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9课《桃花源记》导学案(无答案)第三单元
单元主题本单元所选的古诗文,有的记事,有的记游,有的状物,有的抒情。阅读这些诗文,能够让我们了解古人的思想、情趣,感受他们的智慧,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语文素养1.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大意。2.通过反复诵读,领会诗文的丰富内涵。3.品味精美的语言,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词语。
单元提要篇目主要内容学法指引
《桃花源记》(陶渊明)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为线索,描绘了一个与世隔绝的理想社会。古今异义词的类型
《小石潭记》(柳宗元)生动地描绘了小石潭的景色,抒发了作者贬居生活的孤凄悲凉。文言文断句技巧
《核舟记》(魏学洢)通过对核舟的细致描绘,显示了雕刻家构思的巧妙,赞美了雕刻家的高超技艺。古汉语数量表达方式的特点
《诗经》二首《关雎》:写一个男子对所爱慕的女子的思念和追求过程,反映了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蒹葭》:通过对实景的描写和对想象的描述,十分曲折动人地表现了一位痴情男子对心上人的相思之情。赋、比、兴手法
群文阅读:美景技艺(一)《峡江寺飞泉亭记》(二)《乙亥北行日记(节选)》(三)《武风子传》
写作指导:学写读后感写作读后感,要明白“感"是建立在读的基础上的,是阅读的深化,甚至是对作品内容的再发现。要“感”得深刻、耐人回味,且有独到之处。
综合性学习:古诗苑漫步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歌源远流长,佳作如林。本次活动旨在引导我们感受古代诗歌的丰富多彩,体会中华诗歌文化的灿烂美好。
名著导读:《经典常谈》按我国古代经、史、子、集分类法的顺序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尚书》《诗经》《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阅读大部头或内容涉及面较广的作品(如《经典常谈》)时,可根据兴趣及目的选择性阅读。
课外古诗词诵读《式微》:一首劳动者的悲歌,表达了劳动者苦痛的心情。《子衿》:一首古老的恋歌,写了一个女子在城楼上等待恋人的情状。《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通过写与好友分别的情景,慰勉友人勿在离别时悲伤,表现了诗人豁达的胸怀。《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描绘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婉转地表达了诗人渴望出仕的心愿。
9.桃花源记
素养目标1.朗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文言字词并能结合注释翻译全文。2.品味作品语言,感受桃花源美好的意境。3.了解时代背景,理解文章内容及主旨,探究世外桃源的现实意义。
学法指引古今异义词的类型1.词义扩大:今义的范围大于古义。即在原有词义的基础上,扩充或重新获得新的意义和用法。如“江"的古义是“长江”,“河"的古义是“黄河”,“江"河”今义都是指天然的或人工的大水道。2.词义缩小:今义的范围小于古义。今义一般包含在古义之中。如“妻子”,古义是“妻子和孩子”,今义是“男女两人结婚后,女子是男子的妻子"。3.义项转移:指词义反映的客观对象,由甲类事物转移到相关的乙类事物上。如“走”,古义是“跑”,今义是“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4.感彩变化:指有些词语在应用过程中,感彩逐渐发生了变化。如“卑鄙”,古义是“社会地位低微,见识短浅”,无贬义,今义是“(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已变为贬义词。5.词义强化:指某些词语的今义与古义相比,词义性质发生变化,程度加深。如“恨”,古义是“遗憾”,今义是“仇恨”。6.词义弱化:指某些词语的今义与古义相比,词义性质发生变化,程度减弱。如“怨”,古义是“仇恨”,今义是“埋怨、责备"。
知识导航
1.作者简介
陶渊明(约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东晋末年杰出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其诗文代表作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等。
2.背景介绍
本文大约作于南朝宋武帝永初二年(421)。作者生活在晋宋易代之际,东晋王朝极端腐败,对外一味投降,安于江左一隅之地。统治集团内部互相倾轧,各割据势力连年混战,赋税徭役繁重,人民备受剥削和压榨。东晋元熙二年(420)六月,刘裕废晋恭帝为零陵王,改年号为“永初"。次年,刘裕杀害了晋恭帝。这些事激起了作者对刘裕政权的不满,加深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憎恨,但他无法改变这种现状,于是借助文学创作来抒发情怀,撰写此文,以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
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完成结构图。
2.通读课文,说说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展现了怎样的美好情景。
基础练习
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并翻译黑体句子。(注:黑体句为翻译常考句,全书同)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溪行,忘路之远近。忽()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①渔人甚()之,复前行,欲()其林。②
①
②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通人。复行数十步,()。土地平(),屋舍(),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③()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如外人。()(),并怡然自乐。④
③
