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现代文阅读I(客观题)A基础训练(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5题。材料一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哪些思想可以称为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呢?我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孔子赞扬“刚毅”。曾子提倡“宏毅”。《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周易集解》引干宝云:“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机,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合力,故曰自强不息矣。”后世的有志之士,致力于事业学问,亦莫不尽心竭力,昼夜不懈。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思想源泉。“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这与“和同之辨”有一定联系。西周末年史伯区别了和与同,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所谓和即包容不同的事物而保持一定的平衡。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厚德载物有兼容并包之意,这对于文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在历史上,中国能接受外来文化。佛教东来,被中国人民容纳;明末西学东传,亦曾受到中国知识分子重视。清末顽固派拒绝西学,事实上是违背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基本精神。(摘编自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材料二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盘古开天、女娲炼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言说先民心志的神话传说,都包含着对“勇”的崇仰和赞颂。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英勇面对无数困难和挑战的不屈奋斗史。在栉风沐雨一路向前的历史征程中,“勇者不惧”深深地刻写在中华民族的性格之中,成为无比珍贵的民族精神基因。“勇者不惧”之“勇”,是大勇,而非小勇。小勇者,不能忍小辱小过,睚眦之仇必报,这是匹夫之勇。大勇者何?循大义、迎难上,义无反顾、无所畏惧,是为大勇。大勇之“大”,在与“义”融。鲁莽强悍、好勇斗狠,并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是指人们在危难面前坚守道义、坚定前行的无畏气概。勇者的无畏气概,产生于道义的感召。如果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哪怕有千军万马的阻拦,我们也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礼记》有云:“有义之谓勇敢。”我们之所以推崇勇者,就是因为勇者能够无惧地坚守并光大道义。勇者在道义的感召下能够不惧艰险,甚至不惧牺牲,但勇者并非一无所惧。中国古人向来批评那种什么都不惧怕、什么都不忌惮、什么都不敬畏的蛮勇。可以说,中华文化推崇的“勇者不惧”,实是“无惧”与“有惧”的统一。从大义、大局的角度出发,要藐视一切困难、无惧任何挑战;从具体行事的角度出发,则要心怀敬畏、朝乾夕惕、如履薄冰。此外,在道义感召下不惧外在艰险,却时常忧惧道之不行、义之不彰,这也是勇者内心兼具的“无惧”与“有惧”。真正的勇者,有锐气,也有静气。孟子与弟子公孙丑讨论“勇德”时曾提到“不动心”的概念。所谓“不动心”,就是指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能镇定自若、岿然不动,“每临大事有静气”。同时,这种不动如山的强大定力、静气,又“至大至刚”“折而不挠”,有着压倒和战胜一切的韧性与力量。沉着的静气,进取的锐气,一同滋养着勇者的不惧品格。如何培养这种临危不惧的进取锐气与沉着静气呢?中国古人提出了克己与成己的辩证工夫。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之间被军队围困而一度绝粮。情势危急之下从人惊慌失据,但孔子却始终沉着冷静,“歌两柱之间”“修乐不休”。危机解除后,子贡表示要铭记这场不幸遭遇,孔子直接反驳道:“夫陈、蔡之间,丘之幸也!二三子从丘者,皆幸人也!”孔子为何珍视这场坎坷遭遇?他把艰难困苦当作了成就英勇人格的重要外在条件。当然,困境本身不能成就勇士,真正成就勇士的,是人们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态度。《周易》谓:“蹇,君子以反身修德。”面对外在的艰难险境,我们要反求诸己,在克除内心恐惧、忧愁、烦扰的同时,积极自我砥砺、超越突破,并在道义感召下奋发有为。中国古人常以玉相比相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玉“折而不挠,阙而不荏”的特点与“勇者不惧”的品格高度相似。同时,从石到玉的切、磋、琢、磨过程也与人在困境中锤炼无畏勇气的历程相类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雨征程中,没有被任何外在困难吓倒,而是凭着自己在其间砥砺出的“勇者不惧”的品格,开辟出文明的新天地,书写出发展进步的新篇章。面对当前之新冠肺炎疫情,中华民族强劲地展现着,也进一步锤炼着这一宝贵的精神品格。(摘编自沈壮海刘水静《也说“勇者不惧”》)材料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中所孕育而成的意识,是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精神支柱。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而取得这次大考的胜利不能脱离民族精神的强大助力。可以说,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磨难、发展进步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精神又被不断赋予新质。这体现在以爱国主义为内核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之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近代中国,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外国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中国的主权。这不仅没能打垮中国人民,反而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热忱,呼唤人们挺身而出,进行救亡图存的抗争。正是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从历史的一次次磨难中拼搏奋起。民族精神也是当代中国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今天,从耄耋古稀之年的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到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医护人员;从湖北、武汉当地医院的迎难而上到外省市医疗队的紧急驰援;从广大党员干部的守土尽责到联防联控的人民战争……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全国各族人民心中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长城。民族精神是战胜风险挑战的硬核力量,还是中国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障。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上下以伟大梦想精神为航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创新工作方式,发扬奋斗精神。疫情期间,脱贫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新的时代,中国人民正书写着中华民族精神新的篇章。(摘编自《弘扬民族精神凝聚抗疫力量》)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强不息”激励我们要发愤图强,“厚德载物”告诉我们要仁厚宽容。“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刚一柔,相得益彰,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B.中华民族无比重要的精神基因是“勇者不惧”,真正的勇者只要受到道义的感召,就会产生勇往直前的无畏气概。C.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态度成就了勇士,使得勇士能够克服自身烦忧,积极超越自我,成就英勇人格。D.民族精神是战胜风险挑战的硬核力量,新冠疫情和脱贫攻坚取得胜利都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撑。2.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勇者不惧外在的艰险,却时常忧惧道之不行、义之不彰,表明还需要加强道义的感召,才能修炼出“勇者不惧”的品格。B.孔子有临危不惧的沉着静气,因此他反对子贡将危机当作不幸的遭遇,而将其视为幸运的事情。C.材料三第二段结合时代变迁论述了民族精神内核的变化,第三段结合抗疫现实论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D.新冠肺炎疫情中义无反顾奔赴抗疫一线的逆行者,在“克己”中“成己”,体现出“勇者不惧”的大勇。3.下列表述,可以作为论据分别论证“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一项是(
