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讲-文明新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_第1页
第十六讲-文明新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_第2页
第十六讲-文明新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_第3页
第十六讲-文明新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_第4页
第十六讲-文明新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六讲文明新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教案授课题目教学目的通过本讲内容的学习,了解当今世界面临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形体理念的提出、意义及中国实践;理解和掌握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何处,蕴含什么样的价值观、文明观,理解掌握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重点:当代世界所面临的全球性治理危机及中西治理的不同。难点:人类文明新形态新在何处;中华民族共的内在关联逻辑。1、教学活动的导入根据各节的内容需要,采用不同的导入手段,主要包括:创设情景;2、理论讲授(1)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注重系统而科学的理论分析。另一方面,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一些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形象、更清楚地认识问题,从而有效增强教学内容的说服力、(2)注重经常用设问的方式,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3)理论讲授注意感情的投入,增强对学生的感染3、学生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围绕一些主题展开讨论等,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要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给予解答、分析和总结,进而引导和启大一、大二、大三各专业学生2次世界大战后建立的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已经越来越难以应对正在与帝国之间的“互嵌式建构”过程。国、美国建立全球霸权秩序。1648年,欧洲三十年战争结束,各交战国形成了基督教文明内部相互承认主权的法理体系。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过一系列殖民战争,一度成为现代世界的普遍知识和制度样本。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打破了欧洲均势,以法国思想创造力。法国战败后由战胜国建立和维持的1815年“维也纳体系”,是一个由少数大国操纵的强权政治体系。大国协调与列强共治成为19世纪国际政治的主流。3断涌现。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从根本上改变了国际力量对比。2022年,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国内生产总值总量,按现价美元计算,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约为42.55%,按购买力平价计算,则占比为58.26%,是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推动2010年以来,中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总量和发展质量上进一步接近美国,实现了十几亿人口规模的全面小康,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明显提高,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从长时段的世界史看,东西方力量对比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主导国际社会的西方霸权秩序日益衰落,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国家将为“主要对手”,实行所谓的“脱钩断链”“去风险化”,全球治理面临挑战,人类文明发展呼唤新思维和新路径。文明和历史逻辑层面的重要区别,展现出了不同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4可靠代表和受托人。西方的选举受到资本和的真实意见与利益诉求被遮蔽甚至扭曲。理人游戏。当代西方社会还出现了显著的选举疲劳症、低投票率等现象,同。西方实行分权制衡和司法独立,法治运行高越复杂,律师集团越来越庞大,诉讼成本越来越高辖”的制度帮凶,出现了双重标准现象和法治公信力的下滑趋妥善地平衡个性发展与集体团结,更加重视推崇个人至上,更加强调独立竞争。中国社会始族国家片面强调个人权利。中国社会更加强调族群整合;西方民族国家更加倾向市民社会与国家的二元对5成西方政教关系的数千年冲突以及不同教派间的政治冲突,甚至频频诉诸战争手段。原则上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不接受霸权也不输出霸权。以美国为代表的部分西方国家竭力维护基于霸权规则的国际秩序,顽固维护不公正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遏制和打压多边主义和文明多样性,对人类和平发展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成挑战。中华民族共同体经历了从多民族区域性统一到多民族全国性统一这种从“分”到“合”的历史进程,各民族都对中华文明与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作出了独特贡献。西方现代民族国家从古罗马帝国体系和基中分化裂变而来,在整体上表现出从“合”到“流交融,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融聚发展。西方民族国家继承造出高度同质化的现代“民族”观念和身份。在现实制度实践上,策,都没有真正化解多民族社会治理问题;步带来社会的撕裂与对抗,反而造成了更加严重的“认同政治”问题。中西民族治理的差异还深刻体现在以民族学为代表的学科和知识生产的不同演变轨迹上。西方民族国家在对外扩张类学和民族学为主体的知识体系,主要研究被他们称作“野蛮人”的非西方群体,突出少数族群的特殊性,带有浓重的视色彩。近代以来,在“西学东渐”背景下,民族学进入中国,虽然中国学者努力对其本土化,为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尝试提供理论支持和知识6依赖。因此,进入新时代以来,着眼于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民族学在内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中国理论政策界和西方概念和话语的影响,探索建立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为核心的中国特色民族理论和话语体系。西方民族国家的族群分化日渐明显。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受新为尖锐。