④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⑤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⑥余人各复()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⑦
⑤
⑥
⑦
既出,得其船,便()()路,处处()之。⑧()郡下,()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⑧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往。(),寻病终。后遂无()者。⑨
⑨
2.通假字
便还家()
3.一词多义
4.古今异义
(1)芳草古义:()今义:()
(2)阡陌通古义:()今义:()
(3)率邑人来此绝境古义:()今义:()
(4)率妻子邑人来此古义:()今义:()
(5)魏晋古义:()今义:()
(6)为外人道也古义:()今义:()
5.词类活用
(1)渔人甚之()
(2)复行()
(3)欲其林()
(4)未()
6.文言文名句默写
(1)复行数十步,_____________。
(2)芳草鲜美,_____________。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陶渊明的《桃花源诗》中有言:“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在《桃花源记》中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5)《桃花源记》描绘的小农社会,体现老老少少生活安康、心情舒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名著练习
根据名著内容,完成下面的题目。(6分)
1.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它往往和阅读者的兴趣、思考、关注点密不可分。下面是你在网络图书馆中搜集的信息,请按照阅读需求填空。(3分)
《经典常谈》篇目阅读需求推荐篇目(填序号)
①《说文解字》第一②《周易》第二③《尚书》第三④《诗经》第四⑤三《礼》第五⑥《春秋》三传第六(《国语》附)⑦四书第七⑧《战国策》第八⑨《史记》《汉书》第九⑩诸子第十辞赋第十一诗第十二文第十三同学A想了解太极八卦常识同学A:
同学B对先秦帝王将相有探究兴趣同学B:
同学C想完整了解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过程及其成果同学C:
2.你所在的小组编辑了几位诗人的专集,请你仿照上海古籍出版社《杜甫诗集》的腰封文字,选择下列一部诗集,结合《经典常谈》中关于该诗人的内容配上一段腰封文字。(100字左右)(3分)
A.《陶渊明诗集》_B.《李白诗集》_
C.《白居易诗集》
【示例】
《杜甫诗集》:杜甫诗歌地负海涵、包罗万汇,是唐代社会由盛转衰的文学记录,有“诗史"之称;风格上沉郁顿挫,又兼得众调;文辞上精微神妙,被认为“无一字无来处”;是思想性与艺术性的完美结合,达到了古典诗歌令人神往的高度,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课文精读
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古今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屋舍俨然______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第1段着眼于“异"字,为下文描写更令人惊异的桃花源做铺垫。
B.“闻之,欣然规往”中的“之"指的是有个世外桃源这件事。
C.桃花源中的人“设酒杀鸡作食”款待渔人,是怕渔人回到外面后泄露桃花源的秘密。
D.这篇文章记叙层次清楚,层层设疑,一环套一环,一气呵成,结构非常严谨。
3.文章的结尾写太守与刘子骥探访桃花源未果的情形有什么作用?(4分)
4.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寄托了怎样的社会理想?(4分)
拓展阅读
【甲】《桃花源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思。(3分)
(1)便还家()(2)来问讯()
(3)魏晋()
2.请将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乙】
明日桃源县,绿萝山下,诸峰累累,极为瘦削①。至白马雪涛处,上有怪石,登舟皆踞②坐。泊水溪,与诸人步入桃花源,至桃花洞口。桃可千余树夹道如锦幄花蕊藉地寸余流泉汩汩。溯而上,屡陟③弥高,石泉啮,皆若灵壁。
(选自袁中道《再游桃花源记》)
【注释】①瘦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0我们当地的风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 《100 以内的减法(退位减)》(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4年二年级品生下册《有规律 好处多》教学设计 山东版
- 18生物与非生物(教学设计)-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 Module 4 Fine Arts-Western,Chinese and Pop Arts教学设计2 外研版必修2
- 《时、分、秒的认识》(教案)-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英语 Module 4 Fine Arts-Western,Chinese and Pop Arts教学设计1 外研版必修2
- 2023四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习作:写信配套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调制饮料配方教程课件
- 4 月相变化的规律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下册教科版
- 甘肃省卫生健康委公务员考试招聘112人往年题考
- 数字化赋能护理质量管理研究进展与价值共创视角
- 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工艺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2025牡丹江辅警考试题库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4年第四季度)
- 电子产品生产工艺流程手册
- GB-T 18348-2022 商品条码 条码符号印制质量的检验(高清版)
- 预防艾滋病、梅毒、乙肝母婴传播实验室检测
- pep小学英语四年级下课文及翻译
- 四川工程竣工验收备案表
- 口腔正畸绪论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