)A.“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老子)B.“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鲍照)D.“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屈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4.材料二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文本简要说明。5.这三则材料论述的内容都与民族精神有关,但论述上各有侧重点,请简要概括。【答案】1.B
2.D
3.A
4.论证方法上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如第二段引用《礼记》中的语言,是引用;如第五段举出孔子的事例,是举例论证。
5.①材料一民族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体现为“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②材料二主要论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尚勇精神。③材料三以抗疫为例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以及对当今中国发展的社会意义。【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B.“真正的勇者只要受到道义的感召,就会产生勇往直前的无畏气概”说法绝对。由原文“勇者的无畏气概,产生于道义的感召”可知,道义的感召是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A.“表明还需要加强道义的感召,才能修炼出‘勇者不惧’的品格”推断不当,由原文“在道义感召下不惧外在艰险,却时常忧惧道之不行、义之不彰,这也是勇者内心兼具的‘无惧’与‘有惧’”可知,这说明并不是在道义的感召下,才能修炼出“勇者不惧”的品格。B.“孔子有临危不惧的沉着静气,因此他反对子贡将危机当作不幸的遭遇,而将其视为幸运的事情”强加因果。由原文“孔子为何珍视这场坎坷遭遇?他把艰难困苦当作了成就英勇人格的重要外在条件”可知,孔子之所以反对子贡将危机当作不幸的遭遇,是因为他把艰难困苦当作了成就英勇人格的重要外在条件。C.“材料三第二段结合时代变迁论述了民族精神内核的变化”偷换概念,由原文“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精神又被不断赋予新质。这体现在以爱国主义为内核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之中”可知,这说明民族精神内核应该是爱国主义,因此不可能民族精神内核发生变化。故选D。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A.刘禹锡的诗句表达的是积极进取,旷达乐观的自强不息的态度;老子的语句表达的是厚德载物的观点。B.荀子的句子用来证明坚持或锲而不舍等观点;苏轼诗句主要用来说明人生充满不可知。因此不能分别证明“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观点。C.李白的诗句表达的是一种积极乐观、自强不息的观点;鲍照诗歌前一句是诗人用宿命论的观点解释社会与人生的错位现象,然后再渴望借此从“行叹复坐愁”的苦闷之中求得解脱,因此不能证明““厚德载物”的观点。D.屈原的句子主要表明决心坚守自己修洁的美德和高尚的情操,孔子的语句主要是向弟子表达什么是“仁”。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从论证方法上来看,第五段列举孔子带弟子周游列国的例子,这是例证;第二段引用《礼记》中的话,这是例证;最后一段,“古人常以玉相比相期”这是类比。5.本题考查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三则材料各有侧重,解答本题需要把各段的要点概括出来,然后加以比较。材料一,文章第一段分析之后得出:“我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这就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然后后面两段分别围绕“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展开论述,由此可知,材料一民族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主要体现为“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材料二,文章第一段直接提出观点: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由此可知,材料二主要论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尚勇精神;材料三,主要以抗疫为例子,列举了社会各样的人士,他们为抗疫所做的各种努力,从整体上来看,展现的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以及对当今中国发展的社会意义。(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5题。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各种艺术门类互融互通,各种表现形式交叉融合,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催生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但是,我们要知道人民是文艺创作的源头活水,是文艺作品的鉴赏者和评判者。当代文艺要彰显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始终坚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当前,新技术在艺术领域的广泛应用和媒体对艺术生成的有效参与,使得对新媒介艺术发展方向与价值引导的问题愈益凸显,以人民性的价值导向引领艺术创新是时代的必然,也是以往经验的总结。文艺来源于生活,生活就是人民,人民就是生活。“人民是文艺之母。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人民并非空洞而抽象的符号,也不单单是大写的集合性名词,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不能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不能用调侃的态度调侃人民,更不能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文艺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感知着人民的衣食冷暖和喜怒哀乐。究其根本,文艺只有向上向善才能成为时代的号角,才能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为自身留清名。对新媒介艺术而言,艺术创新不仅要在逻辑框架上寻求创新与技术迭代,从而带来节奏、韵律上的美感,更要从叙事上体现情感慰藉和家国情怀,进而触及心灵深处的温软。唯此,艺术创新才不会沦为技术高视阔步的爬虫,才能以其感性的审美体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2022年央视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以舞台艺术的形式演绎了现藏故宫博物院王希孟所作的《千里江山图》,通过入画舞蹈的视觉样式,实现了用舞蹈完成立意的舞台转化。在艺术创新中,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只此青绿》借助创意和技术的力量,创造了一个不背离技术逻辑又着意于情感诉求的新的叙事方式,从而成为一个现象级的作品,为电视观众呈现了绚烂的视觉盛宴,令人印象深刻意犹未尽。技术应用带来媒介融合,媒介融合驱动艺术创新,这对当代艺术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信息文明时代,技艺合一的再度生成,并非全然是艺术的福音,特别是人机合成的智能化艺术产品的前景还具有诸多不确定性。当年海德格尔对技术本质的批判在数字化时代仍有余响,这使得以文艺的人民性引导艺术创新显得尤为迫切。(节选自范玉刚《以文艺的人民性引导艺术创新》)材料二:人民性是文学实际存在的一种社会属性。“文学的人民性”这个特定概念是用来说明文学与人民群众的关系的。从这个概念质的规定性以及文学的社会功能来看,它的生命力应该是永恒的,它的意义应该得到充分肯定。人民性就是最大的善,就是文学道德最主体的内涵。因此,文学是不可能超越人民性道德的。当文学的人民性普遍丧失并形成危机的时候,能够救助这种危机并成为文学重建之重要一维的便只有人民性。文学艺术的人民性反映了文学艺术及它的创造者和人民的联系,从作品的角度来说,人民性就是要表现人民的心理、人民的希望与期待,也就是反映劳动群众的利益;从作家的角度来说,人民性就是创作主体对待人民的态度问题,同情人民大众,表现人民大众的情感、愿望,代表他们的利益。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文学历史的大国。早在《诗经》年代,文学就有着采民风、观得失的功能。即使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仍然涌现出了像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曹禺、沈从文等一批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他们关注民生,都有着一种浓厚的人文精神。