例如在美国,少数富人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主要收益据为己政治极化和社会撕裂愈演愈烈。美国民主党与共大,敌意持续加深,攻讦不断升级,严重侵蚀其所谓的民主政治。2021年1月,大批美国人拒绝接受美国2020年总统大选结果,包围并袭击国国会山骚乱事件,是美国政治极化与社会撕裂的缩影。2022年一项民调显示,美国民众对美利坚民族的身份认同程度堪忧,67%的美国人不再对身为美国人感到骄傲。在欧洲,其政治光谱和极左翼政党兴起,呈现出强烈的反精英反建制的政治异现代国家的认同困境日渐明显。当今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国家。各国不同程度存在着各自的民族问题。7民与难民问题;在非洲,民族问题主要呈现为部族冲突;在印度,民族问题主要表现为教派矛盾与种姓制度问题。因此,世界各地区各国家都面临着增强国家认同的共同任务。对于如何建设现代民族国家,欧美国家主要提出了族裔民族主义和公民民族主义两种思路,相应采取同化与多元文化主义等具体政策,以应对种族与族裔多样性。但这些措施并没有真正解决现代国家认同困境,同质化的熔炉政策和极端多元化的族群治理模式皆无法真正奏效。映出西方民族国家范式造成的内部民族治理危机,也反映出西方帝国主义通过殖民主义和全球化网络造成的全球性民族治理危机。但一些西方国家却采取双重标准,对自身和盟友的问题视而不见、百般开脱,对其他国家却吹毛求疵,甚至不惜歪曲历史与现实,意图通过打民族牌、宗教牌、人权牌的方式,实现遏制他国发展、破坏他国形象、干涉他国事务的目的。的治理体系。中国共产党始终与时俱进优化民族治理理念,将民族因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支持。球性族群治理难题。中国的民族治理理念和制度8性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具体实践,实现了各民族和谐共处,破解了政治认同与族群撕裂困境,彰显了以共同体原则和方法超越西方民族国家范式的独特优势,能够为开创全球治理新局面提供重要助力。更大更重要贡献的必然选择。代之问的中国方案。201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演讲时指出:“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2015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全面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要内涵: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描绘了国际关系发展的美好前景,成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创新的重大成果。习近平总书记在此次大会上还首次提出“全人类的共同价值”这一概念,指出“和平、发展、公9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其基本内涵,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延伸拓展至世界层面,契合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指向,为解决世界性难题提供了重要启迪。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国“愿扩大同各国的利益交汇点……推动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思考和对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担当。2017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演讲时指出: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2017年10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抽象形态转向现实举措。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载入党章。2018年3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将“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完善。2023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发表主旨讲话,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倡导不同文明包容共存、交流互鉴。这是继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后,中国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的进一步丰富发展。同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上发表主旨演讲,指出人类是相互依存的命运共同体,强调要深化“一带一路”国际合作,建设一个开放包容、互联互通、共同发展的世界,共大局”,从全球治理角度思考谋划人类社会理想秩序的思想成果,在历史转折关头为世界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人类已成为一个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下,国家治理与全球治理虽分属内政与外交领域,但在很大程度上相互贯通和促进。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对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同体。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应当在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的基础寻求互利合作的空间,促进人类和平发展。在当代实践中,“一带一路”的和平发展、协和万邦的重要理念。理。多元一体格局体现了一致性与多样性的辩证统一,契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包含着构建超大规模共同体的基本原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人类社会的理想目标和演进方向,指向构建相互尊的新型国际关系,实质是要走出一条国与国交往的新路。这更加需要把握好多元与一体的辩证关系,反对民族歧视和偏见固民心相通的社会根基,建立命运与共的共同体意识。值引领。中国主张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同价值,是对西方所谓“普世价值”的全面超越。所谓“普世价值”,实质是以西方价值观改造乃至取代其他国家、民族的价值观,具有浓厚的西差异性与普遍性的辩证统一。治理方法。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世界秩序是以190多个主权国家为基础的全球体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是要取消各个现代国家的界限,而是要在主权国家的基础上构建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世界只有一个体系,就是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只有一个秩序,就是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只有一套规则,就是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秩序观与治理观的集中体现,与西方国家所谓“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的内在自我中心主义和权力等级制逻辑完全不同。