放矢,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作用的多样性

意见行文方向的多样性决定了意见可以具备多种作用,既可以指导下级机关的工作,具备指导作用,又可以对上级机关起到建议参考作用,还可以用于在平级和不相隶属机关之间提出参考性意见;同时,意见也往往是对一些没有掌握规律而又需要解决的问题提出的见解和办法,因此具备一定的探索作用。

(三)意见的分类

1.建议性意见

下级机关就业务范围之内的某一问题,向上级机关提出建议性意见,供上级机关参考,作为上级机关制定相关政策的依据。该意见一经上级机关批转,就作为上级机关的指导性意见,具有一定的指导性。例如,《关于依法保护国有农场土地合法权益的意见》是国土资源部和农业部联合向国务院上报的意见,国务院同意后,由国务院办公厅以“通知”的形式转发给有关机关。此类意见是上行文,类似建议性报告。

[例文7-21]

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意见

建设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

公安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

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公共交通有了较快发展,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城市交通拥堵、群众出行不便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城市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是提高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为解决好城市交通问题,促进城市健康发展,现就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出以下意见:一、进一步提高认识

我国土地资源稀缺,城市人口密集,群众收入水平总体还不高,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符合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的实际,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各地区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确立公共交通在城市交通中的优先地位,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采取有力措施,加快发展步伐。要通过科学规划和建设,提高线网密度和站点覆盖率,优化运营结构,形成干支协调、结构合理、高效快捷并与城市规模、人口和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公共交通系统。要进一步放开搞活公共交通行业,完善支持政策,提高运营质量和效率,为群众提供安全可靠、方便周到、经济舒适的公共交通服务。要充分发挥公共交通运量大、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