在弘扬现代中国文学人民性精神的同时,也不能不对一种伪人民性有所注意。它们以人民的身份出现,而在所指层面,是极为抽象的政治概念和与这种政治概念共生的权威性“超人”。在一种貌似雄壮的抒情大合唱中,所宣扬的人民性因为附和时代共鸣的需要而蒙上了一层虚伪的色彩。在这种情况下文学创作掩盖、抹杀了“我为人民鼓与呼”的正义声音而企图制造出一派处处莺歌燕舞的盛世景象。被置换了内涵的人民性是我们当下重倡人民性精神应该警惕的。文学对人民性精神的守护就是守护一种信念、理想和信仰。文艺的人民性理论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一个重要内容,它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遭遇新的挑战,并在实践推动下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内涵。近年来,我们的文艺在同人民的奋斗一道前进的同时,也出现了这样那样脱离人民的不良倾向。对这些不良倾向,人民群众强烈不满。人民性是一切革命文艺、进步文艺的显著特征,尤其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的本质属性。(节选自胡文平《试论文学的人民性》)6.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艺术家在文艺创作时要把人民作为源头活水,所创作出来的文艺作品要接受人民的鉴赏和评判。B.技术应用带来了媒介融合,媒介融合又驱动了艺术创新,但是文艺的人民性反而显得尤为迫切。C.从“文学的人民性”的规定性以及文学的社会功能看,其生命力应是永恒的,应得到充分肯定。D.文艺的人民性虽然会随时代发展而遭遇新的挑战,但其理论内涵应该得到守护,应该不会改变。7.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文艺的人民性,但是二者论述的重点并不完全相同。B.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以人民性的价值导向引领艺术创新是时代的必然。C.“人民”不是抽象的政治概念和符号,在具体文学艺术实践中要有生动的表现。D.文学艺术的人民性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都体现为艺术家要以正确的态度对人民。8.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观点的一项是(
)A.李渔在《闲情偶寄》中说:“场中作文,有倒骗主司入彀之法:开卷之初,当以奇句夺目,使之一见而惊,不敢弃去,此一法也;终篇之际,当以媚语摄魂,使之执卷留连,若难遽别,此一法也。。”B.孔子在《论语》中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C.孟子在《孟子·离娄上》中说:“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D.苏轼在《盐官大悲阁记》中说:“岂其所以美者,不可以数取欤?然古之为方者,未尝遗数也。能者即数以得妙,不能者循数以得其略。”9.2022年央视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获得了巨大成功。请结合材料一中关于“人民性”的有关论述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10.如何通过新媒介艺术体现艺术的“人民性”?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6.D
7.D
8.B
9.要体现人民的情感和家国情怀,要以感性的审美体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要有更加适合人民大众的艺术样式。
10.表现的“人”要真实具体,对人民的态度要真诚,艺术创新的地位要合适(不要把艺术创新沦为新媒介的附庸)。【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应该不会改变”错。材料二“它必然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遭遇新的挑战,并在实践推动下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内涵”,是“不断丰富自己的理论内涵”,不是不会改变。故选D。7.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D.“无论从哪个角度说”错,应是“从作家的角度来说”。故选D。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材料二的观点是“文学要守护人民性精神”,也就是守护文学与人民的关系。A.说的是写作文的技法;B.说的是“诗”对人的功用;C.说的是规矩的重要性;D.说的是遵循的标准一样,获得食物的美味却不同;ACD和材料二观点不相关。故选B。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结合材料一“要从叙事上体现情感慰藉和家国情怀,进而触及心灵深处的温软。唯此,艺术创新才不会沦为技术高视阔步的爬虫,才能以其感性的审美体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要体现人民的情感和家国情怀,要以感性的审美体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要有更加适合人民大众的艺术样式。“媒介融合视域下的《只此青绿》借助创意和技术的力量,创造了一个不背离技术逻辑又着意于情感诉求的新的叙事方式,从而成为一个现象级的作品”,2022年央视春晚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获得巨大成功,源于艺术的“人民性”,以感性的审美体验展现了家国情怀,给电视观众呈现了绚烂的视觉盛宴,令人印象深刻意犹未尽。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对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结合“人民是真实的、现实的、朴实的,不能用虚构的形象虚构人民,不能用调侃的态度调侃人民,更不能用丑化的笔触丑化人民”可知,文艺表现的“人”要真实具体;结合“文艺要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感知着人民的衣食冷暖和喜怒哀乐”可知,文艺对人民的态度要真诚;结合“对新媒介艺术而言,艺术创新不仅要在逻辑框架上寻求创新与技术迭代,从而带来节奏、韵律上的美感,更要从叙事上体现情感慰藉和家国情怀,进而触及心灵深处的温软。唯此,艺术创新才不会沦为技术高视阔步的爬虫,才能以其感性的审美体验增强人民的精神力量”可知,艺术创新的地位要合适(不要把艺术创新沦为新媒介的附庸)。(三)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5题。材料一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倡导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旗帜鲜明反对一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毫不动摇反对任何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凌行径。我们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全面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赢得广泛国际赞誉,我国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显著提升。(摘自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材料二这个世界,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高瞻远瞩地回答了“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的时代之问和人类命题,反映了人类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心声,日益产生广泛而强烈的国际共鸣。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中国哲学文化十分崇尚“天下为公”“天人合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观念,主张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出自中国古代典籍《礼记》。这里面有两个词非常重要:一个是“大道”,指的是普遍接受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道理或真理;另一个是“天下为公”,这个“公”与共同的“共”含义基本相通,对应的是“私”,指的是不把国家或者权力当作一己之私。“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承载了中华民族对以人为本、以民为根、天下大同的根本认识和精神追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中华文化源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交流互鉴的文明观念。“和而不同”出自《论语》,这其中的“和”在中国文化中最初的本义是指各种音调相互应和,强调既承认事物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又追求整体的和谐性与统一性。“和”在中国文化中内涵丰富,体现的是经过复杂的平衡、协调后达到的一种完美的境界。《说文解字》曰:“和,相应也。”以古代编钟为例,不同的声音相互激荡,才会组合产生美妙的乐曲。《左传》中说,“九合诸侯,如乐之和,无所不谐”。中国古人将音乐的和谐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种关系的模型。《尚书》中的“协和万邦”、《周礼》中的“以和邦国”等都体现了中华民族追求外部世界和谐的文化传统。“和”与“不同”虽然是两个概念,但重点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互适应性,而非相互差异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习近平主席强调,各国人民命运与共、唇齿相依。当今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能实现脱离世界安全的自身安全,也没有建立在其他国家不安全基础上的安全。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基础。