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之道》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大学之道》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大学之道》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大学之道》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大学之道》练习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5.2《大学之道》练习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节选自《礼记·大学》)材料二

哀公问政。子曰:“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亲之杀尊贤之等礼所生也故君子不可以不修身。思修身,不可以不事亲;思事亲,不可以不知人;思知人,不可以不知天。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凡为天下国家有九经,曰:修身也,尊贤也,亲亲也,敬大臣也,体群臣也,子庶民也,来百工也,柔远人也,怀诸侯也。修身则道立,尊贤则不惑,亲亲则诸父昆弟不怨,敬大臣则不眩,体群臣则士之报礼重,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柔远人则四方归之,怀诸侯则天下畏之。齐明盛服,非礼不动,所以修身也。去谗远色,贱货而贵德,所以劝贤也。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官盛任使,所以劝大臣也。忠信重禄,所以劝士也。时使薄敛,所以劝百姓也。日省月试,既禀称事,所以劝百工也。送往迎来,嘉善而矜不能,所以柔远人也。继绝世,举废国,治乱持危,朝聘以时,厚往而薄来,所以怀诸侯也。(节选自《中庸》第二十章)1.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亲亲A之杀B尊贤C之等D礼E所生也F故G君子不可H以不修身2.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致知在格物”,成语“格物致知”即出于此,该成语指推究事物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B.“为政在人”与《墨子·兼爱》中“圣人以治天下为事者也”的“为”意思不同。C.“嘉善而矜不能”与《老子》(第二十四章)中“自矜者不长”的“矜”意思相同。D.“继绝世,举废国”的“绝世”。与成语“绝世无双”的“绝世”意思不同。3.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记·大学》中认为,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项中,一定要以修身为根本。B.孔子认为,仁就是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最重要的是爱自己的亲人;义就是人们相处时应该讲究义气,最重要的是尊敬贤人。C.孔子在谈治理天下国家的准则时说,能够优待远方的来客,四方的人就会归顺;能够安抚各诸侯国,天下的人自然就敬畏。D.孔子认为,摒弃小人的谗言,远离美色,轻视钱物,重视道德,能劝勉贤人;对待士人要讲忠诚信义,并以厚禄供养他们。4.把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子庶民,则百姓劝,来百工,则财用足。(2)尊其位,重其禄,同其好恶,所以劝亲亲也。5.两则材料都强调了“修身”的重要性,对如何“修身”各有什么看法?请简要概括。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节选自《礼记·大学》)(二)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敌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身有所念,则不得其正;有所恐惧,则不得其正;有所好乐,则不得其正;有所忧患,则不得其正。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心。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之其所贱恶而辟焉,之其所敬畏而辟焉,之其所哀矜而辟焉,之其所教惰而辟焉。故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故谚有之曰:“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此谓身不修,不可以齐其家。(节选自《礼记·大学》)6.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明明德

彰明B.先齐其家

使整齐有序C.如恶恶臭

厌恶D.人之其所亲爱而辟焉

偏爱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B.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

夫晋,何厌之有C.食而不知其味

人而不仁,如礼何D.此谓诚于中,形于外

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8.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B.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C.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D.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9.下列有关文章内容和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儿童八岁上“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和“礼、乐、射、御、书、数”等基本礼节和知识技能。十五岁后可进入“大学”,学习“穷理、正心、修身、治人”的学问。B.《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为曾子所作,是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后与《论语》《中庸》《尚书》合为“四书”,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C.“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中的“天子”是古代的最高统治者。“庶人”原意是指众多的人,后来用以称谓“平民”。D.“大学之道”的“三纲”指“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八目”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中,“八目”以“修身”为根本。10.下列有关文意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B.要想使自己的意念真诚,先要使自己获得知识;获得知识的途径在于认识、研究万事万物。C.上自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否则,就不可能有好的治理。D.品德低下的人背地里无恶不作,一见到品德高尚的人便躲躲闪闪,这说明他们也要“慎独”。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2)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老子四章》三十辐共一毂,当其无,有车之用。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第十一章)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故有道者不处。(第二十四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第三十三章)《大学之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12.对下列句子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当其无,有车之用无:指车毂的中空处B.自伐者无功

