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形成性评价(第一至三单元) - 学生版_第1页
阶段形成性评价(第一至三单元) - 学生版_第2页
阶段形成性评价(第一至三单元) - 学生版_第3页
阶段形成性评价(第一至三单元) - 学生版_第4页
阶段形成性评价(第一至三单元) - 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形成性评价(第一至第三单元)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024·潍坊高二检测)龙山时代晚期至二里头文化时期,晋南、江汉、海岱、环嵩山地区的兽面或神人面均有阔脸、臣形目和蒜头鼻等主体特征。这反映了当时()A.阶级分化日益明显B.形成区域文化认同C.已经出现公共权力D.早期国家逐步发展【补偿训练】(2024·昆明高二检测)某学者认为:“那是一个创造的时代,思想巨人一个又一个出现,争相著述,互相辩驳,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思想井喷。”这个时代现象历史上称为()A.罢黜百家 B.三教并行 C.焚书坑儒 D.百家争鸣2.《易传》强调人的主观奋斗精神。这反映了中华文化()A.崇尚天人合一 B.倡导自强不息C.追求家国情怀 D.推崇天下为公【补偿训练】孔子是个地地道道的理想主义者,他带着“仁”“礼”的信念,执着地往返在理想与碰壁之间。孔子执着于“仁”“礼”,旨在()A.捍卫封建统治 B.维护社会秩序C.服务争霸战争 D.推行礼乐教化3.(2024·成都高二检测)下图为敦煌莫高窟一组初唐时期的壁画,内容来自张骞出使西域的故事,但已被佛教信徒改编成汉武帝因获两尊不知名号的匈奴祭天金像,而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询问金像佛号的场景。由此可见,该壁画()A.还原了历史真相B.表现了文人旨趣C.折射了文化交融D.再现了西域风情【补偿训练】(2024·洛阳高二检测)重庆大足石刻以佛教造像为主,刻于宋代的“父母恩重经变图”共10组雕像,包括怀孕、临产、喂奶等画面,并刻偈语:“三千条律令,不孝罪为先,天网无逃外,常应悔在前。”这反映出当时()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B.儒学吸收佛教思想C.政局动荡加速佛教传播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4.井真成是唐玄宗开元年间由日本来唐的遣唐使,开元二十二年36岁时“终于官弟(第)”,逝世于中国。唐玄宗命赠他为“尚衣奉御”,丧葬事务由官方负责。这反映了()A.中日之间的友好交往B.唐代官员的丧葬礼仪C.遣唐使者的使命所在D.贞观盛世的兼容并包5.(2024·安庆高二检测)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下列选项属于古丝绸之路跨越的“两河流域”文明成就的是()A.阿拉伯数字 B.象形文字 C.万里长城 D.楔形文字6.“哈里发统治时期不仅移都巴格达,而且还在城里成立一个学府,专门翻译希腊文、叙利亚文、波斯文和梵文的哲学、文学和其他科学著作。”这反映的是()A.埃及帝国 B.波斯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亚历山大帝国7.(2024·宝鸡高二检测)文学是西方文化的载体,其源头可追溯到古代世界,其中对西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的是()A.《天方夜谭》《荷马史诗》B.《圣经》《荷马史诗》C.《古兰经》《荷马史诗》D.《圣经》《古兰经》8.中世纪的西欧,基督教会拥有各种特权,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思想等各个方面对群众施加影响。这反映了()A.教会控制中古西欧社会一切权力B.基督教导致西欧政治的黑暗腐朽C.基督教会在中古西欧有特殊地位D.宗教戒律严重束缚了人性的发展【补偿训练】13—14世纪后,基督教徒不光将绘画作为描述宗教教义的工具,同时也利用绘画的审美功能来感动普通民众。这表明欧洲绘画()A.摆脱传统宗教思想影响B.具有世俗化发展的趋向C.不拘泥对现实刻板描摹D.注重了精神意境的表达9.佛教提出“四种姓者,皆悉平等”,认为婆罗门教宣扬的神创四种姓是对人民的欺诈。孔雀王朝时期,佛教发展迅速,婆罗门教式微,佛教得到了刹帝利、吠舍种姓阶层和底层人民的支持。由此可知,当时印度()A.神学思想走向衰落 B.佛教统治地位确立C.社会平等逐渐实现 D.种姓制度遭到冲击【补偿训练】种姓制度是印度教中的一个社会体系(如图)。它反映出()A.古代的神权统治仍然存在B.封建君主专制的腐朽性C.等级制度浓厚的宗教色彩D.教会势力干预世俗权力10.(2024·徐州高二检测)印加帝国将克丘亚语作为官方语言在印加帝国全境推广,修建了印加大道,建立了信使制度,并在各地建造太阳神庙。帝国采取这些措施是为了()A.提高行政效率 B.加强经济联系C.扩大统治区域 D.巩固帝国统一11.尽管在亚欧,苏美尔人、巴比伦人、亚述和其他民族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抵御印欧人的入侵,但某些印欧族群也一度在这些地区建立了帝国。印欧人的迁徙()A.得益于强大的军事优势B.导致欧亚大陆文明衰落C.传播了先进的印欧文明D.确立欧洲文化优势地位【补偿训练】人口迁移是普遍的社会现象,下列关于人口迁移表述正确的是()A.世界人口迁移开始于新航路开辟B.中国北民南迁造成北方经济停滞C.奴隶贸易导致非洲丧失大量人口D.欧洲移民北美引发美国独立战争12.毡房是草原民族的民居,俗称蒙古包,一般为圆形,以木条为骨架,外面覆盖毛毡以抵御寒冷,它是一种方便组装的住宅。这反映出草原民居的特点是()A.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B.体现等级制度的观念C.因地制宜形成多种样式D.深受农耕文化的影响13.下表反映了16—20世纪全球人口迁移情况。