(摘自徐步《向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光明目标前进》)材料三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应对新冠肺炎特别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发出携手抗疫、共克时艰的中国声音,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共鸣。全球抗疫、命运与共、团结合作是最强的“免疫力”。一批批中国专家与东盟、欧洲、非洲同行连线交流,多语种的中国诊疗和防控方案及时分享给世界各国;联合国向最不发达国家开通运送医疗物资的“团结航班”;多国合作开展疫苗研发……正如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所说:“我们是团结在一起的全球公民,我们是联合在一起的国家。”团结就是力量,公道自在人心。“拿疫情当政治筹码是玩火”“国家之间应该合作而不是‘甩锅’”“中国行动是对个别国家挑衅行为的响亮回答”……尽管将疫情标签化、政治化和污名化等论调不时沉渣泛起,但合作抗疫始终是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推动团结合作的中国理念和中国行动得到各国广泛支持和认同。(摘自钟华论《在民族复兴的历史丰碑上——2020中国抗疫记》)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全面开展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国际合作,显著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和塑造力。B.当今中国传统文化只是在崇尚人与人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个人与社会的和谐。C.“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负载了中华民族以人为本、以民为根、天下大同的精神认识。D.将疫情标签化、政治化和污名化等论调,并不影响国际社会达成合作抗疫这个普遍共识。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二者论述重心也相同。B.材料二《说文解字》《左传》《尚书》中的“和”,都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C.材料三第2段,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论述“全球抗疫,团结合作”观点。D.材料二与材料三列举古今中外的素材,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永恒话题。3.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中“和而不同”观点的一项是(
)A.拿破仑·希尔说:“站在他人的立场上看待问题,帮助他人解决问题,这个世界就是你的。”B.“一带一路”沿线各国,尽管制度不尽相同,但也能和谐相处,共同推动地区政治经济的往来。C.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各抒己见,各自争鸣,但又彼此尊重,互通互补,百花齐放。D.刘伯承工作态度是“举轻若重”,邓小平则是“举重若轻”,但两人团结合作,凡事共赏共议。4.请简述材料二的论证结构。5.2022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扬州与德国丁斯拉肯市缔结友好交往城市5周年,丁斯拉肯市某高中学校邀请你去做主题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交流发言,请结合材料二写出发言要点。1.B
2.C
3.A
4.①采用总分的论证结构。②首先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总领下文。接着分别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体现交流互鉴的文明观念、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三个角度深入展开论证。
5.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广泛而强烈的国际共鸣;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倡导两国增强交流互鉴;两国共建新型国际关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B.“当今中国传统文化只是在崇尚……”错误。“传统文化”偷换概念,原文是说“中国古人将音乐的和谐作为处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等各种关系的模型”;“只是”,缩小了范围。故选B。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二者论述重心也相同”错误。从“我们全面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坚定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可知,材料一侧重阐述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愿;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反映了人类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心声,日益产生广泛而强烈的国际共鸣”可知,材料二侧重阐述“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全世界的共同心声。可见,二者论述重心不相同。B.“《说文解字》……中的‘和’,都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错误。从“《说文解字》曰:‘和,相应也。’以古代编钟为例,不同的声音相互激荡,才会组合产生美妙的乐曲”可知,材料二《说文解字》中的“和”,不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是论证“体现的是经过复杂的平衡、协调后达到的一种完美的境界”。D.“表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永恒话题”错误,推理不成立。如材料二列举“《说文解字》曰:‘和,相应也。’以古代编钟为例,不同的声音相互激荡,才会组合产生美妙的乐曲”可知,材料二《说文解字》中的“和”,是论证“体现的是经过复杂的平衡、协调后达到的一种完美的境界”。故选C。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从“‘和’与‘不同’虽然是两个概念,但重点强调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互适应性,而非相互差异性”可知,材料二中“和而不同”观点是彼此间要相互适应。A.阐述的观点是换位思考,不符合“和而不同”观点。B.“和谐相处,共同推动地区政治经济的往来”,符合“和而不同”观点。C.“彼此尊重,互通互补”,符合“和而不同”观点。D.“两人团结合作,凡事共赏共议”,符合“和而不同”观点。故选A。4.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从第一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反映了人类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心声,日益产生广泛而强烈的国际共鸣”可知,首先指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意义,总领下文。从第二、三、四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交流互鉴的文明观念”“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可知,接着分别从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体现交流互鉴的文明观念、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三个角度深入展开论证。可见,材料二采用了总分的论证结构。5.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反映了人类的普遍愿望和共同心声,日益产生广泛而强烈的国际共鸣”可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产生广泛而强烈的国际共鸣;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汲取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中国哲学文化……”可知,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和谐思想;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了交流互鉴的文明观念……”可知,倡导两国增强交流互鉴;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建设新型国际关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可知,两国共建新型国际关系,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四)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5题。材料一:在一个民族的精神发展中,总有一些思想观念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人们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这种最高指导原则是多数人民所信奉的,它能够激励人心,在民族的精神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这可以称为民族文化的主导思想,亦可简称为民族精神。民族精神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有比较广泛的影响;二是能激励人们前进,有促进社会发展的作用。有哪些思想可以称为中国人民的民族精神呢?