中华民族坚持人民至上,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底层逻多民族国家建设能否赢得各族人民的支持,归根结底取决于“为了谁、依靠谁”。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坚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主权国家的权力游戏与地缘秩序操作,而是能够切实提升各国人民幸福的民心工程与人权事业。共同推动人权事业的发展,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各国的共同使命。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法基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人民至上原则及其人权保护体系,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权利哲学及其制度实现提供了有益借鉴。中华民族坚持共同繁荣共同发展,为推动构建要参照。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中,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题。为推动发展合作,实现共同发展,中国呼吁共建团结、平等、均衡、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践支撑。中国共产党以绿色发展为重要理念,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将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相统一,开启了人类现代化新的绿色路径。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能走西方“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必须以生态保护为基本前提。中华民族固有的“天人合一续发展理念,有助于内化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推动。推动者、实践者,始终围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经济发展、文明交流、生态建设等领域深化中国实践,贡献中国力量。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改写了中国人权事业发展史,也创造了世界人权保障新奇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7亿多人口摆脱贫困,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过70%,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明显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版图”。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解决了世界1/5人口的小康问题,使14个与中国接壤国家拥有了一个稳定、强大的友好邻邦,不仅为东亚的稳定作出重要贡献,也给世界注入强大正能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2013年,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截至目前,中国已经与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一带一路”合作从亚欧大陆延伸至非洲和拉美。世界银行报告显示,共建“一带一路”使参与方贸易增加4.1%,吸引外资增加5%,使低收入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增加3.4%。受益于“一带一路”建设,2012—2021年,新兴与发展中经济体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份额提高3.6%。到2030年,共建“一带一路”每年将为全球产生1.6万亿美元收益,占全球经济总量的1.3%;2015—2023年,760万人因此摆脱绝对贫困,3200万人因此摆脱中度贫困。与全球化早期西方列强争夺基础设施领域。周边、亚太、中国一东盟、澜湄国家、中非、中阿、中拉、中国一中亚、上海合作组织等命运共同体稳步推进。在全球层面,网络空间、核安全、海洋等命运共同体应运而生,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多次写入联合国、目前拥有9个成员国、3个观察员国和14个对话伙伴国,其成员国人口占世界近一半,经济总量约占全球1/4,是当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组织,拥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如中国倡导设立的新开发银行和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亚洲和广大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稳定发挥了推动作用。态,是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是人类现代文明的新形态,为人类社会发展道路提供了新选项和新方向,具有深刻的世界历史意义。民美好生活,还是牺牲人民利益而服从资本增值逻辑?是为资本,还是为人民?对此问题的不同答案,区别了不同的文明形态。从资本逻辑转向人民中心,便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原则。引导社会发展避免资本主义制度所带来的“一切苦难”和“一切极端不幸的灾难”,致力于“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和“一切人的自由发展”,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价值追求。人类文明新形态是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更高综合与更深刻体现。人类文明新形态开辟文明发展新路径。中国道路打破了“历史终结论”。针对“本国优先”“逆全球化”思潮向世界蔓延,中国站在公平正义的一边,高举新型经济全球化旗帜,奉行共商共建共享,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坚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靠的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汇聚智慧办成事,为发展中国家现代化提供新的体制参照和实践路径,彻底打破了西方中心主义的迷思。开启了“所有人造福所有人”的合作格局。人类文明新形态引领文明发展新境界。中国道路打破了“国强必霸论”。中国没有陷入西方“国强必霸”的历史定律,即使是在综合实力最强的时候,中国也没有对外殖民掠夺、没有炮舰政策、没有强加于人的不平等条约。无论是积极倡导共建“一带一路”,还是主动参与全球治理,中华民族都是将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