据此判断,表中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时间1500—1850年1850—1945年主要移出地欧洲、非洲欧洲、亚洲主要移入地美洲美洲人口迁移数量至1850年,黑奴约为1500万,为白人移民数量的4—5倍1846—1924年,欧洲移出约4800万人A.探索开辟新航路 B.资本主义的发展C.全球物种的交流 D.世界格局的变动14.非裔加拿大文学自20世纪60年代起步以来,规模不断扩大,不仅频繁获奖,而且被收入《剑桥加拿大文学史》和《劳特利奇加拿大文学史》等权威学术著作中。这反映了当代加拿大()A.英语主体地位被削弱B.文化多样性有所发展C.对外文化交流较频繁D.族群结构趋于多元化【拓展延伸】文化多元化的利与弊(1)利:①文化多元化能促进人们的思想开放,促进社会的创造和创新。②有利于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③有利于增加人口的流动性,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④有利于提高社会包容度。⑤有利于带动社会、文化、道德水平的提升。⑥有利于实现社会真正的平等。(2)弊:不同文化之间有时会出现误解,发生冲突。15.(2024·南阳高二检测)二战后,赴印度游学的浙江学者周祥光到印度中央政府出版署任职,翻译并编辑多种中文书刊,后又长期担任阿拉哈巴德大学汉学系教授。周祥光的这些经历()A.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播B.推动了中印邦交正常化C.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助推印度摆脱殖民统治【补偿训练】北洋水师的致远等舰曾于1890年前往南洋巡视,途径新加坡进行访问时,当地华人商民为之欢欣鼓舞,认为中国海军军威无比。此后,新加坡华人每逢冬季来临便开始热议本年北洋水师是否再来访问。这一现象说明了()A.洋务运动达到自强目的B.清政府注重维护宗藩关系C.新加坡华人的民族认同D.华人深受荷兰殖民者压迫16.职业移民在美国移民总数中,1965年以前不到20%,之后达到了1/4到1/3。这一变化反映当时()A.美国摆脱了“滞胀”B.美国科技不断进步C.美苏冷战重心转移 D.欧洲复兴计划受挫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大题,共52分)17.(12分)(2024·福州高二检测)汉代史书刻画了众多孝子形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舜父瞽(gǔ)叟盲,而舜母死,瞽叟更娶妻而生象,象傲。瞽叟爱后妻子,常欲杀舜,舜避逃;及有小过,则受罪。顺事父及后母与弟,日以笃谨(恭敬谨慎),匪有解(懈怠)。舜年二十以孝闻。三十而帝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试舜五典百官,皆治。……尧老,使舜摄行天子政,巡狩。舜得举用事二十年,而尧使摄政。摄政八年而尧崩。三年丧毕,让丹朱,天下归舜。——司马迁《史记·五帝本纪》子曰:“孝哉闵子骞!人不间(非难、批评)于其父母昆(兄长)弟之言。”——《论语》闵子骞三年之丧毕,见于孔子,孔子与之琴,使之弦。援琴而弦,切切而悲。作而曰:“先生制礼,不敢过也。”孔子曰:“君子也。”——[汉]刘向《说苑·修文》从史料实证的角度,对材料中“孝子”的记述作出鉴别。18.(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19.(12分)表1为1790-1860年美国人口统计表,表2为1790-1860年美国城市人口增长表,表3为1820-1860年移入美国人数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表1年份白种人有色种人总计179031720067572083929214180043064461002037530848318105862073137780872398811820786679717716569638453183010537378232864212866020184014195805287364817069453185019553068363880823191876186026922537444183031364367表2年份城市数城市人口百分比8000人以上8000至20000人20000至75000人75000至250000人250000人或以上1790642--3.31800615--4.0181011632-4.9182013742-4.91830261943-6.71840442811418.518508556216212.5186014196357316.1表3——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福克讷《美国经济史》(1)概括指出1790-1860年间美国人口发展呈现的趋势并说明其发展带来的社会问题。(6分)(2)1843-1853年是美国移民激增的年代。如果你是一位当时从欧洲大陆移入美国的移民,请你对移民的原因做出合理的说明。(6分)20.(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罗马征服希腊之后,希腊的文艺和科学作品传入罗马。但是,罗马人不像希腊人那样喜欢思辨、富于创造性,而是比较注重实用。罗马农学的成就非常突出,既总结了意大利的农业经验,又吸收了希腊和迦太基的成就。医学家盖伦的著述颇丰,在西方长期被奉为经典。皇帝和贵族竞相兴建宏伟建筑和公共设施,以显示皇权的威严浩大和帝国的繁荣强盛。罗马的建筑采用希腊的营造法,对后世建筑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除此之外,罗马在哲学、文学、史学、法学等方面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摘编自崔连仲《世界通史》材料二中古早期的动乱在毁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严重破坏文化。这时的教育和文化知识为人数不多的教士所垄断。教会学校教授的内容是源自古典文化的“七艺”,但教会并不热衷于在学理上和精神上理解古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