我认为,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礼记·中庸》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就是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周易集解》引干宝云:“凡勉强以进德,不必须在位也。故尧舜一日万几,文王日昃不暇食,仲尼终夜不寝,颜子欲罢不能。自此以下,莫敢淫心舍力,故曰‘自强不息’矣。”后世的有志之士,致力于事业学问,亦莫不尽心竭力,昼夜不懈。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延续发展的思想源泉。“厚德载物”即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这与“和同之辩”有一定联系。西周末年的史伯区别了“和”与“同”,他说:“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所谓“和”,就是包容不同的事物而保持一定的平衡。孔子亦说:“君子和而不同。”“厚德载物”有兼容并包之意,这对于文化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在历史上,中国能接受外来文化。佛教东来,被中国人民接纳;明末西学东传,亦曾受到中国知识分子的重视。清末顽固派拒绝西学,事实上违背了中国文化兼容并包的基本精神。(摘编自张岱年《文化传统与民族精神》)材料二: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盘古开天、女娲炼石、愚公移山、大禹治水,这些言说先民心志的神话传说中都包含着对“勇”的崇仰和赞颂。可以说,一部中华文明史,就是中华民族英勇面对无数困难和挑战的不屈奋斗史。在栉风沐雨一路向前的历史征程中,“勇者不惧”深深地刻写在中华民族的性格之中,成为无比珍贵的民族精神基因。“勇者不惧”之“勇”,是大勇,而非小勇。小勇者,不能忍小辱、小过,睚眦之仇必报,这是匹夫之勇。大勇者何?循大义、迎难上,义无反顾、无所畏惧,是为大勇。大勇之“大”,在于与“义”融。鲁莽强悍、好勇斗狠,并不是真正的勇敢;真正的勇敢,是指人们在危难面前坚守道义、坚定前行的无畏气概。勇者的无畏气概,产生于道义的感召。如果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哪怕有千军万马的阻拦,我们也要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礼记》有云:“有义之谓勇敢。”我们之所以推崇勇者,就是因为勇者能够无惧地坚守并光大道义。勇者在道义的感召下能够不惧艰险,甚至不惧牺牲,但勇者并非一无所惧。中国古人向来批评那种什么都不惧怕、什么都不忌惮、什么都不敬畏的蛮勇。可以说,中华文化推崇的“勇者不惧”,实是“无惧”与“有惧”的统一。从大义、大局的角度出发,要藐视一切困难,无惧任何挑战;从具体行事的角度出发,则要心怀敬畏、朝乾夕惕、如履薄冰。此外,在道义感召下不惧外在艰险,却时常忧惧道之不行、义之不彰,这也是勇者内心兼具的“无惧”与“有惧”。真正的勇者,有锐气,也有静气。孟子与弟子公孙丑讨论“勇德”时曾提到“不动心”的概念。所谓“不动心”,就是指在突如其来的危险面前能镇定自若、岿然不动,“每临大事有静气”。同时,这种不动如山的强大定力、静气,又至大至刚,折而不挠,有着压倒和战胜一切的韧性与力量。沉着的静气,进取的锐气,一同滋养着勇者的不惧品格。如何培养这种临危不惧的进取锐气与沉着静气呢?中国古人提出了“克己”与“成己”的辩证关系。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之间遭难而一度绝粮。情势危急之下,其他人都惊慌失措,但孔子却始终沉着冷静,“歌两柱之间”,“修乐不休”。危机解除后,子贡表示要铭记这次的不幸遭遇,孔子直接反驳道:“夫陈、蔡之间,丘之幸也。二三子从丘者,皆幸人也。”孔子为何珍视这次坎坷遭遇呢?他把艰难困苦当作了成就英勇人格的重要外在条件。当然,困境本身不能成就勇士,真正成就勇士的,是人们面对困境时的修为和态度。《周易》谓:“蹇。君子以反身修德。”面对外在的艰难险境,我们要反求诸己,在克服消除内心恐惧、忧愁、烦恼的同时,积极砥砺自我、超越突破,并在道义感召下奋发有为。中国古人常以玉相比相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玉“折而不挠,阙而不荏”的特点与“勇者不惧”的品格高度相似。同时,从石到玉的切、磋、琢、磨的过程也与人在困境中锤炼无畏勇气的历程相似。“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中华民族在数千年风雨征程中,没有被任何外在困难吓倒,而是凭着自己在其间砥砺出的“勇者不惧”的品格,开辟出文明的新天地,书写出发展进步的新篇章。面对当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华民族强劲地展现着也进一步锤炼着这一宝贵的精神品格。(摘编自沈壮海、刘水静《也说“勇者不惧”》)材料三: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期发展中孕育而成的意识,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以及民众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精神支柱。新冠肺炎疫情是对我国治理体系和能力的一次大考,而取得这次大考的胜利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强大助力。可以说,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磨难、发展进步的思想保障和精神动力。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发展,民族精神又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这体现在以爱国主义为内核的伟大创造精神、伟大奋斗精神、伟大团结精神和伟大梦想精神之中。“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历史上经历过很多磨难,但从来没有被压垮过,而是愈挫愈勇,不断在磨难中成长、从磨难中奋起。”近代中国,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外国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中国的主权。但这不仅没能打垮中国人民,反而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热忱,呼唤人们挺身而出,进行救亡图存的抗争。正是民族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从历史的一次次磨难中拼搏奋起。民族精神也是当代中国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在新型冠状病毒肆虐的今天,从耄耋之年的钟南山、古稀之年的李兰娟院士到许许多多不知名的医护人员,从湖北当地医院工作人员的迎难而上到外省市医疗队的紧急驰援,从广大党员干部的守土尽责到联防联控的人民“战争”……全国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在心中筑起了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长城。民族精神是战胜风险和挑战的硬核力量,还是中国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障。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国上下以伟大梦想精神为航标,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脱贫攻坚,创新工作方式,发扬奋斗精神。疫情期间,脱贫工作正在有序推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达到一定的高度,这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奋勇向前。”新的时代,中国人民正书写着中华民族精神新的篇章。(摘编自新浪网)6.下列表述,与材料一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不相符的一项是(
)A.“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B.“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刘禹锡)“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苏轼)D.“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郭沫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强不息”激励我们要奋发图强,“厚德载物”告诉我们要仁厚宽容。“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一刚一柔,相得益彰,是传统文化中的精华。B.“勇者不惧”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基因,勇者只要受到道义的感召,就会产生无畏的气概。C.面对困境时,临危不惧的修为和态度能成就勇士,使得勇士克服自身烦忧,积极超越自我,成就英勇人格。D.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战胜风险和挑战的精神力量,中国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取得胜利离不开民族精神的强大支撑。8.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有临危不惧的沉着静气,因此他反对子贡将危机当作不幸的遭遇,而将其视为幸运的事情。B.真正的勇者要心系道义,坚守道义,并把困境当作机遇,在困境中修炼自己“勇者不惧”的品格。C.新冠肺炎疫情中义无反顾奔赴抗疫一线的“逆行者”,在“克己”中“成己”,体现了“勇者不惧”的大勇。D.材料三中,第二段论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第三段引用名言,列举事例,论证了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战胜磨难的重要力量。9.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10.这三则材料论述的内容都与民族精神有关,但论述上各有侧重点,请简要概括。6.C