伐:讨伐C.虑而后能得

 得:处事合宜D.物格而后知至

格:推究13.下列四个选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是儒家进行人生教育的道德纲领,也是维护封建宗法制度的政治纲领。B.“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中的“故”和“暮去朝来颜色故”的“故”意思不一样。C.《老子》认为,自以为是的人不能彰显;自我夸耀的人,虽是显示自己的功劳,却往往不被认为有功或者不能成就大功。D.“安而后能虑”中的“安”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安”意思一样。14.下列对两篇文章内容或手法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老子》第十一章里论述了“有”与“无”即实在之物与空虚部分之间的相互关系。所讲的“有”与“无”是就现象界而言的。B.在《老子》第二十四章里,老子用“企者不立,跨者不行”做比喻,说“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后果都是不好的,这些做法是不足取的。C.《老子》第六十四章以“合抱之木”“九层之台”“千里之行”与“生于毫末”“起于累土”“始于足下”进行对比,形象地证明了大的东西无不是从细小的东西发展而来的道理。D.老子指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许多人不能持之以恒,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主要原因在于在将成之时,人们不够谨慎,开始懈怠。15.翻译下面的句子(1)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2)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见不善,愀然必以自省也;善在身,介然必以自好也;不善在身,菑然①必以自恶也。故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故君子隆师而亲友,以致恶其贼;好善无厌,受谏而能诫,虽欲无进,得乎哉?小人反是,致乱,而恶人之非己也;致不肖,而欲人之贤己也;心如虎狼,行如禽兽,而又恶人之贼己也;谄谀者亲,谏诤者疏,修正为笑,至忠为贼,虽欲无灭亡,得乎哉?以善先人者谓之教,以善和人者谓之顺;以不善先人者谓之谄,以不善和人者谓之谀。是是、非非谓之知,非是、是非谓之愚。是谓是、非谓非曰直。伤良曰谗,害良曰贼。趣舍无定谓之无常,保利弃义谓之至贼。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②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夫骥一日而千里,驽马十驾则亦及之矣故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厌其源,开其渎,江河可竭;一进一退,一左一右,六骥不致。彼人之才性之相县也,岂若跛鳖之与六骥足哉,然而跛鳖致之,六骥不致,是无他故焉,或为之、或不为尔!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其为人也多暇日者,其出人不远矣。(节选自《荀子·修身》)文本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节选自《礼记·大学之道》)【注】①菑然:如同有灾害在身。“苗”同“灾”。②折(zhé)阅:低价销售,亏损。16.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将答案标号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驽马A十驾B则C亦D及E之F矣G故H跬步I而不休J跛鳖K千里L累土M而N不辍17.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见善,修然必以自存也”与“自见者不明”(《老子》)两句中的“见”含义相同。B.不肖,字面意思是不像,常用来表达子不如其父,引申为不贤、不才。有时用于表自谦。C.传,注释或阐述经义的文字;有时指书传、文字记载,不特指某书,文中即此意。D.“道虽迩”与“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两句中的“道”含义不同。1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对“见善”与“见不善”所持的态度,与《论语》中的名句“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所表达的道理是一致的。B.一个人追求美好的品行,从不厌烦,既能接受别人的劝谏,又能以正确的态度去劝诫他人,这样的人一定会一天天取得进步。C.品德修养高的人不会太在意富贵,不会被外物主宰自己的心灵,而小人可能会受到名利等外物的役使。D.《礼记》在阐述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间的关系时,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语言回环往复,富有音律美。1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2)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20.两则文本都讲了修身的意义,其侧重点有何不同?二、文言小题21.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A.在止于至善 B.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C.仁以为己任 D.可谓好学也已22.下面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

道:宗旨 B.先修其身

修:修养C.致知在格物

知:智慧 D.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本:根本23.下列各选项中,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B.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C.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D.国治而后天下平24.下列选项中,对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大学之道,在明明德①道:根本原则②明:美好的B.在亲民,在止于至善①亲:亲近爱抚②止:停止C.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①静:心不妄动②安:平安D.物格而后知至①格:推究

②知:知道25.下列各句中,与“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谁欤,哭者?C.皮之不存,毛将焉附?D.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三、名篇名句默写26.《大学之道》: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1)《大学之道》中,阐明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的句子是:,,,。(2)《大学之道》中,提出普天之下,不论身份高低,都应将加强个人品性修养作为根本的句子是:,。(3)《大学之道》中点明获得知识的途径的句子是:,。(4)《大学之道》中,写儒家以修、齐、治、平层层推进,由己及人,达到天下太平的句子是:,,。四、作文27.“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立身处世的重要信条,在当下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有人认为凡事讲求经济与效益,儒家的信条属于封建糟粕,已经不适用,请写一段文字加以反驳,重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当代青年的重要意义,200字左右。参考答案:1.BDF2.C3.B4.(1)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百姓,那么百姓(会因)被勉励(而努力工作),能够招纳各种工匠,那么财物就会充足。(2)提高亲族的爵位,增加他们的俸禄,与他们的喜好厌恶相同,这是用来劝勉人们爱自己亲人的方法。5.①材料一认为“修身”要先“正心”(端正自己的内心)。②材料二认为“修身”要“以道”(使自己的言行符合道德规范),应知道“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应做到“齐明盛服,非礼不动”。6.C7.D8.B9.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