7.B
8.A
9.①开门见山,首段提出“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的中心论点。②论证结构上,总体采用“总—分—总”结构,主体部分采用层递式结构,从概念内涵、行为特点和培养方式三个层面对“勇者不惧”进行论证。③论证方法上,采用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类比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使文章具有说服力。④论证语言生动形象,深刻有力,具有很强的说服力。
10.材料一侧重于论述民族精神在传统文化中主要体现为“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材料二侧重于论述中华民族精神传统中的尚勇精神;材料三以“抗疫”为例,侧重于展现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以及其对于当今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的能力。材料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是中国的民族精神的真实写照,高度概括。其中“自强不息”对应的是刚强、勇敢;“厚德载物”强调的是包容大度。A.“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强调的是持之以恒,与“自强不息”的精神相符。“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强调的是处于“穷达”的不同立场,与“厚德载物”的精神相符。B.“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比喻老当益壮,老有所为,积极进取。强调自强不息,老当益壮,与“自强不息”的精神相符。“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强调的是包容和大度,与“厚德载物”的精神相符。C.“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表现的是对抱负终将实现的信念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与“自强不息”的精神相符。“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说的是人的一生都在到处奔走,就如鸿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痕迹一样,不会被铭记,很快会消失,与“厚德载物”的精神不符。D.“读不在三更五鼓,功只怕一曝十寒”,强调读书的持之以恒,与“自强不息”的精神相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与“厚德载物”的精神相符。故选C。7.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B.“只要……就”表述过于绝对,由原文材料二第二段“勇者的无畏气概,产生于道义的号召”可知,勇者的无畏气概是从道义中产生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要受到道义的感召,就会产生无畏的气概。故选B。8.本题考查学生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A.“因此他反对子贡将危机当作不幸的遭遇,而将其视为幸运的事情”错,强加因果。材料二表现的是孔子面对危机的镇定和勇者无惧的品格,但并不能说因为他有这种品格,进而推出“他反对子贡将危机当作不幸的遭遇,而将其视为幸运的事情”这个结论,二者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故选A。9.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思路、论证方法及论证语言特点的能力。从论证结构来看,材料二第1段开门见山,提出了中心论点,即“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第2-4段阐述了“勇者不惧”的内涵和勇者的行为特点,如“‘勇者不惧’之‘勇’,是大勇,而非小勇”“勇者在道义的感召下能够不惧艰险,甚至不惧牺牲,但勇者并非一无所惧”“真正的勇者,有锐气,也有静气”等来阐述尚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5段阐述了培养“勇者不惧”的品格的方式,“如何培养这种临危不惧的进取锐气与沉着静气呢?中国古人提出了‘克己’与‘成己’的辩证关系”;最后一段阐述了中华民族凭借“勇者不惧”的品格开辟出文明的新天地,书写出发展进步的新篇章,对论点进行了重申。可见论证结构上,总体采用“总—分—总”结构,主体部分采用层递式结构,从概念内涵、行为特点和培养方式三个层面对“勇者不惧”进行论证。林料二在论证过程中引用了《礼记》《周易》等古籍中的名言,如《礼记》有云:“有义之谓勇敢。”《周易》谓:“蹇。君子以反身修德。”等属于引用论证;“孔子及其弟子周游列国时,曾在陈、蔡之间遭难而一度绝粮……”列举孔子临危不惧的事例,属于举例论证;“中国古人常以玉相比相期。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玉‘折而不挠,阙而不荏’的特点与‘勇者不惧’的品格高度相似”,属于类比论证。可见材料二运用多种论证方法,使文章其有说服力。从语言特色角度看,材料二中“中国古人常以玉相比相期”运用比喻,而且“相比相期”带有文言特点;“每临大事有静气”“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等,可见的其语言既生动形象又深刻有力,增强了说服力。10.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材料一的中心论点是“中国的民族精神基本上凝结于《周易大传》的两句名言之中,即‘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和‘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第2、3段分别阐述了“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由此可知,材料一侧重于论述民族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要表现。材料二第1段就提出了中心论点“尚勇,是中华民族重要的精神传统”。第2-5段从概念内涵、行为特点、培养方式三个层面对“勇者不惧”展开论述。由此可知,材料二侧重于论述中华民族精神传统中的尚勇精神。材料三先是着重论述了民族精神在新时代发展出来的新内涵,然后论述了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现实背景下民族精神对当今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民族精神也是当代中国奋发图强的不竭动力”“民族精神是战胜风险和挑战的硬核力量,还是中国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保障”。由此可知,材料三侧重于论述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以及对于当今中国发展的重要意义。B强化训练【2022新高考1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激活其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要围绕我国和世界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着力提出能够体现中国立场、中国智慧、中国价值的理念、主张、方案。我们不仅要让世界知道“舌尖上的中国”,还要让世界知道“学术中的中国”“理论中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中的中国”,让世界知道“发展中的中国”“开放中的中国”“为人类文明作贡献的中国”。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摘自习近平《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材料二:不少评论家、诗人和诗歌读者都感觉到当代新诗创作与理论进入了一种停滞不前、缺乏生命力的状态。由于古老的东方文化传统与汉语都不可能向西方文化和语言转化,而西方诗歌文化与语言又不可能被缺乏本民族传统意识的诗歌作者与理论家自然吸收,食洋不化的积食病就明显地出现在诗歌创作和理论中。人们逐渐意识到对“他文化”吸收力的强弱与自己本民族文化传统的强弱成正比,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这传统如一个消化力极强的胃,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而中华文化又不同于其他以拉丁语为先祖的各种西方文化,可以自然地相互吸收,所以必然会发生这种食洋不化的病症,这病症是当代诗歌失去读者的重要原因。当代诗歌由于时代内容的发展,已无法退回到新诗运动初期的状态。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所以,中国当代新诗一个首要的、关系到自身存亡的任务就是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读古典文史哲及诗词、讨论,想现代问题,使一息尚存的古典诗论进入当代的空间,贡献出它的智慧,协同解决新诗面对的问题。据我的学习经验,历代中国文论中存在着大量对我们今日所思考的诗歌理论仍有意义的撰述,而我们却只习惯于引用西方理论,无暇回顾一下自身传统中这些理论,师洋师古应当成为回顾与前瞻的两扇窗户,同时拉开窗帏,扩大视野,恢复自己传统的活力才能吸收外来的营养。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但其弊病是容易刻板、枯燥、概念化、解剖刀往往伤及神经,概念也有失去生命的变幻色彩的毛病。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不至于有水涸石露的窘境,而其中人文的情致、暖意、活力,丝毫没有实验室处理后的褪色失鲜之感。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而中国古典诗论的风格与中国古兴自学的灵活、深邃、玄远相匹配。对于诗歌这样内涵深、变幻多的文学品种,中国传统的文艺理论有其突出的优点。(摘编自郑敏《新诗百年探索与后新诗潮》)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这是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前提。B.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可以向世界传播中国优秀学术理论,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中国经验。C.当代新诗之所以出现“食洋不化”的病症,一是因为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二是因为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D.中国古典诗论虽不以体系和逻辑见长,但蕴含诗性品格和人文情致,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和创新的关系,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对此中国诗人要有清醒认识。C.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内在结构和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营养。D.古人论诗用“意在笔先”“空灵”“飘逸”等语,未落实处却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A.韩愈《答刘正夫书》:“或问为文宜何师?必谨对曰:宜师古圣贤人。”B.晚清洋务派人物冯桂芬提出:“以中国之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C.鲁迅《文化偏至论》:“外之既不后于世界之思潮,内之仍弗失固有之血脉。”D.季羡林认为:“东西方文化的相互关系是‘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请结合材料一对这一现象加以分析。5.如何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D2.B3.C4.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出自《论语》,意思是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在关注自身的同时还要关注他人,体现了理性思辨换位思考的古代哲学大智慧。②“现已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体现与时俱进、推陈出新。③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与阐发,使民族性更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方法,体现了特殊到普遍的发展规律。5.①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建立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固本健体才可以消化吸收了四方异域的文化,借以繁荣本民族文化。②与时俱进。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③借鉴世界优秀文化,外为中用。【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D.“比西方文论更有生命力”错误,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优点是……但其弊病是……而中国古典诗论体系虽不十分清晰,却能以富有内涵和想象力的诗样的语言传递给读者审美的智慧和哲理……”只是比较二者的优缺点,并没有说哪一个更有生命力。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B.“借鉴西方诗歌并不能给本民族的诗歌带来现代性”错误,过于绝对,材料二第二段说的是“这些必须是有本民族实质性的和具有现代性的,单靠移植西方是绝对不行的”,可见借鉴西方有价值,但不能“单靠移植西方”。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的能力。材料一说的是要继承创新传统文化,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A.说的是“师古圣贤人”,意思是“应当学习古代圣贤”,没有体现与时俱进博采众长。B.主张以中国传统儒家伦理纲常为根本,注重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政体不变,只学习西方技术,且不是“文化”方面。C.说的是既要吸取世界的优秀文化,又要保持自己的文化,与材料一观点一致。D.说到是中西方文化之间的盛衰兴替这一现象,与材料一观点不一致。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运用材料的能力。由题干可知,首先要理解“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内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说自己不喜欢的,也不要强加给对方,这两句话体现了换位思考的古代哲学大智慧。然后结合材料一分析“成为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黄金准则”的意义。这两句话之所以能成为国际社会处理人际关系和国际关系的装进准则,是因为这两句话中蕴含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也就是说人应当以对待自身的行为为参照物来对待他人,倘若自己所不欲的,硬推给他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我们除了要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结合材料一第一段“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中华文明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可知,《论语》中的这些内容体现了中国人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且能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所以在今天依然有它的价值。结合材料一第二段“强调民族性并不是要排斥其他国家的学术研究成果,而是要在比较、对照、批判、吸收、升华的基础上,使民族性更加符合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的发展要求……解决好民族性问题,就有更强能力去解决世界性问题;把中国实践总结好,就有更强能力为解决世界性问题提供思路和办法。这是由特殊性到普遍性的发展规律”可知,《论语》中的法则推行到国际社会,这是用中国的实践经验来解决国际的问题,体现了特殊到普遍的发展规律。【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由材料二第二段和第三段“唐代之所以能广泛吸取西域民族、北方民族及佛教的文化,正因为它拥有一个秦汉以来建立的强大的中华文化传统”“当代新诗不但丢失了本民族的诗歌传统,而且也失去了对那个传统的记忆和感情”我们认为,21世纪中国新诗能否存活,就看我们能否意识到自身传统的复活并进入现代,同吸收外来因素之间的主次关系。没有传统何谈创新?没有传统作为立身之地,创新很可能变为全盘西化”“重新寻找自己的诗歌传统,激活它的心跳,挖掘出它久被尘封的泉眼”可知,要想推动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立足传统,复兴中华传统文化,找到立身之基。由第二段“当代社会让世界村的居民们多少都进入了一个更复杂的感性与知性世界,中国诗歌也相应地在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主要是诗歌语言、内在结构、外在形态”可知,需要与时俱进,寻找与之相当的艺术形式。由材料二最后一段“中国古典诗论在研究方法上与西方文论也有很大不同。西方文论强调逻辑剖析,优点是落在文本实处和清晰的抽象概括”“读古典诗论后可以意识到西方的科学分析、逻辑推理、抽象名词杜撰等虽不失为一家之法,却并非唯一的方法”可知,可以借鉴世界优秀文化,为我所用。【2021新高考I】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十八世纪德国学者莱辛的《拉奥孔》是近代诗画理论文献中第一部重要著作。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据传说,希腊人为了夺回海伦,举兵围攻特洛伊城,十年不下。最后他们佯逃,留着一匹腹内埋伏精兵的大木马在城外,特洛伊人看见木马,把它移到城内。典祭官拉奥孔当时极力劝阻,说留下木马是希腊人的诡计。他这番忠告激怒了偏心于希腊人的天神。当拉奥孔典祭时,河里就爬出两条大蛇,把拉奥孔和他的两个儿子一齐绞死了。这是罗马诗人维吉尔《伊尼特》第二卷里最有名的一段。十六世纪在罗马发现的拉奥孔雕像似以这段史诗为蓝本。莱辛拿这段诗和雕像互较,发现几个重要的异点。因为要解释这些异点,他才提出诗画异质说。据史诗,拉奥孔在被捆时放声号叫;在雕像中他的面孔只表现一种轻微的叹息,具有希腊艺术所特有的恬静与肃穆。为什么雕像的作者不表现诗人所描写的号啕呢?希腊人在诗中并不怕表现苦痛,而在造型艺术中却永远避免痛感所产生的面孔筋肉孪曲的丑状。在表现痛感之中,他们仍求形象的完美。其次,据史诗,那两条长蛇绕腰三圈,绕颈两圈,而在雕像中它们仅绕着两腿。因为作者要从全身筋肉上表现出拉奥孔的苦痛,如果依史诗,筋肉方面所表现的苦痛就看不见了。同理,雕像的作者让拉奥孔父子赤裸着身体,虽然在史诗中拉奥孔穿着典祭官的衣服。莱辛推原这不同的理由,作这样一个结论:“图画和诗所用的模仿媒介或符号完全不同,图画用存于空间的形色,诗用存于时间的声音。……全体或部分在空间中相并立的事物叫作‘物体’,物体和它们的看得见的属性是图画的特殊题材。全体或部分在时间上相承续的事物叫作‘动作’,动作是诗的特殊题材。”换句话说,画只宜于描写静物,诗只宜于叙述动作。静物各部分在空间中同时并存,这种静物不宜于诗,因为诗的媒介是在时间上相承续的语言。比如说一张桌子,画家只需用寥寥数笔,使人一眼看到就明白它是桌子。如果用语言来描写,你须从某一点说起,说它有多长多宽等等,说了一大篇,读者还不一定马上就明白它是桌子。诗只宜叙述动作,因为动作在时间上先后相承续,而诗所用的语言声音也是如此。这种动作不宜于画,因为一幅画仅能表现时间上的某一点,而动作却是一条绵延的直线。比如说,“我弯下腰,拾一块石头打狗,狗见着就跑了”,用语言来叙述这事,多么容易,但是如果把这简单的故事画出来,画十幅、二十幅,也不一定使观者一目了然。但是谈到这里,我们不免有疑问:画绝对不能叙述动作,而诗绝对不能描写静物么?莱辛也谈到这个问题,他说:“图画也可以模仿动作,但是只能间接地用物体模仿动作。……诗也能描绘物体,但是也只能间接地用动作描绘物体。”换句话说,图画叙述动作时,必化动为静,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诗描写静物时,亦必化静为动,以时间上的承续暗示空间中的绵延。(摘编自朱光潜《诗论》)材料二:《拉奥孔》所讲绘画或造型艺术和诗歌或文字艺术在功能上的区别,已成老生常谈了。它的主要论点——绘画宜于表现“物体”或形态,而诗歌宜于表现“动作”或情事,中国古人也浮泛地讲过。晋代陆机分划“丹青”和“雅颂”的界限,说:“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这里的“物”是“事”的同义字。邵雍有两首诗说得详细些:“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画笔善状物,长于运丹青。丹青入巧思,万物无遁形。诗笔善状物,长于运丹诚。丹诚入秀句,万物无遁情”。但是,莱辛的议论透彻深细得多,他不仅把“事”“情”和“物”“形”分开,还进一步把两者各和时间与空间结合;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一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我联想起唐代的传说:“客有以《按乐图》示王维,维曰:‘此《霓裳》第三叠第一拍也。’客未然,引工按曲,乃信。”宋代沈括《梦溪笔谈》批驳了这个无稽之谈:“此好奇者为之,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止能画一声”五字也帮助我们了解一首唐诗。徐凝《观钓台画图》:“一水寂寥青霭合,两崖崔崒白云残,画人心到啼猿破,欲作三声出树难。”画家挖空心思,终画不出“三声”连续的猿啼,因为他“止能画一声。”徐凝很可以写“欲作悲鸣出树难”,那不过说图画只能绘形而不能“绘声”。他写“三声”,寓意精微,就是莱辛所谓绘画只表达空间的平列,不表达时间上的后继,所以画家画“一水”加“两崖”的排列易,画“一”而“两”、“两”而“三”的连续“三声”难。(摘编自钱锺书《读<拉奥孔>》)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他的《拉奥孔》在近代诗画理论中产生了广泛影响。B.雕塑《拉奥孔》既呈现了拉奥孔被缠绞的表情,又不让这表情表现为丑态,体现了希腊艺术恬静与肃穆的一面。C.雕塑《拉奥孔》与史诗记载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三处:一是拉奥孔的表情,二是大蛇缠身的部位,三是人物穿衣与否。D.莱辛的《拉奥孔》认为,由于诗和画拥有不同的媒介和符号,所以形成了各擅胜场的题材范围。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由于诗歌是时间的艺术,在描述一件事情时,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B.绘画只能是对所画对象某一瞬间的定格,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C.“红杏枝头春意闹”“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山排闼送青来”等诗句,化静为动,以动作来描绘景致。D.沈括质疑了唐代传说,从这个例子可判断,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莱辛“诗画异质”观点的一项是()A.诗以空灵,才为妙诗,可以入画之诗尚是眼中金屑也。B.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C.诗和画的圆满结合,就是情和景的圆满结合,也就是所谓的“艺术意境”。D.图画可以画爱神向一个人张弓瞄准,而诗歌则能写一个人怎样被爱神之箭射中。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和材料二的论证思路。5.嵇康诗有“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一句,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理解。1.【解析】A.曲解文意,“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观念的第一人”错误。材料一第1段说“从前人们相信诗画同质,直到莱辛才提出丰富的例证,用动人的雄辩,说明诗画并不同质”可知,莱辛提出丰富的例证说明了诗画不同质,但不能证明莱辛是历史上质疑“诗画同质”的第一人。【答案】A2.【解析】A项,“即使是高明的绘画也不如诗歌来得生动和明白”说法绝对。材料只谈及诗歌、绘画各自适宜表现的题材,并没有说它们在表现适宜的题材时一定比对方强。B项,“因此后人根据画作是推想不出所画对象动作的过程的”因果不当。结合材料一最后两段的内容可知,虽然绘画只是某一瞬间的定格,但它能够间接地模仿动作,以一静面表现动作的全过程,因此“推想不出”的结论不成立。D项,“后人关于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其实没有道理”错误,举沈括质疑唐代传说这一例子,是为了证明“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所画出、塑出的不可能超过刹那内的物态和景象,绘画更是这一刹那内景物的一面观"的观点,与“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说法没有关联。【答案】C3.【解析】A项是说空灵的诗才是妙诗,诗不可画,选项强调诗要空灵而不能落入质实。B项论及了诗、画的相同之处,即“诗画同质”。C项论述的是诗与画的结合。D项论述的是图画和诗歌的区别。【答案】D4.【解析】材料一共有10段,论题是莱辛的诗画异质说。第1段点明莱辛提出“诗画异质”的观点,第2、3段介绍了莱辛提出“诗画异质”说的缘由,第4、5段阐述莱辛所发现的拉奥孔形象在史诗、雕塑中的异点,第6段引述莱辛关于“诗画异质”的结论,第7、8段结合作者个人对“诗画异质”观的理解以举例的方式加以阐释,第9、10段通过引用莱辛的话对“诗画异质”观进行补充阐述。材料二共有2段,重在中西相参。第1段先指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然后介绍中国古人类似的相关论述;第2段先指出菜辛的议论更加透彻深细,并具体阐述其观点,然后以札记的形式举中国古人类似的相关讨论加以印证。据此按照写作的思路组织答案即可。【答案】①材料一围绕莱辛《拉奥孔》提出的“诗画异质”观,从缘由、推论到结论,纵向展开,引述其观点,并结合作者个人的理解,以举例、引证的方法加以阐释;②材料二点出莱辛“诗画异质”的核心观点后,以札记形式列举中国古人关于诗画关系的相关讨论,与莱辛观点形成照应。5.【解析】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谈谈对于顾恺之说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这一观点的理解。首先要点出诗歌适宜表现的题材一动作,分析诗中有“手挥五弦”“目送归鸿”这两个动作。其次要看出这两个动作的差异,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是一个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再次,结合材料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雕塑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的观点,指出诗中两个动作入画难度的不同。【答案】①根据莱辛的观点,绘画宜于描写静物而诗歌宜于叙述动作,“手挥五弦”和“目送归鸿”这两句诗都含有动作;②而作为空间艺术的绘画只能表现最小限度的时间;③与“手挥五弦”相比,“目送归鸿”包含更长的时间先后承续的过程,所以更难以被转化为绘画。【2021新高考全国II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网络空间是将人群聚集起来的一种新型社会空间,更是年轻一代学习、娱乐和交往的平台,为保证网络空间的有序,制定和遵守相应的规则是必要的。不仅如此,网络空间还需要每个人对网上的其他人给予应有的尊重。简言之,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网络行为是由网民的观念意识引导的,而文明的网络行为是在一系列文明的观念意识支配下形成的。由于青年是网民的主体,其网络行为对网络空间的文明状况有极大影响,因此引导他们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告别沈从文课件
- 少儿街舞 课件
- 篮球课件 英语
- 第二讲 写写身边的人(看图写话教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
- 胜似亲人 课件
- 西京学院《影视美学》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关于情绪 课件
- 三角形的高 (微课课件)
- 西京学院《纪录片创作》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西京学院《采访与写作》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用电检查培训
- 弘扬伟大长征精神图文.ppt
- 西南石油大学 《油藏工程》教学提纲+复习提纲)PPT精品文档
- 六年级数学下册 圆锥的体积教案 西师大版 教案
-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全套)
- 莫迪温产品介绍
- 天津市宝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5-2020年)
- 中国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指南(2014年)版
- 话剧《阮玲玉》
- 电子商务十大风云人物
- [专业英语考试复习资料]专业八级分类模拟4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